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的祠堂

少数民族地区的祠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司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土司王的统治在这延续了23代,历时六百多年。凤凰的祠堂,以田、杨两族的祠堂最大。道光二十三年,杨芳因病告老还乡,76岁病逝。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壁画栩栩如生,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建筑艺术价值,成为湘西重镇最具特色的建筑典范。这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筑群。
少数民族地区的祠堂_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一部对已经和即将消逝的优美建筑吟唱凄美的挽歌,总结了经典宗祠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金色夕阳出版工程)

土司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湖南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始于五代,发展于宋,完备于元、明,终止于清,历时八百余年。[2]

唐末,江西的汉族彭氏家族进入湘西,成为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土皇帝。永顺县的王村古镇,史称“溪州”,彭氏土司在此世裔溪州刺史,土家人称之为“土司王”,当时的王村镇是彭家的王都。

王村古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古老的青石板长街从河码头依山势蜿蜒而上,长达五里。土家吊脚楼顺坡而建,参差错落。镇南部花果山上的“溪州桐柱”,铸立于940年。当时,溪州刺史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多年交战媾和,缔结盟约,划疆而治,铸5000斤铜柱为证。千余年来,“溪州铜柱”凝注了土、汉文化交流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谢晋导演在这里拍摄了电影《芙蓉镇》,让古镇独具特色的风光深入人心,王村也因此更名为“芙蓉镇”。

溪州之战后,地处水路要津的王村经常遭受兵灾的侵扰,公元l135年,彭士愁的第八代孙舍弃了经营多年的王村,将王都迁到了今天的麻岔乡司城村,重建了一座司城,即今天的老司城。土司王的统治在这延续了23代,历时六百多年。老司城前有溪流险阻,四周万山环拱,契合了土司王偏安一隅的要求。老司城的面积不大,城中九条暗红色的鹅卵石大街仍能清晰地勾勒出当年的城垣格局,但城内的大多数建筑已不复存在,仅剩彭氏宗祠、温凉洞、德政碑、翼南牌坊等遗址。[6]

位于湘西沱江河畔的凤凰古城,因西南方山形如凤而得名。秦、汉初和东汉时,土家族先民巴人和苗族先民先后迁居于此,开辟鸿蒙,至今繁衍生息近三千年。凤凰古城分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而建,清浅的沱江水穿城而过,碧水之中映着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江中有渔舟游船轻摇,南华山姿容倒映江心,河畔吊脚楼轻烟袅袅。

凤凰古城里的祠堂

凤凰古城在明清时为大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官商富绅云集此地。统治者们在政治策略上,采取“以夷治夷,以苗治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政策,因而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凤凰古城里,建有祠堂庙宇达58座之多。祠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贤祠,分布在县城的傅公祠、王公祠、节孝祠等。另一类是宗祠,根据族人规模、权势、财势大小来决定。凤凰的祠堂,以田、杨两族的祠堂最大。[2]

杨家祠堂由镇守凤凰的三品镇竿总兵杨芳于清道光十六年开始建筑。杨芳因参加新疆平叛有功被晋封为太子太傅、果勇侯。后,累因军功擢升,历任多省提督、总兵。道光二十三年,杨芳因病告老还乡,76岁病逝。道光帝诏谕:“照提督例赐恤”,并谥号“勤勇”。杨芳虽戎马五十春秋,但喜诗文书画,且擅长书法

杨家祠堂在凤凰城东门城楼和北门城楼之间,大门侧开,意在正对沱江,可以使祖业千秋,如沱江之水源源不断。进入大门,抬头可见二重门上的牛头和门上蝙蝠木雕。牛头是湘西人崇拜的物什,用以辟邪,保佑平安;蝙蝠会带来福气,带来吉祥。

祠堂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木结构,上下两层,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占地面积有770平方米。戏台在正厅对面,单檐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龙刻凤。戏台正中是“杨母教子”的彩绘,上写“威震三关”。戏台为穿斗式,正殿为抬梁式,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正殿供奉杨家祖先牌位。两侧还有杨氏家训:祖宗明德远矣,子孙勿替引之。

戏台前为占地40平方米的小天井,铺满红砂条石,是凤凰城里听书看戏的公共场所,族中长辈则在二楼的两旁长廊观赏。这里陈列展现富有特色的农具、砂岩画、剪纸、花带、扎染蜡染等。在这里,源远流长的楚巫文化和巫傩文化,交融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土著文化可见一斑。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壁画栩栩如生,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建筑艺术价值,成为湘西重镇最具特色的建筑典范。[62]

田家祠堂位于沱江北岸的老营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起初由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田兴恕率族人集资兴建,后在民国初期,田兴恕之孙、国民党中将田应诏斥巨资最后修建完工。这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筑群。虽然现在祠堂已经破败,但风韵犹存,而且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可以在祠堂里看到当地有名的社戏。[2]

祠堂建有大门、正殿、戏台和二十多间屋宇,并有天井、天池、回廊,还设有“五福”“六顺”两门。

祠堂大门前有六级用红砂条石砌成的扇形台阶。阶前,有一块较宽的空坪。大门左中右三间,中间大门呈八字形,两边次间均为青砖砌就,有石象一对、石鼓一双,极具气派。祠堂正殿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构架,硬山顶,高、深、面阔都是20米,殿柱基石均为石鼓,猫拱背山墙,正殿门前砌青石台阶,气势恢宏,庄严雄伟。

田家祠堂的戏台为六角飞檐古建筑,歇山顶,饰如意斗拱,左右有次间。

临贺故城位于广西贺州八步区贺街镇,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临贺两江的交汇处始设临贺县,两千多年,治地历称临贺县、临贺郡、临庆国、贺州、贺县等。200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城址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贺故城共有三个城池和一个次生城区,最早的城池是设在临贺两水汇合处约一公里的贺街镇大鸭村旧县肚城址,第二个是洲尾旧城址,第三个是河西古城址,河西城址跨越时间最长,也最为宏大。

河西古城位于临江西岸,分东、西、南、北共有四个城门,从东汉初到1952年河西古城作为郡、州、县治驻地历时约一千九百多年,成为临贺故城中历史最悠久的城池。古城内的街道全部为青石板铺垫,至今全部石板街仍保存较完整,绝大部分民居也保持着古旧的风貌。

黄氏南陆公祠

李氏大宗祠门厅

李氏大宗祠神龛

刘氏大宗祠外观

古城内主要以县衙、捕厅、文庙、书院等行政文化建筑为主,辅以小型的商业铺面,其余均为民居建筑。现今仍保存较完整的建筑有县府衙门、临江书院、各姓氏宗祠、文笔塔、历代古民居、最古老的砖砌码头和近代所建的石砌大码头、文庙遗址等。从河西古城池的布局中可以看出,在很早以前,我国城市建设就已经具备了较完整的行政、经济、文化、宗教、贸易、防御等城市功能。

临贺故城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金矿,古城内有寺、庙、祠、馆、观三十多座,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楚文化在这里交会融合。国家城址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贺故城,现存有总共二十多座姓氏宗祠,其数量在全国古代城池中极为罕见。这些姓氏宗祠群的出现,原因有三:一是朝廷派到贺州任职的官员源于全国各地,二是工商业者来自五湖四海,三是当地名门望族是客家血脉。官员要融入百姓,从商者要广交朋友,强宗大族要扩大影响,他们都想通过姓氏宗亲关系建立信任和友谊。

这些宗祠每座占地都在300平方米以上,建筑平面是二进或三进式院落,中轴线上顺序排列前厅门廊、正厅享堂、后厅寝殿,院内回廊环绕,辅以厢房。建筑结构大多是三间硬山两坡顶穿斗式木梁架,屋顶覆小青瓦;外墙多为官帽式的八字山顶,依祭祀对象的功名高低、官职大小决定建筑规模、装饰等级、颜色配置。有的正厅屋脊还塑有花、鸟、兽等动物图案,配以琉璃瓦面。以廊柱叉手支撑悬挑屋檐,廊柱有石柱和粗圆木柱,梁和柱多为雕龙画凤。室内陈列着记载各姓先祖的简历和画像,帝王将相、文学名人等重要历史人物的传略介绍也在昭示之列,借以光宗耀祖和启迪后代。二十多座姓氏宗祠分布在一座古城池内,格外耀眼夺目。

广西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的秀水村,是桂东一个边远的小山村。黄沙河、鸟源河、石林河3条小河在秀峰山前汇成秀水河绕过村庄静静地穿过澄赢桥向北流去。河滩上古树参天,一股巨大的地下河涌泉常年喷涌不止。明清时期遗留下的青砖瓦房轻烟缭绕,祠堂书院和传统民居韵味悠长。这一方人杰地灵的水土,历史上曾出过1位状元和26位进士,所以又称状元村。

秀水村里的祠堂祖屋

秀水是一个包围在河汊中的村庄,在村头状元楼前面的一方池水里,一棵古树虬虹似的跨过两三丈宽的池水,任人在树干上爬来爬去。状元楼是一座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的祠堂书院建筑,三进两重三开间四合院。主体建筑门楼、前厅、正堂为穿斗式木结构硬山小青瓦顶。两侧回廊通敞。楼内碑刻记载毛氏名人和状元生平。

秀水村状元楼寝殿

唐宋时期,汉瑶民族先后来到秀水定居,村中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宋开禧元年的状元毛自知。毛自知出身书香门第,在秀峰书院名师的教诲下成长。在嘉泰四年甲子中举,次年参加殿试时,力排众议,提出了兴师北伐抗金收复北方疆土的主张,得到了宋宁宗的器重。三年后“开禧北伐”失利,宋宁宗怪罪于毛自知“首论用兵”主张,剥夺状元头衔,革除官职。后来,毛自知抑愤客死他乡。

毛基是一位弃官归乡的进士,他在秀水创办的“东江书院”几百年来成为秀水村人的精神核心,启化了一代又一代的秀水村人,走出一个又一个举人、进士、状元,一块又一块珠金耀眼的“进士及第”“状元及第”“山川聚秀”“天然玉鉴”“山水清音”“坦川观邑”的牌匾,使秀水村不断地折射着昨日的光辉。

秀峰山是一座相对直立的石峰,从山脚到山顶,生长着一株株高大挺拔的古树,树根插入石缝。村前的河滩上和村道旁,同样生长着一排排参天的古树,村人数百年厮守着这一方水土,草木荣枯,生命轮回,水流无限,山水长相依。没有秀水的山,没有秀水的水,就没有这座山环水绕的村庄,就没有今天风采依然的状元楼。秀峰山下的石牌坊和状元楼中记载的功名荣耀也已经远离他们而去,但先人的业绩将永远激励后人奋力进取

黄姚古镇里的各姓氏宗祠

黄姚古镇位于昭平县东北部,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这座被誉为梦境家园的黄姚古镇,以环境幽雅、山川秀丽著称于世。古镇内群峰耸立,溪流环绕,古木参天,翠竹成荫,钟灵毓秀。黄姚,是连接贺江和桂江横向通道上的一个陆路古镇。明末清初以来,此地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是周邻方圆数百里地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很早以前,黄姚只有黄姓和姚姓两户人家最先落籍定居。北宋开宝元年,杨文广将军率部到昭平平乱时路经此地,取名黄姚。黄姚古镇的建筑风格是按照古代的九宫八卦进行布局设计的,没有人造的围墙,却有一道道以溪流和外围联结的房屋为界,以镇门、巷门、宅门守卫着古镇。古镇里分布着三百多座明清时期遗落的古民居,一尊尊天然奇石很自然地分布其间,在株株古榕树和丛丛翠竹掩映下,这里成了一座天然园林。

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古镇人口迅猛发展,经济空前发达。汉民各宗族为求得人财兴旺、泽被后代,均纷纷筹集资金选址建造宗祠。古镇内现有各姓氏宗祠11座,结构规模雄伟壮丽,装饰豪华考究。各宗祠占地面积一般都在400平方米以上。门前修建石阶和宽阔的门廊,进入大门两旁建有厢房,正中是一个大天井,天井正面是高大宽阔的正座,安放历代先祖牌位和祭祀用品。由于当时建筑工匠都来自湖南,各姓氏宗祠建筑风格基本一致,均采用砖石结构,琉璃构件均采用广东佛山产品,虽历经百年沧桑,仍然金碧辉煌。郭氏宗祠与郭家大屋联成一体,很有气势,祠堂前的广场、翠湖为之增辉。

周渭祠即周王庙,位于恭城县城东,建于明成化十四年,清雍正元年重修,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祠庙。

周渭祠剖面[60]

周渭,恭城路口村人,生于残唐五代,故于北宋咸平二年,出身进士,官至侍御史。他关心家乡的福利,提倡兴办学校,教育儿童,是一位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清官,因而其家乡人民建庙以祀奉。

周渭祠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由戏台(已毁)、门楼、大殿堂、后殿(已毁)、左右厢房组成。大殿为两榀五柱穿斗架及三面砖墙混合结构。大殿面宽12.2米,进深14.8米,厢房面宽和殿进深一致。门楼重檐歇山式,面阔五间,分明间、次间和梢间。门楼构造具有广西特色:一是檐柱承下檐,金柱支到上檐,体形在中间骤然收小;二是斗拱主要起装饰作用,还有奇特的功能,由座斗、交互斗、鸳鸯交手斗三种形式组合成严谨而有规律的蜂窝状,使气流通过时产生回流而发出轰鸣声,起到自然抵御虫鸟侵害的作用。在梢间外围墙壁挑檐上,全楼一千多根坚实木料互相串连吻合,合理承担上层荷载,使屋面飞檐远挑,雄伟壮观,为清代建筑所罕见。这些斗拱结构和木构架,是研究古建筑的宝贵例证。

斗拱在柱的上部有挑梁头,梁是出檐的结构部分;斗拱并不直接承重,造型舒展,每只斗呈向上的鸡爪形,二邻斜拱共同支承上层的斗。[60]

伏波庙是为了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而建的。广西的桂林、龙州、凭祥、崇左、宁明、钦州、防城、上思等县市都建有伏波庙。本例伏波庙位于广西横县东部郁江伏波滩(又名乌蛮滩)左岸的百足岭下,马援征交趾时,曾驻兵于此。明代谪戍南宁的刑部主事董传策有《渡乌蛮滩》一诗,描写过滩时的惊险情景:“巨峡倾腾到石垠,鸟啼猿啸失山村。飞湍欲跃双蛟出,赴壑旋惊万里奔。江客孤帆风夹浪,篙师十月汗翻盆。明时漫复悉荒徼,夷险从知吾道存。”

庙始建年代不详,宋庆历年间,知州任粹重修,有碑记,以后历代都有修葺。横县伏波庙为一组建筑群,在半径2公里范围内,还有马援兵营旧址、乌蛮积翠、水牛喷砂、和尚墓、残桥等古迹。伏波庙背靠百足岭,俯视十里长滩,依山就势,拾级而上,沿着偏东10度的中轴线排列庙门(已毁)、前殿、正殿、后殿(已毁)、回廊、祭坛六大部分,现存建筑面积579平方米。总体布局以祭坛为中心,形成一个封闭的院落。庙门左侧有鼓楼,右侧有钟楼,正面以百步石阶直通河滩。

前殿以檐柱重拱承托檐檩,拱柱交接处有精致的雀替和石狮;前殿、回廊的墙壁上有许多描绘田园风光和神话故事的壁画浮雕,还有双龙戏珠、古人瓷塑,形象逼真;脊山饰以走兽角神,极为华丽。正殿屋面举折平缓,微微上翘,舒展飘逸;殿内有10根柱(砖柱2根,木柱8根),柱础石雕刀工精细,梁架用料硕大,底面都有精细雕刻;斗拱由柱头、转角等铺作组成,制作精巧。庙门檐廊下立有花岗岩石柱4根,上刻“万里精忠悬二柱,千秋灵迹护长滩”。往昔船只过险滩,为求神灵保平安,均在船头摆祭品,燃烛烧香,鞭炮声响彻江面;若是轮船通过则鸣笛一长一短,大放鞭炮。庙内和尚这时就撞钟击鼓呼应,回报平安。[60]

伏波庙剖面[60]

李公祠位于广西桂平西山风景区内,原为广佑庙,又叫郡主庙、李侯祠。李公,字明远,唐代山东人,唐乾宁年间官至御史,为直谏被贬浔州刺史,因爱慕西山景色,遂隐居西山。后人为怀念他在浔州的德政而建祠纪念,立塑像,奉香火。据县志载:“郡昔患虎,祷于神,虎死于树间。”宋朝皇帝曾敕封李公为西山郡主,广佑灵护王。

李公祠始建于唐朝末年,历代几经修葺,1981年重修。祠内原有藏经阁,收藏佛经甚多。李公祠是三开间三进两重四合院,其特点为一二进连建,祠门的两层楼房较高,而大殿为单层平房较低;大殿以砖发券承屋檩。屋面是黄筒琉璃瓦当。有雕刻精致的斗拱饰于前部,与左右两面及后面的高墙上的壁画组成高雅的殿堂。祠门的两条石柱及后殿、廊檐木柱,均坐落在方形石柱础上。封檐板上刻波浪形花纹。[60]

桂平西山李公祠平面图[60]

朱熹后裔遍布浙江、江西、江苏、广西和新加坡、韩国等地,至今传衍三十多代。在博白,朱熹后裔多达十多万人。朱氏大宗祠,坐落在东平镇富新屋角头村,是博白县至今保留较好的著名宗祠建筑。博白朱姓远祖通宝公,系朱熹二十八代裔孙,江西赣州府安远县人,明赐进士出身,任四川南江知县,敕授文林郎,生五子,其中长子洪珍,次子洪琛迁博白。

敦笃堂始祖朱洪珍,明代进士,任广东灵山县教谕。洪珍于明弘治二年自安远迁白州衙前竹根山村。敦睦堂始祖朱洪琛,明太学生。洪琛于明弘治二年,由江西赣州府安远迁白州金村创业。

朱氏大宗族的门联为:“紫阳世泽,沛国家声。”因大儒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读书于紫阳山(在安徽歙县城南),后来朱熹居福建崇安,榜其所居之听事堂曰“紫阳书堂”,后世逐以“紫阳”名朱子之学。沛国,郡国名;汉高祖改泗水郡置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东汉改为国。门联道出家族血统、家世渊源、家学根蒂、家族迁徙。所以神主寝堂横匾上书“源远流长”。

据《朱氏族谱》载该宗祠之建置时间为:明弘治二年建;清康熙甲戌三十三年立宗祠。乾隆甲戌十九年重修;道光庚寅十年增修;清咸丰五年被烧毁,咸丰辛酉十一年重建。其建置的历史已有五百余年。

祠堂坐东向西,为砖木结构,三进七间,占地面积约四百余平方米,由门楼、照壁、天井、廊庑、享堂、寝室等几部分组成。祠堂建筑,画栋雕甍,精美壮观。梁、柱、枋、窗之上,都镶嵌着木雕图案。四周墙壁画有许多山水人物花鸟图案。二重门厅以内,歇山顶竖墙壁上,还有几组浮雕,形象逼真,工艺精湛。

朱氏大宗祠保存了一块清代乾隆三十三年协办大学士陈弘谋题写的牌匾“敦笃其昌”、门联“敦本睦族,笃庆锡光”;书法苍劲圆润,劲骨丰肌,是一件“国宝”级历史文物。

博白县于清代上京会试及殿试中进士者共16人,其中朱姓7人。朱氏大宗祠内两旁挂进士牌匾有:朱德璲,嘉庆甲戌科龙汝言榜会试中119名,殿试三甲75名;朱德华,嘉庆己卯恩科陈沆榜会试中32名,殿试二甲35名;朱允惇,道光十三年癸巳科汪鸣相榜会试中171名,殿试二甲48名;朱德澄,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二甲28名进士;朱德澐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二甲68名进士;朱允芬,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三甲60名进士;朱锡祺,同治四年乙丑科崇绮榜会试中217名进士。

朱氏大宗祠对当地的民风、民俗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至今,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博白朱氏乡亲,常来寻根问祖祭祠。[63]

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俚人领袖冼夫人,在广东本土历史文化版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冼夫人,名英,高凉郡(今广东茂名市境内)人,其家族世代为俚人部落首领。冼英是历经梁、陈、隋三代的传奇人物,贤良聪颖,武艺超群,善行军用兵,得到远近部落的拥护。与汉人梁朝高凉太守冯宝联姻后,协助冯宝处理政务,协助朝廷治理岭南,惩治贪官暴吏,极大地推动了岭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梁朝末年,冼夫人起兵平定了当时的侯景之乱;冯宝死后,岭南大乱,冼夫人劝服各部落首领,维护了社会安定;陈朝时,冼夫人亲自率兵协陈朝军队合力击败广州刺史欧阳纥叛军,以功高封珑太夫人;隋灭陈后,冼夫人审时度势、顾全大局,迎接隋军进入岭南,使岭南得以重新统一和安定,被当地人尊为“圣母”。

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维护中央集权和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行为,深深影响了她的后代。她的孙子冯盎归附了唐朝,对唐朝统一岭南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千四百多年来,冼夫人一直受到民间的敬仰和崇拜,历代为奉祀冼夫人而修建的冼太庙,遍及茂名、雷州半岛、海南岛乃至东南亚。周恩来曾称颂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江泽民视察高州冼太庙时,盛赞冼夫人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冼太庙,为隋朝仁寿二年冼夫人逝世时,其孙冯盎所建。该庙于此后经多次维修重建,现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代的建筑风格。这座冼庙坐北向南,正殿供奉冼夫人塑像,东殿供奉冼夫人的丈夫冯宝塑像。西殿供奉冼夫人的3位将军塑像,形态逼真。清代同治皇帝御赐的“慈佑”封号匾额一直被奉置在这里。在大殿内,还能看到一面十分古老的独木“俚人鼓”,鼓身为一截樟树原木掏空后制成,相当罕见。在冼庙的右侧,还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冯宝公祠,为当地冯氏族人为梁朝高凉太守冯宝而建。

在高州城区有冼太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在明清两代曾先后重修,建筑面积达八百余平方米,砖木结构,红墙绿瓦,斗拱飞檐,运用彩绘、堆塑、雕刻等艺术形式进行装饰,显得精致而华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貌。主体建筑分前殿、中殿、正殿三进。正殿为穿斗式梁架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庙的顶脊有灰塑双龙戏珠等饰物。庙内《冼夫人记》碑、《恭谒冼夫人庙书》碑等碑刻保存完好。

冼氏的宗祠,当地人称其为冼夫人娘娘庙,坐落在电白县电城镇北的山兜丁村。据说该庙始建于隋代,至今庙内仍保存着一只隋代“虎头纹”香炉。在每年冼夫人诞辰和忌辰期间,当地善男信女都会聚该庙,举行“冼太夫人回娘家”纪念活动。在娘娘庙后约五十米处有座古墓,称冼夫人墓。

目前在高州市境内,还有民间自发修建的二百多座冼庙,形成了高州的“乡乡有冼庙”的人文景观,并且至今香火不衰。冼夫人汇聚善良、坚忍、敏锐、宽容种种人性美德于一身,“我事三代主,惟用一好心”,以其实实在在对和平、稳定以及由此而来的富足生活的守护,成为当地百姓心中消灾解难、有求必应的神祇,成为高州乃至岭南人民的珍贵精神财富,配享千载供奉。[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