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教事业的发展为浙江建设精神富有社会奠定基石

科教事业的发展为浙江建设精神富有社会奠定基石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省科教事业的发展进步不断为全省人民的精神富有奠定坚实的基础。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首次将发展科技作为振兴浙江经济的战略,第一次把科技进步工作列为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的重要工作和考核内容之一。

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是当代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一个民族文明程度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科技教育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伦理道德、文化形式和理论思维,都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省科教事业的发展进步不断为全省人民的精神富有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科技强省战略为建设精神富有社会开辟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以其技术功能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奠定基础,并且不断为其发展创造新的条件。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文化、娱乐等精神生活领域从形式到内容发生根本性变革。通过科学—技术—生产的系统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整个精神面貌发生影响,这是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发展的根本方式和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路子。1992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的决定》,较早提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5月,省委、省政府又出台《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决定成立省科技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省科技进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实行各级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科技进步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开展创建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活动,增强县域经济科技综合实力。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首次将发展科技作为振兴浙江经济的战略,第一次把科技进步工作列为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的重要工作和考核内容之一。2007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把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把全面加强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自主创新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全面提升。通过努力,全省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了科技体制改革目标由促进经济与科技相结合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转变,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由院所改革向全方位科技体制改革转变,科技工作领域由围绕农业、工业向围绕环境、资源、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转变,科技管理职能由只重视项目向重视环境、项目、人才、平台转变,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自主创新活力不断被激发。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陶冶和升华人类的理性精神,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精神世界里的许多愚昧落后现象,都是在“科学知识尚未涉足的一些领域”里发展起来的。这些年,我省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大型科普主题活动,如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协年会、科技“三下乡”等,广泛开展了以“提升科学素质”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活动,形成了“科学会客厅”、“科技咖啡馆”、“科学行走计划”、“中美科普连线”,系列科普宣传新品牌,科普短信、科普手机报等科普新载体影响日益扩大,社会反响热烈,满足了不同层次公众的科普需求。党政部门、居民社区、中小学校、大中企业、各类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科普宣传,社会化大科普宣传格局正在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公众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每年有100多万农民参与科技培训;创建了31个国家级科普示范县(市、区);建成了院士专家工作站61家,柔性引进院士74名,签订科技合作项目100多项;组织了320万人次的学生参与省级以上的科技活动,1.65多万人次在省级以上获奖;编印了70多种35万多套科普挂图,3000多种2000多万册(份)各类科普书籍。中国科协2005年的调查显示,拥有基本科学素质的浙江人不过2.55%,2010年达到5.6%,浙江人的科学素质跃居全国各省区榜首。

二、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为建设精神富有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提升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教育不仅在培养和塑造人的文化素质、行为方式、人生态度方面起着重要的社会性规范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人的自我意识,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与自我教育能力,使人在终身化与开放化的教育氛围中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英格尔斯等人的研究表明,教育水平与现代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在他们的调查对象中,受教育较少的人具有现代性品质的只有13%左右,而受教育较多的人具有现代性品质的却达49%。这说明,教育对于人的现代化有着“直接的独立的贡献”。反映教育水平的社会指标有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成人识字率、中学生占人口的比重、受高等教育者占适龄人口的比重、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口文盲率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在全社会大力支持下,我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的“科教兴省”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基础教育抓均衡,高等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抓结合,终身教育抓体系,加快教育强省建设,基础教育持续在全国领先,职业教育跃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发展步伐成为全国最快的省区之一。全省先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为全国第三个通过“两基”总验收的省份,2004年成为全国首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全省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我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重点解决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基础薄弱问题,完善困难家庭学生助学政策,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四项工程。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大众化水平,鼓励高等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在校学生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职业培训,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构筑学习型社会。

三、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建设精神富有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精神富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同愚昧、迷信作斗争。由于经济不发达和历史的原因,我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普遍比较低。全国还有2亿多文盲半文盲。如果教育和科普事业不能迅速发展,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没有较大的提高,精神富有也就难以在公众心中生根。同愚昧和迷信作斗争,是建设精神富有工作中的一项艰巨而又严肃的任务。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我省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发展,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状况,着力扩大优质教育,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则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科学兴趣为重点。通过认真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等,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举办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节、“科普大篷车”巡展、“流动少年宫”进校园、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送去了丰盛的科技大餐。在农村,科技培训、促进科技致富成了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组织实施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千名专家联千村帮万户”等重点项目,依托职业学院、电大、成人学校、职工学校、远程教育中心等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每年举办“科技三下乡”活动,举办科普讲座、开展科技服务等。积极推进科普示范县和科普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示范单位创建,合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在企业,针对城镇劳动者以提升就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为重点,积极开展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加强对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农民、转产转业渔民的技能培训,逐步实现技能转型、素质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实施科学素质行动。在机关部门,以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决策能力为重点,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行动。组织、人事等部门等实施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定期举办公务员素质讲座,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保证一定的课时开展科学素质专题培训。通过联合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让领导干部带头参与科普宣传,扩大了科学素质建设的社会影响。

科技教育对精神文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以至成为社会精神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强大动力。那么,是否可以由此认为,只要科技教育进步发展了,精神富有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当然不是,当前在发展科技教育,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过程中,还存在若干问题,特别是在实现科技教育与精神富有的良性互动上,黏合度还不够,成效还不够明显。

一是实现精神富有的发展基础面临考验。一方面,我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教育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局面安定团结,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多彩,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提高精神生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这些较扎实的基础和良好条件,从总体上看,与过去相比提高明显。另一方面,从城乡、区域、行业、单位、个人来看,科技教育发展又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有些地方创新强省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科技创新基础条件依然薄弱,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层次偏低、素质教育任重道远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实现精神富有的价值基础面临考验。一方面,我省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中,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科技教育的对外交往与合作大大加强,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开放性、独立性、自主性、竞争性、创造性等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状态。人们在这种精神状态下,能够自主地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和自己确立的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精神潜能,在有效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特别是受西方国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影响,有些人的价值观偏离了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或忽视精神价值、陷于物质追求,或程度不同地陷于落后的精神追求,造成“物质富裕、精神空虚”的局面,与时代精神形成反差。

三是实现精神富有的道德基础面临考验。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到信息时代,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明和迅速推广,成为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条件,每天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识,不断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充实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人们在获取信息过程中,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反差和各种情绪的感染,使负面情绪有所放大,冲击一些人的积极心态与社会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