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柯尔克孜族文物的分类考察

柯尔克孜族文物的分类考察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柯尔克孜族不可移动文物1.柯尔克孜族传统民居柯尔克孜族民居因生产方式和居住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古岩画反映的内容进一步证实,从事定居农业生产的柯尔克孜族的住屋为原木屋和草泥屋,而且屋顶全是草顶。柯尔克孜族忌讳用黑色或灰色毡子做毡房,视为不吉利。在柯尔克孜族的传统毡房中,被称作“阿克乌尔果”的毡房,是旧时柯尔克孜族汗王及部落首领所住的毡房。
柯尔克孜族文物的分类考察_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物补充研究

如前所述,柯尔克孜族文物大体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大类,而其内容则主要包括:1.传统民居建筑类;2.墓葬类;3.生产工具类;4.生活用品类;5.服饰类;6.乐器类;7.文化艺术类等。

(一)柯尔克孜族不可移动文物

1.柯尔克孜族传统民居

柯尔克孜族民居因生产方式和居住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在古代,据考古工作者对叶尼塞河流域古柯尔克孜人的部落遗址考证,从事定居农业生产的柯尔克孜族民居多为用原木所造。古岩画反映的内容进一步证实,从事定居农业生产的柯尔克孜族的住屋为原木屋和草泥屋,而且屋顶全是草顶。另外,史书也记载了叶尼塞河流域古柯尔克孜人的居住情况:“一姓或千口,或五百口,共一室,同一床,共一被。”这是一种较原始的定居农业的氏族成员共居的大木屋。另外还有一种“累木为井栏,桦皮盖以为屋”的小木屋,这种小木屋多在丛林之中,主要为从事林业生产和狩猎的“林中百姓”所居住。从事游牧的居民大多住毡帐和毡房[2]

现在,柯尔克孜族生产方式主要分为农业和牧业,农业区的柯尔克孜族主要住砖木、土木结构的住房,其形多为长方形,以土盖顶的平顶房,其特点为一明间两暗间。开门的为厨房,左右两边为父母和已婚子女的住房。主要从事游牧业的柯尔克孜族,长期过着逐草而居的生活,他们根据季节变化和农牧业生产的需要,分别住毡房(勃孜围)、土房(塔木图)、木房(吉戛其围)和平顶屋(塔木吾依)[3]

毡房(勃孜围):是柯尔克孜族主要的住房,从外形上看,柯尔克孜族毡房可分为北疆的圆锥形高顶毡房和南疆的半球形的矮顶毡房。居住在帕米尔高原和天山深处的柯尔克孜族,毡房为雪白色,又称作白毡房。勃孜围由毡子、木料和编织的花纹芨芨草搭盖而成,有冬暖夏凉,不存水、不积雪、拆卸方便等特点。下半部分为圆形,上半部分为塔形,其形状似蒙古包,一般高3米多。在柯尔克孜族的意识中,毡房的这种形状,象征着他们的摇篮——绵延起伏、蔚为壮观的山峰。柯尔克孜族忌讳用黑色或灰色毡子做毡房,视为不吉利。他们认为毡房的白色象征着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和纯洁的心灵。

毡房的结构由红柳、楸木制作的围栏、天窗和门框组成。最底层是围栏,顶部正中是天窗,由屋架连接。围栏是整个毡房的受力基架,由若干块能张能合的网格状栅栏组成。所使用的围栏块数,由毡房面积的大小决定。普通毡房(面积约30平方米),一般需用4或6块栅栏。用于举办婚丧喜庆或部落集会等活动的毡房则需8或10块栅栏。每块栅栏由20块扁形木条组成。屋架下端弯曲,固定于围栏上端木条的结点,上端倾斜向上与天窗外框榫接。天窗架为直径约150厘米的圆形架子,中间用相互穿插的四条硬质木料制作的弓形窗顶。毡房的门长方形,高约180厘米,宽80厘米,多向东或东南方向。

柯尔克孜族白毡房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毡房整体构架用卡加尔围栏带(彩色羊毛线织花带,宽约15厘米)和屋架带(宽约18厘米)缠编固定。在风雨季,需在毡房中央立一撑杆,或在毡房四周置木桩或木墩,用结实的粗毛线拉系,使之受力均匀保持稳固。构架搭起后先以芨芨草帘遮包围栏,而后覆以白羊毛毡。因覆盖方位的不同,白毡在名称上有后围毡、前围毡和后篷毡、前篷毡之别。披盖白毡后,用卡加尔带围扎。在围毡和篷毡联结的周缘,围挂带穗补花毡(或帘,宽约50厘米),沿围毡中部绷系带穗卡加尔带(宽约50厘米),并在围毡与地面接触的外沿,围绷绣花带(宽约50厘米)使盖毡牢固,同时装饰毡房。天窗系有方形活动毡盖。门帘为补花毡(冬季)或芨芨草彩帘(夏季)。毡房内,冬季在屋架下端围挂宽约100厘米带穗的补花毡,夏季挂宽约50厘米绣花毡。地面多铺单色补花毡或彩色织毡,其上铺褥为座。冬天,在毡毯上还铺牛、羊、马和熊皮毯。整个毡房内不设家具,而代之以布、毡、皮制袋或毛线编织袋等。围栏既是毡房构架的一部分,又可挂置东西。

在柯尔克孜族的传统毡房中,被称作“阿克乌尔果”的毡房,是旧时柯尔克孜族汗王及部落首领所住的毡房。毡房最大的有12个哈那特(围栏)构成,最底层是围栏,顶部正中是天窗,由屋架连接。围栏是整个毡房的受力基架,由12块能张能合的风格状栅栏组成。每块栅栏由40条扁形木条(宽约6~7厘米)组成。屋架下端弯曲,固定于围栏上端木条的结点。上端倾斜向上与天窗外框榫接。由12块栅栏组成围栏,配有100根屋架。天窗(直径300厘米)为中间拱突的格栅窗。门框呈长方形(高250厘米,宽120厘米),朝东方向。毡房整体构架需用围栏带(宽约30厘米)和屋架带(宽约38厘米)缠编绷固。一般高六七米,直径七八米。外面围一圈芨芨草帘,草帘外再围以白色厚毡,用毛绳勒紧。天窗可以通风和采光,室内设有火塘和炉灶。进门右边为厨房,用芨芨草围住,右后角为汗王及部落首领的铺位,左后角为汗王王后及首领夫人的铺位,中间为接待客人的座席。阿克乌尔果因其色白、壮观、高大而区别于普通百姓的毡房。搬迁方便,易于搭建和拆卸,适于游牧生活[4]

木房(吉戛其围):是柯尔克孜族很早就存在的住宅形式,是居住在叶尼塞河地区森林之中从事狩猎的柯尔克孜人居住的木屋。据《太平寰宇记·驳马》记载,唐代黠戛斯人“累木以井栏,桦皮盖以为屋”,说的就是这种住宅形式。木房是用大块圆形松木垒叠而成。其形状多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人字顶,间有平顶,四墙用泥土抹刷平。房门是花纹的双扇板门,外挂补花的毡帘。木房阳面开直径1米的小圆窗,窗外有单扇(或双扇)木盖。为防室内潮湿,木房多建在筑有1~2米高的台基上。木房的右侧盖马圈,为平顶方形建筑;左侧搭盖羊圈,一股用柏树或松树干垒成,有的羊圈门边盖有狗棚,用以保护家庭财产和牲畜。木房庭院内还有长约1米、宽约0.8米的几口小窖,用于储藏粮食。现在柯尔克孜族牧区偶尔也有所见[5]

平顶屋(塔木吾依):柯尔克孜族平顶屋一般为土木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高2~3米。屋顶木梁多为松木制作,上钉木椽,覆苇席,再覆以柴草,并用草泥泥顶。屋顶前后安有木制的流水渡槽。室内四壁以草泥抹墙。住房多为一明两暗3间,中间一室为厨房,左右两间分别为父母子女卧室。

土房(塔木围):这种房屋形式多存在于柯尔克孜族农业和半农半牧地区,在牧区的冬窝子也有类似的房屋。柯尔克孜族的土房,在构造上多分为用土坯或生砖垒砌的“克尔皮其塔木”;用夯土筑造的“索克莫塔木”;用草皮叠砌的“奇木喀纳”等。土房一般为长方形,平顶,有一扇或两扇门板。门板外挂芨芨草帘。房顶中央有一个小天窗,刮风下雨或夜晚,上面盖有活动的花毡盖或木板的窗木盖。土房的墙壁厚而坚固,室内右侧有壁炉和暗筒,壁炉上部为向前突出的人字形炉头,壁炉和暗筒上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室内正墙上有窗台式壁龛用于放置被褥、枕头等。富裕家庭的土房比较讲究,比一般家庭的高,在壁龛四周刻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室内墙上有3~5个储藏台。除卧室外,还有客房、厨房、储藏室、庭院等,墙壁用石灰粉刷和装饰[6]

“撒依玛”:是柯尔克孜族的一种简陋毡房,多为尖塔形。这种房屋不用栅栏架。内部设施只有支架、内抠和天窗架等。

“阿拉奇克”:是柯尔克孜族在游牧时用来御风避寒的一种简陋毡房。通常由房壁、天窗两部分组成。用时把数根椽木用毛绳箍紧,顶部撑一天窗,用兽皮、毡子等盖住撑开的椽木即可。室内无任何装饰物,十分简陋。此类毡房由来已久,是贫苦牧民为适应艰苦的自然环境搭建的。1949年后不断出现类似“勃孜围”形状并用帆布和铁架创作的新式的“阿拉奇克”,这种新式房屋使用更加方便。

“撒依玛”和“阿拉奇克”,一般用于采集、放马、放牦牛和打猎等野外活动。也用作长途搬迁途中的临时住宿或作为“勃孜围”的附属品,可以储藏奶类、肉类和其他用品。

此外,柯尔克孜族居住形式还有“塔什围”,即石房,是设在春、秋窝子处的一种平顶长方形(间有方形)的房屋。“奇尔玛克”,即编织房,是用柳树条或红柳条等编成的简陋篱笆房,四墙内外抹有一层厚厚的草泥或石灰;“盖尔麦”即窑洞屋,等等[7]

2.巴勒根迪炮台

清代柯尔克孜军民抗击阿古柏军的炮台,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西部,距县城140公里,约建于19世纪中叶。炮台规模庞大,结构坚固,长30余米,宽8米。整个炮台由3部分组成,两端为炮室,中间为掩体或指挥室,炮台顶部已毁坏,四周墙基尚完好。炮台立于托什干河滩头高地上,此地是通往契恰尔、科加尔特、巴勒根迪山口的三岔路口,是一处军事要地。民间称炮台为“浩罕”,意为打击“浩罕”的炮台[8]

3.柯尔克孜族墓葬

古代柯尔克孜人的丧葬形式较多,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有火葬、树葬和土葬几种,其中以土葬为主。汉以前至明初,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人主要实行土葬,少部分地区和部落实行火葬。考古工作者在古柯尔克孜族地区发掘的汉以前古墓中发现,柯尔克孜人的古墓绝大多数仅有墓穴而无其他附属建筑的普通墓葬,但墓中皆有棺木。另外,还有一些建有石围墙,里面有大型木椁和大量随葬品。因贫富、社会地位不同,墓葬规格也不相同。唐代,柯尔克孜人的丧葬以火葬为主兼有土葬。明代,在天山山区游牧的柯尔克孜人还有一种树葬的习惯。皈依伊斯兰教以后的柯尔克孜族,按照伊斯兰教教规,实行穆斯林式的土葬。

古代柯尔克孜人死后埋葬时,与现代信奉伊斯兰教的柯尔克孜族死者“身上不着一物,仅以白布裹尸,葬者无棺,无陪葬物”的习俗不同。古时,死者有很讲究的棺木、衣着和大量的殉葬品。据对叶尼塞河流域古柯尔克孜人居住区的墓葬发掘发现,当时的殉葬品很多,其中有活着的马匹、羊只、牦牛等,墓葬中还有各种日用家具,多为木制、陶制和皮制的各种器皿以及经过雕刻后焙烧的各种泥质假面具,生产工具的模型和兵器等。由此可见,古柯尔克孜人很重视死者的殉葬品。另外,古柯尔克孜人还有用陶制奴隶陪葬和在死者墓前立碑的习俗。石碑上刻着死者生前所占有的全部财产清单及其一生事迹。考古工作者在叶尼塞河流域及阿勒泰古柯尔克孜人居住区发现的一些柯尔克孜人如尼碑文,就是此类墓碑。古柯尔克孜人十分注重战功,人死后在墓前立石碑纪念。据《北史·突厥传》记载:柯尔克孜人“尝杀一人,则立一石,有至千百者”。生前杀死几个人,在其墓前立几个石人像以记其功。正是这一古习俗的遗存,在叶尼塞河流域和阿尔泰的古柯尔克孜人居住地,这种石人像遍地皆是。近年来,在天山南部的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居住地区也发现了这种石人[9]

柯尔克孜族关于墓地有几种叫法,如“麻扎”、“宫拜孜”、“白依提”、“谢依提”等,唯有“谢依提”指非病死亡或非正常死亡者的埋葬地,主要指战争中牺牲的人的埋葬之地。

斯尔卡克麻扎:位于新疆阿合奇县麦尔开其村边防公路北侧,距县城60公里。“麻扎”即墓地之意。该墓地全用天然卵石砌成,规模很大。相传斯尔卡克是玛纳斯的重要军事将领,随玛纳斯转战疆场。为了正义的事业,英勇献身,忠骨埋于托什干河畔。人民为悼念他,在他长眠之地宰牛杀羊,以示祭奠,从不间断,至今其坟墓周围涂满牲血,在坟顶放置兽角及圆石。这种圆石亦很奇特,大如西瓜,颜色黑亮,似从他处运来,当地群众不知此石来自何处。

库兰萨日克谢伊提墓地:墓地坐落在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乡阿克特克提尔村进村口公路南侧2公里处。占地约100余亩,是一处古代墓葬群。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地面上保留轮廓清楚的坟墓共有42座,坟墓的特点是圆形,用土筑成,坟顶呈扁平状,周围用一种黑色有光泽的石头覆盖,有的用大一些的片状石围成一圈,有的围成双圈,坟顶中心部分是土,没盖石头,坟大小不一,大的直径20~30米,小的10米不等。其中已被盗掘的坟墓有6座。出土文物有金鹰夺鹿1个,金质飞马1个,还有6只罐头瓶大小的瓦罐,3只金指套,2只金手镯(1真1假),两只金戒指等[10]

玉奇开古墓:古墓位于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阿文库尔村,相传古墓里埋葬的是被柯尔克孜女英雄加额里·木尔扎射杀的两个外国大盗玉秋开和吐鲁库。这两个贼首经常率领一伙盗贼骚扰哈克夏勒人民,成为本地一大祸患。加额里·木尔扎一举剪除贼患,为人民立了大功。为纪念她的功绩,当地群众将盗贼尸首埋葬于此,作为反面教材以教育后人,勿忘前代英雄杀贼保卫人民的光荣事迹和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11]

木孜波洛恰克麻扎:该墓位于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紧依大山,有墓葬10余座,并有新旧清真寺各一座。传说墓主木孜波洛恰克是柯尔克孜民族英雄玛纳斯的战将,曾转战托什干河流域,死后葬于此地。但墓地有坟多座,究竟哪座为木孜波洛恰克墓,众说纷纭,难以确定。墓地南部高山悬崖处生长一株千年古树(山杨),树干径围约2米,枝繁叶茂,树冠如云。立于树下可听到地下泉水叮咚作响,但看不见水流。在山下50米处,清澈的泉水汩汩流出,当地和领县的群众谓此为“圣水”,求“圣水”的人络绎不绝。墓地东侧还生长着数株刺玫瑰树和一株杏树,这些树木都赖山泉滋润,无人摧折,长势旺盛[12]

石人墓:阿合奇县境内已发现两座石人墓,一处在巴什麦开其,其墓已被毁,墓前所立石人尚在,已倒塌。另一处位于阿文库山洞,距县城124公里,该墓保存较完好。石人是利用一块天然大卵石,其上刻画一个人头像,石高出地面部分为72厘米,厚20厘米,底宽35厘米,上宽30厘米,考古学上称为草原石人。石人面部类似突厥人形象,眉、眼、鼻、嘴清晰,面圆,下额略尖,鼻下胡须连通嘴角微向上翘,未刻两耳。石人立处地面很平,石像下有坟墓,四周围有石圈。石人面西而立,并于石人面对的直线每3~4米埋1石块,石块连成一直线,似表示一定含义。此石人墓在阿合奇发现尚属首例[13]

4.纪念碑

东迁纪念碑。在黑龙江垦区柯尔克孜族村民族风情园中,建造了东迁纪念碑,纪念碑正面有周铁农题词:“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东迁纪念碑”,右边是东迁纪念碑碑文,左面为柯尔克孜族东迁线路图。纪念碑叙说的是东迁的难忘历史,刻画了祖孙三代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行进的场景,实为东迁柯尔克孜族的一个缩影,它传承的是柯尔克孜不屈不挠、一往无前、追求幸福的民族精神[14]

(二)柯尔克孜族可移动文物分类研究

民族文物是各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或还在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是反映一个民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特色的珍贵资料。因此,柯尔克孜族可移动文物包括柯尔克孜族各个历史时期(包括当代),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民族特色的实物资料。根据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的实际,其可移动文物可作如下分类:

1.生产工具

柯尔克孜族是生存能力极强的民族,长期以来,他们适应自然环境,在历史上形成了森林狩猎、草原游牧和农耕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生产工具。

(1)捕猎工具

历史上的柯尔克孜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近代则兼营农业,其生产工具较简陋。古柯尔克孜族居住在叶尼塞河畔的大草原上,这里自然环境特别适合渔猎生活。据《魏略·西戎传》载:“坚昆随畜牧,亦多貂,有好马”,是对秦汉时期柯尔克孜族从事牧猎活动的记载。《新唐书·都播传》对柯尔克孜族都播、弥列、哥饿等部的渔猎活动也有更详细的记载:“无畜牧,不知稼穑,土多百合草,掇其根以饭,捕鱼、鸟、兽食之。”说明古柯尔克孜族中有一部分是专门以渔猎为生的。

叶尼塞河畔的猎物非常丰富,有很多有名的珍贵猎物。《元史》记载柯尔克孜族猎人“遇雪则跨木马逐猎,土产名马,白黑海东青”。“白黑海东青”即黑色和白色的海狸。《世界境域志》上记载,叶尼塞古代柯尔克孜族地区“出产麝香,皮毛、海象牙”以及“黑貂、松鼠、羚羊、灰松鼠等”。《太平寰宇记》载,唐代柯尔克孜族使至唐“贡貂裘及貂皮”。这些说明古代柯尔克孜族地区不仅出产的猎物丰富,而且反映了柯尔克孜族的狩猎水平[15]

弹夹、皮质水壶、皮质酒壶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从事狩猎的柯尔克孜族,在西迁天山山区和帕米尔高原后,狩猎形式由草原上的大规模围猎,变成在崇山峻岭中小规模的单独狩猎。清代,柯尔克孜族不仅是天山南北重镇伊犁、喀什噶尔、乌什等地畜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也是山珍野味等猎物的主要供给者。清代诗人洪亮在其《伊犁纪事诗》序中,详细记载了柯尔克孜族猎获的“哈拉明镜”(黑海狸)在惠远互市贸易的盛况[16]。古代柯尔克孜族狩猎形式分步猎和乘猎两种,其中乘猎又分为乘马狩猎和乘雪橇或雪板狩猎。《新唐书》记载柯尔克孜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若下阪,走过奔鹿”。

现代柯尔克孜族狩猎的工具主要有弓箭、火枪、捕兽枪和网罟、猎鹰、猎犬、铁夹子等。居住在黑龙江的柯尔克孜族狩猎的工具从来源上说有自制和引进两种,以引进的为主。柯尔克孜族刚来嫩江平原之时,使用的狩猎工具主要为弓箭、扎枪、马和犬,清光绪年间开始使用火绳枪,之后的枪有别拉弹克、大盖、连珠枪等。此外,各种夹子、尖镐头也是重要的捕猎工具。在狩猎活动中,犬、马和鹰都是猎人的重要助手。柯尔克孜族捕猎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主要有车猎、鹰猎、枪猎、犬猎、穴猎、套猎、夹猎等。猎取的猎物主要有黄羊、兔子、獾、狍子、黄鼬、雉鸡、狼、狐狸、旱獭及珍贵的盘羊、羚羊、雪豹、雪鸡和石鸡等。

猎枪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猎狼夹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弓箭(吉阿):弓箭既是古代柯尔克孜人的兵器,同时也是他们最重要的狩猎工具,在近代广泛流行。弓箭用坚韧而有弹性的木条弯曲后用皮条裹紧制成弓,用箭矢尾部顶住弓绳拉开后射击目标。弓箭现在主要用于民间体育竞技,柯尔克孜族民间游戏射元宝即来源于此。一般箭矢射程达100~150米,较好的则射程更远。

角弓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铁夹(卡普软):柯尔克孜族狩猎用具,广泛流行于山区。铁夹由一层圆形底架、两个半圆形翻夹及一条铁链构成。猎手们将其架好后埋入猎物经常出没的地方。当野兽踩到支好的夹子上时,两个半圆形铁夹挣脱扣子向上翻起,夹住猎物的腿部或腰部,使之不能挣脱。铁夹分直夹式和侧夹式两种。夹子埋好后,铁链拴到钉入地里的铁桩上,以防猎物拖走。

捕鸟器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捕猎套具(克勒塔克):柯尔克孜族捕猎套具由一个或多个活扣的套子构成。活扣的套子通常用马尾或绳子编结,用来捕捉石鸡、雪鸡、野鸡、鹌鹑等飞禽。克勒塔克常常放置在飞禽出没的树林及山脊处,一条克勒塔上安有5~10个活扣套子。另外还有一种用铁丝制成的克勒塔克,多放置在山路及洞口用来套兔子、狐狸、黄鼠狼及黄羊、羚羊等动物。

捕鹰网(库勒博尔):柯尔克孜族狩猎用具。捕鹰网面积大,用粗线织成。周长15~18米,高3~4米,用时布置在鹰常栖息的高地。猎人狩猎时只需每天检查一次,放些水和食物等诱饵。当鹰吃食时就会被套在网里。

托莫果:柯尔克孜族传统狩猎用具,是猎人用隼鹰等猛禽出猎时,用来遮住猛禽之眼部以防其骚动的一种特制小帽,用熟皮缝制。当猛禽落在木架上休息时亦用这种小帽遮住其眼以防伤人。在出猎途中见到猎物时才将托莫果从隼鹰的头部掀去,让其出捕猎物。

马鞭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2)游牧工具

历史上,柯尔克孜族以畜牧业著称。据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居住在我国北方叶尼塞河流域的古代柯尔克孜族的畜牧业已较发达,其游牧地从剑河流域起到阿尔泰山一带。在柯尔克孜族古代的墓葬中有大量马、牛、羊的骨骼及绵羊、山羊皮和牦牛毛。在岩画中,有圆形的白毡房,大量的羊群和马群,这些证明古代的柯尔克孜族也从事畜牧业活动。史书中记载唐代柯尔克孜族“婚嫁以羊、马为聘,富者或千百记”。由此可见,古代柯尔克孜族繁荣的畜牧业生产情况。

柯尔克孜族从18世纪西迁到天山山区和帕米尔高原以后,由平原草原畜牧业转变为高山畜牧业,西迁后的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伊犁的天山以北山区和天山以南山区及帕米尔高原的大部分山区。自然环境的改变,使他们失去了优越的畜牧生产条件,牧民们只能逐水草而居,游牧于崇山峻岭之中,从而形成了柯尔克孜族特色畜牧文明。牧场有冬、夏之分,夏季要选择气候凉爽、水草较丰的深山夏牧场放牧。冬季大雪封山,牧民们要选择在温暖的较低山窝中放牧。高山畜牧的畜群结构,以羊和马为主,牛和骆驼较少,在帕米尔高原牧区牦牛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柯尔克孜族的高山牧业,虽然远不如在叶尼塞河流域的平原畜牧业发达,但在清朝时期,柯尔克孜族畜牧业却是新疆各族人民畜产品的主要供给者。清代称柯尔克孜族为“布鲁特”,即为高山牧民之意。据《新疆图志》载:新疆农民和城市居民所需的牲畜和畜产品,除个别地方自己生产外,绝大多数是靠布鲁特(柯尔克孜人)供应的。其每年出售的牲畜“常数十万计”。清嘉庆年间,著名学者洪亮吉被贬伊犁,曾目睹了这一交易盛况,在《伊犁纪事诗》中写道:“谁跨明驼天半来?传呼布鲁特人来。牛羊十万鞭驱来,三日城西路不开。”[17]

割草镰刀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打草镰刀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从事牧业柯尔克孜族的生产工具包括:套马杆、套马索、马汗刷、马烙印、羊毛剪、打草钐镰、垛草用草叉、铲雪木铣、护牧工具、猎狼夹等。

投掷工具(萨勒格):柯尔克孜族投掷工具,用牦牛毛编制而成。长度约1.5米,其正中部分深、宽约1.5厘米。萨勒格一端有环,带环的一端套在食指尖,在中间的较宽处放核桃大小的石头,把另一头握在手中,旋转几圈后开一头,石头便向瞄准的方向飞去。牧羊人放牧用来驱赶羊群。

(3)农耕工具

柯尔克孜族虽是游牧民族,但也从事农业生产。公元前3世纪以前,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族就从事农业生产。据考古发现,那里有许多纵横交错的灌溉,在墓葬的陪葬品中除马匹和牛羊外,还有4匹马驾驶的多辐四轮马车,构造较复杂,其零件以木榫和皮带连接,无一金属材料。这种木车既是交通工具又是农业运输工具,可见当时柯尔克孜族农业生产规模是相当大的。从岩画中也可看到,古代柯尔克孜族居住区除有小部分毡房外,大部分为圆木房屋和泥草房屋,这都充分证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柯尔克孜族,已经从事定居式农业。唐代,柯尔克孜族的农业生产颇具规模,且已使用铁制农具。到元代,柯尔克孜族的农耕经济已相当发达,《元史·地理志》载:柯尔克孜族地区“地沃衍宜稼,夏种秋成,不烦耕籽”。元政府还征调部分柯尔克孜族到外地屯田或就地屯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元政府在柯尔克孜族居住地设屯田万户府,大大促进了柯尔克孜族农业生产的发展。

以农业为主的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今克孜勒苏自治州阿克陶县、阿图什市哈拉峻平原、阿合奇县虎狼山平原以及喀什、阿克苏、和阗专区等与维吾尔族杂居地区。这些地区是柯尔克孜族主要产粮区,在广大牧区一部分牧民也有兼营农业的习惯。从事或兼营农业的人数约占柯尔克孜族总人数的20%~30%左右。

柯尔克孜族农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有:坎土曼,铁制,用以平整土地、翻地和挖渠。木犁,犁地翻土用。木铣,扬场用。木叉,扬场用。石磙,碾场用。抬笆子,用荆条编制,用于抬土施肥。高轮木车,拉运粮草。水磨,加工粮食用。水舂,加工粮食用。镰刀,割麦割草用。扇镰,割草用。解放前柯尔克孜族地区的农业很落后,大片土地荒芜,一般农牧民只有坎土曼和木犁等生产工具,耕作方法粗放[18]。较有特色的农耕工具有:

石磨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石磨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手工石磨(加尔格勒恰克):柯尔克孜族谷物加工器具。小巧的手工石磨,由两块圆形磨盘构成。下面的磨盘中央安装一根坚固耐磨的木棍或铁棍做短轴,上层磨盘的中央和一侧分别钻出两个孔眼,一个用来套下层磨盘伸出的短轴,另一个则用来安装转动磨盘的把手。中间的眼要稍大于轴心木棍,以便使谷物能够从轴心边沿进入两磨盘夹层。这种磨只需一人操作,操作者一手抓把手转动上层磨盘,另一只手则不断地往上面的磨盘孔内放入谷物。两个磨盘的接触面刻有槽沟。工作时,谷物在磨盘之间被磨成粉并通过槽沟流出来。

木臼:柯尔克孜族谷物加工器具。由杵和臼组成。臼一般由一块木料挖空制成。杵为木棒磨削而成,上端小,下端大,中间留有一方形孔以便手握。此物一般放置在毡门前,臼底多固定在地面上。

木杵、木臼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2.生活器具

柯尔克孜族生活器具主要包括饮食器具、家庭用品和交通工具等方面。柯尔克孜族生活用具多与其生活的传统习惯和生活环境有关,突出表现为很多用品都与皮、木有关,木制用具在古代更为普遍。

从考古发掘的柯尔克孜族汉代以前的古墓中发现,古柯尔克孜人不仅住木屋,室内有木桌等家具,且家用器皿多为木制。唐代,柯尔克孜人的木器制造工艺进一步发展,木器不仅用于生产、生活,而且用于战争。据《太平寰宇记·黠戛斯》载:当时柯尔克孜族骑兵有一种木制的盾牌,“折木交横为之,以捍箭,箭不能裂”。这种以木为盾和甲的工具,证明当时柯尔克孜族的木器制作工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日常生活中,柯尔克孜木制器皿很普遍,木器制造讲究,做工精细,图案精美。其木制作的生产器具有木桶、木勺、木盆、木盘、木碗、木校、木箱、床和摇篮等。

木桶、长柄木勺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在柯尔克孜族牧民中,皮革制品是他们主要的生活用品。皮衣、皮帽、皮裤、皮鞋、皮袜、皮手套、皮腰带,几乎全身上下都是皮革制品。在外出的马背上常放置一个由整羊皮制作的口袋。以皮制作的有皮桶、皮壶、皮碗等,而更有特色的是用骆驼皮制作的各种生活用品[19]

(1)饮食器具

柯尔克孜族古时的饮食器具多木制或皮制。《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记载:当时的柯尔克孜“民俗皆以杞柳为杯皿”,直到现代,柯尔克孜人使用的盆、碗、勺、瓢、盘还大多是木制的。现代柯尔克孜人的木器制作比较讲究,长形的大木盆,椭圆形的大木盘,圆而深的木碗,都刨刻得十分光滑,还雕刻着各种花纹图案,十分美观。有的木盘还画着鲜艳的漆画,漆黑明亮的盘子上,画以鲜红的花卉和金色的花边,深受人们喜爱。

雕花木质器皿(1)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雕花木质器皿(2)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木质器皿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现代生活中,皮裘加工在柯尔克孜族人生活用品中依然占领主要地位,进入柯尔克孜人的毡房,可以看见毡房壁上挂满了皮桶、皮壶、皮口袋。柯尔克孜人的皮制品大多是自己制作,他们善于用动物皮的不同部位的形态、硬度和韧度,制作不同的日用器皿。用骆驼皮做皮碗、皮桶、皮壶;用马皮、牛皮做鞋、靴;用羊皮做口袋。其中骆驼皮制作的桶、壶、碗最有特色。

骆驼皮桶(库乃克):柯尔克孜族旧时使用的一种皮桶,是用骆驼脖子皮制作的盛水和盛奶用具。其制作方法是将骆驼宰杀后,把脖子剁下来,剜去筋和肉,留下整体皮筒。然后刮掉外面的毛和里面的油,再把一头缝起,往内灌沙子、捣实,使之变成圆形,挂通风处晾晒半干。再倒出沙子,在里面抹酥油,挂到毡房的天窗处,让火烟熏半年到一年(有的地区以专用的土坑熏皮)。将熏过的骆驼脖子皮取下用一块圆形骆驼皮做底,以牛筋或动物皮割成的细线缝合,其密度以不漏水为宜。皮桶两侧上面钻孔,拴皮绳为提手。库乃克比铁、木桶轻便耐用,可盛水或奶六七公斤,是游牧民族理想的日用器皿。现在较少见。

骆驼皮油壶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骆驼皮壶(铁日乔昆):用骆驼峰上的皮制作的一种盛水、盛奶的皮壶。制作时先将骆驼峰割下来,刮毛,取净里面的肉脂,然后剪成下大上小状,中间带两个月牙形的垂耳。再简单缝合在一起,装满沙子,撑成壶形;半干后,再用土碱、酸奶子掺玉米面,抹在皮上使其发软。大约再放半个月,刮去皮上杂物,用牛筋或羊皮剪成线,将两块壶形的皮子缝合在一起,为了美观,在缝合处绣图案,壶嘴上绣一朵精巧的花。这种皮壶不怕碰撞甩打,耐磨,是骑马跨驼者的理想用具。现已不用。

骆驼皮碗(铁日阿雅克):柯尔克孜族餐具。骆驼皮碗的加工程序与骆驼皮壶的制作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皮碗用骆驼两膝的皮做成(因两膝的皮厚、耐磨而坚硬)。先将骆驼宰杀后将膝关节上下割开,关节处的皮不开口,用刀剥成皮套状。刮去外面的毛,装沙子撑成圆形,干后加工成碗沿,再用两块大小相近的厚骆驼皮缝在一起做碗底。里外用沙子打磨光滑,抹上酥油。然后放在文火上熏烤数日,使酥油渗入皮内。以这种皮制作的皮碗,表面光滑,呈金黄色,美观耐用。别具一格。

阔阔尔(容器):柯尔克孜族用来盛马奶、酸奶及其他饮品的传统容器。一般用骆驼或其他大牲畜之皮经裁剪、缝制、灌沙、熏烤、装饰等工序制成。颈口细而长,扁体,底部较大,容量可观,颈底处伸出两月牙形向上弯曲的角体。其容量大小及外表装饰因人而异,但形状统一。少女少妇所用阔阔尔,外表装饰图案较为精细,并配合金属装饰物及流苏。男人所用,则不讲装饰,注重实用性。在古代曾出现过用金、银等贵重金属装饰的珍贵阔阔尔。

桶形带盖器皿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桶形带盖器皿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绣花奶茶壶垫:柯尔克孜族生活用品,用以搁放奶茶壶。用多层布缝扎成圆形或方形小垫,上绣羊角纹图案。

吊碗兜:柯尔克孜族生活用具。吊挂于毡房内,放置瓷碗。先将六根手工搓捻的彩色毛绳顶端打结,在间隔等距的位置上,缝结若干个环状绣花宽带或编结网带(宽约8厘米,大小取决于所置碗的大小)。自上而下构成若干层碗兜,每层碗兜底沿饰有彩穗。在毡房内将瓷碗置于吊兜中,可充分利用空间。

碗套:柯尔克孜族生活用具,用以保护瓷碗。有木质和柳编、草编、毡制、皮制几种。木质的称“阿亚克卡甫”,芨芨草等编织的称“奇尼卡普”。木质碗套是用整块胡杨木刨削而成,为圆底双耳的凹形器皿(直径约25厘米,沿厚约2厘米)。双耳凿眼,用皮绳系扎与碗套盖相连。柳编碗套直径约25厘米,将数根柳枝弯曲呈半球形固定于两层圆形木框(宽约5厘米)间,再用皮绳编结固定,使之具有良好的承受性。碗套盖为单条或“十”字形(宽约5厘米,厚0.5厘米)木板,上凿有两眼,穿以皮绳,系于柳编碗套上。用柳枝或芨芨草编织的一般呈半球形,其他呈圆柱形,外表雕、绣色彩艳丽的图案。用芨芨草编织的,首先要将芨芨草用各种毛线缠绕,然后再编织出各种传统图案。

饼铛:柯尔克孜族炊具。铁制,圆形,双耳,带盖。直径30厘米,制作奶皮酥油饼时用,类似平底锅。牧民做饭烧火多用柴火及晾干的牛粪,用烧火后的余烬覆盖饼铛,可烤制出双面焦黄的酥饼。

木笊篱:柯尔克孜族炊具。主要用胡杨树枝条编制,用于捞取锅内的面条、肉等熟食。形状、制作与汉族笊篱相同。

塔瓦克:柯尔克孜族餐具,即盛饭的盘或浅盆。多用柏木、桦木、柳木等经刨、刮、磨等工艺制成。一般呈圆形,直径为20~40厘米。口稍大,底较小,深6~12厘米。新制成的塔瓦克要在肉汤内煮泡,然后在温火上烘烤一段时间使之坚固而不易裂开。有的上油前在其边沿刻有传统图案。

恰克恰:柯尔克孜族烟具。用来贮存“那斯瓦依”烟或鼻烟的一种精制小容器。可随身携带,曾广泛流传。用硬木或牛羊角、铜、银、玻璃等制成。有球状、扁圆形、方形等式样,表面雕刻有各种民间图案,口小,有木塞。

木碗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2)家庭用具

油灯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西尔达克(花毡):柯尔克孜族毡房里铺的花毡。具有防寒防潮、美化居室的功能。花毡做工讲究,用红、白、黑、黄、绿、蓝等色布套剪,正反对补。花毡大都为羊角、流水、高山、树、云等的变形图案。其制法是先将羊毛按不同颜色和粗细分类,用粗毛擀毡,用细毛捻线。再将擀出的毡子和捻成的线染成各种颜色,然后以黑毡为衬底,将彩色毡子根据不同颜色精心剪成各种图案,再以各种色线将剪成的图案缝制在底毡上,形成一幅完整美丽的图案。一般长5~7米,宽1.5~2米。底毡都用黑色毡子,因喜爱不同,各地区的花毡图案也不一样。花毡是姑娘出嫁时不可少的嫁妆之一。西尔达克以质地结实、色泽艳丽、图案美观而深得柯尔克孜人的喜爱。

阔雪格(帏幔):柯尔克孜族毡房内的帏幔。用丝绸制成,长2.5~3米,宽2~2.5米,绣有花边。帏幔两角穿线挂在毡房的一角,是新娘的嫁妆,新婚夫妇用于回避公婆及其他家人。

芨芨草彩帘:柯尔克孜族毡房内装饰品。芨芨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后的芨芨草秆长而质韧,表面光滑,呈金黄色。彩帘制作要先剥去芨芨草表皮并晾干,用各种颜色的羊毛包卷每根芨芨草秆,并按设计的图案排列,用白或黑色羊毛线编成帘子(长约250厘米,宽约170厘米),并将长短不一的彩秆剪齐。芨芨草彩帘主要做毡房内的厨房屏风,横置于毡房内右侧,与毡房围壁构成弦月形空间,用于放置食品和炊具和剩饭等。这种彩帘屏风的上端饰有彩穗,除具装饰性,还是分辨屏风上端和下端的标志。芨芨草彩帘还用于搭建毡房时遮盖围栏,具有御寒和装饰作用。夏季也用作毡房门帘。

阿勒特卡特(垫褥):柯尔克孜族床上用品,传统垫褥。它用绣花平绒做面,薄毡做里,长约2米,宽1.5米,一般由姑娘在出嫁前准备并作为嫁妆而带至婆家,供新婚夫妇铺垫在客人坐处以示尊敬。平时一般铺在毡房内的花毡上面。

加孜德克(绣花枕):柯尔克孜族床上用品,长方条绣花枕。它的一侧绣有花纹,除装饰性外,具有识别功能。柯尔克孜人入睡,铺放枕头被褥讲究区分头尾。枕头绣花一侧与头顶方向一致,不能置于头下颈部。白色布长枕,多为齐针绣图案;其他颜色布料长枕,为锁绣图案。姑娘出嫁时,娘家需备9条绣花枕做嫁妆。

阿拉巴卡尼(挂物架):柯尔克孜族家具。用来挂食物、餐具、衣物的架子。用多叉的柳木、柏木、桦木等制成,立于毡房内芨芨草笊篱隔开的厨房内。另一种是在质料较硬的木杆上安装6~10个铁钩并用银、锡、铜片装饰。此类架子一般立在毡房上座的被摞一边,用来挂衣帽等物。

绣花勺袋:柯尔克孜族厨房用具。用于放置勺筷的多兜绣花布袋,挂在毡房栅栏上。多兜袋长1米,宽35厘米;单兜袋长宽各50厘米。多兜袋下端缝接细毛线编结穗,单兜袋周沿缝有彩穗。

吐西图克(壁挂):柯尔克孜族家庭饰物,传统刺绣壁挂。一般以红色基调的绸料为中间面料(长约3米,宽约2米),在其上、左、右三边缝接黑平绒绣饰,有的在绣饰边沿缝缀彩穗。用丝线锁绣,绣纹紧密,色彩明快,粗犷中显细腻。现在绒绣针法也开始用于吐西图克刺绣,即在宽幅黑平绒面料(长3米,宽2米)上绣花卉,将绣料缝贴在幅宽一样大的面料上制成。这种绣花具有多层色晕的绣纹效果,毛绒感强,图案形象丰满。吐西图克是姑娘出嫁不可缺少的嫁妆,在柯尔克孜人心目中,它的价值远胜于实用,被视为传家宝世代相传。

衣架帘:柯尔克孜族家庭饰物,十字绣白布帘。帘子下端绣有花纹,图案以抽象的人、动物、花草纹和几何图形为主,下端边沿锁缝钩织花带。

扎德瓦勒(花单):柯尔克孜族家庭饰物。围挂于房内墙壁上的锁绣花单。柯尔克孜人习惯在炕上盘腿倚墙而坐,为避免衣服蹭脏,房内挂扎德瓦勒,宽约50厘米,垂至炕上。

杂物袋:盛放杂物用具。用黑底丝绒缝制而成,上织有各种植物图案。袋为方形,袋盖有三角形,垂于袋上,四周缀有红穗头。一般悬于毡房壁上,盛放各种杂物,美观大方。

绣花剪刀套:柯尔克孜族人置放剪刀的套子。用自织土布缝制。绣纹为五彩丝线齐针绣,针脚细密,似机织。绣套内缝棉布里子。

摇床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别西克:柯尔克孜族婴儿摇床。木制,由床腿、床帮、护栏、床板、连杆等部分构成。长约1米,宽约0.5米,高约0.6米。前后床腿下沿弧形,使摇床可前后摆动。床腿上边接护栏,两头用一木杆连接,用来摇动床体或悬挂一些玩具。床板中间有一碗口大孔,用来安装盛器,接婴儿的大小便。在柯尔克孜族,一般在婴儿出生一个月后就要举行满月礼,称为“别西克托依”。妇女们在一位长者的主持下为婴儿净身后放入摇床中,在摇床上放一些铁制用品如刀、斧之类,为孩子祝福,祝福后拿掉物品让孩子安睡。

绣花手巾:柯尔克孜族为客人饭前洗手准备的专用绣花擦手巾。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白棉布缝制。两端绣动物纹或花草纹,下端边沿锁缝钩织花带。

胡尔俊:柯尔克孜族褡裢。由毛织粗毯缝制,有不同的规格及用途。有马背上搭的,有人肩上背的,有挂在墙上作为装饰品的,也有外出旅行用的。无论大小,编织、缝制都很精巧华丽。其经线是用驼线捻成的原色线,纬线是用羊绒染成的七色线编织成各种图案。胡尔俊不仅是柯尔克孜族必不可少的日用品,也是精美的工艺品。新婚夫妇马背上的胡尔俊,一般都是姑娘出嫁时的嫁妆。驮在骆驼背上的大胡尔俊,可以将被褥、衣服、食品、用具等全装进去,人肩背的小胡尔俊只装食物。

(3)交通工具

马套具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柯尔克孜族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马、骆驼、牦牛和滑雪板等。马和滑雪板是他们的交通工具,骆驼和牛主要用于运载货物。柯尔克孜人离不开马,马只供乘骑,不作役畜。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柯尔克孜人,以牦牛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它运载的货物像小船一样多,故被誉为“高原之舟”。牦牛爬雪山、过冰川如履平地。它适应性强,尤其耐寒,不怕风雪,十分适应高原气候。

坠狐尾马鞭子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古柯尔克孜人交通工具还有木马和舟船。古柯尔克孜人所乘木马,据《柯尔克孜族简史》解释为“雪橇”,但从史书记载推断,应为“滑雪板”。如《新唐书·黠戛斯》载,唐代漠北柯尔克孜人“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籍足,屈木支腋,蹴辄为步,势如激”。《通典·拔悉密》载,拔悉密(唐时柯尔克孜族之一部)“以木为马,雪为逐鹿,其状似盾而头高,其下以马皮顺毛衣之,令毛著雪而滑,如著舄履,缚之足下。若下孤,走过奔鹿;若平地履雪,即以仗刺地而走,如船焉;上阪即手持之而登”。从这些文献记录其形状及滑行方法等推断,应为较轻便的滑雪板。

古代柯尔克孜人乘木马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略西·戎传》载:“不骑马而走疾马。”直到《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亦载,柯尔克孜人“遇雪则跨木马逐猎。……冬月亦乘木马出猎”。由此可知,古柯尔克孜人以木马代步,至少保持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柯尔克孜族迁徙之后,才放弃了这一交通工具。

古代柯尔克孜人以舟船代步,大约在元朝时期。史书记载,“元以前,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人‘舟楫’,元政府从江南调来工匠,‘教为陶冶,舟楫’,土人便之”。这就是说,柯尔克孜人从元朝开始才学会驾舟行船。作为交通运输工具,这一地方的柯尔克孜人使用船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只用了500年左右,随着柯尔克孜人迁离叶尼塞河,自然也就失去了使用舟船[20]

在黑龙江落户的柯尔克孜族人,清朝光绪年间以后,开始使用一种称作“勒勒车”的交通工具,柯尔克孜族称其为“达斡尔车”。这种车最初是从达斡尔族那里传过来。这种“轮不求甚圆,辕不求甚直”全由木制作的车是达斡尔族创造的。因其非常适宜在草地上行走,因此又有“草上飞”的别称。爬犁(雪橇)是冬季柯尔克孜族的重要交通工具。爬犁用木板条钉制,以马作为牵引工具,冬季用它运输粮食和猎物,较其他运输工具更为省力。

马套具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马套具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马鞍子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马鞍套具:柯尔克孜族马具。马鞍套有男女之别,男子用鸟头式马鞍,女子用直头式马鞍。马鞍带为镶有银饰块的压花马皮带(宽约10厘米),用于稳固马背上的鞍子。马肚带用来固定马鞍上的垫褥。男用带以牦牛毛搓捻的线缝制(宽约10厘米);女用带位于马鞍上的部分为镶有银饰块的马皮革,其余部分为加工的软牛皮。男子的马笼头用加工成较软的野山羊或山羊皮条编制;女子的用叠成双层的马皮革条(宽约5厘米)缝制,镶银饰块。马尾套的制作装饰与马笼头套相同。马胸套的一端系于马鞍前部,避免马爬坡时马鞍滑落,其制作同马笼头套,男女有别。马镫也男女有别,男用宽大的长方铁镫,踏面呈长方形或菱形,马镫外表及踏面刻有图案;女用则是小巧的方圆形铜(或银)镫,镫面为菱形,刻有花纹,镫子外表錾花或镶宝石。骑马时,马鞍下垫马披盖,用黑色或蓝色羊毛毡缝贴在马皮革上制成。男子的大而厚,女子的相对小而精。披盖的两侧有许多小银饰块,边沿饰有皮穗。夏、秋季,在马披盖上要加盖一层用红或蓝色布做的盖单。冬季男子的马要加盖卡加尔马鞍。赛马则有专用的马身套盖。男女的马鞍套具,除制作略有不同外,还用相应的专用名称来区别。

柯尔克孜族男服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卡加尔马披:柯尔克孜族马具。用卡加尔作面的马披。以较厚的黑色毡为底,缝制成边沿带穗的半椭圆形(宽约90厘米,长约120厘米)毡盖。为冬季男子专用。

卡加尔马身套盖:柯尔克孜族马具。在较厚的黑色擀毡上张贴“卡加尔”面,制成方形毡盖。将其对折后,缝住一端。通常为取得好成绩,比赛前要让赛马大汗淋漓。在马落汗后,用套盖将马颈的部位包盖严实,以免着凉。

3.服饰和佩饰

服饰的源起和形成与人类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柯尔克孜族大部分牧民随逐水草而居,夏季居住毡房,冬季则定居在气候较暖的山谷地带所筑的四方形土屋内。服饰的特点具有草原牧民的共性兼具本民族服饰特色。牲畜的皮毛和毛织品是他们的主要衣饰原料。

柯尔克孜族服装式样,男以袍式为主,女以裙装居多。柯尔克孜人喜爱红色,其次是白色和蓝色。它表现在服饰、绘画、装饰和工艺品上,这是柯尔克孜人开朗、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的很好地反映。男子一般上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外穿用羊皮或蓝色、黑色棉布做成的“袷袢”,腰系皮带或绣花的布腰带。也有用驼毛织成的,袖口黑布沿边,系皮腰带,带上拴小刀、打火石等物。女穿对襟上衣,宽大无领,长不过膝,多褶的长裙下端镶皮毛。也有穿连衣裙者,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老人冬季喜穿皮裤,脚穿皮靴或自制的叫作“乔勒克”的轻便船形鞋。

(1)服装

柯尔克孜族服装的种类很多,有内衣、外衣、白皮大衣、布皮大衣、毛织长衣等。男女服装在颜色、式样等方面有严格区分,男子多为黑白两色,年轻男子间有蓝、棕色;老年妇女多为黑、白、蓝色,年轻妇女和姑娘多为红色和绿、黄、棕色。衣料多以羊毛和驼绒织布为主,另外还有棉、丝绒织品,柯尔克孜族一般爱穿灯芯绒外衣。

柯尔克孜族女服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柯尔克孜族妇女老幼都穿衬裙,外加连衣裙。老年妇女一般穿竖领长袖的普通连衣裙、宽领或无领长袖连衣裙,青壮年妇女多穿腰褶连衣裙、竖领长袖前开身连衣裙、无领无袖前开身连衣裙,姑娘一般都穿百褶裙。柯尔克孜族男子穿贴身衫或汗衫,老年男子外加无领无袖前开身衫或无领长袖筒衫或无领长袖前开身前衫,中年人多穿竖领长袖衫,青年人则穿竖领长袖绣花衫。男女都在衬衫和裙子外面穿坎肩,男人多为黑、灰、蓝三色,妇女多为红色(姑娘和年轻妇女)和绿色(中年妇女)等,坎肩多为三个兜,四只纽扣。

柯尔克孜族男上衣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奥普克塔尔:柯尔克孜族坎肩。亦称“结列提开”。老年人穿用的,一般用羊皮制成,外缝黑色布面。青年男子的比较讲究,胸前和边缘缝有白色或红色花纹,一般穿于白衬衣外,较短。青年女子的为红色或紫色,边缘绣有艳丽的绣花图案,胸前缀有银质饰物和贝壳纽扣,种类繁多,美观大方。

凯麦尼泰:柯尔克孜族冬季穿的外套。用毡子做面料(毡子必须用夏季或秋季剪下的羊毛制作)。衣摆上有一层与毡子颜色相配的布料,适合雪天穿,现已少见。

羊皮大衣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多勒达依:柯尔克孜族男子冬天穿的长外套。用厚面料制成,薄毡做衬里。据民间文学作品介绍,柯尔克孜族古代都穿此服。外套的下摆宽,衣领加边。侧边斜扣,袖子和前襟有褶皱。后渐渐为凯麦尼泰、依其科等服装所替代,20世纪20年代以后很少有人穿着。

依其科:柯尔克孜族在冬季穿用的皮大衣。大衣外用布料做面,里面用羊皮和貂皮或其他兽皮做成。过去柯尔克孜族的贵族和部落首领穿的大衣面料用毛绒或丝绒等,里面用貂皮做成。普通牧民穿的大衣则用粗布缝成,里面用羊羔皮做成。大衣的领子比较宽大,而且领子和里面用的皮质一致。依其制作材料分3种,即石貂皮大衣、雪豹皮大衣和羊皮大衣。柯尔克孜族人讲究女孩子的穿着打扮,女孩子穿的皮大衣外面绣花,里面是比较贵重的皮料。

连衣裙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库玉乃科:柯尔克孜族连衣裙。这类裙子种类较多,青年女子穿紧腰连衣裙,老年妇女穿不紧腰的,宽敞肥大。

凯买尔:柯尔克孜族传统的皮腰带,即饰银皮腰带。凯买尔用野山羊皮或马皮缝制,宽约10厘米,饰以柳叶状或圆形錾花的银饰牌。多用冠形錾花嵌铜银牌搭扣,腰带两端银牌搭扣的造型讲究对称。女子腰带多用马皮制作,银饰牌刻以花草纹,并镶红宝石、绿松石和珊瑚等。搭扣造型多取花卉形。男子腰带沿用至今,女子已不用。

卡达克:柯尔克孜族传统纽扣。圆形(直径3厘米),银质。用于女子外衣和大衣上,也缝在姑娘上衣的对襟作装饰。

(2)帽子

柯尔克孜族十分注重戴帽子,帽子的品种很多,男女一年四季都喜欢戴一种名为“托甫”的圆顶小帽,多用红、绿、紫、蓝等色灯芯绒做成,年纪大的多用黑色。冬季,年轻人喜欢戴用羊羔皮和狐狸皮做成的皮帽,或用羊羔皮或狐狸皮做的圆形高顶皮帽,顶部用绸缎,其他部位用灯芯绒,男帽顶部多用绿色,女子的则用红色;夏季,男子戴白毡帽,帽子下沿镶一道黑线,四周帽檐上卷,左右两侧开一道口,帽顶为四方形,有珠子和黑色的缨穗。

帽子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喀勒帕克(白毡帽):柯尔克孜族传统白毡帽,男子夏秋季戴用。为四竖棱圆顶卷檐。早期的白毡帽,卷檐前后开口。现在的白毡帽,卷檐左右两侧开有小口,多用黑线缝缀,使其不显。白毡帽用专门擀制的白羊羔绒毡缝制。其工序是,先将白毡剪成四块帽料,每块缝贴深色浆布作里;再缝接四块帽料,并在缝接处镶黑色平绒棱条;最后将帽内边沿镶黑色平绒布(宽约8厘米),并外翻上卷。青年的白毡帽内边沿和帽顶棱条两侧扎绣简洁的图案。少年的白毡帽内边沿和帽顶棱条多用暗红色平绒布,帽顶有红缨或红蓝宝石珠串。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九·黠戛斯条)和《新唐书》(卷二一七·回纥传)记载,黠戛斯人戴“锐顶而卷末”之帽,这种帽子即柯尔克孜族白毡帽的前身。白毡帽是柯尔克孜族男子民族服装的一部分,被视为“圣帽”。平时不戴时,放之高处,忌随便抛扔踢踩。

塔克亚(女帽):柯尔克孜族传统女帽。用自织白色土布缝制。有克勒塔克亚和克卜塔克亚之分。克勒塔克亚为无檐、双耳、开顶、带发披的绣花帽。用丝线齐针绣在帽耳和发披上,满绣花草、动物纹和几何图案。帽耳沿的绣面上佩有银饰,其后沿边缝挂珊瑚银饰坠,发披末端为手工编织的彩穗。新娘或年轻妇女缠戴叶列切克时作内帽用,露出双耳和发披。克卜塔克亚与克勒塔克亚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发披。老年人的花纹较少;中年妇女的为圆形高沿(高约12厘米)帽,帽前沿绣有花纹或佩有饰品。妇女出门,缠戴叶列切克或戴头巾时作为内帽,平时在家也戴用。儿童的为高沿(高约12厘米)、带遮耳后披帘的夹层圆帽。帽正沿饰有珠串、彩扣等,帽后披帘绣有花纹,平时戴用。

柯尔克孜族织锦圆花帽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帽子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叶列切克(女帽):柯尔克孜族传统的妇女帽。由软帽(柯尔克孜语称“塔克亚”)和缠戴于其上的白色丝绸(或棉布)组成,是已婚妇女的标志。老年的缠层厚平(高约17厘米),似盘状,缠层上披盖白色乔其纱或丝棉针织大方巾,缠戴时包住两颊。年轻妇女的缠层,有的高耸(约30厘米),有的似鹅头(25厘米),佩有饰品。帕米尔高原克卜恰克部落妇女多戴鹅头式叶列切克。软帽的帽耳和头皮披露于外。两帽耳挂珊瑚珠穿银元、银盒的牌饰,垂至膝盖。缠层正面饰有红宝石、银元和珊瑚珠串(或银链)流苏。缠层外多披白底绣花大方巾。方巾四沿饰有手工编织的穿珠彩穗。其他地区妇女的叶列切克高而直,缠围绣花或缀有银牌饰的红色宽带(宽约12厘米)。顶部缠巾垂掖在左后边。戴时,只露出面额、眼睛、鼻子和嘴。由于气候寒冷,北疆妇女的叶列切克缠包严实。

帽子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托甫(单帽):柯尔克孜族圆形小单帽,夏天戴用。用平绒、丝绒作衬,再缝以双层或多层棉布作里子。男子多为绿、蓝、黑等单色帽。秋冬季衬在白毡帽和皮帽内。姑娘为红色或棕色,帽前沿佩有珠串、银链等饰品,有的则在帽周沿绣以花纹。老年妇女的多为暗色布帽。出门戴用时,外裹头巾。

帽子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台别太依(皮帽):柯尔克孜族皮帽。圆形,平顶卷檐,冬季戴用。男子的帽檐多为黑色羊羔皮和狐狸皮,帽顶用黑色或绿色平绒布缝制,帽里为棉衬。男童的帽顶帽檐均为黑羊羔皮。姑娘的帽檐多用旱獭皮、水獭皮和白羊羔皮。帽顶为红色平绒、绸缎或黑、红色皮革,帽里多用绸缎和白羊羔皮。台别太依因地区不同而略有差异。帕米尔高原克卜恰克、乃蛮部落的帽檐用黑羊羔皮作的梯形皮帽。杂居在维吾尔族地区的柯尔克孜族人,戴用一种绣花的翻皮高顶白帽,帽下沿镶一道黑色羊羔皮(宽约1厘米),帽顶周沿绣有图案。

雪库略(礼帽):柯尔克孜族妇女结婚礼帽。帽子顶部高而尖,呈尖锥形。由护颊、帽顶、护颈等部分组成,护颊约20厘米×10厘米,帽顶高约25厘米,护颈长约36厘米。最初用精选的白毡,后用绸缎内垫羊绒缝制而成。两边护颊用水獭皮、貂皮缝制。过去有钱人在帽子上缝嵌珠宝并用孔雀、天鹅等鸟羽装饰。贵族、汗王家族还用较贵重的宝石修饰。一般在新娘出嫁时戴用,到男方家里2~3天后再送还给娘家保存。目前已成为少女们庆典节日的礼帽。

(3)饰品

柯尔克孜族男女都喜欢首饰。妇女除用金银耳环、项链、戒指和手镯外,还用绣花的红色金丝绒布条绑扎发辫,在发辫下部系有数条链子,挂银元、钥匙等装饰品。妇女头上的装饰品很多,大多喜欢戴红、黄、蓝色的头巾,年纪大一点的妇女围颜色较素的头巾。年轻妇女戴一种名叫“塔克西”的圆形金丝绒花红帽时,还要蒙一块漂亮的头巾。

头饰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柯尔克孜族银头饰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恰奇巴克:柯尔克孜族妇女发饰。为一种三角形的银质发夹,是在不戴发带时用来夹发辫的。

辫尾饰:柯尔克孜族妇女传统的辫饰。用珊瑚珠串穿,内錾花纹,外嵌松石、珊瑚等宝石的三角、长方银盒或镂花长方银牌,末端接黑线长穗(约35厘米)。年轻者还用彩穗作装饰,也有用银链接银元作辫尾饰。其工艺简繁因辫尾饰的种类而异,亦因使用者的年龄有别。老年妇女的辫尾饰较简单。

巧勒甫(辫饰):柯尔克孜族妇女传统的辫饰,系于辫梢。多为连坠錾花银牌饰。其制作工艺为,用银打制出2个或3个大小不同,造型相似(或各异)的主体薄板及若干个小圆(或方)板。錾刻花纹槽于银板,并镶注黑色颜料。磨锉表面使之光滑。用银链(或银环)坠连银牌。此外,还有连坠镶宝石镂花银牌饰。其主体为大小不同造型一样的镶红宝石镂雕银牌,配以若干银元作坠饰。巧勒甫是姑娘出嫁不可缺少的嫁妆。

依克灭:柯尔克孜族妇女首饰,即耳坠、耳环。纯银制作,耳坠的造型丰富,其中三角形錾花银牌垂挂若干纺锤形錾花银片耳坠和菱形锤体银耳坠最具代表性。耳环多为半月形錾花银牌或半圆形双面镂花银耳环。錾花耳坠、耳环的纹槽镶注黑色颜料,与银白映衬。

银耳环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银耳环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项链:柯尔克孜族妇女首饰。圆形镂花银牌嵌红宝石、翡翠项链是妇女传统的项链之一,即用银链衔接5个或7个镶宝石镂花圆形银牌制成,工艺精细。生活于帕米尔高原地区的妇女多用。

夏凯克:柯尔克孜族妇女传统的装饰品,即戒指。用银、铜制作。成年女子的戒指为菱形錾花,镶注黑色颜料。姑娘多带菱形錾花铜戒指,戒面纹槽镶注红或黑色颜料。男子的戒指刻有鹰头、羊角纹和日月星辰等图案。

皮恰克:柯尔克孜族男子佩刀,铁质。一般长15~20厘米,带刀柄,有皮刀鞘,多为双刃,亦有单刃的。刀柄为铜和骨质,上面用各色玻璃嵌成花纹图案。

(4)鞋袜

柯尔克孜族人非常忌讳赤脚行走。他们脚上穿的是袜子、长筒靴、皮套鞋、无跟靴、胶鞋和皮便鞋。袜子的种类很多,有缝制毡袜、毛织袜、缝制布袜、绣花袜、擀制毡袜等。其中妇女的毛织袜和丝袜长及上腿,甚至臀部,男子袜子一般长及踝骨以上膝盖以下,颜色除驼绒线袜和绣花袜子外,其他都是白色或黑色。

柯尔克孜族男靴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软靴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柯尔克孜族由于骑马和游牧的需要,都喜爱穿长筒皮靴,样式多为尖头且光滑,男子多为平跟,妇女则为高跟。

巧阔依(软靴):柯尔克孜族无跟平底软靴。在柯尔克孜族中流传至20世纪50年代。根据其制作材料分为皮制、毡制。皮制巧阔依一般用畜头部或腿部的厚皮缝制,缝口朝外翻,靴尖朝上翘。缝线均用特制的山羊细皮条,靴靿因人而异可长可短。下部缝有两条皮带用来束紧使其不易脱落。毡制巧阔依一般用秋季剪下的绵羊细毛擀制的毡片缝制并缝贴皮底。这种软靴既轻便又耐穿,十分适合牧民穿用。

塔热特麻(女鞋):柯尔克孜族简易男女鞋。用马、牛、牦牛或骆驼皮制作。其制作工序是,用发酵的麸皮将皮毛脱净,趁皮未全干时裁剪,并在皮的周沿剪出数个小洞。穿系鞋带,再套在鞋模上晾干定型。鞋带用山羊毛搓捻而成,粗而长。穿时需用毡垫,并穿长筒毡袜,鞋带交叉系于小腿肚上。此鞋轻便暖和。北京民族文化宫有藏品。

皮依玛:柯尔克孜族冬季用靴,也称毡筒。用白色羊毛擀制而成,脚底部硬厚,上部较软,长可及膝,笨重,但保暖性好,是外出放牧、骑马不可少的冬季鞋靴。

塔依吐亚克(羊倌鞋):柯尔克孜族古代传统羊倌鞋。用小马的皮和四只马掌制作,结实耐用。鞋底用马的前后掌钉成,鞋面和鞋帮为带毛的马皮,系有皮革鞋带。有的没有鞋帮、鞋面,仅用皮革鞋带连扎穿用。北京民族文化宫文物保管部有藏品。

4.民族乐器

柯尔克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和多种民族乐器。古代柯尔克孜曾使用多种乐器,据《新唐书·黠戛斯传》载:唐代柯尔克孜人的乐器有“鼓、笛、笙、觱篥、盘铃”等。从民间调查所获古柯尔克孜人的乐器有库姆孜(三弦弹拨乐器)、托木尔库姆孜(铁制三弦弹拨乐器)、克亚克(两弦弯弓乐器)、吐克图(箫)、结孜吐克图(铜箫)、苏乃(唢呐)、秋吾尔(竖笛)、曾格拉马(笙)、巴斯(鼓)、多兀勒巴斯(战鼓)、多兀勒(手鼓)、班达鲁(腰鼓)等。

根据乐器的不同构造和发音方法划分,柯尔克孜族的打击乐器有“多几勒”(手鼓)、“巴斯”(钢银)、“邦达勒”(腰鼓)、“当格拉”(小手鼓)等。柯尔克孜族吹奏乐器主要有奥兀孜考姆孜和用藜芦茎、骨头、鸟羽、木头、红铜等制作的吹奏乐器,如“喀米什斯比孜格”(藜芦茎笛)、“吉戛其斯比孜格”(木制笛)、“索奥克吐图克”(骨制箫)、“喀纳特吐图克”(鸟羽箫)、“结孜吐克图”(铜笛)、“结孜凯尔乃”或“结孜苏尔乃”(铜箫)等。而克亚克是柯尔克孜族的拉弦乐器。

斗布力鼓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库姆孜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库姆孜:库姆孜是柯尔克孜最古老、广泛流传的一种弹拨乐器。一般用松、杏、红木等硬质木料制成。制作工序有开料、加工、黏合、油漆等。琴体长80~100厘米,宽约5厘米,由琴箱、琴杆、弦轴、指板、音品及琴弦组成。琴箱销扁,近似梨形,琴颈细而长。琴头侧置三轴,张三根弦。演奏时将琴置于胸前,左手持琴颈,右手食指和拇指弹奏或五指轮奏。库姆孜有高中低音三种,能够独奏、二重奏、合奏和伴奏。在汉文史籍中自汉代以后有“火不思”、“浑不似”、“和必斯”、“胡拨四”、“考木兹”、“扣木兹”、“孔木孜”、“克木斯”、“考姆兹”等音译名。清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柯尔克孜族朝贡时给朝廷的礼品中就有两种库姆孜,一种为三弦,一种为四弦(见《大清会典图》)。库姆孜除了在舞台上演奏外,也广泛流行于民间。民间艺人用它来弹奏古典曲目,又可作为即兴演唱的伴奏,还作为《玛纳斯》史诗演唱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库姆孜古典套曲流传下来的有上百部。

多勒巴斯:柯尔克孜族打击乐器。在圆形木箍面上蒙骆驼皮制成,拿在手上或者挂在马靴上敲打。过去用于作战时发信号并威慑敌方,也用于打猎时击打,将受惊的猎物驱赶到便于狩猎的地方。后来演变成柯尔克孜民族乐器之一。

邦达勒:柯尔克孜族打击乐器,即腰鼓。木制,短圆柱形,两头略小,蒙皮革。挂在腰间用手掌或用包头小木棍敲打。古代用于部队出击,近代用于赛马、月下赛跑、跳舞等活动时渲染气氛。

却尔:柯尔克孜族吹奏乐器,也称作“巧奥尔”、“曲奥尔”。与竖笛相似,用鹰腿骨、忍冬木、竹子或金属材料制成。制作方法是先将忍冬木、竹子等原材料截成45~50厘米长,然后用烧红的铁条将其内部打通并在壁上钻3~6个孔即成。鹰骨巧奥尔亦用同样方法制作。吹奏者手持巧奥尔一头吹气并用手指按压孔眼而奏出各种曲调。其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制:“却波却尔”意为“以土陶制作的却尔”,原形与陶埙相似,上开3~6孔,能奏出一个八度内完整的自然音阶,音色圆润。“欧斯柯勒克却尔”意为“带哨的却尔”,木制成空管,上端插有单簧哨片的特制哨头,管身开有6~7孔,音量较前者洪大。“曲戈依诺却尔”意为“开管、直通的却尔”,原来用一种名叫“巴尔透尔康”的草茎制成,上下直通无哨片或“山口”,以舌尖抵住部分上孔留出吹口,演奏时带有发自喉咙的延续长音。

凯尔乃:柯尔克孜族吹奏乐器,铜质,曾作为军号在战斗中广泛使用。外口部如铜铃向外张开,吹气部用细铜管制作,总长约3米,声音洪亮,音色雄浑。在史诗《玛纳斯》中对凯尔乃有大量描述,是古代指挥军队作战必不可少的军号,后成为部落首领或汗王举办大型庆典、迎接贵宾时的礼号。现在为民间大型吹奏乐器。

苏尔那依:柯尔克孜族吹奏乐器。以木管制作,长约33厘米,上口安铜管,长度约10厘米。铜管上口复安芦哨,吹之出声。木管正面有七孔,背面有一孔,侧面有一孔,下端套有一个喇叭形铜管。声音响亮而尖厉。古代用作军事讯号器,今用于表演文艺节目时演奏。

木笛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柯力克亚克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铁米尔阔木兹:柯尔克孜族传统乐器。用铁、铜、银等金属制成,长约7厘米。先将一根金属弯曲成梨形,中间安装一根薄金属弹片,弹片比琴身长出一截并向上弯,尖部打一小结用来弹拨。演奏时将琴身用上下齿轻轻咬住,向外吹气并同时用拇指拨动琴舌,可奏出动听的乐曲。铁米尔阔木兹通常由妇女演奏。柯尔克孜族用此乐器为民歌伴奏,也可弹奏许多传统曲目。

克亚克:也写作“克雅克”,柯尔克孜族古老的弓弦乐器。由琴耳、琴箱、弦琴脖、弦垫、拉弓等部分组成。琴身一般用柏、杏、松木整体刨削而成,长65~70厘米,琴脖较短。音箱呈纵向切开的梨形并用骆驼皮蒙住下半部。琴弦固定在琴底的两根细皮条上。演奏时把琴竖置于膝部用弓拉奏。琴耳用忍冬木、沙棘木等制作,琴弦用马尾张开。为使音色纯正清晰,一般用5岁马的尾巴做弦。马尾在张开成弦前先用肥皂水冲洗并梳理一遍,然后用松胶涂刷。每一次演奏前还要涂刷一次松胶。演奏时,克亚克的上根弦发出浑浊的固定音,而下根弦则发出不固定的音,两者结合而发出变化的不定的音调,可模拟人声。柯尔克孜族传统的克亚克演奏曲目有《白额枣骝马》《白羊羔》《草原之夜》《雪鸡飞腾》《狂牛奔驰》等。克亚克常被作为演唱史诗、民歌的特定伴奏乐器。

口弦(奥孜库姆孜):是柯尔克孜族妇女和儿童含在口中用手指拨弹的一种乐器,为铁制、单簧,含在嘴里用手指拨奏,靠改变口腔的形状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音域只有五、六度,声音微弱柔和。

铁口弦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铜口弦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张丹波摄

羊偶道具:柯尔克孜族演出用具。由一对绵羊或山头木偶及装有踩板的道具箱组成。弹奏库姆孜时,为获得生动感人的演奏效果,根据曲调内容,有时配以羊偶斗架的表演。演奏者手弹库姆孜,脚踏羊偶线板,使羊偶随曲调节奏前后摇摆。

此外,柯尔克孜族民间还有单面鼓等打击乐器及金属制长号筒等乐器流传。

(三)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分为口头传承、表演艺术、仪式习俗、传统技艺、知识实践等几类,包括民族民间流传的口传文学、诗歌、神话、故事、传说、谣谚、音乐、歌舞、传统生产、制作技艺等。柯尔克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柯尔克孜族在与大自然适应与抗争的长期过程中的智慧和文化内涵。主要是围绕着生存活动,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家庭为单位普遍被民众掌握。大至宇宙天体,小至一草一木,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皆有传说、故事、民谚、民谣。

1.手工制品

(1)冶金和铁器制作工艺

古代柯尔克孜人已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唐代的黠戛斯人的金属冶炼业已有较高的水平,史称其“铁甚坚利,工亦精巧”。据考古发掘资料,叶尼塞河流域地区出土大量炭、熟铁块、铁犁头和众多的熔炉,说明当时的柯尔克孜人铁的冶炼与制造已很发达。此外,这些地区还出土不少银碟、金罐、金盘和各种金、银和青铜饰物,这些器物制作精巧,说明金银和青铜器制造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到元朝时期,柯尔克孜族还学会了锻造农器和造船等。

铜盘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铜盆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近代柯尔克孜族的制造技术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用黄金、白银、红铜等镶嵌制造的耳环、手镯、项链、戒指等,具有特殊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征。用铁钢等制造的各种餐具、工具和生活用具也别具一格。尤其是铁制和铜制茶壶,其工艺精致,轻便而实用。其中较为流行的有羊嘴壶、鱼嘴壶、龙头壶、卧羊壶、卧驼壶、卧马壶等。壶面上还刻有漩涡纹和几何纹。铁制锅也很有特色,普遍使用的有圆形四耳锅,锅耳多为动物形状,有的为羊耳,有的为马耳,有的为鹿耳。

铜壶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锁 乌恰县博物馆提供

他们还用金属制造刀、剑、盒、纽扣、铃铛等。刀形多为直式、箭式、鸽嘴式。刀剑上刻有兽头、花卉、漩涡和几何图案。刀和剑把多用兽角、木料和金属,其形状似野羊角,并在其上镶有金、银、铁、铜块或有色玛瑙、宝石等。铜制的针盒、烟盒、火药盒等多为牛角形,长约10厘米。盒面刻有几何图案和花卉、箭戟和巨龙。纽扣多为方形、圆形,并铸有鹰头、星辰、花冠等图案。铃铛多用红铜、白铁制作,其形状像喇叭花,常作为小孩摇篮、马和骆驼笼头的饰物[21]

库尔袒:柯尔克孜族古代争战器具。顶部大且呈椭圆形,有细长的木质柄。最初用石头打制,后用铜、铁等铸造。在行进中挂在马鞍上。

卡勒汗:柯尔克孜族古代防护器具,即盾牌。呈长方形或圆形。用以抵挡和防护刀、矛、箭等打击。

(2)裘皮加工工艺

柯尔克孜族的裘皮加工工艺有相当高的水平,从汉以前古墓发掘的情况来看,古柯尔克孜人生活用品中裘皮制品占很大的比重,从衣着装饰到日常用品都有裘皮制品,在生产、交通工具中,也有裘皮制品,如以皮带代替金属材料连接各种木制工具部件,以裘皮置于滑雪板底部,以增加其光滑度,以皮革蒙面做手鼓、库姆孜等乐器。而生活中的皮桶、皮碗、皮口袋以及皮衣、皮帽、皮靴、皮袜等,更是每一个家庭都必不可少的。

现代柯尔克孜人特别善于用动物皮制作日用物品,手工工艺有相当水平,用土法硝皮脱油,以火烤、烟熏、打磨使皮制品干燥,增加色泽、亮度和光滑度。柯尔克孜人制作的皮帽,既暖和舒适,又美观大方,是很受喜爱的工艺品。柯尔克孜人的马鞍、马辔等马具,做工精良,集木、铁、皮革于一身,把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融为一体,是柯尔克孜族工艺的代表[22]

(3)工艺美术

柯尔克孜族还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如刺绣、擀毯、雕刻、织花和金银器等,多以兵器、山鹰、云彩和猛兽作图案。其中尤以刺绣、编织最为著名。柯尔克孜族的生产、生活用品和各种装饰品上,都有通过各种方式塑造的各种图案。这些图案种类多样,有野兽家畜、飞禽昆虫鱼蛙、自然现象、几何图形、树木花草以及生活用品等。

第一,织绣工艺。

柯尔克孜族的纺织、刺绣工艺水平相当高,在叶尼塞河流域,汉以前的古墓出土的织物中就有柯尔克孜族的毛织品,这些毛织品上绣有精美的鸟兽及植物纹图案,元代在我国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族地区就有专门织造绫罗锦绮的工匠,当时的主要织物为毛织品。

柯尔克孜族妇女的纺织、刺绣一直延续发展,她们用羊毛织的粗毛呢,用骆驼绒织的头巾、毛呢料等,很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各种各样“胡尔俊”(褡裢)以其精美的图案、绚丽的色彩,颇受喜爱。柯尔克孜族妇女讲究织物上的图案美、色彩美,她们的织物,都用不同颜色的毛线,织上美丽的图案,从头上戴的帽子,到脚上的靴子,从衬衣、衬裙到各种外套、大衣,都要绣上花纹、花边。

柯尔克孜人的毡房里,从帐壁上挂的帏幔,到床围及其他装饰物,都要绣上图案花纹,甚至用来端饭锅的两块小小的垫布上,也要绣上或者剪贴上美丽的图案。

柯尔克孜人刺绣工艺的艺术图案,有传统题材和现代题材两种,以传统题材为主。传统题材的图案主要由山、水、鸟、兽、刀、枪、剑、戟、蓝天、白云等构成,以狩猎图、军旅图为主;现代题材的图案主要由树木花草、房屋建筑等构成,以反映现代生产、生活为主。图案造型美妙,颜色搭配和谐,色调鲜艳,线条流畅,构图接近生活,给人以亲切朴实的感觉。

柯尔克孜族的各种图案主要是通过刺绣、绘画、雕塑、编织等方式实现的。刺绣方法有平绣、结绣、钩绣、扎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等。每个柯尔克孜族妇女都会刺绣,她们用彩色粗细毛线、棉线、麻线和金丝绒线绣出被称为“凯什台”(绣织)和“突兀尔”(贴花)的工艺品。她们刺绣的工艺品主要有绣花丝绒、绣花天鹅绒毯、绣花毛袋、围帘、壁帘、镜梳袋、花腰带、手巾条、头巾、手帕、被褥、枕套、衣帽、鞋袜和布制烟袋等。

第二,绘画艺术。

柯尔克孜族的绘画艺术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他们的许多日常用品都绘有画,如地毯、壁帘、挂毯等工艺品有的是绣花,有的则是印花或贴花。印花必须先绘制图案,如印花壁帘,是先在木块上绘图,再雕刻成模戳,然后在帘上印出小鸟、山鸡、雄鹰、羊羔、小骆驼、小山羊等彩色图案。木制品上通常也绘有画,如毡房内的木箱上,绘有日月星辰、骆驼、山羊、山丘、马莲草、河流等图案。彩木碗、彩木盆、彩木勺等用具上都绘有画,通常是先涂上一层漆,然后绘各种几何图案。彩木盆上多绘禽类、鱼类和花草等。此外,摇篮、木车上也绘有各种画。

第三,编织艺术。

柯尔克孜族的编织艺术主要表现在芨芨草编织品上。每年深秋季节,他们把芨芨草连根拔下,暴晒数日,干后剥去外皮,根据需要截成各种长度。先用单色(多用白色或蓝色)毛线把芨芨草扎编成形,然后用染成各种颜色的毛线,在其上编织各种图案、花纹。他们用芨芨草编织的毡房门帘、墙围、卧室或厨房的隔墙、晒奶酪的晒席等都有图案。有的门帘上编织有双头乾、弓箭形和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和锯齿形等图案;有的编有小鸟、山鸡、布谷鸟、雄鹰等禽类形象;有的则编成高山瀑布和流云浪花等图案,使小小门帘繁花似锦,别具风采。最有代表性的是毡房墙围,在长短约10米的墙围上,经过他们巧夺天工的编织,几乎把柯尔克孜人全部生活都浓缩在里面。

第四,擀毡织毯。

擀毡织毯是柯尔克孜族妇女最主要的手工业工艺生产,毡毯的花纹复杂,有怪兽、人物、几何图案等。在柯尔克孜族人的生活中,毡制品占主要地位,从住的毡房到铺的毡子,从头上的毡帽到脚下的毡筒毡靴,全部都是毡制品。

柯尔克孜族的毡子有白毡、黑毡和花毡,白毡和黑毡都是以原色羊毛做成。白毡主要用来做毡房、毡帽、毡筒、毡袜;黑毡主要用来做马鞍垫、摇篮、衣服等内垫;花毡以黑毡子做衬底,然后将染成不同颜色的毡子剪成各种图案,以色线缝制在黑毡上。花毡选用质地较好的毡子,又经过剪贴,成了双层,美观好看,坚固耐用,一般较大,主要用来铺炕。柯尔克孜人地上铺毡而不铺毯,毯子主要为挂毯。挂毯用不同颜色的羊毛线织成,面积较大,绒而光滑,图案花纹鲜艳而庄重,一般都挂在毡房或房屋的正面,是室内的主要装饰品。

卡加尔:柯尔克孜族传统染织工艺品。由各色颜料染成的绵羊毛线织成。织品幅宽30~50厘米。图案有山鹰纹、羊角纹、狗蹄纹、鼠迹纹、麦穗纹等传统花纹。用于缝制花毡马披、马身套盖和饮料袋等日用品。亦织成绷带(宽约10~15厘米),用于绷固毡房构架和披毡。

绣花手帕:柯尔克孜族绣花工艺品。多用直针绣法绣花朵于手帕的四周,边沿锁缝白色或红色钩织花带。姑娘和小伙子之间产生爱慕之情时,姑娘会暗中绣制一块绣花手帕,送给心上人作信物。

2.文学艺术

柯尔克孜族有丰富的珍贵文学遗产。其特点是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在口头上世代相传。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体裁多样,五彩斑斓,有史诗、叙事诗、歌谣、传说、故事、谚语、寓言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柯尔克孜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积累形成的。各类作品的内容充分展示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勤劳勇敢、爱憎分明、追求美好生活等淳朴、善良的精神风貌。

(1)史诗

史诗、叙事诗在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其一,史诗、叙事诗在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已经挖掘和初步得到整理的有神话史诗《考交加什》《库达依克》《英推托什吐克》;有英雄史诗、叙事诗《玛纳斯》《巴领什》《扎勒托依》《加芮什与巴依什》《库尔曼别克》《江额里木尔扎》《玛玛克与绍波克》等;有爱情长诗《库勒木尔扎与阿克萨特肯》《奥尔交巴依与克茜姆江》《萨林基与别阔依》等。其二,史诗有优美的押韵的诗体语言,既反映历史也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可以说,史诗既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又有助于民族历史的研究。因此,史诗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代表和精华。

在柯尔克孜族史诗中,最具有代表性、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就是英雄史诗《玛纳斯》。《玛纳斯》与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堪称我国三大史诗。凡是有柯尔克孜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玛纳斯》在传唱。不仅是中国的柯尔克孜族在传唱,境外有柯尔克孜族生活的国家都在传唱。然而,目前传唱水平最高、具有权威的唱本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老艺人居素甫·玛玛依的8部《玛纳斯》唱本。这个唱本是长达20万行的鸿篇巨著。史诗中塑造了上百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个唱本的宏伟规模、曲折情节、艺术造诣都达到了高峰。

居素甫·玛玛依传唱的八部《玛纳斯》已经全部录音、记录和整理,一部分已被翻译成汉文出版或将陆续出版。居素甫·玛玛依当选为中国文联委员、新疆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新疆分会常务理事。目前,《玛纳斯》研究已超越了国界,国际性学术讨论会已召开了几次。

(2)民歌

民歌是柯尔克孜民间文学的又一重要形式。柯尔克孜语称民歌为“额尔”。柯尔克孜族民歌浩如烟海,作者都是人民大众,来自民间,经过歌手们的提炼、加工,再到民间流传。民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容易抒发感情。一般都有曲有词,可独唱合唱。历代传唱的民歌都是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和特殊风格的文学佳作。柯尔克孜民歌根据歌曲内容和演唱艺术形式,可以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大类。新疆柯尔克孜族民间则将民歌分为“也尔”和“乌洛泔”,东北柯尔克孜族则将其分为“长调”和“短调”。

传统民歌有劳动歌、习俗歌、爱情歌、抒情歌等,是历代柯尔克孜族人民生活实践的真实写照。劳动歌以生产劳动为主题,歌颂劳动、歌颂农牧业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贯穿有各种各样的民歌。如《守圈歌》《牧民之歌》《牧马之歌》《绵羊之歌》《骏马之歌》《撒种歌》《打场歌》《扬场歌》《打毛歌》《割吧,我的镰刀》《熟皮歌》等等。习俗歌反映民族的风土人情,内容很广泛,最流行的有《摇篮曲》《劝嫁歌》《结婚歌》《离别歌》《迎宾歌》《秋千歌》《游戏歌》《悼亡歌》《祈祝歌》《诺普孜歌》《拉玛赞歌》等等。从习俗歌中可以加深对这个民族的认识和了解。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中都有情歌,传统情歌多数是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表达青年男女追求恋爱自由的美好理想,因此,往往显得调子压抑、低沉。主要有《青春好像情人一样》《在你青春美妙的年代里》《你可知道我深深地爱着你》《情人》《相爱歌》《痛苦》《阿克图奴克》等,柯尔克孜人的爱情歌风格多样,有许多巧妙借用动植物、山川、河流或象征性的女性名字,以及人们珍爱的实物来描绘恋人的举止行动,寄托爱心,如《雪鸡》《卡尔塔》《梧桐》《你是一枝红玫瑰》《孔阿泰》《古丽卡依尔》《斐尔札特》《金纽扣》等。《耳环》描述了歌手对情人的思恋和难言的痛苦心情。新民歌中的情歌,则反映了新时代的思想情操,显得活泼、热情、优美。抒情歌中多为标题内容明确的艺术作品,浸透了对家乡的热爱,如《杜里布尔津》《沙帕尔拜》《斯拉依居尔》《库兰沙拉克萨帕尔拜》《吉鲁苏、索木塔西、诺开斯坎》《清泉边》《绿色的草原》《辽阔的高山牧场》《草原清泉不断地流》《柯尔克孜人住在大草原》《在哈拉居力村边上》等,歌曲热烈奔放,洋溢着歌手对草原和亲人的深情厚意。

新民歌产生于柯尔克孜族人民翻身做主人之后,人们用纯真的思想感情,创作出大量的以歌颂革命、歌颂共产党、歌颂领袖、歌颂人民军队、歌颂祖国、歌颂新生活等等为主题的新时代的作品,如《曙光》《美丽的牧场》唱出了柯尔克孜人迎接自由的喜悦心情;《我不愿意离开你的毡房》《你的嘴儿好像奶油一样香甜》《戴起你的银镯子》《选一个巧手的好姑娘》歌颂了男女青年爱情和自由结合的甜蜜生活;《马上角力士》显示了柯尔克孜人的幽默、诙谐、乐观。

此外,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寓言、笑话等等,都是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因为有这些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的宝贵精神财富,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文学才格外引人注目。

(3)音乐

柯尔克孜族的乐曲是他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柯尔克孜族喜爱音乐,历代的音乐作品主要是由“阿肯”(弹唱艺人)、“额尔奇”(歌手)、“库姆孜奇”(琴手)等艺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柯尔克孜人的乐曲可分为有歌词的乐曲和无歌词的乐曲两类。从乐曲的长短来看,可分为大曲和小曲。小曲称为“乌般”,歌手可按调填词弹唱。大曲称为“股衣”,一般由几十个乐章组成。“穷股衣”是规模很大的组曲,可以用几十种不同的曲调演奏几天几夜。如《康巴尔汗》有60个乐章,《喀热则库依》也有30个乐章。此外,属于大曲的还有《胜格拉玛》《勃托依》《猎入库依》《凯尔别克》《喀帕尔图》《哲提库勒》(七个奴仆)、《柯孜加依克》(美丽的草原)、《阿勒斯坦与布勒布勒》(狮子与布谷鸟)、《卓鲁阿依热克》(在岔路上)、《喀捡卓尔部》(黑骏马)等。小曲的乐章较少,多则十几章,少则几章。小曲有《阔几孜巴什》《绰克奥依》《赛凯待巴依》《考姆祖木》《勒托》《喀拉阔孜》(黑服珠)、《凯尔麦套》《喀奇肯》(逃难者)等。柯尔克孜族的乐曲有的反映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迁徙,有的反映历史事件和英雄业绩,有的反映爱情和婚姻,有的描写牲畜和动物。每首乐曲内涵深刻,立意鲜明。解放后创作的优秀歌曲有《我的亲人》《解放军》《我的家乡》《凯尔曼陶》《我的库姆孜》《黑眼睛》《今日的牧场》《右丽扎木》《唱吧,库姆孜》《我的启明星》和《婚礼》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并遗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危机,走向衰亡,现状堪忧,有效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取得重要成绩的情况下,挖掘和保护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也深入到柯尔克孜族民众心中。截至2013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已组织了两次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认证、公布工作,并积极参与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的申报。目前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90项,其中民间文学12项,传统音乐9项,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14项,传统美术7项,传统技艺33项,民俗13项,医疗2项。世界级1项,国家级5项,自治区级15项,州级69项。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