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宁夏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农业发展成绩斐然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逐步开通了银川到吴忠、青铜峡、石嘴山等地的快速客运线路,积极发展“跨区域大公交”。

第二节 宁夏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夏进入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天地,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不断巩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整个社会呈现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气象。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截至2007年底,宁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4.16亿元,是1978年13亿元的64.2倍,人均DGP13743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7.90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0.2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5.98亿元。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23.5:50.8: 25.7调整为2007年的11.7:50.4:37.9,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32亿元,消费品零售市场规模进入一个新阶段。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0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44.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00亿元,是1978年3.16亿元的25.3倍。经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工业经济在调整中发展加快、效益提高。2007年工业增加值达348亿元,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达50.4%。工业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主要工业产品大幅度增长,原煤产量3729.90万吨、发电量451.16亿千瓦时、子午线轮胎外胎272.01万条、铁合金产量96.46万吨、钽产量299202公斤、铌产量100642公斤、原铝产量60.00万吨、水泥产量808.40万吨。工业经济效益显著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产值1023.42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7.45%,实现利润47.3亿元。人均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三,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一。以钽、铌、铍系列产品为主的稀有金属材料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电容器级钽丝、钽粉等主导产品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

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宁夏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截至2007年底,自治区重新确定的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实现总产值占全区工业的80%以上;非公有制工业比重占全区工业的44%;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节能减排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20%。

(三)农业发展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尤其是伴随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向着优质、高产、高效和特色、绿色农业方面转变。形成了以中宁县为主体的50.9万亩枸杞产业带;以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中部干旱带滩羊和环六盘山肉牛为主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带;以银川—吴忠为核心的32万头奶牛产业带;以西吉县为核心的365万亩马铃薯产业带;以环香山为主的100万亩硒沙瓜产业带;以银川—吴忠—中卫—固原为主的40多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带;沿黄河35万亩淡水鱼产业带;贺兰山东麓22万亩葡萄产业带;灵武—中宁—红寺堡—同心—海原45万亩红枣产业带。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比例由1978年的78.7∶3.1∶18.1∶0.1∶0调整为2007年的65.1∶2.2∶27.2∶2.4∶3.1。2007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97.90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粮食产量达到316万吨,比1978年增长2.7倍。

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蔬菜、枸杞、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也得到较快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蔬菜播种面积达103.16万亩,产量254.78万吨;枸杞种植面积35.80万亩,产量5.76万吨;硒砂瓜88.66万亩,产量110.78万吨。

畜牧水产业得到大力发展。2007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150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1055万只,奶牛存栏32万头,生猪饲养量达到320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300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0万吨、7万吨、94万吨和7万吨。

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

宁夏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经过30年的投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基础和后劲明显增强。我区相继建成投产了一大批现代化水平很高的能源、原材料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培育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羊肠湾煤矿、灵武电厂等现代化矿井和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相继建成,2007年煤炭产能和电力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000万吨、800万千瓦。特别是被誉为宁夏“一号工程”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总投资3000亿元,规划到2020年全部项目建成,将新增工业增加值近800亿,相当于再造一个宁夏。交通建设飞速发展。“三纵六横”骨干路网形成,京藏、银青、银福高速宁夏段建成通车。太中银铁路、固原六盘山机场和中卫香山机场开工建设,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完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1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562公里,铁路通车里程783.00公里;沙坡头水利枢纽并网发电,扶贫扬黄灌溉一期、河西总排干上段等工程投入使用。

(二)城市化进程大大推进

沿黄城市带(群)建设步伐加快,倾力打造“黄河金岸”。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等10个沿黄城市,以43%的面积创造了全区90%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加快沿黄城市带(群)建设的重大决策。目前,沿黄城市带(群)正按照“六个一体化”即规划编制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市政服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建设。逐步开通了银川到吴忠、青铜峡、石嘴山等地的快速客运线路,积极发展“跨区域大公交”。最终实现银川市与其他沿黄城市通讯同网同价,金融通兑通结。使沿黄城市带(群)成为“呼—包—银—兰”经济带的重要一极,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成为我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强势经济群。

中心城市功能得到提升,带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以银川为龙头,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为重点,县城为节点,深入乡村腹地的城乡一体发展格局。一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美银川市。突出“塞上湖城、回乡风情、西夏古都”特色,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注重发展总部经济,全面提升竞争力和带动力,建成西北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二是加快其他四个地级市的建设与发展。石嘴山市立足优化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培育新型产业,绿化美化环境,建成山水园林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吴忠市通过挖掘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内涵,深度开发穆斯林产业,建成商贸发达的滨河城市;中卫市突出“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品牌,建成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固原市立足多姿多彩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宁南山区中心城市。三是统筹城乡建设。明确主体功能区布局,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中心集镇,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提高到45%,位居西部第三;银川市的辐射带动力日益增强;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等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竞相发展,12个市县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亿元,2个县级市进入西部百强。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通宽带,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户户通电的目标。

(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宁夏紧紧抓住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放松,防沙治沙和封山禁牧成效显著,大六盘生态经济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工程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9.8%,成为全国第一个“人逼沙退”的省区。截至2007年底,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6.7万公顷,其中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分别减少37.9%和59.7%。退耕还林面积达471万亩,拥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3个,面积54.7万公顷。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

全区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不断下降。国家重点考核城市银川、石嘴山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比例分别达到89%和78%。黄河宁夏段水质达到Ⅲ到Ⅳ类。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较高水平,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三、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0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0.7%。全区初步实现小康。城镇新增就业24.9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了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范围。推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制定了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各类社保基金的管理,实现了保值增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低保标准。44万城乡特困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全面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农村五保户供养、教育救助、司法援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

(三)住房难和安全问题不断得到解决

建立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建成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485万平方米,采煤沉陷区和资源枯竭矿区困难职工迁居工程进展顺利、农垦职工安居工程建设解决了部分群众住房困难。塞上农民新居、危窑危房改造加快实施,13.3万农户住上新房。2007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26.97平方米。

突发公共事件、防灾减灾、重大疫情应对处置体系基本建立,战胜了持续干旱等自然灾害和禽流感等疫情。安全生产监管全面加强。产品质量与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解决了110万人、210万只家畜的饮水困难。

(四)扶贫开发大力推进

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绝对贫困人口由29.7万减少到5万左右。加强了南部山区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着力改善山区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人均2.5亩基本农田,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山区整体基本解决温饱。进入“十五”以来,自治区累计投入1亿多元少数民族专项发展资金,共实施316个扶贫解困项目。全面实施了“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近年来自治区投入教育事业的资金累计达8000多万元,陆续解决民族聚居地区学校学生宿舍紧缺、学生食堂条件差、计算机缺少等教育基础设施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2007年少数民族学生占全区高考人数入取率由5年前的18%增长到32.5%。

四、科技教育事业成就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科技事业大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科技教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到2007年,科技投入达到4.79亿元,拥有科研机构1104个,科技人员1.3万人。

(二)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2007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46.83亿元,各级各类学校2966所。提前一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国首创“三免一补”,98万中小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54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得到教科书和教辅资料,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重大历史性跨越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目前拥有普通高校13所,在校生62411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1.2%。

(三)文化、卫生事业大发展

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社会事业继续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普遍开展,民众文化生活不断繁荣。2007年,全区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7个,文化馆22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20个;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1.42%和96.67%;城乡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控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农民参合率达85%。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拥有卫生机构1530个,拥有病床1.89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5万人;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达到9.76‰;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竞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五、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

(一)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有力

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蓬勃发展,健康、文明的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涌现出一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提高,能够自觉的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政府的决策更进一步民主化和科学化。通过实施普法教育,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逐步提高。

(二)依法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认真执行《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狠抓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全面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

(三)民族宗教事业稳步发展

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发展。宣传贯彻《信访条例》,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宁夏”建设取得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