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牙国际法学院

海牙国际法学院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海牙国际法学院正式创办于1923年。在海牙设立一个国际法学院的计划,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德国国际私法学家巴尔和瑞士国际法学家尼波尔德的倡议。这个倡议在1907年海牙和平会议上得到会议主席俄国外交部长聂利道夫和罗马尼亚首相斯图尔扎的支持,并得到参加国代表的赞成,由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和国际法学会成立的顾问委员会进行筹备。

海牙国际法学院(279)

海牙国际法学院(L'Acadé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de la Haye)正式创办于1923年。在海牙设立一个国际法学院的计划,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德国国际私法学家巴尔和瑞士国际法学家尼波尔德的倡议。这个倡议在1907年海牙和平会议上得到会议主席俄国外交部长聂利道夫和罗马尼亚首相斯图尔扎的支持,并得到参加国代表的赞成,由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和国际法学会成立的顾问委员会进行筹备。1914年10月通过了学院的组织规章,学院宣告成立,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学院在1923年7月14日才正式开始工作。

学院设在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内。和平宫有四个重要的国际法机构,除国际法学院外,还有国际法院、常设仲裁法院和和平宫图书馆。学院经费来自私人捐助,主要是卡内基和平基金会和荷兰国际法学家阿塞和荷兰人戈库普。

国际法学院是一个国际法教学和研究机构。它的宗旨是:通过法律争取和平。为了实现这个宗旨,学院采取两个方针:1.国际化:学院的讲员,学员及研究人员都来自不同国家,只重视学术素养,不问学术流派和政治信仰。这就使不同观点的人能交流意见,有助于国际法的发展并使国际法保持世界性,以利于国际和平的维持。2.现实化:学院的一切活动,特别是在讲课和研究中特别注意国际社会的现实,揭示国际法律组织的不完备、国际机构的弱点、国际法的阙漏,同时力求探讨可能的改进,以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学院的管理机构有二,即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由董事长一人、副董事长一人和董事14人组成。其任务主要是每年选定学院讲课的讲员和题目。现任董事长是阿哥(意大利人,现任国际法院法官,国际法学会会员);副董事长是拉克斯(波兰人,原国际法院院长,现任国际法院法官,国际法学会会员)。其他董事14人,包括有法国国际私法学家、巴黎法律、经济与社会科学大学教授、国际法学会会员巴迪福;比利时国际公法学家、卢万天主教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法学会秘书长德·维舍尔;日本原驻联合国大使、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鹤冈;莫斯科大学教授、原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国际法学会会员童金;现任国际法院院长、国际法学会会员瓦尔多克等。

管理委员会由主任一人,委员四人组成,其任务为照管学院的一切事务,其中最重要的是财务。现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是前荷兰外交部长罗伊曾。学院设秘书长一人,协调上述两委员会的秘书工作。现任秘书长是法兰西学院教授、国际法学会会员杜皮伊。

学院在每年7、8两月举办两期讲座,时间共六周,前3周专讲国际私法,后3周专讲国际公法。讲座采取讲授和讨论会两种方式。讲授时用法语或英语,但同时分别译成英语或法语。课程分基础课和专题课两种。担任基础课的都是知名的国际法学者。例如,在1980年,讲国际私法基础课的是波恩大学法律系名誉教授拜茨克,讲国际公法基础课的是原国际法院院长、现任国际法院法官拉克斯。担任国际私法专题课的有:哈佛法学院教授冯·迈伦讲“外国判决的承认,管辖上的要求”;华沙大学教授约德洛夫斯基讲“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间民商事件司法协助的公约”;鹿特丹的伊拉斯摩大学教授舒尔茨讲“国际私法上的销售”;牛津大学克伯尔学院研究员诺思讲“亲属法方面国际私法规则的发展”;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教授克勒波讲“比较国际私法中的民事责任”;日内瓦高级律师拉利夫讲“国家或国家企业与私人间的契约的最新发展”;里斯本法学院教授柯拉科讲“国际私法上公司的国际组合”。担任国际公法专题课的有:巴黎-农太尔大学教授蒂里讲“国际法院判决中涉及的国际组织的决议”;雅典前潘第乌斯政治学院院长特内基底斯讲“联合国采取的反对种族歧视的措施”;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法律顾问辛克莱尔讲“主权豁免的最新发展”;墨西哥外交部长卡斯塔尼达讲“新海洋法中专属经济区的各种的概念”;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默伦讲“国际官员的地位与独立性”;前联邦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马尔考夫讲“国际空间法的渊源”;荷兰莱顿大学教授戈德胡伊斯讲“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界限”;加拿大蒙特利尔空气与外空法研究所所长马特讲“通讯卫星”。

海牙国际法学院所开的课程,除有讲授提纲发给听讲人外,讲稿一般都在《海牙国际法学院讲演集》发表。自1923年起,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刊外,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版了160多卷,是学习和研究国际法的重要参考书。

想到海牙国际法学院听课的人,必须至少学过三年法律,或具有该学院所认可的国际工作经验。学院设有奖学金,申请者必须提交一封国际法教授的推荐信和本人科研著作。每年3月1日前向秘书处申请。每个国家每年获得的奖学金名额不得超过两名;一个人一生中只能领受奖学金一次。

自1957年起,学院设立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每年接纳世界各国对国际法或国际关系学有相当造诣的少数学者进行六个星期的研究。1967年起,学院每二三年举行一次有关时事的国际法问题学术讨论会。学院另外还举办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奖学金。特别值得一提的,学院从1969年起,实行一种国外规划,派送若干教授和专家前往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讲学。他们在三个星期之内,集中讲授一些特别与当地有关的国际法专题,并举行讨论会。参加听讲者,不限于当地国的人员,附近的国家也可派人听讲。从1969年以来,这种形式的的讲座,先后曾在摩洛哥、哥伦比亚、伊朗、新加坡、阿根廷、喀麦隆、泰国、委内瑞拉、肯尼亚、日本等国举办过12次。

【注释】

(1)Raape,Deutsches 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1(1938),42.

(2)关于英国人的本国法问题,严格言之,英国只有英格兰法,苏格兰法等法,并无泛指英帝国全国的所谓英国法。此处所谓英国法可假设为指英格兰法而言。参阅Falconbridge,Renvoi and the Law of the Domicil,19 Canadian Bar Rev.(1941)311,320-321;Cook,The Logical and Legal Bases of the Conflict of Laws(1942)241.

(3)日本国际私法学者中,有称单纯的反致为反致,称转致为再致或复反致者。参阅山田三良,国际私法,第二分册(昭和七年九月)第425页;河边九雄,改订国际私法论,第六版(昭和九年四月)第210页。

(4)在傅果案件发生以前,英德诸国的法院,虽对反致问题亦曾作大体相似的判决,如英国法院于1841年8月2日对Collier v.Rivaz,2 Curteis 855,863(Ecc.Ct.1841)一案的判决,See Dicey,A Digest of the Law of Engl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flict of Laws(5th ed.by Keith,1932)62,n.r;德国Lu¨beck高等法院于1861年3月21日的判决,见Kahn,Abhanglungen zum internationalen Privatrecht,I(1928),13-14,但将反致问题明白提出并引起以后学者对此问题之热切注意与讨论者,实以傅果案件为嚆矢。

(5)该案判词载Dalloz Périodique(1879)1,56.可参阅Niboyet,Manuel de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2d éd.1928)477.

(6)Niboyet,op.cit.480.

(7)Lewald,Das deutsche internationale Privatrecht(1931)16-17.

(8)除上面注(4)所提及的Collier v.Rivaz一案外,可看In re Annesley(1926)Ch.692;In re Ross〔1932〕1 Ch.377;In re Askew〔1932〕2 Ch.259.关于英国判例的讨论,参阅Cheshire,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2nd ed 1933)51 ff; M.Wolff,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1945)193 ff;Falconbridge,Renvoi and Succession to Movables,46 L.Q.R.(1930)46,465;Mendelssohn Bartholdy,Renvoi in Modern English Law(1937).

(9)Melchior,Die Grundlagen des deutschen internationlen Privatrechts(1932) 197-199;E.Rabel,The Conflict of Laws:A Comparative Study,I(1945),81,n.50.

(10)晚近美国的判例中,亦有似对反致表示承认者,如University of Chicago v.Dater(1936)277 Mich.658,270 N.W.175一案是。但该案判词中对反致问题,并无比较详明的讨论。关于意大利的判例,See Lewald,Règles Générales des Conflits de Lois(Basel,1941)5l,n.8;关于荷兰的判例,参阅Melchior,op.cit.198,n.15。

(11)Lewald,Das deutsches internationale Privatrecht(1931)15-22.

(12)参阅注(7)及Lewald,Règles Générales des Conflits de Lois(Basel,1941)52。

(13)日本法例第29条规定:“应依当事人之本国法时,如其国之法律,以为应依日本之法律时,依日本之法律”。我国法律适用条例第4条之规定仿之。故我国与日本都仅承认单纯的反致。波兰国际私法典第36条所采取的反致,包括转致在内,故其范围较我国与日本的规定为广。至于暹罗的规定,亦仅限于单纯的反致。关于后两者,See Lewald,Règles Généralesdes des Conflits de Lois(Basel,1941)52.

(14)如意大利于1938年,希腊于1940年,巴西于1942年所制定的法典是。See M.Wolff,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1945)192,n.2;E.Rabel,The Conflict of Laws:A Comparative Study,I(1945),81-82.

(15)Niboyet et Goulé,Recueil de Textes Usuels de Droit International,II(1929),143.

(16)均见第2条第1项。See Hudson,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V(1929—1931),552,917-918.

(17)历年为讨论反致问题而发表的论著,在数量上已颇有可观。其比较重要者为:Kahn,Abhandlungen zum internationalen Privatrecht,I(1928),lff,124ff;Bartin,Etudes d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1899)83ff;Potu,La Question du Renvoi en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1913);Philonenko,La théorie du renvoi en droit comparé(1935);Eckstein,Die Frage des anzuwendenen Kollisionsrechts,8 Zeitschrift fu¨r auslandisches und 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1934)121;Lewald,La Théorie du Renvoi,29 Recueil des Cours de l'Acadé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1929) 519;Meijers,La Question du Renvoi,38 Bulletin de l'Institut juridique international(1938)191;Lorenzen,The Renvoi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w,10 Col.L.Rev.(1910)190,327;Lorenzen,The Renvoi Doctrine in The Conflict of Laws-meaning of the“Law of a Country”,27 Yale L.J.(1918)509;Falconbridge,Renvoi and Succeseon to Movables,46 L.Q.R.(1930)485;47 ibid.(1931) 271;Falconbridge,Renvoi,Characterization and Acquired Rights,17 Canadian Bar Rev.(1939)369;Falconbridge,Renvoi and the Law of the Domicile,19 Canadian Bar Rev.(1941)311;Griswold,Renvoi Revisited,51 Harv.L.Rev.(1938) 1165;Cormack,Renvoi,Characterization,Localization and Preliminary Question in the Conflict of Laws,14 Southern Calif.L.Rev.(1941)221.

(18)S.Rundstein,La Structure du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 et ses rapports avec le droit des gens,17 Revu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et de 1égislation compareé(1936) 314,512,521 ff.

(19)Raape,Deutsches 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I(1938),44-45;Raape,Einfu¨hrungsgesetz Art.7-31(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GB.,Vl,2,1931)25.

(20)实际上,德国最高法院即持此种见解。See Lewald,Das deutsches internationale Privatrecht(1931)16.

(21)德国von Bar与英国Westlake虽同具此种见解,但von Bar认为在一定情形之下,不但可依外国国际私法的规定,而适用内国法,且可依外国国际私法的规定,而适用第三国的法律。Westlake则主张凡外国国际私法的规定,与内国国际私法的规定不相同时,内国法官只可适用内国的法律。See von Bar,Die Ru¨ckverweisung in intornationalen Privatrecht,8(Niemeyer's)Zeitschrift fu¨r internationales Privat-und Strafrecht(1898)177,188及18 Annuaire de l'Institut de droit international(1900)41,153-157,174-175;Westlake,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7th ed.1925)29-38及18 Annuaire de l'Institut de droit international(1900)35-40,164-168.故二人之出发点虽同,而所得之结论则异。Westlake的理论,学者有称之为“自弃说”(theorie du désistement)者,盖以在上述场合,外国的实体规则既不能适用,实即外国立法者表示对某一事件不生兴趣(désintéressé)而不愿加以过问,故不得不适用内国法,以弥补此缺陷。See Potu,op,cit,206-297.

(22)Lorenzen,The Renvoi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w,10 Col.L.Rev.(1910)190,202-204;Lorenzen,The Renvoi Doctrine in the Conflict of Laws-Meaning of the“Law of a Country”,27 Yale L.J.(1918)509,517-518.

(23)Niboyet,Manuel d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2é ed.1928)483.

(24)Kahn,op.cit.I(1928),20.

(25)See Bartin,Principes d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I(1930),205;Cook,The Logical and Legal Bases of the Conflict of Laws(1942)247.

(26)Niboyot,op,cit.486-487.

(27)参照注(8)。

(28)Cheshire,op.cit.61;Nussbaum,Deutsches 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1932)54-55;Lewald,La Théorie du Renvoi,29 Recueil des Cours de 1'Acadé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1929)519,595-596.

(29)参照前第18页。

(30)实际上所谓国际私法规则之积极的冲突,根本即不致发生,盖一国法官如依其国际私法的规定而应适用内国法时,自可径行适用其内国的实体规则,无须顾及他国国际私法的规定,故终无积极冲突发生之可能。此所谓积极冲突,乃是规定上的冲突,而非适用上的冲突,也可说是想象中的冲突,而非实际上的冲突。

(31)Lewald,op.cit.601-602.

(32)如von Bar是。他所提出的特殊情形为:(一)外国人的本国法,对于该国旅外人民的属人法问题,不欲过问,而愿由住所地法或行为发生地的法律规定;(二)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的法律,同意某项问题应由某国法律决定,而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中之一国,确系具有管辖权者。See 18 Annuaire de l'Institut de droit international(1900)41.

(33)如Westlake是。参照注(21)。

(34)See Lewald,op.cit.519,604-606.

(35)Lorenzen,The Renvoi Doctrine in the Conflict of Laws-Meaning of the“Law of a Country”,27 Yale L.J.(1918)509,527-528.

(36)J.Maury.Règles Générales des Conflits de Lois,57 Recueil des Cours de l'Acade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1936)329,539-541.

(37)Potu,op.cit.261-262;Lorenzn,op.cit.527,n.36.

(38)关于这种决定,各国虽有自主之权,但仍必须在国际法的许可范围之内,就是对他国人民并无所谓“fundamental denial of justice”。See Borchard,Diplomatic Protection of Citizens Abroad(1915)330ff.

(39)Bartin,Etudes d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1899)170;Pillet,Principesd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1903)165-167.

(40)Cheshire,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2nd ed.1938)65-66.

(41)大体上说来,承认反致者,在德有von Bar,Dernburg,Enneccerus,Keidel,Mommsen,Schnell,Neumann,Staubs,Geiler,Raape;在法有Brocher,Martin,Weiss,Demangeat,Isaac,Vareilles-Sommières,Lerebours-Pigeonnière;在意有Fiore;在比有Rolin,Poullet;在西班牙有Campos;在保加利亚有Ghenov;在危地马拉有Matos;在英有Bentwich,Westlake,Dicey,Keith;在美有Griswold,Cowan。反对反致者在德有Gebhard,Kahn,Zitelmann,Niedner,Kuhlenbeck,Niemeyer,Levis,Habicht,Neumeyer,W.Lewald,Isay,H.Lewald,Gutzwiller;在法有Lainé,Labbé,Audinet,Despagnet,Fauchille,Lyon-caen,Vaiéry,Pillet,Renault,Surville,Arminjon,Bartin,Niboyet,Maury(但Niboyet最近已改变其态度而对反致表示承认了。见Revue Critique de drot internaional(1939)474-476);在意有Diena,Buzzati,Anzilotti(Anzilotti原为反对反致者,但旋又改变态度,主张采取与英国相似之反致方法。See Corso di diritto internazionale privato(1925)66,67.See E.Rabel,The Conflict of Laws:A Comparative Study(1945),71-72);在比有Clasens,Laurent et Socquart;在荷有Asser,Kosters,Mulder,Eras,Jitta;在希腊有Streit;在古巴有Bustamante;在阿根廷有Vico;在英有Abbot,Bate,Pollock,Cheshire,Mendelssohn-Bartholdy;在美有Lorenzen,Schreiber,Beale,Goodrich,Stumberg;在加拿大有Falconbridge。以上可参看Potu,La Question du Renvoi en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1913)197-201; Melchior,Die Grundlagen des deutschen internationalen Privatrechts(1932)201-205;Griswold,Renvoi Revisited,51 Harv.L.Rev.(1938)1165,1170-1175.

(42)或说“法律区域”或“法域”(Rechtsgebiet,legal district,legal unit)。因为严格说来,国际私法是建筑于“法律秩序”(Rechtsordnung)或法律制度(system juridique)的区域性上面的。See Nussbaum,Deutsches 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1932)3;Arminjon,Précis d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I(2eéd.1927),12-13.

(43)See Goodrich,Public Policy in the Law of Conflicts,36 West Virginia L.Q.(1930)156,164,168-169;Neuner,Policy Considerations in the Confict of Laws,20 Canadian Bar Rev.(1942)479,483;Rheinstein,Michigan Legal Studies:A Review,41 Mich.L.Rev.(1942)83,92,93;Hancock,Choice-of-Law Policies in Multiple Contact Cases,5U.of Toronto L.J.(1943)133,135-136.Harper,Policy Bases of the Conflict of Laws:Reflections on Rereading Prof.Lorenzen's Essays,56 Yale L.J.(1947)1155,1159-1161.

(44)See Niboyet,Traité de droit international privé franscais,I(1938),62-63.

(45)例如关于法律性质的“品定”,“联系因素”的确定,“公序”观念的适用等,列国所持的见解,往往仍甚纷歧,以致不免影响判决的结果。

(46)巴西于1942年9月颁布的法律,采取住所地法主义,并拒绝反致。See E.Rabel,The Conflict of Laws:A Comparative Study,I(1945),79,82.

(47)就例二言,日本国际私法的规定如何,可以不问。但即使从日本的国际私法说,因为日本系承认单纯的反致,结果仍应适用日本的实体规则。参看日本法例第29条。

(48)在此一例中,由于丹麦与意大利两国法院的判决,将无法一致,而意大利的本国法主义又与我国相同,学者中有认为不应依丹麦的国际私法而适用意大利的实体规则者。其说可供参考。See M.Wolff,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1945)204.

(49)参照第16-17页。

(50)See Nussbaum,The Problem of Proving Foreign Law,50 Yale L.J.(1941)1018,1039-1041.

(51)See M.Wolff,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1945)17-18,205.

(52)参照注(50)。

(53)Griswold,Renvoi Revisited,51 Harv.L.Rev.(1938)1165,1177-1178.

(54)37 Annuaire de l'Institut de droit international(1932)470-471.

(55)Restatement of the Law of Conflict of Laws(1934)§7,8.

(56)Beale,A Treatise on the Conflict of Laws,I(1935),57;Lorenzen,The Renvoi Doctrine in the Conflict of Laws—Meaning of the“Law of a Country”,27 Yale L.J.(1918)509,529-531;Lewald,La Théorie du Renvoi,29 Recueil des Cours de l'Acadé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1929)519,615;Lewald,Règles Générales des Conflits de Lois(Basel,1941)60-62;Maury,Régles Générales des Conflits de Lois,57 Recueil des Cours de l'Acadé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1936)329,549-550.

(57)Griswold,Renvoi Revisited,51 Harv.L.Rev.(1938)1165,1183,1204.

(58)本文是作者五十多年前写的,是我国学者对反致问题阐述得最详尽的一篇论文。五十多年来,各国在国际私法方面的立法、判例和学说,总的说来,都已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但作者在本文中对反致问题所作的论述和所持的观点,就是现在,还是可供参考的。本文原载《国立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季刊)》,1948年第九卷,第一号。

(59)本文合作者为李双元,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6期。

(60)莫里斯:《冲突法》,1980年英文版,第230页。

(61)凯弗斯:《法律选择问题批判》,载《哈佛大学法学评论》,1933年第47期。

(62)柯里:《冲突法论文选》,1963年英文版。

(63)莫里斯:《冲突法》,1980年英文版,第516页。

(64)本文载《中国国际法年刊》(1988年)。

(65)参见索夫普兰:《国际私法理论的新动向及其对法院实践的影响》,载《海牙国际法学院演讲集》(简称《海牙演讲集》),1982年第2册,第22~24页。

(66)参见卡弗斯:《法律选择过程》,1965年英文版。

(67)参见柯里:《冲突法论文选》,1963年英文版。

(68)参见塞德勒:《对法律选择的政府利益研究法——分析与改革》,载《加州大学(洛杉矶)法律评论》,1977/1978年,第26期,第181页及后;W.F.巴克斯特:《法律选择与联邦制》,载《斯坦福法律评论》,1963年第16期,第1~12页。

(69)参见柯里:《冲突法论文选》,1963年英文版,第183页。

(70)参见里斯所主持编写的《冲突法第二次重述》,1971年英文版;及其所著《冲突法与第二次重述》,载《法律与当代问题》,1963年第28期,第679页。

(71)参见韦斯特莱克:《国际私法论》,1925年英文第7版,第302页。

(72)参见戚希尔和诺思:《国际私法》,1979年英文第10版,第512、601~604页。

(73)参见里斯:《国际私法通论》,载《海牙演讲集》,1976年第2册。

(74)参见索夫普兰:《国际私法理论的新动向及其对法院实践的影响》,载《海牙演讲集》,1982年第2册,第39页。

(75)参见里斯:《美国法律选择现状》,载《国际法现状及其他论文》,1973年英文版,第362页;K.列普斯坦:《冲突法1921~1971:前面的路》,载《剑桥法律杂志》,1972年B,第84页。

(76)参见《国际私法评论》,1981年法文版,第501页。

(77)参见索夫普兰:《国际私法理论的新动向及其对法院实践的影响》,载《海牙演讲集》,1982年第2册,第69页。

(78)参见冯·奥弗贝克:《根据近年的法典和草案论国际私法的一般问题》,载《海牙演讲集》,1982年第3册,第89~90页。

(79)参见索夫普兰:《国际私法理论的新动向及其对法院实践的影响》,载《海牙演讲集》,1982年第2册,第71页。

(80)参见弗莱斯纳:《任意性冲突法》,载《外国法与国际私法杂志》(德文),1970年,第547页及后。

(81)参见艾伦茨威格:《法院地法——冲突法中的根本规则》,载《密歇根法律评论》1960年,第638~639、644页。

(82)参见拉莱夫:《国际私法的趋向和方法》,1979年法文版,第120页。首先使用“直接适用的法律”这个名称的,是希腊学者弗兰塞斯卡基斯,见其所著《反致理论与国际私法中的体系冲突》,1958年法文版,第11页及后。

(83)参见索夫普兰:《国际私法理论的新动向及其对法院实践的影响》,载《海牙演讲集》,1982年第2册,第35~36页。

(84)参见冯·奥弗贝克:《根据近年的法典和草案论国际私法的一般问题》,载《海牙演讲集》,1982年第3册,第26、67页。

(85)参见斯坦道夫:《国际私法中的实体规范》,1958年德文版,F.K.荣格尔:《国际私法通论》,载《海牙演讲集》,1985年第4册,第286页及后。

(86)参见冯·迈伦:《解决多州问题的特别实体规范:它们在当代法律选择中的作用和意义》,载《哈佛法律评论》,1977年第88期,第347页及后。

(87)参见罗文费尔德:《在国际舞台上的公法:冲突法,国际法及对它们相互作用的一些建议》,载《海牙演讲集》,1979年第2册,第325~326页。

(88)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1984年,第600页;H.巴迪福和P.拉加德:《国际私法》第1卷,1981年法文第7版,第292~296页,第292页注246、第295页注248。

(89)参见罗文费尔德:《在国际舞台上的公法:冲突法,国际法及对它们相互作用的一些建议》,载《海牙演讲集》,1979年第2册,第336~339页。

(90)参见罗文费尔德:《在国际舞台上的公法:冲突法,国际法及对它们相互作用的一些建议》,载《海牙演讲集》,1979年第2册,第339页。

(91)关于信托的公约,见《国际法律资料》,1986年第25卷,第8期,第593~618页;关于货物销售合同的公约草案,见《国际法律资料》,1985年第24卷,第6期,第1573~1578页。

(92)参见德·麦凯尔特:《美洲国家的国际私法通则——新研究法》,载《海牙演讲集》,1982年第4册,第228~236页。

(93)参见弗莱彻尔:《冲突法与欧洲共同体法》,1982年英文版,第4、5、7章。

(94)本文载《百科知识》1988年第11期。

(95)本文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6期。

(96)声明及附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85年第3号,第47~67页。

(97)声明及附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87年第4号,第30~41页。

(98)见《人民日报》,1988年4月29日。

(99)见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9条。

(100)邓小平同志对这一点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所以,和平共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国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101)见《人民日报》,1988年6月18日。

(102)参见廖瑶珠:《法律逐渐统一的方案》,载翁松燃、张鑫合编:《中国法律简介》(中英对照),香港明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页。

(103)见《法制日报》,1988年5月19日。

(104)本文合作者为黄进,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105)该声明及其附件载《中国国际法年刊》,1985年,第612~624页。

(106)该声明及其附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87年第4号,第30~41页。

(107)〔新西兰〕瓦莱里·安·彭林顿著,毛华等译:《香港的法律》,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6~17页。

(108)同上书,第18页。

(109)关于目前香港的法院体制,见〔新西兰〕瓦莱里·安·彭林顿著,毛华等译:《香港的法律》,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53~69页。

(110)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所有条款并不完全适用于今后的特别行政区,这涉及中国宪法与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关系,亦即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法律地位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宪法问题。参见刘南平:《借鉴美国州宪法解决香港基本法的两大难题之探讨》,载《法学评论》,1987年第4期,第1~5页。

(111)廖瑶珠:《法律逐渐统一的方案》,载香港《大公报》,1986年4月11日。

(112)该法见陆东亚:《国际私法》,正中书局1979年第6版,第225~228页;梅仲协:《国际私法新论》,三民书局1984年第5版,第274~278页。

(113)卢峻主编:《国际私法公约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350页。

(114)梅仲协:《国际私法新论》,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274页。

(115)J.H.C.Morris,The Conflict of Laws,London,Stevens and Sons 2nd ed.,1980.p.214.

(116)梅仲协:《国际私法新论》,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275页。

(117)Cf.O.Kahn-Freund,General Problem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Sijthoff&Noordhoff.1980.p.264.

(118)《法学译丛》,1984年第3期,第73页。

(119)1978年《奥地利联邦国际法法规》第1条第1款规定:“与外国有连结的事实,在私法上,应依与该事实有最强联系的法律裁判。”第2款接着规定:“本联邦法规(冲突法)所包括的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则,应认为体现了这一原则。”

(120)J.H.C.Morris,The Conflict of Laws,London,Stevens and Sons,3rd ed.,1984.p.343.

(121)参见〔新西兰〕瓦莱里·安·彭林顿著,毛华等译:《香港的法律》,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第1版,第251~254页。

(122)〔英〕托马斯著,倪征img2译:《国际私法》,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8页。

(123)梅仲协:《国际私法新论》,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275页。

(124)参见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0~122页。

(125)本文合作者为黄进,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126)陈顾远:《国际私法总论》(上册),上海法学编译社1931年版,第37页。

(127)梅仲协:《国际私法新论》,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61页;陆东亚:《国际私法》,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34页。

(128)廖瑶珠:《法律冲突》,《大公报》1986年4月5日。

(129)《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9页。

(130)黄进:《区际冲突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75~80页。

(131)该条例载《华冈法粹》,1992年(总第21期),第201~212页。

(132)韩德培、李双元:《应该重视对冲突法的研究》,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6期,第59页。

(133)韩德培教授发言全文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6期,第3~10页。

(134)黄进:《中国冲突法体系初探》,载《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第165~166页。

(135)韩德培、黄进:《中国区际法律冲突问题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第117~132页。

(136)参见《文汇报》1988年11月20日第1版;《海南经济报》1989年1月19日第3版;台湾《自立早报》1989年2月28日第4版;香港《文汇报》1989年2月27日;香港《大公报》1990年4月13日。

(137)参见王志文:《海峡两岸法律冲突规范之发展与比较》,载《华冈法粹》,1992年(总第21期),第195~196页。

(138)本文为作者参加1994年11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协调亚太地区法律大会》提交的论文。

(139)本文载《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0年第3卷,合作作者为杜涛。

(140)Pierre A.Karrer,High Tide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dification,The Journal of Business Law,1990.

(141)Pierre A.Karrer,High Tide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dification,The Journal of Business Law,1990.

(142)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8日通过了新的民法典,其中第七篇“涉外民事关系”是有关国际私法的规定(第826~838条),内容较为简略,本文不对其作过多论述。另外,委内瑞拉也于不久前颁布了新的国际私法法规,限于资料,本文亦不对其作详细论述。

(143)波多黎各联邦也已起草了一部国际私法草案,可参见Symeonides,Revising Pueto Rico's Conflicts Law:A Preview,Colum.J.Transnat.L.28(1990),at 413-447。

(144)H.Patrick Glenn,CodificationofPrivateInternationalLawinQuebec,IPRax.1994,H.4.

(145)Symeonides,PIL Codification in a Mixed Jurisprudence:Louisiana Experience,Rabels Z.(1993)473.

(146)See Nygh,Reform of PIL in Australia,Rabels Z.58(1994),732f.

(147)Capatina,Das Neue Rumanische IPR,Rabels Z.(58)1994,470.

(148)Vitta,In tema di riforma del d.i.p.Foro it.1986,v.1-25.

(149)Peter Kindler,Internationale Zust-ndigkeit und anwendbares Recht im italienischen IPR-Gesetz von 1995,Rabels Z.61(1997),252f.

(150)Alexander Appel,Reform und Kodification des Liechtensteinischen IPR,Rabels Z.6l(1997),512f.

(151)Wagner,Gesellschaftsrecht in der Schweiz und in Liechtenstein(1995),51f.

(152)Bruno Menhofer,Neues 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 in Tunesien,IPRax1999,Heft 4,S.266.

(153)Münch Komm-Kreuzer,BGB,3.Aufl.(1998).

(154)BR-Drucks.210/99.

(155)Roll Wagner,Zum lnkrafttreten des Gesetzes zum Internationalen Privatrecht für ausservertragliche Schuldverhaeltnisse und für Sachen,IPRax 1999,Heft 4,S.210.

(156)参见前文有关论述。

(157)Pierre A.Karrer,High Tide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dification,The Journal of Business Law,1990,at 78-87.

(158)Audit,A Cootinental Lawyer Looks at Contemporary American Choice-of-Law Principles,27A.J.C.L 1979,at 589.

(159)See B.Currie,Selected Essays on the Conflict of Laws(Durham,N.C.1963) 183,at 616.

(160)See Reese,Statutes in Choice of Laws,Am J.Comp.L.35(1987),at 391-403(396).

(161)See Trautman,Reflections on Conflict of Laws Methodology,Hasting L.J.32(1980),at 1612-1683(1621).

(162)Peterson,New Openness to Statutory Choice-of-Law Solutions,Am.J.Comp.L.38(1990),at 423-429.

(163)Symeonides,Revising Pueto Rico's Conflicts Law,Colum.J.Transnat.L.28(1990),at 413-447.

(164)Lowenfeld,Renvoi Among the Law Professors:An American's View of the European View of American Conflict of Law's,30 Am.J.C.L.1982,at 104.

(165)Siehr,Domestic Relations in Europe:European Equivalents to American Evolutions,30 A.J.C.L.1982 38f.

(166)Symeonides,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dification in a Mixed Jurisdiction:the Louisiana Experience,Rabels Z.57(1993),at 483.

(167)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35条。

(168)有关继承的“同一制”与“分割制”的论述,详见F.Boulanger,Les successions internationales(1981)38-41;Ernst Rabel,The Conflict of Laws,A Comparative Study(1958)251-286;Crahl-Madsen,Conflict Between the Principle of Unitary Succession and the System of Scission,Int.L.Q.28(1979),at 598,etc。

(169)Symeonides,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dification in a Mixed Jurisdiction:the Louisiana Experienec,Rabels Z.57(1993),at 486.

(170)同上书,第487页。

(171)参见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9~350页。

(172)参见李双元主编:《中国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第585页。

(173)参见该法第3533~3534条及第3529~3531条。

(174)Draft Bill of Australia,Cl.12(5).

(175)Symeonide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dification in a Mixed Jurisdiction:the Louisiana Experience,Rabels Z.57 at 488.

(176)Kindler,Internationale Zust-ndigkeit und anwendbares Recht des Italienischen IPR-Gesetzes in 1995:Rabels Z.61(1997)265f.

(177) 参见德国民法施行法第32条;西班牙民法典第10条;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148条;匈牙利国际私法法规第30条第4款;秘鲁民法典第2099条以及布斯塔曼特法典第229条。

(178)Symeonides,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dification in a Mixed Jurisdiction:the Louisiana Experience,Rabels Z.57(1993),476f.

(179)Morris,The Conflict of Laws,2nd ed.,1980,p.511;Currie,Selected Essays on the Conflict of Laws,1963,at 133.

(180) See Reese,Choice of Laws,Rule or Approach,Cornell L.Rev.57(1971/72),at 315-334.

(181) 参见张翔宇著:《现代美国国际私法学说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页。

(182)See Bodenheimer,Norm und Ermessen in der Entwicklung des Amerikanischen IPR,Rabels Z.(1987)51,at 1-19.

(183)Kahn Freund,General Problem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1976),at 98.

(184)参见韩德培主编:《国法私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3~296页。

(185)Reese,Depecage,A Common Phenomenon in Choice of Law,Colum.L.Rev 73(1973),at 58-75.

(186)Symeonides,PIL Codification in a Mixed Jurisprudence:the Louisiana Experience.Rabels Z.(1993),at 473.

(187)1980年欧共体合同债务法律适用公约第4条第1款、1986年联邦德国国际私法第28条第5款,以及1985年海牙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第8条第3款均有例外条款的规定,但这些法规中的例外条款仅限于合同法律适用问题,而不具一般性。

(188)Appel,Reform und Kodification des Liechtensteinischen IPR,Rabels Z.61(1997),514f.

(189)参见罗马尼亚1992年国际私法法规第78条第2款。

(190)路易斯安那州1991年《民法典》第3547条。

(191)1992年澳大利亚法律选择法案第6条第8款。

(192)Thomas Guedj,Theory of the“Lois de Police”,39 Am.J.of Comp,L.,1991.

(193)Siehr,Ausl-ndische Eingriffsnormen im inlandischen Wirtschaftskollisionsrecht,Rabels Z.52(1988),at 41-44.

(194)Appel,Reform und Kodification des Liechtensteinischen IPR,Rabels Z.61(1997),542f.

(195)Appel,Reform und Kodification des Liechtensteinischen IPR,Rabels Z.61(1997),542f.

(196)Steindorff,Sachnormen im Internationalen Privatrecht,Frankfurt a.M.1958.

(197)参见韩德培:《冲突法的晚近发展趋势》,收于《中国冲突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198)参见韩德培:《冲突法的晚近发展趋势》,收于《中国冲突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199)See Ph.Francescakis,La theorie du renvoi et les Conflicts de System es en d.i.p.(1968);Von Mehren,The Renvoi and Its Relation to Various Approaches to Choice of Law Problem,in XXth Century Comparative and Conflicts Law,Legel Essays in Honor of Yntema(1961),at 380-394.

(200)参见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190页。

(201)本文原载《法学评论》1994年第5期,合作作者肖永平。

(202)参见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1989年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页。

(203)参见列宁著:《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2页。

(204)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8年第2期,第33~36页。

(205)参见肖永平:《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现状及对策研究》,载《法学评论》,1991年第6期,第39页。

(206)参见顾培东:《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第91页。

(207)参见江平:《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思考》,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第12页。

(208)参见陈应荣、阎军:《五年内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田纪云副委员长答本报记者问》,载《法制日报》1993年7月2日。

(209)参见肖永平:《旧中国国际私法之一瞥》,载《法学杂志》1991年第2期。

(210)参见李双元主编:《中国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181页。

(211)参见韩德培:《国际私法的晚近发展趋势》,载《中国国际法年刊》1998年,第11页。

(212)参见肖永平:《评英国冲突法中的外国法院说》,载《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2期。

(213)参见肖永平:《评〈民法通则〉中的冲突规范》,载《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第64页。

(214)参见肖永平:《外国法的查明及错误适用》,载《法学与实践》1993年第6期。

(215)参见韩德培主编:《中国冲突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216)参见费宗主编:《国际私法讲义》,人民法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05页。

(217)参见黄进、肖永平:《中国国际私法领域内重要理论问题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218)参见肖永平:《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冲突法中的应用》,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219)这个工作小组由9名专家组成,其中比较著名的学者有诺斯、科林斯(L.A.Collins)、安迪(A.E.Autou),莫尔斯等,他们对国际私法均有相当的造诣。

(220)参见英国两法律委员会联合工作小组:《国际私法:侵权行为和不法行为的法律选择》,1984年英文版,第263~265页。

(221)参见戴赛和莫里斯:《冲突法》,1980年英文版,第969~970页。

(222)参见戴赛和莫里斯:《冲突法》,1980年英文版,第969~970页。

(223)见1979年匈牙利国际私法第32条第2款。

(224)参见肖永平:《我国关于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载《法律适用》1993年第4期。

(225)参见余光予主编:《冲突法》,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246~247页;肖永平:《论涉外离婚的法律适用》,载《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

(226)参见韩德培主编:《中国冲突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08页。

(227)本文原载于《思想与时代》第33期,1944年4月。

(228)本文原载于《人文科学学报》第1卷第1期,1942年6月。

(229)本文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30)本文原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合作作者为刘卫翔。

(231)参见《欧共体条约》第189条。

(232)韩德培主编:《中国冲突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233)1980年底至1981年初,我国因财政困难,决定将已签订的五个大型成套设备进口合同予以终止,外方公司要求赔偿一切损失,金额达××亿美元。国家进出口委特邀请韩德培教授、周子亚教授与李双元副教授三人进京咨询。他们的咨询意见被采纳后,经过据理谈判,外方作出让步,为国家节省了赔偿金额达数亿美元,并维护了我国“重合同、守信用”的崇高声誉。后因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五个终止的合同又均已恢复。本文就是他们所写的咨询报告,曾载《社会科学》(沪) 1981年第4期,后转载于国家教委高教一司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选编(第一辑)》,此书于1985年10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者

(234)本文原载《法学评论》1992年第2期。

(235)本文为1985年7月在全国国际私法学术讨论会上提交的论文。

(236)本文原载《观察》第3卷第3期,1947年9月。

(237)本文原载《观察》第1卷第24期,1947年2月。

(238)该文系作者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所撰写的相关词条。

(239)本文为韩德培先生在首届全国青年国际法学者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85年10月载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编《国际法文集》。

(240)本文系提交1990年4月北京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宣读的论文,合作者为万鄂湘。

(241)See Li Haope,i“A Breakthrough in Law of Treaties:the Consensus Formula in Multilateral Diplomacy.”pp.60-61.in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ed.,by Huang Bingkun,(1988)Wide Angle Press Ltd.Hong Kong.

(242)See Cheng Degong,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of the Sea,pp.8-16,Social Science Press(1988).

(243)See 18 International Legal Materials(1974),p.1199.

(244)See A.D.Amato,“An Alternative to the Law of the Sea Convention”,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1983)pp.281ff.

(245)See M.M.Whiteman ed.,14 Digest of International Law(1970),pp.138-139.

(246)See Status of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Table of Signatures and Ratifications as at 30 April 1986,Law of the Sea Bulletin,No 7,pp.1-6,April 1986.

(247)Leigh S.Ratiner,“The Law of the Sea:A Crossroads fo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Foreign Affairs,Summer 1982,p.1017.

(248)A/CONF.62/PV.187,p.41.

(249)A/CONF.62/PV.193,p.62.

(250)本文原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总第243期),合作作者为罗楚湘、车英。

(251)《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88页。

(252)“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一历程中的一个指标。见[美]周策纵著,周小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253)韩德培主编:《现代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254)《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1页。

(255)《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256)《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1页。

(257)《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3页。

(258)《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1页。

(259)《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09~611页。

(260)《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112页。

(261)[美]周策纵著,周小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9页。

(262)[美]周策纵著,周小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263)《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6页。

(264)在李大钊的其他有关论著中,可以看出,他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对于世界和平之作用曾寄予的莫大之希望。他说,“然吾人终信平和之曙光,必发于太平洋之东岸,和解之役,必担于威尔逊君之双肩也。今且拭目俟之”(见《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5页)。的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时期,世界,特别是亚洲盛行民族主义和要求民主的情绪,威尔逊的政治理想主义,诸如他所提倡的废止秘密外交、保障小国的政治独立以及民族自决等,对中国知识分子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见[美]周策纵著,周小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页)。

(265)《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92页。

(266)《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64页。

(267)《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6页。

(268)《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4~275页。

(269)《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9页。

(270)《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89~890页。

(271)《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598页。有关“治外法权”与“领事裁判权”之解释,还可参阅《周鲠生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158页。

(272)余先予主编:《国际法律大词典》,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

(273)《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274)《李大钊传》,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275)本文系为武汉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而作,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百年校庆特刊,又载入武汉大学法学院编《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一书中,该书于1993年10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276)本文原载《法学评论》1993年第3期。

(277)本文原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合作者为张克文。

(278)本文合作者为姚梅镇,是应财政部需要提供的意见稿。

(279)本文原载《中国国际法年刊》1982年创刊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