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的分析介绍

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是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这是为新闻史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的公理。然而,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群众的意见,最终是由群众说了算。

第二节 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

一、群众性原则的由来

1.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他们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要求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反对任何恩赐群众、代替群众运动的错误观点;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役使工具的错误观点;要求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看作是党的根本利益,反对把对人民负责和对党负责对立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党的利益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要求向人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反对轻视群众,不相信群众有无穷无尽创造力的错误观点。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出发,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9]其具体运用,就是通常所说的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命令主义超过了群众的觉悟程度,害了急性病;尾巴主义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害了慢性病。既从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实际需要出发,又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引导群众,提高群众,使群众的思想和生活与时俱进,这是群众路线所规定的基本原则。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刻地全面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融为一体的杰作。实践证明,它是正确领导的根本方法。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和革命运动要求在一切工作中都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是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

2.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第一,群众需要是新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在谈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时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10]马克思这里论述的是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它不但适用于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适用于精神产品的生产。新闻事业的产品主要是新闻作品,它是一种精神产品。虽然,它不同于物质产品及其生产,不能如物质产品那样完全由消费及市场决定。但作为一种产品,它的生产也要受到消费者及其消费需求的制约。社会有新闻产品的消费者及其消费需求,于是才有了新闻传播、新闻活动、新闻工作和新闻事业;社会需要越来越丰富的新闻产品,于是有了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大发展。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是适应社会的消费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这是为新闻史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的公理。而所谓社会需要,落到实处就是社会许多人的需要,亦即人民群众的需要。新闻消费的主体是群众,是那些从事工农商贸的劳动群众。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群众和群众需要便成了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与生命线。比如报纸,在初期,由于读者群小,品种单一,基本上是小型的综合性报纸。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需要增加,读者群扩大,为报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于是报纸多起来,并依据读者的情况进行分工,既有综合性报纸,也有专业性报纸;既有严肃的党报,也有通俗的大众化报纸。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的内容和传播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报纸过去大多是党委机关报,现在则机关报、综合报、群体报、行业报、企业报、晚报、文摘报、生活报、军队报等各大门类报纸并存。这都产生于群众和群众需要。总之,群众不能没有新闻,新闻也不能没有群众。群众和群众新闻消费的需要对新闻事业起着决定存亡兴衰的作用。一家新闻传媒离开了群众和群众需要无法诞生,而一旦失去其读者或听众,则一天也生存不下去,只有自行消失。因此,整个新闻事业和全部新闻工作,唯有建立在群众需要的基础上,并真心诚意而且卓有成效地为群众服务,充分满足广大群众的新闻消费需要,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群众是新闻传播的最高法庭和最高裁判。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任何一个新闻机构、新闻工作者,都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思考来设计自己的工作和作品,也肯定会这样去做。但是,新闻传播者的主观设计是否正确合适,又能否如愿以偿,却由不得新闻传播者自己,也不由新闻传播者自己裁定。裁定新闻传播和一篇篇新闻作品,一般说来,有领导的评判,有专家的评议,有群众的意见。领导、专家、群众三者都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三者的看法也都可以成为一家之言。然而,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群众的意见,最终是由群众说了算。新闻报道终究是写给人看的。给谁看呢?给群众看,是专门给群众看的,而不是专门给某领导或某专家看的。因而一篇新闻作品的优劣,某项新闻工作的好坏,某家报纸或电视台、电台工作水平的高低,对其进行评价的最高标准、最终标准,只能是群众的意见,群众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群众意见之外的裁定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也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或‘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1]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也说:“你们写东西是为了给大家看的,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看报的人从你们那里得到材料、得到经验、得到教训、得到指导,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著名记者范长江说过:“一个记者好坏不是编辑部批准了就算数的,首先要由群众批准。”[12]把道理说得很清楚。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1840年俄国文学一瞥》一文中指出:“文学不能没有读者群而存在,正像读者群不能没有文学存在一样……读者群是文学的最高法庭,最高裁判。”文学如此,新闻更是如此。群众对新闻报道和新闻记者的这种权威,决定新闻工作不可能不讲群众性。

第三,群众的社会实践和丰富生活是新闻报道取之不尽的源泉。诚然,作为客观事物和客观世界的反映,新闻的领域是十分宽广的,新闻报道的内容不应有什么范围限制,更没有固定不变的对象,凡具有新闻价值而又合乎法规规定的新闻信息都可以报道。然而,人民群众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决定了,最重要的新闻源乃是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真正的新闻在人民群众及其生活之中,在基层实践之中。“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优秀的新闻来自群众、来自实际、来自生活。与此相反,如果新闻报道脱离群众生活和群众实践,就会失去源头活水。并且,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是一个极广阔的天地,多姿多彩;是一座开采不尽的矿山,应有尽有。在信息时代,在经济新闻成为抢手货的今天,尤其如此。这正所谓“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这番道理,也为中外新闻史上无数事实所证实。真正的新闻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民群众联系着,那些曾经引起轰动的新闻,总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那些不受欢迎的新闻报道,比如一些礼仪新闻、衙门消息、花边新闻,多与群众无关或关系不大、不深。

总之,诚如范长江1961年在《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所说:“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13]群众是关系新闻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群众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题中应有之义。

二、群众性原则的基本内涵

1.群众性内容

所谓群众性内容,是说新闻工作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让群众通过新闻传播认识自己的利益和任务,表达自己的意志和声音,从而使新闻工作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许多论述。马克思强调人民的报刊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呼号,充当人民的耳目喉舌。他说:“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它把它在希望与忧患之中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14]列宁指出:“少来一些政治嚷嚷,少发一些知识分子议论。多接近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建设新事物。多检查这种新事物含有多少共产主义成分。”[15]毛泽东也指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意义的问题。”[16]这些论述把道理讲得非常明白。人民新闻工作者邹韬奋也认为,理想的报纸“必须是反映全国大众的实际生活的报纸,必须是大众文化的最灵敏的触角,必须是五万万中国人一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17]

群众性内容大致说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报道始终如一地对准群众,对准实际,对准生活,当好人民群众的耳目和喉舌,而不是“一头沉”,“官办、官说、官订、官看”;二是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做群众工作。主要是前一个方面。

首先是对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列宁在分析苏维埃定期刊物的活动计划时指出,必须着重了解目前的实际情况,要具体研究地方经验、细节、小事情、实际经验和工作经验,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更具体地讲到,新闻报道要“描写最好的食堂或托儿所,用一切办法使它们中间的某些组织变为模范组织,宣传它们并详细描述在模范的共产主义工作下能够怎样节省人力,怎样便利消费者,怎样节省产品,怎样把妇女从家庭奴隶境遇中解放出来,怎样改善卫生条件。”这揭示了群众性原则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新闻报道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建设两个文明的事迹,反映他们贯彻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行动,表现工人怎样生产,农民怎样建设农村,知识分子怎样开展科学研究,从而具体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中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和辉煌业绩,展示他们的经验和创举,讴歌他们的伟大精神和其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人物。与此同时,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反映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总之,要让人民群众及其实际生活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1964年12月,北京的记者写了《卖菜小记》,报道政府官员深入实际解决北京大白菜供应问题,《人民日报》登在头版。毛泽东主席看了,很高兴,赞扬《人民日报》有看头了,大白菜也上了头版,“很好,要继续努力”。[18]

其次要对准人民群众的新闻欲望。新闻报道应多传播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想知道的、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及时向人民群众报告真正的新闻,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闻欲望,使新闻传媒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千里眼、顺风耳,成为他们生活和工作的良师益友。比如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关系社会全局的新动向、新情况、新问题,关系群众衣食住行的重大举措,重要的国际时事消息,等等,要让人民群众及时知道,了解真相。市井百态、里巷轶闻、奇闻异事以及消费购物、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娱乐消遣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使群众开阔眼界,增加见闻,增长知识,愉悦身心,提高生活的质量。人民群众的新闻欲望是很广泛的,他们尤其注目社会热点、焦点和他们的盲点、疑难点。比如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及其制订实施情况,重大突发事件等等,要及时地全面地深入地予以报道,为广大人民群众释疑解惑。

再次应对准群众的声音。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反复说到,人民群众总是“有所反映,有所要求,有所呼吁”的,记者要“了解他们真正的情绪和要求,看他们反对什么,拥护什么,要求什么,把这些东西反映出来。”群众性原则要求这样去做。社会主义新闻报道要充分传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当好人民群众的喉舌,把群众的情绪、想法、意愿、要求、建议、意见,都如实反映出来,反映给各级党委和政府,反映给中央。比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怎么看;党和政府一项新的政策出台,群众有什么看法和议论;一个时期来了,群众在想什么,想说什么,想得到什么,还缺少什么,都给报道出来。应当全面反映群众的声音,其中特别要紧的,一是人民群众关于自己切身利益的呼声,二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和舆论监督,这两者往往是群众声音的重音和长音。前者实际上是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和疾苦问题,它直接关涉群众的日常生计,关乎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成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要重点反映。后者大多集中在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国家公务员为政做人等问题的评价议论上,新闻要公开报道人民群众这方面的言论,吸引群众批评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缺点错误,揭露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揭露蜕化变质分子和不称职的官员,以确保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实施舆论监督的民主权利。

又次需对准群众的思想实际,教育群众。列宁在革命战争时期说过,要完成对群众革命教育的任务,使他们从不关心政治提高到能进行反抗和斗争,从具有一般的反抗精神提高到自觉地接受社会民主主义的观点,从接受这些观点提高到支持运动,从支持运动提高到在组织上加入党。毛泽东指出,“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要使人民群众离开愚昧状态”。[19]这里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项重大使命,也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群众性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从来就担负着引导、教育、提高群众的历史性任务,要经常不断地对群众进行先进思想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教育,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理宣传和武装群众,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而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事实上,诚如刘少奇所说,群众有时也有根本不先进的情绪,群众中存在消极因素、落后因素、破坏因素。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群众性要针对群众这方面的思想实际去开展工作,帮助群众认识落后思想、个人主义、糊涂观念、愚昧状态、不文明行为等及其危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最后根除这些东西。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群众性与资产阶级所谓的“大众性”是完全不相同的。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打着大众性的口号,玩弄所谓“人的利益”,向群众兜售资产阶级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诸如个人主义、及时行乐、金钱至上等,把人们引入歧途。

2.群众参与

坚持群众路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新闻工作,依靠群众,“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又一重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革命活动中,就提出了动员和组织各方面革命力量创办工人报刊的思想,并亲自实践。他们创办的《新莱茵报》,集合了德国最优秀的工人运动领袖和卓越的文化战士,建立了通讯员网,组成撰稿人网。后来又提出组织培养工人通讯员,设立工人发行网,动员工人捐款资助党的报刊的党报业务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读者来信,利用读者来信提供的材料撰写社论、评论和小品文,并亲自培养工人作者。他们主编的《政治经济评论》发表过一篇题为《伦敦的裁缝业和大小资本的斗争》,就是马克思指导一位裁缝工人写的。列宁一贯强调依靠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办报的重要性。他在《关于出版〈工人报〉的通告》中论述:“我们希望地方组织和一些工人小组的帮助,因为唯有他们积极参加报纸工作,唯有他们表示支持,提出批评,撰写文章,提供材料,反映情况和发表意见,才能使《工人报》站稳脚跟和保证出版。”在《给同志们的信》一文中指出:所有社会民主党人都应当为社会民主党的报纸工作,“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不仅需要5个从事领导和经常写作的著作家,而且需要500个、5000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他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论定:“作者管写,读者管读”是“俄国古老的半奥勃洛摩夫式的、半商业的原则”,完全不符合无产阶级报纸的性质,必须坚决去除。

我们党向来重视群众参与新闻工作,反对关门办报。早在1929年和1930年,党中央先后两次发布通讯员条例,强调“通讯员工作非常重要”,“各省至少必有一个中央党报通讯员”,并给通讯员规定了具体任务。1931年1月27日中央政治局做了《关于党报的决议》,要求各地建立中央党报通讯网,建立工农通讯员及读报班。1933年1月27日又有《苏区中央关于〈红色中华〉的通讯员问题的特别通知》。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以后,广泛邀请各界人士撰写广播稿,到电台发表讲话。毛泽东同志从来主张“群众办报”,1940年2月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指出:“一张报纸要办好,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后来他又指出:“《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报纸刊物,应吸收广大党外人员发表言论,使一切反法西斯、反日本帝国主义的人都有机会在我党党报上说话,并尽可能吸收党外人士参加编辑委员会,使报纸刊物办得更好。”[20]1942年,毛泽东领导了《解放日报》改版。改版后的《解放日报》逐渐建立起“主力”(记者)、“民兵”(基干通讯员)、“自卫队”(通讯员)三位一体的队伍。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一文中,要求各级党的组织都来办报,包括办墙报,“这样来办报纸,那么全区可以有千把种报纸,这叫做全党办报”。1948年4月2日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办报同办别的事情一样,都要认真地办,才能办好,才能有生气。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及时总结了党的新闻工作的新鲜经验,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进一步成为办报的指导思想。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坚持这一办报方针,1950年4月9日党中央做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要求“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1951年5月16日毛泽东在一个批件中指出:“必须重视人民来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指出:“必须切实加强报纸的群众工作,认真处理和充分利用读者的来稿来信,在提高质量、克服形式主义的基础上认真地有计划地开展工农通讯员运动,认真地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和作家来参加报纸工作。”后来,党和政府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指示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成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方式,一些新闻单位设立了负责“通联”工作的专职部门和人员。

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概括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经验,所谓“群众参与”,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依靠广大群众办新闻事业,动员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新闻工作,广大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加入到新闻传播中来。比如发动群众为新闻工作献计献策,经常同群众一起研究新闻工作;发动群众提供新闻稿件和新闻线索,鼓励群众给编辑部来信来稿;发动群众评议新闻工作,监督新闻工作者;动员群众把好新闻推而广之,等等。

第二,认真做好通讯员和通讯网工作。通讯员是编外新闻工作者队伍,是新闻单位在广大读者群众中的支柱和耳目,是新闻单位联系群众的桥梁,他们担负为新闻部门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稿件等任务。因此,做好通讯员工作,建立可靠的通讯员网,历来是“群众参与”的主要举措。通讯员工作包括通讯员的物色与挑选、联系与培训等方面。有条件的新闻单位要办通讯员刊物,经常召开通讯员座谈会,专人联系骨干通讯员。目前,我国的新闻单位大都有负责通讯员工作的专门机构,有专人做“通联”工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好制度,一种好形式。

第三,高度重视并处理好读者(观众、听众)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列宁认为,读者群众来信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群众来信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来信,是群众参与新闻工作的重要方式。正确对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是新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常性的内容。比如及时研究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情况、问题和要求,从中发现报道线索和新闻主题;经常选择有价值的来信和来访记录,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公开发表;将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情况汇编起来或是写成参考提供给有关部门;对不宜公开发表的信访给予答复或进行调查处理,或转交有关部门办理;认真做群众信访的回复工作,等等。

第四,充分尊重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不断改进新闻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3.大众化形式

新闻工作充分考虑群众接受新闻的实际,在形式上贴近群众,适用群众,做到大众化、生活化,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易懂,这也是群众性原则的一项内容。

革命导师很重视新闻的群众形式问题。列宁强调:“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口号、决定和结论”,要反对“装腔作势,矫揉造作”和“奇形怪状”的语言,反对枯燥无味。他要求“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他认为“每个宣传员和鼓动员的艺术就在于,用最有效的方式影响自己的听众,尽可能使某个真理对他们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容易领会,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21]毛泽东十分注意新闻宣传的群众形式问题。他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讲,《时事简报》“稀松七八条,看上去明明朗朗,看完了爽爽快快,是真正群众的读物。”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规定它“以通俗的言语解释许多道理给工人群众听”,“希望这个报纸好好地办下去,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讲,“应当保持你们报纸过去的优点,要尖锐、泼辣、鲜明”,“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建国后他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提出“群众爱看”和“群众不爱看”的问题,指出报纸上的文章应“短些短些再短些”,“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文章写得通俗亲切,由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这就很好”。[22]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精彩”的要求:“‘精’就是不拉杂,‘彩’就是漂亮,挂点‘彩’,读起来爱读。你写得不‘精’,人家看不了那么多,你写得不‘彩’,人家不愿意看。”反复强调“写东西要考虑对象”。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形式的意义,并具体揭示了群众性形式的内涵:

1.通俗易懂而不是晦涩难懂;

2.和顺亲切而不是滞塞生硬;

3.生动活泼而不是枯燥呆板;

4.准确明晰而不是无文法无逻辑;

5.具体充实而不是空洞干瘪;

6.新鲜而不是陈腐;

7.鲜明深刻有力而不是“钝刀子割肉”;

8.精彩而不是没味道;

9.简短洁净而不是冗长沉闷;

10.有的放矢而不是千篇一律。

大众化形式的这些内涵,实际上关涉到材料的处理、主题的提炼、表达方式和手法的使用、篇章的安排、语言的锤炼、体式和风格的选择,等等。因此,群众性形式是一个综合指标,是就新闻报道的整体形式说的,是说新闻报道要从这些方面及其整体融合上着眼去进行写作,写出完全大众化的群众爱看的新闻作品来。

三、正确坚持群众性原则

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作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中得到了发扬。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一直努力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性质和方向,有很好的举措和不俗的业绩。然而,不可否认,民主政治不够健全的社会环境,封建思想残余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等,总是影响和冲击群众性原则及其贯彻。新形势下的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群众性原则,正确地处理其中的各种关系,从而取得更大的实效。

1.认真践行“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创举,倡导多时了。[23]2003年初,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揭示了“三贴近”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践行“三贴近”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贴近实际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这个最大的实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现阶段发展的实际状况,适应不断发展的客观现实,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大局服务。贴近生活是深入现实生活,深入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贴近群众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的精神产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贴近”是与群众性原则一脉相承的,是对它的创造性发展。“三贴近”最关键的要求是新闻报道要反映群众意愿,表达群众心声,采用群众性形式,吸引群众参与新闻工作,这涵盖了群众性原则的基本内容。“三贴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作为判断新闻工作优劣得失的最终裁判,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三贴近”要求新闻工作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坚持了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三贴近”要求实现新闻信息贴近人民群众,体现了新闻工作的最终服务目标。“三贴近”体现了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是新闻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现实途径。因为只有认真实践“三贴近”,身体力行“三贴近”,新闻工作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才能真正以生活为源泉,使新闻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新闻宣传深入人心。因此,“三贴近”是新闻报道增强魅力的养生之道,是新闻工作永葆青春的保健良方。

坚持和实践“三贴近”,最根本的是贴近群众。实际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说到底也是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只有真正贴近了群众,真正扎根于群众之中,真正把版面留给了群众,把镜头对准了基层,才能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如果新闻工作者高高在上,远离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的伟大实践和现实生活必然产生很大的隔膜。同时,新闻报道是否实践了“三贴近”,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要靠人民群众来检验。

二、切实做好信息服务

1984年9月19日,邓小平为新华社办的《经济参考》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这个题词,指出了信息对四化建设的意义,指明了开发信息与新闻工作的关系,也指明了贯彻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重要任务。大力开发信息资源,优化信息服务,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方面。要加大新闻信息总量的有效供给,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新闻消费的多种需要和多层次需要。

首先,要加大新闻信息的广度开发。就是大力拓宽新闻报道的面,新闻镜头不过分集中于政治生活和社会上层人物,新闻信息传播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新闻报道不存在空白地带,新闻信息的摄取达到应有的覆盖面,从而使受众凭借它能够知全局、识大体。比如,加强社会经济的反映。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生活占据的社会空间越来越大,社会经济问题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社会生活经济化,经济生活社会化,已是时代的显著特点。大力报道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的经济形势,群众的衣食住行,国内外经济生活的状况和走向,人们经济行为的变化与特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等等,都进入新闻领域,报道面就会宽广起来。再如,加强人的社会动态的报道。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新闻应该全方位多层面地反映人们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反映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反映全社会上上下下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想,怎样做,并且具体到人们的业缘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关系,落实到人们的社区、办公室、家庭等实实在在的生活空间,写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同时,又进行宏观的审视,从社会动态的高度去把握一个个社会行为个体。这样,报道的面自然就宽了。又如,切实注意新事物及“交叉体”。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导致新事物迭出,物类增加,一些“不伦不类”的边缘事物、交叉体产生出来。它们往往集新、奇、特于一身,有的甚至令人目瞪口呆。对这类新、奇、特的东西,应不折不扣地履行传播信息的职责,只要它无害,即加以选择付诸传播,如果这样做,就将扩大新闻信息传播的广度。还有,不讳言负面和反面,让现实中实际存在着的错误、失败、困难、弊端和问题等等在新闻报道中占据应有的版面或时间,于拓宽新闻报道面也应是大有意义的。

其次,要加强新闻信息的深度开发。就是挖掘新闻事实的深层次信息,不但报道“是什么”,而且报道“为什么”、“会怎么样”,新闻信息见厚度,见理性。如:《关于物价的通信》(新华社1988年1月12日),《关于股市的通信》(新华社1992年9月27日),《菜价追踪》(新华社1994年4月12日),《药价追踪》(新华社2000年6月11日),《1530亿元赤字预算意味着什么》(《中国青年报》1999年3月8日),《1400亿美元外汇储备意味着什么》(《经济日报》1998年3月2日),等等。这些报道皆透视新闻事实,具有理论深度和思想深度,新闻信息量大。新闻信息的深度开发,就是沿着这种路子走。一是注重传播重大而典型的新闻事实。这种新闻事实往往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或突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切身利益,思想性、政策性都比较强。从新闻信息的角度看,容量大,内涵深,能以一当十,其本身就透视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问题。二要掌握好信息域。信息域即某信息和与之有内在关联的信息所构成的疆界。报道新闻信息,不但重视本信息,而且重视此信息与彼信息的关联,重视新闻事实的过程和走向,重视新闻事实的背景,从而挖出信息中的信息,挖出信息背后的信息,穷尽信息域内的东西。三要坚持理性分析。深度开发新闻信息,要有理性的眼光,推出理性的成果,见事也见理,理在事中。

再次,要大力开发经济信息。“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报刊的要求。毛泽东于建国前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也指出:新闻工作要为生产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信息开发应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开发经济信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社会主义的国情所决定的,这也是群众新闻消费需求的一个重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群众越来越关心经济新闻和与经济相关的新闻信息,原来只有经济界人士关心的事情,如今许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也关心起来。有的还成为工厂、田间、街巷和家庭谈论的热门话题,富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更是成了“抢手货”。如果一家有影响的报纸或电视台有哪一天没发经济报道,受众会觉得这是一件奇怪的事。

开发经济信息要全方位,包括描述经济形势,报道经济成就,反映经济矛盾,解剖经济问题等等,特别是对经济观点、经济政策、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经济人物的热点,作出及时的准确的充分的报道。而报道的重点所在,乃是报道各类市场。如消费品市场、交通运输市场、人才劳务市场、科技市场、教育市场、文化市场、旅游市场、信息咨询市场;如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如供给市场、消费市场等等。把市场的种种行情、特点、动向、变化报道出来,就是最实在的信息开发,就能给人民群众提供具体有力的指导。

报道市场要宏观与微观并重。微观市场指某种产品的市场行情、某个主体的市场行为、某种市场的具体变化,等等。它直接维系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在三者之间牵线搭桥,实际效果特别明显,从来受到欢迎。不传播微观信息的市场报道是不可想象的,但只有微观信息的市场报道却是不成气候的。所谓宏观市场,指市场的大局和影响市场形成变化的条件等组成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如某类产品、某一行业、某一区域乃至全国、全世界市场的全局及其特点,如政府的经济理论、经济方针、经济政策、经济行为和直接间接影响市场大局的政治形势、人文条件等等。这种宏观市场信息,不但属于硬信息,而且是各种微观信息的母体。宏观市场决定微观市场,是微观市场的根据,凭借它方能揽市场全局;微观市场体现宏观市场,是宏观市场的具体化,凭借它方可以知市场脉搏,两者兼而得之,才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市场信息。

报道市场,绝不能只停留在市场,就某个市场孤立地去反映,而要从具体的市场出发,连通市场内外,把市场置入其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去考察。

三、坚决摒弃低俗之风

前些年,黑色(凶杀劫掠)新闻涌上传媒,色情新闻也频频亮相,一些不健康不雅洁的东西占据新闻传媒的大量版面或时间,隐私消息、消闲文字大行其道。在理论上,有人提出了“受众就是上帝”的口号,一些人鼓吹越俗就越有人看,俗不可耐,读者就爱不释手。在传媒运作中,发生了让报贩看大样,报贩定头版头条的怪事。少数新闻传媒则走上了庸俗化的道路,一味追星、追腥、追性,堕入恶趣邪趣。“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压倒了端庄”,这是受众对时下一些传媒做派与风格的描述。总之,新闻传播的品格和品位在下滑,低俗已成为新闻传播中日见弥漫开来的一种倾向、一股潮流。据说,有人把这种不正常现象的理论根据说成是群众性原则,是为了满足群众需要。无疑,这是对群众性原则的误解或歪曲,是糟踏群众性原则。坚持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原则,必须坚决反对并刹住这种低俗之风。如果任其蔓延,会毁掉群众性原则,也会毁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坚持群众性原则与低俗不可同日而语。群众性原则所要求的适应群众需要、满足群众需求,这是新闻传播的天职使然,是做群众的益友良师,为群众服务。这种服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种服务,直接通向群众高洁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殷实富裕的物质生活,通向群众向上向前和社会文明进步。而迎合群众,说到底就是迁就一部分不觉悟的受众,迁就受众的落后情绪,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和不健康心理。迎合就是讨好献媚,讨好献媚势必丧失立场,忘记使命。因此,迎合的结果必然是黑货、黄货泛滥,对受众和社会带来新闻毒害。可见,从群众性原则推出迎合群众演绎为写凶杀、色情、隐私,在群众性和媚俗之间划等号,是荒唐的。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不能从群众性原则直推出“受众就是上帝”的口号,“受众是上帝”的提法是不正确的,有害的。上帝就是神,就是主宰。群众性原则的内涵中,显然没有受众主宰新闻传播这个意思。“受众是上帝”的提法显然源自商品生产流通领域“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这种仿造明显地不科学。新闻报道不同于商品生产,新闻产品决非一般的商品。作为精神产品,新闻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首先讲社会效益,提供新闻与接受新闻,并非出售与购买的关系,新闻传播不可能套用市场经济规律。把属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东西径直移用到新闻领域,逻辑上扞格不通。如果“受众是上帝”,就只能一切唯“上帝”之命是听,受众要什么就得给什么,而这正是黑色新闻与黄色新闻得以出笼的祸源。所以,正确坚持群众性原则,应当反对和排斥“受众是上帝”的提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