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满族民间工艺

满族民间工艺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满族民间刺绣的普及与刺绣技术的提高和汉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明代,女真人通过多种渠道和中原文化接触。满族民间刺绣品类广泛,主要有枕头顶刺绣、服饰刺绣、幔帐刺绣等。纳纱是一种传统工艺,但应用在枕头顶刺绣中却是长白山地区民间艺术的佼佼者,作品多、质量好。满族民间服饰刺绣中最精彩部分是花鞋刺绣。
满族民间工艺_中国长白山文化

第三节 满族民间工艺

一、刺绣

满族刺绣的产生,是在能够植棉、养蚕、织造绸缎之后。经考证,满族刺绣的出现,在明代的女真时期,距今近400年。明末时的建州女真,其纺织手工业仍为“女工所织麻布”,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才自己生产绸缎。“天命八年(1623)派七十三人织蟒缎补子。”[1]补子,即为按文官、武官的品级大小而绣制在衣服上的图案,文官为禽、武官为兽。后金文武官员着装的补子,就是满族早期的刺绣作品。当年努尔哈赤及诸将,“身穿五彩龙文天盖,上长至膝,下长至足,背裁剪貂皮,以为缘饰。诸将亦有穿龙文衣,缘饰则或以貂,或以豹,或以水獭,或以山鼠皮。”这五彩龙文即为衣服上的刺绣。以上见于记载的只是汗王及官员衣服上的刺绣,满族民间刺绣产生及流传则是后来的事。

满族民间刺绣的普及与刺绣技术的提高和汉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明代,女真人通过多种渠道和中原文化接触。由于地理的因素、民族的因素,使满族的民间刺绣艺术,在学习汉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由于满族独特的居住习俗——对面炕,产生了幔帐刺绣艺术;由于满族独特审美习俗——尚白色,所以幔轴穗等许多刺绣制品底子是白色的;由于满族独特的婚嫁习俗,产生了光彩夺目的枕头顶刺绣艺术……满族民间刺绣,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个性,是满族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对后来直至今日的民间艺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满族民间刺绣品类广泛,主要有枕头顶刺绣、服饰刺绣、幔帐刺绣等。

(一)枕头顶刺绣

枕头顶刺绣是满族民间刺绣中的最精彩部分,形式多样、题材丰富、针法繁多、绣工精湛、传世佳作很多。这一艺术品类的形成,与满族的婚俗、生产、文化和居住地的生态、气候有密切关系,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的区域性文化。

为了装饰布枕头,妇女们要在两个堵头镶花纳朵,在小小的天地里,去做广泛的艺术耕耘,这就产生了五彩缤纷的枕头顶刺绣艺术。

长白山地区的刺绣是受中原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起步晚、历史短。但其枕头顶刺绣因受婚俗的制约,促进了在刺绣的各类和技法上的飞快发展,与中原各地的同类刺绣相比,毫不逊色,并在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长白山地区的枕头顶刺绣品类繁多,针法多样:

1.纳纱 亦称戳纱、纳绣,用白色丝网做底子,按经纬线有规律地用花线,戳纳成图案,多适于表现几何图形,富于装饰性,也可自由刻画花鸟、山水、人物、文字等图形。

纳纱,有活纱、满纱之分,活纱就是刺绣部分只占用了纱网的部分空间,露出若干纱地呈白色;满纱即整幅均为各色花线组成的图案所覆盖,不露纱地。

纳纱是一种传统工艺,但应用在枕头顶刺绣中却是长白山地区民间艺术的佼佼者,作品多、质量好。在中原的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及内蒙古等地的枕头顶刺绣中很少有纳纱者。

纳纱长于用渐变色彩塑形象,使画面有光芒闪烁的视觉效果,强烈、艳丽、明快,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

2.缎绣 是在各色的缎子上刺绣,根据不同颜色的缎子来选择花样和配色。

在缎子上刺绣,可使用各种针法,如套针、抢施针、乱针、长针等,可单用,可并用。

缎绣为枕顶刺绣的大宗,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多吸收绘画的造型手法,表现力丰富,花鸟、草虫、人物、动物、山水、书法等均有描绘。

3.编纱 这是一种少见的针法,在描好图案的白布上,用大码针法缝绣花和叶,其余为衬地,用编纱针法处理——先拉大码的竖线,然后拉横线,横竖线相交而编成各种几何形图案,所以称之为编纱。编成的纱仅四周与底布相连,中间是悬空的。然后用“滚”好的线圈在花、叶和衬地的轮廓上。

衬地上编成几何形图案多种多样,有筷子顶、草帽儿顶、蜂纱、水纹纱等。编纱粗犷大方,衬地的处理别具一格,和其他类绣法迥异。

4.割(gá)绣 即把两块枕顶衬布脸对脸贴在一起,背面起稿,然后用各种花线密密地来回缝,不空地儿。缝好后,用快刀从中间割开,即成左右对称的一对枕头顶了,表现呈毛茸茸的效果。

这种绣法要求构图简练,线条粗放,不宜表现较细致的对象。

5.补绣 用布或绸缎剪成花样,或钉或绣或贴在衬地上,两者色彩对比强烈、黑白分明、质朴大方,富于装饰味。满族人多用这种手法绣制衣服、幔帐、围裙等,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6.包绣 用厚纸或其他材料剪成图形贴于衬布上,刺绣时用所需的各色花线、各种针法将这些纸块包起来,使这些形象有凸起的立体感。适于表现刺绣中的“点睛”之笔,如人物的脸、马的身子等,给人以新奇之感。

(二)服饰刺绣

满族的服饰可分为官服和民间服饰两类,所以其刺绣也有官服刺绣、民间刺绣之别,本书论及后者。

满族的民间服饰刺绣包括衣、裤、裙、鞋等。

长白山地区满族的民间服饰,少装饰、少刺绣,古朴、粗放。姑娘婚嫁或富贵人家的服饰多买现成的衣料,上面有花、草、蝠、凤等图样及寿、喜等文字,但不是手工刺绣,而是厂家织造出来的。这些衣料按设计织成各式图案,只在按轮廓加以裁剪、缝合即可。同时,在衣服的领、袖、襟等处镶缝的绦边图案,也是织造的,买来即可缝用。

与此同时,在围裙、衫、褂等服饰上,却常见一种粗犷的刺绣——补镶,那就是用布、绸等材料剪成图案再缝缉在衣服上。黑龙江沿岸赫哲人的鱼皮衣,也普遍用补镶,即用染成黑、红等色的狗鱼皮剪成图案再缝补在本色鱼皮衣服上。

因图案是剪出来的,所以不能太纤细,而是线条粗犷,庄重、质朴;又因这是使用剪刀的刺绣,必然吸收了许多剪纸的技巧,多用对折、四折等手法,使图案对称或连续,具有装饰趣味;三者,补绣是单色,常为黑或蓝,使服饰凝重、大方。

满族民间服饰刺绣中最精彩部分是花鞋刺绣。当年,姑娘出嫁前为自己准备的嫁妆中花鞋是重要部分,其种类包括单鞋、夹鞋、棉鞋等,其样式包括软皮底鞋、硬布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鞋面上都要绣花,绣的多为花草,随鞋形构图,图案的主体在鞋的前脸儿,由鞋帮外侧向后延伸,图案的颜色搭配根据鞋面布料的色调而变化,对比强烈,色彩艳丽。绣工讲究,花线要破开使用,并在皂角籽中穿过,使线变得平整、挺实、不褪色。绣鞋时要先洗手,腿上放一块白布,要非常干净才行。

这些花鞋,结婚后舍不得穿,仔细保存,所以四五十年前的绣品传世尚多。

一些老年妇女的鞋也有刺绣者,只是色调较素雅。

(三)幔帐刺绣

幔帐,俗称幔子,从前是长白山地区群众,特别是满族人家必备的陈设,是姑娘结婚时的重要陪送。在幔帐上端的幔轴穗上绣花纳朵,是别具特色的刺绣工艺品。

幔帐的产生是与满族的居住习俗分不开的:

长白山地区天气寒冷,冬季漫长,所以“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而且是一个屋有两铺炕,即在南面、北面都有炕,称之“对面炕”或“南北炕”,还有的是南、西、北三面环炕,称之为“万字炕”“蔓子炕”或“拐子炕”。往往是一家老两口、小两口分别住在对面炕上,以幔帐相隔,是这独特的居住习俗产生了幔帐刺绣艺术。

幔帐是挂在炕前面的帐幕,上端穿在幔杆上,离天棚尺余,下垂至炕沿,同炕一样长。睡觉时,幔帐放下,将炕遮住,早晨将幔帐向上几折后搭到幔杆上。

幔子为左右两片,上面有一尺宽的一条布为幔轴穗,中间横镶一条绦带为幔腰。

幔子是姑娘结婚前绣的,往往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幔子多选用红、白、蓝各色土布,上端的幔轴穗则为白色,用白缎子或白漂布,上面绣有“凤穿牡丹”“喜鹊登梅”“鹿鹤同春”等图案以及福、禄、寿、喜等文字,内容喜庆、色彩艳丽、绣工精巧,是一件别具风格的民间美术品。

结婚的头一天,娘家将嫁妆送至婆家,布置于洞房之中,谓之安柜箱,先安幔杆,后挂幔帐。正日子这天,宾客到洞房之中要观瞻新娘的绣品,幔帐刺绣是显眼之作。

许多满族人家的幔子是一漫白,认为白色是吉祥的象征,这就是满族的“尚白色”。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居住习俗的改变,对面炕已日渐减少,幔帐亦随之消失了。

二、剪纸

我国各地剪纸艺术十分常见,满族剪纸就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满族剪纸是依附于满族发祥的长白山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在艺术上具有自己特定语言和风格的剪纸艺术,这是一种承载着长白山一带灿烂而厚重文化的民间艺术。

满族剪纸始于明代,剪纸技法较为粗犷。从表现内容看,满族剪纸内容主要表现在宗教人物、自然山水生物、民间生活等方面。满族信奉萨满教,萨满教为原始多神教,神灵众多,又以女性为主,因此剪纸中嬷嬷人儿很多。由于对动物神灵的崇拜,狗、龟、鹊、鹿、鹰等剪纸十分多见。此外,满族剪纸还善于表现长白山地区的自然风貌、生产习俗、节令习俗、婚丧习俗及民间传说。如记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系列剪纸;如表现“关东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的《敬烟》《摇篮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