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及实现

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及实现

时间:2022-09-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学校长需要担当的众多社会角色中,有一种角色是最首要、最主要、最重要,也是最为根本的——它就是“教育家”的角色!从理论上分析,大学校长应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

大学校长是大学灵魂式的人物。在当今中国,大学校长不仅仅被期待着成为一般性的“教育家”,还应努力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

如何成为和造就“讲政治”的教育家?从其自身来说,大学校长必须做好“胜任力”的自我开发,必须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办学,还应像政治家那样“讲政治”;从外部条件来说,应当确立并坚持高标准,选拔出满足一定素质要求的大学校长,并为其提供可以发挥教育家潜质、施展教育家才华的自由空间,还应为大学校长提供参与政治的机会并加强对他们在“讲政治”方面的要求。

大学校长是大学灵魂式的人物。纵观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大学校长对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大学的草创时期或者重大的转折时期”[1]。“大学要在面临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中取得成功和进步,最关键的一环就在于大学校长能否发挥有效的领导作用。”[2]而其领导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前提则在于角色定位是否恰当,关键则在于角色“扮演”是否成功。

一、“讲政治”的教育家:大学校长的角色担当

在“大学发展”这一宏大的“剧目”中,“大学校长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具有多重面相”。“‘宗教人’的理想、学术人的立场、政治人的智慧、企业人的精神、经济人的精算、‘军事人’的效率、社会人的亲和、媒介人的形象,如此等等,刻画了大学校长的理想画面和利益相关人对校长的理想期待。”[3]对此,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曾任加州大学校长的克拉克·克尔曾生动形象地描述道:“在美国,人们期望大学校长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员的同事,校友的忠实伙伴,董事会的杰出的管理者,公众演说家,同基金会和联邦机构打交道的精明的谈判人,同州议会交往的政治家,工业、劳动和农业界的朋友,同捐赠人交涉富有辩才的外交家,教育的优胜者,各专业(尤其法律和医学)的支持者,新闻发布人,自身领域的学者,州和国家的公仆,同时也是戏剧和足球的热心者,体面的绅士,一位好丈夫和父亲,教会积极的会员。”[4]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处理事情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相应的,社会角色担当也就有主次之分。在大学校长需要担当的众多社会角色中,有一种角色是最首要、最主要、最重要,也是最为根本的——它就是“教育家”的角色!

何谓“教育家”?“家”者,含有行家和对某门学问或技术达到了专透精深的程度。如此,“教育家当然就是教育领域里的专家”。他不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教育家与教师、教育劳动模范和教育管理者区别开来。……教育家应当挚爱教育,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勇于进行教育改革实验,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教育理论(或理念),发表或出版系统的或有代表性的教育论著”[5]。一般而言,“教育家”就是经过学习、研究,懂得(“知”的方面)并在实践中遵循(“行”的方面)教育规律,具备了独到而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和信念,并取得了突出教育成果(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外历史上,孔子、蔡元培、陶行知、夸美纽斯、洪堡、卢梭、巴塞多、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帕克、杜威、凯洛夫、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是这样的教育家而且是大教育家。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6]在这样一个组织里工作的人,不论是教师,还是管理人员,其工作对象及目的都关乎教育,从而都是教育工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大学校长自然也是教育工作者,且因掌管大局,对学校发展肩负重任、至关重要,理应成为更为全面的、更为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家”。毋庸置疑,“教育家”的角色,是作为一校之长的首要的、主要的、重要的也是最为根本的角色,其他的种种角色都是辅助性的—“—毕竟大学是教育机构,要求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是理所当然的”[7]。试问,一位大学校长,“如果不精通教育学理论,没有丰富的教育经验积累,不能预见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怎么能够提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呢?同样,如果不懂教育规律,怎么能够抓好教学与科学研究这两项永恒的中心任务,怎样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和产生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呢?”[8]“从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看出,不是真正的教育家,不是真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家,办不好高等教育,管不了高等学校。”[9]

实际上,正是基于对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早在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里就指出,高等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应当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家”。 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正确地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后,也深刻地指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在当前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新的建设时期,“教育家办学”仍是、更是大学发展新的诉求下提出的时代命题。

进一步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目标的当今中国,大学校长不仅仅被期待着成为一般性的“教育家”,还应努力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

从理论上分析,大学校长应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这是因为,从教育的外部看,按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懋元先生关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说法,“教育必须为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服务”[10],大学校长应该“讲政治”——贯彻、执行党的政治意图和方针路线,保证大学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通过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同时,“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所制约”⑤,大学校长不得不“讲政治”——密切关注、及时顺应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形势变化,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发展的支持;再者,讲政治,可以让党和政府放心,从而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实现教育家的教育理想。

从实践中观察,真正有所作为的教育家,也必是“讲政治”的教育家。这里追溯一下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中央政府选派大批党政干部担任高等学校领导。除吴玉章、李达、陈望道、成仿吾、郭沫若等人早就是闻名全国的学术大师、大教育家外,在长期办学实践中,蒋南翔、朱九思、匡亚明、彭康、张如心、陈康白、丁浩川、郭影秋、郑思群、江隆基、林迪生等多位校长都成长为著名的教育家—“—或者以他们在教育理论方面的建树,或者以他们教育实践的积累验证,促进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成熟和走向繁荣,积极探索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11]。譬如山东大学的成仿吾校长,强调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需要办学;提倡实事求是和独创精神,主张办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坚持学校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下(见其教育论著《成仿吾教育文集》、《战火中的大学》)。

大学校长应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从教育或大学的内部看,大学的运营及管理,必须遵照符合教育规律、管理规律的政治原则如“民主”、“正义”、“公平”、“公开”、“公正”,同时还要采用这样那样的必要的政治程序、政治方法。“一切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无不打上政治的烙印。”[12]“像其他机构一样,大学是一个政治竞技场。在大学里,矛盾与冲突在统一和协调的大幕下活动于利益个体之间,也活动于利益集团之间。”[13]在“教育需求不懈上扬、公共资源持续涌进、学术问责不断加速、消费欲望竞相膨胀”,大学里的人们“在扰攘的餐桌前尽数自我的价值以争得更大的蛋糕”的情况下[14],更是如此。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期望大学校长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只是期望他成为具备政治意识、政治智慧和政治技能的教育专家,并不要求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政治家”。实际上,由于工作领域及其职能所限,他也不会成为那种“职业政治家”——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领导和组织社会以及国家的政治活动并对社会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影响或做出杰出贡献、以政治为职业的专门家。

二、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的自身条件

作为教育家的大学校长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成为这样的教育家,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

我国著名学者陈平原曾撰文认为,大学校长的素质可用四大指标来概括:一是有理念,能坚持。有明确的大学理念,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样的校长,既可以像张伯等那样,为坚守理念奋斗终生;也可以像蔡元培那样,因理念不合挂冠而去。二是有专业,能超越。总揽大学全局的校长,需要的是“通才”。看看蔡元培兴致盎然地谈论文学、史学、哲学、美术、音乐、政治、伦理、教育等,而且全都具备“高等常识”,你不能不佩服。这样的校长,方才配谈“兼容并包”。三是有名望,能感召。在大学校园这样“读书人成堆”的地方,“名望”远比“权势”更起作用。阅读现代中国大学史,你会有极深的感受,人们则更多地关注校长的社会名望及感召力。四是有个性,能独立。好校长,首先应该是有个性、能独立的知识分子,其职责不仅仅是管好大学校园,更要关心社会公正与人类进步,在危机时刻能挺身而出。[15]再看耶鲁大学莱温校长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发表的演讲中从埃利奥特校长身上总结出大学校长必备的八大素质:“一是制定引领大学前进的愿景,并能准确地传达;二是制定远大而且能够实现的目标,以渐进的方式推进,但一旦有机会,就要立即抓住,推动快速变革;三是校长要把大量的时间集中在主动的行动上,特别是一些战略性问题上;四要善于冒险;五是不为初次失败所阻挠,好的设想值得多次尝试;六是知道什么时候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影响变革是最适当的;七是为副职们选择强有力的领导者,给他们足够自由的权力;八是制定激励机制,确保个人目标的实现与学校的成功发展相结合。”[16]以上所引“四大指标”、“八大素质”,可以很好地概括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所应具备的素质。

要成为教育家,大学校长就应面向这些素质做好“胜任力”的自我开发。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在“胜任力”的自我开发中,必须加强“见与行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教育家既要有“见”又要有“行”,“所谓‘见’就是远见卓识,高明的见解;所谓‘行’就是笃行和躬行,也就是坚定不移地亲自进行教育改革实践。很显然,如果只有见而没有行,那只能是一个空洞的教育理论家;反之,只有实践而没有远见,那只能是盲目的教育实干家。因此,只有见与行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那才是合格的教育家。”[17]要达到这样的标准,“首先,认真学习,补上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哲学和心理学等。特别要指出的是,必须学习西方教育经典著作和西方哲学。例如,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论》,英国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德国教育家、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教育指南》,德国教育家洪堡的《关于人的教育理论》,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康德的《教育论》,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一个教育学的实验》、《明日之学校》和《民主主义与教育》,美国教育家科南特的《教育与自由》、《教育政策的制定》,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给教师的建议》等。这些经典著作是自公元前300多年前到20世纪中期2000多年的教育学财富,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家们智慧的结晶。”②“学习教育经典著作的目的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特别是经过自己大脑的再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这是成为教育家必不可少的一步。其次,要致力于教育改革的实践,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统观世界教育发展史,绝大多数教育家都是走的这条道路。”③

在活动、成员、结构、环境日益复杂,职能和目标日益多样[18]的现代大学,大学校长不能仅仅停留在以上所言“合格的教育家”的层次上,还应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与时俱进,努力成为“富有创造性成就的教育家”[19]。怎样才算是“富有创造性成就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教育家》中曾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教育家,都是第一流人物。”[20]

要成为“合格的教育家”特别是“富有创造性成就的教育家”,大学校长必须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办学过程中,成为“职业”或“准职业”校长—“—以业余身份做校长,不可能做好校长。正像以业余身份从事学术研究,不可能出重大发现或传世之作一样,除非,研究对象是大学自身”[21]。墨西哥《千年报》(2006年4月20日)所刊载的阿曼达·古多尔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世界上最好的100所大学的校长发现,除少数人继续做研究工作外,大多数校长在任职期间不再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专心致志地履行校长之职。美国耶鲁大学理查德·雷文校长认为,大学校长是一个需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去做的事业。在自己12年校长生涯期间,他只出过一本《大学工作》的专著。对此他没有一丝底气不足,而是沉浸在“最美妙者”从事“最美妙事业”的幸福和自豪感中。

大学校长要成为“合格的教育家”,特别是“富有创造性成就的教育家”,还有一条,就是必须在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在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像政治家那样“讲政治”。“讲政治”的核心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宗旨是让人民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这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校长的首要职责。具体地说,“讲政治”,就是要求大学校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其贯彻到大学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针对那些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的大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办学中不断扩大民主,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校。

三、造就“讲政治”的教育家的外部条件

如何造就“讲政治”的教育家?这不仅需要大学校长的自我努力,还需要一些相应的保障条件。

首要的,应当是确立并坚持高标准,选拔出满足一定素质要求的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这可参照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遴选标准——卓越的学术领导能力、敏锐的统筹规划能力、全面的校情洞察能力、杰出的行政管理能力、开放的国际视野、适应学校阶段性使命的个性特质。[22]标准确立后,应健全大学校长的遴选组织,规范遴选程序,提高大学校长遴选的有效性和公正性。遴选出大学校长后,还应健全大学校长聘任办法、聘任机制,增强聘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一是通过委任或者契约方式明确校长的权力义务,并通过约束性规定保证大学校长集中精力从事管理;二是探索实行‘校长候任制’,拓宽考察深度和广度,保证学校管理工作平稳交接过渡和候任校长扩充能力储备;三是探索大学校长聘任方式、任期年限及届数、退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四是制定和完善校长转岗、解聘、自然退出等多元退出机制;五是积极探索我国大学校长专业化的路径。”[23]

要使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还必须为其提供可以发挥教育家潜质、施展教育家才华的自由空间,这就要求必须保障大学校长的主体性特别是“主体选择性”。“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是指大学校长那种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大学发展境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以获得一个更新的精神自我的行为和意识的特征。这是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管理领导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大学校长在与大学发展相关影响因素的相互活动中不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自为性与自觉性,从而获得作为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和定位,同时还表现为大学校长在大学治理活动中选择‘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的主体选择性。”[24]保障大学校长的“主体选择性”,应落实法律规定的大学校长自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1条就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职权:①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②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③拟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④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⑤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⑥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至于“讲政治”方面,应为大学校长提供参与政治的机会,譬如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应加强对大学校长在“讲政治”方面的要求,并对其进行监督、衡量和考核。

【注释】

[1]姜朝晖.从“电灯泡”到“丛林树”——对美国大学校长三种作用观的解读[J].高教探索,2010(6):73.

[2]姜朝晖.从“电灯泡”到“丛林树”——对美国大学校长三种作用观的解读[J].高教探索,2010(6):71.

[3]周作宇.大学校长的领导困局[J].学术界,2008 (6) :12-13.

[4]Clark Kerr.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23.转引自:姜朝晖.从“电灯泡”到“丛林树”——对美国大学校长三种作用观的解读[J].高教探索,2010(6):71.

[5]刘道玉.大学校长必须是教育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 2.

[6]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

[7]陈运超.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大学校长角色与制度的变迁与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9(1):50.

[8]刘道玉.大学校长必须是教育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3-4.

[9]田建荣,等.大学校长应当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李钟善教授高等教育管理思想述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9):11.

[10]⑤肖海涛,殷小平.潘懋元教育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0.

[11]闫月勤.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开基创业——党政干部背景的大学校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14.

[12]周作宇.大学校长的领导困局[J].学术界,2008 (6) :14.

[13]周作宇.大学校长的领导困局[J].学术界,2008 (6) :13-14.

[14]周作宇.大学校长的领导困局[J].学术界,2008(6):14.

[15]陈平原.为大学校长“正名”[DB/OL]. http://reading.cersp.com/DeepRead/Histroy/200606/1937.htm l.

[16]李斌,原春琳.耶鲁校长开列大学领导八大必备素质[DB/OL]. 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2690822.html.

[17]②③刘道玉.大学校长必须是教育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

[18]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26.

[19]刘道玉.大学校长必须是教育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4.

[2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转引自:刘道玉.大学校长必须是教育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2.

[21]周作宇.大学校长的领导困局[J].学术界,2008(6):10.

[22]钟秉林,周海涛.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权力制衡机制探析——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管理比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8):6-10.

[23]钟秉林,周海涛.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选聘机制及其启示——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管理比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8):10.

[24]王飞,王运来.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教育家型大学校长成长的路径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1 (5) :28-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