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纺织产业升级

日本纺织产业升级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日本不同。从价值链环节看,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已处于“日本品牌、国内设计、海外生产”,我国仍处于OEM生产阶段。由日本产业成熟时间类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加入全球价值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了20多年,因此服装业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商务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与贸易摩擦的内忧外患,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与我国当前类似的阶段,其产业升级的背景与我国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分析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过程和经验对于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发展和升级方向提供了成功的先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纺织产业发展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纺织产业衰退后接着是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日本如何调整纺织产业也表明了日本经济的一个重要调整方向。自1985年以来,日本国内纺织品进口的增加和纺织品出口的下降是日本纺织产业衰退的标志(Masae Yuase,2001)。学者们对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纺织产业面对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内外压力下的调整过程进行了分析,有的学者侧重于从贸易摩擦角度(胡方,1997;傅钧文,2002),有的学者从企业文化、创新和产业转移的角度(西川俊作等,1998; Robert M.Uriu,1984;曾荣平和汪洋,2008),有些学者从日本政府政策的角度(Yong-Ⅱ Park和Kym Anderson,1991;小林义雄,1997;杨建清和肖连杰,1998;张方华,1999;孙凌,2004;邬关荣, 2006)。但中、日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背景是否具有共性,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中、日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本节与现有的文献的不同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从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角度分析了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过程;二是对中、日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进行了比较。

一、日本纺织产业发展的过程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日本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世纪20年代初,纺织制造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纺织品出口额1925年占其商品总出口额的63.7%,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二次经济起飞的“助推器”(傅钧文,200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7年日本开始纺织品出口,1955年纺织品出口额占到整个出口总额的37.13%,居第一位,1957年日本成为当时世界上纺织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纺织制造中心(Yong-Ⅱ Park和Kym Anderson,1991)。

表2.4 1750~1988年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的变化

注:表中的贸易竞争力是所有纺织品服装和合成纤维的数据,计算方法是贸易竞争力=(出口-进口)/(出口+进口)×100%,贸易依存度=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纺织品服装的总产出×100%。

资料来源:根据Yong-Ⅱ Park和Kym Anderson(1991)整理。

如表2.4所示,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出口和贸易竞争力先递增后递减的倒U形曲线过程,贸易依存度和贸易竞争力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其背后的发展路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优势是低成本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是欧美等国的纺织服装工业的海外生产基地,OEM进入高速成长期,出口大幅增加。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亚洲“四小龙”的竞争,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和贸易竞争力逐渐下降,作为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大国的地位逐渐消失,日本纺织服装企业开始把OEM部分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等,在这一期间,日本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设计师,日本纺织服装业也成功转型,由OEM向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自主设计和加工)和OBM(Own Brand Manufacturing,自主品牌生产)演变,形成了“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的新的生产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到1986年可以说是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的成熟期。

到了1987年法国《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进出口贸易开始出现逆差,日本纺织服装产业进入衰退期,纺织业向高合纤等技术纺织品发展,服装业转向发展时尚产业,90年代,东京已经从服装产业中心转化为新的时装流行中心。2000年起,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从单一某种产业转变为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服装及运动、休闲等生活关联产业的生态系统。

二、中日纺织产业升级的比较

产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表现为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从日本产业发展的过程看,是一个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向高附加值的技术纺织品和时尚产业的演变过程。从产业升级的背景和措施看,中国与日本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上有如下异同(参见表2.5)。

表2.5 中日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赵君丽.日本纺织产业升级及中日比较[J].现代日本经济,2011, (01)。

(一)产业升级的背景

中国当前面临与当年日本相似的困境。国内方面,中国和日本均面临工资上涨,政府政策转向机械电子高科技等新兴产业,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高额的外汇储备,资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本币升值压力巨大等因素。国外方面,中国和日本均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新兴纺织工业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因此,不得不在此阶段思考转型问题。

但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如当时的日本。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已完成工业化,1988年人均GDP已超过10 000美元,位于世界第四位,早已是发达国家,而当前中国工业化还未完成,2007年人均GDP只有2 460美元,还是发展中国家,不仅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而且区域经济发展高度不平衡。日本的工业化是依靠内资企业出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获得贸易顺差的,而中国的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来自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中国从中收获的是微薄的加工费。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日本不同。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情况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价值链的全球分割更普遍,产业控制力表现为对全球产业链的控制;市场需求更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生命周期更短;生产更强调柔性组织和信息化管理,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因此,产业升级的背景更复杂。

(二)其他相异特征

从国内市场成熟与否来看,日本国内内需市场细分明确,消费者成熟且区域消费明显,而中国内需市场尚未细分明确,消费者不够成熟,区域消费尚不明显。从价值链环节看,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已处于“日本品牌、国内设计、海外生产”,我国仍处于OEM生产阶段。由日本产业成熟时间类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加入全球价值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了20多年,因此服装业的成熟还需10年左右时间,时尚产业成熟则时间更长,还需20年左右时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创新投入缺乏,2006年R&D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不到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新材料的研发明显不能满足国内市场,中国企业对终端渠道的控制力弱,缺乏对本国纺织服装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而相比之下,1996~2000年日本前十大纺织企业R&D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6%。日本拥有一批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师品牌来发展时尚产业,进而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

(三)产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认为纺织工业属于“夕阳产业”,因此无需特别的辅导措施。日本政府由于业者的大力诉求,进行了一连串计划与政策,鼓励技术创新,使得纺织产业结构优化

三、日本纺织产业升级的经验和教训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承接了从欧美转移的纺织服装产业,纺织服装产品的进出口一直维持较大的贸易顺差(见表2.3,日本纺织品服装贸易1987年之前一直为顺差),并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服装制造中心,但大额的贸易顺差也导致日本与欧洲及北美地区强烈的贸易摩擦,自1985年法国《广场协议》以来,日元在欧美的压力下大幅升值,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开始出现逆差,再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日本国内的纺织产业处于大幅度萎缩时期。纺织业增加值在制造业所占的比重由1950年的24.6%,下降到1998年的3%,日本纺织产业的就业人数也随之下降,同期就业比例从24.8%下降到8% (Masae Yuase,2001)。日本也自此处于长期的经济衰退。面对纺织产业的衰退,日本对纺织产业主要采取以下调整对策:

(一)日本纺织产业升级的有效措施

1.产业转移

日本纺织品服装的主要产区是富川、石川、福井县,其中福井县素有“纤维王国”之称。面对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日本上述地区企业逐渐缩小国内生产规模,将初级产品转移到国外拥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向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转移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的生产。早期合作模式中,日本厂商提供机器、中间产品和流动资本等物流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帮助上述东亚经济企业进行加工出口生产(Gereffi,1999)。从1987年开始,日本服装业因受日元升值和国内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困扰,率先到海外投资。时值人民币贬值,日本即看准了中国这个市场,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增加。1992年,日本共有244家服装企业到海外投资,其中216家投资亚洲地区,有121家在中国投资。1994年,中国位居日本投资热点地区第四,1997年投资金额达44亿元,中日合资企业中16%涉及纺织业(赵君丽,2009)。并且,这些纺织企业的产品不涉足当地市场,成品返销日本,作为日本进口的服装,这就是日本市场上的中国服装来源。

2.专业化与产品创新

在纺织服装业制造环节竞争力下降后,日本企业采用小批量、多品种,发展高档次、精加工的非价格竞争力产品,以实现产品更新。同时加强和不同产业之间的结合,进行技术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新技术运用到纺织服装设备和生产控制中来,以提高生产率。如日本纺织服装企业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和电子技术,对纺织业进行技术更新,减少劳动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和其他产业合作,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日本纺织企业开发新合纤等高性能、高感性纺织材料,研发染整加工的最新技术。在高机能人纤素材领域,日本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开发土木、建筑等产业用纺织品以及机能性服装材料。

3.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实行停产或转产

在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对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淘汰过剩的生产能力,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具体的措施包括:一是设备注册制度,即对政府认可的设备实行注册制度,严格禁止未经注册的设备投入使用,以达到限制新增生产能力的目的;二是通过政府收购来报废设备,即先由政府和产业界共同预测未来市场的需求量,对供过于求的过剩生产能力由政府收购并报废。1956年日本出台了对过剩织机进行废弃的纤维旧法,此法生效的7年时间内共废弃了4.9万台织机,每台织机的政府补助为2万日元,其余费用由产业界自身负担(小林义雄,1997)。还有就是采用特别折旧制度,1964 年开始实施的纤维新法,采用了废弃两台旧设备方允许添置一台新设备的“废旧更新”原则,同时允许开发银行发放贷款和实行特别折旧(杨建清和肖连杰,1998),把一部分利润用为固定资产折旧摊入成本以降低税收负担,鼓励企业设备更新,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4.发展时尚产业

日本服装产业通过提升服装设计师的国际影响力来发展时尚产业,谋求产业升级。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裔设计师已经注重设计的交流,开始发展自己在世界时装界的地位。1977年,日本服装设计大师森英惠正式加入巴黎高级时装店协会。80年代,日本服装设计师在世界时装舞台上大放光彩,新作常常出乎意料,令西方的媒体震惊,他们迎来了事业的高潮,如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他们非凡的设计为世界时装界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先后赢得国际声誉。日本的设计师结合自己的本土的服饰文化,而在吸收西方设计理念的同时,将本土化和西方化的设计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多层次、宽松并且裁剪技巧性强的服装风格,展示独具东洋色彩的日式设计。特别是对于新材料的运用、解构的全新诠释,使得他们在“时装之都”巴黎赢得了一片喝彩声。日裔服装设计师异地崛起,带动了本土化的设计和本国服装业的发展,提升了日本东京的知名度,使它成为新的世界时装流行中心。

(二)日本纺织产业升级存在的问题

1.纺织业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调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纺织业中,战后日本纺织品生产过剩,日本政府允许企业在产量上采取卡特尔行为并提供行政补贴使企业减少产量。仅仅在1956~1974年间,日本因对纺织行业实施供求关系调整的措施而支出的费用就达3 800亿日元(胡方,1997)。这一政策导致的弊病是企业过度依赖于政府和过度依赖于卡特尔行为,扼杀了企业自主开拓的积极性。

2.服装业

服装行业上,与美国和意大利相比,日本服装行业的流行信息捕捉、服装设计两个核心环节比较薄弱。服装中间商没有在上中下游之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反而阻隔了信息的传递。大企业的系列化制度扼杀了中小企业的独创性,复杂的交易制度也妨碍了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

从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过程可以看出,产业升级成功与否取决于纺织品技术的开发和时尚产业的成熟与否,取决于具有高附加值的国际著名时装设计大师品牌的多少,而并非仅仅简单地发展OBM。

四、日本纺织产业升级对中国的启示

在日本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日本纺织服装业的成熟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而日本时尚业的成熟则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研究与中国具有相似发展模式的日本产业调整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OEM到ODM、OBM的过程,通过价值创新和科技创新,当前日本纺织产业从基础纺织品成功转移到产业用纺织品,服装产业从服装加工转移至时尚产业,实现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日本纺织服装产业调整的核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产业转移、专业化和不同产业间的合作,弱化或放弃低附加值制造环节,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大力开发技术纺织品;二是通过大力发展时尚产业增强市场势力。日本把发展的重心放在技术创新和时尚设计等缺乏弹性的高附加值环节上,本国政府、产业界、企业均对这些高附加值环节进行了投资,才得以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改造。通过比较,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有如下启示:

(一)区域产品内分工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片断化的时代,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对于战略环节的掌控成为产业控制力和高回报的关键。而战略环节是设计、研发和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中国纺织产业的升级不是所有企业都从事高附加值环节,而是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区域产品内分工。中国与日本不同,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在产品内分工可以在国内进行。例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纺织企业可以把缝纫、加工环节转移到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从事设计、研发、供应链的协调、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国内价值链分工体系,逐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与市场控制能力,从而获得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国内的区域间梯度转移延长实物资本的生命周期,缩小区域发展的落差。

(二)产业间的合作与创新

产业间的发展不是排他的和独立的,而应是相互促进的。部门利益分割,部门利益保护主义是得不偿失的。日本先进发达的机械、电子工业,有力地支持了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中国纺织企业在生产和技术创新时应加强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合作。中国纺织企业可以将先进的电子机械技术运用到纺织服装生产机械以及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电子控制以及自动化。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在生产流通环节中的应用,大幅减少生产流通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时,和其他产业合作,共同研究新型高科技纺织材料在其他交叉产业中的运用。

(三)通过消费需求的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借鉴日本经验,成熟和细分市场明确的需求有助于产业的升级。与日本不同,中国是人口规模和地理学意义上的“大”国,国内不同地区生产率呈现梯度性,需要尽快转化为经济意义上的消费“大”国,从而为纺织等产业摆脱国际市场(尤其是国际高端市场的依赖)和发展产业高端价值链环节提供一个关键的内生空间。为此,政府需要深化产权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并通过市场需求升级拉动产业升级。

(四)从政策上推动产业升级

吸取日本的教训,汇率政策上,不宜短期大幅升值,否则,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出口带动的纺织服装产业等制造业受创,实体经济部门资本因生意难做,盈利预期恶化而更多地流入资产市场,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推高经济风险。另外,与当年日本相比,中国缺乏产业辅导措施,产业政策多变,R&D最低。此外,纺织企业作为理性人,之所以轻视内需而更愿意从事出口与国内体制和信用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政府产业政策的重点一方面要支持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时尚创意等生产者服务业。通过专业服务提高本土企业研发成功的预期,减缓市场需求的制约,促进产业的升级。同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如商业信用体系的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减少制度扭曲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