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汇聚京华的少数民族艺术品种

汇聚京华的少数民族艺术品种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乌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汇聚京华的少数民族艺术品种_华灯下的田野: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研究

三、汇聚京华的少数民族艺术品种

1964年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举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现在将此次会演中展现的几类珍贵的艺术品种罗列如下:

1.好来宝

又叫“好力宝”,是一类大约形成于公元12世纪前后的蒙古族“说唱”曲艺形式。好来宝在表演的时候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而好来宝在蒙语中的意思就是“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

好来宝的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节目篇幅视剧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现场编词演唱。节目的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酣畅淋漓的特点。20世纪初叶以来,好来宝的表演方式出现多样化,徒口表演的简单形式称为“雅布干”;有乐器伴奏表演的形式,依伴奏乐器的不同,分成胡琴伴奏的“胡仁好来宝”和多种乐器伴奏的“乃日勒好来宝”。

1964年,来自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区的山区社员们在会演中表演好来宝作品《“三沟”颂》。故事表现社员们在党的领导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治山治水,征服荒沙,改变了山区自然面貌的过程。这段好来宝歌颂了“毛岭沟”、“招东沟”和“塔子沟”的人民在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而另一部好来宝作品是《木马英雄》,讲述一个蒙古族牧马员那顺在暴风雪中搏斗了两昼夜,战胜重重困难,保住了公社的两大群马的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牧马员热爱集体的英雄事迹。

2.“蒙汉调”

是留存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一种具有蒙汉民族双重音乐特点的艺术形式,俗称“漫瀚调”。

明、清以来,由于汉族人群的逐步迁入蒙古地区,鄂尔多斯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蒙汉杂居的局面。蒙、汉族人民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以至文化艺术之间也展开了广泛、直接的交流。有一部分鄂尔多斯民歌,当地汉族群众在演唱和流传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一系列鄂尔多斯的特点,同时也慢慢地融入汉族的“山曲儿”和“二人台”音乐的调式因素。这样,渐渐地形成了兼有两个民族民歌的某些特征的民歌品种,当地群众称之为“漫瀚调”。

由于“漫瀚调”的咏唱者绝大多数是当地的汉族群众,因而,不论是歌调的结构,还是演唱时的吐字,依字行腔、气息控制及感情的抒发,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汉族人的艺术鉴赏习惯与审美要求为出发点的。

“蒙汉调”的旋律特征,大多数是五声性的。旋法规律、节奏等方面有它相对的个性。但整个音阶、调式和鄂尔多斯蒙古族是一致的,即“羽调式”居多,宫调式、徵调式次之。常用节奏为2/4拍子与4/4拍子。旋律多以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及“切分音”的巧妙组合而形成它的特点。再加上大、小六度、八度、小七度、九度及四五度音程跳动,使“蒙汉调”有别于一般,成为蒙汉音乐文化交流的代表性音乐,是蒙汉民族长期以来共同培育的一朵瑰丽的艺术之花。

在1964年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时,由蒙古牧民社员格日演唱的《土默特川宝贝多》就是一支传统的“蒙汉调”。

3.“乌春”

也称“乌钦”,是一种由一人说唱的达斡尔族民间艺术形式。一个完整的“乌春”由序、正文、结尾三个部分组成。一般是一曲至终,专曲专用。其内容多为演唱达斡尔民间的长篇故事。

“乌春”广泛流传于嫩江流域的达斡尔群众中。它的声调并没有固定的唱调,形式丰富,因地而异,有的曲调低沉雄浑,有的曲调欢畅明快,也有哀怨伤感的吟咏。它的内容大都是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反抗压迫等。它是达斡尔人民欢乐吉祥的缩影,是古老达斡尔族民间说唱艺术的遗存。

1964年会演中,蒙古乌春作品《去尼尔基的路上》,将乌春这种原来由单人演唱的形式进行了革新,变为由多人演唱。《去尼尔基的路上》的故事内容为一位汉族姑娘和一位达斡尔老人,在去尼尔基参加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六周年庆祝大会,两人在中途相遇,边走边叙述达斡尔族家乡的繁荣景象。

2008年,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乌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筷子舞

顾名思义,就是以筷子为道具伴舞的舞蹈。它是一种传统的蒙古族舞蹈。此舞蹈多在喜庆宴会上由男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持筷一束,和着众人的歌声和各种敲击声,在跪、坐、立等姿态中,随着腿部的屈伸、身体的扭动,用筷子击打手、臂、肩、背、腰、腿、脚等部位,间以击打地面动作,边打边舞。动作敏捷,干净利落,节奏感强。

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原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宴时,在弦乐演奏及人声伴唱中,由男艺人表演的单人舞蹈,表演者右手握一把筷子,用它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的同时肩部环绕耸动,腕部灵活翻绕,敲打声轻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后来,专门把筷子的一端用小绳串起来,又缀以红绸,成为一种造型精美的道具,可单手或双手持之表演,大大增强了它的表现力,并成为经常上演的舞台节目。

筷子舞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几近失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扶植下,筷子舞重放光彩,蒙古族人民用它来歌唱新生活、歌颂社会主义。

5.阿协

又叫阿嘎,是藏族的一种落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各地。阿嘎从外形看是一种夯形乐器,在一块扁圆形的石块中,插入一根长木棒而成。

阿嘎最初的来源是建筑工人建房时用的劳动工具。因为在西藏地区,不论建造房屋的平顶屋面或室内地面,均要由一种特殊的粘土———阿嘎土夯砸而成。而夯土多由女工操作,妇女们手持阿嘎,在铺有阿嘎土的地上边砸、边歌、边舞。先是将干阿嘎土砸碎、砸紧,这时的歌舞称“阿谐”。然后再浇水砸平、砸实,这时的歌舞称“勒姆谐”。无论是干砸还是湿砸,女工们都要右手持阿嘎,有节奏地一边歌舞一边砸夯。

打“阿嘎”时的歌曲大多取材于当地民歌,类似于内地的劳动号子。歌词内容极其丰富、幽默,有颂歌、情歌,有景物抒发,也有讥讽生活中的问题等多种题材,其中多以民间词曲为主,有时会出现不同村子或不同乡镇之间的施工者们难以默契配合的情形。

在1964年的会演中,由单增工布、平措卓玛等藏族同胞表演的阿嘎舞蹈中,阿嘎既是演奏的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整个舞蹈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藏族人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的热烈欢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6.打溜子

打溜子又称“围鼓”、“打家伙”、“打家业”、“打点子”和“打路牌子”等,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众多,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的艺术形式,是土家族独有的文艺品种。

土家族打溜子主要分布在湘西自治州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4县68个乡镇。土家族打溜子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土家人的婚嫁、寿诞离不开打溜子,年节喜庆要打溜子,特别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舍巴日”中更是少不了打溜子这项节目。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打溜子乐队,能将各类乐器的技巧融于一体,并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一般多由3至4人合奏演出,故有“三人溜子”、“四人溜子”之分。如果是“五人溜子”的话,则需增配一把唢呐,将吹打结合,更能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

1964年会演中,打溜子这一非常独特的土家族打击乐表演由土家族代表张祥伍、张祥胜表演。

7.摆手舞

土家族的一种大型舞蹈。流传于湖南永顺、龙山、保靖以及湖北、四川交界土家族聚居地区。春节期间在土王庙前举行的仪式性集体舞,在唐末五代时已经很流行。它的产生与祭祀有关,后演变为一种民间风俗表演。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常常用来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摆手舞分大摆手舞、小摆手舞。大摆手舞每3至5年举行一次,表演时,有数县上万人参加,历时一周。舞蹈中有复杂的军事狩猎内容,有时还摆出套路阵法。小摆手舞蹈则由本村本寨每年举行一次,内容以农耕为主。舞蹈时人们围成多层圆圈,一个人领舞,其他人跟随跳舞。

摆手舞基本上是一种集体性的即兴表演,它要求舞者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1964年会演中,湖南省土家族代表彭继翠、张臣友等表演了摆手舞《在田间》。

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摆手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伽耶琴

又称朝鲜筝,是朝鲜族的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之为“嘎呀高”,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伽耶琴的外形很像汉族的古筝,它和古筝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史书记载,公元500年前后,朝鲜古代伽耶国的国王模仿中国的古筝制造了一种弹拨弦鸣乐器,此乐器一弦一柱,可移动调音,后来朝鲜族人民把它称为伽耶琴。

20世纪60年代后,民族艺术家们对伽倻琴的演奏进行了改革,他们将伽耶琴的音箱加大,弦数增多,并按七声音阶定弦。现在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但它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还和筝保持一致,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

1964年的会演中,《辽河田野好地方》、《社员都是向阳花》就是朝鲜族代表用伽耶琴演奏的。

9.月琴

一种拨奏弦鸣乐器,是我国汉、彝、苗、侗、布依、白和哈尼等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弹弦乐器。它历史久远,流传广泛,音色清脆,常用于独奏、民间器乐合奏、歌舞、戏曲和说唱音乐伴奏。

月琴音箱呈满圆形,琴颈短小。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是一种外观非常雅致独特的乐器。月琴的面板和背板用桐木制成。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音域两个八度。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奏,技巧有弹、拨、撮、滚、扫滚、按、颤、滑、吟等。用于京剧、楚剧等戏曲伴奏。

10.弦子舞

弦子,又称“谐”、“叶”、“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在西藏,弦子舞是芒康地区唯一特有的民族舞。芒康弦子舞历史悠久。据考证,唐朝时期芒康就有跳弦子舞的历史,但那时的弦子舞是以单一的拉唱为主,家庭形式的小型歌舞。唐朝时期“茶马古道”的开发,给芒康弦子舞注入了创新和发展的生机,聪明智慧的芒康人民在其他民族和周边地区的交往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地区、民族的文化,不断地增色滋补,不断地发展创新,以至于现在的歌舞相结合,以悠扬歌声伴随着优美的舞蹈,以一切生活为题,人人创作,人人唱跳,人人加工,使弦子舞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终于成为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成了藏民族文化艺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珍宝,被誉为“茶马古道”上的“古道神韵”。

弦子舞是以弦子为乐器,伴随着音乐男女聚集翩翩歌舞。跳弦子舞一般都围着篝火圆圈起舞,人多也可圈中套圈,男女分开各半,男子拉弦子站立排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绕行而舞,边唱边跳,唱词为“谐”体的民歌,也可即兴创作,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跳舞的节奏快慢都以男子拉弦子的音乐节奏为准,每首歌舞的节奏一般都是先慢后快,在悠扬缓和的弦子中开始,流畅,欢快,升腾,在热烈中结束。

弦子舞舞步圆润、舒展,曲调悠扬流畅。舞蹈包括“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等动作,其中由女子表演的“长袖飘飞”轻柔舒展,很有特色。而男子的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出豪放粗犷之美。

11.独弦琴

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京族人民中的一种弹弦乐器。它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竹制乐器。由于我国南方盛产竹子,所以在古代有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此乐器可挑起竹皮为弦(俗称篾弦),用以敲击或弹拨。独弦琴是京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不论节日喜庆还是农闲之时,人们都要在它的伴奏下唱起即兴编成的民歌。由于独弦琴的发音与京族的民歌音调极为相似,所以在为民歌伴奏时,琴声歌声交融,两者浑然一体。

独弦琴既是优美的独奏乐器,也是出色的伴奏乐器,还可参加重奏或合奏。独弦琴是泛音演奏乐器,可以在仅有的一条琴弦上同时奏出泛音和基音两个音来,这是由于独特的演奏手法而得到的。独弦琴具有柔和优美的音色,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丰满,表现力极为丰富,宜于表现各种悠长抒情的旋律。在会演中,京族代表用独弦琴表演了《美丽的家乡》和《渔民的快乐》两个节目。

12.马骨胡

又叫“冉列”。是流传于广西田林、隆林和百色一带的壮族的拉弦乐器,因琴筒是以马骨制作而得名。马骨胡多为壮族独脚戏伴奏,亦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地方戏曲和说唱音乐伴奏,在民乐中也可作为高音乐器。

相传马骨胡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最初用于节日串寨演奏,称“游院”,亦即壮族民间器乐合奏“八音”的早期形式。后来用于壮剧伴奏。

关于马骨胡的来历,在广西的壮乡山寨流传着一则动人的传说。很早以前,壮乡有一个小伙子叫阿列,是个弹无虚发的好猎手,并且有一匹浑身枣红、四蹄雪白的骏马“四蹄雪”,“四蹄雪”是匹千里马,有“走如行船跑如飞”的美名。阿列与同乡的姑娘阿冉相爱。但是土司觊觎“四蹄雪”的雄壮和阿冉的美貌,将人带马一起抢回山寨。当土司乘兴试马时,却被“四蹄雪”摔得头破血流。他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差人杀了“四蹄雪”,又把马皮剥下、马骨剔出,并向阿冉逼婚。阿冉见“四蹄雪”惨遭不幸悲愤万分,她拔下一些长马尾,收拾起马的一条大腿骨,请在土司家的长工捎给了阿列。阿列痛苦欲绝,便用马腿骨做琴筒、马尾做弓毛,制成了一支别致的弦琴,这就是马骨胡。

马古胡声音高亢嘹亮,响彻山谷。

夜晚,阿列爬过高墙,救出阿冉,并射死了追赶的土司。从此,他俩一起离开生育他们的山寨,走遍壮乡各地传授马骨胡技艺,并在琴顶雕刻马头为饰。后来村村寨寨响起马骨胡的优美琴声。人们为了纪念阿冉和阿列这对传授马骨胡的青年人,就把马骨胡称作“冉列”,并世代相承、流传至今。

马骨胡在演奏时,乐手可将琴筒置于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两弦间拉奏。此琴的音色近似京胡,但比京胡柔美,常用的演奏技法有前挫弓、后挫弓、小跳弓、顿弓、打音、倚音、滑音等。多用于独奏、八音乐队合奏、莫伦说唱和壮剧伴奏。是八音乐队的主奏乐器,在壮剧乐队中也居领奏地位。

13.唱师

也叫师公戏,是流行于广西邑宁、武鸣一带的僮族传统歌舞,由原来的“傩”戏演化而来。“傩”就是面具,师公就是戴着面具“傩”表演的通神者。师公做道场时,要经历开坛、打斋、打醮、安神、追魂、过火炼、上刀山、引亡、收坛等各种仪式,为了表现不同的神灵,师公在每种仪式上都会戴上各种不同的面具表演,表演过程中,师公载歌载舞,以达到娱神的功效。

最初,“傩”只是一种单纯的宗教仪式,人们为了祈求生灵的平安和谷物丰收,由主持仪式的师公戴上面具,载歌载舞,表演给神看,获得神灵的护佑。经过长期的演变,人们给“傩”这种宗教仪式加上各种喜闻乐见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再融合了邕剧、粤剧的一些元素,到明末清初时才演变成为师公戏。新中国成立后,师公戏逐步脱离原有的宗教色彩,而演变为一种单纯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表现世俗生活的演唱。

14.刀郎舞

又称“刀郎麦西来甫”,盛行在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的一种传统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动作粗犷矫健,深为新疆人民所喜爱。“刀郎”是一个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的麦盖提县,在古代,这个地方就叫“刀郎”。时至今日,麦盖提一带的维吾尔族,仍坚持自己是“刀郎人”。刀郎人勇敢剽悍,勤劳朴实,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举世闻名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边缘开出绿洲。该县的央塔克乡,素有“刀郎舞之乡”的美誉,传统的刀郎舞闻名天山南北。

长期以来,刀郎人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还在劳动生活中创作了动作剽悍、具有劳动气息的刀郎舞。此舞蹈是一种以狩猎活动贯穿始终,迥异于其他舞蹈的大型民间舞蹈。它基本上是以两人为一组的对舞,现在保存下来的共有四组动作,舞蹈的最后配合以竞技性的旋转。全过程表现了人们在狩猎时的情形和凯旋时的喜悦。

15.大本曲

大本曲是大理白族人民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每逢过年过节,红白喜事,白族群众都喜欢在广场或庭院演唱大本曲。过去民间流行一句俗话叫:“三斋不抵一曲”,这里的“曲”指的就是大本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其求神拜佛办三次斋,还不如请艺人唱一回大本曲。所以,不少人把大本曲称为“高谈教化”、“劝化世人”和“祝福消灾”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由此可见,大本曲在白族民间影响很大。

关于大本曲,白族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就是过去进京落榜的秀才,心怀不满,为抒发胸中的郁闷,遂将当时流传的时事编成曲本来唱,据说这就是最早的大本曲了。但是根据近几年专家的考证,大本曲却是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演唱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大本曲的音乐,有许多更是吸收了白族民间音乐,加上一代又一代艺人的创造而不断丰富起来的。今天,大本曲这个艺术品种已经由一人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的简单曲艺,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戏曲种类。

大本曲广泛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族聚居地区,在洱海周围的大理、洱源、剑川、宾川、漾濞等县市的白族村寨更为普及。

16.宴席曲

回族的传统音乐。它是婚礼上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宴席曲的主要演唱场合是婚宴,宴席曲本质上是一种宴乐,它的名称大概源于宋元时期,由宫廷宴饮间的歌舞“宴乐”(燕乐)演变而来,热闹而又隆重。

另一种说法是,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它的发展史基本上与回族的发展历史相一致,至少有5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们在考证宴席曲时发现,宴席曲中明显存在伊斯兰吟诵音乐和经堂歌的成分,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同时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所有民间音乐的特点,并且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小曲的古老风貌,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资料。

宴席曲的表演形式,有独唱、二人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宴席曲演唱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是倒唱。一首曲从头到尾演唱完后,改换一种曲调后倒唱回来,倒唱时的调子则更加热烈欢乐。

1964年的会演中,由回族代表表演的《舞蹈丰收宴席曲》就是以回族民间“宴席曲”为素材编排而成的,此舞蹈表现了回族人民喜庆丰收,对党、对毛主席、对人民公社的热爱和颂扬。

17.冬不拉

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其形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的演奏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这是哈萨克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其旋律悠扬、宽广,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即“吟游诗人”。

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们对冬不拉这种乐器进行了改革,不仅增加了它的品位,还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18.阿热热

纳西族民间歌舞。在云南省纳西族人民中广泛流行。传说古时候有个姑娘名叫阿热热,因丢失了领主的羊而被酷刑鞭打,阿热热的惨叫声响彻山谷,招来了许多男女奴仆一起为阿热热抱不平,最后终于制止了领主对她的鞭打。为了恭贺阿热热被释放,奴仆们烧起了熊熊篝火,载歌载舞。

如今,纳西族人民每逢春耕开始,秋收结束,办喜事,逢佳节,盖新房等,都要跳此舞,以示祝贺。其实,阿热热是一种吟诵式的歌舞,表演时少则七八人,多则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男子边舞边说词,女子边舞边伴唱。其舞步矫健粗犷,舞姿豪迈骁勇。阿热热的曲调分三种类型:“热热撮”,热烈欢快,用于喜度佳节;“喜都热热撮”,亦称“插秧调”,节奏明快,用于农事劳动;“热热张”,其曲调悲哀缓慢,多用于丧事。

19.咚咚奎

是土家族的单簧气鸣乐器。土家语又称“早古得”。盛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桑植、保靖、永顺,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鹤峰等地。咚咚奎历史悠久。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抓走土家族青年巴涅,巴涅离家不久,其妻咚咚分娩,婆婆又虐待她。咚咚日夜盼望巴涅早日归来,天天上山张望,但总不见巴涅的身影,为了表露内心的苦衷,咚咚采来一根竹子做成笛子,每日吹奏寄托对巴涅的思念之情,一直吹到她哀伤而死,还是不见巴涅归来。后人怀念咚咚,也学着她的调子吹起竹笛,并把咚咚做的笛子称为“咚咚奎”。

这则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它说明咚咚奎是土家族妇女创制的乐器,该乐器至今仍为土家族的妇女和儿童所喜爱。咚咚奎份三孔、四孔。在演奏时,三孔咚咚奎将管身竖置,将左手食指按第三孔,右手中指、食指分别按第一、二两孔,无名指在出音孔下扶管;四孔咚咚奎,将左手食指按第四孔,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另外三孔。

在土家族,不论是青年男女,还是老人儿童,都十分喜爱咚咚奎,常常吹奏自娱,有时也边奏边唱。

20.锅庄

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由男女演员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其实,锅庄舞早期曾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

《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西藏舞蹈概说》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栈,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宿居其中。晚上,他们往往在院内旷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糟袍,茶余饭后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恶劣环境。

在西藏,锅庄以昌都锅庄最为有名。时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庭院里就会有男女相聚齐舞锅庄。

锅庄舞形式多样,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锅庄”、“醉酒锅庄”。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不但体现了藏族人民热情奔放、剽悍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动作幅度大,具有明显的体育舞蹈训练价值和锻炼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