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物分类研究

文物分类研究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遗存。根据笔者对仫佬族文物的调研结果,对仫佬族文化遗存及现存状况,按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方面进行分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县人民政府将龙岸龙凤古城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居大部分为清代末年建造,目前尚存有80多座旧民房和1座宗族祠堂。
文物分类研究_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物补充研究

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遗存。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物体或物品,以不同的形式保存和传留至今,品类庞杂,内容广泛。其中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为可移动文物。本报告结果,是在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走访、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调研后形成。根据笔者对仫佬族文物的调研结果,对仫佬族文化遗存及现存状况,按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方面进行分述。

(一)不可移动文物

在笔者对仫佬族民族特色或与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定义,仫佬族不可移动文物分为具有有关的代表性遗址和遗迹、建筑物(包括民居)、石窟、寺院和墓葬以及碑刻等。

1.遗址和遗迹

根据历史记载与传说,仫佬族最晚在元代或明朝初期就已居住在罗城及周边各地区。明朝继承宋元制度,在罗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区继续设立流官制度,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同时在县官之下增设土巡司、镇和寨堡等机构。为此,其遗址遗迹等文化表现形式,不仅继承了仫佬族的传统文化,还保留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色。

乐登桥:仫佬族交通设施,石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东门镇平洛村水埠屯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乐登桥 陶颖摄

乐登桥属圆形三孔石拱桥,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罗城境内历史悠久、造型优美、保存较好的石拱桥之一。整座桥用青石方料砌筑,拱桥总跨度27米,高3.6米,桥面宽4米,有3孔,桥孔直径3米。桥身由雕凿的方形石砖堆砌而成,桥面有明代遗留的石栏杆痕迹。连接三孔的两个桥墩用青石雕琢成龙头鲤鱼尾状(其中有一龙头已损坏)。桥两端各立一石狮(现已损坏),有石阶通往桥面,桥面石砖上有两块似草鞋印的方石。民间传为是仙人留下的足迹,故称此桥为乐登仙迹。清代文人题诗为:“伊难寄迹著桥边,惹得人人羡学仙,莫道飞升感幻境,遗踪传下已千年。”2009年5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旧县遗址:位于罗城县西南20公里的四把乡里胜村旧县屯。古城遗址,是公元630年(唐代贞观四年)天河县(现已并入罗城)县治所在地,也是仫佬族聚居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县城遗址,其基址至今犹存。古城东南依山,西北筑有土峘,周围约3600尺,有东、南、西三个城门,城外有护城壕,为公元742年(唐代天宝元年建)。古城依山处有一名为“官岩”的岩洞,岩分上下两层,有石阶可攀至上层,石阶旁的石壁上有隶书石刻有“石梯”二字。下层左侧石壁上有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福建人余馨的摩崖石刻题书,至今字迹清晰。

龙岸龙凤古城:位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龙凤村土城屯。古城城门为砖石砌,墙全用泥土干垒夯实而成,墙高27米,顶宽23米,周长约150米,其上遍种竹林,城墙总长约1600米。原建有东南西三个城门,城墙上建有9个炮楼(三门、四角各1个,北墙无门建2个),东南门内侧各建兵营1座。城外有壕沟,沟外有护城河。西南城门炮楼及兵营早毁,壕沟及护城河尚存部分残迹,原貌基本未变。1958年古城墙被村民削矮,并种植作物。现仅存残墙,高300~400厘米。城墙剖面呈梯形,上宽约2米,下宽约5米。城墙内土地面积约130多亩,现居住40多户村民,人口近200人,村名为龙凤村土城屯。据罗城旧志称:“土人相沿,龙岸古有龙州,辖一县曰载有金鸡县村。”今距土城约500米处的金鸡村尚存。据考古学者在土城内耕地里采集到的古代生活用具残片判断,器足类残片大部分为小浅圈足,施黑釉或青釉,足底不施釉,应是宋代流行的小浅圈足斗笠状黑釉茶盏。1987年县人民政府将龙岸龙凤古城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建筑物(包括民居)

仫佬族多居住于群山交错、水草肥美的峡谷平坝,依山傍水建立村落。建筑有的在平地上,有的在斜坡上。

在广西北部仫佬族的聚居区,每个村寨的村口都会建门楼,村的周围则建有围墙,均是独家独院,有门楼、围墙、天井。最大的特点是“不正南正北”。各家各户的门楼与正屋,朝向不一致。另一特点是“户户相连”。虽为独家独院,户与户之间都有侧门相通,正屋后门,即是邻家的天井,除有巷道相隔或个别独立建房者外,全屯各户,均可串通无阻。民居多是火砖墙、青瓦面、平房,少用泥坯、干打垒。其先民充分利用当地盛产的煤炭资源,发明了“特大”火砖,火砖用煤矸石粉与白泥掺和烧制,煤矸石有一千多大卡的热量,烧制过程中自燃,烧出的砖硬度大、结实耐用,用一块相当于普通五六块的砖砌墙,既省工、省料、省钱、省时,又十分坚固。仫佬民居既借鉴了汉族民宅的建筑特点,又保留了很多仫佬族建筑的特色。多以石灰抹墙,内壁下方,以煤灰批荡一米多高,刻上砖纹。内壁上方和大门上壁,通常绘画有花鸟鱼虫麒麟龙凤图案,有的还附上几首唐诗宋词。仫佬族的建筑形式,古屋均为砖木结构,属悬山式和硬山顶式,屋檐呈斗拱建筑。屋檐与内墙壁画精细,花窗格式图案丰富,雕工精巧,镂空雕的屋檐动物、神物栩栩如生,是仫佬族建筑和木雕工艺的代表。其中,代表性建筑有大勒洞屯古民居群、大勒罗屯古民居、中石村石围屯古民居等。

大勒洞屯的清代民居 陶颖摄

古建筑上的木雕刻图案 陶颖摄

大勒洞屯古民居群:位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龙腾村的大勒洞屯,是清代仫佬族古民居。民居大部分为清代末年建造,目前尚存有80多座旧民房和1座宗族祠堂。据当地老人介绍,先祖在清朝咸丰元年搬迁到这里,目前古村落已基本无人居住。大勒洞屯是罗城保存最为完好、古民居最多的仫佬族古民居群,对研究仫佬族建筑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勒洞屯吴氏祠堂 陶颖摄

大勒洞屯吴氏祠堂的斗拱建筑特点 陶颖摄

大勒罗屯古民居:位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龙腾村的大勒罗屯,建筑为砖瓦木结构,民居大都为清末、民国初期建造,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村落建筑形式,有古民居、覃氏家族宗祠、屯门等。现有居民近百户,清代民居基本无人居住,而建于民国年间的民居,保存状况完好仍在使用中。搬离古民居的村民在距离不足千米的地方兴建了新居。

小长安乡大勒罗屯 陶颖摄

小长安乡大勒罗屯的屯门 陶颖摄

中石村石围屯古民居:仫佬族古民居。位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中石村石围屯。据史料记载,石围屯先民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迁居至此,至今已有640多年历史,是罗城县最古老的村屯之一。屯内保存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民居70多间。

石围屯民居院落 陶颖摄

石围屯民居的砖墙与木窗 陶颖摄

3.寺和墓葬、石窟

在仫佬族聚居地区,民间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道教和佛教也有较深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开始,仫佬族地区建造了不少佛教和道教寺庙,罗城县有各贲寺、开元寺、双福寺、万广寺等四大寺庙。城东还有迥龙寺、寿福寺等小寺庙。这些寺庙长年香烟缭绕,前往祈福消灾的人络绎不绝,每年还要定期举行一次会期,附近村寨的人都要来参加祭祀。相对来说,道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人若生病或遇上灾难,都要请法师作法、敬神、驱邪、祈神保佑平安。

开元寺:开元寺是仫佬族宗教建筑,位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平洛村,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1264年(元世祖至元元年),清乾隆、咸丰、光绪年间先后重修。殿内梁上有书“大清光绪贰拾四年岁次戊戌季秋穀旦……暨九甲绅民人等重修栋字”。寺院占地7亩,建筑面积4亩,寺为二层楼房,楼上为戏台,楼下是通道,楼后为大院,寺内有砖石路从大门直通大殿,由前、中、后殿、厢房和天井组成,设有僧房,大殿两侧有月门通往左右配殿,供奉佛教诸神像。经过多年的变迁,现仅供奉观音及诸童子像。该寺1987年已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狮,仫佬族建筑附属物。位于开元寺大门两侧,左、右各1只,木刻。高21米,宽18厘米,重2公斤,底色朱红。

龛饰,开元寺大殿神龛的左右木雕。长17厘米,中宽23米,两端宽15米,中部雕麒麟、凤凰吉祥物及花鸟等图案。

开元寺全景 陶颖摄

开元寺二层楼上的戏台 陶颖摄

开元寺大殿 陶颖摄

开元寺大殿内供奉的观音像 陶颖摄

罗城县岩葬群 陶颖摄

岩葬群:仫佬族岩洞遗址,位于罗城县开元寺左侧约一公里处的山崖下,墓葬群为2层,共11座,每座深2.1米,高0.9米,宽0.95米,人工开凿而成。传说为开元寺僧侣圆寂后的墓葬。

4.碑刻

仫佬族的民族来源除有关文献记载外,还有其家谱、碑文和民间传说。至今,居住于罗城县境内中石、大小勒罗村等村落的罗、银、吴、潘、谢等大姓,均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河南、江西、福建、山东、北京、湖南等地,或曾经为官,或是商人,迁居到此后与当地土著的女子成亲并繁衍了后代。保留的碑刻常见于仫佬族聚居的各村屯,记载了其祖先的来源和乡规民约,碑文均用汉字撰写。主要包括祠堂碑、墓碑、禁约碑、功德碑和诉讼碑等。

祠堂碑:也称族源碑,通常立于祠堂,石碑上刻有该“房族”或“冬”(仫佬族社会基层组织称房族或冬)的先祖迁徙的文字记载,以及其子孙延续起名用的字辈诗。如现存的银氏四冬祠堂族源碑,立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碑文记述了银氏四冬族人的迁徙经历。东门镇横岸村上勒蒙屯的潘氏族谱碑,记述了潘氏先祖从河南辗转迁徙到罗城定居的过程。

中石村石围屯永安桥碑 陶颖摄

墓碑:一般在逝者安葬若干年后才竖立,多用当地盛产的青石(石灰石)雕刻。碑文正中为墓主的名字,右边记叙墓主身世、生卒年月及生平,左边刻有后代孝子贤孙的名字。

禁约碑:也称乡规民约碑。一般将条文刻在碑石上以作警示,内容为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条例。现存于东门镇横岸村上勒蒙屯的潘氏宗族碑,其族规有13条,规定同族要和顺、祭祀要按次序、不得忤逆不孝、不得结交匪徒等。

永安桥碑碑文 陶颖摄

功德碑:也称公共建筑碑,是在公共场所设立的碑刻。内容多为众人集资修建庙宇、道路、祠堂、门楼等事后立碑纪念。如永安桥碑。现存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中石村石围屯永安河畔。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记载了银氏家族的历史和迁徙过程,以及银、潘、谢、罗等20多个姓氏捐资建桥的碑刻。

诉讼碑:为诉讼判决公告。多为村屯、民户之间,因山林地界发生纷争而引起诉讼后所立的碑文。现存最早的碑刻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因龙岸北略村梁胜光、杨化元图占北京塘,与上地栋村骆尚司(仫佬族)等发生纠纷而立的诉讼碑。

(二)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主要是指馆藏文物和流散文物。有石器、陶器、铜器、金银器、瓷器、漆器、玉器、工艺品、书画、古文献等。它们体量小,种类多。综合文献记载,参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的民族调研资料,以及笔者对该民族文物在各相关省、市、县、乡级博物馆的收藏状况调研情况,将该民族与历史文化有关的代表性实物按服饰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仪器物、宗教器物和铭刻文献等六个方面介绍。

1.服饰配饰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又是人类生活的要素,是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具有御寒、遮羞、装饰三方面作用。它的产生和演变,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地理、历史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有密切关系,相互间有着一定影响。就仫佬族服饰以下按仫佬族服饰变迁历史和服饰藏品类型进行介绍。

(1)仫佬族服饰变迁历史

仫佬族的服装较为朴素,其服装的特点是尚深青色,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不同的变化。《广西通志》记载:“宜山姆姥即(僚)人,服色尚青……”根据各种史料记载,据《广西通志·县册》记载,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封建统治者曾强迫仫佬族人改装:“……天河獠在县东,又名姆佬……,先时蓬头跣足,明成化间,知县袁瑢禁之,始巾帻草履。”[3]《大清一统志·庆远府条下》记载:“姆佬即僚人,服色尚青,男衣短裤,老者衣细褐。女则短裤长裙,宜山、天河有之。”[4]

明清以前,仫佬族基本保持着其先祖古代僚人的服饰特点,无论男女,衣着均为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自制的衣料用蓝靛染成的土布,被视为珍贵的布料。

男子服饰特点为:着长衫或穿对襟上衣、长裤。年老的穿枇杷襟上衣,下穿草鞋。男子的长衫一般为做客时穿着。平常多着无领短衫,长至可掩盖臀部,身宽袖大,右侧开襟,前襟缝有扣子,衣袖长过手指5寸左右,俗称“木桶盖”,也称“枇杷襟”。裤子长度为齐脚踝,裤筒由膝至踝上宽下窄,接近脚踝处开衩,以便束紧。裤腰肥大呈筒状,穿时一条布带系在裤腰上。

妇女服饰特点为:妇女的上衣为滚粗边宽袍阔袖满襟衫,下着绣花筒裙,项戴银钏、耳戴银环,手有戒指、手镯。一般妇女穿大襟上衣,无领,长及膝盖。着长裤,穿草鞋。年轻人稍短些,盖过臀部即可。衣服的胸围、袖口均很宽松,前襟缘扣及领口周围、袖口缝制三道“栏杆”,边上的两道宽约5厘米,靠里的一道宽约15厘米。年老的妇女腰系青色围裙,围裙的系带多有黑白相间棉线织成的几何图案,裙边有抽纱拧线编织成的网状花纹。女子装束为未嫁女子梳辫,额前有刘海,出嫁后挽髻;老年妇女多用青布包头

近百年来仫佬族的传统服饰发生了变化。1911年以后,男子穿传统枇杷襟的逐渐减少,大部分改穿大襟衣,样式与大襟衣相同,只是将过去开在右侧的襟移至肋下。出现了“紧身衣”和“马裤”,多在冬季穿着。紧身衣的胸围更贴服身体,衣袖窄长但不掩手,对襟密扣穿在外衣里面。男子仍喜扎腰带。后来大襟衣被对襟衣代替。妇女服装也渐渐变短而窄,不再加“栏杆”,衣袖缩短至手腕处,由无领变为有领。

贵州仫佬族的传统服饰在民国前特点显著,妇女服装分古装和便装两种,古装不开襟,衣长至膝盖,胸背部缝有方形绣花“蓬猛”(意为背壳),“蓬猛”用70~80厘米的宽布绣有一大方印,方印上绣有“孔雀开屏”“双凤朝阳”等鸟兽图案,衣摆绣有“云勾”、八角形花印。一般衣长60~70厘米,腰宽120厘米,衣摆宽140厘米。成年妇女戴耳环、项链、手镯,胸佩银牌,腰系银链。婚后挽发髻,插银针、别玉簪,头绕丝帕。脚穿钩尖绣花鞋(也叫板尖鞋),着褶裙。近代以来,妇女衣着逐渐演变,为右衽大襟衣,蓝底镶阑干花边,均着长裤。到了现代,多改为右襟短衣或其他便捷的样式,与邻近的汉族相似,银饰减少,只有手镯和戒指。民国前后,男子服饰为长衫或短襟衫,现同汉装。几十年前,家家有织机和蓝靛染缸,衣料均为自纺自织、自染,衣物自己缝制,刺绣。刺绣、挑花多用于衣服、背带、蚊帐、枕巾,花纹图案多为花果鸟兽虫鱼和几何图案。银饰品有头饰、项圈、项链、围腰链、围腰牌、手镯、戒指等[5]

近现代以来,仫佬族因长期与汉、壮族、苗族、侗族等民族交错杂居,互相影响,男女服装均有改变,受其影响其服饰既承袭了汉族服饰的款式,也有壮锦、苗绣的服饰文化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服装除一些上年纪的人还穿着外,年轻人多选择兼有经济、实惠、便捷特点的时装,传统的服饰只有在节日盛会、文艺演出时才有穿着。

(2)服饰藏品类型

根据仫佬族的服饰藏品情况,以下按男子服饰、妇女服饰和儿童服饰、配饰、鞋、帽等进行介绍。

男子服饰

仫佬族男子多穿对襟无领上衣、长裤,年老的穿琵琶襟上衣,赤脚的不多。在仫佬族传统习俗中只有富豪乡绅或有“功名”的人才可穿有领上衣或长衫。

老式男服:男子服装。上衣下裤,均为深青色。用蓝靛染制,无须碾压。上衣无领,袖无饰,大前襟上窄下宽呈梯形,用布扣于右腋下面。上衣为宽松中长款,长及臀部。裤长至脚踝骨,筒宽约25厘米,穿时裤头左右相折,再用布绳扎于腰间。

男子长衫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仫佬族男服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蓝靛布男式腰带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男式腰带:罗城仫佬族男子服饰。长324厘米,宽42厘米。用蓝靛布制成。

源头巾:男子所用的包头布。用当地所织的土布用蓝靛染制而成,宽约10厘米,长约3米多。土布用蓝靛染制,用时将包头布从内到外一层层围在头顶。目前,此类包头巾在仫佬族聚居区已不多见,只有部分偏远山区的老年人还在使用。

妇女服饰

仫佬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未嫁女子梳辫(现代大多剪短发),额前留有“刘海”,出嫁后挽髻,老年妇女多用青布巾包头。一般妇女都穿绲边宽身阔袖大襟上衣,袖背绣有鳞状花纹,腰系蓝靛染制的土布缝制的围裙,腰带为黑白棉线织成黑白相间的几何图案;下穿无褶绣花筒裙或长裤,裙边由抽纱拧线织成网状的花纹;脚穿钩尖鞋,赶圩则穿草鞋。

妇女服饰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老式女服:仫佬族妇女服装。着上衣下裤,颜色均为深青色。布料采用经滚压后的亮光布,透出一种棕红的颜色,布质硬且厚重。上衣无领,在袖口2厘米处饰有三道颜色鲜艳的布料。前襟呈梯形,从领口至腰部位的边缘饰三道与袖口饰布颜色一致的饰布,下摆垂过臀部,衣宽松,裤与男装一样,但裤脚口装饰与上衣袖口一样为三道饰布。

送嫁衣:广西仫佬族女子在出嫁之前,用蓝靛土布精工制作而成的服装。仫佬族人自种棉花,自织自染。其方法是,将自种的棉花干后,纺织制成布坯,一般7米左右为一匹,将布放进有蓝靛水的染缸,经过反复多次的染晒,使色泽均匀泡着色后捞起,用米汤、薯莨、牛皮胶糊面,晾干再用石碾滚压或棒槌敲打,制成的布发亮、耐用。一般每位仫佬族姑娘都有二三套“送嫁衣”。这种衣服做工精细考究,工期长,原材料不易获得,因而平常的日子很少穿着,只有出嫁或做伴嫁娘送嫁时,才拿出来穿,穿过之后又珍藏到箱柜里。

蜡染布斜襟女上衣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妇女服饰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蜡染布斜襟女上衣:广西罗城仫佬族女子服饰。长70厘米,胸围120厘米。用深蓝色蜡染布制成,斜襟,窄领,前襟缀有盘扣7个,袖口、襟口处均滚有黑咔叽布边。

浅灰府绸斜襟女青上衣:广西罗城仫佬族女子服饰。年代为20世纪70年代。上衣面料为府绸和缎面,袖口、前襟贴红缎、黑缎、白底红花花边。领口贴有红缎边。胸前贴边呈围腰形,缀有8个子母扣。

腰围裙:仫佬族妇女服饰。扎于腰间,分裙体、腰带两部分,其中带长123厘米,带两端编织垂线数根,垂线长约12厘米织饰纹,饰纹多为联结的菱形、“井”字形和波浪形,以青蓝线与白色线相交构成。

绣花包裙:仫佬族妇女服饰,围于腰部。裙面长约50厘米,宽51厘米左右。裙上端两角各嵌一条花纹图案的腰带,裙的下端嵌有约3厘米成网形的花须垂吊裙底,裙的左右两边镶有绣花边。

浅灰府绸斜襟女青上衣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琵琶襟无领蜡染布男童上衣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儿童服饰

男童上衣:罗城仫佬族童服。长59厘米,胸围108厘米。款式为琵琶襟衫,用蜡染布缝制,无领,前襟缀有5颗布盘扣。

和尚衣:儿童上衣。无领,衣的前襟折至右腋窝,扎上即可(或用布扣扣上)。布料为蓝靛染布,不过浆,不滚压,质地相对柔软。

长命衣:儿童上衣。由蓝靛土布染织,由外婆手缝制。衣的后面用白布缝上一块写有“长命富贵”字的条幅,意在祈求婆庙的荫庇,少生病,不为鬼魔缠身,且将来富贵。

开裆裤:仫佬族儿童裤子。其款式与成年男性的裤子同,在裆下开有30厘米的口,便于小孩便溺。

涎水围巾:仫佬族儿童围在脖子下的围巾。用家织土布缝制,面上绣有十二角芒的纹饰,其外径20~25厘米,内径8~9厘米。状似古代的圆枷。

童项圈:儿童饰物。用一根红铜丝圈接而成,有的还在项圈上缀有若干约一寸长的小铜丝段。民间认为给小孩套上此项圈,表示把孩子套住了,可保其健康成长。

长命锁:儿童悬挂在胸前的饰物,亦称麒麟锁。该锁以银铂片打制而成,重约20~30克,配以银链条套在儿童脖子上,使锁悬于胸前。下吊奔跑状麒麟,高约6厘米,长8.5厘米,麒麟四足均垂一个小铃铛,晃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在麒麟的正面腹部刻有“长命富贵”吉祥字样。该锁一般由舅家赠送,意在祝福孩子健康成长,不致夭折,专门请银匠打制。

背儿带:育儿用具。由带子与芯两部分组成,呈“T”形。带长约120厘米,宽约15厘米。一般在女儿出嫁后或怀孕时由娘家为其准备。背儿带以红布(或红绸、缎)为底,背带从芯上方至两边延伸,背带芯多采用狮子、凤凰、果实等花卉、鸟、鱼、虫等图案。周边配以金鸡、凤凰、四角马、彩蝶和藤类植物图案。同时在背儿带正面还绣有“长命富贵”或“荣华富贵”等吉祥字样。

背儿带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背带芯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配饰

仫佬族妇女喜欢佩戴各种饰品,多用白银和玉石制作。仫佬族银饰,也称“韧写”。其品种繁多,主要用于妇女饰物和儿童饰物。妇女饰物主要有银针、银钗、银簪、银镯、戒指、耳环、项链、腰链,银泡、发簪等。银环和银钗平时都不戴,仅在出嫁和做客时才佩戴。儿童饰物主要有童帽饰观音、罗汉佛像及狮头像、童镯、童项圈、长命锁、麒麟项链。饰物多为本民族手工匠人制作,以银锭或银元为原料。玉制饰品有玉簪、玉镯。

银手镯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玉手镯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银簪:中老年妇女发饰。仫佬族妇女出嫁生小孩后重要的标志。银簪长约19厘米,一头尖,可剔牙,另一头成瓢形,可挖耳。

银泡:中老年妇女春秋季节的帽饰。用两层土布作里,绸布作面,四周嵌上各式各样的花边。形状多,常见的有椭圆形、弯月形。不论保种形状的银泡,都花额为中心。在中心点钉一颗美“泡”,此泡有透明的子、洁白的玉石,也有用一颗纽扣代替的。银遏泡经前后与妇女的发髻相接,用扣子扣住,套在发髻之上。

银钗:插入妇女发髻的装饰品。银钗以小银柱为脚,钗的上端有一朵铜钱般大小的银花,银花上用细银丝卷成两条短柱,柱端各套有一只小绒球。仅在出嫁、做客时佩戴。

银叉和银针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银针:广西罗城仫佬族妇女头饰。约15厘米,形似葱叶,上大下锐,粗如葱叶,插于髻上用以固定发髻。银花上用细银丝卷成的短银柱两条,柱端各套安一只小绒球。

勒子:老年妇女头饰。为棉布缝制成的宽约2厘米带子,前额正中镶有一粒绿玉,两侧绣有花、鸟等吉祥图图案。

银(铜)衣扣:缀于衣服上的纽扣。呈圆形,以银(铜)片打制而成,中空。比蚕豆粒稍大,多为富家所用。用时先在圆形的洞中塞进一团布,而后缝成条,缀在衣服上。

包头巾:妇女用以包头的方布。以当地所织的土布用蓝靛染制后再用石磙碾压浆烫而成,略呈棕红色。头巾光滑闪亮,长脑后勺儿,用别针固定即可。

腰饰:妇女腰间饰物,银质。饰物为耳挖子、芭蕉扇、剑、牙签、舌刮等小器物,长度约10厘米左右、链长约25厘米。这些器物扣在一个状如蜜蜂的半圆形银片上,在“蜜蜂”尾部有一洞,洞上扣一条银链,长约5厘米,上部有芒状圆形银饰片,凸起的一面是“富”字,背面呈卷圆芒纹组合成的六个三角形,芒纹上用银圈联结一个银丝构成的葫芦,葫芦口用一条银链环扣,常挂在妇女腰间或颈部。

花荷包:妇女拴在裤腰带上的饰物,又称“钱包”。由家织白布一层层粘牢后,用白线如纳鞋底一样缝制成一块中间宽两头略窄的布片上。厚约0.6厘米,长约25厘米。前后合在一起,剪掉尖角,用线缝上即成粗胚。然后再将一块绣有花草图案、双凤朝阳图案的布片分别贴在袋的上部。荷包分内层与外层两个装钱的地方,内层口沿留有一个能穿进裤带的洞。荷包整体高12厘米,底部宽13.4厘米,口部宽9.5厘米。荷包自上而下呈倒“凸”字形,荷包边镶有包边黑布。整体小巧轻便。

花香囊:妇女、儿童挂在身上的驱邪饰物。由两块布剪成心形,浇上香料后缝制而成。心形的尖底部垂一条32根丝;丝线编成的穗。囊内装有香草、菖蒲等香料和硫黄等驱邪物。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为儿童佩戴。

仫佬族的鞋子种类分为布鞋和草鞋,式样很多。仫佬妇女大都会制作布鞋,其做工十分讲究。布鞋有云头鞋、猫头鞋、单梁鞋和双梁鞋四种样式。清末民国前男子多穿云头鞋,现已少见。妇女多穿尖头鞋,鞋头用彩丝绣上草虫花朵。由于取材方便,制作便捷,仫佬人常穿草鞋。不仅是因为草鞋柔软舒适、透气性好,而且穿上它行走轻松自如。所编的草鞋,品种繁多,有牛筋榔草鞋、九层皮草鞋、龙须草草鞋、烂皮藤草鞋、黄麻草鞋、禾秆心草鞋、竹麻草鞋、棉线草鞋及绒线草鞋等。其中尤以竹麻草鞋、棉线草鞋、绒线草鞋最具特色。

船形绣花鞋:已婚妇女所穿的布鞋。用蓝靛色的土布缝制,鞋头有单梁,上翘,状似一条翘首的船。前部五彩丝线刺绣,鞋面用丝线绣一对双凤对飞。鞋尖两侧配杉树开花图案,后则是金鸡、桃花。两旁绣花,鞋帮周围有彩布边,绣有蝴蝶花中飞图案。有的还在后跟上缝“鞋拔”。现已罕见。按照仫佬族生活习俗,给送老人做单梁船形鞋,是对长者的最大尊敬。

中老年妇女的船形绣花鞋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青年女子的船形绣花鞋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女子圆头布鞋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绣花草鞋:妇女专用的一种凉鞋。用当地蓝靛布缝制,和棉线草鞋的形制相似。鞋尖、帮均用布剪制而成,绣有花、鸟、虫等吉祥图案。

圆头花鞋:仫佬族姑娘所穿的一种布鞋。形状与普通布鞋相似,用当地蓝靛染的土布制作。白底,青黑鞋面。鞋面用五彩丝线绣有牡丹和其他吉祥避邪的花草和鸟图案。穿时要提上后帮。

同年鞋:布鞋,是仫佬族女子赠送恋人的鞋子。制作时先用白布做底,蓝靛布做面,将几十层白布剪成鞋底样后,用糨糊一层层粘起,用白色棉线将鞋底纳牢,要求纳鞋底的针脚,横看成行,竖看成排,针眼口大小一致。再用蓝靛布制成鞋面与鞋底缝合。最后还需放进蒸笼里蒸煮十几分钟,取出晾干即可。仫佬族女子一般长到十来岁就开始做这种鞋子,样式手工都是女子心灵手巧的标志。

竹麻草鞋:用麻与竹壳剪制而成的一种鞋,用麻线编织成线后编排扎上竹壳鞋底而成。制作时先将嫩竹子砍下,放到火上烤软,再用刀刮皮、抽丝、轻捶、晾干,剪成鞋码大小的底子。鞋面的帮,分为前鼻、左帮、右帮、后帮,编制时将麻线挂在“丁”字形的小架子上,架子上挂上四根麻纲,先织鞋头,再织鞋身,按上5个鞋手,最后留下连着鞋身的两根鞋梁,分别穿过鞋手,一双草鞋就制成了。外出干活、雨天均可穿用,耐磨防滑。

棉线草鞋:仫佬族男女青年所穿的一种凉鞋,布鞋底、白棉线编制的鞋面。鞋底由若干片白布粘贴后用白线扎钉。制作过程与纳鞋底相同。草鞋面用白线编织而成,共分前鼻、左帮右帮、后跟三个部分,从前鼻编出四组,每组两根粗白线,先穿过左帮而后再穿过右帮。帮以白线相连,直穿到后跟鞋帮,再把余下的四组白线留下(不剪断)为鞋带。穿时反绑鞋线即可。此类鞋多为男女青年“走坡”唱山歌或赶街、赴喜事时穿用。

男子棉线凉鞋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竹麻草鞋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绒线草鞋:用多层布面粘贴后纳制成鞋底,鞋面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编织,前面有一大绒球,是仫佬族未婚女子的标志。

棉线草鞋和绒线草鞋是仫佬族未婚男女青年的标志。在走坡场上,只要见穿绒线草鞋的姑娘,小伙子便可唱歌向她求爱。

稻草鞋:仫佬族男女从事田间生产时所穿的工作鞋。用当地生产的糯谷稻秆搓制。鞋底用稻秸搓制而成,鞋面有四耳,从鞋后跟伸出两条线穿过四耳,穿时在脚弯处用布条连接绑好。雨天也可穿用。

虎头鞋:童鞋,形似虎头。鞋底用家织土布层层粘牢,再用白线纳实。鞋面料为家织土布,鞋面前部用五彩线绣虎头形,鞋帮及后跟处绣有对称的花、鸟、蜜蜂、蝴蝶等图案。一般为仫佬族男孩穿用。

童花鞋:女童鞋。鞋底为家织土白布层层纳实,鞋面用染成粉红色的土布缝制。鞋的前端绣有一朵夸张的牡丹花,鞋帮绣有盛开的花瓣及藤、鸟类、蝴蝶等图案,全用色彩鲜明的五彩丝线绣刺。

儿童花鞋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男子布鞋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妇女花帽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仫佬族戴帽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所制帽子造型独特。老年男子戴硬沿平顶“碗帽”;青壮年戴瓜皮碗帽或扎青布头巾;小孩戴无顶绒绣“花帽”,前沿饰以银质或铜质的小佛像、小铃铛。材料有用布制作和麦秆编制两种。布质的帽子分碗形青布帽和硬壳平顶碗帽。

妇女帽:帽上绣有黑蝶、金鸡图案。图案清新,正面绣有对称的双凤。帽无顶,帽耳呈弧状下垂,盖住双耳。

童花帽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神像童帽:儿童无顶绣花帽。如狮子头,在近眉的边沿,排列绣7~9个用银铂打制而成的坐佛,正中的佛像较大,两旁依次渐小。在两额角部位的上方各缝制一对有弹簧托着的铜铃铛,儿童活动时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

无顶童花帽:童帽。以较软的红布缝制,双层,无顶,帽边高约6厘米,正面突起,用五彩布剪绽成倒置牡丹花状,在各花瓣上绣以吉祥图案,对称地两额端粘一撮兔毛,有的则缝上银铂打制的佛像9尊。帽的下部边沿刺绣各种几何形的花边。色彩鲜艳。

盖顶儿童帽:童帽。通常在冬天时穿戴,外形似狮子头,帽两边有状似心形的饰耳,正中用蓝(或青)布描绘缝制的两眼一鼻一嘴图案,形态夸张。顶部用丝线编一块棱状网覆在布帽顶上,意为毛发。帽底部呈船形,额部凹进,两耳处垂下似弧状,盖住双耳。帽底部沿边绣以菊花、树叶盖住双耳。帽底部沿边绣以菊花、树叶、蝴蝶等图案。

猫儿帽:童帽。多为两岁以下儿童佩戴,因形似猫头得名。制作时将帽的前面用几片布剪成猫头形或莲花瓣形,用五彩丝线将猫头或莲花瓣形象绣制,再用宽约5厘米表里两层的长布条编成圆箍,把图案缝制在头箍上,便成了前满后空的凉帽。也可用布缝成袋状,附上猫头、莲花瓣或其他图案,再钉上八仙、罗汉图案的银饰品。春夏用凉帽,秋冬季缝上布袋即可。

麦秆帽:仫佬族的麦秆帽形成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清朝以前就盛行戴“麦秆帽”,清人刘锡藩所著《岭表纪蛮》中记载有:木佬人“编麦秆为帽”。民间也有麦秆帽来历的传说。麦秆帽以麦秆为材料,手工编制,编成后用石灰水煮,起到增白的作用。麦秆帽也是衡量仫佬族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之一。按仫佬族习俗,姑娘如果不会编织麦秆帽是没有资格出嫁的。也常被作为赠送给恋人的信物。

编制麦秆帽的麦秆绳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杨梅竹帽:竹制,因最早出自广西柳城县太平镇杨梅屯而得名。杨梅竹帽工艺精巧,品种繁多,有方眼帽、六角眼帽、圆顶帽、尖顶帽、放鸭帽、小人帽等。轻便大方,用途广泛,既可遮阳,又可避雨、挡风。主要流行于罗城县长安镇和融水、宜山和梅城县等地。

2.生产工具

仫佬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耕种的田地有水田、旱田和荒坡。围绕农事活动,其劳动生产工具分为农耕用具、食品加工工具等。

(1)农耕用具

仫佬族从事农田耕地所用的工具,包括犁、耙、站锹、锄、镰刀等农具。

犁:主要的农耕用具,分为犁头和犁杖。犁头用铁制成,大致有50厘米、45厘米、42厘米三种尺寸,长短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定。犁杖用硬木制成,由犁公(犁杖的上半部分)和犁母(犁杖的下半部分)两部分构成。犁杖与犁头匹配,大致有345厘米、330厘米和180厘米三种。大且长的主要用于大块田地的耕作,中等的稍短而轻,宜于山地使用。

脚踏犁:生产工具。形如人足,由犁嘴、犁身、犁把三部分组成。犁嘴铁制,形如马蹄而刃部锋利,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犁身宛如人足,长1.2~1.5米,木制。犁身头部(足尖)插入犁嘴马蹄形内槽,犁身较低处横安一短木,末端安一长约25厘米的横木作犁把。使用时双手紧握犁把,一脚踏短横木,以脚使力,即可翻松地土。脚踏犁常用于狭窄多石、不便牛耕的田地。

耙:耕作农具,与犁配套使用。用于犁田后碎土,分木齿耙、铁齿耙两种。木齿耙用硬木制成,铁齿耙用铁制成。一般耙齿11~12个,每个齿长约20厘米。耙上的垂木有木制和铁制。

谷耙:生产工具,木制。用于晒谷时翻耙谷子,大小不一,大的长约35厘米,宽15厘米;小的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在较宽的一端锯成齿状,另一端正中挖圆孔安装木把。

木架铁齿耙:生产工具,木架铁齿。由四根长直径4~6厘米的细圆木制成一个“Ⅱ”形架,下方打孔安装铁齿。铁齿长约15厘米,方头尖尾。横木两端穿两根藤(或绳),系牛轭,挂在牛(马)脖上,以牵引齿成耙。

站锹:生产工具,用于挖土打洞等。由锹头和锹把组成,锹头为铁制,状似铁铲,上端略窄,呈弧形,下部略宽,高10~15厘米,锹嘴宽约10厘米。锹头上端有圆銎用于安装圆形木质锹把,锹把长约1.5米,直径4~6厘米。锹把下端10厘米处开一小口,横安装有长约9厘米的木条,便于使用时以脚助力。

羊角锄:生产工具,铁身木把。用于挖土及挖树根等。锄身一端扁而宽,另一端窄而尖。长约35厘米,最厚处约4厘米,正中安装木把。木把长约1米,径约6厘米。

镰刀:生产工具,用于割草和割庄稼。铁制刀头,木制把柄。刀呈片状,用含钢的铁打成,略成弧形,刀刃薄而利,刀背稍厚。刀片长15~20厘米,宽7~10厘米。刀片后端,有圆銎(安装柄的孔)用于安装木把。木把长约20厘米,粗细以适合手握为准。

钩刀:生产工具,铁身木把,用于砍柴等。刀嘴扁而锋利,刀背稍厚。刀身长约25厘米,宽约8厘米,头部小而弯如钩。尾端卷成圆銎安装木把,木把长约12厘米。

钩刀架:生产工具附件,木制,用于安插钩刀。取长约20厘米、厚约4厘米的木块,正中挖长约10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孔,木块两端打孔,穿进绳子。使用时把钩刀架系于腰部,把钩刀插入钩刀架。

谷垫:生产工具,竹制。取生长成熟竹子破成扁竹篾,编制成长约2米、宽约l米的长方形,形如毯子。用时展开谷垫即可在上面晒粮食,不用时卷好存放。

打豆根:广西仫佬族生产劳动用具。木、竹质,漆木竹器,竹把长14.3厘米。秋收季节,用于打砸晾晒干后的黄豆出壳的工具。

煤斧: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生产劳动用具。铁质,长42.5厘米。用于劈砍煤块的用具。

煤钎: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生产劳动用具。铁质,长29厘米。用于劈砍煤块的用具。

(2)食品加工工具

仫佬族加工食品原材料的设备和用具,有打谷桶、磨砻、碓、碾、磨等。

打谷桶:仫佬族生产工具,木制。呈梯形,上大下小。桶口方形,边长约120厘米,桶深约60厘米,底部边宽约70厘米。使用时手抓谷穗沿桶摔打,谷粒落在桶里。平时可装放粮食。

磨砻:稻谷脱壳工具。分上下砻盘,外周用竹子圈围,盘内用黄泥或自泥充填。上下砻盘相接触的一面,用坚硬的小木块镶嵌成多组呈扇形排列的磨齿。砻盘中心安一磨砻心,上砻盘留一空心孔,稻谷从孔流入磨砻,人力转动上磨砻,经过上下磨砻盘的摩擦挤压而使稻谷脱壳。

杆推磨:粮食加工工具。用石块加工成扁圆柱形的公母两块磨盘。磨盘一般厚15~20厘米,直径为40~50厘米。公盘在下,圆心部嵌一硬木,加固并露出磨盘平面约3厘米,成为磨心。母盘在上,中心处凿一圆孔与公盘磨心相对。在稍近磨边处另凿一透孔,为加工粮食时进料用。公、母磨盘的接触面各凿有条状尖棱的磨齿。母盘的侧面安装木质磨架,磨杆连在磨架上。公盘下安一个带槽的架子,推磨杆时带动公母盘磨出的谷物落入其中。

手磨:食品加工用具。由呈圆柱体的磨扇组成。石制,磨扇直径约30~34厘米,上扇侧边凿一洞,插入一根木头作手柄,与磨扇呈90度角。操作时,右手握手柄转动上磨扇,左手喂料,即可加工食品。

手磨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药碾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脚碓:仫佬族食物加工工具。用整根木头刨制而成。木柱长约170厘米,前端粗圆,直径18~20厘米,尾部扁平,便于脚踏。在前端距顶端约45厘米处凿一方口插入一根长约45厘米、直径5~7厘米的木条,木条下端套一个铸铁套,铁套长约8厘米,外表呈不规则凹凸状条纹。脚碓后踏部分距“杠杆”处约46~48厘米,“杠杆”处凿一横洞,插一原木贯穿主体原木为“肩”,“肩”架在地面上,高出地面15厘米。用脚将原木后部踏下,前部的粗头即升起,脚离碓头即落下,碓头一上一下进行击捣。

手碓:仫佬族食物加工工具,木制。高38厘米,口径19厘米。用于粉碎玉米、稻谷、黄豆等。

冲坎:食物加工工具,用整块石头凿成。其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倒置圆锥体,内凿有凹凸线槽,口径35~40厘米,深约35厘米。底部直径5~7厘米。整个冲坎重二三百斤。逢年过节用于捣糯米糍粑。平时安上木碓,可以脚踏木尾,舂捣稻谷、玉米、黄豆等。

石碾:粮食加工工具。多在碾房使用,用时由马或牛牵引。石碾呈圆形,直径约3米,建在碾房中央,沿碾盘边有一碾槽;碾盘中央竖一根活动的木桩,木桩上连一根横支杆,横支杆的一端固定一个石磙,石磙在碾槽中。在横支杆上另安装一根固定杆,为畜力牵引杆。牲畜拉动牵引杆而带动石磙在碾槽中滚动,不断碾压碾盘内的谷物,使谷物脫壳。

水碾:粮食加工工具。建在水位比较高且湍急的小河边。水碾制作方法为先用硬质木料制一个直径约1.5米、厚度约40厘米的圆形小轮。在水轮侧面等距嵌入硬质木块作为水轮叶,受水的冲击而使水轮转动。水轮的中央安一根木柱,与穿透地面的碾杆相连。碾杆另一端装有圆形的石碾磙。沿碾磙的轨迹筑一碾槽,谷物就倒在槽内。根据地形,水轮可平装,也可竖装。平装水轮的水经碾房下直冲水轮竖装水轮的水从碾房侧面冲动水轮。水轮转动带动碾杆,碾杆带动碾磙在碾槽内滚动,使谷物脱壳。

踩布石:加工织物工具,用整块坚硬的青石板凿成。底部打磨平滑,两翼等高为66厘米,翼端相距102厘米,厚3~8厘米,重140公斤。另用整块青石凿成稍宽稍长于踩布石的垫板,表面打磨平滑,固定在距墙30厘米处。墙上横置一根等长的硬竹竿。使用时,将卷成筒状的布料置于垫板上,将侧立于垫板旁的踩布石放平压于布料上。操作者两足分踏两翼,手扶竹竿,用脚踩动反复碾压,直至布料平整光滑为止。

3.生活用具

仫佬族生活用具主要包括室内陈设、盛放器具、民间医药治疗器具和其他用具。

(1)室内陈设

仫佬族的房屋样式大多为平房,多为一排三间,一般一栋房屋7个门(包括大门、中门、后门和四个房门),牛栏、猪舍置于屋前。正中一间分为前后两间,前为厅堂,厅堂正面墙壁上设置香火神龛,上面架一横板,为安置香炉用,香炉两边贴有对联,中间贴香火榜,神龛下的墙壁下悬挂镜屏和贺年贴。神龛下各放一高一矮的方桌,高的用来搁置各种杂物,矮的为餐桌。再配以春凳一张,矮长凳两三张。后为妇女休息和做针线等家务的场所。厅堂两侧是卧室,也分前后两房,前房宽敞是老人的卧室,后方较窄是年轻人的卧室。窗子开在墙上,约为55厘米见方。正堂靠后的地方有一泥墙,称为“朝阳壁”,壁下有一张小长桌,称为“香几桌”,上摆茶具水壶等。正堂两边摆放长凳和椅子。大门后有两个屋角,堆放农具用。

存于小勒罗屯宗祠内的春凳陶颖摄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椅子陶颖摄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高方桌:仫佬族家庭用桌。一般放置在香几桌下面,用时拉出,桌面呈方形,高26厘米,边长62厘米,桌面内空,由四块木板镶成。仫佬人菜肴均为一锅装,内空的部分多是放菜锅的地方。

竹靠椅:仫佬族家庭坐具。用竹片制成。高94厘米,宽46厘米,其中靠背高45厘米。

美人凳:仫佬族人放置在香几桌边的坐具。无靠背,高45~48厘米,凳面边长35厘米。凳面由方形木板制成,下有方形四足,中部用四根方木条联结。

春凳:仫佬族家庭靠墙摆放在厅堂两侧长条坐具,也可躺在上面休息。长约180~190厘米,宽约40厘米,高50厘米。凳面用一整块木板做成,四足用宽约10厘米的木条铆接而成。两侧对称式雕有“双凤对鸣”、“二龙戏珠”等各类花鸟图案。对称的两足间雕有鲤鱼跳龙门等花草图案。

草凳:仫佬族家庭用的一种草编软凳。制作时先用将稻秸编织成草带,然后卷成圆状,做成适当高和宽度后,用一木钩钉进圆圈固定,外面用竹篾扎紧即成。其特点是有弹性、冬暖夏凉。

(2)盛放用具

仫佬族的盛放器具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材质多就地取材,有竹制、石制和木制。

竹饭箪:盛饭用的器皿。用白竹或楠竹制成。器型有正方体或扁长方体,上有口,加盖。日常生活中以正方体居多。通常供出远门的人们盛饭和备餐使用。

竹篾套葫芦酒壶与挂钩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竹吊篮:日常生活用具。用来盛放物品,多悬挂在大厅前屋檐下或厨房的地炉上方,梁木下方,用绳索或木钩悬吊。挂或取时,用手在篮底一顶,吊篮即与悬绳下端的木钩脱离。一般竹篮的盛物部分直径约50厘米,深13~15厘米,有盖,篮两边有耳,耳呈弧形。

竹筐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竹菜篮:日常生活用具。采摘蔬菜时用来盛放蔬菜的篮子。形如水桶,用竹篾编制而成。高约30厘米,底部直径25厘米,上口直径27~28厘米,篮耳由四条竹片拧成弧状,穿于竹篮边沿两侧,用时斜挂于肩上。

洗菜篮:日常生活用具。用于清洗蔬菜。器型呈圆形,上沿用3厘米宽的竹圈套口,口部直径一般为40~45厘米。底部编织成网眼状,网眼有黄豆粒大小,网眼状底部略呈弧形。

小勒罗村旧民居的阴阳水缸 陶颖摄

阴阳水缸:盛水器具。通常放置于厨房与天井之间,水缸长60~70厘米,口径约80厘米,用整块大石头磨制,或用火砖或片石砌成。水缸置放时需将厨房靠近门的一面墙凿通,留一半圆形孔,墙将水缸分为两部分,一半在厨房内,一半在厨房外可见阳光处,故称为阴阳水缸。挑水时可不用进入厨房,在天井即可将水倒至缸中,用水时也无须进入厨房,在外即可取水,十分便捷。不用水时水缸上面用木板盖严,以防尘土、碎渣掉入。阴阳缸水因承受阳光斜照,故缸内积水不会变质。

瓮坛:盛水器皿。陶质。口细腹粗,底面小,上面加盖,以防坛里的热气冒出。仫佬族人一年四季用此坛盛热水,用以洗澡、洗脸、洗脚。

木桶:挑水工具。呈立柱形,木质,每只桶的上方边沿有两耳,底径约30厘米,高约40厘米,口33~35厘米,双耳处高约20~22厘米,横梁处直径26~28厘米。通体以杉木板拼制,桶身用竹片作箍加固。

木撮瓢:舀粮食的工具。用整木凿成。把长10厘米,外形如铲,整体呈长方形凹状,敞口,前部无沿。

小簸箕:颠筛粮食的工具。用竹片编织而成。呈圆形,底平,直径约50厘米。还可用于盛放盘、碗等餐具,或当托盘或当盖子用。

粗筛:筛选工具。用来粗选粮食或煤渣。用竹片制成,圆形,口径约60厘米,底部呈弧形。编织时筛底留出拇指粗细(约2厘米)的正方形小孔,用时,把所需筛选东西放入筛中,晃动筛子即可。

脚筛:筛选面粉器具。制作脚筛时用木块钉成长方框,框下部用白纱布兜住,制成筛框,筛框分两格,前格出粗粉,后格出细粉。用绳子系好筛框的四个角,悬吊在木桶上。筛框稍宽的一头钉一块凿有1.7厘米长孔并延伸出框外的硬木块,地面上竖一木棒卡入硬木块中,棒头可以在孔中活动。木棒的一头装一块能两头摇动的踏板,人踩踏板,木棒摆动,带动悬空的筛框来回抖动,即将筛框内粗细不一的面粉筛选出来。

细筛:筛选粉状食物的工具。用竹篾编织而成,呈圆形,底平,直径约50厘米。在编织竹篾过程中留有细微的洞眼,便于粉状物漏下。

大簸箕:盛粮、晾晒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用具。通体以竹片编织而成,呈圆形,平底,直径约70厘米。

煤砂罐(壶、高罐)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大箩筐: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生活用具,用于盛放物品。漆木竹器,竹质,高39厘米,口径52厘米。

牛头罐: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生活用具,用于盛放物品。陶泥器,土质。高16厘米,罐有把手、罐口、盖。

高罐: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生活用具,用于盛放物品。陶泥器,土质。高34厘米,口径35厘米,带耳40厘米。

煤砂罐:广西罗城仫佬族生活用具。是用于煮食食物和储藏粮食的容器。因其抗腐蚀性强,且价格低廉,在罗城仫佬族聚居区应用十分广泛。有沤猪潲、烧热水的高罐,煮饭的瓮口罐、篱耳罐,炒菜用的横柄扁罐、双耳扁罐,烧茶用的大、中、小牛头罐,蒸米饭用的饭甑罐,装酒用的壶罐,酿酒用的酒甑罐等等,品种达20多种。

煤砂罐(炉子、锅)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3)民间医药治疗器具

仫佬族民间医药有其独到的治疗方法,主要用汤药内服和外治疗法治疗疾病。外治法有拔罐、点灸、刮痧等。所用器具有火罐、钳痧夹、刮痧器等。

火罐:民间医疗器具。用牛角或小竹筒制成,病患需要拔火罐时,在罐内烧一张纸,再对准需拔的部位盖上,吸附在身体皮肤表层,从而缓解症状。

钳痧夹:民间医疗器具。多用来医治中暑,由竹片制成,长约40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0.3厘米。使用时弯曲成钳形,沾上油或水后在人的背部从上到下推刮,直到钳出紫色血印,以此缓解症状。

刮痧器:民间医疗器具。由一节直径为2厘米的竹子和一枚铜板制成。在竹节的内侧割一口将铜板嵌进。治疗时用手持竹把,用铜板在中暑病患背后抹上油后推刮,直至病患后背出现条状紫红色血痕,以此缓解症状。

(4)其他

木框铁筐竹竿木珠算盘: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生产生活用具。木、竹质,长42厘米,宽18厘米。漆木竹器,为15排大珠算盘,其中两个杆是铜制,是1949年前,广西罗城县地主卢九皋使用过的算盘。

铜针筒:存放缝制衣物的针的用具。黄铜铸成,呈宝剑形状,在“剑”套两面各穿一洞,用线穿过即可挂在腰带上。针筒长5.81厘米,最大处7厘米,最小处0.3厘米,针筒口径0.6厘米,盖呈凸形套于针筒上。

针筒:存放缝制衣物的针的用具。竹质,直径约1厘米,一大一小两竹节套在一起,可挂在腰带上。

木脚盆:盥洗器物。由整节木头凿成,口径约42~45厘米,深约10厘米,足高约3厘米。也有的用单片木板拼合而成。

铁钩扁担:挑运工具。用竹板制成,长约140多厘米,扁担两端镶有铁扣,在铁扣上拴有10厘米长的环形铁条,铁条两端有环,上环套入铁扣,下环吊铁钩。铁钩上可挂木桶。由于两节铁环为活动,担水时,水桶会随扁担自由晃动,水不至外溢。

杀猪工具:仫佬族杀猪工具一套五件,包括尖刀(约25~30厘米,刀尖尖锐、刃口锋利,刀背厚约0.2~0.3厘米,刀把长约10厘米);剔骨刀(刀背前部凸起,高约3厘米、宽约2厘米,刃口锋利,便于插入骨间缝隙);通条(一根长90厘米的铁条,前端尖细,从猪腿部切口插入,再捅进猪体,然后嘴对着切口吹气,使猪全身鼓胀,以便脱毛);短凳(用于按压猪的身体以宰杀,四腿,高约30厘米,长约120厘米,宽约25厘米);接血盆(陶质,圆柱体,高约15厘米,直径约40厘米。杀猪时,用盆盛猪血)。

地炉:广西罗城仫佬族居室设施,是仫佬族人冬季取暖、烧火的生活设备。明嘉靖年间田汝成所著的《炎徼纪闻》中记载为:“掘地为炉燃烧白炭”,以此推断,地炉的使用应有500多年历史了。地炉通常设在厅堂前侧大门与房门之间,建造时先挖个约一米深的大坑,用火砖砌底,中隔炉桥,再砌炉膛,膛深约34厘米,膛径约17厘米,膛旁埋个热水罐,膛后留个煤灰坑,上盖活动板,炉口、罐口、活动板等与地面齐平,最后填平炉周围,表面打上三合土即可。地炉昼夜有火,一炉多用,埋在炉膛边的陶罐常存有滚热的水,洗脸、洗手脚、洗澡,十分方便。打地炉火锅,是仫佬族人最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之一。

地炉制作简单,使用很方便。地炉的位置一般选在堂屋大门两侧。先挖一个坑,用砖砌好炉底,架上炉桥,砌好炉膛,炉旁地下埋一个坛作为热水坛,坛口与地炉口平行。炉前砌一个煤坑,上面盖一块可活动的板子,用泥巴把炉子周围填平,地炉就算成了。地炉的火昼夜不熄,既可做饭菜、炉边的热水坛还可供热水。

中秋月饼拓牌:木质,制作中秋月饼的模具。

月饼拓牌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龙纹月饼拓牌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4.礼仪器物

仫佬族礼仪器物主要分为贺喜礼仪和丧葬礼仪器物两类。

(1)贺喜礼仪器物

花轿:花轿,也叫喜轿,是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有二人抬、四人抬之分。其选材要求既轻又有耐力,一般选用香樟、梓木、银杏等木材,雕刻多是“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和合二仙”、“金龙彩凤”、“喜上眉梢”等喜庆吉祥的题材。花轿的制作工艺采用了浮雕、透雕、贴金、涂银、朱漆等装饰手法。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所藏花轿为清晚期民国初期。

花轿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花篮:仫佬族孩子满月后,到外婆家报喜时盛放礼品所用的篮子,一般为两个一对。用竹篾编制而成,有提耳、篮筐、篮足。提耳由3~6根竹篾弯成20度弧状后插入篮底编织结牢,以保证提篮时不脱下来。提耳的两边用竹篾绕成回形以加固篾耳的联结和增加篮体的美观。篮筐口内收,肚稍鼓,底渐缩小,口径约17厘米,腹径约19厘米,底径约12厘米,高约14~18厘米。足部高约0.5厘米,底部敞口,直径约17厘米,与口部直径相近。篮有盖,均竹篾编织,略呈扁形半圆状,其直径以能盖上篮口为准,上有一圆篾为提耳,竹篮盖通高约0.3~0.4厘米。

送亲箩:仫佬族人用来盛装送亲戚礼品的器具,用竹篾编制而成。筐高约17厘米,口径约28厘米,筐绳长75厘米,分四边扎在筐外。一般可装10~15公斤的粮食,仫佬人称“做担”。一般可分三层,第一层(底层)为白米,中间一层是白糍粑,上面一层用一匹自家织的布盖在上面。一般为少女或姑娘使用,已婚妇女和男人不用。如果家中没有符合条件的人选,则在村中(多为邻居)找一位姑娘帮忙,以示对受礼人家的尊重。

茶托盘:仫佬族男女青年结婚时用来托茶敬亲戚的器具。盘以木板制成,板厚约1.5厘米。呈长方形,长约37厘米,宽约20厘米,四面有边,边高约3.8厘米,呈波浪形。婚礼第一天,贺喜的人走后,男方家的叔、伯、舅及男方的家人留下,带着新娘认亲戚时,新郎托着盛满茶水杯的托盘逐一向新娘介绍。每介绍一位,新娘敬一杯茶,而接茶的长辈则向盘中送上一个封包或一份礼物。

(2)丧葬礼仪器物

孝衣:仫佬族人为其长辈死者守孝时穿戴的白色长孝衣,系在腰间即可。一般为儿女辈所穿,孙辈和其他亲戚只扎一块白布即可。

增寿衣:仫佬族人到了50岁后制作的“防老衣”,又称“增寿衣”,备有此衣可冲掉灾难,益寿延年。一般男性的样式为长袖、对襟上衣,宽脚、宽腰长裤,配以一条长约400厘米的黑布包头。女性的样式为绲边宽袍宽袖满襟衫,宽脚宽腰长裤,配以一条绣花围裙,围裙系带织有各种花纹图案,围裙下边结有各种网状图形。防老衣为手工缝制,十分结实。男女都有白布鞋底黑布鞋面的“防老鞋”。增寿衣每过10年缝制一套,珍藏于箱底,寿终时才穿。

寿鞋:仫佬族人为死者穿的布鞋,由死者生前缝制。鞋底由竹壳剪成,两面包上白布,用白线缝制。鞋面为黑布,鞋尖翘起似船形。女寿鞋的尖顶上绣几朵蓝花图案,男寿鞋为圆形,不绣花。

盒板:仫佬族未婚或已婚但无儿女者的去世后所用的葬具。由四块床板或其他木板组成。按照当地习俗,这类人夭折(短命),其灵魂不能上香火神台与列祖列宗并列享受人间烟火。

千年灯:仫佬族老年人病逝后,在其棺头正中底部点的桐油灯。与普通桐油灯大致相同,分灯盏、灯座两部分,灯座较矮。因其置于棺木下方,故又称为地狱灯。是引导死人的灵魂在阴间走的照明灯,亦称“暖灯”,意为不让死者受冷。

烛台:仫佬族人放在棺木前的插烛用具。呈圆筒状,一对。烛台一般高约10厘米,口径约8厘米,圆筒内置香灰以便插烛。有的烛台用木刻成狮子状,狮头或狮背,背上有龙用以插烛。安置在香火盆两旁。出殡之前一直点燃,不得间断。

棺罩:仫佬族在死者棺木上安置的罩具。由竹篾编制而成,其大小以能把整个棺材罩住为准。竹篾罩上缀满五色纸花,棺木抬出院子后即罩上,不使棺木暴露在外。

粮罐:仫佬族埋葬死者时在棺木左右两边摆放的两个瓷瓦罐。两个瓷罐大小一致,高约20厘米。由儿孙将糯米饭、猪肉、白酒等熟食装在罐中,将稻谷、玉米、高粱等种子装入一个罐子。装这些食物瓷瓦罐统称粮罐。棺木入土时粮罐置于棺木外两旁,作为死者的左仓右库,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粮罐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引魂幡:仫佬族村落凡有老人去世,都要在村前竖起高4米多的幡,称引魂幡。一般只有60岁以上死后才可享受此“殊荣”。幡分三部分:一是幡竿,以整竹竿做成,不能折顶,不得随意截短,竹有多长便留多长;二是在竹子的顶端扎上一匹自织的白土布;三是在竹子底部一人高处扎上死者生前坐过一把靠竹椅和用竹篾编成的一只鸡笼,内装小鸡一只,笼上插一把带叶的树枝。过往行人看到村前竖起引魂幡,便知道该村死了一位长者。另外,竖幡的目的是让刚死的人的魂灵不得四处游荡,以便法师超度。

5.宗教器物

仫佬族信奉原始宗教,也信奉佛教、道教,以及人造神。在寺、庙祭祀的供奉常为诸神共处。在仫佬族民间,将能执行各种宗教仪式、“沟通人神两界”的神职人员称为道公、师公。师公是民间专门赶鬼、除病、造屋择日、看八字、解关、占卜、看相、超度亡灵、打醮、安神、安花等活动神职人员的称呼,多为半职业性的农民。师公做道场时,常戴面具,边跳边舞,以表现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的宗教内容。其宗教器物主要有师公做依饭、打斋、打醮等法事活动时常用的法器、依饭供奉的诸神灵面具、室内供奉器物、求神保佑的器具和信物等。

(1)师公做法事活动时常用的法器

有法衣、法冠、法螺、持杖、敕令、诸冥王画像、摇铃、大钹、小钹、大锣、小锣和皮鼓等。

法衣:红色,长袍状,衣长100~120厘米,和僧帽状的法冠一起使用,多用于做依饭、打醮等活动。

法螺:师公诵经到某一段落时,吹响法螺,以示神兵神将,威慑鬼怪,也称为鸣角。

持杖:形似长矛,长约160厘米,矛头周边有几道弯铁丝,上串铜钱,舞时发出声响,打醮时演目莲救母节目的道器之一。

敕令:木制,长条形。长0.33厘米,宽0.2厘米,头宽尾窄。作法时念首篇或诵经毕用来敲击案板和桌面,发出的响声起到惊堂板的作用。

诸殿冥王画像:诸殿冥王画像可分为一殿秦广冥王、二殿周广冥王、三殿宋帝冥王、四殿吴广冥王、五殿阎罗天子、六殿见成冥王、七殿泰山冥王、八殿平正冥王、九殿都市冥王、十殿转轮冥王。做道场时,冥王像挂在厅堂神龛下和四周墙壁下,表示死者归西后所必须拜谒的诸殿冥王,并经由他们发落[6]

八殿平正冥王图(全)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八殿平正冥王图(近)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摇铃:摇铃是做驱鬼法事和跳神时用的法器,意为用铃声提醒妖魔鬼怪赶快逃逸,否则违者格杀勿论。

(2)仫佬族所用供奉的诸神灵面具

师公法器—摇铃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仫佬族依饭节的中心内容是依饭道场。一般邀请法师3~4人,在宗族祠堂作法3~3天,共有7道程序,依次为:启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哥、团兵、送圣。其中请圣和送圣以宴请36路神灵和举行仪式为36路神灵送行为内容。36位神仙面具为木制。尺寸一般长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不等。人物表情不一,色彩不同,各自掌管范围不同。分别是梁王、吴王、白马姑娘、扫坛、点楼使者、马华光、五岳司图、三光童子、功曹、仓王、花林太子、填叠使者、土地、婆王、引光、雷神、观音、四马师公、南曹、太保、三元教主、盘古大王、梅山法主、传书请客、社王、威德大王、家仙(家先)、四山七娘、开山使者、李社大王、三界、梁九、圣母、门官、七圣牛哥、鲁班等。

依饭节供奉的36神位像面具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依饭节供奉的36神位像面具(部分)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面具—白马姑娘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仫佬族依饭祭祀活动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3)室内供奉器物

香几桌:仫佬族堂屋正中的香火台下安置的桌子。高103厘米,长175厘米。一般用来放置客人送来的礼品,以及摆放祭祀亡人的香火盆、祭物等。桌面由一块木板制成。有八足、四足之分。四足为一组,八足则构成正方形桌面。桌设有抽屉,长约26厘米,宽约23厘米。距离抽屉下部约69厘米处设有装物层,再往下是四足。两组足的正面连接桌面的空当处,镶有雕花饰板,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等图案,边沿为波浪纹。

香炉钵:仫佬族人放置在神牌前或是死人棺木前,用以插香火的用具。瓷质。呈碗状。高约9厘米,口径15.5厘米,内深7厘米。有圈足,足高1.5厘米,直径7厘米。通体底色为白釉,外部有双龙戏珠青绘,图案简洁,几笔勾成。

仫佬族民居厅堂的神台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铜像:仫佬族民间神龛中供奉的器物,铜质。上为观音像,高20厘米、重0.6千克;中为四不像1对,各高8厘米、重0.4千克;两旁分立麒麟1对,各高15厘米、重1千克。

神台上的神位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4)求神保佑器具和信物

添花桥:仫佬族家庭儿媳房门的弧形物,是老人祈求生儿育女的一种方式。“花”,象征儿女,用红、蓝、黄、白、紫等色纸剪成小纸人若干,贴在儿媳房门上端两角的竹筒中,意为添花。用竹片编织成弧形网,网子跨过房门顶与门两边的竹筒相接。网面盖上绸纱布,意为桥,花男花女经过此桥后降生。

添花棚:仫佬族久婚不孕的妇女举行祈子仪式时架设的棚子。通常安置在该妇女卧室门的上方,棚置于门两边由两根细竹支起,在两根细竹之间用篾片编织一个宽25厘米左右的网(即棚)联结两边的竹竿,棚上覆盖一方粉红色的布。竹竿的两端各吊一竹筒,竹筒口径2~3厘米,长10~15厘米。细竹棍上粘纸剪成的红、白人形(红为红颜女子,白为白面书生)后,插在竹筒上方,每个竹筒内各插七八个。平时燃香烧纸,以求早得儿女。

红灯笼:仫佬族男子入赘女方之夜在路上所持的灯具。用红纸糊成,四方形,中间点桐油灯。仫佬族男子入赘女方,一般由伴郎在半夜时分将新郎送到女家,因男子上门,被视为愧对祖先,故以红灯笼代表自家的祖先。到女方家后置放在女方家的祖先神台上,与女方家的祖先共同享受晚辈的供奉。男方到女方家后,女方弟妹不能称姐夫,要称哥,排行以女方在家族中的排行相称,如女方排行第三,则称“三哥”。

长命牌:仫佬族人为祈求儿童健康成长举行仪式所用的器具。用一根长约30厘米削成较扁的尖底木头做成。在孩子满月时,在木头上写“长命富贵”四个大字,然后“钉”在庙前的地上,意思是向土地爷报告,希望土地爷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将来荣华富贵。

木雕骑马人:仫佬族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鬼节”贴在大门门扇上的纸画拓片。用木板雕刻的人物骑马图,也有人物牵马图、马图。马为行走状。骑马图的马与人通高22厘米,马身长约12~13厘,牵马图长17.5厘米、宽9.8厘米、厚约2厘米,在木板面上线雕而成,马为跃起状。传说是祖先骑马回来看儿孙,也有传说是护送祖宗归来的武士。

石狗:仫佬族村落大门用石头雕成的护村神物,其状为抬头蹲坐。狗是看家护院的动物,深受仫佬人的喜爱。传说有一人外出饮酒,归途中醉倒在草丛中,突然山坡发生大火,为了救护主人,跟随在身边的狗奔到附近的河里弄湿全身后,返回主人边打滚,将主人身边的草地压湿,如此往返数次。待主人酒醒后,发现满坡的草已烧成焦黑,而身边地方却是湿漉漉的,草地上躺着自家那只疲惫而死的狗,主人才明白是狗救了自己。为了感激狗的恩德,从那时起,仫佬族村村都在村口大门边雕刻石狗像,以保佑全村安全。

追魂瓢:仫佬族为病人举行追魂仪式时所用的器具。由普通的胡瓜壳晒干制成。一旦孩子惊魂,母亲则煮熟一个鸡蛋放在围裙中,再置一把剪刀和孩子的一套衣服、鞋帽。手拿瓢走到田地中间,大喊:“弟呀,你在哪里,天晚了快回来哟!”边喊边用瓢做舀水动作,舀进围裙中。据说如此可使孩子灵魂回到自己的身上。

接命桥:仫佬族祈求多病儿童健康的一种信物。在村旁小溪边用一根能跨过小溪的桃木架设。桃木两头扎上各色花布以表示接命之花。桃木上书写:“中国广西罗城县×乡集福姓士××同妻×氏第一花男(或花女)寿神修架接命桥梁—座,度过花名,度其难关,成人长大,长命富贵,吉旦立。”此桥由老人请法师念咒作法后架设。

6.文献

文献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泛指古籍外,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仫佬族记录和表达历史文化的代表性文献有明洪武铜官印、清代抗倭“功牌”、清代“满汉碑”等。

明洪武铜官印:铜质。年代为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正面雕刻文字为:“监军太仆寺卿官防”,背面篆刻有:“永字四百三号监军太仆寺卿官防永历元年十二月日礼部造”字样。

清代抗倭“功牌”:“功牌”是封建时代赏给有功者的奖牌,发现于广西罗城县四把镇大新村。内容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十九日都督府颁发给吴肇家的“功牌”。记载了100多年前,罗城籍仫佬族武官吴肇家在粤西一带参加的抗倭斗争中,“勇敢有为”、“赏给军功六品顶戴”的历史事实。这种“功牌”在仫佬族聚居区属首次发现,吴肇家为当地仫佬族人。为研究清代时期粤西抗倭历史及仫佬族军事、政治提供实证。

明洪武铜官印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清代抗倭“功牌”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提供

据记载,清代以前朝廷嘉奖官员,有的采用“丹书铁券”(俗称“免死金牌”),在明代尤为盛行。清朝废除了“丹书铁券”制度后,用“功牌”取而代之。清代五品以下的中、下级官员,可以由总督、巡抚、总兵等地方高级官员委任。获得功牌者享有分封,可按级别授品顶戴。功牌一般为长方形,上有赏字,多数是用纸制作,也见有金、银制作。

清代“满汉碑”:清代碑刻。高2.32米,宽0.96米,厚0.15米。满汉碑左侧刻有满文,右侧刻有汉文,立于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碑上刻有“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等字样。2010年7月征集于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现存罗城县博物馆。碑文记录内容为:清代,罗城仫佬族梁奂轮在参加科举中,考取功名,在广西苍梧县做训导,官至七品。罗城县龙岸镇梁奂轮的父母平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知恩图报的内容[7]

安宁寺大钟铭刻:安宁寺大钟,铁质,明代。钟高80厘米,底宽60厘米,重98千克。此钟为坐落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朱江村下珠屯的安宁寺的器物。明万历十七年铸,钟表面有铭文:“广西承宣节政使司,……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八月吉日”等字样。此钟为安宁寺主持召集善男信女捐赠资金所铸,碑文内容为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长地久、万代流传、福有所归。现安宁寺已毁,此钟为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收藏。

安宁寺大钟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提供

安宁寺大钟铭文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提供

地契:田产文书,纸质,清代,田产买卖契税凭证。为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的买卖土地凭证。

地契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