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艺术创意人才培养的摇篮

文化艺术创意人才培养的摇篮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阅读] 上海戏剧学院:文化艺术创意人才培养的摇篮年轻人追梦的地方上海戏剧学院,是多少年轻人向往的艺术殿堂,更是文艺专门人才辈出的地方。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享有声誉的著名艺术家,为推动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情景展览剧荣获上海舞台美术学会优秀创意奖的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创作于2008年。

[材料阅读] 上海戏剧学院:文化艺术创意人才培养的摇篮

年轻人追梦的地方

上海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上戏”),是多少年轻人向往的艺术殿堂,更是文艺专门人才辈出的地方。建校以来,她培养了上万名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其中戏剧影视表演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祝希娟、焦晃、严翔、杨在葆、大旺堆、乔臻、丁嘉丽、吕凉、刘威、宋佳、赵有亮、潘虹、奚美娟、王洛勇、李媛媛、陈红、尹铸胜、廖凡、宁静、陆毅、李冰冰、佟大为等;文化艺术理论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余秋雨、叶长海、丁罗男、孙惠柱等;编导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沙叶新、胡伟民、陈明正、孙祖平、陆军、赵耀民、姚和根、张仲年、苏乐慈、卢昂等;舞美设计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周本义、胡妙胜、金长烈、韩生、伊天夫等;美术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吕振环、蔡国强、查国钧、孔柏基、袁银昌等;电视主持方面的新秀有:和晶、陈蓉、董卿、吉雪萍、周瑾、朱桢、王冠等;戏曲演员代表有:蔡正仁、梁谷音、岳美缇、张洵澎、计镇华、杨春霞、张静娴、史依弘、王佩瑜等;舞蹈演员代表有:凌桂明、石钟琴、茅惠芳、汪齐风、杨新华、辛丽丽、黄豆豆、谭元元、范晓枫、孙慎逸、方仲静、姚伟等。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享有声誉的著名艺术家,为推动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花园洋房承载历史

走进上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幢又一幢的花园小洋房和几座形态各异的剧场。洋房都是些很有文化历史底蕴的建筑,很亲和,可以近距离平视。学院常年有演出,看戏的人们在上戏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内驻足停留,都惊叹在大学校园里竟会有这样的高品位建筑,简直颠覆了人们的习惯思维。每幢洋房的造型和色彩都是有点区别的,所以去一次就会记住,绝不会搞错。

上戏出文化名人,他们留下的足迹也让人回味无穷。

探索实验新型艺术样式

上戏以演艺教育与创作实践而著称,近年来她在这一领域中频频推出新的创意实践,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创作的舞蹈诗《红》、芭蕾舞剧《四季》、原创话剧《国家的孩子》等。

舞蹈诗《红》,以舞蹈的艺术语汇,演绎了“红”这样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信念和希望。它驱散寒夜,温暖大地,鼓舞开拓者迎着希望前行,让山川绽放绚丽。

芭蕾舞剧《四季》气势恢宏,将大自然的季节变换表现得充满灵气,抒写着对生命成长的庄严感悟。

原创话剧《国家的孩子》,记述了草原人民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收养三千名上海孤儿的感人故事,体现了草原的博大胸怀,反映了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闪耀着温暖的人性光辉。

情景展览剧

荣获上海舞台美术学会优秀创意奖的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创作于2008年。这一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上海戏剧学院计划为此而推出一部纪念性演出。如何展现上海城市三十年巨变?担任创意策划的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在访问柏林世界文化中心时,分别从一个装置艺术展和一台环境戏剧中获得启发,提出了采用情景展览剧的方式展现上海从1978年到2008年的历史变革。

《岁月·1978》,是情景展览剧首次在国内进行的实验探索。这是演员与观众交织互动的一种尝试,体现了戏剧空间的开放性,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空间的重新审视与关注。

根据情景展览剧的理念,《岁月·1978》的创作者复制了1978年上海弄堂的生活场景。观众进场首先要穿过由2008年向1978年回溯的“时光隧道”——从三百万字史料中精选出来的三万字左右的历史大事记和相关图片。到了隧道“1978年”一端,迎面走来身穿当年白色警服的警察,提示参观注意事项,要求观众更换具有那个时代感的服装。进入当年的弄堂,里面可以使用粮票(附在门票中),以当年的价格购买小卖部的香烟、小摊上的馄饨。

场景的搭建材料,来自静安区拆迁办提供的居民废弃的旧家具、旧门窗,每件东西都包含着难以复制的岁月痕迹。

除了部分戏剧学院的学生外,大部分演员都是非专业的,他们每天都要在搭建起的弄堂里“生活”整整十个小时,从上午十点到晚上八点。因此,观众在不同的时间段进入,看到的生活场景也各不相同,而观众在进入时便成为了演员。比如,你走进弄堂,就会有人招呼你喝茶、聊天、参加婚礼。因此,观众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能够像生活在那个年代一样地去参与和体验。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在高考补习班这一“景点”前激动地说,他自己就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老师在黑板上出的作文辅导题就是他当年的考题,这一情景勾起了他很多的回忆。可见,在这个剧中,现实生活与戏剧表演紧密融为了一体。

《岁月·1978》的成功,使戏剧理论家看到了这一探索的美学意义。“情景展览剧”,这种集戏剧演出、装置展览、游艺体验等为一体的形式,很有可能培育为新的戏剧模式,特别是与旅游等项目结合,将具有广阔的产业化推广价值。为此,上戏建立了“情境体验艺术中心”,全国已有九个城市提出以该项目模式进行产业推广的合作意向。

新媒体舞台演出

新媒体舞台演出,是上戏近年不断实践的又一艺术类型,先后创作演出了新媒体舞蹈诗《文明图腾》、新媒体音乐会《月影》、新媒体音乐剧《弘一法师》等。

2011年,由上戏、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创作的新媒体舞蹈诗《极境》,以新媒体互动形式将科考工作者登上南极的壮丽画卷,史诗般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优美的舞姿、激荡的旋律以及赏心悦目的新媒体画面,全方位展现了壮美和严酷并存的南极原生态自然景观,以及人类为探求未知、超越自身所表现出的卓绝精神力量。

南极的环境异常艰险,环境的变化对探险者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舞台背景的每次变化,都要求舞蹈演员的动作随之改变,这样才能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其中的一场为例,科考队员躲过冰山崩塌,跨过冰裂峡谷,在暴风雪的呼啸中顽强地前进,这些惊险的南极科考场面都需要在舞台上展现出来,并与演员进行互动。

为了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多媒体制作团队对整个舞台进行了虚拟制作,细致地分析了舞台的可视范围。整个舞台从侧面看,呈现L形状,背景是标清数字灯投影,舞台地面面对观众方向上抬15度左右,地面投影与舞台正面投影连为整体。这样,舞蹈演员表演时,观众就能清楚地看到背景与地面的变化透视效果。在三维多媒体制作中,创作者也考虑到以观众的视角架设摄像机,分背景与地面两个摄像机。背景直接面对观众,突出场景的三维纵深感,当摄像机移动时,观众就能直观感受到舞台的变化。地面三维摄影机的可视角度,则根据数字灯的方向以及人眼的透视角度进行变形。

南极冰山崩塌的效果,采用Particle Flow Tool Box2粒子流系统制作,首先,制作冰山的模型,而后使用RayFire Tool软件对山体进行切割,一个山体要分裂成三百至五百块碎石。接着,在Paticle Flow中,使用Birth Group方式生成粒子,将原始模型隐藏起来,直接用粒子替代方式显示。为了让粒子冰山在合适的时间崩塌,又加入PhysX Switch命令以及Collision命令,还在Collision命令中,加入三块Deflector导向板,以便控制粒子山体崩塌的时间和力度。经过一系列细致的参数调试,南极冰山崩塌的舞台效果,终于身临其境地模拟了出来。

事实上,仅仅通过计算机模拟并不可能真正体现南极科考的惊险效果,还必须依靠演员的表演、舞台的构造、灯光的配合,观众心理的调动来共同完成,而这正是上戏演艺综合艺术学科的优势所在。因此,《极境》的演出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单一舞台或新媒体展示,它将光感、体感、Kinect等技术融为新的舞台表现方式,为舞蹈造型提供了更为直观和震撼的表现空间。

米亚艺术

米亚(M IA),全称“媒体视觉综合艺术”(M IDIA IMAGE ART),是基于数字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融合戏剧、影视、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实现观众综合感官体验的新型艺术形态。

上戏开展的米亚综合技术研究项目,以世博会“上海馆”成功案例为基本模式,高度融合电影技术、舞台艺术、数码技术、空间艺术、工程技术等高科技和综合艺术手段,研究多形式演出空间和影视创作的创新技术,建立具有技术标准体系且可复制的米亚剧场系统,并在科研和实验性创作的基础上开展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进行新型演出空间制作和全方位互动式创作实验。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影像综合艺术,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晚,仍有许多技术空白。米亚中心主要研究540度~720度球幕空间中的综合技术,包括拍摄技术、图像拼接技术、图像分割技术、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图像合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空间中舞台全方位处理、数字灯光、数字立体音响、4D环境模拟、影像互动等功能,并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将研究成果国产化,形成影视、演出、旅游紧密相关的衍生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

上戏米亚创作团队,曾完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馆、儿童多媒体音乐剧《成长的快乐》、芭蕾舞剧《德加的钻石》、沪剧《军礼》、网上世博江西馆、小南国五星级酒店内部多媒体空间设计等项目。

米亚技术研究和实验性创作,下一步将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现基于新媒体技术辅助下的演出艺术语言的创新,优化舞台表现效果,提供更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语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打造中国气派的集高科技与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新的艺术品种,推动旅游等相关衍生产业链发展。

把握机遇建设创意学院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上戏在2004年10月揭牌成立了我国首家以培养创意人才为目标的创意学院。

在学科建设方面,上戏创意学院以建设创意学新兴学科和造就创意人才为目标,运用创意理念和方法,通过文化艺术与科技、管理类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意人才。

创意学院虽然“小”,但却接连做了几件大事情。

全力推进理论建设

随着创意产业在我国的蓬勃兴起,理论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创意学院创建之初,就聘请了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权威、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先生担任客座教授。厉无畏先生曾多次在上海戏剧学院发表关于创意产业的演讲,在这里留下了闪亮的思想火花。约翰·霍金斯先生是享有盛誉的英国著名创意产业专家。数年前,霍金斯欣然接受创意学院的邀请,在这宽松而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了一系列学术活动。

创意学院专家及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相继推出的一批专著和书籍中得到了体现,它们分别是《中国创意经济比较研究》、《创意学概论》、《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全球创意产业的盛会——联合国全球创意产业研讨会(上海)纪实》、《名家谈创意》等。

近年,创意学院又成立了“大都市文化观测研究中心”等机构,被联合国贸发会议任命为UNCTAD创意经济学术网络中国联络总部,现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联盟”成员单位。

积极创新研究生教育

上戏是我国最早获准培养艺术硕士(MFA)的院校之一。创意学院承担了艺术管理、数码艺术等方向MFA的培养任务。在培养MFA的过程中,创意学院的教师们有意识地将创意产业前沿理论和运作方式导入教学体系,同时高度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与项目相结合、与市场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被誉为“昆曲王子”的著名演员张军,是艺术管理方向的MFA之一。作为昆曲演员,他早已声名远扬,但艺术管理对他来说却完全是一方新领域。在导师孙福良教授的指导下,张军的才能在这一领域逐渐显露,且越来越得心应手。2008年5月,张军的毕业作品在上海大剧院亮相了。这一回,他不是作为演员站在观众面前,而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策划与制作人。就是以这样一个身份,张军策划并运作了《游园惊梦·于丹讲昆曲》这一项目。那一天,虽然张军没有唱戏,但站在幕后的他光彩却不逊于在舞台上。两年后,张军有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昆曲艺术中心,并与谭盾共同担任制作人,推出园林实景版的昆剧《牡丹亭》,还在其中扮演了柳梦梅。孙福良教授特意前往位于青浦朱家角的课植园,观摩了“弟子”的演出。演出结束后,张军深有感触地对导师说,如果自己没有接受创意产业理念,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实践,也不可能萌生如此多的创意。

努力实践创意理念

上戏的设计学一级学科,依托创意学院和舞台美术系进行建设,是上戏演艺综合艺术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新媒体交互设计、艺术设计与理论等方向。

上戏设计学学科,以演艺综合艺术学科的交叉互补为特色,教学与研究并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着力于艺术原创、模式创新,探索艺术与科技结合、艺术与产业对接,对演艺设计领域的知识体系、创作方法、科技应用、运营管理,以及创意设计产业开展综合性实践、研究和系统建设。

2012年5月,一场名为“转媒体时尚艺术展”的大型展览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便初步体现了上戏设计学学科的建设特点。

这项展览由在创意学院执教的著名设计师杨青青策划,她通过展览而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创意概念——“转媒体”(Trans Media)。

“转媒体”,是指一种媒体跨越原有边界转化成另一种媒体形式。“转媒体时尚艺术”,即让艺术与时尚互动转换,把前沿的探索转成需求,将前卫需求进行消费。

“转”是一个彼此传递的过程。在今天,当代艺术与时尚已经密不可分,时尚如何从当代艺术中汲取灵感?当代艺术如何向时尚借鉴技巧,扩大影响?杨青青认为,“转媒体时尚艺术展”便向公众抛出了这一命题,探讨并提供“转”的广阔空间及可能性。

带着对艺术、生活、产业的多重思考,展览的展品包括当代知名艺术家影像作品五十多件、当代艺术资料库视频一百个、新锐艺术灵感影像视频两百个,以及时尚创意设计作品两百多件,由此建立一个通道,引观众进入,与时尚对接,进行语境的互换。这些当代艺术家提供的影像作品,全部被作为时尚设计的灵感源,由杨青青带领创意学院学生转化为了可触可感可观可用的面料图案。

从灵感到质感,可以预见,“转媒体”揭示的创意思维规律,必将具有广阔的实践前景。

热情服务社会

创意学院的成立与建设,是因为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脉动,因此它不可能藏于深闺,而必然投身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

近年来,创意学院多次参与举办国际性的创意产业论坛。活跃于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也有创意学院的贡献。2005年8月,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实业集团、上海文广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这一举措,既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也为创意学院搭建了广阔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借助协会资源,创意学院学生经常有机会参与创意园区活动及创意项目实践。这一没有围墙的“第二课堂”,让他们时时触摸着创意,处处与创意同行。

材料来源:孙福良、张迺英主编《创意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