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牛津大学:精英人才的摇篮

牛津大学:精英人才的摇篮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和变革,牛津大学为英国乃至世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精英人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精英人才辈出的摇篮。迄今为止,牛津大学先后培养了26位英国首相,至少30位外国国家领导人,以及4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牛津大学如同王室、议会和国教,是管理权力机构的一个部门,即英国人进入官僚机构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现以几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英国政治精英为例。

一、精英人才的摇篮

牛津大学从创建之初就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入学学生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牛津大学选拔人才的标准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招收最优秀的学生一直是牛津大学的发展策略之一。现今,牛津大学每年还设立一个500万英镑的奖学金项目,用于支持年轻学者的探索性科研项目,鼓励创新项目研究,吸引优秀的研究人才[4]。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和变革,牛津大学为英国乃至世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精英人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精英人才辈出的摇篮。迄今为止,牛津大学先后培养了26位英国首相,至少30位外国国家领导人,以及4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过去的800多年中,英国众多的高层政治家和文职官员都是通过牛津大学而升迁的,其总数比英国其他大学(包括剑桥大学)所培养的学生总和还要多。现今,英国下院议员中有107名是牛津大学毕业生,上院议员中有140名是牛津大学毕业生。2010年5月下台的执政的工党政府成员中有20名是牛津大学毕业生,其中包括内政大臣、外交部长等5位政府大臣;2010年5月上台执政的保守党政府内阁中有14名成员是牛津大学毕业生,其中包括保守党领袖及首相、财政部长、外交部长等;自由民主党影子内阁中有5名成员是牛津大学毕业生,其中包括内政大臣和外交部长等。

(一)政治精英的培养

从中世纪起,牛津大学就与英国社会上层阶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那些一直寻求进入权力阶层的人们,常常把牛津大学作为他们的敲门砖。实际上,一直到19世纪后期,牛津大学依然是英国国家机构的一部分。牛津大学如同王室、议会和国教,是管理权力机构的一个部门,即英国人进入官僚机构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这些有着牛津大学“血统”的精英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走上了英国的政治舞台,而且还进入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精英行列。他们发挥了各自独特的政治影响和作用,既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又为牛津大学赢得了荣誉。现以几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英国政治精英为例。

1.拉思伯恩与女权运动

img58

埃莉诺·F·拉思伯恩

埃莉诺·弗洛伦斯·拉思伯恩(Eleanor Florence Rathbone,1872~1946)是英国19世纪社会改革家、女权运动领袖和英国第一位女议会议员。她是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的毕业生。受到家庭的影响,拉思伯恩一直关注社会问题。从萨默维尔学院毕业后,她就与父亲一起调查利物浦的社会和工业状况。1903年,拉思伯恩父女发表了调查报告:《利物浦码头劳工状况的特别调查报告》(Report on the Results of a Special Inquiry into the Conditions of Labour at the Liverpool Docks)。报告发表后,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码头工人所处的恶劣生存条件的关注和同情。

1909年,拉思伯恩被选为利物浦市议会独立议员,一直到1934年才卸任。她曾为一本主张扩大妇女参政的杂志《共同的事业》撰写系列文章。1913年,她创建了利物浦妇女公民协会(Liverpool Women Citizen’s Association),积极促进妇女参加政治事务。她还成立了利物浦“1918俱乐部”,这是英国最早的妇女论坛(至今仍在活动)。从1918年起,拉思伯恩开始呼吁建立家庭津贴制,直接给母亲提供生活补贴。她呼吁把有关妇女选举权的条款加入1918年的《英国国民参政法》(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1919年,拉思伯恩担任了平等公民协会国家联盟(National Union of Societies for Equal Citizenship)的主席,创建了利物浦个人服务协会(Liverpool Personal Service Society),并担任该协会的第一任主席。

1929年,拉思伯恩作为独立议员进入英国议会。她对英国女权运动产生了很大作用和影响。

2.艾德礼与福利国家的建立

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是英国著名政治家,于1945~1951年任英国首相。他是牛津大学大学学院的毕业生。1935~1955年,艾德礼担任工党领袖。二战期间,任战时内阁成员和英国副首相。1955年12月退休,被封为伯爵。

img59

莱门特·艾德礼

早年,艾德礼从事慈善事业,专门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贫民窟的穷困和衰败景象对他震动很大,由此改变了其保守的政治观点,从而开始倾向社会主义。1908年,艾德礼加入工党,积极参与伦敦的政治活动。1911年,他进入政府工作,担任官方讲解员,向公众宣传《国民保险法》(National Insurance Act)。1920年,艾德礼出版了《社会工作者》(The Social Worker)一书,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原则。

1922年,艾德礼当选为下院议员。1945年,工党在英国大选中获胜,艾德礼担任英国首相。艾德礼政府上台后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福利国家,二是推行国有化,三是稳定财政收入。在福利国家建设方面,艾德礼政府决定采纳福利国家的理论建构者之一、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毕业生威廉·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1879~1963)在1942年发表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也称《贝弗里奇报告》,建立国民医疗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尽管问题重重,但艾德礼政府还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英国的失业率仅为3%,失业人口不到50万人,基本上保障了全民就业。1948年,艾德礼宣布英国已建成福利国家。这一政策为英国所有政党接受,并为历届政府所沿袭,成为各党派参加竞选的基础,也是英国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因此,根据英国第二大独立市场研究公司、全称国际市场和舆论研究公司(Market & Opin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4年的调查,艾德礼被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曾这样评价艾德礼:“他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也是个爱国者。与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家不同,艾德礼绝对是个实干家,从不哗众取宠。”[5]

3.雪莉·威廉斯与英国社会民主党

雪莉·威廉斯(Shirley Williams)是英国政治家和学者。她是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毕业生。威廉斯曾担任工党下院议员和内阁部长,是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创建人之一。2001~2004年,她担任上议院社会民主党议员领袖,曾任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政府核扩散事务顾问

img60

雪莉·威廉斯

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雪莉·威廉斯曾是牛津大学工党俱乐部的第一位女主席。毕业后,她作为富尔布赖特学者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返回英国后,她从事记者行业。1960年,她担任费边学会(Fabian Society)的总干事。

在1964年英国大选中,雪莉·威廉斯当选工党议会议员,并很快晋升为部长级官职。1971~1973年,她担任工党影子内阁内政部长。1974年,牛津大学耶稣学院毕业生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1916~1995)担任英国首相期间,她担任价格及消费者权益大臣。1976年,詹姆斯·卡拉汉(James Callaghan)执政,她同时担任教育和科学大臣以及主计大臣(Paymaster General)。

自1979年起,雪莉·威廉斯连续在工党竞选议会议员中失利。1981年,出于对工党极端左翼的不满,她退出工党,与工党其他三位右翼人士罗伊·詹金斯(Roy Jenkins)、大卫·欧文(David Owen)和比尔·罗杰斯(Bill Rodgers)一起组成社会民主党,并担任党主席。同年,她当选为第一个社会民主党议会议员。英国社会民主党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主张改革议会选举制度,实行国营和私营企业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就业机会。

1988年,雪莉·威廉斯主张社会民主党与英国自由党合并。于是,社会民主党多数人与自由党合并组成社会自由民主党,剩下约3万成员继续使用“社会民主党”的名称。社会自由民主党把核威慑防务、社会市场经济和议会选举比例代表制作为党的主导思想和主要政策。

此外,雪莉·威廉斯还是许多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例如,英国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20世纪基金会(The 20th Century Foundation)和国际核不扩散和裁军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and Disarmament)等。

4.撒切尔夫人与撒切尔主义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是英国保守党政治家、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她是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毕业生。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她担任了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的主席。

img61

玛格丽特·H·撒切尔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撒切尔夫人于1959年当选保守党下院议员,从此进入英国政坛。1970年,她担任教育和科学大臣。1975年2月,她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9年,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她一上台就决心扭转英国经济下滑的趋势,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恢复英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重新获得世界事务的主导权。

撒切尔夫人在第一个任期里(1979~1983)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强调减少政府干预,实施自由市场经济以及发扬企业家创业精神。她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取得了预期的成绩。1983年,撒切尔夫人再次当选英国首相,开始了她的第二个任期(1983~1987)。其主要政策是加速私有化进程,限制工会的权力。在她的政策推动下,私有化带来了英国生产率的提高和失业率的降低以及股票市场空前繁荣。1987年,撒切尔夫人第三次当选英国首相。在第三个任期(1987~1990)内,她主要关注的是环境问题和国内税收改革问题。

人们对撒切尔夫人所推行的政策冠以“撒切尔主义”,因而成为她留给英国历史的遗产。“撒切尔主义”主要是指撒切尔夫人所推行的政策以及她的道德观和个人风格,包括道德的专制主义、民族主义、个人利益以及为达到政治目标毫不妥协的立场。实际上,撒切尔主义的主要核心是经济改革,使二战后英国走上了复兴和长期发展的道路。

1990年撒切尔夫人辞职后,根据国际市场和舆论研究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52%的英国人认为,总体来说她为国家做了好事,而48%的人则不认同。2008年4月,《每日电讯》(Daily Telegraph)的一项民意调查:谁是二战后最伟大的英国首相,有34%的人认为是撒切尔,只有15%的认为是丘吉尔。

5.布莱尔与“第三条路线

托尼·布莱尔是英国政治家,从1997年至2007年担任英国首相,是英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工党首相。他是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生。1983年至2007年,他担任下议院议员。1994年至2007年,他任工党领袖。

img62

托尼·布莱尔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不久,布莱尔就加入了工党。20世纪80年初,他积极参加工党的政治活动,声称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1983年,他当选英国下院议员。1994年,布莱尔当选工党领袖后,就着手进行工党党章的修改,并把工党的目标改为“建立多数人享有权力、财富和机会的社会”。新工党将工党定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1997年,新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结束了保守党长达18年的执政。这是布莱尔主张的“第三条路线”的开始。

1997年,布莱尔当选为英国首相,又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连任。他既是工党任期最长的首相,也是该党唯一一位带领工党连续3次赢得大选的首相。在国内政策上,布莱尔政府政策的突出特点是寻求改革,实现建设“新英国”的种种设想。他大幅度削减社会保险财政开支,用于增加医疗和教育的公共经费开支,而与此同时,又在这些领域引入了颇具争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统计数字表明,布莱尔的经济政策在经济增长、稳定货币、降低失业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布莱尔工党政府的政治理念和国内政策的变化,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工党理论家和精神领袖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对此做了权威性阐述,即“第三条路线”的基本思路是要在右翼与左翼、保守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之间找到一种更加合理的道路,使政府和政党的政策能切实解决社会问题。现今,保守党在台上执政,布莱尔的“第三条路线”的理论和思想将成为工党的历史遗产,其以往在英国国内外政策方面发挥着影响和作用有待人们去评说。

与此同时,牛津大学也是培养国际政治精英的摇篮。仅自20世纪以来,从牛津大学毕业的外国领导人就有30多位。例如,在北美洲,美国第42届总统(1993~2001)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1946~ )是牛津大学罗兹奖学金获得者,曾在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学习。加拿大第14届总理(1963~1968)莱斯特·皮尔逊(Lester Pearson,1897~1972)也是牛津大学罗兹奖学金获得者。在大洋洲,澳大利亚第23届总理(1983~1991)、澳大利亚工党任期最长的总理鲍勃·霍克(Bob Hawke,1929~ )195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在亚洲,印度历史上唯一的女总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1917~1984)是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的毕业生。曾先后两次担任巴基斯坦总理(1988~1990,1993~1996)、迄今唯一的女总理贝娜齐尔·布托(Benazir Bhutto,1953~2007)197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玛格丽特夫人学堂,1976年曾当选为牛津联盟会(Oxford Union Society)主席,是担任该职位的第一位亚洲妇女。泰国第27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Abhisit Vejjajiva,1964~ )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和经济联合专业(PPE)。斯里兰卡第四任总理罗门·班达拉奈克(Solomon Bandaranaike,1899~1959)是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的毕业生,曾担任牛津联盟会主席。1999年登基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 of Jordan,1962~ )是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的毕业生。日本徳仁皇太子(Crown Prince Naruhito of Japan,1960~ )1983年至1985年曾在牛津大学默顿学院学习。

(二)知识精英的培养

1914年以前,牛津大学培养的精英人才大多数都进入了统治阶层,成为政治精英,这与牛津大学的历史传统以及以古典学科为主的课程内容不无关系。虽然19世纪中期后牛津大学在内外压力下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设立了自然科学教授职位,但与欧洲大陆其他大学相比,这些改革几乎无足轻重。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牛津大学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外在压力,从内部进行彻底反省和改革,在自然科学和科研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因此,到1939年时,向文理学科并重大学转型的牛津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知识精英。这些知识精英不仅为牛津大学带来了巨大的荣誉,而且推动了牛津大学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开始具有世界一流的学科水平,并带来了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迄今为止,牛津大学共有48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10人获得化学奖、9人获得经济学奖、5人获得文学奖、14人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获得和平奖、5人获得物理奖。除科学家外,牛津大学还培养了众多知名的哲学家、神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翻译家、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美术家、剧作家、诗人、词典编撰学家、企业家、法官、律师、作家等。现以几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英国知识精英为例。

1.洛克现代政治哲学

约翰·洛克(1632~1704)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英国经验主义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影响了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洛克是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的毕业生,被公认是最有学问和最具天赋的学生之一。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洛克的主要著作有《人类理解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690)、《政府论》(Two Treatises of Civil Government,1689)、《论宽容》(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1689)和《教育漫话》(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1693)等。

img63

约翰·洛克

洛克对政治哲学,尤其是现代自由主义影响巨大。在《政府论》一书中,洛克批驳了王权神授的观念,主张政府的权威只能建立在被统治者拥护的基础之上,并支持社会契约论。他坚信,人人皆有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些权利不仅包括人生,而且还包括个人自由和拥有财产的权力。洛克的这些思想强烈地影响了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以及其他美国革命家。他的《政府论》一书的若干章节甚至被逐字逐句地写入《独立宣言》。

2.亚当·斯密与现代经济学

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道德学家,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1740~1746年,他在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学习。亚当·斯密的两本主要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确立了他在现代经济学领域的地位。

img64

亚当·斯密

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亚当·斯密以批判的目光审视了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念,指出良心源于社会关系。他提出同情心理论,让人们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在道德上有一个判断,即“社会是一面镜子,从道德上来讲,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6]

在《国富论》一书中,亚当·斯密认为,应该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看成是一个实际上可以通过一只所谓“无形的手”加以引导,生产出社会所需商品的数量和品种的调控机制。他指出,当一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时,他会间接地促进社会福祉:即通过追求个人利益,他会往往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在迈克尔·哈特(Michael H.Hart)1978年所著的《世界100位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排行榜》(The 100: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1978)一书中,亚当·斯密名列第30位。

img65

阿诺德·汤因比

3.汤因比与历史研究

阿诺德·约瑟·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是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毕业生。1912~1915年,他作为巴利奥尔学院的院士,专门讲授和研究希腊和罗马古代史

汤因比论著颇丰,主要代表作有:《希腊历史思想》(Greek Historical Thought,1924)、《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1934~1961)、《比较注释》(Comparing Notes:A Dialogue across a Generation,1963)和《人类与大地母亲》(Mankind and Mother Earth:A Narrative History of the World,1973)等。其中,《历史研究》是汤因比最重要的著作,共12卷,历时27年完成。他从世界的角度,依据文明兴起、昌盛和衰落的普遍规律,对世界文明的兴衰进行分析和考察。因此,促进现代历史研究专门化发展的《历史研究》一书被学界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一些西方学者全盘接受了汤因比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并以之作为战后历史研究的一种范式。例如,德国文学家科迪厄斯(Ernst Robert Curtius)的论著——《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European Literature and the Latin Middle Ages,1948)中,可以明显看到汤因比研究理论的影响。

4.霍金与理论物理学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 )是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他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霍金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今,他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从事理论天文学和宇宙学的研究。

霍金以其在理论宇宙学和量子引力论领域的研究成果而闻名于世。他的主要科学成果是与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提出了“霍金辐射”论(Hawking Radiation)。为此,他先后于1979年获得物理学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Albert Einstein Medal)和1988年与罗杰·彭罗斯共同获得的沃尔夫物理奖(Wolf Prize in Physics)。霍金因而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霍金在科普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先后出版了《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1988)、《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1993)、《时间简史(普及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2005)、《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2001)和《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2002)等,在全球受到普遍欢迎。他的《时间简史》一书连续占据《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达创纪录的237周,至今已出售逾1 0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作为世界物理学界知名的科学家,霍金先后被授予英国爵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皇家艺术学会的荣誉院士、梵蒂冈科学院终身院士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Eddington Medal)、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麦克斯韦奖、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大英帝国勋章、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特殊荣誉勋章、美国物理学会李利费尔德奖、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等。

img66

罗伯特·胡克

5.罗伯特·胡克与自然科学

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是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建筑师和发明家。他是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的毕业生。胡克将自己在牛津大学的日子看做是自己终身热爱科学的基础。

胡克的兴趣广泛,所取得的自然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力学方面,1660年,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胡克定律,是力学弹性理论中的一条基本定律。在机械制造方面,从1655年至1662年,他为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的气体定律实验设计制造了真空气泵,并亲自操作和演示。1665年,胡克出版了《显微术》一书,阐述了他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对生物展开的观察研究以及他在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一些开创性成果,“细胞”一词就是由他创造的。胡克还发明了很多设备,例如,反射望远镜、胡克接头、风向仪和水平仪等,这些发明至今仍然在使用。

除外,胡克还在城市设计和建筑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1666年,伦敦城被大火焚毁。在随后的重建中,胡克参与伦敦规划方案的制定工作,并协助设计了伦敦大火纪念碑、格林尼治天文台等建筑。他的影响迄今在伦敦依然可见,因此,有些学者将他比喻为英国的“达·芬奇”。

胡克的创新精神、实验发明和对科学的执著以及在弹性力学、光学和气压测定法等领域的众多成果和专利,使他被世人誉为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