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杨凡[1] 史钰军[2]摘 要: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转型箭在弦上。(二)开展ESP课程,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所谓的教育国际化主要是指课程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甚至教师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

杨凡[1] 史钰军[2]

摘 要: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转型箭在弦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们应当将危机转化为机遇,调整教学思路,以国际化为导向,扩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使之成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专门用途英语

一、引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国际竞争力成为未来教育的核心任务。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英语课程理应成为承担这一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是,大学英语教学在经过近十年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却开始进入瓶颈状态。近年来,“高校给大学英语必修课所分配的学分数明显减少,这一趋势在高水平院校尤其明显”(王海啸2009)。冯燕(2010)提出了“去外语化”的观点,认为“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已经失去作为课程存在的理据”,“公外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从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课程体系中退场”。大学英语何去何从?本文将结合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力证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价值,讨论大学英语教学转型的方向。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

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学生达到高中课程标准的八级和九级水平,直逼大学四级英语水平。由于中学已经完成基本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大学英语课就成了简单的试图提高听、说、读、写熟练程度的操练课,局限于语言技能的培养,没有什么新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另一方面,与中学英语相比,大学英语课时少、教学进度快,再加上大学各种课程、活动较多,学生注意力较分散,对课程的消化吸收较差,学习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入学时相比没有什么提高,甚至逐渐有所下降,因此要求及早参加四、六级考试。

(二)教学评价体系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总体比较单一,评价内容局限于语言技能的考核,评价形式侧重语言测试。因此,目前,作为相对权威的全国统一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是许多高校衡量、评价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学生入学水平提高和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的逐渐提高,各高校教务处开始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减弱,并开始压缩大学英语必修课的课时。然而,虽然四、六级通过率逐年提高,学生对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需求并没有降低。大部分学生认为,虽然拿到了四、六级证书,但和外国人交流还是不够顺畅,阅读英文期刊、杂志也还是犯怵。

三、教学转型的方向——扩展大学英语课程的功能

大学英语教学新一轮的改革目前还处于一个较混乱的摸索时期。然而,大学英语学分的压缩、效率的低下已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将会影响到大学英语课程在高校的存在价值。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以国际化为导向,扩展大学英语课程的功能,更好地体现课程的价值。

(一)课程通识化,以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

英语是全球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面向绝大多数学生,在所有课程中课时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大学英语课程,理应成为学生拓宽国际化视野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却过于强调工具性,偏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忽略了用英语这一载体来获取有效信息这一功能。我们应当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第一手信息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出国热”,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国家的片面认识引起的。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崇洋媚外,恰恰相反,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比中外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使学生更加理解、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正与当前高校大力提倡的通识教育相契合。

(二)开展ESP课程,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实现了教育国际化,才能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人才。所谓的教育国际化主要是指课程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甚至教师的国际化。这些国际化的前提是用国际通用语英语来进行授课。过去,我们的国际化课程主要以汉语为主,让留学生先学汉语,再入普通的大学课堂。真正的国际化应该让留学生和我们本国学生有选择汉语或英语授课的权利,能够同堂进行学习交流和讨论。

Lu(2011)对清华大学不同专业的60名已经完成大学基础英语课程的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其中60%表示听不懂学术英语讲座或者最多只能听懂40%的内容;81.6%表示没有信心用英语进行口头上的学术交流;83.3%表示没有信心用英语写学术论文。因此,除了通用英语外,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开展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所需的交际能力。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外语教学法。Strevens(1988)提出了ESP教学的四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内容上,与特定学科专业和职业相关;(3)语言上,放在适合这些专业和职业的句法、词汇和语篇教学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与目前一些高校已开展的双语教学相比,ESP更注重学习学术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学术交际能力,帮助学生衔接过渡到全英文课程。

四、教学转型的建议

近几年来,许多处于教学改革尝试中的高校热衷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但他们所谓的通识教育一般放在必修课之后的提高阶段,开设一些英美文学或者雅思、托福英语之类的后续选修课。这一类的选修课学时少,缺乏深度,并不是真正将知识融会贯通的通识课,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辨性和判断力,与传统模式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建议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融入通识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单纯培养语言技能的通用英语课程或目前盛行的“通用英语+后续选修课程”改为“通识化英语+ESP”模式,使通识教育和ESP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一)教材的转型

1.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教材编写原则

高质量、量体裁衣的课程教材是课程目标实施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仅凭教师自觉地在课堂上引导跨文化意识、批判性思维,就过于依赖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无法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课文选材倾向小说和散文,题材是日常生活方面,并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我们急需一套能够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的选材应该倾向议论文,题材应该涉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并且兼具民族性、国际性和多学科性;不仅要让大学生了解西方社会,同时也要将相应主题进行中外对比,透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培养热爱母语文化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英语这一语言载体,学习多学科知识内容,拓宽视野,引发思考,提高他们整合多领域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2.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原则

我国外语界对ESP的理解还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认为“要以英语为媒介,系统教授专业内容”(常俊跃2011:1),和双语教学没有什么区别。经过对国际上专门用途英语教编写原则和编写实例的分析,蔡基刚(2013)认为,真正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重点是在语言,是训练学生特定学科里的语言能力而非传授学科内容和知识;我国最近几年大量编写、出版和使用的“工程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等专业英语教材虽都和真正的ESP教材名称一样,但目的、内容和教学法完全不一样”。因此,编写一套真正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迫在眉睫。

(二)教师的转型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大学英语课堂功能的增强,必然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提高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英语课堂不再仅仅是语言训练的场所,也将成为思维训练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教师还要具有必要的科学知识和广博的信息量。教师知识的通识化是实现课堂教育通识化的前提。最后,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通识化教育的课堂里,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应该鼓励学生去搜索、收集相关知识,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想的交锋,推进课堂的交流。

2.提升专业素质,改变教学观念

Dudley-Evans和St.John(1998)的有关ESP定义的一个绝对特征是: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加上服务于各学科的活动。一方面,ESP教学是与特定的学科内容和活动相关的教学。因此,ESP教师不应该对所要讲授的学科内容知之甚少,是应该具备一定学科知识的教师。另一方面,ESP是“服务于各学科的活动”。因此,从事ESP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并不需要成为相关学科的专家,也没有必要跨专业去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ESP教师应当利用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推动课堂交流。教师们的任务是要勇于接受挑战,主动学习、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相应地改进教学法,迎接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课程评价体系的转型

虽然专家们一再呼吁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需改变以“四、六级”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传统,但不可否认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四、六级通过率仍然是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正在进行着测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但这还不能完全和教育国际化的目标相匹配。要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各大学应当根据国际化的目标建设相应的评价体系。首先在考试内容上改变传统的单纯语言技能的考核,增添文化知识、多学科知识以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考核;其次,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学术能力也应成为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总之,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的活动,而是实现教育国际化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我们有必要调整教学思路,以语言学习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学转型的顺利完成,既是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的升级,也是国内高校融入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DUDLY-EVANS T,ST.JOHN M.J.Developments in ESP[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LU Z.The practice and expectation of EAP at tertiary level in chinese context,Lssue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ertiary level[M].Hong Kong: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1.

[3]STREVENS 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M]//Tickoo.M.(ed.).ESP:State of the Art.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1—13.

[4]蔡基刚.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1—4

[5]常俊跃.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冯燕.去外语化:重点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10(3):67—71.

[7]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6—13.

【注释】

[1]杨凡,女,浙江金华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跨文化交际。

[2]史钰军,女,浙江宁波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