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学教育的由来和发展,什么是美学教育

美学教育的由来和发展,什么是美学教育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的美学教育,就是指培养人们在正确审美观指导下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简称审美教育。第一个提出要把美学教育列入教育方针。王统照认为美学教育是“改造人间的福音,划破万恶的利器”,是“使人生达到完美完善之地”的一种教育。丰子恺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美学教育会,出版会刊《美学教育》,积极倡导美学教育。

一、美学教育的性质

(一)什么是美学教育。所谓的美学教育,就是指培养人们在正确审美观指导下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简称审美教育。在当前关于审美教育的观念中,还存在片面性。一是认为审美教育就是纯粹娱乐活动的训练,或是传授绘画书法技术,把它看成是一种“特长”教育。这种观点把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等同起来,局限了审美教育的范围。审美教育是一种范围宽广、富有弹性的教育形式,其手段和途径也是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只是其中之一。就艺术教育本身来说,也绝不仅仅是“技能”和“技巧”的培训。二是认为审美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部分,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不可否认,审美教育和德育有着密切关系,审美教育对德育有着某种程度的涵盖和包容,但二者是有区别的。美学教育在教育方针中有着独立的名分和地位,是和德育、智育、体育同一层次上并列的四种教育形式之一。相比较而言,它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的教育。也正是这一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德育它告诉你应该怎样去做,而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你从内心心甘情愿地去这样做。众所周知,人的存在有很多东西不是仅靠理性就可以把握的,人除了作为社会人的道德存在之外,还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存在,而生命存在才是人最根本的存在。那么作为人的生理需要的感性、情感等,是不易以理智去把握和规范的。正如“多愁善感”,人们会认为是脆弱的表现,只有用理性去战胜情感才是强者。实际上,要战胜人的生理需要的情感,不仅需要理智,而且更需要审美和艺术情感。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对不受理性制约的情感进行引导和规范,只有审美教育从根本上提升人的感性存在,使之具有更理想的品格。

(二)关于审美教育,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人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有的认为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还有的从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角度论及,认为审美教育是审美观念与审美理论的传播和普及。如果突破这种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玄思框架。直接把审美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实践中,放在当今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多方位事业中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审美作为一种具有形式化、动情化的教育特性,其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人性,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的终极追求。然而,所有的教育最终目标都离不开这个范畴,相比较而言,审美教育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途径。这是因为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其主体一直处于激越的情感体验之中,这也是审美教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的本质特征。智育、德育中也不乏情感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注重理性,往往带有被动接受和灌输的意味,而审美教育强调的是“陶养”,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让人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美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审美教育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虽然审美教育理论是在近代提出的,但人们对于审美教育的实践和探讨却是古已有之。在中国的先秦时期、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就有文字记载。

(一)中国的美学教育思想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文化、学术空前发展。教育体系逐渐形成。周公旦“智礼作乐”中包括了审美教育的内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教育的内容应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认为“乐”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还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成为仁人君子,一个完美的人,不通过“乐”是不行的;只有通过“乐”,才能改变人的性情,感发心灵,使之自觉地接受和实行仁道。孔子所说的“乐”,实际上就是指的审美教育。

荀子发展了孔子的乐教理论,他认为音乐是人的快乐的感情的表现,是人的感情的正当出路,“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1]音乐“人人也深,化人也速”,如果能利用好的音乐,就能把人的“好恶之情”引于好善,以取得“移风易俗”的效果。他认为音乐能深入人心,强调了艺术教育对人有巨大的感染作用。

此后,历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如汉代司马迁、董仲舒,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朱熹,明清的王阳明、汤显祖等人,都有不少关于美学教育方面的卓越思想,提出了美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最早引进西方美学并把它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的尝试者,也是近代中国美学教育思想开启者梁启超。他首次在中国提出了“趣味教育”的概念,实际上是情感教育或审美教育。

接着,王国维对审美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位置作了阐述。第一个提出要把美学教育列入教育方针。在他著名的《论教育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包括体育和心育两个方面。心育包括德、智、美三育,认为德、智、体、美四育才能造就完美的人格。继王国维之后,伟大的教育家和美学家蔡元培,提出了国民教育宗旨的五个方面,即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世界观和美学教育主义。并在他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文中,第一个提出“体、智、德、美”四育并举的思想。

在近代中国,赞成和提倡美学教育的还有鲁迅,他用“无用之用”和“其教复非常教”两个命题概括了美学教育的特殊性,也启迪了人们的思路。从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文化知识界提倡美学教育的还有王统照、郭沫若、丰子恺、朱光潜和周扬等人。王统照认为美学教育是“改造人间的福音,划破万恶的利器”,是“使人生达到完美完善之地”的一种教育。郭沫若提出了人的“感情的美化”问题。丰子恺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美学教育会,出版会刊《美学教育》,积极倡导美学教育。朱光潜明确提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功用在怡情养性”。[2]周扬翻译了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不仅对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发生了重要影响,也奠定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教育观的基础。可见,我国近代的美学教育理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独立性。

(二)西方的美学教育思想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也早就重视美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我们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3]他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音乐,因为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能够很敏捷地发现丑陋和美丽。亚里士多德也注意到了音乐在审美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在《政治学》中明确地说:“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①教育,②净化,③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择伦理的乐调”,[4]等等。亚里士多德所总结的音乐审美教育的社会功用,影响是很深的。

古希腊罗马之后,西方社会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虽然,中世纪充满了宗教色彩,但是,美学教育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发展。许多教育家的思想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教育思想。

在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许多教育家对美学教育有着许多精确的见解和主张,资产阶级教育家把培根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教育,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并在自然教育中日益重视美学教育。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认为,除了以艺术来发展学生的视、听、触觉以外,还要培养一种内在的感受,他称为“共同的感觉”,指的是想象力。要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以培养想象力。让青年人到多杂的环境中去培养审美能力。

到了18世纪50年代,法国哲学家希勒写成了《美学教育书简》,正式提出了“美学教育”概念。

后来俄国美学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统一的完整的教育过程,应当体现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审美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培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没有美学教育,就谈不上完整的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从中外美学史上看,虽然人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美学教育思想,但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性,还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才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到美学教育的性质及其意义,为科学的美学教育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的审美意识是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地发展的过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把自己在实践中所积累的有关真与善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德育、智育的方式传给下一代。把自己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积极成果通过美学教育传递下去。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学教育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对自身本质力量感性显现的肯定和发扬,是为了不断地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客观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