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系统的产生

管理系统的产生

时间:2022-1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理论。巴纳德的代表作为《经理的职能》,他在该书中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在管理理论丛林中独树一帜,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和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新科学发展起来的一门管理学派。鉴于西蒙对决策理论上的卓越贡献,西蒙获得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管理科学理论也被称为管理数理学派或管理计量学派。

第五节 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展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组织特别是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张,生产过程日趋复杂,生产的技术基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管理理论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但由于人们的学科背景、经历、研究方法等不同,人们常常使用着不同的语言来讨论管理问题,从而形成了许多管理学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种现象被管理学家孔茨(H.Koontz)称之为管理理论发展的丛林阶段。在1980年,把管理划分为11个学派,即①管理过程学派;②人际关系学派;③群体行为学派;④经验学派;⑤社会协作系统学派;⑥社会技术系统;⑦系统学派;⑧决策理论学派;⑨管理科学学派;⑩权变学派;img27经理角色学派。

一、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代表着管理理论的复杂性、渗透性和交互性,又各具特色,其本身也说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理论。下面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八个管理理论学派。

(一)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又称为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协作关系。这个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将组织看做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1886~1961),由于他将社会学的概念用于管理上,在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巴纳德的代表作为《经理的职能》,他在该书中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在管理理论丛林中独树一帜,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其主要观点是:

(1)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系统的观点。组织的产生是人们协作愿望导致的结果。

(2)正式组织存在有三个条件,即成员协作的意愿、组织的共同目标及组织内的信息沟通系统。没有成员的协作意愿,他们就没有自我控制,也不会交付出个人行为的控制权;没有组织的共同目标,或这种目标没有和成员个人动机结合起来,组织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力量。而使上述两个条件实现的则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3)经理应主要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联系中心,并致力于实现协作努力工作。具体说是三项职能: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系统、获得必要的个人努力、制定和规定目的。

巴纳德实际上是运用社会学的观点,遵从系统理论,对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团体及个人做出了全面分析。

(二)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和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新科学发展起来的一门管理学派。鉴于西蒙对决策理论上的卓越贡献,西蒙获得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决策理论学派强调决策的制定,作决策的人或群体以及决策过程,一些理论家把决策看成是所有企业活动的出发点,其主要观点是:

(1)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认为决策在管理中居于最为重要的地位,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管理就是决策。

(2)提出了决策应遵循的“满意准则”。在决策中,以往假定决策者为完全理性的认识是不正确的,由于实际中的决策情况非常复杂,而管理者的判断力又受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明确在给定情形下所有被选方案的多种可能结果。也就是说人都是有限理性的,因此,在决策中不可能产生所谓的最优决策,所得到的只能是满意决策。

(3)分析了决策的过程步骤。决策的程序应当科学化,这是保证决策正确的重要条件。一个完整的决策的程序应当是:①收集情况;②拟订计划;③评价计划;④选择计划。

(4)归纳了决策的类型。西蒙把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这是些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程序,在这类活动重复出现时予以应用,不必每次都做新的决策。这类决策叫做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是非例行性活动,这类活动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也不能用对待例行公事的办法来处理。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叫非程序化决策。指出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的内容是不同的,高层管理者应当将主要的精力用来进行非程序性的决策。

(三)管理科学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为解决防空需要而产生的运筹学,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这些成果应用于管理工作中就形成了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也被称为管理数理学派或管理计量学派。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伯法等人。该学派指的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现代数学、统计学、信息科学、控制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电子计算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制定适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把它们通过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科学技术方法应用于组织的管理中,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并据此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管理学派。

该理论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其主要目标是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效果。但该理论的研究不仅已经突破了原来的“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范围,向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方面扩展,而且采用了泰勒时代根本没有的科技手段,在深度上有了很大发展。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筹学。是管理科学学派的基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科学家为解决雷达的合理布置而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从内容上讲,这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科学方法。它专门研究在物质条件已定的情况下,为了达到目的,如何统筹兼顾整个活动所有环节之间的关系,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即要求为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财、物,做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在现代的管理工作中,形成了运筹学的许多新的分支,主要有:

①规划论。用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资金和时间,最大限度地完成各项计划任务,以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②库存论。用来研究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数量,从什么地方供应,来补充零部件、器件、设备、资金等库存,既保证企业能有效运转,又保持一定库存和补充采购的总费用最少。

③排队论。主要是用来研究在公用服务系统中,设置多少服务人员或设备最为合适,既不使顾客或使用者过长地排队等候,又不使服务人员及设备过久地闲置。

④对策论。又称博弈论,主要是用来研究在利益相互矛盾的各方竞争性活动中,如何使自己一方获得期望利益最大或期望损失最小,并求出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

⑤网络分析。是利用网络图对工程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技术,常用的有“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线路法”。

总而言之,这一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应用各种数学模型和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2)系统分析。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兰德公司1949年首先提出的,认为事物是极其复杂的“系统”。系统分析就是运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系统中的事件进行研究和分析。它要求在研究中注意,局部的目标不应与整体的目标相冲突,系统的最优途径不一定是各组成部分的最优途径。从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决策,进行科学的管理,是这一科学方法的特点。

(3)决策科学化。这是要求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思考方法,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计算、分析,遵守一定程序,作出正确的决策。常用的数学模型主要有:盈亏平衡点模型、库存模型、线性规划模型、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决策模型、网络模型、排队模型、模拟模型、马尔柯夫过程、对策论等。

由于这一学派本身是一门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量分析的科学,而要把管理中与决策有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全部数量化,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也只是决策过程的一个方面,它还必须与其他方面结合才能提供比较完整的情况和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从而进行管理中的科学决策

(四)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其理论观点源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但真正作为一个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学派的形成,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提出“管理理论丛林”而闻名于世的哈罗德·孔茨是这一学派的集大成者。该学派把管理看做是在组织团体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而管理过程同管理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职能是分不开的,并将此作为其理论的核心结构。它试图阐明和分析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从理性上加以概括,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门管理学科,因而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内容有:

(1)这个学派使管理为一种程序和许多相互关联的职能。在该派学者的著作中,尽管对管理职能分类的数量有所不同,但都含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如图2-3)。

图2-3 管理过程学派

(2)这个学派认为可以将这些职能逐一地进行分析,归纳出若干原则作为指导,以便于更好地提高组织效力,达到组织目标。

(3)这个学派提供了一个分析研究管理的思想构架。其内涵既广泛又易于理解,一些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技术均可容纳在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等职能之中。

(4)该学派强调管理职能的共同性。任何组织,尽管它们的性质不同,但所应履行的基本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五)权变管理学派

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权变通常是指偶然事件或偶然性。权变理论的主要含义是权益应变,因此,该理论又被称为“情景管理论”、“形势管理论”等。权变管理论的核心是,在现实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理想化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应随机应变,即采取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应取决于组织的环境。因此,这种理论强调管理应当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因人、因事、因目标、因需要、因国情等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做到对症下药。

img29

图2-4 简单原则

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比较多,美国的菲德勒和英国的伍德沃德等人都是,他们的著作有《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等。一般认为卢桑斯的“如果—就要”关系理论是权变理论的思想基础,如图2-4。

img30

图2-5 权变理论

图2-4表明了一种简单的原则:“如果X,那么Y。”权变学派试图通过将管理思想与情景相结合起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5所示:“只有在Z的情形之时,如果X,那么Y才成立。”在权变理论中,Z就是情景变量。

(六)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该学派认为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的要素组成的系统。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

管理的系统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原理。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2)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系统在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系统内部的联系就是一种运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运动,运动与变化是系统的生命,是永恒绝对的。

掌握系统动态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组织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3)开放性原理。实际上,不存在一个与外部环境完全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所以,对外开放是系统保持的生命力的源泉。

(4)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周围事物发生各种联系。这些与系统发生联系的周围事物的全体就是系统的环境。环境可以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系统,系统也可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环境,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做出科学的决策。

企业管理必须坚持系统观点。每个组织都包含一些必要的子系统。如按照组织的结构来划分,可以包括传感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策系统、加工系统、控制系统及存储系统等。按照其内容,可以把组织的子系统分为目标系统、技术系统、工作系统、结构系统、人际社会系统及外界因素系统等。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企业及其管理活动。这些观点主要有:

(1)整个系统是主要的,而其各个部分是次要的。

(2)整个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某一部分变化势必会影响到其他部分。

(3)各个部分围绕着系统的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发挥作用。

(4)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职能由它们在系统中的地位所决定,其行为受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制约,并符合分工协作等客观规律的要求;要防止为了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而对其他领域产生负面影响。

(5)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出其各个部分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符合局部服从整体的基本原则要求。

(6)整体通过新陈代谢使自己不断更新,整体保持不变和统一,而其组成部分则不断地变化,系统往往集稳定性与动态性于一体。

总之,系统管理理论就是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以及一般原理,来全面分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的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即系统工程的思想与方法。系统工程是一门从全局着眼,综合应用各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研究系统各部分的合作与协调,充分发挥数学与计算机的作用,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实现系统的整体最优。

(七)经验管理或案例学派

经验管理学派顾名思义是强调管理经验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戴尔等人。这一学派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认为管理很难说是一门严密的科学,管理要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研究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通过对这些管理经验的分析总结,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掌握管理的诀窍(如图2-6)。

img31

图2-6 经验或案例管理

虽然经验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强调管理经验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不否认管理存在一些普遍适用的原理和原则。也认为:

(1)作为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应当着重抓好这样几项工作:有效调动组织的各种资源,特别是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要注意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协调。

(2)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各类组织必须根据自己的目标、工作性质、环境和内部条件来确定本组织的管理结构,切忌照搬别人的模式。

(3)对科学管理理论以及行为科学理论都要正确评价。

(八)群体行为学派

这个学派同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密切相关,以致常常被混同。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这个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有人把这个学派的研究内容称为“组织行为”研究,其中“组织”一词被用来表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医院以及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奥和霍桑试验。德国学者卡特·卢因(1890~1947)于1944年首先提出“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以后的团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文化管理阶段

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又衍生出许多学派,如学习型组织理论、精益制造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虚拟组织理论、管理创新理论、信息管理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冲突风险理论、竞争合作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人本管理理论、集成管理理论、网络组织理论、物流管理理论、项目管理理论等。

综合上述阶段,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变过程:

(1)从总结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

(2)从“机械人”、“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假设。

(3)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把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

(4)从学派分化、百家争鸣到相互综合发展。

如果说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发展是管理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发展是管理的第二次飞跃。科学管理使企业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其本质的弱点——对职工的忽视。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理论,完整地提出了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框架,这种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龙头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管理的大趋势(见表2-1)。

表2-1 不同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文化管理纠正了科学管理见物不见人的偏向,适应了人们需要层次的提高、脑力劳动比重加大、知识经济的兴起、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等时代变迁,从而实现了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企业实施文化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对文化的取舍和加工处理问题。中国有五千年文明,文化沉积深厚,加上近代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往往使企业面对浩若烟海的文化,感到难辨良莠,无所适从。为了避免盲从,必须首先系统学习和了解各种文化的源流,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选择和运用。企业实施文化管理主要还是靠企业自身摸索、了解所需文化,往往事倍功半。

(2)对传统文化中的扬弃问题。传统文化在对社会与物质世界认识的表述上,过多地表述理想,强调社会应以秩序为中心,秩序的基础是伦理道德。在价值取向上,强调重道义而轻功利。在人性塑造上,重群体意识而抑制个体意识。传统文化体现在管理中,则强调“管制”,以个人喜好为准则,人治决定一切。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特征的冲突、评价、改造融合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寻求其理论依据。

(3)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借鉴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外来文化蜂拥而入,与传统文化和传统管理基于文化的差异发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冲突。因此,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科学合理因素,并加以改造,使之中国化甚至中国企业化成为一道现实难题。

(4)对单纯经济文化倾向的认识问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单纯经济文化倾向,即仅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任文化过分迁就经济。文化毕竟不同于经济,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必须维护文化对经济的潜在性和前瞻性,不能盲目地让文化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取向发展。

所有这些挑战使得在管理理论和发展上不仅出现了精益管理思想、业务流程再造、核心能力理论、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网络组织等对描述、分析、决策管理活动有贡献的科学管理研究,而且还出现了将浓厚的人文伦理灌注于其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知识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的研究。作为实践性、规范性的管理学,未来的管理着将要面对的将是一个更加混沌的世界:竞争日益激烈、信息高速地传递和穿梭、高知识型员工的桀骜不驯以及组织边界的模糊化(见表2-2)。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者要学会如何在没有权利与权威、无法控制也没有具体指导的情境中进行有效的管理。”

表2-2 现代与未来的管理者的特征比较

资料来源: PatriciaA.Galagan.Executive Development in A Changing World.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99,46(6): 23-41.

三、管理学的未来发展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类进入一个无形胜有形的时代。第一,随着信息与知识的骤增,以智慧为基础的无形物,如软件、专利、艺术创作等以数字移动的方式迅速复制与传播。传统的行为准则与思维模式与现代社会越来越不相吻合。Intel公司的创始人和前任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Grove)说,所有的企业都在根据一套不成文的规则来经营,但这些规则有时却会变化,而变化有时甚至是翻天覆地的。这种变化被格鲁夫称为“十倍速因素”,意为该因素在短期内的能量将增至原来的十倍。面临十倍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市场呈现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特点;因特网的光速经济带来的信息迅速传播使得整体经济运行速度加快;因特网的时空压缩效应带来的“赢者通吃”使得少数名牌厂商将拥有大部分的顾客资源。第二,传统管理思想中的个性压抑和同质化管理已经渐渐不适于这个崇尚个性张扬、拒绝同质化的时代。组织将面临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生产的高速发展使得供给相对过剩,再加上信息的无边界高速流动,给人们寻求多样化和个性化提供了可能,这使得企业的产品和竞争策略必须符合个性化时代的特性;另一方面,新时期的员工不再是守在旧式生产线边重复着简单劳动的工具,而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人。他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得到劳动报酬,更要追求个性和才能的张扬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内忧外患使得企业不得不开始寻求对员工、领导者和组织的个性张扬的管理。第三,现代管理带来的劳动力的柔性、生产系统的柔性和企业间关系的柔性使得专业化与柔性化这一对矛盾在后现代主义的管理模式下得到有效的统一。第四,企业核心资源被重新定义,以知识为核心的资源观被提到空前的高度。过去以机器设备、原材料、厂房等有形资源为代表的企业核心资源被长期积累而根植于企业的包括品牌、声誉、知识、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组织管理、创新能力等无形资源取代,成为取得盈利、获取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第五,80年代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被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取代,从全球社会、经济、生态的相互依存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来重新审视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与管理规则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

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及一系列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管理思想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管理形态呈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手段和设施网络化、管理文化全球化。并且在以下方面趋势更加明显: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的企业再造趋势;使管理更加具有柔性化的文化管理趋势;体现知识经济的灵魂和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管理创新趋势;网络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管理的国际化趋势。这些新的趋势在管理中将不断地变成现实,这也是21世纪对管理提出的挑战。

当代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形态、管理组织、管理手段和设施、管理文化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趋势。总体上表现为:管理理念更趋人性化、管理形态呈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管理手段和设施采用网络化、管理文化向全球化发展。

(一)管理理念的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

(2)主化管理,就是让员工参与决策;

(3)自我管理,是指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

(4)能人管理,就是要发现大批有能力的人才,并且要让能人管理好自己;

(5)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二)管理形态的知识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需要新的企业管理形态。作为企业管理形态的创新,企业管理将进入知识管理阶段。而知识管理就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其管理的特点将更加注重企业知识的共享和创新,重视企业人才、企业创新、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将知识和信息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将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管理。

(三)管理组织的虚拟化

企业的组织模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等级制、职能制、分权制,最后进化到当代的虚拟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理论的日趋完善和广泛应用,虚拟化管理策略,已经逐渐渗透到西方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而且以融合外部资源为特征的虚拟企业正迅速崛起。

与传统企业运作模式相比,虚拟企业实现了核心功能与部门的分离;由纵向管理转向横向管理;信息流支配物质流;从命令控制到集中协调。虚拟企业有以下特点:以柔性技术为基础保持技术领先;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实现资源整合;网络组织结构能够快速响应环境变化;学习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

(四)管理手段和设施的网络化

网络管理同传统管理相比,从管理主体和客体、管理时间和空间、管理内容和形式、管理方式和手段、管理观念和文化、管理目标和使命等方面都发生了大跨度的变化。网络化管理要求在管理中:①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柔性化和科学化;②要建立数字管理应用系统和扁平化管理结构;③要强化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五)管理文化的全球化

在管理文化上,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是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在21世纪将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明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要求企业尤其是企业的领导人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层面的沟通与交流,以企业共同价值来凝聚广大员工的士气,只有这样的企业才真正是全球化的企业。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管理的国际化是21世纪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现代管理开放性的一个表现是迅速国际化的趋势,或者说国际化是当今政治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一个客观的管理环境。特别是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促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开始生成,国界正失去原有的意义,迫使管理者不得不把自己所在管理系统的管理放置在国际大环境之中。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趋势,管理国际化对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1)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价值观,还要熟悉各种法律、经济、政治制度。

(2)国际化的管理使计划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困难,同时也使计划工作更为重要。

(3)管理国际化会导致新型组织结构的产生与发展。例如出现了全球产品结构、全球地区结构、全球职能结构、全球混合结构、全球矩阵结构以及无缝组织等。

(4)国际化管理要求采用相应的人员配备模式和人事政策。国际企业可以采用三种策略选择子公司的主管人员,即本国中心策略、当地中心策略和全球中心策略。多数国际企业采用雇用东道国和第三国公民任子公司的管理人员。

(5)国际化管理使控制工作较之国内企业的控制工作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也使得控制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

在管理国际化中,控制工作依然是一项关键性的管理职能,是为了确保经营活动与计划和目标相符合而对绩效进行衡量和校正。控制职能的执行更多地受到跨国公司所独有的若干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跨国公司的收益、成本和利润都按不同货币计算;

(2)各国货币的汇率都受高度浮动的影响;

(3)各国会计实务与财务报表制度往往不同,这些原因使得跨国公司的控制工作更具有挑战性;

(4)衡量绩效的复杂性,以致对绩效的衡量会产生时滞,而这正是可能延误发现偏离标准情况和采取纠正措施。

为此,未来的管理学应当以向管理者提供理论、丰富管理者管理理论素养,帮助他们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以及代表人类共同利益的管理思想为主要目的。着重致力于说明现实的社会文化状况对管理者的重要意义,揭示管理的真正目标和终极目标,对管理行为和管理机构的运作实践提出规范、建议和指示,唤起、促进管理行为崇高的价值取向以及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这才是管理学对管理实践的真正的指导作用。另外,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在未来将得到发展,这除了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还要立足国际化的视野,面对中国自身的现实和管理实践,充分结合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特点。总之,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越多、越大,它对管理学的要求就越高,管理学工作者的眼界就要越宽广、越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