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诗教现代转型的理论破冰

传统诗教现代转型的理论破冰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诗教现代转型的理论破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个性探源宋湘绮摘 要:诗是最震撼心灵的艺术,诗教是中国特有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国外人文素质教育都重视各自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个性。改革开放以来,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得专业教育备受青睐,人文素质教育继续受到冷落。

传统诗教现代转型的理论破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个性探源

宋湘绮(1)

摘 要:诗是最震撼心灵的艺术,诗教是中国特有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传统诗教”强调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功能,忽视美育促进个性解放、情感鲜活、人格自立、精神自足的发展功能;严峻的是自“五四”以来,随着以文言为载体的古典诗词的教学和写作日渐式微,传统诗教难以为继,这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危机有着深层联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性的完善与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寻求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型,对于今天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全球意识下的“当代大学诗教”尊重诗词审美教育的民族性格,突破“传统诗教”的历史局限,在传承中创新,通过人类精神标高感召大学生,体验古今中外优秀诗作,滋养灵魂,感悟人生真谛,提升境界,培养大学生文雅的气质、平等、自由、创造的精神和独立人格。在新的坐标系中,诗词、新诗、外国诗歌在文化碰撞中自然演进,逐渐改变“五四”时期过激文化行为造成的百年诗教断层,挽救民族诗形,发扬民族文化个性。

关键词:传统诗教 当代大学诗教 人文精神 诗词 现代转型

一、当代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缺乏中华气质

“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 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

国外人文素质教育都重视各自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个性。美国受到古典教育和自由教育的影响,倡导“开明教育”,重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玛莱特博士认为,“开明教育”的根本责任是为了培养“人”和“公民”,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责任是为了人;英国政府的《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要点之一就是“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与增进人文学科的学术成就”,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一直是英国人文素质教育的传统特色;日本的《学校教育法》规定,大学不仅承担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智慧、道德和运用方面的能力”。德国、法国等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培养责任公民、陶冶人格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有各自文化个性的教育模式。大学不仅“具有教学和科研的职能”,而且还应加上“社会领袖的职能”,即成为造就学生心灵——造就公众心灵的“圣殿”。(2)

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忽略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得专业教育备受青睐,人文素质教育继续受到冷落。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丰硕成果时,却深切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困扰,仅仅把专业教育作为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的局限性很快就暴露出来:人文精神加剧流失,影响了正常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使学生在面对工作、人生中的具体问题时感到困惑,较难融入社会;部分高校校园人文生态恶化,人文精神贫乏,一些学生没有人生理想,缺乏责任感,人格低下,甚至“精神残疾”;价值观、道德观混乱,缺乏社会良知、缺乏合作意识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成了影响自身发展的硬伤。

1995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部分院校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面对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存在着一些偏颇与不足,其中人文素质教育薄弱尤其突出。教育部希望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我国大学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了不可估量的重要贡献。但也的确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所谓“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杨叔子先生认为“五重”是对的,而“五轻”是错的,后果是严重的。(3)

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8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共识。

不少学者提出人文素质课程化,开发了文史哲的综合读本和教材,课堂灌输人文精神;有的提出把工程性的学术转变为内在追求的学术,由知识型转变为思考型,培养学生对智慧的崇拜;有的提出注重从文化的厚度和人生的从容两个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的提出通过“三观、四有、四种基本素质”的训练。三观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四有即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四种基本素质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素质,国学教育素质,西方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和基本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有的提出人文素质教育应落实在对大学生精神素质的优化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上,还有提出对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探索。(4)

这些策略各有其合理性,共同的不足是强调从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角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重理性,轻滋养,实践模式薄弱,难以像传统诗教那样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是将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其目的在于陶冶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使学生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浸润着文化母体的胎气,传统诗教正是与民族性格水乳交融而源远流长,至今,儿童的启蒙教育还在朗读唐诗宋词,遗憾的是诗教起于吟诵,但不止于此,诗歌精神对民众觉悟、创造力的影响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目前,有待升华的“诗教”只在中、小学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没有形成有中华气质的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在大学生人格成型的关键时期注入精、气、神,才能充分发挥诗教的作用,造就独立自主、有创造精神民族脊梁。

“任何民族的前进,都只能以本民族为行动主体。民族思维方式的改进和变革,绝不可能从白纸上做起,不可能也不应当把原有的传统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而去全盘接受人家的东西。别人走过的路,只能供我们借鉴,而不可能重蹈,因为我们有自己的过去。” (5)缺乏对民族性格和传统延续的深刻认识,我们对传统诗教的优势和局限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大学阶段彻底抛开具有民族文化个性的诗教模式,重教化,轻感性,更是错失了促进人文素质觉悟的良机,清末(1905年)维新运动的影响下“废科举、设学校”是中国现代文化秩序大变动的开端,至今已逾百年,我们仍没有建立起比诗教更适合“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重温一个伟大的开端,并不是扭转回到以前的,对现在而言还是熟知的,仅仅需要模仿一下就行的东西上去,而是要更原初地重新开始这个东西,并且伴随着一切陌生的、暗淡不明的变幻不定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一个真实的开端随身携带着的”(6)。返回开端是一种辩证思想,开端包含着全部丰富性,任何思想发展的“进行”无不从开端出发,回到诗教,是回到一个民族伟大的开端,传统、现代、未来的人文素质教育都蕴含在诗教开端的无限可能性中。

二、传统诗教的优势与局限

1999年,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在“全国第十二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上作了“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的主题报告,当时的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到会发表讲话并表示积极支持,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当代大学诗教整装待发,迈开第一步要跨越的不仅是观念,还有文化断层,不仅关系诗教模式的生命力,还深刻影响到民族诗形的未来出路,与诗词的当代声誉和前途、与新诗旧诗的百年纠葛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诗词进大学校园”至今举步维艰的原因。

2006年,“诗教”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规划纲要》,第七款“民族文化保护”中第30条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7)吟诵古典诗词只是诗教的起步,或者说只是“诗教”的形式,重要的是“诗教”的实质,它提供的生命营养,能在觉悟中提升人格的力量,珍贵的是传统诗教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表现出我们民族文化中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

中国传统诗学观强调诗歌以表达人的政治思想抱负为主要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言志的诗来认识社会,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诗所言之“志”的性质,强调言志的诗必须具有能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们,并对人们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使我们民族性格温润、情理融合,以诗国傲立东方,当代诗教回到“诗”这个人文素质教育的着力点正源于此,诗是时代的鼓点,正如北岛所说:“诗歌在中国现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诗歌带动了一个民族的巨大变化”真正的诗揭露了现实的矛盾,喊出了人的心声,推动时代前进(8)

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任何文化现象都是历史的、具体的,都可能包含正负价值两个方面,传统诗教也是如此,其局限主要体现在十分重视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功能,要求通过道德情感的培养来规范个性情感,忽略了美育促进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发展功能,这种只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功能,在个体功能中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功能中只重视政治功能而排除经济、文化等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暴露。“传统诗教”实质上是一种伦理化的美育观(9)。封建专制道德对人的活力的束缚也由此成为我们必须突破的囹圄。

孔子提倡的“无邪”,到后来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以至“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无不统摄在诗之“志”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这一铁腕之下,这只手因为触及了诗歌那道德、情操、智慧的来源的高贵命门,而有力地握住了中华民族文化主脉,统治者要求诗教必须承担起使人们具有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的德行,专制的文明一方面使人文明了;另一方面为了巩固集权统治也从某种程度上强力扼制了人的自我意识、自由精神、创造活力,温和谨慎难免故步自封,专制下自由的强音愈来愈弱,因循守旧窒息了创造的火花。

伦理化是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特点,是大一统的工具,“和为贵”消解不了人性的矛盾,生命的非伦理化决定了冲突是和谐的本质,伦理的教化难以培养平等、自由、创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人格,当今世界物欲膨胀,在利益原则的驱使下,人性的完善与全面发展受到更加严重的挑战,寻求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型,对于我们今天重建审美教育体系,无疑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在以商品化为主导的消费性数字化时代,快餐文化席卷全球,人们消磨了读诗的雅兴,进入了读图时代的消遣,诗教似乎渐行渐远,但物质极度享受也潜藏着更深的精神危机,“时代之所以贫困,乃是由于它缺少对痛苦、死亡和爱的本质的无蔽”(10)

现代中国是一个全方位发生大变革的特殊时代,工业时代、商业时代、信息时代同步挤压传统观念,专制文明轰然崩溃,废墟上建立人的文明,要靠有独立健康的人格的人,千年专制泯灭了个体的自我,“现代人”的诞生如此艰难,从王国维的困惑、鲁迅的绝望……海子的死,无不说明今天依然是一个“贫困”的时代。

“五四”距今九十多年了,合理合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秩序尚未建立,国人的自我意识在小我融入大我的民族主义激情中所剩无几,“民族主义,也可称作本能的爱国主义,它坚信要保卫民族的尊严,掌握民族发展的自主性,民族主义的依赖性很明显。因为它自己提不出如何达成它的目标的方案与策略,它依赖具有建国方案与策略的其他意识形态的支持,在支持的同时,其他意识形态,尤其是代表某种政治利益的意识形态,很容易对之操纵与利用”(11),深切反思新文化运动、“文革”,追溯我们民族历史上一幕幕悲剧,不让灾难以另一个形式发生的唯一办法是造就“个体”独立的人格和警醒的觉悟,这样的“个体”才可能不受操纵而对自己、对民族、对人类负责。

当价值迷茫、道德沦丧让我们胆战心惊时,诗对民族的命运不会无动于衷,“天安门诗抄”的亮光划破黑暗长夜,是诗的星斗照亮历史的天空,人文素质关系着公民的价值观,是国魂、国力、国运的根基,在时代最需要诗唤起人的精神觉悟的时候,诗教的春天就会来临,来临的诗教不再是传统诗教,它带着时代的气息和现代的风韵,正在路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严峻的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以文言为载体的古典诗词的教学和写作日渐式微,传统诗教难以为继,诗词的创新与诗教的兴衰密切相关,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危机有着深层联系,当代诗词如何在创新中恢复声誉?“诗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克服传统诗教的局限,形成中华气质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一直困惑着人文教育工作者。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文化已经遭到大规模的同化和改写,诗歌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当代大学诗教承担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中国高等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在办学条件、培养规模、科技进步、社会服务诸方面确实已有长足进展,“硬实力”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确实远非昔日所能相比,但是,注重功利效应,放逐精神使命;重手段技巧训练,轻长远的精神濡养、人格培植、心灵建构,人文素质教育严重滑坡,急需突破“传统诗教”的历史局限,发挥诗教启智、立德、燃情、育美、创新的教育功能,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恢弘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诗教作为传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型,是事关千秋的教育大计,诗魂即民族魂,同时,诗教也肩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责任,事关中国现代民族诗形(12)的生死存亡。

三、当代大学诗教是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型

“传统诗教”通过“现代转型”才能突破历史局限,笔者认为,诗教模式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当代大学诗教运用这个符合民族审美心理的模式,以开放的胸怀,站在全球视野上,通过人类精神标高感召大学生,梁宗岱曾言:“一切伟大的诗都是直接诉诸我们底整体,灵与肉,心灵与官能的。它不独要使我们得到美感的悦乐,并且要指引我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底奥义。”(13)当代大学诗教尊重而不限于旧体诗词,反思伦理化中国封建专制文化对人的钳制,以开放的胸襟海纳百川,沐浴民主、自由、平等的人类曙光,在传统诗教的平台上,拉开现代诗教的帷幕,诗教不再是教导,而是引领学生带着悲悯情怀感悟古、今、中、外伟大诗作,理解诗之真谛,使学生领会到丰富的人生哲理,引起心灵的共鸣、唤醒精神自觉和创造意识。

诗词会在新坐标系中,在与新诗、外国诗歌的碰撞中自然演进,挽救民族诗形的同时,也挽救诗教的铸造力,将个人修养、社会和谐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结合起来,追求审美人生境界,在旧体诗词鉴赏感悟的基础上,增加外国诗歌、新诗的比较与鉴赏,诗教不仅仅是学习古典诗词,还要在接受西方诗学精髓的过程中延续发展中国文化传统;还要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中感悟沧桑巨变,为后人创作属于我们时代的诗,自由诗形和民族诗形是中国诗歌的“西装”和“古装”,鼓励有创作兴趣和潜力的大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诗形,引导他们走上创作之路,薪火相传,传统是个开放的过程,我们今天传到未来的也是传统,多元并存的中国诗歌健康生态将挽救旧体诗词在“五四”运动文化干预后的衰退,走上民族诗体自然演进的正轨。

“当代大学诗教”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全球意识,“所谓全球意识,就是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的共同利益,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限制,以全球视野去考察、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一种思维方式。”(14)在传统诗教现代转型的问题上,抓住人类共同利益和人类文化共同性两个特点,把握现代化与现代性、稳定与自由、民生与民主、国家利益与个人权利相互关系中二者的均衡,“一切伟大的诗”都会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需要我们消化吸收反思,一个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在发展中创造的,不是靠固守的,要保住优秀成分,就要颠覆不优秀的另一部分,害怕外来文化碰撞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诗学有三大传统:诗言志、诗缘情、诗闲适,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鉴赏“外国经典诗歌”,吸收西方诗学传统所强调的美与真的统一,注重艺术的认识价值,这一点纳入了诗教视野,将弥补中国传统诗教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的缺失,艺术的认识价值对伦理价值的补充和反思是促进现代人精神构建和文化秩序重建的重要途径。“现代人”的诞生如此艰难,经受自由、理性、民主、法治、人权、和谐、和平、人道这些现代核心价值观念彻底洗礼,是意识形态领域 “改革开放”。

“当代大学诗教”源起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时间开始于“五四”运动。“今天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在于以西方现成的理论为肯定的对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否定。其结果是,我们拥有的只能是西方文化的存在,在根本上,上述否定和肯定都属于现实性的文化运动,不可能真正产生不同的事物,本体性的否定强调:只有对中西方既定思想同时采取批判的态度,其批判所依据的尺度和产生的成果,才能保证既区别于西方理论,又能区别于中国传统的理论,也区别于所谓的中西融合说……批判在逻辑上优先于创造。任何创造都是建立在对既定现实问题局限的发现、感知、体验的基础上。”(15)由此,古典诗词、西方诗歌都成为诗教活动批判和创造的材料,产生出滋养现代民族精神的营养。

中国社会的转型已经不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政治与法律制度的转型问题,二者的协调同步要靠中国现代性民族精神的诞生,个体的觉悟、境界是民族精神的主体,这个纠结百年的难题对人文素质教育者是一个有历史使命的学术关卡。现代性在中国是以非常激进的方式登上中国文化舞台的,中国本身的历史文化中奇缺现代性资源,遭遇外国列强瓜分的危机时,本来无能的统治阶级集团和士大夫阶层的失败,使中国从狂暴撕咬自己的历史传统中开始现代性的道路,撕咬祸害自身的毒瘤是一种痛爱,但一直反咬,就会吞噬自己的命根,一百年过去了,中国现代性与古代性对话的背景和心态变了,中国的根、中国的土、中国的问题理性置于世界的视野,在诗教和诗词转型的问题上,就有了主心骨,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危机中诗教模式凸现了传统优势,也暴露了内容伦理化“大一统”的局限,正本清源,我们发现诗教更多的可能性被千年来路上的荆棘遮蔽,走向未来,就必须披荆斩棘发掘诗教未完成的可能性。

“当代大学诗教”的本质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自觉”的生成性有力抵制传统教化的灌输性,自觉在艺术过程中是自我实现的觉悟,而不是由他力的作用而实现。“自觉是现代艺术中的一个普遍的标准。也就是……受者应该是独立地面对作品及艺术活动而自我觉悟到对艺术的自己的解释,而不是接受作者的解释。”(16)“一切伟大的诗”在“当代大学诗教”中都只是“半成品”,读者在阅读体验中“自觉”,这一点,中国感悟诗学传统与现代艺术作用机制异曲同工,一切诗都不是既定观念的载体,诗与思关系着人性、国民性从无知懵懂到自觉的努力。

传统诗教的对象——学生将从的“客体”变为“主体”,教师只是用诗歌文本酝酿诗情画意的导演和画外音,“主体”自由思想、自由表达、自由行使道德意志,完成诗教从“教化”到“自觉”、从德性教育到智性教育的革命,在悲悯情怀中静静成长起以自我意识、自由、理性为核心的现代价值观是深化改革、维护现代文明秩序、实现基层民主的关键稳定因素和保障。

作为人文素质课程的“诗教”与大学中文专业所进行的古典文学课程也不同,其目标是了解、领悟,创造,重在浸润、滋养和精神成长的过程。诗,作为一个引起自觉的文本诱因,其本身的形式与功能的最终意义在于使受者觉悟,觉悟不是被教诲的,是主体生发的,这是现代诗教观与传统诗教观的本质区别。

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可以同步进行。

理论上,加强诗词美学研究,旧体诗词活跃的时候,在感悟诗学传统中,旧“体”诗词中包含的形式密码与诗意的生成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少以理性方式深入到诗词的内部结构,在宏观的“文”与“道”的研究与文体研究之类“技艺”之间缺乏一个过渡性空间,即,“艺术”和 “审美”的中介,专门化的艺术哲学并没有真正具体地进入诗话词话,分析诗词与构成诗词的因素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恰恰是诗词神秘的美感源头,蕴含着感染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机制,用诗的法度思理对它进行规范和升华,揭示诗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逻辑关系,有的放矢,拯救价值迷失的现代灵魂,这对诗教的现代转型至关重要,这也是现代民族是诗形的摇篮。

实践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参考赵兴奎编制的USSR调查问卷,根据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内容的广泛性、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评价机制的指导性、评价客体的自律性、教育效果的潜隐性及其表征的多样性与模糊性等特点,编制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发现问题,提高诗歌感悟教育的针对性。

(2)高校人文素质诗教课程开发

编写《大学生诗教导读》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开发,作为讲座或选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设置。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普适性的人类文化价值通识教育出发,选编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在文字导读、多媒体视频中结合民主、科学、自由等现代理念进行点拨、朗诵、感悟、发人深省,想让渴望“精神成人”的当代大学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建设诗教试题库、课件素材、教案集锦、科研论文、视频录像、音像资料等现代诗教课程资源,形成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可资借鉴、学习、利用、交流的感悟教学模式。开展实验研究,选取试点院校,在其工作指导方针中加入诗教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为学生开设具体的课程和活动计划,进行现代诗教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的、系统化的研究。

(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综合研究

深入探求诗词美学与民族性格、诗与人生、诗与民族精神等理论研究,探索“诗教”的渊源、核心和未来,综合研究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实施方案计划、管理机构、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等内容,发挥诗歌的审美功能,挖掘感悟诗学传统中的宝藏,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引导大学生切实体验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是中国文化的真谛所在,创造当代中国特色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彰显民族文化个性。

【注释】

(1)宋湘绮(1969—),女,湖南湘阴人,中南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学。

(2)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

(3)杨叔子. 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M/OL]. http://www.frchina.net/forumnew/viewthread.php?tid=6968.

(4)冯雷. 大学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06-01-10.

(5)张岱年,成中英,等. 中国思维偏向[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5.

(6)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9.

(7)http://culture.people.com.cn/GB/51841/51987/70050/index.html.

(8)1980年在南宁召开的全国当代诗歌研讨会情况的有关报道.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1)[G].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56.

(9)李红. 中国传统诗教批判[M/OL]. http://202.197.69.2/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8.

(10)海德格尔. 林中路[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88.

(11)林毓生. 认识五四、认同五四——迟到的纪念[J]. 读书,2009(4).

(12)中国现代民族诗形:旧体诗在国外被誉为“中国诗形”,现代汉语替代古代汉语后“中国诗形”的现代转型就是中国现代民族诗形。它是一种遵循现代汉语规律、融会现代艺术观念,创新艺术规范,重构古体、穿越古典的新诗形;是映象现代生命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从适合古汉语的格律所限制的旧形式中创造出一个新的适合现代汉语的、能贴近现代灵魂的诗歌形式;是在对传统诗形自觉尊重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创造性赋予传统艺术形式以现代美学意义;是以当代中国人的活动和行为为支点的一个古、今、中、外诗学的四方对话的结果,是“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现代汉语发展中诗体运动的必然产物。

(13)梁宗岱. 谈诗[A]. 梁宗岱文集(评论卷)[C].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84.

(14)蔡拓. 国际关系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404.

(15)吴炫. 穿越中国当代思想[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21.

(16)朱青生. 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