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新时期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时期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四川农业大学 汪定明摘要英美文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主要课程。崔少元针对目前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进行探讨,提出应提高教材质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5]。尽管角度不同,方法不同,这些学者却有一个共识:英美文学课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因此,英美文学课的主要目标是讲授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新时期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四川农业大学 汪定明

摘要

英美文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主要课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学校本着为市场服务的原则,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朝着实践性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英美文学课遭遇了边缘化的危机,这种情况在理工院校尤为严重。而目前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能力整体降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又对英美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英美文学课的困境与目标,分析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现状,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文学课进行重新定位,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出以讲授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为重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教学策略,为英美文学这门课程的持续发展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英美文学 教学 人文素质

Abstract

As a major course for English students,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s marginalized by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especially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is course also meets new requirement coming from the situation of English students whose language ability declines togetherwith poor cultural knowledge of English countries.With the difficulties and aim of this course,having studied the outside class reading and cultural knowledge of English countries of English student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giving cultural knowledge to enhance humane quality of students with the help of multimedia,which explores a practical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Key Words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humane quality

一、英美文学课程的困境与目标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这门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这些积极作用的后面,英美文学这门课程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和不足。

首先,英美文学课程遭遇边缘化的危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各高等院校以为社会和市场服务为自身办学的定位标准。这一做法为推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外语也被作为“一种技能,一种载体。”[1]因此,许多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将课程的重心放在语言技能训练和具体实践能力之上,涌现出诸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工程英语、科技英语等实用型英语。而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中心,实践性不强的英美文学课程则遭受到了冲击,被推向了边缘的位置。这种情况在理工院校更为明显,有些学校少开,甚至不开这门课。

其次,学生语言能力整体降低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随着高校的扩招,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断增加,出现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整体降低的情况。另外学生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缺乏的现象也较为严重。面对部分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英美文学课程需要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向他们提供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

面对边缘化危机,学生语言能力降低和缺乏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这些困境,英美文学还要实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2]根据这一规定,文学课程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学习,人文、美学教育,学术研究[3]。要克服目前遭遇的困境,实现这三个目标,英美文学课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改革英美文学课程及其教学,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积极的策略。蒋洪新针对今天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参照国外的大学精神,提出将文学课和写作课提前到大学二年级的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写作才能和英语基本功[4]。崔少元针对目前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进行探讨,提出应提高教材质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5]。蒋虹则对于现在英语专业文学研究生的问题,认为“本科外国文学(史)教育差强人意的现状是造成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先天不足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则是“需要一部能够准确反映当今英国文学史研究成果的英国文学史教材。”[6]詹琍敏借鉴了国外语言学的理论,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学训练,培养学生文学能力的观点[7]

增加课程数量,提高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这是从不同的方面共同促进英美文学课程的发展。尽管角度不同,方法不同,这些学者却有一个共识:英美文学课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因为对语言能力差的学生,多学习文本可以促进语言的提高;对语言能力高的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术的兴趣。但不考虑语言方面的影响,文学课都增加了学生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了人文素质。因此,英美文学课的主要目标是讲授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延伸,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注重培养语言能力,对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注重培养学术兴趣。

二、英语专业学生课后阅读及文化知识现状

英美文学课涉及作家作品,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及批评方法等内容。因为受课时限制,在客观上,课堂教学时主要对作家作品做介绍,根据时间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文本精读,讲解其中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学生要更多地了解作家及其作品的内容,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后阅读,以增加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程度。因此学生的课后阅读对其学习文学起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高校中,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后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在理工院校和专科院校之中,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反映课后阅读的情况调查数据分以下三种情况:课后阅读时间、课后阅读材料、阅读目的。

课后阅读时间。调查表明,英语专业学生课后阅读时间偏少。对华中农业大学2003级英语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农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8%的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不超过3小时[8];而对广西梧州师专外语系2002级、2003级和广西桂林师专外语系2003级学生(以下简称师专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有83.9%的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不超过3小时[9]。通过面谈,学生指出课后阅读时间少有各方面的原因,课程多,学习任务繁重,或没有兴趣,或是有兴趣却无人指导。从整体上看,学生存在课后阅读时间偏少的情况。

课后阅读材料。学生选择的课后阅读材料更贴近现实。调查中,在多选的情况下,农大学生中30%选择杂志,28%选择了报纸,23%选择了小说。而师专学生在选择时,有49.4%的学生喜欢贴近现实生活的材料,36.1%的学生选择反映现时发展的材料。面谈中,学生认为报刊杂志的文章涵盖广泛,更贴近现实。虽然在农大学生中,有23%的学生选择了小说,但是其中的大多数主要阅读世界名著的简写本,而不是原著,这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整体上看,现在学生在课后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更贴近现实,更注重实用性。

阅读目的。这项调查表明,多数学生阅读的目的(包括课内和课后)是提高英语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在多项选择情况下,农大学生中有31%为了提高英语水平,27%提高阅读能力,23%扩大词汇量,15%提高英文写作能力。在对师专学生阅读课的调查中,20.6%为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67.2%为选择了包含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在对嘉兴学院2002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商务英语学生)的课后阅读调查中,79.8%的学生阅读的目的是提高英语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10]。以上数据显示,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目标比较明确,旨在提高英语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这些调查的数据表明,从整体上看,英语专业学生课后阅读时间少,阅读材料实用性强,阅读目的性强。这就要求学生增加课后阅读时间,并在阅读材料和目的上进行一定的引导。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而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调查情况表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国家常识调查中,

在选择:耶稣是__________。A《圣经》的作者;B基督教的创始者;C上帝,43%的学生选择了错误的答案[11]。常识错误比例高,可见学生掌握的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情况不容乐观。不过,学生还是有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要求。在河南师大的英语专业学生中展开的调查表明,高年级(2003级)和低年级(2005级)的学生大部分意识到了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性,分别占到了86.21%和81.25%。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仍然有96.72%学生是偏重于英语专业技能学习,有36.07%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专业技能时兼顾文化知识学习。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其比例占到了86.89%[12]。这些数据显示出,从整体上看,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兴趣,但是因为在低年级课程设置上注重语言技能方面的训练,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进入高年级时,仍然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英语语言技能方面,虽然有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学习是处于盲目的状态,比较缺乏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

三、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策略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目前英语专业的学生课后阅读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情况。虽然选取的数据来自理工院校和专科院校,不能完全代表所有英语专业学生的情况,但是这些数据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在这类高校中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英美文学课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克服目前的困难,实现提高人文素质这一教学目标。

首先是对英美文学课进行新的定位。

文学课可以提高语言技能,但是又不同于阅读等普通的语言技能课。文学课选读文学原著,不同的作品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现代小说兴起于18世纪,语言接近当代英语,对多数的学生没有太大的障碍,在阅读时不需要做过多的语言处理。而相对来说,诗歌则是比较难理解的作品。同中国诗歌一样,英语诗歌也讲究韵律。为了韵律的需要,诗人会调整语序。经过调整语序的诗行,比之正常语序的英语句子,更加难以理解。即使是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阅读英语诗歌的时候,也会出现错误理解的问题。因此,学习英诗时,老师应积极主动地分析句子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能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理解英文,不仅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是一个帮助,对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是一种提高。因此,文学课中的文本精读,特别是诗歌的精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有效手段。

英美文学课主要涵盖文学方面的知识,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学之中,又包含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神话、宗教、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等,是当时社会思想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了解今天的英语国家颇有裨益。这些都属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一部分,但是却有别于现在的英语国家文化课。例如,斯宾塞第75首十四行诗和莎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都表达了诗人要通过诗歌使人不朽这一愿望,从而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诗歌具有战胜时间、使人不朽的强大力量。通过这一主题,可以了解到,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诗人认为诗歌可以超越时空,让诗歌中被颂扬的人及其名声和美德诗歌一起长存。进而还可以知道,当时的知识分子有这样的思想,是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放在中心的位置。由此,可以为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历史理出一条脉络,加深学生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而第75首诗中,“To die in dust”一句可以联系到《圣经》中上帝由尘土造人的故事,说明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的影响深刻。一首诗联系了西方社会中两种重要的思想潮流,这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英美文学课涉及的知识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心,而不是普通的知识性。

除了语言与文化知识外,英美文学课中还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在了解了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批评理论与方法可以增加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学术兴趣,为将来做研究打下基础。但是在充分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将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在课堂教学中不适宜做太多的介绍,忽略了文化知识介绍这一重点,而打消多数学生学习文学的积极性。对部分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后问答的方式来对他们的知识进行扩充。

因此文学课的定位是讲授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

其次,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设备逐渐在高校中普及,许多学校的教室中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各种图形、声像资料的搜索提供了快捷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已经做好的课件,以替代传统的黑板书写方式。课件不仅包括文字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大量从互联网上收集到的各种图片和声像资料,其知识的容量是传统的黑板书写方式不能比拟的。学生拷贝课件,可以在课后观看和整理。在课堂上,学生不用忙于抄笔记,而可以集中更多的时间来听老师讲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以诗人布莱克的诗《老虎,老虎》为例。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当年布莱克为该诗做的插图,还有英语国家本土人士朗诵的诗歌录音。通过插图,学生可以领会诗人部分创作意图。英语国家本土人士朗诵的诗歌录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增加对英语诗歌美感的体会。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项技能,一种工具,而且也有它自身的内在美

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观看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影视作为一种生动、直观、高效的教学手段,可以避免原著的长篇累牍和晦涩文字,增加学生的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作品的情节与内容,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暂停,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和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思想特色。

最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影片,介绍作家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批评方法。以最短的时间,增加学生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课堂上没有介绍的内容,课后为学生开出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老师定期进行检查。除了在课堂上观看的影片外,老师还可以推荐一些由名著改编的电影,作为学生课后欣赏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完成了课后阅读之后,老师及时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上文,可以知道,在今天,英美文学这门课程面临许多的困境,诸如边缘化危机,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整体上下降等不利因素。改革英美文学的教学,增加课时,革新教材,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这些都是促进这门课程不断发展的动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对文学课程进行重新定位,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文学课以讲授英语国家文化为中心,集中在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重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从而实现英语专业教育大纲的目标和要求。由此,英美文学课才能走出今天的困境,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这一重点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7。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6。

[3]吴格非.英语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思考[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46。

[4]蒋洪新.大学的理想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外国文学,2005,(1): 107。

[5]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外语教学,2000,21(3): 55。

[6]蒋虹.中外英国文学简史版本对比研究: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史》教育的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4): 139,143—144。

[7]詹琍敏.文学能力与文学能力的培养: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教育论丛),2007,(7): 161。

[8]丁艳雯,曾文华.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与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5): 73—75。

[9]吴殿宇,谢少万.广西师专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情况调查与研究[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46。

[10]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2006,(3): 20。

[11]付永刚,李天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5): 281。

[12]于艳平.河南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2): 1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