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

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形态上的这种自组织性,在基诺语中有比较明显的反映。这是英语在历时演变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调节。这些都是语言在语汇方面自我调节的表现。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共时平面也有所体现。有些地方把“吃中药”说成“吃香茶”,“吃醋”说成“吃忌”等,这都是语言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体现。
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_语言学讲义

物理学中有一种“耗散结构”理论。所谓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当外参量继续改变时,还会出现一系列新的结构状态。这种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是“自组织”的,就是说,在这样的系统中并无谁来发号施令,进行综观全局的统筹协调,但它们却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形成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有序系统。这就是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过,语言符号是一种系统。语言这个系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可见,语言作为一种系统,它是开放性的。既是开放性的系统,它就不时地受外在因素影响,当这种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旧的有序受到了破坏,于是就会失去原有的功能;而要维持这些功能,就必须达到新的有序状态。这种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这就是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或语言的自组织性)。语言的自组织性表现在多方面,词语的更替、词义的演变、形态种类的变化都能体现这一点。如在古代汉语中,表示“窗”的词有两个:“在墙曰牖,在户曰窗。”到了现代汉语,“牖”这个词已不复存在,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就必须由其他的词来承担。英语中的cow、pig、sheep早些时候既可指相关的牲畜,也可以指这些牲畜的肉。但在诺曼底人入侵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法语词语beef、pork、mutton。那些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喜欢用这些相应的法语词语,他们使用这些词语在更多场合应该是指称相关牲畜的肉。在同一个语汇系统中,指称同样的东西用两种说法,显然不符合语言运转的经济原则。于是它们经过自我调节,在指称上进行了分工:原有的英语词语指称牲畜,后来的法语词语指称这些牲畜的肉。[11]

古今汉语判断句句式的更替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语言形态上的这种自组织性,在基诺语中有比较明显的反映。据盖兴之说:“基诺语助词在各地土语里的分布不太一致。有的多,有的少。一般说助词在基诺语里是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形态变化消失的一种补偿手段。”基诺语里,表领属关系的有领格助词ε55,它与用声调屈折表示领格的方式并存并用,有的土语已经有领格助词代替声调屈折的形式。[12]古英语中名词的格变化比较丰富,因此语序比较自由;但在现代英语中,这种格变化已经消失,于是语序就比较固定,语序成为区分主语和宾语一种重要手段。这是英语在历时演变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调节。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新的词语不断涌现,同时,一些旧的词语也成了历史词语。这些都是语言在语汇方面自我调节的表现。

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共时平面也有所体现。不同语言都有程度不同的禁忌语,据说,慈禧属羊,所以在宫廷内忌说“羊肉”。遇到要说“羊肉”怎么办?改说“福肉”或者“寿肉”。有些地方把“吃中药”说成“吃香茶”,“吃醋”说成“吃忌”等,这都是语言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