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颇族文物分类研究

景颇族文物分类研究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景颇族文物可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类。此外,景颇族的传统民族节日“目瑙纵歌”及创世史诗《目瑙斋瓦》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邦角山官衙署系国内目前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唯一的景颇族山官衙署,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1993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此次保卫章凤街的战役中,景颇族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牺牲了50多人。
景颇族文物分类研究_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物补充研究

景颇族文物可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类。此外,景颇族的传统民族节日“目瑙纵歌”及创世史诗《目瑙斋瓦》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不可移动文物

景颇族不可移动文物主要以民居建筑及官衙建筑、战争遗址及墓葬建筑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主。

1.民居建筑

景颇族民居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景颇族民居适应其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多架空楼居,分低楼和高楼,占地平面多为长条形。景颇村寨大都在高半山上,背山面水而建。多以山区资源丰富的竹、木为构架,片竹或圆竹做墙,草顶,屋面呈倒梯形,屋脊向山墙方向伸出以获得较好的防雨效果,其所形成的梯形屋顶四壁低矮的竹楼外貌,是景颇族民居的独特形式。

大山深处散居的景颇族民居都是传统干栏式竹木结构的草房,房架用带树杈的木柱支撑,以藤条绑扎固定,房顶覆盖茅草,墙壁和楼面均为竹篾编织而成,有晒台。

长条式的房屋都在较集中的村落,房屋脊长檐短,也属于干栏式结构,依楼底架空高度分高楼和低楼,以低楼居多,当地称“猪脚屋”。低楼架空离地面不到1米,四壁低矮无窗,在山墙入口处有宽而长的前廊,是家人乘凉和主妇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前廊的屋面悬挑出来,三面临空,以独木梯或矮梯上下。房屋一端有一中柱露出屋顶并向前延伸,再立柱支撑形成小亭间,是舂米、喂猪和制作工具的地方。室内以布帘自由隔间,也有用竹席隔间的,但都不到屋顶,每间都有火塘,以便夏天驱蚊,冬季烤火。一般以中间一间做厨房、设吊架。居室内大都不设床铺,席楼板而卧。

目前属于县市级文保单位的景颇族民居有位于盈江卡场乡的卖东景颇族民居和位于瑞丽勐秀的勐典景颇族民居。

2.官衙建筑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邦角山官衙署旧址1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邦角山官署位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王子树乡邦角行政村内,系原石婆坡隘抚夷,景颇族山官尚自贵于1935年所建,旧称邦角抚夷署。石婆坡隘系明代所设“八关九隘”的九隘之一,隶属南甸宣抚司署。抚夷是土司制度下在景颇族、汉族地区设置的,隶属于土司的行政官员,其职责是替土司管理辖区内的各项事务,权限相当于低级的小土司,拥有辖区的政治经济、行政管理权,且拥有部分武装,有权调派兵役。山官制度是历史上存在于景颇族聚居地区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在氏族家长制瓦解的过程中逐步演变形成的。山官则是景颇族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最高政治领袖,景颇语称“布姆杜”,载瓦语称“布姆早”,为世袭制。山官对外代表本辖区,对内享有多种特权。尚氏为世袭山官。尚自贵初为石婆坡隘的六个卡目(山官)之一,后历任石婆坡隘副、正抚夷等职,解放初期曾任德宏州政协副主席。该衙署占地114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整体为土木结构建筑,局部砖石砌筑。坐南向北,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正堂,左右厢楼,厅堂。左右厢楼,西侧建有库房,厨房和旁院,东北角还建有一座石砌碉堡。正堂面阔5间,宽23米,进深3间,长8米,抬梁式土木结构,单层单顶;厅堂面阔5间,宽23米,进深3间,长7米,抬梁式土木结构,单层单顶,板瓦屋面;两进厢楼均为抬梁式木结构一楼一底,单层檐顶。厅堂为山官夫妻与长子夫妻的住房及供“家鬼”的“鬼房”;正堂为山官议事、处理公务处;厢楼则为长子以下子女及管事人的住所与议事待客处。整座建筑四面围墙。碉堡、围墙及建筑墙体上开有众多射孔,以防匪患和仇杀纷争。该衙署的结构布局俨如城堡,兼有要塞的功能,独具特色。邦角山官衙署系国内目前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唯一的景颇族山官衙署,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1993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经政府拨款加以维修[7]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邦角山官衙署旧址2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其他县市级文保单位还有位于盈江芒章的大莫文山官衙署遗址等。

马嘉理事件发生地标志碑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3.战争遗址

马嘉理事件发生地是景颇族人民英勇抗击英国殖民主义侵略者保卫祖国边疆的见证。19世纪中后期为了以缅甸为跳板进一步侵略我国,英国殖民者计划修筑一条由缅甸仰光到云南思茅(今普洱市)的铁路。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国上校军官柏郎率领武装探路队近200人,从缅甸出发,探测到我国云南的路线;英国驻华使馆的职员马嘉理,也奉公使威妥玛之命,从北京经云南到缅甸接应,准备年底与柏郎在八莫会合。光绪元年正月(1875年),马嘉理和柏郎率领武装探路队不事先通知地方官,就擅自闯入云南,并扬言要进攻腾越城(今腾冲),盈江芒允山寨的景颇族人民力阻英国侵略者通过。正月十六日,马嘉理向当地群众开枪逞凶,群众义愤填膺,将马嘉理及几名随行的中国人打死,并把探路队赶回缅甸,这就是“马嘉理事件”,又称“云南事件”或“滇案”。当时,威妥玛就马嘉理事件向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声言将派兵入滇。其时,新疆正值多事之秋,清政府已命令左宗棠西征以收复新疆。由于担心英国会与俄国联合起来阴谋占据新疆,就命令李鸿章、丁日昌一起妥善办理此事。次年七月,李鸿章与威妥玛在山东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中国将所谓“凶犯”正法,向英国赔款、道歉;允许英国人开辟印藏交通;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1998年,马嘉理事件发生地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盈江县重要旅游点之一[8]

其他县市级文保单位还有位于瑞丽勐秀的户瓦抗日战争遗址。

4.墓葬建筑

景颇族民族英雄早乐东墓。早乐东,景颇族,云南陇川县人,生卒年不详,陇川县王子树乡的山官。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在陇川地段勘界,当地景颇山官目睹英国官员胁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把国界线无故再划进我国六七十里,早乐东遂率领各族群众奋起抗争。他先向英方展示虎踞关及铁壁关的碑文拓本,证明这一带地区历代均属中国领土。但英国侵略者竟无视边民卫国行为,悍然命令步骑兵侵入陇川章凤街。早乐东率众反击,将英军头子奥氏从马上拉下,欲斩杀之,迫使奥氏跪地求饶,答应立即撤兵,退出我国疆界,有力地阻止了英国的入侵行动。此次保卫章凤街的战役中,景颇族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牺牲了50多人。早乐东等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显示了景颇民族的“大山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也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贡献。早乐东墓位于王子树乡政府南约500米的山顶平台处,2009年9月1日公布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

民族英雄——早乐东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早乐东墓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其他县市级文保单位还有:位于盈江卡场乡的支丹山官夫妻墓、盏西乡的哥头早干墓、芒章乡的排早选墓及新城乡的贺扎山官夫妻墓、瑞丽户育的雷弄景颇族山官墓群等。

(二)可移动文物

景颇族可移动文物主要有各种精美的手工织锦、传统服饰、首饰、宗教用品及种类繁多的传统生产生活用具等。

1.传统手工织锦

景颇族传统手工织锦种类有筒裙、挂包、包头、护腿、腰带、毯子等品种。

筒裙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筒裙:按织法可以分为机排自序图案筒裙和手工挑花筒裙两大类;按图案内容、形式、色彩和用途可以分为彩裙、素裙、祭祀垫毯(载瓦称“拍刚”pigvang,得名于其黑红相间条纹,属于公;“章喷”zhang⁃pun,得名于其上图案,属于母,两种构成阴阳配对)三种。机排自序图案筒裙,图案内容固定,种类较少;手工挑花筒裙的图案是手工挑花制作而成的,工艺相对复杂,花纹图案可以灵活多变,它又分为图案分散摆布式筒裙和栅栏式格条图案筒裙两种,前者图案摆布稀而散,图案数量较少,形状较大,后者图案摆布较密集,图案较多,形状较小而零碎,属于景颇族传统织锦中图案最丰富最精致,更加古朴、神秘和传统的织锦,一条筒裙图案有300~400个。“祭祀垫毯”是祭祀专用毯,出于对鬼的无比崇敬,在这种毯子的制作过程中极其忌讳期间有人死亡,所以制作时力求迅速制作完成。祭毯比较珍贵,往往只有富有的家庭拥有,有其独特的花纹图案,并仅在此处出现。彩裙,相对于素裙而言,可谓“盛装”,相当于“礼服”,只有在出嫁或盛大的节日、走亲串戚、赶集等社交活动时穿;素裙属于日常穿着的便装筒裙,多用作老年人服装,图案简单而少。筒裙有中老年裙、青年裙、儿童裙之分,成年人的裙子一般由三块横幅拼成,儿童裙由两块横幅拼成。中老年裙素裙,左右两头约一尺五长,红色,上面有左右相互对称的花纹图案,中间部分是深青色或黑色,没有花纹及图案,不分上下,可以倒转过来围,颜色较深,显得成熟、稳重、深沉;青年人穿的彩裙腰部区域(头一块)纯深青色或黑色,没有花纹图案,左右两端一尺五长的部分呈红色,上面有左右两端相互对称的图案,下面两幅全是红底,织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有上下之分,不能倒过来围。一般在一条筒裙上有100~400多个图案,造型美观、色彩浓烈、花纹无拘无束,充满了神秘、浪漫的色彩,斑斓醒目,撩人心魄。展开的筒裙呈长方形,长1.5米,宽1米。儿童裙的款式和青年裙相似,图案相对简单,色彩更加鲜艳、明快,图案醒目。“旁”(pyang),妇女来假时穿的内裙,相当于现在的卫生裤或卫生巾,一般由两块横幅拼成,白色低红色线格条,约1.5米长。织作隐蔽,一般不好意思给人看见,特别是小姑娘一般到不被人发现的野外去赶织。

兰花茎编制挂包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织锦包:景颇族织锦包是景颇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必备品,分为生产劳动用包(素包)和装饰性包(彩包)两种。生产劳动包为白色,由麻线、自捻棉线和成品白线通经通纬纺织而成,中间穿插两根黑色或红色经线,将包带和包身隔成一道黑色或红色长条,无其他花纹图案,简单素雅,多用于劳动生产当中,织一个包一般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装饰性包织制工艺则比生产劳动用包复杂得多,通经断纬、挑线起花和机排图纹织就,花纹内容固定,图案相对丰富,一般于上街、集会、做客和节日时佩挂。据统计,织锦包共有图案27~30种,不同支系、不同地域的彩锦包有一定区别。例如“喇期”支系的传统挂包以黑色为底,其上用各色彩线织花,包身、包带也都有其独特的花纹图案。包身正面上部排吊多块长方形织布条,布条脚边饰有彩带,包身下方边角处吊有彩线和红色布条,包带正前方吊几块饰有“可夺”(kikdoq,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果子)和彩线的织布条。花纹图案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显得原始、古朴、典雅,色彩素雅和谐。在盈江县盏西一带的挂包,包身用红色线纺织,使底呈红色,上面织有与其他包不同的彩色图案,其图案发现有5种式样,且仅出现在包上,包身边缘吊彩带,不装饰银泡银链。潞西地区的挂包图案比较丰富,按相同的色彩基调、结构样式上分共有5种不同花纹图案的包,黑色包带、红色包身。包身上面用彩线织花,花纹图案种类繁多,一侧(正面)饰有银泡银链,别具一格。潞西地区的挂包分为男式包和女式包。陇川织锦挂包,黑背带、红包身,包身上部有两行彩图,花纹图案相对少,显得简单大方、清秀,正面缀有银泡银链。

包头:景颇族妇女织锦包头,除景颇支系的妇女包头与众不同外,其他支系的妇女包头图案内容和款式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支系和地域之别,花纹图案内容简单,式样比较固定,有手工挑花图案和机排自序图案两种,色彩比较鲜艳,边角绣有彩色饰品。景颇支系的包头在图案上有明显界限,在边缘有彩色饰品与缀线。一般在包头中出现的图案共有25~30种,织一个包头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

包头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护腿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护腿:景颇族妇女欢度佳节、参加礼仪性社会活动时穿戴,与织锦筒裙配成一套,图案内容和款式相对固定。景颇支系的护腿下节部分为黑底彩图,上节部分为红底彩纹,属于挑花图案,花纹图案比较多、密集而细小,式样单一。“喇期”支系的护腿颜色灰暗、质朴,图案独特。其他支系的护腿,上部五分之一的部分为黑底,无花纹图案,其余部分为红底彩图,花纹图案大而稀少。护腿有手工挑花图案和机排自序图案之分,一般在护腿中出现的图案共有23~30种。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护腿的图案都是手工挑花制成的,织一个护腿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

腰带:为条状,男式和女式腰带差异较大。男式腰带较宽较长,红色底布上有重复图案,两侧点缀各色彩色绒球。女式腰带有红布腰带与织锦腰带两大类,织锦腰带有多种色彩图案,挎坠各色彩线,显得飘逸轻盈。目前,织锦腰带共发现手工挑花图案8种。织一条腰带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

毯子:毯子和生产劳动筒帕均为白色,用自捻的麻线和棉线织成,织品结实厚重。毯子长约2米,宽1.3米左右,由三幅匹块横拼而成,四根黑色或四根红色分两组线束从毯子的一头贯穿到另一头构成一个色带,并把毯子格成三股长条。一般情况下,织一条毯子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包括捻棉花线的时间)。

刀背带:与男式腰带一般宽,图案也与男式腰带相仿。

2.传统服装

景颇族聚居地的亚热带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景颇族的穿着习惯,同时景颇族先民久居山野森林,采集和狩猎经济文化活动延续了很长时间。因此,景颇族的服饰在其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保留下了适应景颇族社会发展水平的经济文化痕迹。

与居住的气候环境相适应,景颇族的穿着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服饰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别和年龄上。男子一般穿黑色圆领对襟短上衣,裤短而宽大。老年人裹黑布包头,青年人裹白布或花布包头。外出时挂长刀,背编织细致,图案精美的缀银饰挂包。包头巾用整幅生白布做成,长2~3米,在包头巾的一端,用图案花边和各种颜色的毛线剪成许多小绒球做装饰。包的方法是:布根脚在左耳或右耳根一侧,交点在头顶。包时,前面在下,后面在上,一边整理一边包,最后把带花边和彩色小绒球装饰的一头牢牢地插进根脚即可。白布包头巾是景颇族小伙子必备和喜爱的装饰品。在寒冷的冬季,包头巾可遮风挡寒,在丰收的日子里,解开包头巾可作为捆运粮食回仓的工具。

景颇族未婚女子留短发,不戴包头,戴包头是女子已婚的标志。姑娘出嫁生儿育女后,要挑选一个吉日良辰,背着酒肉等礼物,回娘家请求授予妈妈称呼。娘家即由一位年长的妇女主持,正式举行戴包头仪式,祝贺她往后的日子幸福美满,之后,她就有了做妈妈的资格。如果儿孙满堂,而不戴包头会被世人耻笑。

景颇族传统服饰,大体可分为盛装和便装两大类。盛装组合较复杂,一般在过节或参加重要活动时穿;便装轻便简单,一般不分时间和场所,随时都可以穿。景颇服装除了分盛装、便装外,还可以分为景颇分支、载瓦分支、腊期分支、浪峨分支、日旺分支、卡苦分支等不同种类。

女性盛装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女性盛装:一般由织锦包头、织锦筒裙、织锦护腿、银泡衣裳、织锦统帕、银项链、玛瑙珠链、藤篾腰箍、银手镯、金银戒指和金银耳环等组成。女性盛装的装饰形式是:头戴手工织的织锦包头,上穿银泡衣,下穿手工织锦花筒裙,脚裹手工织锦护腿花布,腰围各色藤篾箍,显得十分独特、端庄和美丽。未婚少女一般蓄童式短发,而蓄长发的少女则喜用彩巾把头发束于脑后,婚后一般戴包头或把头发盘结于脑后[10]

男性盛装:由白色、暗格蓝黑等色或黑色包头、白色上衣或黑色对襟衣、黑色长裤、织锦银泡筒帕、木壳或银壳背刀、织锦腰带等组成。

啦肯:景颇族男子服装。由自织黑土布制作,旧时头戴黑色包头,上穿黑色对襟衣,下穿宽大及滕短裤,裤脚上饰有鸟眼图案。20世纪20年代后头戴直筒的花格子布包头,上穿白衬衣,下穿黑长裤,年长者外套黑马甲,腰系手工织的红腰带,整个装束既具有现代色彩又保存着浓厚民族特色。

男上衣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浓肯:景颇族女子服装,包头正面、裙子及脚套用染成红色的羊毛织成。生活装以黑色土布制作,配以首饰、纽扣等装饰物。黑色对襟衣配黑筒裙,腰上套有多根用藤条制作的黑腰箍;膝下套有数十根脚箍;老人头缠包头,节日装以黑红为主色调,有黄绿相间的各式图案,头顶缠裹成高立包头,正面饰有变形示栋图案;上衣双肩,缀有三圈闪亮的重叠银泡,背部银泡下缝有四片圆银片组成“十”字形;胸前戴项链,手上戴手镯;谱子不剪裁,而是由羊毛手工编织的长方形土布围裹而成,穿着时把裙带一层层裹起,留下一截,折叠起来,用红腰带束于右侧,裙上织有高山五谷等图案。

浓肯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脑双服:景颇族祭祀服装。景颇语“脑双”指目瑙纵歌舞蹈中的领舞者。目瑙纵歌是景颇族的古老歌舞,由四位脑双领拜,排列成纵队,前边两位为犀鸟化身,头戴藤条编制的椭圆形帽,帽上正面装有犀鸟长喙,左右两侧插有月牙形的野猪獠牙,帽顶还插有孔雀毛和其他珍稀鸟类的羽毛,身上穿着深红色长衫,在胸上和背部画有双龙戏珠图案,底部绘有树木、白云、重叠高山和波浪翻滚的大海。其后跟随的脑双与前者穿戴相似,只是长衫改为黄色,头部少了犀鸟长喙,顶部多插有孔雀羽毛。脑双身上都背着特制的大长刀,显得十分勇猛威武。脑双服是景颇族最为古老的服装,在举行祭祀祖先、神灵等隆重活动时穿戴。

脑双头冠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3.传统配饰

景颇族配饰主要以银质为主,形式上有手镯、筒镯、银牌、银泡、银花须等饰品。其中比较有特色为各类妇女用的项链及装饰有贝壳、绿松石、铜铃的腰带等。

贡日:景颇族项圈,用银或华银制作。有三种:一种面为扁圆形,上饰波纹,正面最宽,到扣子处渐细,扣子由两个弯钩组成,戴时把扣子搭上即可;第二种空心,较粗,面上无纹饰,式样简单,戴时扣上扣子即可;第三种为实心,方形,面上饰有成段的绳索形规整图案,佩戴方便。旧时多为妇女在盛大节日中佩戴,20世纪末已不再使用。

克字:景颇族项链,用纯银或华银制作。一种粗长,有的长至腹部,链上无装饰物,佩戴者多为中老年妇女;一种细短,中部以下饰有对称的竹叶形银片,银片上饰有乳钉纹,能发出声响。景颇人在家中听到项链“嚓嚓”声就知道有客人来了,便到门口迎接。

筒状手镯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勒八宽东:景颇族手镯,银质。一种为内凹外凸的半圆形,厚0.7厘米,宽2.5厘米,饰有缠枝纹饰,底面有一缺口用于调整大小,外观粗厚,多为年长妇女戴;一种为细长形,长8厘米左右,厚0.3厘米,实心,面上饰有缠枝藤叶,两边为卷曲喇叭状,须用润滑液涂在手上才能戴入。

统帕:景颇族男子挂包,景颇语称“恩撇”。用染成红色的羊毛织成,包带为黑色土布。用腰织机先织4块羊毛布,两边两块与包带连接织成;之后把4块织布连接起来缝成一个包,两边底部留有宽8厘米、长13厘米左右的须,顶部挂有不同颜色的小绒球,上端织有不同颜色的图案,正面上部缝有两排小银泡。景颇族男子随身携带,用以装物。走路跳舞时,可发出有节奏的“嚓嚓”声。

铜叶蓝珠项链:景颇族项链。由一根麻线将兽骨筒、蓝色玻璃珠及铜质叶状饰物串联而成,兽骨筒中间刻有两周斜线纹。共用兽骨筒1个,蓝珠100颗,黑珠1颗,白珠2颗,铜叶12片,铜饰1片。

熊齿项链:景颇族妇女项链。由一根麻线将一熊下颌骨及一种黄色矿石制成的圆筒状珠子串联而成。共用珠子103颗。

铜叶蓝珠项链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熊齿项链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链珠:景颇族妇女项链。由一根棉线将各色珠子串联而成。珠子有白色贝类筒状珠82颗,红色矿石圆筒状珠4颗,红色圆珠13颗,蓝色玻璃珠2颗,白色有花纹瓷珠2颗,褐色玻璃珠1颗,绿色玻璃珠1颗。

绿松石饰铜铃腰带:景颇族妇女腰带。用一根棉线将绿松石、玻璃珠及铜铃相间串联而成。共有绿松石60颗,铜铃45个,玻璃珠30颗。

链珠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绿松石饰铜铃腰带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4.生产工具

景颇族早年以旱地农业为主,同时从事畜牧、采集和纺织等家庭手工副业。使用简陋的铁质小农具和大量的竹木质农具。

长刀:多用途农具,景颇语称“闪木”。刀片铁制,长90厘米,宽约3厘米;木柄或竹柄,有的还在木柄上装饰铜件;平头单鞘。景颇族民谚云:“景颇山的路是长刀砍开的,赤脚踩亮的”、“男人无刀不能出门,女人不会织筒裙嫁不了人”。长刀既是景颇人的主要农具,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和防身武器,因而被景颇人称为“日恩途”(意为生命刀)。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花银柄银鞘长刀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竹锄:耕作农具,景颇语称“湖贵”、“宁间”。主要用于春播。用长约40厘米的竹子砍凿一孔,另制一竹片插入孔中,再以竹篾捆扎,使其呈锄状。使用时手握其柄,在地上挖洞播种。或用几节实心竹经火烘弯,将顶端削制成锄形使用。20世纪50年代后被铁锄取代。

除草器:除草农具,以竹片烘折成三角形,配以一柄。使用时手握柄,用横条刮草。适用于山区田地。

骨铲:铲刮农具,景颇语称“申边”。用牛肩胛骨配以竹或木柄,用以刮牛粪、刮土。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绝迹。

篾带:背负用农具,景颇语称“日整帕”。藤条编制,长85厘米,宽6厘米。编制时先把13根藤条削薄成宽0.1厘米、厚0.5厘米的藤篾片,用手工编织成以麦穗纹为主的两头有管(斜漏斗形)的长扁形篾带。可将背箩上的绳子穿入篾带的管里打结后背负重物,也可单独用于以头负物。同时也是一种馈赠礼物。至20世纪末,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地区仍旧使用。

勒把阿:打谷用农具。用7至8月份的黑竹(未干时),将其厚实部分砍成长80厘米、宽10厘米的竹板;再将竹板纵向平均劈成5份,留20厘米手握处,破开的部分分成掌形固定,放在灶台上烘烤几日后,削光滑便可使用。至20世纪末,云南景颇族山区仍在普遍使用。

弹花弓:弹棉工具,竹制。无弹椎。使用时,以手握弓背,将弦触于皮棉之上,用手指钩弦,竹弦震动,将棉花纤维弹松。

拿西勒眼:轧花机具,木质。4根方木条搭成一个长1.3米、宽0.6米的长方形框架,框架中间插有两根绑紧的横圆木,其中一根装有摇手柄,另一端竖插着1米长的木棒,可起加速作用。木板则横插于圆木下,用于隔离棉花和棉籽。操作时,把籽棉放入圆木缝中,摇动手柄转动圆木,棉花与棉籽就会自动脱离,棉花脱向木板背面,棉籽落在前面地上。至20世纪末,云南景颇族地区棉农仍在使用。

戛邦:纺纱机具,竹质。由竹签和铜钱组成。竹签长30厘米左右,上端细,下端粗,穿四五枚铜钱,起固定线、调节竹签转速作用。操作时先把棉花绕在竹签上,左手转动竹签,右手握住棉花控制线的粗细,然后左手放开竹签让其自转,右手则不停拉长棉线。至20世纪末仍广泛使用[11]

腰织机 德宏团结报数字版

腰织机:织布机具,景颇语称“达”。零件有压线木板一块(长45厘米,宽12厘米)、圆木棒两根(长35厘米,直径3厘米)、皮腰带一条(长45厘米,宽21厘米,两端系有麻线扣和一些小竹签、空心竹管),还有一根长50厘米的木棒。先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线组成布料的纬线,把线缠在“工”字形竹管上(长度不限,宽30多厘米),绕好后把线拿下用两根木棒固定于两边拉紧,再插上10多根竹签。1根圆木棒和空心竹管组成织布的机身。纺织时先把圆木棒一端固定在织布场地两棵木桩上,操作者席地而坐,再把另一端固定在腰部腰带的麻线扣上,用脚蹬紧竖在两木桩上搭着的竹片,然后双手进行纺织操作。织花纹要不停变换小竹签位置,不织花纹则把线平穿过去用压线板压紧即可。

竹染缸:蜡染工具。取一节粗竹,两端留节,再砍削成一长方形竹槽,槽中盛放染液,用染棒或手翻功使织物着色。

打草席机:编席机具,景颇语称“拍捏达”。用4根木条组成长方形框架,顶端一根为圆木。下端横木凿有一排圆孔,组成编席的机身。先用麻线穿过底部横木上的孔,固定好,再穿过压板绕过顶上圆木,固定于吊着的木棒,然后把干海草穿过麻线进行编织,编好再用压板压紧。至20世纪末,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还在广泛使用。

牛鼻穿:牧业用具,景颇语称“勒甩”。用牛角制作。把牛角锯成20厘米长,削磨成1.5厘米宽、0.5厘米厚的锥状,再在扁的一头穿孔。用时穿上篾绳从牛鼻两孔间的肉穿过。此具穿牛鼻没有痛感,不容易发炎。直至20世纪末,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潞西市一带仍有使用。

牛角号:牧业用具,景颇语称“都弯”。用牛角制作。用刀把牛角多余部分削去,制成喇叭状,两头穿孔用细绳拴住,便于携带。其声深沉洪亮,传播距离远。在古代战争中作为号角使用,后主要用于牧牛施令。

自动钓竿:渔具。有钩、线、鱼竿插于岸边,并下弯,以机关固定鱼钩于水中。当鱼来吃诱饵时,机关移动,鱼竿伸直,将鱼钓上岸来。

鱼笱:渔具。以竹编成,呈长筒形,底部尖,留一活动门。使用时置于水中,由于口部有倒须,鱼可进不可出。

脖扣:猎具。以竹竿挑一活套置小兽洞穴出口,小兽触动活套,竹竿弹起,小兽即被套住。

麂哨:猎具。以一段小竹制成,一头劈开裂口。使用时,含开口处于嘴唇间,可模仿麂子叫声,以诱麂子前来,伺机捕杀。

5.生活用具

景颇族生活用具主要包括饮食器具、生活用品等方面。景颇族居住的地区大多森林密布、竹林茂盛,其生活用具多以竹制和木制为主质。

竹酒筒:酒具,景颇语称“灯枯”。用8至9月份的金竹,选其最圆滑无虫蛀的一段,两头留节,锯成下长上短的2节(比例为1∶3),并分别编制三道藤篾箍紧,长者作筒,短者为盖,盖子即酒杯。景颇族男女无论出门上街、走亲访友,都喜欢随身携带酒筒,碰到亲朋好友时,则从酒筒里倒酒互敬对方。在景颇族的风俗习惯中,敬酒是友好的表示,如果对方不喝会被认为是看不起敬酒人。至20世纪后期,景颇人不仅把竹酒筒作为酒器,而且当作一种礼品。

竹酒杯:酒具,景颇语称“丁圈”。采用最好的金竹制作。高9~10厘米,直径6~7厘米。用此具斟酒,酒会变得清香甜美。至20世纪末,在云南景颇族地区仍使用。云南民族博物馆有藏品。

篾托盘:盛物器具,景颇语称“阿日恩哥”。用藤篾和金竹篾编制。总高40厘米,下部有编织成筛眼的圆形箩框为圈足,直径30厘米。做工精细,美观实用。

篾托盘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小花篮:盛物器具,景颇语称“新戛”。用秋季的糯竹篾编制。一般高40厘米,上宽20厘米,下宽10厘米,呈椭圆状。编制时,将糯竹篾削得极其细薄,口沿和底部编制得细密紧凑,中部编织网眼状图案。男子外出狩猎用以存放猎物,也可挂于墙上存放祭品。景颇族浪速支系的妇女在喜庆节日将其装饰得格外漂亮挂在身上,作为佩饰。至20世纪末,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带仍使用。

藤篾框:盛物器具,景颇语称“日松布”。以藤条为材料,手工编制。呈长方体,有盖,总高80厘米,通体饰有麦穗纹和菱形纹交叉图案。盖顶和框脚均用一种特殊的野藤加工而成。

背箩:盛物器具,景颇语称“神内”。妇女们走亲访友多以此盛物。以蹦藤篾为主要材料制成。底方口圆,底小口大,底部附加正方形木框架为圈足。高43厘米,底宽15厘米,口径22厘米,以麦穗条纹和菱形纹为主,四周还用精致的7根藤条装饰加固,显得更加美观。既可存放什物,也可作为礼品互赠。至20世纪末仍使用。

竹编背篓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竹筒:盛水器具,景颇语称“卡恩统”。选用皮薄心空的大竹三节,将第一节砍削成大斜口,装水部分有2节,打通即可使用。至20世纪末,云南部分山区的景颇人仍在使用。云南民族博物馆有藏品。

椿筒:捣菜器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独木或竹筒制的筒形器,类似臼;一是木杵。把菜放入其中,以木杵捣烂后食用。

椿筒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排刻:取火器具。有两种:一种用荆竹或牛角制作,筒上凿一圆孔,穿一木棒,木棒上端设一圆柄,下端凿一圆孔用以装引火物。使用时用蜂蜡涂在木棒圆孔上,黏附引火物,把木棒插入竹简或牛角上端用力拍打,握住圆柄迅速抽拉,引火物即受热起燃;第二种将一黑竹筒破开,握住破开面进行摩擦,引火物黏附在摩擦面边沿,火星溅在引火物上,完成取火过程。至20世纪末已不再使用。

格瓦瓦戛:洗盥器具,即竹脸盆。采用大竹最厚实的节部加工制作。先将竹节修砍成方筒,并在一端留10厘米长的把手;再从其一面开槽修理即可使用。至20世纪末,云南局部山区景颇人仍使用。

排刻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东不:量具,系长形大格子箩。把竹子破成细条,削薄编成葫芦形状,腹部直径40厘米,高80厘米,底部用正方形的木框架为圈足。可存放15千克粮食。至20世纪末,已被现代计量器所代替,但居住在偏僻村寨的景颇人还有使用者。

木凳:坐具。木制,有靠背,制作精细。

6.宗教器物

景颇族宗教器物一般为巫师董萨作法时使用的各种法器,包括祭祀毯、各种矿石、料珠穿成的项链、腰带及刻画有特殊宗教意象符号的骨制品等。

祭祀垫毯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巴商:祭祀鬼魂的花毯,用纯羊毛或棉线手工织成。长1.9米,宽80厘米左右,由四条拼接而成,两端有流苏,分为雌雄两块。以天然植物染料染成赭红色羊毛线及藏青色麻线织出各类图案,图案主要有菱形、三角波浪形等,不同的组合分别表示魂路、稻田、稻谷等事务。雌的中间为白色底。反映了景颇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主要用于目瑙纵歌开始前祭“目瑙”鬼、家鬼、天鬼或叫魂等民俗活动。平时放置于隐蔽的地方,秘不示人,认为被外人看到就会失去灵性。至20世纪末已少用。

铜铃项链:“洞萨”(巫师)祭祀时佩戴的项链。由一根麻线将数个小铜圈及铜铃串联而成。共有铜铃11个。

藤编饰犀鸟猴头祭祀背包:传统祭祀用品。该背包平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包身为藤制,两侧及底用两根竹条支撑。正面上部饰有一块黑熊皮,熊皮两边各装饰有一个犀鸟头骨,熊皮下装饰有一猴头骨。背带亦为藤编,贯穿两侧及底部。

铜铃项链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藤编饰犀鸟猴头祭祀背包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木鼓:民间祭祀活动用具,景颇语称“争格靶”。用椿木掏空制成。长度不小于1米;两端粗细一致,蒙以牛皮,中间用牛皮条箍紧封口牛皮边缘。声响如雷,方圆几里都能听到。平时由头人保管。主要用于老人去世后跳叮咚舞伴奏;亦用于举行目瑙纵歌时使用,摆放于示栋旁边,四周用竹片围住,跳舞时由两名彪形大汉在舞场中间有节奏地敲打。至20世纪末,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的三台山、西山一带还有保存。

顾得鲁:民间祭祀活动用品。藤帽上饰有鸟嘴表示鸟头,并饰以野猪獠牙、羽翎等。在举行目瑙纵歌时,脑双(领舞人)戴在头上领舞;在祭拜最大的鬼木代鬼时,巫师亦戴之。

送魂桩:民间祭祀活动用品。人死后或葬后的几个月内,要由巫师主持举行进魂仪式,用牛、猪、鸡等为祭品。巫师在死者坟前拾起抬棺用的尸架,引领鬼魂向北而行,送至半路,将尸架毁弃,继续持矛前行,口念祭词,叮嘱死者鬼魂早往鬼国。

铁质饰鬃毛长矛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

长矛:民间祭祀活动用具,景颇语称“日”。铁制。矛头为尖菱形,中间突起,双面低斜下去为刃部,底部为銎,用于穿木棒。矛头全长20厘米,宽0.9厘米。在古代作为兵器使用,后主要用于祭祀时剽牛(俗传作为祭祀的牛不能杀,只能剽,这样鬼才能接受)。至20世纪末已很少使用。

驱邪牌:巫师法器,景颇浯称“南列岗”。用木板刻制而成,为长方形,长60厘米,宽20厘米左右,上端两边有突出的尖角(长4厘米左右),下端平直,正面画有夸张人面,涂以黑色,其余空间则涂白色。用于迁入新房时驱邪逐鬼。家人及五谷、六畜进新房仪式后,巫师左手持牌,右手拿矛,嘴里念念有词,绕房子各个角落及房前屋后,向外驱逐野鬼。待到全部仪式结束,将牌挂于门外竹篱笆上,作为护门神。至20世纪末,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一带还能见到。

三叉矛:巫师法器,景颇语称“日锅”。铁制。形状为半圆形的叉,两端顶部为两个矛,中部又焊接一长于两端的矛,即组成三叉。古时作为兵器使用,后作为巫师的专用法器,主要用于山官头人病故时送行念经使用。至20世纪末已不再使用。

盾牌:巫师法器,景颇语称“宁岗”。用坚硬的水牛皮、象皮或木头制作,其形状为长方形,长1米,宽60厘米,中部突起,两边向内收敛。背面装有手柄,正面画有狰狞的夸张人面,四周围以波浪纹,上涂红、黑、白三色。旧时在战争中作防御器具使用。后巫师认为盾牌上沾有战争的血腥味而带有灵性能驱逐鬼神,遂作为法器使用。常在为老人送葬时右手拿矛左手持盾,跳着“金冉冉”舞送亡人上路。至20世纪末,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一带仍有使用者。

巫师凳:巫师用具,景颇语称“日勒孔”。用厚0.5厘米、宽1厘米的藤篾编制成圆形,高25厘米,凳面直径30厘米,面部图案为麦穗条纹和桃心纹,细藤条和藤篾片横直交叉编制成筛眼纹图的圆框为圈足。为最高级别的巫师坐具。

7.建筑设施

目脑示栋:节庆活动设施。在传统的景颇族民族节庆活动目瑙纵歌中竖立于场中央的吉祥物。一般由4块数米高的木牌和一块横卧于地的木牌组成。分为雌雄牌。中央两块为雄牌,正反两面顶端绘有光芒四射的太阳,山形图案下刻着长串顶角前后相连的回旋纹样;左右两块为雌牌,正反两面顶端绘有一轮弯月,月照群山,山下有从上到下相交的菱形图样。另有两柄长数米的巨型大木刀和大木剑交叉置于雄牌之间,刀体涂黑色,刃部涂白色。横牌横卧于地,紧紧连接着四块雄雌牌,组成雄壮的示栋。横牌两面画满谷穗、高粱、小米、瓜果等农作物和孔雀、牛、马等动物形象。示栋一边立有数米高的竹台,为祭天鬼和太阳鬼所用,后为吹奏台。20世纪90年代,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芒市、瑞丽、陇川、盈江等地均竖立了钢筋混凝土目脑示栋,成为永久的文化活动吉祥物;而在各乡则为木质示栋。

目瑙示栋 (千图网)

楠肯日:民间宗教设施。木质或竹制,高2米。上端削成四瓣,用小竹签交叉撑开形成一个台面,插在庭院外的平坦地方,一根竹桩,一根木桩,并排竖立。台子上先铺一层芭蕉叶,然后放置祭祀用品。

坟头桩:民间宗教设施,景颇语称为“陆桄”。年长者去世后插立于坟头的木桩。将一根长度不限,直径不小于40厘米的圆木破成两半,然后把下段掏空三分之二,再用三块木条交叉拼成似牛角又似黄鼠狼双臂的形状,上涂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图案,把整个叉穿在木头上部;再把另一块木头削成刀形,画以三角形图案,插于木桩顶部,把两个半圆木拼合并固定好,插于地上;再在正面刻人面,背面刻畜形,中间绘有服饰纹饰,下端绘满重叠三角形图案。至20世纪后期,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一带景颇族地区还有使用,但其形状日趋简单粗糙。

牛头桩:民间宗教设施,景颇语称“拿乌当”,即景颇族祭家鬼的杀牛祭祀桩。长2.8米,直径20厘米左右。形状有两种:一种用三根木头组成,其中两根削去树皮并加以修饰,用芭蕉叶包扎后并排间隔2米竖立,把另一根木头绑在两根木桩中段,末端插入地面,用于拴祭祀牛和牛头。祭礼完,要把牛绑在木桩上,表示已经献过家鬼和举行过盛大的祭鬼仪式。牛头桩设立于庭院外的左上方空地。祭牛一般是由于家事不顺或家人病重而举行的祭祀。景颇族认为只有做了牛头桩,鬼才能把牛牵走。至20世纪末,在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仍然使用。

日月牌:民间宗教设施,景颇语称“妈心杰”,即景颇族挂在寨门上的驱邪牌。形制为用竹片编制而成的太阳、月亮形状。在挂于寨门时,先用一根竹篾将其穿起来,分别拴在路两边木桩上,用以驱逐外寨的孤魂野鬼进入寨子,护卫寨子平安。每年在春季来临时,全寨都要举行祭祀寨门鬼的仪式。挂上新的日月牌,旧的日月牌则任其脱落。挂的日月牌越多则表示寨子越平安。至20世纪末在云南德宏盈江一带景颇族寨子还在使用。

祭鬼台:民间宗教设施,景颇族语称“楠肯让”,即用于摆放家鬼的台子。用竹篱笆编织台面,搭在屋子两边的竹篱笆墙上,形成一个宽60厘米、高1.7米左右的台子,台子上放有家鬼小竹筒(一个家鬼一个竹筒)。平时严禁家人及外人入内,只有家里老人才能进入。家鬼是家里不幸夭折者的灵魂。景颇人认为不幸夭折的人灵魂会随时回家咬自家人,所以就把那些人的灵魂供奉在家里,祈求家鬼保佑全家安康。至20世纪末已不存在[12]

8.乐器

景颇族传统乐器均取材于当地,由本族民间艺人制作,乐器的形状、演奏方法颇具特色,音乐优美动听。按演奏方法,景颇族乐器可分为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弹拨乐器。

皮孙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皮孙:吹奏乐器,即用黑竹自制的箫。竹管长45厘米,直径10厘米左右,上端为节子,下端为空心。竹管正面凿有5个音孔,背面凿1个音孔。流气口凿于正面的竹节边。竹节削成椭圆形,上套一吹奏管。音质低沉柔和,多为中老年男子在休闲时吹奏。

勒绒:吹奏乐器,竹制。由送气管、发音管、竹帽构成。选用三根大小长度相同的空心竹管,接成一根长1.5米、直径约4厘米的竹管,在管身设按孔5个,前4后1吹气孔凿于侧面的竹管中段,用小竹管组成“L”形插于孔上作为吹管,上装簧片。吹奏时须将竹管上端搭在肩上。是男子自娱乐器。高音明亮,低音厚实。至20世纪末,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盏西、陇川一带仍流行。

洞巴:吹奏乐器,木制。管身长40厘米左右,直径4厘米,上设6指孔(前5后1)或5指孔(前4后1)。把一个剜空成喇叭状的牛角或木喇叭套在木棒下端,用于装饰和扬声共鸣的作用。使用时把芦苇管套在木管上吹奏。音质厚实柔和,略低沉。景颇族乔迁跳新房舞、娶亲或举行目瑙纵歌时吹奏。

洞巴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桑筚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桑筚:吹奏乐器,竹制。由长27厘米的主管和较短的副管并列捆扎,上端留节,节下0.8厘米处内侧刻一方孔,嵌入三角形铜簧片。设5孔(前4后1)或6孔(前5后1),孔距不等。有的在主管内塞篾条做弱音器或底部套开口葫芦为共鸣筒。演奏时,口含双管簧片,横吹或竖吹,呼吸发音。两手食指、无名指按前孔,拇指按后孔。音色细腻柔和,优雅委婉,鼻音浓厚,音量细小,演奏景颇族乐曲富有表现力。

吐良:吹奏乐器,景颇语称“特厌”。管体用两根空心竹管套接而成,长40厘米左右。吹奏孔凿于竹管的连接处,为方形,无按孔。吹奏时竹管横持手中,左手拇指按在管口,右手掌压住另一端管口,置吹口于下唇,横吹,靠气流变化及开按两端口调整音高低。主要用于牧童放牧时吹奏。

赠疆:打击乐器,景颇语称“目瑙真”。木鼓用整段木头挖空而成,两头蒙牛皮,长约1.3米,两头直径约0.70米,用藤篾棒或竹片敲打,多用于“目瑙纵歌”、“龙洞歌”等舞蹈伴奏。

三弦:弹拨乐器,从其他民族传播而来,边弹边跳,有时男的弹的同时,女的手上拿着两个小碟子用手指弹击响配合。

三弦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9.文图资料

《景颇族阎氏家谱》:家族资料,为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盏西乡普是小崩薰山寨景颇族氏家谱。1册,汉文刻印本,21页。封面署“阎氏合族历代世系流源序,一九八一年农历九月三十日阳历十月二十七日”。开卷首载阎氏家族“系派留言”、“赞世系诗一首”、“贺族长拟二联”,以及家谱发起人题名;次为《阎氏合族历代世系流源序》《族规十条》《阎氏合族历代祖宗世系表》等7部分。1920年修订,1981年10月27日翻印。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自古以来创造的宝贵遗产之一,它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一道,构成了人类丰富多样的遗产体系,三大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云南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中叶,经过近60年数代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景颇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其中景颇族传统节庆活动“目瑙纵歌”、创世史诗《目瑙斋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景颇族织锦”、“景颇族刀舞”被列入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1.传统节庆活动“目瑙纵歌”

景颇族传统节庆活动“目瑙纵歌”已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9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2~4天不等(1983年,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讨论通过,确立目瑙纵歌为德宏州法定的民族节日,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日)。“目瑙纵歌”原来是一种融宗教和文化习俗为一体的传统庆典,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化为各种不同类别的“目瑙”,大致有以下几种:苏目瑙,家庭财源茂盛、人丁兴旺时举行;巴当目瑙,征战取得胜利时举行;贡冉目瑙,同胞兄弟分家、自立门户时举行;定栓目瑙,新建房屋住所落成时举行;空然目瑙,贵族家娶亲办婚礼时举行;洁如目瑙,出征时举行;昔目瑙,有名望的长者去世送葬时举行;柱目瑙,祭奠“木代神”举行。不同类别的“目瑙”都有特定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一个共同点就是整个过程都是由“瑙双”(领舞)队和“瑙巴”(表演)队组成的舞队来表现和完成的。

盛大的目瑙纵歌节 (七彩云南官网)

每逢“目瑙”节日,村村寨寨的景颇人身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目瑙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欢快而不失庄严古朴的特色。

“目瑙纵歌”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目瑙示栋,是为了纪念景颇族先人首创“目瑙纵歌”而设立的祭坛。示栋竖立在目瑙纵歌舞场中央,是景颇族群众心中最神圣、最崇敬的图腾。示栋一般由四竖二横六块厚实的长方形木牌加底座组成,用红黑白绘就不规则的螺旋形几何图案,中间两竖牌稍高,左边为雄牌绘就太阳图案,右为雌牌绘有月亮图案,代表景颇族从青藏高原日月山迁徙而来,同时也表示阴阳搭配和人类离不开太阳和月亮。下面螺旋形舞蹈图案,代表景颇族祖先当年迁徙的路线。再下是犀鸟和孔雀领舞的传说图案。两则稍矮的牌子是祖宗男女桩,顶端绘有祖先发祥地。左桩下面画着菱形宝石图案,右桩下面画着波纹形迁徙路线。再下均是象征人类繁衍的厥叶花,象征各民族团结的南瓜子,象征消灾辟邪的牛头和人类生殖繁衍的乳房。横的上面一块绘有田地图案,下一块绘的畜禽、五谷图案,阴阳雌雄桩之间有交叉的刀和箭相连,表示景颇人民生活离不开刀和剑,也体现景颇人民的英勇果敢精神[13]

目瑙柱的左侧立着一个方形架子,上层是吹唢呐的座位,前面挂着一个两米长的大皮鼓和一面直径一米多的大锣,供跳舞时伴奏用。广场四周用竹篱笆围起,目的是为了防止野鬼的侵入和牲畜的干扰。在历史上,竖目瑙示栋之前,全村寨的董萨要念村寨鬼(一种祭祀),形成祭祀高潮,连续三天的祭祀后,才能将目瑙示栋竖起,顿时,整个目瑙纵歌场欢呼雀跃,场面极其热烈。后来在目瑙示栋正中置一面大鼓,两侧悬几面大锣。在目瑙纵歌开始进行前,由祭司对目瑙纵歌场四方大门进行祭祀、驱鬼。景颇族的目瑙纵极其讲究,没有“瑙双”的领舞是不能开场的。“瑙双”由4名巫师头戴由犀鸟头做成的鸟冠,鸟冠四周缀有野猪獠牙,后面插有孔雀羽毛或者雉鸡羽,身穿红绿绸缎制的龙袍,身披银泡,手执长刀。“瑙双”排成两列,前面二人称为武双,后面二人称为文双。目瑙纵歌开场前,先后由“瑙双”、“瑙巴”、祭司和助手组成的祭祀舞队带领参加跳舞的人在激昂的鼓声和锣声中,踩着同一节拍进入舞场。舞阵排成两列纵队,瑙双手拿长刀引舞领路,后面舞者男人手拿长刀,女人手拿扇子或者手绢,按照瑙双带领的各种路线围绕目瑙示栋踩着同一鼓点进入舞场跳舞。

瑙双 (云南民族村官网)

过去,“目瑙纵歌”活动都是由景颇族官家主办的,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传统的民族歌舞节日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拓新。在节日期间不仅有传统的目瑙舞会,还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书展、土特产品交流等活动。现在的“目瑙纵歌”已成为加强民族内部团结并向外展示其丰富的民族特色,为广大景颇群众所深深喜爱的民族文艺活动。

“目瑙纵歌”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活动发展至今,宗教色彩已日益淡化,它已成为景颇族约定俗成并写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相关自治法规中的传统节日,统称为“祝荣文蚌统肯目瑙”,“目瑙纵歌”不仅记载着景颇人的历史,而且在族群认同中的维系力尤为突出,“目瑙纵歌”这种形式反复重现族群的历史记忆,拉近了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支系景颇人的心理距离,有效地把个体与群体联系起来,成为景颇民族与其他民族间辨识的一个重要标准,从而凝聚起景颇族的族群认同。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景颇族族界标志,“目瑙纵歌”具有重要的族群象征意义和强化景颇族族群认同的实际功效[14]

2.创世史诗《目瑙斋瓦》

景颇族创世史诗《目瑙斋瓦》已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目瑙斋瓦》 德宏州文物管理站提供

据有关专家研究,《目瑙斋瓦》最早滥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是景颇族先民祭祀天神、太阳神的祭词,长8900行,分为六章。第一章讲述了天地万物的形成及人类的诞生。第二章讲述了景颇族的创世英雄宁贯杜率领天下豪杰改造天地,使土壤肥沃、庄稼生长的奋斗过程。第三章讲述大地洪水泛滥。第四章讲述宁贯杜寻找财富,娶龙女扎圣为妻。第五章讲述景颇族跳“目瑙纵歌”舞的来历。第六章讲述大地上的生活,包括钻木取火、寻找水源、制造生产生活用具、学会穿衣裤、种谷、建房、男婚女嫁等等。

史诗是研究景颇族诞生、迁徙、原始宗教起源、婚姻制度演变、山官制度生产及民族交往的珍贵资料,其内容囊括了景颇族的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习俗、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目瑙斋瓦》流传于德宏州各县(市)景颇族居住地,包括盈江县的5个乡,陇川县的7个乡镇,潞西市的6个乡镇,瑞丽市的2个乡。

由于《目瑙斋瓦》篇幅浩繁,又是以口传方式流传,能完整吟唱《目瑙斋瓦》的人本来就很少,“文革”期间还曾被禁唱,1980年恢复跳“目瑙纵歌”时,德宏州全州已无斋瓦吟诵,只是由“董萨”(比斋瓦低一级的民间艺人)吟唱部分内容。现在,只有盈江县铜壁关乡李向前一人能唱诵大部分。国内现存的《目瑙斋瓦》创世史诗最早是根据景颇族大经师沙万福口述记录、整理而成的,1975年景颇族学者李向前又收集整理、出版了景颇文本和汉译本。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传统文化的经典、“百科全书”,景颇族的各种文化艺术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它的源头,因此应当加以保护和传承。

3.景颇族刀舞

景颇族刀舞已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刀舞是从景颇族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由格斗刀术演变而成,历史悠久,但其渊源已无从考证。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景颇族聚居区。

景颇族刀舞 新华网(陈方林摄)

景颇族刀舞目前在各地开展比较广泛,多数都是村民自己组织。其传承方式主要是学艺者自己拜师,现在也有部分景颇村寨组织村中的青年男子,让技艺精湛的师傅传授,初学时一般用木刀、竹刀等,熟练后方可用真刀。现在的刀舞内容不仅可体现格斗,还有体现景颇族生产、生活及欢乐情绪的内容。跳刀舞的音乐也吸收了某些现代音乐元素,加之舞蹈表演的艺术加工,让刀舞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增添了时代气息。

居住在云南德宏州内的各民族大多都有佩刀的习惯,但比不上景颇族盛行。云南德宏景颇族有一句谚语:“男人无刀不能出门;女人不会织筒裙嫁不了人。”刀舞是景颇族民间男子的舞蹈。长刀是景颇族男子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红毛线织成的长刀背带,再加上五彩缤纷的小绒球,把景颇的男子汉们打扮得英俊又威武。长刀不仅是人们防身和劳动的用具,还是他们心爱的装饰品。在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赋予刀术劳动、战争、庆祝等社会生活内容,从而成为一种表现思想感情的舞蹈——刀舞。过去,云南德宏景颇族有一种叫“以弯弯”的模拟战争的舞蹈,出征前或胜利归来都要跳。舞者右手持刀,左手持盾(野猪皮制成),以跳跑步为基本步伐。前进冲杀,右手抽刀。后退,左手用盾护身。在象脚鼓、链镲的伴奏下,忽而单刀砍劈,忽而双刀对斗。高潮时,所有男子双手握刀胯膀抖动,双膝并拢半蹲,跺步横跨,边唱边喊边看,动作刚健有力,长刀舞表现了云南德宏景颇人民的勇敢精神。

4.景颇族织锦技艺

景颇族织锦技艺已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颇族传统手工织锦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内容及色彩别具一格,花纹图案独树一帜,是中国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苑中一朵瑰丽的“斑色”花,在景颇族人民中世代传承,是景颇族妇女朝夕接触的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民间手工艺品。它凝聚了无数代景颇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是景颇族妇女手工文化的艺术精髓所在。

景颇族织锦 (德宏团结报数字版)

传统织锦按纺织工艺方法可以分为素锦和彩锦两大类,素锦多以黑或深青色、白色为基调,属通经通纬织造;彩锦则多以红色为主色调,通经断线,其造工较素锦要复杂得多。如按织图法又可以分为机排自序图案织锦和手工挑花织锦两种。手工挑花织锦图案又分为栅栏式织锦和非栅栏式织锦,内容十分丰富,样式繁多;机排自序织锦图案内容相对较少,织锦成品存量也十分稀少,所以显得更珍贵。

传统的景颇族织锦是用景颇族妇女自己平时捻出的麻线、棉线、羊毛线,染色后用腰机一行一行一图一式编织而成。制品经线用深青色或黑色线构成,纬线为手工自捻自染的红色羊毛线,且多为红底。有些角边或特殊部位以深青色或黑色作底,深青色或黑底部分无花纹图案,红底部分再用红、绿、黄、蓝、紫毛线或丝线织出各种精细的花纹图案。织锦图案多为比较抽象的几何图形,主要取材于人们熟悉的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鸟虫鱼蟹和所目睹的自然现象,以动物为题材的有老虎脚印、毛虫爬行痕迹、老鹰爪印、牛角、螃蟹、蝴蝶、曲蟮、鱼、蝉纹样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以植物为题材的有桃花、蕨、“莫兰”(milam)花、南瓜子、藤蔓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此外,也有不少十分抽象的原始造型的变形图案,形状千奇百怪,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这些织锦完全依靠手工制作,纺线、织布、靛染、缝制都要人工完成。材料采用原生自然纤维,质感厚实、耐用,色彩和谐。比现代织锦深厚,花纹图案更稚拙古朴,怪诞神秘,风格古朴凝重,古色古香,闪耀着景颇族妇女善于思索的智慧之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