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党委领导力建设的研究

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党委领导力建设的研究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党委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不断提升党委的领导力,切实履行高校职责和使命,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保证。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指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于前三项功能作为具体的实施载体。

党委 郑沈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对大学职能作了新概括和新拓展,赋予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重大使命。他明确指出:高校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党委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不断提升党委的领导力,切实履行高校职责和使命,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保证。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是大学功能的新发展

(一)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内涵

认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首先必须对“文化”以及“大学文化”正确定义。按照《辞海》的权威解释,“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由此概念拓展,“大学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大学人为主体,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知识权威的文化基础,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体现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内容。狭义的大学文化是指校园文化,它是相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而言的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和文化环境建设。

所谓“大学文化传承”是指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把人类积累的知识、文化和精神财富保存和传递下去;所谓“大学文化创新”是指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通过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价值,引领和推动社会不断突破过去向前发展。大学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向,一是把“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起点,二是通过“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创造性地对待历史传统,三是通过“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传承。

(二)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提出

大学的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逐渐发展显现和被人们认识的过程。自公元11世纪意大利开创了人类高等教育的先河以来,在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大学的功能都是单一的,即人才培养。直至19世纪初德国洪堡大学的诞生,第一次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列,使大学具有了第二大功能。20世纪3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新功能,使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到了社会中心,大学因而获得了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和发展助推器的双重角色。之后,服务社会便成为大学的又一功能。

在我国,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次以法的形式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明确了大学的职能,也就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总结和对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为我国大学的三大职能。由于我国改革开放首先从经济领域进行,大学三大职能的确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功不可没,保证大学为经济服务的功能,从而大学的经济属性也得到彰显。

大学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属性,其中社会文化组织则是大学最根本的属性。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对大学的属性的认识存在着一定偏差,过分强调大学的政治和经济属性,忽视了它的文化组织属性,导致了大学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定位不清、方向不明,走了一些弯路。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的文化功能和属性逐渐显现,地位日益突出。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作出了时代的回应,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赋予了我国教育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指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直至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正式从国家层面赋予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功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三)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与其他三大功能的关系

历史上,大学每一种功能的确立,并不是对已有功能的否定,而是对其进一步的完善和促进。如,当洪堡大学把“科学研究”确立为大学的第二项功能时,不仅弥补了大学原有的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所不能承载的职责,同时也使教学在科学研究的促进下改进了方式,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样,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充分借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的有效实施。一方面,培养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服务形式;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成果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提与基础。如果离开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于前三项功能作为具体的实施载体。大学通过传播知识、创造成果、培育人才、服务社会才能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从而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否则,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就是空中楼阁、天方夜谭。

大学的四大功能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了矛盾统一体。在这四者的关系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和基础,科学研究是动力和支撑,社会服务是目的和要求,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源泉和纽带。它们是一个互相配合、紧密联系、互动促进的整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大学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产生长远的综合影响。大学的四大功能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共同集培育、创新、服务、重构和发展于一体,不断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推动原始创新与科技进步,在新思想、新知识的孕育中探索、争鸣和实践,使大学成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和成果孵化器,在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中引领社会文化,营造开放、平等、自由的大学氛围,树立科学、民主、创新的办学理念,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在大学的四大功能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它对其他功能起着引领作用,即为其他三种功能的发挥提供思想与价值的引领。在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对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有助于高等院校在更高层次上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是时代赋予大学的新使命

作为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的社会创新型组织,大学是一种客观存在。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关键是因为大学更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文化存在。今天,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看,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因以下几方面的现实需要应当也必须成为大学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并将深刻地影响大学的发展。

(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高校进一步增强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随着人们消费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必然迅速增长,对高校的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必然也随之提升,而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提供是大学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目前高校提供的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都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高校党委要自觉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发挥高校优势,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集中兵力,重点突破。要以学科和创新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构建高校的创新平台体系。要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紧跟时代步伐,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体系。

(二)教师、学生思想日趋多元多样多变,迫切需要高校进一步发挥文化引领、凝聚力量和促进和谐的独特功效和能力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不断增强,校园思想文化更加活跃。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社会热点相互叠加,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样,社会舆论更加复杂,引领教师、学生的思想,凝聚师生的力量,营造校园乃至社会和谐的任务更加繁重。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出路在于深化高校改革,明确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改进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方式,提高党委领导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丰富和壮大承载、传播大学文化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更加广泛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在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促进校园乃至社会和谐。

(三)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迫切需要高校进一步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进入新世纪后,西方发达国家极力利用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全球化,凭借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优势进行文化输出和文化渗透,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格局更加凸显。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国在战略上围堵、安全上威胁、发展上牵制、统一上阻扰、责任上施压、形象上丑化、文化上渗透,更多地借助文化产品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发展,大学越来越成为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中心。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文化不仅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对于当今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崭新的使命,是时代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大学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倡导、交流和推动新思想、新文化,不断提升学生、公民的文明程度,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引导日趋多样的社会文化的价值选择、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等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四)现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新,提高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造力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渠道和方式,既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为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对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加快文化发展、占领文化阵地、维护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学习、发明、创造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重要阵地之一,既可以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和方式上引领业界,更应当在传播内容、形式和规模上引导社会。特别是针对目前社会、单位对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不敏感,对科技创新缺乏动力,难以抓住信息化时代的历史机遇,难以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力等现状,高校党委要有足够的认识和积极的回应,自觉担当,勇于实践,加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步伐,抢占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制高点,正确引领和推动现代传播技术的健康发展。

(五)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回归,迫切需要高校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和认同度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校园弥漫着浓郁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气息,大学文化不断被异化、世俗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大学的理想、大学的道德责任被世俗社会文化所冲击,大学所崇尚的人文主义的理想和精神弱化,大学文化无个性、无批判性和无创新性以及它的肤浅性和缺乏人文性等成为影响大学健康发展的文化土壤,从而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制约着大学其他功能的发挥。如何认识并改变这种状态,真正弘扬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高校党委应当自觉地发挥党的思想理论优势,充分发挥大学办学功能的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研究探索,加强对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的全面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大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实现大学的科学发展。

历史地看,我国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一些历史原因,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会越来越为人民群众所热切期盼。文化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方面、在综合国力中不断凸显的地位对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赋予了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学应更加自觉、更加自信地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高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为我国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对高校党委领导力的新要求

党委领导力是指党委把握办学方向、统揽学校全局、推进民主办学、加强党的建设的能力。高校党委的领导力属于历史范畴,其内容具有特定性。胡锦涛同志要求大学“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为我们致力于将大学办成一个文化滋养、传承创新之地指明了方向,更丰富了高校党委领导力的内涵,对提升高校党委领导力提出了新要求。

(一)充分认识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它是大学发展的纽带,是大学发展的活力所在。它要求高校党委高度重视文化在现代大学的功能,增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课题组围绕高校党委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向上海市16所高校的474名师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分析,不难看到目前高校党委领导力建设还存在较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不相适应的问题,调查显示:目前上海高校党委对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目标与现实状况等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存在的问题可以印证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大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不强。

只有深厚的大学文化,才能在社会上起到引领作用,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求大学自觉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被忽略,大学文化建设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建设内涵不清,出现了大学文化的趋同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在文化冲突与交流中,甚至有大学文化迷失方向的可能。从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被调查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不够深入,40%的师生将其简单等同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还有一部分师生将校园文化建设理解为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高校师生大学文化认识的片面性,影响了大学文化的建设,需要党委加强宣传,予以明晰。

2.大学文化建设的机制不协调。

一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机制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从问卷调查来看,54%的师生不清楚学校是否制定了文化建设规划,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师生认为学校的大学文化的不足之处主要有:认为大学文化特色不够鲜明的占比56%;认为大学文化缺乏时代精神的占比21%。调查说明,大学师生对学校整体文化形象、文化气质的设计欠了解。大学文化特色归纳和提炼还不够,出现了大学文化建设共性多、个性少的现象。

二是文化建设与其他各项工作结合度不够紧密。调查显示,有43%的师生认为,高校的文化建设与高校的中心工作结合不够,文化建设还不能贯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在人才培养上,重教书轻育人,重专业技能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忽视了文化育人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重成果考核轻平台搭建和氛围建设,考核重量不重质,团队建设滞后;社会服务中,自觉引领主动占领文化高地的意识不够,对外交流中,请进来的多,走出去的少,能引领社会的更少。

三是大学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不顺,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渠道较少。问卷调查中,88%的师生表示愿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但其中仅有43%的师生认为渠道畅通,45%的师生认为渠道不多、推进不力。

3.大学文化建设主体凝聚协调、合力推动不够。

一是党委班子成员之间合力不够,领导的示范作用不够明显。大学文化包含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方方面面,既有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环境层面的“硬件”,也有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习俗层面的“软件”,它渗透于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中,也表现在师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间,折射出大学思想文化的厚重、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办学的声誉和影响等,内涵极其丰富。党委领导各自分管的工作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文化建设的内容。但是,党委成员由于分工的不同及其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对文化建设认识的深度不一,在工作中则表现为合力不够,示范作用不够明显。从调查问卷来看,20%的师生认为党委班子成员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非常明显,60%认为不够明显,20%认为不明显。

二是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师生是大学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文化建设要依靠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举全校之力而为之。但在实际工作中,师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从问卷调查的分析来看,80%的师生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很重要,自身应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同时也有61%的师生认为“师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是目前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是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缺乏互助协作精神。如管理部门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学科专业之间缺少交流、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以及协调合作,专业成为阻隔大学一体化、阻碍学科交叉融合的一大障碍。问卷显示,50%的师生认为高校专业之间学术交流较少是高校学术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探索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丰富高校党委领导力的内涵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必然要求高校党委开阔文化视野,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多方面综合思考,深入探索有效途径,不断丰富高校党委领导力的内涵。在实施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上,高校党委领导力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办学理念和重大规划的决策能力。

确定科学的、符合大学实际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前提。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厘清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规划中,党委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把握方向、宏观指导的作用,高度凝练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以理念文化指导高校科学发展,支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保证学校科学发展。因此,高校党委在科学制定学校改革与发展规划时所表现的决策能力,对于推进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推进班子团队合力和个体素养提升的学习能力。

大学要切实发挥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关键在高校的领导班子。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形成,首先是领导班子学习、实践、反思、凝练的结果,是班子全体成员达成的共识。但是,从目前高校班子成员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班子成员的学术背景、党派年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差距较大,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方法、途径都不尽相同。基于此,高校党委有必要从党对干部的要求、社会对高校的需求、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班子存在的问题出发,经常、及时组织班子成员的学习、交流、考核、激励,提高班子成员的学习能力,切实增强班子团队的合力和班子成员个体素养,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的坚强领导集体。

3.推动大学健康持续运行的执行能力。

一所大学的健康持续运行要靠制度保证,制度建设决定着大学的特质。一套好的制度是靠文化构建起来的,文化是制度的灵魂。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形成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共同认同、永续传承的理念、理想和风格,利用制度这一载体使之长久地保存、延续下去。高校探讨管理制度改革,关键是要在管理中注入文化,使两者相互融合,真正体现党委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委在组织推进工作中的执行能力十分重要,既需要文化凝聚力,也需要工作的创造力,具体而言就是党委要将制度文化的创新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和基层院系各司其职、广大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优势、组织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大学文化建设的良性保障机制。

4.培育高校文化育人特色的创新能力。

高校党委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更要关注文化育人。在开放的、多元的、网络等新媒体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中,高校党委要不断总结反思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继承和发扬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创新并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把特色和创新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命线和生长点,通过凝练办学特色,彰显教育品牌,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培育开拓创新能力,传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发挥文化在办学中特殊的教育、感染和引领作用。

(三)明确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提升高校党委领导的实效

大学文化体现于办学理念、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办学目标、校风学风等方面,这些内容具有普适性。但由于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学科专业、知识沉淀等不同,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模式和风格、气质,因而大学文化又各有差异,这必然要求党委具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能力,抓准抓实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带动并推进学校的各项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建立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激发师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反思和创新当下的文化实践,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党委领导力的实效,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本目标。高校党委领导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五个着力”上。

1.高校党委要着力提炼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与治学文化,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总结提炼出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和传统、办学理念与治学文化,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划制定、平台构建和体系形成。

2.高校党委要着力建立尊重、关心和支持师生成长、发展的文化模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师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得以全面提高,且与学校的科学发展正相关。

3.高校党委要着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大学教育环境,建立崇尚人文、注重特色、学术为先、倡导创新和鼓励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

4.高校党委要着力加强大学文化阵地建设,以师生为本,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含量与品位,蓬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一批大学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和文化品牌。

5.高校党委要着力建立一套高效、务实的大学文化建设体制与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多渠道集聚社会文化艺术力量,使大学文化的内涵在自觉融入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大环境中,不断得以传承、创新、丰富和发展,发挥大学文化的社会引领作用和辐射影响。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新视阈

党的十八大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指引,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高校党委在推动学校发展中,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未来建成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课题组认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为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视阈。高校党委全面履行大学职责,充分发挥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恰恰是当前高校党委落实领导、把握方向、统领全局的具体体现和工作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对高校的要求,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如何推动内涵式发展,都是当前高校正在思考和回答的关键问题。但是,就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而言,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运行方式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党委去积极探索。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因其内生性、基础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对于高校内涵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1.转变观念,以文化自觉引领大学内涵式发展。

文化用以描述的人文世界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物质设备、精神文化、语言和社会组织(费孝通,2007)。“自觉”则首先针对的是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人们往往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中,而没有用科学的态度去体认、去认识、去解释,那是不自觉的文化。”“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和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文化自觉是为了加强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主体地位(费孝通,1997)。

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与高等教育是同义词,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生成、发展的。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中,文化的自主性较强;在开放的信息化社会中,文化的差异性相对凸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发生,文化自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化自觉不是排斥和抵制文化交流,而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推动文化交流,特别是培养人们用科学的视角、人性的方法去看待事物。在推进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内在并不是风平浪静的,有时会目标迷失、方式不当、效率低下,从文化自觉角度究其原因,就是未经过反思、经不起追问,高校的某些方面的发展,追求形式、游离目标、行为短期,最终难以达到建设的预期目标。因此,高校党委必须转变观念,注重文化理念的培育,提升大学的文化自觉,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防止教育与目标的偏离,保证内涵式发展的顺利进行。

2.彰显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推动大学内涵式发展。

文化自觉从本质上看有其特定的内涵,首先是文化认同,即人们以有意识的具体的特定文化构型为基础的社会认同。这种认同是当今世界出现的一种主要潮流。其次是文化反思,应该包括对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反思,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是文化创新,是立足本土文化,吸收其他文化的成果,生产适合新的社会历史发展及人的需求的文化,具有包容性、本土性和全球性的特征。文化创新就是要达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解读传统文化,学习现代文明,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

文化自觉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是大学在内涵式发展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规律。高校党委在推进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重点解决什么?如何去解决?借鉴文化认同、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的三步骤,在全校上下反复酝酿,形成共识,有所创新。而不是过于浮夸,流于形式,脱离本质。简而言之,大学的文化自觉是给一所大学塑造灵魂,其目的是凝聚人心,提升品位,组织认同,追求高尚。实质是形成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认同的、可以传承的理念、理想和风尚。这也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要义所在。

(二)文化自信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无处不在,各不相同。以高校办学而言,每所大学都有自身的传统、特色和理念,这就是一所大学的自信和精神所在。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政府在办学中的角色定位具有特殊性,大学的办学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文化自信严重缺失。因此,长期以来大学围着政府转、围着项目转、围着资金转,政府成为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最直接的推手,大学按照政府要求,答一样的题目;教师按照统一标准,做同样的事情;办学没有特色,缺乏自信。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角色分析,明确主体,让高校真正成为内涵式发展的主体,树立并增强大学的办学自信,恰恰是大学传承与创新的内生基础。主体地位得不到明晰,其职责和功能的发挥就是空谈,文化传承与创新必然失去原点和归宿。高校党委要深入思考内涵式发展中的自主性和内生性,要敢于突破目前体制机制的桎梏,增强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在深化高教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走出一条自信、自新、自强的办学之路。

(三)文化生态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保障

大学要坚持自身的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的文化生态十分重要,这里所指的文化生态包括外在的政策制度、人文环境,也包括内在的办学环境。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社会浮躁是建设良好的文化生态的最大障碍,而高等教育的浮躁也相当严重,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优化学科专业方向,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都面临着新的考验。尽管党和国家已经将教育兴国作为国家战略,在投入上较以往大大增加,但从政府推进大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到社会对大学办学的认识,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很多暂时难以逾越的障碍,特别是在政策、制度、环境等方面,需要配套措施加快实施。

高校的办学生态由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共同组成,外部主要由政府营造,内部应当由学校党政努力培育。当前,面对外部环境短期难以改变的现状,大学首先应当自我构建内生环境,党委可以有所作为的方面主要有四:一是凝练和弘扬大学精神和办学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二是党委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面向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切实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恪守行为规范,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从而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四是改善教师从业生态,一方面要关心教师的职业发展,营造学术民主、唯才是举的文化氛围,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人才推出机制;另一方面关心教师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教师能够自觉抵制商业化侵蚀创造条件。由此,先形成校园内生发展小生态,再逐步向外扩展,为形成内生发展大生态奠定基础。

(本文为2012年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高校专业委员重点课题成果。课题组其他成员有温美平、秦浦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2]胡锦涛同志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3]施小光:《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大学新使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32卷第3期,2011年6月。

[4]张春华、杨红娟、尹小俊:《文化建设24题》。

[5]文魁:《内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高等财经教育参考资料》201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