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听朱光潜老师闲谈

听朱光潜老师闲谈

时间:2022-1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光潜,笔名孟实、盟石。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朱光潜老师84岁时曾说过:“我一直在写通俗文章和读者道家常谈心。”朱老师是论争的重要一方。

文/吴泰昌

朱光潜(1897~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老师84岁时曾说过:“我一直在写通俗文章和读者道家常谈心。”读过这位著名教授百万言译著的人,无不感到他的文章即使是阐述艰深难解的美学问题或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生活中,他十分喜爱和朋友、学生谈心。他的这种亲切随和的谈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的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可惜,他的这种闲谈,其中许多并未形成文字,真是一种稍纵即逝的闲谈。

20世纪50年代末,我在燕园生活了四五年,还没有机会与先生说过一句话,更别说交谈、谈心了。50年代中期,北大一度学术空气活跃,记得当时全校开过两门热闹一时的擂台课:一门是“《红楼梦》”,吴组缃和何其芳分别讲授;另一门是“美学”,朱光潜和蔡仪分别讲授。那年我上大二,年轻好学,这些名教授的课,对我极有吸引力,堂堂不落。课余时间忙着从这个教室转战到那个教室,连上厕所都来不及。朱老师的美学课安排在大礼堂,从教学楼跑去快也要10分钟。常常是当我气喘吁吁地坐定,讲授已开始了。他是一位清瘦的弱老头,操着一口安徽桐城口音,说话缓慢,常瞪着一双大眼,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学大师。朱老师最初留给我的就是这使人容易接受的略带神秘感的印象。当时美学界正在热烈论争:美是什么?是主观?客观?……朱老师是论争的重要一方。他的观点有人不同意,甚至遭到批评,讲授同一课题的老师在讲课时,就时不时点名批评他。而朱老师讲课态度从容,好像激烈的课堂内外的争论与他很远。他谈笑风生,只管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中国引经据典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讲得条理清晰,知识性强,每次听课的除本校的,还有外校和研究单位的人员,不下五六百人。下课以后,人群渐渐流散,只见他提着一个草包,里面总有那个小热水瓶和水杯,精神抖擞地沿着未名湖边的水泥小径走去。几次我在路上等他,想向他请教听课时积存的一些疑问,可当时缺乏这种胆量。

20世纪60年代初,他仍在西方语言文学系任教,特为美学教研室和文艺理论教研室的教师和研究生讲授西方美学史。我们及时拿到了讲义,后来这些讲义已成为高校教材正式出版了。也许因为听课的人只有一二十位,房间也变小了,或许也因为我们这些学生年龄增大了,在朱先生的眼中我们算得上是大学生了,他讲课时常停下来,向我们发问。逼得我在每次听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听课时全神贯注,以防他的突然提问。

后来渐渐熟了,他主动约我们几位杨晦教授的文艺理论研究生去他家辅导,要我们将问题先写好,头两天送去。一般是下午3时约我们去他的寓所。那时他还在燕东园,怕迟到,我们总是提前去,有时走到未名湖发现才两点,只好放慢脚步观赏一番湖光塔影,消磨时间,一会儿,只一会儿,又急匆匆地赶去。燕东园里的一座座小洋楼似乎是一个个寂静筒,静谧得连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我们悄声地上了二楼,只见朱先生在伏案工作。桌面上摊开着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西文书,桌旁小书架上堆放着积木似的外文辞典。他听见我们的脚步声近了才放下笔,抬起头来看我们。他辅导的语调仍然是随和的,但我并没有太感到他的亲切,只顾低着头,迅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地记。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他答得详细,有的他巧妙地绕开。他事先没有写成文字,连一页简单的提纲都没有。他说得有条不紊,我记下来就是一段段干净的文字。

1948年6月15日,北大校长胡适与出席泰戈尔画展的来宾在孑民堂前留影。前排右五徐悲鸿,右六胡适,左一季羡林,左二黎锦熙,左三朱光潜;第二排左三饶毓泰,左七郑天挺,左八冯友兰,左九廖静文;第三排左五邓广铭。

我曾以为永远听不到他讲课了,听不到他的谈话了。十年浩劫期间不断听到有关他受难的消息。其实,这二三十年他就是在长久的逆境中熬过来的。遭难对他来说是正常的待遇,他的许多贡献,如翻译黑格尔《美学》三卷四册,这一国内其他学者难以替代的贡献,就是在他多次挨整、心绪不佳的情况下意志顽强地完成的。如果说,中国几亿人,在这场十年浩劫中,几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不可弥补的损失,那么对于我来说,一个难说很大但实在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就是我读研究生期间记录杨晦老师、朱光潜老师辅导谈话的一册厚厚的笔记本被北大专案组作为“罪证”拿走丢失了。好在我的大脑活动正常,我常常在心里亲切地回想起朱老师当年所说的一切。

1980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使我和朱老师有了较多的接触。这种接触比听他的课、听他的辅导、师生之间的交谈更为亲切、随意。作为一位老师,他说话的语气很随和,在课堂上、在辅导时,总还带有某种严肃性。很多年前我们在他的书房里听他两三小时的谈话,他连一杯茶水也不会想起喝,当然也不会想起问他的学生是否口渴。现在,我在客厅沙发上刚坐下,他就会微笑着问我:“喝点儿酒消消疲劳吧!中国白酒,外国白兰地威士忌都有,一起喝点儿!”我们的谈话常常就这样开始,就这样进行,就这样结束。他喝了一辈子的酒,酒与他行影不离。他常常开玩笑说:“酒是我一生最长久的伴侣,我一天也离不开它。”我常觉得他写字时那颤抖的手是被酒的神魔所驱使。酒菜很简单,常是一碟水煮的五香花生米,他说:“你什么时候见我不提喝酒,也就快回老家了。”在他逝世前,有一段时间医生制止他抽烟、喝酒。我问他想不想酒,他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摇摇头。去年冬天我见他又含上烟斗了,我问他想不想喝酒,他睁大眼睛说:“春天吧,不是和叶圣老早约好了吗?”

我记得我1980年再一次见到他,并不是在他的客厅里,朱师母说朱先生刚去校园散步了。我按照他惯走的路线在临湖轩那条竹丛摇曳的小路上追上了他。我叫他:“朱老师!”他从遥远的想象中回转头来,定了定神,突然高兴地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夕阳将周围涂上了一片金黄。我告诉他昨天就想来。他说:“安徽人民出版社要我出一本书,家乡出版社不好推却,但我现在手头上正在翻译《新科学》,一时又写不出什么,只好炒冷饭,答应编一本有关文学和美学欣赏的短文章选本,这类文章我写过不少,有些收过集子,有些还散见在报刊上。也许这本书,青年人会爱读的。前几天出版社来人谈妥此事,我想请你帮忙,替我编选一下。”我说:“您别分神,这事我能干,就怕做不好。”他说:“相信你能做好,有些具体想法再和你细谈。走,回家去。”在路上,他仔细问我的生活起居,当听说我晚上常失眠,吃安眠药,他批评说,文人的生活一定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千万别养成开夜车的习惯。下半夜写作很伤神。他说写作主要是要做到每天坚持,哪怕一天写一千字、几百字,一年下来几十万字,就很可观了,一辈子至少留下几百万字,也就对得起历史了。他说,写作最怕养成一种惰性,有些人开笔展露了才华,后来懒了,笔头疏了,眼高手低,越来越写不出。脑子这东西越用越活,笔头也是越写越灵,这是他几十年的一点儿体会。50年前他写谈美12封信,很顺手,一气呵成,自己也满意。最近写《谈美书简》,问题思考得可能要成熟些,但文章的气势远不如以前了。这二三十年他很少写这种轻松活泼的文章。他开玩笑地说,写轻松活泼的文章,作者自己的心情也要轻松愉快。在希腊、罗马和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和学术空气自由,所以才涌现出了那么多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那时的文体也锋利,自如活泼。他的这番谈话使我想起1978年《文艺报》复刊时,我曾请他对复刊后的《文艺报》提出点儿希望,他在二三百字的复信中,主要谈了评论、理论要真正做到百家争鸣,以理服人,平等讨论,不要轻率下结论。他说:“学术繁荣必须要有这种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局面。”

浙江上虞市春晖中学名人雕像,左起:朱光潜、丰子恺、夏丏尊、朱自清、匡互生

我谛听朱老师的多次谈话,强烈地感到他的真知灼见是在极其坦率的形式下流露出来的。他把他写的《自传》的原稿给我看。这是一本作家小传的编者请他写的。我一边看,他顺手点起了烟斗。他备了好几个烟斗,楼上书房,楼下客厅里随处放着,他想抽烟就能顺手摸到。朱老师平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而多备烟斗这个细节,却反映了他洒脱马虎之中也有精细之处。他想抽烟,就能摸到烟斗,比他随身带烟斗,或上下楼去取烟斗要节省时间。

我看完《自传》没有说话,他先说了:“这篇如你觉得可以,就收进《艺文杂谈》里,让读者了解我。”这是一篇真实的自传,我觉得原稿中有些自我批评的谦辞过了,建议对几处加以删改。他想了一会儿,勉强同意,不过他说:“我这人一生值得批判的地方太多,学术上的观点也常引起争论和批评,有些批评确实给了我帮助。一个人的缺点是客观存在,自己不说,生前别人客气,死后还是要被人说的。自传就要如实地写。”时下人们写回忆录、悼念文章、自传成风,我阅读到的溢美的多,像朱先生这样恳切地暴露自己弱点的实在鲜见。我钦佩他正直的为人,难怪冰心听到他逝世的消息时脱口说出:“他是位真正的学者”。最近作家出版社约我编《十年(1976~1986)散文选》,我特意选了他的这篇《自传》。读着他这篇优美的散文,我看到了,也愿意更多的朋友看到他瘦小身躯里鼓荡着的宽阔的胸怀。

(文/摘自《我的前辈同辈和晚辈》人民美术出版社 图/J·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