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昆山市为比较研究对象

昆山市为比较研究对象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即墨市委党校课题组县域经济作为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活力,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贡献率基本维持在30%以上,昆山市则低于20%。表1 昆山市与青岛四县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年

中共即墨市委党校课题组

县域经济作为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活力,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在青岛总体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县域经济占青岛经济总量的36.4%,人口占比46.1%,土地面积占比70.82%,是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和后发力量。青岛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呈各自自发发展的状态,缺乏区域合力,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战略路径指导。研究并寻求适合青岛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形成系统性指导,打造区域合力,对推进青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青岛城市群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及现实意义。

一、即墨市与昆山市基本情况及比较动因

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要求及“十三五”战略规划目标,青岛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有必要寻找合适的参照目标。这个目标既要有先进性、稳定性,又要有可比性、参考性。因此,选取多年蝉联我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作为参照目标。对青岛县级市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显示,青岛县级市基本处于同一层次。因此,选取具代表性的即墨市作为青岛典型县级市与昆山市进行比较,结合青岛其他县级市的特点,从定量分析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性,为青岛市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即墨市基本情况

即墨市面积1780平方千米,下辖6个镇、8个街道,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经济新区;户籍人口113.4万,常住人口120.2万。2015年,即墨市地区生产总值1100.89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912元;居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第11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市排名第12位。

(二)昆山市基本情况

昆山市行政区划隶属苏州,面积931平方千米,下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和8个镇;户籍人口78.70万,常住人口165.06万。2015年,昆山市地区生产总值3080.01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4.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4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978元;在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中连续十年排名第一,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市排名中连续七年排名第一。

二、即墨市与昆山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一)经济总量(GDP)及增长力比较

2001年以来,即墨市与昆山市经济增长率都呈现明显波动性,昆山市平均增长率高于即墨市,即墨市经济增长率表现出区间性平稳。结合出口依存度分析,昆山市2001~2007年出口依存度自43.60%逐年上升至209.03%,2008年以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依存度逐年下滑至2015年的109.02%,经济增速下滑至2.8%,显示出口是昆山市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极易受国际环境影响,启示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在青岛县域经济发展中需要理性谋划。

图1 2001~2015年即墨、昆山经济总量(亿元)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0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02—2016》。

图2 2001~2015年即墨、昆山经济增长力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0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02—2016》。

(二)产业结构比较

从产业结构分析,昆山市三次产业结构并不优于即墨市。昆山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因,来自于其不断推动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产业内结构优化和产业间结构优化共同作用。2008年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昆山市服务业快速发展起来,部分抵消了出口下滑带来的经济放缓压力,经济获得高增长,反映出昆山经济通过转型升级获得新的助推。2001年以来,即墨市第三产业占比从2001年的36.73%至2015年的40.2%,15年间仅上升3.47个百分点,产业内及产业间升级缓慢。

图3 2001~2015年即墨、昆山第一产业占比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0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02—2016》。

图4 2001~2015年即墨、昆山第二产业占比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0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02—2016》。

图5 2001~2015年即墨、昆山第三产业占比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0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02—2016》。

(三)地区竞争力比较

1.产业集群

2015年,即墨市最大产业集群“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380.67亿元,昆山市最大产业集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4959.83亿元。即墨最大集群产值仅相当于昆山最大集群的7.6%。2006年以来,昆山通过主动培育产业集群的方式,形成1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IT产业)和12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奠定了昆山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2015年,IT产业实现产值占昆山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0.1%,即墨最大产业集群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贡献度仅为12.23%。

2.经济传统驱动力

(1)投资。昆山市投资对GDP贡献率基本维持在30%以内,即墨、胶州、平度、莱西投资对GDP贡献率近年来基本维持在60%以上。考虑投资效益延迟,叠加经济增长率因素分析,显示青岛县级市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型明显,投资占比过高。

图6 2001~2015年即墨、昆山固定投资贡献率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0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02—2016》。

(2)消费。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贡献率基本维持在30%以上,昆山市则低于20%。青岛县级市经济呈结构性拉动明显。从消费总额比较,2015年,即墨位居青岛县级市之首,但总额只相当于昆山的54.6%,反映青岛县级市并没有发挥滨海旅游、大的批发聚散地和临近陆海空港的禀赋优势。

图7 2001~2015年即墨、昆山消费贡献率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0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02—2016》。

表1 昆山市与青岛四县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年)

(3)出口。昆山出口在我国加入WTO后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反映昆山充分利用加入WTO机遇,快速融入全球化产业分工。即墨出口量在加入WTO前后并没有明显变化,出口增长缓慢。

图8 2001~2015年即墨、昆山出口额(亿美元)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0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02—2016》。

(四)劳动力比较

1.劳动力成本

2015年,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即墨为47087元、胶州为49388元、平度为46521元、莱西为46297元,分别是昆山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3.3%、76.9%、72.4%、72.1%。昆山市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青岛县级市,青岛县级市表现出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但也反映了青岛县级市产业附加值低,不能负担高工资的劣势。

图9 2001~2015年即墨、昆山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0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02—2016》。

2.人才

图10 2013年昆山、即墨中、高级职称人员数量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14》、《昆山统计年鉴2014》。

人才与地方GDP具有正相关性,这在张海峰《教育质量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张厚和《苏州市人才发展与GDP相关关系及行业人才需求研究》文章中有相关研究。昆山市高、中级职称人员数量是即墨的3.4倍,反映在经济上,昆山市GDP是即墨市的2.8倍。即墨中、高级职称人员数仅是昆山的29.6%,反映出即墨市人才优势缺乏。结合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析,持续的低水平工资对高层次劳动力进入起着阻碍作用,缺乏高层次劳动力又加剧了产业升级的阻力,容易导致经济发展进入低效循环。产业层级上与内陆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导致与内陆地区在人力资源需求层次上没有拉开差距,正与内陆地区形成同质化竞争。

(五)创新力比较

1.专利申请及授权

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比较,2011~2015年,专利申请数量昆山是即墨的7倍,专利授权数量昆山是即墨的15倍,专利申请成功率昆山平均62.7%,即墨平均30.8%。即墨在青岛县级市中专利申请及授权明显领先于其他县级市,比较结果反映出青岛县级市同全国百强前列县市相比科技研发差距很大,研发质量有待提高,创新动力和创新质量需要强化。

图11 2011~2015年昆山、即墨专利申请量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1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12—2016》。

图12 2011~2015年昆山、即墨专利授权数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1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12—2016》。

图13 2011~2015年昆山、即墨研发经费(亿元)比较
数据来源:《即墨统计年鉴2012—2016》、《昆山统计年鉴2012—2016》。

2.研发活动(R&D)经费

从近5年比较,研发活动经费占GDP比重,即墨高于昆山0.3个百分点。2015年,青岛县级市R&D经费投入占比基本相同,昆山在R&D经费投入占比上并不优于青岛县级市。但是,结合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比较,昆山R&D经费年平均支出是即墨的2.8倍,R&D经费总投入是即墨的2.7倍,专利申请数量却是即墨的7倍。青岛县级市研发活动资金使用效率、科技研发质量亟待提高。

三、青岛市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即墨市与昆山市经济指标数理比较分析,综合青岛市其他县级市各项经济指标和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青岛市县域经济的优势和不足。

(一)优势

1.地缘经济优势

在区域经济中,青岛县级市具有地缘经济禀赋优势。青岛县级市地处沿海,隔海毗邻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等经济发达体。这些经济发达体在产业层级上普遍比青岛高,具有很强的增长极溢出效应。这些溢出资源会按物流就近原则向周边地区流动,青岛地区是这些资源的就近流向地。青岛县级市与这些增长极的关系如同日本地区(日本面向美国一侧的沿海地区)与美国的关系。日本该地区因为利用美国增长极溢出资源,在发展上明显优于日本西海岸地区。青岛县域经济可以利用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等经济发达体增长极的溢出资源,在发展上获得“搭便车”效果。国内区位上,青岛县级市处于我国沿海城市线的中间,有产业南北承接和国外产业登陆中国后作为产业基地向外辐射的区位优势,对产业具有很强的区位吸引力。

2.物流优势

物流是地区经济的重要部分。衡量一个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是物流的速度和数量,而且包括与其他地区经济联系的质量和紧密度。青岛县级市依托青岛发达的陆海空港,具备明显的物流优势。胶济线、蓝烟线、胶黄线和胶新线铁路贯穿青岛县域,铁路运输便利。2014年开通的青荣城际高铁进一步将胶东半岛城市群连为一体。胶州拥有山东省内唯一铁路“陆港”,拥有两个铁路客运站和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青岛铁路经京沪线与新亚欧大陆桥相接,经京广线与东南亚相通,已开通的阿拉山口与霍尔果斯口岸国际联运班列,可直达欧洲阿姆斯特丹,将45天海运时间缩短为15天铁路运输,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桥头堡。青银高速、青兰高速、沈海高速、同三高速、潍莱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发达公路网络。可依托的青岛港是中国第二大外贸亿吨吞吐国际港,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通航。空港方面,青岛国际机场是山东省第一大民用机场,达到4E级国际机场的保障标准,已开通定期航线108条,其中国内航线95条、国际地区航线14条,通航57个国内外城市。青岛发达的陆海空港是青岛县级市的禀赋优势。

3.产业基础优势

青岛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产业基础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县级市发展快速,超越周边地区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产业基础,三次产业齐步发展,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相较国内其他县市,发展水平处于前列。在2015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即墨排名第11位,胶州排名第14位,平度排名第49位,莱西排名第35位。近年来,四县级市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第一产业占比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比虽有波动但呈下降态势,第三产业占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显示出青岛县域通过低端制造完成产业基础积累,具备服务业升级、高端工业逐步替代低端制造、向产业间优化升级的条件;劳动生产率、资本劳动比增长快速,具备向集约型经济转型的产业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1.禀赋优势发挥不足,需要探索发挥禀赋优势的新途径和方法

青岛县级市虽有地缘、滨海、临近陆海空港、批发市场、物流等诸多优势禀赋,但通过与昆山市出口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较可看出,青岛县级市的这些优势发挥不足。2015年即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7.07亿元,胶州为328.96亿元,平度为350.17亿元,莱西为266.21亿元。青岛各县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于昆山的1/2,反映出青岛县级市未充分发挥优势禀赋。优势发挥途径和产业发挥方式有待优化,迫切需要新途径、新方法。

2.产业集群体量偏小,亟须培育规模化大体量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化可优化企业间分工带来产业效率提高,也是产业升级的一种重要方式。青岛县域产业集群体量普遍偏小,在地区经济中的产业核心凝聚作用和经济推动作用发挥不足,亟须高度重视培育规模化大体量产业集群,提升青岛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3.投资拉动型经济类型明显,经济增长方式有待优化

2015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即墨市为907.66亿元,胶州市为898.01亿元,平度市为677.89亿元,莱西市为601.93亿元。青岛县级市投资对GDP贡献率基本维持在60%以上,2015年更是在80%以上,投资拉动型经济类型十分明显。对投资的高度依赖会造成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延扩大再生产,忽视内涵扩大再生产,带来地方债攀升等诸多弊病和风险。如果投资增速放缓或者下滑,经济增长将面临明显压力,青岛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有待优化。

4.城市增长极利用不足,缺乏重视和规划

增长极是区域经济中最具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推力。增长极不仅能自我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其他地区增长。这种推动作用表现在区域,也表现在市域、县域经济中。增长极在市域、县域经济中的表现是,总有一些地区的增长比其他地区快,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青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利用好外部和内部增长极,各县级市对发达地区增长极溢出资源,只是通过偶然的招商引资自发利用,并无指向性明确的规划利用。内部增长极更是处于自然状态,没有统筹的布局规划。增长极溢出效应的发挥处于自然自发状态。

5.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不足,需要积极探索参与开放型经济的新模式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开放型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地区经济通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可获取高于封闭型经济的效益,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是一个地区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重要活动。即墨市出口量在加入WTO前后并没有明显变化,2015年的出口量仅相当于昆山2001年水平,反映出即墨市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不足,对经济全球化利用不够。2015年,青岛县级市出口量即墨为26.62亿美元,胶州为46.98亿美元,平度为16.1亿美元,莱西为24.14亿美元,基本处在同一水平,整体表现为出口增长缓慢,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不足。从昆山在金融危机中经济增速的表现来看,完全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容易受到进口国经济危机的冲击。因此,在积极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同时,需要探索更适合青岛县域经济参与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

6.创新力有待强化

青岛县级市虽具备很强的创新力,但同全国百强县市科技创新竞争相比明显不足,尤其在科技研发投入和产出方面同全国百强前列县市相比差距很大,研发质量有待提高,创新动力和创新质量需要强化。

7.转型升级缺乏模式优势,经济发展模式有待优化

青岛县域经济普遍采用传统转型升级模式,把城市放在产业链中,从产业链角度想城市的问题,方法局限于静态产业链分析,只做内部产业分工调整,不做城市间产业分工谋划,导致不断转型升级却始终处于制造型城市的恶性循环。

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城市,基本表现为创造及消费型城市、制造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三元结构,形成一条城市链。创造及消费型城市以输出创新、高科技及引导消费高居全球城市链的顶端。资源型城市以原材料资源禀赋参与产业链。制造型城市处于创造及消费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夹层中,依赖于消费型城市扩大消费和资源型城市降低原材料价格获取利润。为扩大经济规模,制造型城市需要通过不断投资扩大产能,以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导致恶性循环式的产能过剩,并要面对产能过剩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向挤压。处在夹心层的制造型城市为适应产能需求,始终处于艰难的产业升级中,以适应创造及消费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夹层的演化,导致恶性循环式转型升级。就城市类型而言,青岛县级市既缺乏资源商品,又不具备创造及消费能力,是典型的制造型城市。针对城市三元结构,有必要扩展思路,把城市放回城市链中,从城市链角度规划城市发展,探寻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获得模式优势。

四、青岛市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建议

转变从产业链角度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传统模式,实施从城市链角度推动城市发展新模式。结合青岛整体发展,建议实施青岛县域城市群发展模式:战略上市、县城市群为整体,对外推动并构建地区城市间“青岛三元结构城市链”,形成以青岛内部城市群为城市链顶端,以青岛以外落后于青岛地区的制造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为城市链低端的城市链结构;青岛内部城市在空间布局上以TOD(轨道交通)导向,城市发展上以增长极推进,“新三驾马车”(创新、升级、输出)为升级版经济驱动力。从产业布局、制度环境、资本环境、创新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着手,推进青岛县域城市群跃升式发展。

(一)外部构建地区间青岛城市链结构

输出剩余产能,推动青岛县域城市群向三元结构顶端跃升。

1.输出剩余产能是青岛县级市从制造型城市向城市链顶端跃升的重要途径

青岛城市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重新对城市群的“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进行价值判断。青岛地区的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相对于落后地区是稀缺资源和先进产能,将它们作为青岛地区有输出价值的“剩余产能”对待,从理念上根本转变“淘汰落后产能”理念,树立“输出剩余产能”理念。以“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为基础,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高度制定青岛城市群“产能输出”战略规划,向其他地区布局“产能输出”切入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沿“一路一带”布局“产能输出”,构建青岛以外城市“青岛化产业分工”结构,逐步形成青岛三元结构城市链。将落后于青岛城市的地区作为青岛产业链的低端制造部分,纳入青岛的产业链分工,将青岛的剩余产能输出到这些城市,使这些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对青岛形成依附性和从属性,成为青岛产业链分工上的低端制造部分,成为青岛城市链上的制造型地区,保持青岛市县始终处在产业链分工高端,使青岛县级市跃升为这些地区的创造及消费型城市,为青岛城市群聚集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青岛城市群向国际三元结构顶端城市自然跃升。

2.设立产能输出专业机构

建立专门负责产能输出的国有商业实体,作为产能输出专业运营机构。从金融、税收和财政等多方面入手,制定产能输出便利化政策。通过政府注资,设立支持剩余产能向制造型城市转移的专项产业投资基金;帮助需要转移的剩余产能进行产业链流程模块化重塑,以模块化方式分拆落后产能的产业流程,将分拆后适合发展总部经济的业务模块留在青岛地区,发展总部经济,将不适合的模块迁移到青岛的制造型城市;帮助青岛城市群的企业跨区域直接投资或兼并,形成城市间产业链分工,产业协作,以扩大本地区产业、产品输出规模,推动并完成本地区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升级。

3.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借用制造型和资源型城市地区的青岛域外空间和经济资源,共同建立产业转移园,产业园共建、利税共享。与青岛城市链上的制造型城市合作建立“共建产业园”,接纳青岛城市群转移出的产业,对从青岛输出的产能移而不弃,作为青岛产业链的低端制造部分服务青岛城市群产业发展,实现既转移剩余产能,为青岛城市群腾出域内发展空间,又借用外部经济空间,实现青岛城市群经济空间、经济规模同时扩大。

(二)内部构建以TOD导向、增长极推进的城市群布局,“新三驾马车”为升级版经济驱动模式的县域城市群经济

重视并发挥增长极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规划以地缘经济增长极(日本、韩国、我国台湾、新加坡)及国家间发达经济体(美国、德国等)作为青岛县域城市群的外部增长极。以青岛市区为内核增长极,以TOD导向的县区、社区节点为内生次增长极,充分利用各增长极间联动,以增长极为点,以TOD为线,形成点线结构协调推进的青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经济驱动模式,在传统三驾马车驱动的基础上,启动“新三驾马车”(创新、升级、输出),作为升级版经济驱动模式,即以“社会创新,经济和城市升级,产能和产品输出”作为县域经济的新驱动力。社会创新包括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活动、创新产品,乃至创新型的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升级是经济结构和类型的升级,城市结构和类型的升级,即青岛城市群以整体模式向三元结构城市链顶端升级。产能和产品的输出是从传统的输出廉价制造,升级到输出产品、服务、产能、资本,乃至输出更高层次符合青岛城市群发展的城市架构

(三)优化制度环境

消除政府制度外部性阻碍因素,释放要素红利;建立“选择性刺激”机制,塑造经济自激励环境。

地方制度对经济有正、负作用,从而形成了各地区有不同的社会交易成本。要减少有负作用的制度,努力降低青岛城市群的社会交易成本,形成地区的成本优势和资源配置优势。一是在青岛城市群开展“清理束缚”行动,消除政府制度对经济活动造成的阻碍因素,释放新的经济要素。沿用的很多规章制度,因为经济态势和外部、内部环境的变化,正在表现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门槛”,对经济发展起着束缚,甚至阻碍作用。需要对涉及经济发展的地方规章制度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二是成立由政府、企业、学界共同参与的政策制度梳理小组。企业是政府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感受方,学界对制度的社会关联性有科学高度上的认识,这些部门参与能够更全面地对地方各项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制度和服务进行梳理。针对梳理结果,展开“清理束缚”行动,及时清除对经济发展起束缚阻碍作用的制度措施。属本级部门权限范围的及时进行清理调整,不属本级部门权限范围的形成备案清单,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调整,做好清理准备。通过清除束缚,释放出新的经济要素,获取要素红利,激发经济发展。

积极实施“选择性刺激”机制,即通过实施反面的惩罚和正面的奖励机制,引导产业自发趋利避害。形成沿着转型升级需求的方向,自发转型升级的经济自激励环境。建立以公共资源价格及财税补贴为调控工具的“选择性刺激”机制,设立系统性的公共资源分行业梯度价格调控指引目录,以及产业财税补贴指引目录,初步形成经济自激励环境。公共资源方面,将土地、水、电、气、环境等作为杠杆调控资源纳入价格目录,通过收取不同级别杠杆费,约束和激励使用者主动趋利避害,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率。财税补贴工具上,可以借鉴出口退税机制,制定形成青岛县域指引性财税补贴机制。在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选择性刺激”机制研究,探索刺激经济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

(四)优化资本环境

充分重视并发挥资本的经济驱动和资源配置作用,积极建设直接投融资平台,补上金融“短板”,为社会资本增值、产业融资提供直接通道。建立青岛县级市“投融资及产权交易中心”。契合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和青岛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建设,构建县级市产业金融市场,形成符合资本进入、退出需求规律的市场通道。县级市企业及项目等融资方,寻求资本增值的社会资本、基金、银行等资金提供方,以及有债券或股权兑现需求的金融机构,在“中心”登记竞价,通过市场平台形成合作和进行交易。政府负责“交易中心”日常管理。积极探索弥补青岛县级市直接融资金融“短板”的新方法、新途径,消除金融“短板”对青岛县级市融资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效应,以资本要素便利化促进青岛县域经济发展。

(五)构建创新环境

建立“政产学研金一体化”闭合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平台。

1.推动创新的革命性变革,创建“政产学研金一体化”创新体系

对低效不可持续循环的“产学研一体化”不闭合体系进行改革,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投资机构间形成可持续循环的闭合创新体系,以实现“创新—技术—工程—产业”完整创新转化链。企业作为技术需求及市场化转化方,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含自然人)作为研发及成果提供方,金融机构提供研发及成果转化的风险基金,政府提供政策及交易平台,各方在平台上便利化配置产、学、研、金资源,促进创新所需的各要素高效组合。通过“政产学研金一体化”创新体系,全面激活社会创新,带动青岛全域创新型社会的建立。

2.建立青岛县级市“产学研金登记交易中心”

由政府建立“产学研金”登记及交易平台,企业的技术需求,高校及科研机构等的技术成果,金融机构的基金,发布在“中心”平台上。政府负责平台日常维护和推介,主动促成联合。结合“投融资及产权交易中心”资源,引入权益资本,将“投融资及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创新资本的出入口,实现资本、创新双轮驱动。建立科技交易指数,形成平台权威性影响力,争取向全国扩容。

(六)优化人力资源环境

一是积极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工程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形成适宜人才引入、保有、发展的机制和环境。地区间竞争根本在高层次人力资源竞争,建立适应国际人才使用的柔性人才机制,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对人、知识、成果的有效利用为根本目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引才格局。二是重视人才载体研究及建设。积极构建人才发展需求的软、硬环境,打造人才载体黏性,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下。三是重视企业家价值,建立企业家孵化、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家评估体系,由财政设立企业家专项孵化、激励基金,对评估符合标准的企业家,进行针对性的激励,促进青岛县级市企业家成长壮大。四是积极实施“企业家精神价值社会化工程”。重视发挥企业家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创富精神榜样价值,塑造企业家精神主轴的青岛县级市主题文化,以企业家精神激励和引领社会劳动、创新、创富意识。

课题组组长

仇振国 中共即墨市委党校

课题组成员

王菁菁 中共即墨市委党校

李 娜 中共即墨市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