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民族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

广西民族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目前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776项,科研经费合计2682.61万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是教育部名栏工程第一批入选单位,名刊工程第二批入选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2009~2011年)

(民大〔2009〕100号)

2009年4月28日

一、单位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

(一)单位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创办于1952年,原名为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的普通高校,并成为自治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两所省部共建高校之一,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1983亩;设有16个学院,有2个一级学科和41个二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56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来自32个民族的全日制在校学生16459人;教职工1184人,其中专任教师723人,包括正高119人,副高250人,中级252人;具有博士学位97人,在读博士85人,具有硕士学位28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1%。拥有图书资料132.92万册,电子文献资料150多万册(篇、件);现有固定资产总值64758.34万元,仪器设备总值10323.51万元。

建校57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广西民族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断凸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曾两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多次获“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被国家汉办确定为全国10个“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之一,是国家汉办确定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点”和“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考点”,被教育部确定为“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执行学校”。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民族学、亚非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计算数学)、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4个、自治区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重点建设研究基地5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8门、自治区级重点课程12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提高,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之城——河内千年文化国际征文”比赛、全国大学生越南语口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等)。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努力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校目前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776项,科研经费合计2682.61万元。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40项,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广西高校中名列前茅;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98项,获奖的项目数和档次居于全区高校前列。出版各类著作146部,发表学术论文4229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29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是教育部名栏工程第一批入选单位,名刊工程第二批入选期刊。

(二)总体建设目标

紧密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突出学校的“民族性、地方性、国际性”办学特色,通过实施“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在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显著提高,通过3年的建设,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为全面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提供高层次人才智力支撑。

培育一支富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由具有指导博士生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组成的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以上,且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生导师。建设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关系协同的学科整体,重点建设民族学、亚非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3个授权学科,通过3年建设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并发展成为在国内很有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和品牌学科;加强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技术史、计算数学3个支撑学科,使之有力支撑授权学科的建设,并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基本条件。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满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三)建设总投资和资金构成

建设时间:2009~2011年

三年建设总投资金额为10633万元,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投资3000万元,学校自筹7633万元。用于学科队伍建设共1780万元,科学研究建设共1402万元,人才培养建设共878万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共6573万元。

二、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分析

第一,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西地处中国南部边疆,南濒北部湾,与贵州、湖南、广东、云南四省相邻,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又是多民族聚居省(区),境内有12个世居民族,且多个民族与东南亚民族有同根、同源关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问题,使得中央对广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度重视:1995年,把广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进入新世纪以后,又将广西列入西部大开发省区;2004年,将南宁市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2008年又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广西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起着服务“三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连接多区域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在新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广西迫切需要更多的外交、国防、文化、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和流失问题制约着国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因此,广西必须立足于自身,加大培养本地区本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使其充分发挥作为少数民族人才摇篮的作用,以及在东盟语言、东盟经贸商旅和东盟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还关系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边疆地区稳定的大局。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复杂的安全形势。2008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特别强调:要以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和发扬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广西民族大学从成立之日起,便在边疆民族问题、跨境安全保障问题与民族团结繁荣等问题上做了大量研究,出版并提供了大批科研成果和决策咨询,不仅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研究人才,还培养了近10万扎根边疆民族地区的干部。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是继续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和稳定的需要,是认真总结和提升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的需要。

第二,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57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始终以服务民族、服务地方为己任,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在广西各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完整的体系和丰厚的成果。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免费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毕业生服务于民族地区。学校开设双语(壮、汉)专业,强化民族文化交流,提升民族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出的毕业生既了解民族政策又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大多数成为民族地区“回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成为当地各条战线的骨干。因此,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需要。

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是新形势下广西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需要。目前广西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广西及南宁作为国际区域合作及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及枢纽城市,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和外商投资的新热点。自治区党委已全面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要实现广西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广西迫切需要面向东南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广西民族大学已在这类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就开设了亚非语言文学学科。自1993年以来,学校与有关的东南亚国家高校合作,先后在越南语、泰国语、老挝语、柬埔寨语4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推行“3+1”或“3.5+0.5”培养模式(在本国学习3年或3年半,再到语言对象国学习1年或半年),并逐步将这一模式扩大到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接着又在东南亚经贸旅游、国际商务等专科专业实施“2+2”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功底,又熟悉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外经外贸、金融、财会、物流、旅游、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业务,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社会的欢迎。2003年12月,自治区主席陆兵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广西具备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4个优势和条件,其中第二个条件就是“广西是中国东南亚语种本科人才培养重点基地”。在服务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过程中,广西民族大学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师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派出的志愿者占中国—东盟博览会专业志愿者的90%以上,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广泛赞誉。2004年,学校被广西博览局、教育厅确定为“东盟语种指定培训机构”;2005年,被自治区确定为“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载体之一;2007年,被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确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依托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不少硕士点相应地形成了研究东南亚经贸商旅、政治法律、文化文明的研究方向。因此,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为广西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文化广西建设的需要。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在长时期的杂居、交往过程中,各自创造或共同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和灿烂的文明。如壮族、瑶族等的铜鼓文化,瑶族长鼓文化,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壮锦、壮剧,瑶族的“盘王节”,侗族大歌、鼓楼、风雨桥,苗族的服饰、银器,毛南族石雕,京族的“哈京节”,汉族的彩调、桂剧等等,既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又面临自我保护与自我发展的重任。如何保护好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文化广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广西民族大学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特色优势明显,一直致力于广西世居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研究,目前学校已成为国内外民族学学科群研究的重要基地。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培养更高层次的民族文化研究人才,更好地为民族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广西建设服务。

第三,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家学位授权体系发展建设的需要。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每3人中就有一人是壮族,少数民族人口为183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8%,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西民族大学以壮族为主体的民族问题研究取得了瞩目成绩,已成为广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急需建立一个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平台。

相比较而言,中国其他自治区的主体民族研究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的研究,均已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所高校设有蒙古学研究的博士点,有3所高校设有维吾尔学研究的博士点,有7所高校设有藏学研究的博士点,而且国家还于1986年在北京专门成立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又于200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汉藏佛学研究中心。

可见,从布点来说,北方民族的研究已依托了较多的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研究,但以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为主体的广西世居民族研究至今未设有博士授权点。2008年12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学术成果座谈会”上,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说,广西民族大学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一个研究壮学的实体;民族学研究泰斗杨圣敏教授也认为,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应当形成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显然,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授予单位,实乃国家民族学研究博士点合理布局的需要,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第四,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广西学位授权体系发展建设的需要。

广西现有的3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一所是以农学、理学、工学见长的综合性大学,一所是医科类院校,一所是师范类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博士点较少,22个博士点中,人文社科类仅占3个。如果新增一所以人文社科研究见长的民族类高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将更有利于改善广西学位点的布局,实现广西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另外,南宁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市内没有一所拥有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点的大学,而与广西接壤或相邻的越南、泰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均有博士点。这不仅与南宁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称,也为广西高层次人才流失到境外留下了隐患,不利于边疆繁荣与国家安全。

为此,在广西南宁新增一所直接服务国家安全、服务国际与中国民族和谐、民族团结,服务中国—东盟交往、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战略区开放开发的民族高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十分必要。将广西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既符合国家“优化结构布局”、“拾遗补缺”的布点要求,又能够进一步完善广西的学科体系,实现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科学与和谐发展。

三、授权学科建设规划

(一)民族学学科建设规划

1.现有基础

广西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学科,是一个特色较为明显,研究水平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目前,该学科设有“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设有民族学本科专业1个。长期以来,学校的民族学学科建设坚持“民族性、地方性、国际性”的发展方向,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凝练出“壮学、瑶学研究”、“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发展”等特色研究方向,并积极拓展“族群与区域文化”等研究领域。目前,学校壮学、瑶学研究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在国内民族学界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业已成为我国跨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民族学学科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科队伍。在这支学术队伍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有硕士学位教师7人,另有5名委托培养的在读博士;有博士生导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人,八桂学者1人。学校民族学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大多经过民族学人类学的系统训练,有着良好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较合理,科研能力突出。学科带头人周建新教授、博士,是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先后被评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八桂学者”,其研究成果在国内民族学界有较大影响。李富强、玉时阶、龚永辉、秦红增等学者,分别是“壮学”、“瑶学”、“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发展”和“族群与区域文化”等研究方向的带头人,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亦有颇多建树。2007年9月,学校“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创新团队”,获得广西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项目立项。2008年,学校“民族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创新教学团队。

该学科具有较为雄厚的研究实力,壮学研究、瑶学研究、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在国内外民族学界有着重要影响。壮学、瑶学研究是学校民族学研究的传统领域,长期以来,学校的民族学者对壮、瑶等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壮族历史与文化》、《瑶族历史与文化》、《壮傣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瑶族通史》等一系列代表性论著的出版,确立了学校民族学研究在民族学界的重要地位。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是学校民族学研究的新兴领域,近年来,学校科研人员在此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先后出版的《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和平跨居论》等专著,在国内外民族学反响热烈。与此同时,学校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深入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问题,在民族理论政策以及族群与区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一些理论观点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2004年以来,学校民族学专业的科研人员共承担了“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典型调研(广西)”等19项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部省份经济与社会发展监测研究—广西项目”等14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等17个厅局级科研项目,48个校级项目以及14个横向合作项目的研究任务,获得科研经费近800万元;发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再讨论》等论文545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8篇;出版了《和平跨居论》等学术专著31部、译著2部,出版民族学专业教材6部;获省部级奖29项。一些研究成果,如《壮傣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瑶族通史》、《和平跨居论》等,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赞誉。目前,学校民族学科研人员所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所出版的学术专著的数量和质量,在国内民族类大学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术研究水准与国内一些民族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已比较接近。

学校民族学学科的专业课程建设日趋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民族学专业是教育部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自治区精品专业;《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曾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文化史》是自治区精品课程。自2004年以来,共培养民族学专业的本科生213人,硕士研究生179人。毕业生的理论素养好,工作能力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2004年至2008年,共有30名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有18名硕士生考取博士研究生。2008年,由2005级民族学本科班学生吴俊杰主持的“农村新结婚时代:贵州媳妇浙江郎”课题调研小组,从全国266所高校的652支参选团队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目前中国最大的新闻杂志——《南风窗》杂志社2008年“调研中国”项目调研团队,目前该团队已顺利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并已结题。

经过长期的建设,民族学学科建设的工作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2002年,建立了“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目前已收藏各类文物、器具386件/套,展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生产、生活资料照片253幅。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拥有民族学类纸质图书33万多册,另有81万册/篇/件相关电子文献资料可供研究使用。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投资200余万元购置各类民族学实验设备,并相继成立了“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和“民族工艺实验室”,专门收集、整理民族学研究的影视资料和民间工艺作品。5年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共计收集、制作了2000多小时的各类民族学影视资料。

2.问题及不足

(1)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不多,人才高原有待进一步形成。

(2)学术研究的原始资料有待进一步系统收集。

3.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计划用3年时间,巩固并进一步整合、壮大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学科队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把民族学学科建设成为教学科研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通过3年的建设,把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成为中国南方最具有创新活力和影响力的教学、科研重地之一,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壮学、瑶学研究基地,把该学科的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打造成为富有“民族性、地方性、国际性”特色、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学术品牌,为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民族学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社会的健康发展,维护祖国南部边疆的稳定和繁荣。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提升民族体育、民族教育、民族艺术等领域的研究。

(2)年度目标

2009年:引进1至2名深入了解国际民族学学科发展动向、具有较高民族学理论水平和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培养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引进、培养民族学专业教授/博士2至3人,积极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争取6至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篇左右,出版专著6部、教材3部;继续做好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购置民族学专业图书资料1000册,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

2010年:培养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培养、引进民族学人类学教授/博士2至4人;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至8项,出版专著8部、教材5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20篇左右;购置民族学专业图书资料1200册。

2011年:培养博士生导师1名,培养、引进民族学人类学博士3至5人;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至10项,出版专著8至12部、教材5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50篇左右;购置民族学专业图书资料1400册。

4.建设内容

(1)子项目1——学科队伍建设项目

通过3年的建设,建设一支研究领域更加广泛,专业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学科整合更为密切,团队精神更好,学术水平更高,在编人员达到50人以上的教学科研队伍。

一是学科队伍的培养和引进。计划培养、引进民族学专业学术带头人5名,培养博士生导师2至3名,引进拥有民族学、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或具有教授职称的人才15名,力争使民族学学科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达到或超过队伍人员总数的60%,拥有教授职称的人员占全部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40%以上。

二是学术队伍的整合。进一步加强校内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的整合工作,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努力培养在国内民族学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2至3人。

(2)子项目2——科学研究建设项目

基地建设。未来3年,在继续加强“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民族研究中心”、“中国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广西工作站”等学术研究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民族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基地的建设。并计划建立“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心”和“心理人类学研究中心”3个学术研究机构,实现民族学与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支撑学科的深度整合。计划在广西12个世居民族聚居地区设立16个田野调查基地,其中壮族田野调查基地2个、汉族4个,其他民族各1个。

资料库建设。未来3年,将建设一个文献资料更加全面、使用条件更好的民族学学术资料库,购置民族学专业中外文图书及各种资料3600册以上。资料库的建设,将以壮学、瑶学、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民族理论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为建设重点,加强国际性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把广西民族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壮学研究、瑶学研究和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实验室建设。未来3年,把民族学各个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推进到教学创新试验层面,争取制作30部以上民族学影视实验作品,为教学、科研乃至大众传播媒体服务。

民族博物馆建设。未来3年,加强民族博物馆的建设,积极开展东南亚各民族生产、生活用品的收集工作,力争增加各类藏品100件以上,增加反映东南亚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图片资料150幅以上,以进一步丰富博物馆的库存量,不断提升藏品的品质,更好地为民族学的教学、科研服务。

科学研究。未来3年,继续巩固和加强壮学、瑶学研究、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加快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强西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点问题、热点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提升相关研究的理论水平;加强西南民族地区的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不断拓展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民族学研究的理论动态,注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学习、吸收和创新运用,努力提高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准。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争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以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50篇以上,出版专著25部,出版教材12部。

(3)子项目3——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未来3年,将进一步加大民族学学科在全国各地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民族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加强民族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使课程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民族学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素质、专业技能技术和工作能力。计划用3年时间,力争使民族学专业(方向)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160人以上,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80人以上,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达到国内民族高等院校中上水平。

广西民族大学将加强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根据学校“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加强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建设,使民族学及相关学科的整体基础更加厚实,以更好地支撑民族学专业博士点的建设。

5.建设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未来3年,广西民族大学计划投入资金860万元用于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其中学科队伍建设400万元,科学研究建设250万元,人才培养建设210万元。

(2)加快人才培养、引进步伐,不断壮大民族学学科队伍。通过学术或学科带头人引进工程、博士生导师培养工程、教授培养工程、学术团队建设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学历提高工程以及委派进修等方式,增强民族学学科队伍的整体实力。

(3)加强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民族学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加强民族学科研基地建设和科研项目建设,夯实学科基础,力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4)积极开展民族学田野调查工作,全面收集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田野资料,进一步充实民族学人类学图书资料库的馆藏内容,并继续加强田野资料的整理工作。

(5)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民族学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民族学人才培养的新方法。继续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和田野调查能力的训练,全面提升民族学专业的培养质量。

(6)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民族学的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加大对教学、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学与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在教学管理方面,将加强课程建设,努力提高民族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并争取多出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质专业,多培养优秀教师;在科研方面,将在资金使用、课题申报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其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7)进一步加强与境内外、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使民族学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实现其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全面提升;建立访问学者交流机制,利用一切可能机会,选派优秀人才出国交流、深造。

(8)加强应用型课题的研究,不断提高民族学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服务,并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民族学研究的行列。

(二)亚非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规划

1.现有基础

广西民族大学的亚非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64年,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目前学校拥有全国最为齐全的东南亚语种专业群:越南语、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马来西亚语。学校还拥有多个该学科的学术研究平台:2001年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时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5年,该学科被广西确定为“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东南亚非通用语翻译人才培养基地被批准为“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的建设载体之一;2007年,被确定为广西“中国—东盟博览会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

亚非语言文学学科拥有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队伍。目前拥有在职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讲师21人,助教13人,教员3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12人,硕士25人,在读硕士8人,学士17人;94%以上的年青教师到过语言对象国留学进修。该学科拥有在广西、全国乃至东南亚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员和资深的教师,如范宏贵教授是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亚非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韦树关博士、教授,是汉语、壮侗语与越南语的比较研究以及壮语与东南亚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专家;古小松博士、研究员是“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目前国内研究东南亚政治、经济问题的资深专家之一;黄晓娟博士、教授是该学科东南亚文学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是中国和东南亚女性文学研究专家;黄兴球博士、教授是该学科东南亚与中国文化比较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注重东南亚文化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境内的壮侗语族同东南亚相关的泰族、佬族、掸族等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是研究老挝族群的专家;陶红教授是老挝问题研究专家。

该学科有较宽的学科研究领域和较好的科研基础,已形成3个相对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东南亚语言研究、东南亚文学研究、东南亚与中国文化比较研究。

近5年来出版了专著、编著和工具书35部、译著1部、教材11部、《外国语言文化教学研究论丛》论文集5部,发表了论文、译文145篇;获得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目前承担科研课题2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2项,厅级(含校级)项目15项。

该学科已招收8届硕士研究生共63人,已经毕业5届共26人,就业率均为100%。该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卫彦雄、陈有金、梁大宗、黄伟伟等人先后被借调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工作。2007、2008年先后有3名硕士研究生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卢珏璇同学被上海外国语大学录为教师,得到同行和学生的充分肯定。

2.问题及不足

(1)该学科缺少兼职博士生导师和领军型学科带头人。一批学者在东南亚国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两年后学科队伍结构才能更趋合理。

(2)与同类院校相比,虽然图书资料比较丰富,但是馆藏的资料还需进一步充实,学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3)学科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语言、文学研究不平衡。

3.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加强东盟学的研究,通过3年的建设,使广西民族大学亚非语言文学学科的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成为广西、泛北部湾乃至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成为广西和中国研究东南亚的阵地,政府和社会的咨询机构;成为广西和国内最大的东南亚信息资料中心之一。

到2011年,培养1—2名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23人,硕士35人,分别占教师人数的39%和59%;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将达到65人左右,具有高级职称人数达到30人,占教师人数的46%。2011年,争取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15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8部,发表论文60篇。

(2)年度目标

2009年: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1~2名;努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选送2名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攻读博士学位;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出版专著2~3部、译著2~3部、教材2~3部,发表论文20篇左右;做好自治区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2010年:送培博士5人、硕士8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8人;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在研项目10项;出版专著2~3部、译著2~3部、教材2~3部,发表论文累计40篇。

2011年:争取兼职博士生导师1至2名,送培博士7人;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累计在研项目15项左右;出版专著6部、译著6部、教材6部,发表论文累计60篇左右;完成国际教育综合大楼建设和设施配套使用,6个多媒体教室、1个同传语言实验室和2个语言实验室完成投入使用;完成2门左右的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任务,争取成功申报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逐步实现图书、资料的更新和优化。

4.建设内容

(1)子项目1——学科队伍建设项目

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把学科队伍的建设,领军人物的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争取到2011年本学科有15名教授,15名副教授,23名博士,1~2名兼职博士生导师。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每年选派1~2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东南亚相关国家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到国外深造,提高专业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支持和帮助现已派到越南的黎巧萍、罗文青、唐小诗、韦长福老师,以及到泰国的郑相斌、覃秀红、寸雪涛、赵欢老师尽快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

(2)子项目2——科学研究建设项目

加强科研力度,发表和出版高质量的论文和专著。重点研究中国和东南亚语言文化比较、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东南亚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中国和东南亚女性文学研究等。争取2011年发表60篇左右的论文,出版18部左右专著、译著、教材,其中包括以韦树关教授为负责人的东南亚语言研究方向计划出版专著7部,论文20篇;以黄晓娟教授为负责人的东南亚文学研究方向计划出版专著6部,论文18篇;以黄兴球教授、范宏贵教授为负责人的东南亚与中国文化研究方向计划出版专著5部,论文2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项,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15项。计划2009~2011年召开1次全国学术会议;2009年,与越南河内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共同承办“第二届越南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3)子项目3——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继续实施独具特色的“3+1”跨国培养非通用语人才模式,通过开放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时空培养复合型非通用语开放式人才,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完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设置。加强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力争把“基础泰语”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把“越南语口语”和“综合老挝语”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不断完善学院、学校和自治区三级研究生创新项目的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5.建设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未来3年,广西民族大学计划投入资金1050万元用于亚非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其中学科队伍建设470万元,科学研究建设430万元,人才培养建设150万元。

(2)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适度提高待遇及其他配套措施。通过待遇和事业平台引进一批小高地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采取刚性引人与柔性引智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相结合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3)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特别是国家级以及自治区级的课题,积极做好优秀成果奖的申报工作。落实科研奖励制度,发动教职工积极做好科研工作,出版专著,多出高水平优秀成果。

(4)加大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和东盟文献信息中心的建设。每年投入经费购买图书资料,为搞好教学和科研奠定基础。

(5)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巩固与北京大学、洛阳外国语大学及东南亚国家的6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拓展交流渠道和学术视野。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规划

1.现有基础

该学科是“十一五”期间广西高校唯一获批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类重点学科,相关的基础专业壮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被列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983年起开始招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生,是广西唯一能够开设这一本科专业的高校;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长期以来,该学科坚持“民族性、地方性、国际性”的发展方向,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凝炼出壮侗语族语言研究、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语言比较研究、壮侗语族民族文学研究、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与生态批评等特色研究方向。

该学科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相对合理的队伍。学科队伍学缘分布广泛,知识结构呈优势互补状态。现有在职专任教师43名,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4名;具有博士学位16人,其中有5人具有海外留学或博士后研究经历,另有11名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科带头人蒙元耀博士(研究员)是海外学成回国的壮族学者,是国内一流的壮语文专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与生态批评研究方向带头人袁鼎生博士、教授,为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生5人,是美学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广西优秀专家。其民族生态美学研究为民族审美文化和生态美学学科建设作出具有引领性的贡献,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肯定。壮侗语族民族文学研究方向带头人陈金文教授,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民族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重要报纸与期刊发表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论文近40篇,其成果为国内同行学者广泛关注。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语言比较研究方向带头人黎曙光教授,在汉越语比较研究方面有建树,其成果对壮侗语族与东南亚跨国民族语言比较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目前,该学科的学科团队不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研究工作实践,都形成了自己的专业风格和优势。

该学科具有较为雄厚的研究实力,在壮侗语族语言研究、中国和东南亚跨国民族语言比较研究、民族文学、民族古籍、民族文艺学等领域中成果丰硕,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外本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影响。2004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0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385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等39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项。

该学科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04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近5年来共招收85名硕士研究生,已经授予硕士学位74人,就业率达到100%,就业质量较好。其中有8人被高校录用从事教学科研,有12人分别被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田野调查能力和科研能力。近5年来该学科研究生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85篇,其中登载在核心刊物上18篇。2006~2008年度硕士生获得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立项14项,资助经费7.95万元;获得学校或学院立项52项,资助经费7.67万元。该学科教师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的路径,获得2008年“全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2008年“全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等立项。

该学科的工作条件良好。现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183.08m2,各种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45.3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50台;中外文专业藏书合计21.7万册,学术期刊2275种。

2.问题及不足

(1)专业书籍收集、编目、归档尚未完善,收藏的典籍未购全,原始资料的积累仍不足,相关图书文献资料尚待进一步完善。

(2)专业规模偏小。从掌握的情况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合格双语文教师明显不足,自治区民族古籍整理、影视广播、文化出版等部门均缺少高层次的人才,须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培养力度。

3.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在3年内把本学科建设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进一步大力整合学术力量,通过着力打造学术名师,申报高级别重大科研项目,推出有学术创见的重要学术成果,举办高级别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全方位的学术活动,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继续保持壮侗语族语言研究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并带动目前处于薄弱状态的苗瑶语族语言研究,使之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民族语言研究的不可替代的学术高地;利用地缘文化优势,充分开展壮侗语族与东南亚国家语言的比较研究,继续引领全国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架设桥梁;进一步挖掘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学与文化资源,把民族文学研究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更具规模、更具优势;结合以东西为代表的相思湖作家群现象,拓展民族作家研究;紧紧抓住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强化民族生态美学的应用研究,为政府决策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咨询服务。进一步深化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着力培养独具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高学历专门人才,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及跟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作出积极贡献。

(2)年度目标

2009年:引进熟悉民族古籍、具有较强科研能力且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名和从事东南亚语言文学比较研究的博士2名;积极培养有学术理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力争有3~4人晋升正高职称,4~5人晋升副高职称;安排3名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争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左右;出版学术著作或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权威或核心刊物30篇。做好国家特色专业课和自治区精品课的建设;加快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加强“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建设。

2010年:引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博士2名、从事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的博士1名、从事苗瑶语族语言文学教学科研的博士2名;力争培养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3~4人晋升正高职称,2~3人晋升副高职称。争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左右;出版学术著作或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在权威及核心刊物发表40篇。加强壮侗语言文化网站的建设,加快民族语言文学语料库、数据库的建设;继续做好国家特色专业课和自治区精品课的建设;力争在民俗文化、古籍文献等方面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完成增列民俗学和古籍文献学专业为硕士授权点,招收培养硕士生。

2011年:引进从事苗瑶语族语言文学教学研究的博士1名,引进从事东南亚语言文学比较研究的博士1名;争取培养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3~4人晋升正高职称,4~5人晋升副高职称;争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左右;出版学术著作或教材10部左右;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其中权威及核心刊物50篇;整理出版一系列壮侗语族民族古籍及民间文学手抄资料;完成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完成国家特色专业课和自治区重点学科的建设。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4.建设内容

(1)子项目1—学科队伍建设项目

计划用3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学科门类更加齐全,专业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学术水平更高,创新能力更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队伍。在编人员达到60人,其中教授达25名,副教授达3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达40名左右,增加兼职博士生导师1至2名。

人才培养、引进。继续加大培养学术骨干,引进中国少数民族专业博士学位或者具有教授职称的人才10名,力争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达到或超过队伍人员总数的60%,拥有教授职称的人员占全部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40%以上。

队伍整合。进一步加强校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队伍的整合工作,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努力培养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的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

(2)子项目2——科学研究建设项目

基地建设。未来3年内,通过“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和“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以及教育部特色专业“壮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建成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科研创新中心——“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资料库建设。在原有专业资料室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文献资料完备、使用条件更好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术资料库,以更好地满足该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为该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做好资料储备。未来3年,将以壮侗语族语言文学、苗瑶语族语言文学、生态美学、民族文学、东南亚各国民族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为建设重点,为把广西民族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最为重要的壮侗语族语言文学研究、中国与东南亚跨国语言文学比较研究、生态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辅助设施建设。未来3年,建设1个语言实验室,借助信息处理技术,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学术研究。

科学研究。未来3年,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争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项以上,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60篇以上,出版专著、教材28部以上。

(3)子项目3——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未来3年,进一步加大广西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该学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加强课程建设,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计划用3年时间,力争使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100人以上,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20人以上,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达到国内民族高等院校中上水平。

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和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加强民俗学、古典文献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培养一定数量的学术骨干和拔尖的学术领军人物。同时增强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大力培养学术后备力量。

5.建设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未来3年,广西民族大学计划投入资金860万元用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其中学科队伍建设340万元,科学研究建设370万元,人才培养建设150万元。

(2)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通过传、帮、带以及送出培养、对外引进,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3)着手建设壮侗语族语言文学资料库,组织地域性的民族语言、文学专项调查,为筹建民族语言文学数据库准备基础资料。

(4)加快科研设备的购置与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工作场所不足的问题。不断充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图书资料,改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研究条件。

(5)维护与充实壮侗语言文化网站,把壮侗语言文化网建设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网站。利用这一平台,拓展对外交流渠道,使教学科研人员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外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6)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各种学术机构的沟通与交往,尤其是加强与一流高校的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能与国际学术界直接对话,不断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和学术素养。

(7)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术研究水平。集中力量出版一批高质量的系列性研究成果,进而形成优势品牌,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四、支撑学科建设规划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规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硕士点。2000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同时获得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自治区级的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广西民族大学研究基地。

该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时间较长,目前广西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党和国家对该学科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但目前在广西还没有该学科的博士点,从学科布点“拾遗补缺”的国家政策来看,非常有必要在广西布点。广西民族大学也具有布该点的实力。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现设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发展观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三个研究方向。该学科现有教师4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博士学位11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学位19人;博士生导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2004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25项;发表学术论文388篇,出版专著、编著等15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16项。2003~2008年,共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129人(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72人,其中10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学科带头人何龙群教授、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西优秀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考察》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并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奖项,其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力。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授权学科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从学科研究方向体系的设置内容、学科基础、学术力量和所在一级学科的覆盖面上看,与广西民族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拟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有较强的关联性,为博士授予单位和博士授权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博士授权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设置了三个研究方向,涉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及其在民族地区大众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理论与实践问题,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由于广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又处在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交流的腹地,这种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方向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国际性特色,与拟立项建设的博士授权学科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均有很强的关联性。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大众化研究,首先是以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这方面的研究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及其语言研究的内容;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的国际性交流尤其是与东南亚地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比较研究,可以推动对东南亚语言的应用和交流问题的研究;由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方向体系突出了民族性特色,三个研究方向都与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紧密相连,不仅可以为民族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可以拓宽民族学研究的领域,大大丰富拟立项建设授权学科民族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内容,使民族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时代性和更明确的目标,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方向体系的设置更加凸现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的特色和广西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能够很好地支撑博士授予单位建设。党的十七大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校以及学科建设的理论指导。广西民族大学所设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方向,将为博士授予单位和博士授权学科提供思想理论指导。具体来说,建设教学研究型,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建设具备培养高层次博士人才能力的学科,都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学校发展目标任务,制定发展战略,把握学科建设方向,整合学科力量,加强学术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总之,无论是学科本身的发展、科研队伍建设,还是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拟立项建设的博士授权学科特别是民族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跨越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建设目标

2009至2011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目标是: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发展观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三个方向的开创性研究和整体性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层次和扩大学科影响;优化学术团队结构,提升学术团队的水平,增强学术团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注重提升学科带头人和各方向学术带头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博士生导师水平,教授达到20人,博士20人,争取新增1至2人成为兼职博士生导师;增强学术团队的科研能力,力争出学术专著5至7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篇,其中权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至15篇;在研究生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新突破,为拟立项建设的授权学科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跨越打下坚实基础,争取在三年后达到博士授权学科的要求。

3.建设内容及措施

(1)子项目1——学科队伍建设项目

计划用3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学科门类更加齐全,专业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学术水平更高,创新能力更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队伍,在编人员达到45人,其中教授达20名,副教授达16名,具有博士学位达20名左右。增加兼职博士生导师1至2名。

2009年:学科队伍达到3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4人,博士13人。

2010年:学科队伍达到3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3人,博士16人。增加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

2011年:学科队伍达到4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博士20人,新增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左右。

(2)子项目2——科学研究建设项目

2009年:新增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3至4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

2010年:新增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3至4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5篇,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奖3项。

2011年:新增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4至5项,出版学术专著3至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余篇,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奖3项。

(3)子项目3——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200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招收研究生10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人左右,在校硕士研究生达到近100人。

201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招收研究生12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3人左右,在校硕士研究生达到110余人。

2011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招收研究生15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5人左右,在校硕士研究生达到120余人。

为完成以上建设任务,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经费投入。未来3年,广西民族大学计划投入资金440万元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其中学科队伍建设220万元,科学研究建设100万元,人才培养建设120万元。

第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学科队伍建设,积极输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积极引进本学科博士;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学术理想,鼓励教师多参加各种高水平学术活动,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教授或研究员职称;与有关高校加强联系,寻求多方合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培养兼职博士生导师和学术带头人。

第三,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三至五年内,围绕研究方向体系打造一批(30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并具体做好30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的选题、学科组研究和发表的落实工作。这些文章必须发表在高层次刊物上,争取要有一半以上是权威期刊和专业核心期刊。

进一步做好项目申报的发动和组织工作。争取在2009、2010、2011三个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项目申报中获得新的较大的突破。

积极做好相关著作的出版联系工作。对于学术队伍中已经完成的著作,积极做好出版的联系工作;对于尚处于“半成品”状态的著作,争取人事处的积极配合,鼓励老师申请学术假。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在未来三至五年,按照新设置的方向体系,本着培养能力强、宽口径、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论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理念,进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以此为基础,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及其论文的指导工作,适度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提升硕士生培养质量,在学术论文指导、学位论文的撰写方面,对一些与学科研究方向相关的重大课题,在时间、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使该学科在研究生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突破性的成果和实效,为未来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论文指导等培养机制的创设做好准备和积累经验。

第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在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基础上,改善学术骨干的现代化教学和研究设备,要有专门的办公和研究场所,有必要的经费参加学术活动和调研活动。

(二)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规划

科学技术史学科成立于1986年,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9人。下设少数民族科技史、科学文化与科学思想、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技术史4个研究方向。截至2008年,共招收49名硕士研究生,其中26人已毕业,23人在读。

该学科迄今已承担5项国家级课题、2项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子项目及10多项省部级项目和其他横向课题,出版各类专著10余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中国科技史料》、《哲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仅2003年以来,该学科便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2007年,中国科技大学“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科技史与科技文明研究中心”依托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设立了“南方工作站”。该学科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越南、泰国、老挝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近年来与剑桥大学人类学系合作完成了“中国南方濒危传统工艺调查研究”项目。该学科还先后联合主办、承办了5次国际学术研讨会、3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该学科在全国科技史界有较大影响,因此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一直挂靠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担任该专业委员会主任。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系,被学界称为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南、北两大基地。学科带头人容志毅教授、博士在道教科技与文化史研究方面建树颇丰,承担了2个国家社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的子项目,其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史学科对授权学科的作用

科技史专业以少数民族科技史为主要特色,其研究内容和对象所涉及的民族地区的农耕渔猎、医药卫生、建筑形制、冶金铸造、食物加工、纺织蜡染、天文地理等经验知识和传统工艺,同时也是民族学(民族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对象。因此科技史与授权学科民族学研究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交叉。20多年来,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与民族学专业长期合作相互支撑。科技史专业教授万辅彬与民族学教授姚舜安(已故)于1986年,曾共同领衔成立了“中国南方民族铜鼓与青铜文化研究室”和“科学技术史研究室”,以古代铜鼓科技考古为切入点,对壮、瑶、苗、侗等民族传统科技文化,作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及综合性研究。科技史与民族学两学科间长期以来一直互聘教授、交叉授课,并相互参与研究生论文的指导和毕业论文答辩。由科技史学科万辅彬教授指导的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韦丹芳的优秀论文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

在专著出版方面,科技史学科教师与民族学专业教师合作出版了《中国古代铜鼓研究》、《北流型铜鼓探秘》、《铜鼓》、《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南方民族使用传统毒药与解药的人类学考察》等有关少数民族科技史和科技人类学的研究专著。

2003年以来,科技史学科所获得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中,大多与民族学密切相关,如万辅彬教授的“铜鼓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研究”和“麻江型铜鼓振动模式及调音机理研究”、“运用现代物理技术对东南亚与中国古乐器综合研究”,容志毅教授的“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宋元明清卷)·炼丹术与化学篇”等国家级重点项目,以及“珠江流域科技文明研究”、“古代岭南毒药文化研究”、“壮族传统纱纸工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等8项省部级课题及其他横向课题。

由于科技史学科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成果丰硕,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奖项较多,教学与科研队伍力量比较雄厚(两名教授为兼职博士生导师),所以该学科对广西民族大学申请博士授予单位也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建设目标

建成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在现有研究方向基础上,增加1个“少数民族科技考古”研究方向,形成包括“南方与东南亚民族技术史”、“科学思想与科学文化”、“科技考古”、“科技文化与遗产保护”、“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在内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成为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无论在论文、专著、课题、奖项的层次、质量还是在获奖的级别上均实现新的突破,使该学科真正成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科技文明”研究的重要阵地;在人才培养方面,使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报考博士生的数量不断提高,教学环境和软硬件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到2011年底,科技史学科基本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要求。

3.建设内容及措施

(1)子项目1——学科队伍建设项目

未来3年要进一步优化学科方向,彰显特色。分年度制定学科队伍建设目标,至2011年,学科队伍达到1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新增1至2名兼职博士生导师。

(2)子项目2——科学研究建设项目

要求并鼓励教师多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与专著。教授、副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计划每人年均发表论文3~4篇,其它教师年均发表论文至少2篇;平均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其中CSSCI期刊10篇左右;平均每年出版学术专著3部;力争每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项。积极申报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平均每年获得1项国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

(3)子项目3——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加强教学与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完善研究生教学体系,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计划每年招收10—15名硕士研究生,3年后研究生毕业总人数达到49人,在读生33人;对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要着重培养,优先安排他们到国内外进修访学,3年内使访学的人数达到5人。

为完成以上建设任务,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经费投入。未来3年,广西民族大学计划投入资金425万元用于科学技术史的学科建设,其中学科队伍建设160万元,科学研究建设132万元,人才培养建设133万元。

第二,不断壮大学科队伍。计划引进或送培科技史专业博士3名,其中2名晋升为副教授;创造条件支持教师访学、在职进修(请学术假),争取有3名副教授晋升为正教授。

第三,积极组织该学科教师申报各级科研项目。组织并支持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以省部级科研项目促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带动研究生培养。此外,科技史学科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主动邀请国内有影响的科技史专家访问讲学;同时,教师积极参加国内科技史和科技哲学领域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计划每位教师每年参加2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或活动;作为承办方,计划召开少数民族科技史等学术研讨会2次;继续加强与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共建科技史博士学位授权点。

第四,要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学养和科研能力。为此要加强研究生教学管理,完善研究生教学体系;鼓励申请自治区和学校的研究生创新项目,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坚持每星期举行一次由研究生自己组织的创新沙龙活动或教师学术讲座,拓宽研究生视野,提升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支持并鼓励毕业生报考博士研究生;在教师培养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的高校或研究机构进修培训,尤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国外研究学习。

第五,切实改善学科工作条件。继续加强科技考古实验室设备、图书资料、学科相关期刊杂志等的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算数学学科建设规划

计算数学为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其相应的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为自治区优质专业。计算数学硕士点在2003年获学位授权,2004年开始招生,是广西民族大学理工类第一个硕士点,也是广西首批获计算数学硕士授权点之一。拥有1个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被列入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实验室建设项目。

目前该学科成员共39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4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1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1人,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86篇,其中三大索引检索75篇;2006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4~2008年,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人,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21人,研究生就业率100%。

目前学科研究专用实验室面积150m2;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3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10台。学科现有图书8万多册,中外文期刊674种。

该学科“海洋波传播的数学模拟”的研究与广西沿海经济建设,特别是广西港口经济建设有密切联系。目前广西还没有计算数学博士点,将计算数学建设成为博士授权学科,将使全区博士学科点分布更加合理。

学科带头人刘焕文教授是海外留学回国的博士,湘潭大学博士生导师。其在“多元样条函数及微分方程数值解”和“海洋波传播的数学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并得到了美国院士的好评。

1.计算数学学科对授权学科的作用

学校拟立项建设的授权学科为民族学、亚非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计算数学作为数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与这些学科在某些研究方法或工具上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学科的某些研究方向。如:将分形几何等运用到民族学、人类学的族群认别等。将计算方法、统计方法运用到语言、文字学形成“形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统计语言学”等。其中计算语言学的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语言学(自然语言是处理对象)、计算机科学(计算语言学的研究工具)、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的理解、特别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理解)、数学(自然语言的建模工具)。计算语言学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如少数民族语言机器翻译与理解、人机对话系统、信息检索、信息提取、自动文摘、文本分类、拼写检查、音字转换等。计算数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手段和合理的数学模型及先进的研究工具。所以说将计算数学学科作为民族学、亚非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支撑学科是合理的。

同时,计算数学学科对广西民族大学申请博士授予单位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体现了广西民族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该学科是学校最早获得的理科硕士点,对学校学位点的平衡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学校理工类学科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2.建设目标

以现有学科条件为基础,通过3~5年时间的建设,使计算数学学科的学科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在个别研究方向上的科研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主的实验平台,图书资料更加丰富的人才培养环境,完全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基本条件。

3.建设内容及措施

(1)子项目1——学科队伍建设项目

计划用3年时间,使该学科学术队伍人数达45人,其中教授达到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6人,兼职博导1至2人。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特色鲜明并具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学科建设梯队。

(2)子项目2——科学研究建设项目

2009—2011年,广西民族大学将进一步加强计算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建成支撑该学科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专业实验室。

预期在三年间,可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专著1部,每年在三大索引(SCI、EI、ISTP)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30篇。在每个研究方向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将“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建成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并完成“数学模拟实验室”、“计算智能实验室”、“矩阵计算实验室”三个实验室的建设,为计算数学学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子项目3——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未来3年,力争将计算数学学科的基础课程“计算方法”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获得广西教学成果奖1~2项。加强“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建设,在现有的自治区级优质专业的基础上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将“计算数学”硕士点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关联,在加强硕士生的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实际应用训练,全面提升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教材建设,出版教材2部。

为完成以上建设任务,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经费投入。未来3年,广西民族大学计划投入资金425万元用于计算数学的学科建设,其中学科队伍建设190万元,科学研究建设120万元,人才培养建设115万元。

第二,搭建学科发展平台,营造宽松学术环境,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从学科建设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以项目立项形式为引进人才提供科学研究的经费保障;积极配合学校,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以优厚的福利待遇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使计算数学学科成为引得进、留得住人才的学科。

第三,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重点扶持帮助,组织他们积极申报课题或参与课题,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快成长。有计划地鼓励与安排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走出校门,主动寻觅,引进相关研究领域的博士、教授等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一批在区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第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授队伍,通过聘请他们来校讲学、短期工作、合作培养研究生、合作申报计算数学博士点等形式,争取校外人才为我所用。

第五,以项目研究为组合,凭借学科建设的研究平台,拓展学科研究空间和学科建设的视角,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培育研究特色,切入大西南出海通道建设,不断强化为广西的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扩展横向研究课题的规模。

第六,组织青年教师走出校门,更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为地方建设服务,建立多渠道资金来源,实现多层次共建,发展和壮大自己。提高科技开发创新能力,通过科研成果及时产业化,既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又争取自身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建立良性循环的机制,提高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

第七,加强同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建立和扩大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第八,以科研促进和推动教学,不断实施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层次,适当扩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初期积极鼓励学术带头人到外校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与外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并给予经费保障。

第九,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多方位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与落实学科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和有效实施科学管理,切实落实学科建设各项目标。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一)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

1.现状分析

广西民族大学的信息化基础平台是以校园网为基础,校园网基本架构由计算机信息网,校内电视、广播及视频监控网,语音通信网等组成。学校把握了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把校园网摆在教育资源建设重要位置,确立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力求实效、不断发展的建设原则。学校信息化定位为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教学、科研、服务、文化活动等应用为目的,以技术管理与服务为保证的一系列工作计划与实施的过程。

(1)网络基础现状

计算机校园网始建于1997年,是以世界银行师范教育发展项目贷款投资120多万元,构建了学校局部网络系统,实现与教育科研网的互联,为学科建设提供一些服务,提供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和网络实验环境。2003年,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覆盖全校范围的高速1000M网络基础和应用服务平台。2004年至2008年,每年投入经费约120万元以增加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系统,解决外出互联链路带宽扩容等。

①网络基础:至2008年底,学校所有的办公室、教学楼、计算机网络室、实验室、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全部以光纤连通网络主干,主干实现1000M数据交换,100M带宽到用户桌面。目前网络主干上的信息点数超过8000多个,满足学校各类用户上网的需求。

②网络应用系统:在网络上使用(或试运行)的应用系统有:办公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图书馆信息服务、专业虚拟图书馆和网上图书服务、网上精品课程、信息门户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动感数字校园、信息过滤系统,以相思湖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代表的涉及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教学课件资源共享等一系列信息服务。

其中,以网上教学课程(如精品课程)信息服务为代表,为学科建设、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和超媒体教学形态,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不足,实现了优秀课程以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突破了教学形式的时空局限。

③外联数据带宽:目前配备的三路专用光纤上联链路是:接入CERNET(教育科研网)100M,用于教学与办公区网络;接入CH INANET(中国电信网),接入南宁电信主干网络一条100M,服务于教学与办公网络;另一条1000M接入CH INANET网络,用于学生宿舍与教工宿舍用户上网。目前整个学校使用总带宽平均超过600M。另外,已有接入教育城域网100M光纤专线,可随时使用。

④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网络中心机房位于学校科技楼六楼,中心机房、控制区、服务区共100多平方米,网络主干设备、通信设施、服务设备、光纤分配系统等网络资源主要集中于网络中心机房,主要设备包括网络骨干的网络路由交换设备、服务器、伺服设备、监控设备、UPS等(其中,专用信息与数据服务器26台套,1000M核心交换机3台,存储系统2套)。

⑤闭路电视网:学校是全区最早进行闭路电视网改造与整合的高校之一。2005年学校实现了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三网”的整合,使三网资源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工作,促进了多网技术应用的融合与发展。近年来,学校累计投入40多万元,实施有线闭路电视网的全面改造,以适应数字电视网对接,该系统主干网为光纤传输结构,实现了覆盖全校的高质量信号服务,为数字电视综合业务服务发展奠定基础。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主要为外语教学接收国外电视节目的信息服务,属于实验教学建制,此系统未来将融合到学校有线闭路视频网络以提供综合的信息服务。

⑥电信设施:学校是全区最早实行电话通信局域模块化的高校之一,构成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校园虚拟网,方便师生用户内部日常办公、教学、生活通信,目前电话网各类用户共5000多部,每个学生宿舍基本上配置2部,部门的办公电话配置2至4部,多的则配备十多部(并按特殊方式同址双号增号免月租使用模式,无线市话话费包月包机使用等),通过资源调配尽可能地满足工作的需要,且减少费用。

⑦网络管理与队伍:学校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校园网规划、建设、运行与维护、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设网络与信息技术科、广播电视电信业务科。同时学校各学院、相关部门也配备了适量的网络与信息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网络维护与管理。学生也通过参加网络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增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实际技能。

各类网络教室、网络实验室、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为学校师生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实践的局域网环境,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

(2)问题及不足

校园网建设、业务融合应用等虽然已经取得了好的成效,但是与国内甚至自治区内同类综合性大学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性能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实际需求,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缺乏,稳定性、可靠性、可管理性、效率性还存在不少问题,技术服务质量未能确保,网上应用还相对贫乏,校园多网融合性服务还面临相当艰巨的发展任务。

2.建设目标

2009—2011年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时期,随着学校新校区建设的各个项目推进,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科学合理地配置好信息化网络基础平台(含计算机信息、数字视频、音频广播、监控、电信通信等网络)是学校基础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将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将网络建设成为万兆级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络系统,集数据网络、IP综合业务、有线数字电视、视频安全监控、卫星信息接收、移动3G综合业务、数字广播等融合业务为一体的高技术、高性能、安全、可靠、高服务质量和易管理性的综合服务平台。使高度集成与整合的网络资源,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管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学校将在系统的投资模式、运行与管理、效益管理等方面有效地工作,使学校的网络系统发展更贴切和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提供一个融合多网综合技术与业务的公共信息化服务环境。

3.建设内容及措施

未来3年,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1)新校区校园网络建设(包括计算机网、视频网、校园数字广播、通信电话网、智能控制网等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地下管道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光纤系统,辅助无线网,中心机房(包括数据交换、电信模块、控制及伺服管理,UPS系统),网络主干设备(包括万兆核心交换机、交换路由器和边际路由器、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等),服务器系统,认证系统,统一资源管理系统、网络与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电话会议系统,校内闭路电视、外语卫星电视接收与传输,电信模块局域配置系统等。

(2)增加现有网络(东校区)系统相关的路由设备、数据中心设备、网络管理和数据安全保护设备,进一步整合东校区多网资源,实现新旧两校区网络高速(万兆级)互连,实现网络核心管理向新校区转移。

(3)安全系统建设。配置统一威胁管理系统,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安全防火、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防病毒网关、信息过滤网关、虚拟企业网(VPN)等。通过配备VPN系统将校园网服务覆盖范围扩大到校园以外,满足住校外、出差、出国、外出学习的师生通过互联网访问校内网络资源。

(4)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在教学楼、大礼堂、大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区域建设无线校园局域网。同时与运营商解决移动无线网络与校园网业务对接与管理。

(5)完善网络认证计量监管。目前学校用户(教职工和学生)认证计费网关由电信运营公司负责,要解决办公区(网络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校办公用户)的认证管理,并实现多台认证网关的事务处理负载均衡,具有系统冗余技术处理的高可用、高可靠认证计量系统,加强网络资源访问的监管。

(6)网络出口带宽扩充。校园网三条外出口除了电信认证的线路是1000M容量,其他两路出口都需增加带宽,教育科研网增加到300M以上,增大办公区租用公网的出口带宽。

(7)数据中心建设。扩大数据存储系统容量,目前配置约60T的磁盘阵列,只解决基本服务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的存储需要(特别是外语教学的网络音视频数据、精品课程数据占据海量级空间)、教学资源服务空间(校内师生用户OA及公共邮箱)大容量以确保数据安全需要,估计到2013年,要解决全校(除了图书馆电子图书外)电子资源每年按10T存储增量递增的需要。

(8)以扩充、整合与完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信息门户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为重点,在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上,按教育信息标准整合原有的应用系统,规范新建的应用系统信息系统标准,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层次。

——研究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包括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活动信息、教育资源、研究基地(中心)等信息服务,配置服务器、管理与服务系统软件,信息安全系统(包括统一威胁管理系统)、信息服务路由设备、无线网设备等。

——外语教育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主要提供英语、东盟国家外语教育、教学信息服务,包括教育网站、考试与招生网络服务、教学电子资源库服务管理系统和数据存储(重点是音视频外语教学资源资料服务管理、存储),海量信息数据存储与服务。配置服务设备与管理软件、磁盘阵列、信息通信设施等。——更新和扩充原有视频会议系统,使之为学术交流、教学观摩、教学公开课、网上教学等提供平台支持。同时提供网络在线教学管理平台(BLACKBOARD),可支持百万级用户的网络教学环境,以测评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实现基于课堂、网络辅助的教与学活动,实现远程教育功能,发挥网络优势,为终身继续教育提供服务平台。

——构建校内会议电话系统,融合多网技术应用,解决多校区办公、项目研究、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小组讨论等临时性讨论会,减少会议成本和会议时间。同时通过与运营商的新增3G业务技术融合,为学校教学、科研、文化活动等提供增值服务。

——搭建高速的信息服务通道,营造高性能计算、复杂并行计算网络通道,使为生物工程、建模、工业控制、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实验和项目研究的大型信息处理设备实现高度共享;增加数据中心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虚拟图书馆链路带宽,提升图书馆网络电子资源数据访问的吞吐能力。

——构建或提升外语、非通用外语卫星电视接收与和校内信息传输服务系统,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与高速数据网络系统为外语教学提供高效高质量服务。为英语和越南语、泰语等非通用外语卫星接收和输送外语电视节目,每个语种至少2个频道,至少共20个频道,信道输入校内有线闭路电视系统覆盖外语用教室、语音实验室、教研室,国家非通用语种基地楼、外语教学楼、国际教育综合大楼等。

——拓展宽带网络应用服务,建设或提升9个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校园视频安全监控、出入门禁、平安校园等网络集成应用平台,建设下一代网络IPV6接入实验环境。

(9)信息技术队伍建设。锻炼和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网络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能力服务队伍,为学校信息化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网络与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使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学生信息化技能的实训基地。

为完成以上建设任务,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经费投入。3年建设总投入3120万元。

第二,项目组的组成与工作:由学校主管领导、业务管理部门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力量、技术专家、相关协作部门人员组成。负责项目计划、方案审定、组织项目实施、验收、后期使用管理、效益评测和后续项目计划等。

第三,项目建设管理:项目立项由业务主管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分析实际需求,制订初步需求、配置计划和实施方案,经项目组审核后报学校领导集体讨论研究决定,通过行业技术专家论证后组织实施,项目设备与资源采购、项目系统集成者等,均按政府采购法相关要求归属招标范围;项目资金均按学校财务管理要求执行;固定资产的入库入账与管理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学校配套项目要保证资金和人力投入,确保项目实施和完成。

第四,实施原则与步骤:加强项目建设计划、实施、验收与管理、监控和评估,保证方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实用性。推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项目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学校统筹合理地配置配套设施和各种资源,确保项目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监督到位、目标实现到位。

项目实施技术线路:需求分析→立项→论证→实施→验收→投入使用→管理→效益评测。

(二)文献信息中心建设规划

1.现状分析

(1)馆藏文献资源概况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重要任务。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至2008年12月有纸质书刊及音像资料132.92万册(件),其中,中文图书96.75万册,外文图书6.42册(含东盟外文图书1.4万册),中文报刊24.80万册,外文报刊2.53万册,音像资料2.41万件,藏有《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各一套和古籍善本120部1319册;中文电子图书151.3万册,外文电子图书1万多册,中文电子报刊1.22万种,外文电子期刊1.08万种,数据库27个。形成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国际性”特色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2)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在特色文献方面,收集了大量的史学、民族学、人类学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和内部出版物),为广大师生进行民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及相关研究奠定了较为丰富的文献信息保障。图书馆构建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专业资料室,许多学者慕名前来查询有关研究资料;同时,图书馆还收集了较为丰富的亚非语言文学语言的原版书刊,也汇集了大量的研究亚非语言文学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成果的中文资料,是全国有同类专业的高校中馆藏亚非语言文学文献信息资源较为丰富的图书馆。广西设置亚非语言文学方面专业的许多高校都到广西民族大学复印有关资料。

目前,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支撑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亚非语言文学教学、科研的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分别是33.67万册、21.71万册、24.3万册,中外文现刊分别是750种、632种、541种;有东盟语言原版图书1.4万余册,原版报刊80余种,合订本2000余册。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技术史、计算数学的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分别是15.5万余册、13.6万余册和8万册,中外文期刊分别有579种、364种和233种。数据库中也包含上述6个学科大量的研究资料。为这些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保障。

(3)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初见成效

近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在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方面初见成效,全馆所有开放的库室都与校园网联接,并购置了丰富的电子资源数据库。馆藏中国期刊网、EBSCO等数据库27种,超星、书生、万方等电子图书、博硕论文151万册(篇),电子资源总存储量达到了21T。

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组织开发的Web书目查询系统、联合目录等功能先进,在区内高校图书馆推广使用。馆藏查询实现了纸本书与电子书的链接,在校内与校园网相连的各个学习场所都能快捷方便地查询、获取到馆藏目录及电子资源。图书馆能提供书刊借阅、信息检索、电子资源下载、参考咨询、用户培训、馆际互借、磁带光盘复制、文献复印、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还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创建“专业虚拟数字图书馆”及多种特色馆藏的数据库,开设“网上借还”及送书上门,提高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层次和质量。

(4)问题及不足

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国内综合性大学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展经费投入不足,外文数据库不够多,尤其是国外大型研究型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基本没有。

②图书馆部分设备设施陈旧老化,有待更新。

③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有些功能略显不足。

2.建设目标

本项目围绕学校的“十一五”规划和发展目标,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潮流,构建并逐步完善以纸质文献为基础,电子和网络信息资源为重点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突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民族性、地方性、国际性”。尽最大的力量采集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技术史、计算数学的研究资料,为学科建设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同时,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整合国内外丰富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亚非语言文学及其他学科文献信息资源,扩大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区域性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成为一个以现代化技术为依托、拥有类型齐全、形态多样、内容新颖、服务学校教学及社会各界的文献信息中心,为学校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发展提供高水平文献信息保障。使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成为文献、人才、资金、技术、设备设施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丰富,服务功能强大,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服务、技术水平处于广西及西部同类院校先进,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高校图书馆。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南方)最大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及亚非语言文学文献信息基地。为广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育与人才开发提供丰富的共建共享文献保障,从而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利用,提升广西人才发展战略层次。

3.建设内容及措施

(1)网络框架

采用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科学原理、技术,构建以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文献信息中心。中心网络构架采用星型结构,网络传输协议为TCP/IP协议,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7,采用双机热备软件RoseHA、双机容错软件CDS实现平台服务器的双机容错,采用.NET技术开发联合目录检索平台,SQL2007大型数据管理系统存储联合目录数据库数据。实现校园内网络联网,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与校园网络节点(包括学校各单位、教职工及学生宿舍)的联网,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利用。

文献信息中心内部采用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文献信息中心与各学院的网络连接主要依托校园网进行连接。

利用高性能网络服务器来管理文献信息中心的系统、网络服务及各种信息资源,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利用高性能的磁盘阵列存储设备存储文献信息中心的各种信息资源。

(2)资源框架

①购买书刊文献信息资源。根据学校的学科情况采集文献信息资源,形成具有印刷型文献、本地数字化文献和网上文献信息多元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使文献保障率居广西高校、民族高校图书馆先进水平,并力争达到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水平。

同时,重点采集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含图书报刊及音像资料)。尤其要采集东盟国家原版文献资源和多媒体资源。

②购买商业电子资源。构建完善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架构,引进新一代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服务;完善馆藏中外文学术数据库,增加国外大型文献信息数据库,数据库文献内容覆盖涉及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的研究资料,使馆藏国内外数据库资源总量达到60TB。

③自建专题特色数据库。有计划地进行原有数据整合及新数据制作,建成特色信息资源书目、全文数据库,并搭建起一个公共性的元数据交换平台,在充分揭示本馆收藏的特色信息资源基础上,逐步实现特色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展网上信息资源服务。特别是建设壮学文献信息中心、壮侗语族语言文学、广西作家文库、亚非语言原版文献资料书目及全文数据库,建设东盟中文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本校东盟学学科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亚非语言网络信息数源库,在校园网内提供全文下载服务。

④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参与各种类型馆际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与其他信息资源机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提高文献信息中心为学科建设服务的水平,增强学校各学科本科、硕士、博士教学和科研水平。

(3)服务方式

通过整合校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利用文献信息中心,依托互联网开展信息服务。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书刊借阅、电子文献浏览与下载、参考咨询、定题服务、网络咨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用户教育、影视播放、打印服务等。通过这些服务更好地服务博士教学和科研,提升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水平。

(4)文献信息中心人才建设

今后应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培养现有人才,改善现有人员结构,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水平。在2008年引进3名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计划2009~2011年每年引进3~5名图书馆、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高高素质人才的比例,提高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学校图书馆现有的人才优势(两名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1名图书馆学学科带头人,1名软件开发人员,1名网络管理人员),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懂得现代图书馆管理和业务的中高级专业人才队伍。在文献资源建设,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及图书馆管理等方面培养出若干名在区内高校图书馆界有影响的专业技术人才。

(5)图书馆功能区建设

鉴于目前图书馆的馆舍严重不足,西校区4.18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建设没有开始,必须在东校区规划建立图书馆功能区,将图书馆附近的主要大楼(包括多媒体教学楼、校友楼、非通用语种基地楼、国际教育综合大楼等)建设成具有图书馆功能的上网查找信息资料、阅览、自习和藏书的区域。首先,将多媒体教学楼一楼、基地楼一楼设为图书馆的自习阅览区;其次,在图书馆功能区内建设图书馆密集书库;最后,将已经建设的国际教育综合大楼的二楼设为图书馆东盟文献信息中心和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将东盟原版书刊和相关中文资料集中于此。内设阅览桌及查询电脑,提供查、借、阅和参考咨询服务,并设置网络信息点供师生自带笔记本到馆查询有关资料。条件允许还可在其中设置若干个研究室,供重大课题组作长期的专用研究室,以方便师生学习和研究。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研究提供最便捷的服务体系。

(6)建设经费投入

项目分三年完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工程总投入2503万元。

(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规划

1.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近年来,广西民族大学高度重视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使学校的实验室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学校文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管理学院、政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等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都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建制。目前,学校有11个学院设置有实验室建制,由学院负责建设管理,学校的公共外语和计算机公共教学实验室由设备实验管理处直接管理,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实验管理规章制度。截止2008年12月,全校共有建制实验室24个,其中计算机公共教学实验室有46间(计算机2012台)、语言实验室20间(共1000座)、多媒体教室120间。已经通过全区评估的基础实验室共有8个(化学与生态工程学院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分析与物化实验室;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物理学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计算机公共教学实验室;语言实验室;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的体育基础理论实验室)。已有40间开放实验室,开放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全校实验室建筑面积为3218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10323.51万元。10万元以上用于教学科研的大型仪器和大型成套仪器设备已达62台(套),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显著提高,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水平。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广西民族大学在实验室建设上着重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全校的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中心)以及其它教学条件设施进行建设,构建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公共教学条件大平台。并以此为基础,以建立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二是特别加强了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建设。根据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亚非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需要,通过学校自筹和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投入,获得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专项建设经费的支持。已获得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国家语言同声传译实验室、民族影视与传统工艺实验室和多语种商务信息技术实验室的立项建设,共获得535万元建设经费;同时还获得了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绿色化学与技术实验室、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实验室等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共获得415万元的专项建设资金。这些特色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为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形成优势学科群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学校的6个申请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设备条件。

目前,广西民族大学实验室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从原来的以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从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需要转变,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技术平台转变,从服务学校向同时服务地区经济建设转变,从一般性实验室向自治区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转变。经过努力,近三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共获得4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及建设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大学生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这标志着学校基础实验室的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还获得2个广西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实验室、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实验室),1个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产化学品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为广西民族大学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2)问题及不足

由于学校原来基础相对落后,又存在着学院、学科间投入的差异,尽管近年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无法满足教学、科研日益增长的对大型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的需求。目前学校在大型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

①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立共享平台和完善管理机制,可以减少重复购置,节约投资资金,进一步推动高水平的高校教育、科研条件建设,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的水平。

②现有技术队伍跟不上学校发展需要,维护维修缺乏配套的专门人员和资金。

③针对东盟学学科群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还有待完善。

2.建设目标

围绕学校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坚持“依托学科,相对集中,分管共用,开放共享”的建设原则,将大型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共享系统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实验与测试基地,面向校内外开放服务的共享网络。

建设目标为:通过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施,完成若干个学院(中心)公共平台建设试点,开放部分有条件对外开放的大型仪器和成套设备;形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建设与共享平台相适应的技术队伍。重点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体制,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保障体系。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大型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资源共享平台。为广西民族大学新增博士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的发展、博士研究生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及创新成果的取得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同时为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条件保障;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建设内容及措施

(1)建立多学科共享的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设备共享系统,根据相关学科的特点、优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加强学院(所、中心)实验中心建设,整合现有大型精密仪器资源,建立一批具有综合功能、由学院(所、中心)统一管理的多学科共享使用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相对集中管理通用性较强的大型精密仪器,配备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建成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实验与测试基地,对校内、外开放使用。特别要加强对以民族学、亚非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为核心的多学科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平台的建设。

(2)建设校级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装置的共享平台门户网站,共享平台仪器设备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对全校单台价值或大型成套设备在10万元以上的大型通用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校性的信息共享资源。加强仪器设备信息的规范化和共享工作的一致性,建设校级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规范、实时的信息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建立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开放使用基金和维护维修基金。

(4)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应逐步实行岗位责任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并逐步纳入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计算和考核内容。

(5)设立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使用效益奖,进一步促进大型精密仪器的资源共享,加强对校内外开放和服务,提高设备使用效益。对在大型精密仪器使用与管理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机组和个人,由学校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6)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大型成套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实行年度检查与评价制度,加强对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的动态跟踪管理。评价内容包括使用机时数、培养人才数、科技成果数、功能利用与开发数等,主要数据以原始记录为准。

(7)大力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将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共享系统建设与深化实验室体制改革、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发展。

(8)加大经费投入。计划三年投入950万元建设经费,用于建设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共享平台。主要用于设立大型精密仪器和大型成套设备使用开放基金和设立开放平台建设启动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