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仫佬族文物研究

仫佬族文物研究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 颖仫佬族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仫佬族是广西、贵州的土著民族,族称有自称和他称。元代以前,史书往往将仫佬族与“伶”或“僚”并称,仫佬族的先民被归属于当时泛称的少数民族“僚”族之中。因人口总数在30万以下,2011年被列为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仫佬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共有19.87万人,占仫佬族总人口的95.81%。仫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仫佬族文物研究_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物补充研究

陶 颖

仫佬族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仫佬族是广西、贵州的土著民族,族称有自称和他称。仫佬族自称“伶”(音Lam),“母伶”,少部分地区自称“谨”(音Jin)或“本地人”。史书记载中写作“姆佬”或“木佬”。族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岭南百越中生活在广西的西瓯、骆越,隋唐时期被称为俚、僚。元代以前,史书往往将仫佬族与“伶”或“僚”并称,仫佬族的先民被归属于当时泛称的少数民族“僚”族之中。“仫佬”之名,元代史籍已明确记载,称“穆佬”、“木娄苗”、“木娄”等。明、清以后,相继以“木老”、“木佬”、“姆佬”等名称见于史册。根据仫佬族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当地人民的意愿,1956年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仫佬族成为单一民族,正式确认为仫佬族[1]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境内仫佬族人口数为216257人[2]。因人口总数在30万以下,2011年被列为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仫佬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共有19.87万人,占仫佬族总人口的95.81%。其中居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仫佬族,多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居住贵州省的仫佬族主要聚居在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福泉等县。作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辖7个镇4个乡,自治县政府驻东门镇,行政区域面积2658平方公里。2011年末人口37.61万,有仫佬、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27.75万人,其中仫佬族人口12.47万人,占总人口的33.16%。

仫佬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壮族、毛南族、侗族、水族等民族的语言接近。历史上,由于仫佬族人与汉、壮族人交往密切,故在仫佬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的词汇,绝大多数人除操母语仫佬语外,还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语、汉语桂柳方言、土拐话。仫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