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谭三岗_衣钵相传的毛南族“肥套”师公_少数民族

谭三岗_衣钵相传的毛南族“肥套”师公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谭三岗_衣钵相传的毛南族“肥套”师公_少数民族谭三岗,民间艺人,毛南族肥套传承人。毛南族“肥套”是一种还愿仪式,由师公主持、表演。2012年,谭三岗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肥套”最突出的部分是傩舞,毛南语称为“条套”,由师公戴着面具扮演神的角色跳舞表演。1984年,谭信慈在搬家时重新又看到这些书,决心重兴毛南族“肥套”。如今,谭信慈是唯一全面掌握毛南族“肥套”木面具雕刻技术的人。

谭三岗_衣钵相传的毛南族“肥套”师公_少数民族

谭三岗(1959~),民间艺人,毛南族肥套传承人。广西河池环江人,毛南族。他是当地师公班的第13代传人,19岁时就跟随父辈学唱“肥套”歌、跳木面舞,经过长期学习、观摩、实践,成长为当地出色的师公,现在是环江县师公班里最擅长跳木面舞、唱山歌、打击乐、演傩戏的“肥套”师公。2012年,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俗类)代表性传承人。

一、师公班的第13代传承人

谭三岗(www.guayunfan.com)

1959年10月,谭三岗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堂八村一个毛南族家庭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隶属河池地区。这里生活着毛南族、壮族、苗族、瑶族、侗族、水族、仫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34万多人,其中毛南族占总人口的16.2%。

毛南族是广西的世居民族之一,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表明他们是当地世居民族,历史上环江县境内先后有“茆滩”“茅滩”“冒南”等地名。1956年12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称“毛难族”。1986年6月,根据本民族意见,经国务院批准改称“毛南族”。

毛南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少(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为101192人)的山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贵州的平塘县、惠水县、独山县。

虽然人口较少,但毛南族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仅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肥套”和花竹帽两项。

毛南族“肥套”是一种还愿仪式,由师公(也称“傩师”,民间神职人员)主持、表演。旧时,环江地区有不少师公班,是业余从事“肥套”仪俗活动的民间班组。谭三岗正是下南乡堂八村谭家师公班的第13代传承人。这个村子里,如今健在的还有谭圣慈等著名师公。

谭三岗19岁时就跟随父辈学唱“肥套”歌、跳木面舞,经过长期学习、观摩、实践,他成长为当地出色的师公。现在,他是环江县师公班里最擅长跳木面舞、唱山歌、打击乐、演傩戏的“肥套”师公。

2012年,谭三岗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南族肥套,民俗类)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毛南族肥套”代表性传承人,谭三岗在北京参加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还两次代表中国的傩戏到日本表演,备受欢迎。

二、毛南“肥套”:“傩戏活化石

“肥套”是毛南族还愿仪俗活动的总称,是毛南族民间规模最大、最普通的一种敬神活动。“肥套”是毛南语,汉语的意思就是“还愿”。这种仪俗盛行于明清之际,最初是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等民间文艺元素,从而成为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

毛南族“肥套”表演

毛南族“肥套”仪式十分隆重,需要摆设各种“供桌”,搭神坛,在神坛上“安楼”、挂神像。仪式活动都是由一个师公班主持进行,师公们手持刀、剑、铜铃等法器,头戴木制面具,身着古装戏服,口念经文巫语,唱傩神歌,跳傩神舞,轮番扮演36路神灵,进行“请神”仪式。整个过程由主唱师公念咒语、唱神书主持引导,主唱师公念请哪位神时,即由别的师公戴上该神的木面具,按一定的程序表演舞蹈。

“肥套”是综合性的民俗活动,主要表现形式有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几大部分,有一整套的唱本、服装和道具。

“肥套”唱本的主题思想是希望子孙繁衍、兴旺发达,希望与兄弟民族团结友爱、和睦共处。唱本的经文巫语,都用汉语方块字书写,但不按汉语语法来造句,只有同时懂得汉语、毛南语和壮语的人才能理解其意义。

“肥套”服装,男性神多身穿龙袍、蟒袍,袍上绣着各种鲜艳的图形,并缀有闪光片;女性神则上衫下裤,不穿裙,与民间妇女的服饰大致相同。

“肥套”最突出的部分是傩舞,毛南语称为“条套”,由师公戴着面具扮演神的角色跳舞表演。实际上,这一套表演既扮演角色,又歌舞兼备,有着明显的综合性,因此也被称为“傩戏”。

“条套”傩舞整体上由15个舞蹈组成,诸如登梯、超度、架桥、拣花、送花、坐殿等。表演形式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四人舞等小型舞蹈,基本动作有软拜步、起伏碎步、甩袖、绕手轻拜、跳小步和辗转绕圈等。傩舞的风格原始古朴、气氛肃穆庄重,在打击乐伴奏下,动作轻柔悠然,有如神灵腾云驾雾,极富神秘的巫术色彩,又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毛南族“肥套”木面具

如果说“条套”是整个“肥套”的核心,那么,木面具(傩面)可谓“条套”(傩舞)的灵魂,毛南“条套”又称“木面舞”即是明证。木面具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更具有传播广远的可能。

“肥套”集歌、舞、乐、戏及造型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承载着毛南族人民祈求生生不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它既是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有“傩戏活化石”之称,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毛南族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2006年,毛南族“肥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

三、“希望后辈也能代代相传”

毛南族“肥套”的传承、传播经过了三个阶段:1949年前,形成发展巅峰阶段;1949~1980年,由盛而衰阶段;1980年至今,劫后重生复原阶段。

“文化大革命”期间,“肥套”被当作“四旧”,打入另册。“红卫兵”把师公们抓起来游街批斗,把他们的书籍和道具集中起来点火焚烧。堂八村的谭信慈当时只有20多岁,出于好奇,他在夜里悄悄从残火堆里拣出了几本书,这些书有的记录着唱词,有的画着木面具图样。谭信慈提心吊胆地将这些书藏在箱子底下,一藏就是十多年。

1984年,谭信慈在搬家时重新又看到这些书,决心重兴毛南族“肥套”。他找来一些老师公,对唱书进行回忆补充并抄录下来。由于当时会雕刻木面具的毛南族艺人都已作古,当时已经44岁的谭信慈开始学习木面具雕刻。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攻下难关。如今,谭信慈是唯一全面掌握毛南族“肥套”木面具雕刻技术的人。

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掀起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潮,环江县新时期以来悄悄重现的毛南族傩戏班子得到了认可和发展,单是下南乡的傩戏班子就逐渐发展到了若干个。

1995~2003年,毛南族傩戏班子曾两次赴日韩、四次到东南亚演出,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国内中央电视台以及港台地区的多家电视台也慕名来到环江,邀请毛南族傩戏班子表演,拍成了专题片。2002年,以毛南族傩戏《柳浪哩》为基调改编的毛南族民歌在南宁国际民间艺术节上亮相,获得专家好评。同年,环江县自编的傩舞在广西民间舞蹈大赛上连拿四项大奖。

毛南族“肥套”仪俗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传承。由于社会进步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于“肥套”的诠释,少了唯心主义的虚无,多了唯物主义的实在。谭三岗说,以前“肥套”中的“求花”(求子)环节,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而在民族地区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许多年轻人对这些仪式很是不屑。

谭信慈展示自己制作的“肥套”面具

谭三岗指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快节奏的生活下,如今毛南族人在举行傩俗“肥套”仪式时,只重宗教祭祀过程,不重歌、舞、戏、乐。这是因为“肥套”内容繁多、程式复杂,掌握全套技艺必须经过较长时期的练习。因而,如今人们请师公班作“肥套”,只注重对神“尽心”,别的要求就简单多了。

毛南族“肥套”仪俗的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十分突出。据统计,目前毛南族地区,仅有4个民间师公班,资深艺精的老师公不足10人,平均年龄60多岁,最长者已经78岁。能勉强表演全套十几种傩舞的师公仅剩下1人,能按古曲吹奏传统唢呐、会演两种瑶王角色的也仅各剩1人,掌握全套打击乐的仅有3人,能雕刻36种神祇木面具的则仅有2人。

国家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以来,毛南族“肥套”的传承情况有所改善。如今,谭三岗经常参与“肥套”仪式,因年龄关系,他不能每次都亲自进行表演,而他的儿子已经能够起些作用。

谭三岗的二儿子高中毕业之后就开始跟父亲学习“肥套”,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经常跟随父亲到别的村去作“肥套”。谭三岗把自己的二儿子当作接班人。当有人问起这个年轻人是自愿学习还是父亲要求的,年轻人说:“我是自愿学的,我喜欢。”

作为毛南族“肥套”代表性传承人,谭三岗深感骄傲,对于“肥套”的未来也很有信心。谭三岗说:“当前,‘肥套’盛行于毛南族山乡,我一个月20余天都在从事这项工作,二儿子对此甚是喜欢,已学会了傩舞。我将把‘衣钵’传给他,希望后辈也能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