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

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狭义的生产管理仅指对生产过程本身的组织与管理,涉及生产的计划和制造过程的管理。3.生产管理的目标对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企业理念,生产系统的管理目标是会有所不同的。这四个方面成为生产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系统

1.生产系统的含义

生产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所构成的、将若干投入要素(物料、设备、资金、技术等)转换成为某种或某些产出要素(如产品或服务)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功能图示如图8-1所示。

生产系统的目标,一是要实现高效率的转换功能,二是要实现多功能、灵活的转换,即实现所谓的柔性。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强调的主要是前者,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强调的主要是后者。但这并不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问题就不重要,没有效率的支持,多功能、灵活的转换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反之也是一样。生产系统如果失去了对市场的适应性,再高的效率也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图8-1 生产系统功能图

2.生产系统要素分析

(1)结构化要素。所谓结构化要素,是指在生产系统中决定系统结构、性质或对其有重要影响的硬件部分。它主要包括生产技术、设施、规模和一体化程度。这是一类影响深远、改造所需投入资金大的一些要素,具体包括生产技术(工艺过程、设备工具)、生产设施(布局、联系)、生产规模(能力、变化规律)、一体化程度(方向、程度)四大要素。这类因素往往为外延型发展所重视和采用。

(2)非结构化要素。所谓非结构化要素,是指生产系统中那些在现有静态结构支持下控制系统运行的软件部分。它主要包括生产的计划、库存、质量与人员。显然,这是一类动态性因素。在现实工作中,这部分要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但是它们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有些企业花巨资引进了高级制造系统,改善了生产系统的静态结构,硬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可是由于非结构化要素方面,即软件方面的调整工作非常复杂,难度很大,使得这些先进的生产系统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率。具体包括生产计划(决策规则、方法)、库存(控制模型、方式)、质量(检验、控制)、人员(素质、激励)四大要素。这类因素往往为内涵型发展所重视和采用。

这两类要素必须协调同步发展,否则会适得其反。在这方面国内国外不少企业都有由于没有重视对非结构化要素这一类软环节的管理而吃亏的实例。企业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认识这一问题。

3.生产系统的分类

生产系统按工艺特点分为采掘提取型、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和装配型; 按物流特点分为连续型、离散型; 按任务确定方式分为订货型和备货型; 按生产批量大小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不同的生产类型其工作重点是不同的。以按物流特点分类为例,其区别用表8-1表示如下:

表8-1 离散型和连续型的工作重点区别

续表8-1

(二)生产管理

生产是企业的最基本功能。企业通过生产活动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财富——产品和服务。因此,加强生产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完成企业职能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是指企业对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它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含义。狭义的生产管理仅指对生产过程本身的组织与管理,涉及生产的计划和制造过程的管理。广义的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技术、物资、设备和质量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的任务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目标就是使企业在质量、成本、时间和生产方式等方面取得最优组合的条件下,生产出最佳的产品或服务。

1.生产管理的发展过程

生产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11年以前的时期。机械时钟的发明和制造要求人的活动必须精确地协调一致起来,人们还逐渐认识了零件标准化和劳动分工的意义。第二个阶段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一些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奠定了生产管理理论的基础。具体包括动作研究、工业心理研究、移动装配原理、数理统计理论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运筹学系统论方法的应用等等。第三个阶段则主要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根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和西欧开始推出专门解决生产和库存管理难题的管理软件包。这些软件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管理者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并迅速得到推广,从而使企业管理的状况和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与此同时,成组技术和柔性制造系统在工厂里得到了应用,无人工厂开始出现。这些对于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与提高效率的矛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四个阶段则主要以供应链理论的应用为特点。生产管理的范围已经不再只局限于本企业内部效率提高、生产合理性的问题,而是要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管理,将本企业作为链上的一个环节考虑问题。此外,在这个阶段,原来主要运用于制造业的生产管理理论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非制造业中。

2.生产管理的应用范围

就生产管理自身而言,它的研究范围也从原来的生产系统如何提高效率等问题扩展到了产品研发、销售、战略等领域。近年来对生产管理理论的研究拓展到了服务业的管理领域。服务业出现了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生产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不再只是单纯的车间作业管理等一类问题。

3.生产管理的目标

对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企业理念,生产系统的管理目标是会有所不同的。但是,就一般生产制造类企业而言,其生产管理的目标基本上可以概括为: ①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②在规定的交货期内完成任务; ③将成本降至最低程度。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QDC管理。也有人将服务(S)加上去成为QDCS管理。这四个方面成为生产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换一个角度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产管理的目标也出现了更高的要求。顾客对产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迫使生产型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生产系统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一般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产品的品质要求对生产系统的质量提出了要求。

(2)产品的价格则对生产的成本作出了限制。

(3)产品的服务又对生产系统提出了刚性的要求,即要求生产系统具有稳定、规模、持久的特点,以保证产品的售后服务和升级换代。

(4)产品的交货期直接影响着生产系统的计划安排,保证按期交货是生产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

(5)产品的品种是市场差异性的反映,它要求生产系统具有广泛的品种接受能力,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生产系统对新技术、新工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具有自我完善能力。

(6)产品的数量(订货量)决定了生产的批量,市场变化要求生产系统也要能够相应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弹性(即柔性); 为了更好地响应市场的迅速变化,要求生产系统的管理还必须能够做到快速、灵活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但表现在品种上,而且还表现在产量上。这就是所谓柔性化的要求。

柔性,即加工制造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及便捷性,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从一种产品生产向另一种产品生产的转换。广义上说则包括服务、运输、库存等方面的柔性。

柔性表现的形式: ①产品结构的柔性; ②产量的柔性; ③引入新产品的速度; ④响应顾客订单的时间。

柔性的度量: ①产品品种数; ②作业更换时间的分布特征; ③经济加工批量; ④不同种类零件数; ⑤零件通用性和标准化程度; ⑥产品结构复杂性; ⑦工序总数; ⑧一人多机操作的程度; ⑨盈亏平衡点产量占总生产能力的百分比; ⑩最大生产能力和平均利用系数。

此外,工业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如何调整生产系统,使之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已经成为生产管理的又一新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