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在社会发展、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等外在条件的作用下,经过纵向“濡化”与横向“涵化”而构建起的二维渐进循环式的发展过程。由于新兴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是建立在原有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循环上游,先将其影响因素排除在外,为了与下游产生的新型文化加以区别。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也是一个类似于质量循环模式的螺旋上升的渐进式发展循环。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_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在社会发展、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等外在条件的作用下,经过纵向“濡化”与横向“涵化”而构建起的二维渐进循环式的发展过程。

本地的传统文化经过“濡化”过程完成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递工作,从理论上看,单纯的濡化过程并不伴随着改良、创造等创新活动,是一种纯粹的从上一辈人那里获得其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以及资本等的一种纵向继承行为。例如,中国人从其家庭或者社会的固有传统中承袭下了过春节贴对联、放鞭炮的节日传统习俗,这种形式在两代人之间甚至几代人中都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文化的继承一方面是以直接的价值传递形式实现的,例如,书籍、字画、手工艺品等有形文化资产的法定继承;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习得获得支配或使用文化的技能,如识字、弹奏乐器、使用工具等。

在外来文化体系中,其实按照严格的时代背景要求可以划分成外来的传统文化和外来的新兴文化两种。前者如基督教、圣诞节、传统歌剧等,而后者如互联网、嘻哈、流行文化、快餐等。由于新兴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是建立在原有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循环上游,先将其影响因素排除在外,为了与下游产生的新型文化加以区别。上游的外来文化我们姑且先将之定义为“外来传统文化”以示区别。文化除了表现为纵向的“濡化”传承外,还表现出横向的“涵化”发展路径。当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文化族群长期接触时,会因彼此的交流、沟通以及影响产生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涵化现象。涵化可能带来3类结果。第一种是外来文化被原封不动地完全吸纳到现有的本土文化体系中。例如,日本的奈良古城是完全仿照中国历代长安城的建制而建立起来的。再如,中国历史上北魏时期,孝文帝在改革中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的做法,以及日本明治维新时全面西化的做法也是完全吸纳外族文化的经典例证。第二种是当地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结合,致使传统的土著文化发生改良或者变异。例如,中国传统书写工具是毛笔,并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出包括篆、隶、草、楷、行等主要书体在内的“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而在西式钢笔传入并普及开来后,原有的书法艺术并没有消失殆尽反而促使硬笔书法的形成。虽然在纸张以及笔法的使用技巧上出入很大,但“书法”的书体及艺术价值核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第三种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产生出一种区别原有母体的全新文化内容,成为一种新的创造。例如,墨西哥原属于印第安文明体系,在16世纪西班牙入侵后,当地的土著文化与西班牙文化有机结合,培植新的文化体系,“该体系是将16—17世纪西班牙文化特制进行变更和重新加工,与原有土著文化结合起来,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文化整体,这种文化整体并非是西班牙和印第安特质的简单混合,而是新的创造,是西班牙和印第安传统两个融合而形成的”。与濡化相比,涵化多多少少会使固有的文化体系发生改变,因此“涵化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并且还会使“相互接触的不同文化的相同性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全球化格局的今天,这种文化的同化趋势表现得愈发明显。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非一个理想化的无动力自发系统,而是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为满足人类需求而产生的,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时处处都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干预与影响。这些外在的影响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经济条件、社会结构、政治统治、突发事件、战争、宗教等众多方面。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发生变异,形成变迁后的传统文化(例如,月饼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食品,但近年来出现了改良后的巧克力、水果等不同口味的新型月饼;再如,七夕本是以乞巧为主的传统民俗节日,由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以及少女们在节日时对于爱情以及美满婚姻的祈求,使得现在七夕更多地被宣传成“中国情人节”),或者在原有文化体系中派生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兴文化(例如,互联网的兴起使博客、微博、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等网络平台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及交友方式,催生了网络红人、网络小说、网络歌曲等众多网络文化事物,而且还造就了Google、Facebook、Twitter、Youtube、百度、腾讯新浪、搜狐等众多国内外资产过亿的网络经济实体,而这些经济神话在互联网技术发明前是不可想象的)。另外,如果我们跳脱出现实的特定语境,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无论是经过改良的传统文化还是时代特点很强的新兴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历史的发展而继续演变,或者只是昙花一现般地出现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成为流行文化的匆匆过客,或者被内化到原有传统文化体系中并随着文化的变迁逐渐抽象成具有文明核心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因此,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可能就是唐、宋或者西方中世纪的某一时期的流行文化,同样在若干年后我们这一辈人的流行文化则成为后代人眼中的传统文化或者是仅存在于其教科书里的历史事实。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也是一个类似于质量循环模式的螺旋上升的渐进式发展循环。正是在这种路径的作用下,文化不断地经历“传播-接触结合-融合、替代、同化或创新-扬弃以及进化”这一过程,逐渐将文化提炼、抽象成具有核心及代表意义的文化象征符号(最典型的例子如之前提到的城市文化核心——城市精神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提炼而成的),并且围绕该中心不断地变化以及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从而推动文化不断的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