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池学院文化建设之路的分析介绍

河池学院文化建设之路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院以来,河池学院十分注重大学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多层次、高品位、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已被业界称为“河池学院文化现象”并加以研究。“河池学院文化现象”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河池学院文化建设之路

河池学院是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刘三姐故乡——广西宜州市。建院以来,河池学院十分注重大学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多层次、高品位、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已被业界称为“河池学院文化现象”并加以研究。

(一)精心培育学校精神文化

1.提升办学理念

河池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立足地方,挖掘民族特色,发扬办学传统与办学优势的办学理念。

(1)丰富的民族资源孕育宝贵的办学特色

河池地处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刘三姐歌谣、壮瑶族铜鼓习俗、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白裤瑶服饰等,其中刘三姐文化、铜鼓文化、长寿文化享誉世界;河池还具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如喀斯特地区动植物资源、区域长寿及天然有机资源、特色矿产资源、特色农业资源及水利资源等,这些既是学院办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也是为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宽阔的平台,更是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领域。

由于河池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亚热带区域性的气候条件,构成了人们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也诞生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情、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风俗文化。体育系的老师们挖掘整理出抢花炮、板鞋竞技及珍珠球等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把它引入高校体育课堂,对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河池学院体育系申报的课题《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2006年被批准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立项课题。课题组成员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了教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教材的出版不但填补广西少数民族体育乡土教材的空白,而且应用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

(2)较强的文学传统构筑突出的办学优势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中提出要形成办学特色六条建议之一就是大学必须继承和发扬各校优秀的办学传统,即利用高校自身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构筑办学优势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设计特色、选择特色的过程,就是高校对自身优势的认识过程。离开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就将成为无源之水。

河池学院在长期办学积淀中形成了较强的文学教育优势。中文系利用建设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契机,借助学院深厚的文学教育传统,不断加强中文类应用型写作人才的培养。目前学院有学生文学社团20多个,出版校内文学刊物18种,尤其以南楼丹霞文学社、空谷文学社、山花文学社、堆云文学社、晨曦之声文学社、“龙水”诗词联学会等文学社团最为活跃。文学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邀请作家、编辑、记者、文学评论家等讲学,定期出版自己的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及文学评论文章,给广大师生、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施展才华和发表作品的平台,特别是《南楼丹霞》在区内外高校及社会上的影响相当大。中国一级作家东西、凡一平在河池学院学习期间都得益于文学社团的活动。2005年10月27日,《文艺报》曾以整版题为“河池学院文化教育显异彩”的专题全面介绍了本专业培养写作人才的办学特色。《广西日报》也就“河池学院文化现象”进行了专题报道。“河池学院文化现象”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凝练学校精神

河池学院独特的地理环境铸造独特的大学精神。有学者曾形象的比喻:“不同的特色根植于不同的土壤,学校所面临的一切实际就是特色的土壤,通过对学校特殊现实的研究,寻找出适合这种现实的办学路子并做出成绩,才可能形成特色。”因此,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包括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都可以在自己面临的特殊现实中成就卓越,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河池市(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地处广西的西北部,北面与贵州省相邻,全市土地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族8个世居民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河池市现辖金城江区、宜州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山县设立宜州市)和9个县,其中民族自治县5个。2008年全市人口380多万人,生产总值300多亿元,财政收入30多亿元。河池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河池学院是全国少数几个坐落在县级市的本科院校之一,办学条件十分艰苦。

从地理位置上看,河池学院偏于一隅,似乎远离精英文化中心;然而,桂西北山川神奇绮丽,民族风情斑斓多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位于西南通衢千年古郡宜州城的河池学院因而又得天独厚:红水河川流不息所赋予的不甘落后的精神和大山坚毅挺拔所感染的岩石般坚忍的意志塑造了河池学院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几十年来,河池学院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人为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为基层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多数在县(市)、乡(镇)级工作,创业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很多都已成为县(市)、乡(镇)领导干部,也有很多人成为河池市中小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艰苦的创业实践,铸就了“忠诚执著,刚毅厚重、朴实无华、至善和谐”的河池学院精神,这是河池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3.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河池学院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良好的教师风范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是我院多年来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近两年来,我们实施“教风学风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学院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和《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检查评比标准》等有关要求,注重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规范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2007年,学院制定并实施了《2007年河池学院师德师风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开展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训、师德师风大讨论、师德论坛、师德师风教育征文比赛、评选“十佳教师”和师德师风教育报告会等系列主题活动。两年来,学院按规定坚持开展年度工作考核和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以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中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教师队伍整体上形成了良好的风范。

河池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近两年来,更是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一是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2007年、2008年两次公开招聘专职辅导员,实现了辅导员与学生比例1∶200左右的目标。目前,我院辅导员共有37人,其中专职辅导员18人,专职辅导员中硕士学历8人,学生管理队伍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正面教育,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引领优良学风建设;三是强化激励机制,评先评优,以政策引导优良学风建设。2007年学院投入对优秀学生的奖励金额约200万元,2008年将会超过这一数字。其中,2008年仅给考研学生发的奖金就达3万元;四是加大资助力度,以关爱促进学风建设,通过“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困难补助、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争取社会资助等措施,资助困难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2006~2007学年度,仅发放勤工助学津贴一项就有30.5万元,共有1372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533万元;2007~2008学年度,发放勤工助学津贴39.266万元,共有1433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578万元;五是严肃考风考纪,继续执行诚信考试制度,对考试违纪和作弊的学生给予处分。由于采取了各方面的有力措施,推进学风建设,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校园之内书声琅琅,考研之风开始盛行。

(二)创新学校制度文化

河池学院升本以来,先后制定和出台了《河池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规范(试行)》、《河池学院考试管理规定(试行)》《河池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河池学院学生实习管理暂行规定》《河池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办法(暂行)》《河池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暂行)》等20余项教学管理总体规定和制度,初步建立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总体框架。近两年来,在这一框架的基础上,针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实施“教育管理改革工程”,寻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空白点,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重点,补遗补漏,努力使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充实、细化与完善,不断强化本科教学规范管理。

河池学院坚持由主管教学的院长主持每两周一次的教学例会制度,布置和检查各系(院、部)的教学工作,研究在教学活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和办法。目前,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各教学系(院、部)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管理经验,制定二级教学管理文件和实施细则,发挥二级教学管理的重要作用。学院重视教研室(包括实验课程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制定教研室主任岗位职责,明确教研室主任责任,并从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开始实行教研室主任津贴制,提高教研室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两年来,教研室活动的开展逐步正常,正在逐步发挥这一教学基层单位的重要作用。

加强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管理,必须要构建比较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应该包括信息反馈、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估三个方面。为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近两年来,我校努力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学院教务管理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运转的调控作用,加强开学前、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几个阶段的教学常规检查;二是加强教学系(院、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设,发挥二级教学管理单位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三是发挥学院教学督查工作组的检查、督促和指导作用,一般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四是加强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设。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2007年,学院党委系统地开展处级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培训工作,并对干部参加培训提出具体的要求,培训时间长达3个月。2008年4月,学院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考察区内四所院校,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学习先进高校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教务处还举办教学秘书培训班,对各系(部)教学秘书进行业务培训。两年来,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得到改善,一批教学管理人员晋升高级职称,一批高学历青年教师进入教学管理队伍。目前,我院教学管理人员共有5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者16人,占管理队伍总人数的31.4%;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占管理队伍总人数的29.4%。与两年前相比,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河池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区级教改课题“新世纪广西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至第四批立项项目,我院共有17项,院级教改立项132项。2007年、2008年我们连续出版《河池学院学报》(增刊),集中刊登教师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论文共136篇,研究内容涉及教学评估、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专业建设与改造、课程与教材建设、素质教育和教辅研究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研究的良好势头。

(三)合理规划学校物质文化

1.学科(专业)及课程建设

河池学院依托地方,弘扬民族特色,以优势学科带动科研应用。学科建设代表着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还决定着其科学研究发展的前景和后劲。因此,办学特色的建设必须抓好学科特色的建设,河池学院在教学工作大会和科研工作大会上都一再强调要以学科特色建设为办学特色建设的“龙头”和突破口:一方面要综合分析自身的学科优劣,要保持和发扬传统优势,以优势学科为突破口,确保学科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立足地方并依托地方,善于利用地方资源、地方特色,使其成为学科发展方向和学术地位提升的保障。

2006~2008年河池学院学科建设成绩斐然。河池学院“文艺学”“应用化学”确立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河池学院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桂西北特色资源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建设成为了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河池学院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也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研究基地;此后,“河池学院高素质、多能型写作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先后被确立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区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区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真正成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凝聚力工程”和“亮点工程”,而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也成为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依托,并成为地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验基地。

“文艺学”学科整合了全校从事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力量,以文艺写作人才培养研究、广西当代作家群研究、红水河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为研究方向,以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和重点建设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为支撑,开展研究和建设。理论的灌输与创作的实践相辅,课堂的说教与实际的操练并重,再加上浓厚的历史气息、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学生们的文学作品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独特性,这种鲜明的独特性引起了外界的关注,这种关注又促进和激励了他们的创作。这一文学教育的模式,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而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一个重要的理念有关,即: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利用民族特色,培育学科特色。如召开东西、凡一平作品研讨会、桂西北作家群研讨会、仫佬族作家作品研讨会、刘三姐文化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邀请由本土走出去的东西、凡一平、鬼子等知名作家、校外知名学者开设相关讲座,让学生正确认识文学理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的建设也成功实现了以学科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河池学院坚持走学科建设与特色科研相结合之路,立足桂西北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开拓了桂西北少数民族史与民俗、桂西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桂西北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和桂西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等研究领域,将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和河池地区自然物质资源的研究开发齐推并举,逐步形成比较合理和比较完整的为地方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科研体系,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队伍建设

河池学院自“升本”以来,根据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按照“立足培养、加强引进、强化提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全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至第一次教学工作大会召开时,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初步显现。而近两年来,我校执行各种激励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认真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教师们攻博读硕、投身科研、晋升职称、访学进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明显提升。2006年11月,我院全日制在校生数为6148人,专任教师372人,生师比为:16.5∶1;副教授及以上教师46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为12.4%;硕士60人,硕士比例为16.1%。到2008年11月,在校生数为6666人,专任教师411人,生师比为16.2∶1;教授6人,比2006年增加4人;副教授54人,比2006年增加1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为14.6%;有博士5人,硕士153人,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38.4%,比2006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明显改善。目前,学院还有100名教师在外攻读学位和进修学习。学院还坚持聘请常驻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36人(包含返聘)。

河池学院升本以来,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的实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研。从2005年起,每年都召开大会大张旗鼓地奖励科研成果。2007年,学院召开第一次科研工作大会,总结科研工作经验,提出新的目标,教师科研积极性空前高涨。至今,我院已拥有科研项目立项为:省部级12项,厅级61项,院级131项。科研工作的进步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

2008年的职称申报工作又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申报正高者9人,申报副高者46人(含转系列4人),申报中级者44人,年度申报晋升各级职称的人数为历年来之最,其中申报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申报中级职称的人数,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一现象十分喜人,说明我院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我们完全可以预期,我院师资队伍学历和职称提升的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

3.校园环境治理

学院历来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是结合安全稳定工作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二是建立校地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与地方举行校园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共同维护校园及校园周边社会秩序;三是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板报、安全警示牌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五是加强保卫队伍和制度建设,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校园美化、绿化是学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能够把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绿化模范单位和绿色大学结合起来,加大投入,重视校园美化、绿化工作,打造出许多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景点,如艺术长廊、冠英亭、望江亭、观音阁等,校园美化、绿化工作效果明显,使学院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争辉。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为文明校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学院结合创建自治区“绿化模范单位”和“绿色大学”创建活动,制订了一系列校园环境建设方案,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校园园林化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经初步统计,校园绿地多达6万多平方米,绿化率占整个校园面积的57.2%,校园无绿化死角。学院还重视修建和完善校园各种园林景点设施。学院因地制宜,新建凉亭8座、设置石桌椅50余套、鱼池景点8处、花廊3座、大型不锈钢雕塑一座(烛光颂)、大型铜鼓雕塑1座。学院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小区”“全区第三届‘南珠杯’竞赛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宜州市首批“榜样机关示范点单位”、宜州市城区“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十佳大院”和宜州市“花园式小区”等荣誉称号。

(四)河池学院文化建设之特色

河池学院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河池学院努力构建多层次、高品位、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河池学院文化建设已形成如下特色:良好的人文精神,较强的文学传统,浓厚的民族色彩,服务基层的应用型人才模式。

1.良好的人文精神

河池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河池学院是全国少数几个坐落在县级市的本科院校之一,办学条件艰苦。但是,几十年来,河池学院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人为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铸就了“忠诚执著,刚毅厚重、朴实无华、至善和谐”的河池学院精神,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这是河池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2.较强的文学传统

学院所在地宜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河池市也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学院长期的办学积淀,形成了较强的文科传统,尤其是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学生文学社团,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学院高度重视文学社团建设,为学生的文学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除了南楼丹霞,学校还有山花、堆云、空谷等多个文学社,中国语言文学系的许多教师都担任文学社的指导老师,以言传身教带动学生创作。学校还在学生活动中心开辟了专门的活动场所,聘请东西、凡一平、黄土路等区内外知名的校友来校传授创作经验。近几年,从这些文学社走出了牛伊河、费城、寒云与谭壮满等桂西北文学的新生力量,河池学院的校园文学现象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毕业生中走出了东西、凡一平等知名作家,为母校增色不少,“河池学院文化现象”已被社会所关注。

3.浓厚的民族色彩

河池地处桂西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下辖的9个县中,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2个是世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学院教职工队伍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与当地少数民族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桂西北拥有丰富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资源:在物质资源方面,有丰富的喀斯特地区动植物资源、区域长寿及天然有机资源、特色矿产资源、特色农业资源及水利资源等,为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非物质文化资源方面,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刘三姐歌谣、壮瑶族铜鼓习俗、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白裤瑶服饰等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为学院开展民族历史、民族音乐、民族体育和民族旅游等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刘三姐大学生艺术团就是一个民族色彩浓郁的学生社团,为学院培养了一大批的艺术人才,并多次在区内外活动中为学院争得荣誉。因此,河池学院的校园文化之所以亮丽,不仅仅因为它多彩,更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本色:立足桂西北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以校园文化参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的熏染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这道多彩风景线最浓重、最闪亮的底色。

4.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河池学院的定位就是要为基层服务,优化资源,强化实践,为基层培养和输送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始终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社会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的环节,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除了平时开展的实践活动外,学院利用暑期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同德、德胜、洛西三个乡镇以及组织了百名党员下基层挂职锻炼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兴旺行动”;开展百名学生党员到基层单位挂职活动,学院60余名各级学生干部骨干,党员代表选送到宜州市各市机关挂职锻炼30天,进行职业、创业角色实习、体验,使学生得到了更多锻炼自我的机会。学院的毕业生多数在乡镇一级工作,创业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很多都已成为县(市)、乡镇领导干部,成为中小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这是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本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