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研究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冀生学者指出,大学应当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紧迫任务;要在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发展中华文化和推进人类文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应把握好“旧义”与“新知”的辩证关系。

图书馆 朱晓霄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给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以金融为特色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来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以金融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坚定信念、优良品德、过硬本领等要素。从高校现代教育方式来看,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文化传承创新机制,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研究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文化传承创新机制,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有利于高校文化建设机制和模式的创新,为高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良田沃土。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任务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从中可以看出,中央首次明确提出把文化传承作为大学使命,作为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一、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综述

(一)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研究

陈来学者指出,对中华文化复兴有着重大意义,文化传承最核心的是价值观,是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一项根本使命。李立国学者指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大学的重要使命;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在于加强文化自塑,建立文化自信,以主体身份参与全球文化建设。王冀生学者指出,大学应当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紧迫任务;要在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发展中华文化和推进人类文明。

(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研究

“丹青难写是精神”,我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挖掘和凝练出“立诚明德 经世致用”“务本求实 自强不息”的校园文化精髓。高校校园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即儒家仁孝诚信、礼义廉耻、忠恕协和,以及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承载性,即刚健不息、厚德载物。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应把握好“旧义”与“新知”的辩证关系。李俊峰学者就新建本科院校提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一是坚守优势,注重总结和彰显文化传统底蕴,凝练教育理念;二是扬长避短,立足本校特性,依托优良传统,逐步提升水平;三是锐意进取,创造性地谋求发展构建与转型升级相匹配的校园文化,并在新旧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实践创新。徐莉学者提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三个关系:一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二是传承创新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三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兼容并蓄,求同存异。马敏学者提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三个维度:一是价值维度,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空间维度,在文化交融上以民族文化为重点;三是时间维度,在文化发展上与时俱进。蔡劲松学者提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个维度,即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行为文化,重点建设大学精神、目标理念、核心价值、素质行为、管理制度、阵地建设、校园环境和大学形象等大学文化建设要素,使其成为一个丰富而系统的建设体系,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三)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研究

宁彤学者提出,推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一是在大学文化创新中践行“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二是使大学文化对内要有凝聚力和崇高的价值取向,对外具有感召力和精神魅力,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与广度;三是关注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契合。王树国学者认为,一是凝练才能积淀内涵;二是融会才能以文化人;三是导行才能自觉传承;四是创新才能文化自信。纪宝成学者认为,一是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转化性创造;二是社会实践,特别是政治经济领域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改变;三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碰撞。袁川学者认为,一是要强化文化传承创新理念;二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三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

二、应用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必要性

(一)明确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

我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是应用型金融人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才”的定义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这里的关键词是“德”与“特长”。对“应用”一词中相关“人才”的定义是“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这里的关键词是“直接”。应用型人才的定义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职业的人。金融人才分为三种类型:卓越型金融人才,主要从事金融机构的管理工作;创新型金融人才,主要从事高端金融理论的研究工作;应用型金融人才,主要从事大金融行业的基础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工作的专门人员。也就是说,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内涵,是指德才兼备的、一专多能的、适应多个岗位的、掌握金融基础理论的、能够灵活运用金融科学原理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或谋取利益的人员。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社会实践、大金融体系、团队精神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根据社会需要适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方法、手段的创新,即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运用创新手段和载体,全方位、多渠道地文化传承。其手段既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制度的,还包括组织的、系统的。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还涵盖利用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的等综合知识运用方面的方法。在新时期最有效的网络传导方式,其文化教育效果值得重视。

(二)拓展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思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难点

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来研究,才具有现实意义。我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以“理念先行—改革贯穿—质量目的”为总体思路,以理念为前提,改革为过程,质量为目的,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和谐发展。在三个环节中,文化理念贯穿其中,只有把文化建设寓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全过程,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用型金融人才就能具有金融文化底蕴,从而适应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才能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挑战,才能紧跟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坦然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思路决定出路,出路需要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决定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因此,文化不仅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而且在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中更加彰显竞争力。

(三)提高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焦点

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有利于提高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从传统体制入手,沿着一条严格把控质量关口的路径前行,如: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自身建设、科学施教、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和强化质量监控机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还要注重文化传承创新的运用。长期以来,高校都十分重视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而对于高校人的文化素养这一隐形的传承教育重视不够,忽视了起着主导人们意识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近年来,面对大学生信念缺失、价值观模糊、人文素养低下等现象,一些高等教育专家和学者,渐渐注意到了文化传承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上,重视文化传承创新,提高文化素养的培育质量,是重要的战略举措。

三、应用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

应用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有:学科建设、制度设计、文化素养的培育等。本文在教师、管理者、大学生三者之间进行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探索,其中,管理者与教师对学科体系的合理构建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条件,管理者对制度设计正确认识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内容,管理者与教师重视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保证。

(一)合理构建学科体系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条件

高校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合理构建学科体系。它的内容十分宽泛,一般包括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学术研究是手段,社会服务是目的,文化传承是保障。四者互为有机统一体,不可分割,这是学科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高校的学科建设与文化传承两者密不可分,丰硕的文化成果能够支撑学科建设和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要把文化传承作为实现“文化弘校”的战略举措来抓,才能把金融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金融教育文化源于金融人才培养实践之中,金融教育文化又能够反过来指导金融人才培养实践,又将伴随着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而发展进步。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它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

1.文化传承创新在实验教学中体现。

实验教学是指按照本校专业学习要求,在实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分层次、分模块地开展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共同作用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过程是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科研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等特点。

2.文化传承创新在案例教学中体现。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教材内容中关键性问题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教学内容更加典型化,使学生能从特殊归纳一般,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成功的案例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实例环境中对金融原理和焦点问题作出判断。案例教学围绕一个金融文化主题,联系当前时事热点,作出适当的设计,使每一个案例更具现实意义。

3.文化传承创新在社会实践中体现。

社会实践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使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加社会阅历、职业阅历和就业竞争力。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因此,高校要与金融机构密切联系,建立一批持续性、稳定性的社会实践基地,还可以与社区、新农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等社会机构保持联系,主动争取社会实践的项目,保持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源泉不枯竭、链接不断裂。可见,要实现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就必须根据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要求来构建学科体系,突出金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科学研究制度设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内容

在高校制度设计方面,要在体现人性化的基础上,给人们留有文化传承创新的空间,要融入和体现制度文化。

1.文化传承创新在教育制度中体现。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提出“启发与共享”教育模式,生动描绘出师生教学关系中的三种境界——“填鸭式”“诱导式”“共享式”。师生共同进餐,面对佳肴,一边品味,一边聊谈,这是讨论和争鸣,也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从而实现探索未知、启迪心智,潜移默化地实现文化传承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教育制度应包括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三位一体”的文化内涵。全过程是指把大学教育作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从大学新生入学到毕业四年间的整个过程都要体现这种要求。全方位是指专业建设、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全员性是指全校教职工都要担任大学教育的指导老师,系主任、党支部书记、教师、辅导员、机关人员和教辅人员,都要参与到大学教育中来,共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服务。其中要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高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关键在师资。大学教育需要全员性参与,但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效果。

2.文化传承创新在评价制度中体现。

评价,能够激励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时也能扼杀人、挫伤人的主观积极性。建立公正客观的评价制度是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过程中,管理者应奉行理解和尊重的原则,准确剖析和评估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素养、专业水平、发展潜力等指标,建立评价是为了改善教学、评价促进素质提高的理念。评价过程中,应倡导信任而互不猜忌、沟通而互不隔阂、谅解而互不诟病的互信合作原则,营造信任与协作的和谐氛围,达到互通有无、守望相助、齐步前行的文化传承目的。

3.文化传承创新在待遇制度中体现。

待遇,也是一种文化,建立良性互动的待遇制度是文化传承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物价指数的增长,逐步改善教师待遇,已迫在眉睫。只有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才有实效。管理者应认真解决教师生活困难,如引进人才配偶的工作安排、子女的就读资源、照顾年迈长辈所需的特殊假期等问题。看似琐碎的一些温馨举措,能够稳定教师队伍,反过来回馈给学生群体。对大学生而言,以待遇制度来引导他们奋发向上,如在公立学校取消学费制度、设立助学金制度等。

(三)重视培育文化素养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保证

大学作为人类传承创新文化的中心,必须把文化传承作为大学传承创新文化的内涵和基础。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化引领是大学传承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引领是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也就是说,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最终落实在文化素养的培育上,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文化特性:

1.文化自觉性。

《决定》指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高校师生正受到思想上、精神上的双重困扰,这就需要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等人文关怀的举措。要发挥“以文化人”作用,用文化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高校师生的精神世界。我们认为,文化自觉可以提升到构筑大学信仰的高度来理解。信仰更需要一种文化的力量来支撑。目前,大学教育系统中缺失或没有真正构筑起信仰的大厦。正如肖川教授指出:“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信仰与哲学的问题。信仰问题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其次才是一个人生的问题。对世界和人生的某种最高真理的寻求乃是灵魂的需要。”正确的文化传承,对应用型金融人才树立正确的信仰至关重要,这是文化自觉性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体现。

2.文化融通性。

融通是“融会贯通”的简称。《朱子全书·学三》中提出:“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而言,首先,要融化会合、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其次,要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规,并总结为理性知识。笔者认为,发挥高校图书馆文化引领功能是最佳路径选择,因为图书馆提供了实现金融文化知识融会贯通的有效平台。在图书馆文化中,首先要有博学多才的教授和青年教师群体,他们勤恳的读书习惯,可以孕育出浓郁的读书文化,懂得读书的教师在精气神上对学生具有引领作用,教师群体对自身前途的立意高远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志向和抱负。高校管理者应审核教师读书计划,并要求做好教育理论读书笔记、撰写教育随笔等。教授则将具有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文献,推荐给图书馆,进而倡导全校师生好读书、读好书。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促进师生相互启发和交流读书感悟,采撷书中精华进行诠释。大学图书馆的文化阵地是文化融通性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体现。

3.文化包容性。

文化包容性,是包容性增长的一种具体表现。包容性增长概念,最初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近年来,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在多篇著作中,阐述了包容性增长理念。包容性文化特质,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应有的求新知、求和谐、求进步的择业文化素养。毕业生在踏入社会之前,面对的是一个复杂而未知的世界,培养学生具有大度胸怀,博览群书,广泛汲取各种知识和文化,只有站在一个知识的高度,才能够拥有包容各种学说、各种文化之胸襟和适应力,才能从容应对各种企业的工作方式和各种共事者,从而在就业中适应多种岗位、掌握多项技能。这是文化包容性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体现。

总之,只有从学科建设、制度设计、文化素养等三个层面,在教师、管理者、学生三者之间进行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探索,才能出色完成“文化弘校”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光明日报》2010年7月30日。

[2]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陈来:《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意义》,《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20期。

[4]李立国:《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使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5]王冀生:《我国大学应当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使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6]李俊峰:《新建本科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期。

[7]徐莉:《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应处理好三个关系》,《知识经济》2011年第20期。

[8]马敏:《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应把握好三个维度》,《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20期。

[9]蔡劲松:《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构建》,《宣传部长论坛》2011年第11期。

[10]宁彤:《大学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境遇、原则与可行路径》,《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1期。

[11]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引领模式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22期。

[12]纪宝成:《深刻认识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10期。

[13]袁川:《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

[14]《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

[15]刘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与培养策略》,《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4期。

[16]葛本成:《高校廉政文化传导机制研究》,《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7]王震:《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思路的辩证关系思考》,《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8]宋碧英:《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五个“突破口”》,《教育管理研究》2011年第7期。

[19]鲍爱莲等:《实验室建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文化教育》2009年第36期。

[20]张建波等:《论案例教学与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及改进》,《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月。

[21]张颖昆:《经管类专业本科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探索》,《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2]李镇西:《民主与教育》,漓江出版社,2007年1月。

[23]周肇光等:《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4]蒋晓闻:《重塑教师文化,助力学校发展》,《教育管理研究》2011年第7期。

[25]熊建辉等:《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是当代中国大学人的一项创举——访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冀生》,《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第11期。

[26]《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

[27]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

[28]“包容性增长”,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