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简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简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的本质在于“文”“化”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塑造(化人)着重的是内在性或道德性。显然,传统社会中所形成的文化理想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了。传统文化或者狭义上说的国学,是我们创造21世纪中华文明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我们创造21世纪中华文明的宝贵资源。这种困境迫切需要突破,要继承中华文明的精髓,重塑新的文化品格。这其中有内在性的道德修养,也有外在性的对法律的敬畏与遵从和基本行为规范的确立。

文化的本质在于“文”“化”人。文与质相对,质是朴质,是原生的,自然的;文是文饰,是后来的,人为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塑造(化人)着重的是内在性或道德性。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离娄上》)又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强调的都是坚持内在的道德人格与操守,不主张向外的进取与拓展。到汉代,更从天的角度确立了社会的大格局大秩序,余下的问题只是人如何能更好地适应这一恒定的大格局大秩序。从此一路下来,无不以“君子”为楷模,以“贤良”为标准,以“文”“化”人。所不同的是因时代条件有所变化,历史境遇的差异和个人人生道路的区别,又产生出不同的内省之学。当然不仅是内在人格的修养,同时要表现出对农耕社会文明等级秩序的维护,以及当这个秩序失范时的呼喊抗争。由“内”及“外”,由“己”及“人”,所谓“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社会有道,君子有德,风俗淳良,百姓安居乐业,是传统文明的最高理想境界。而这一切的理论预设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动中的社会,而且这个变动的频度越来越大。这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区别。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朝代更替,治乱相续,但都是在农耕社会框架内的同质性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文化模式也一直传承下来。但到了近代,剧变产生了,如清末王国维所言,当时的中国遭遇到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到了21世纪,变化的趋势更加复杂。现代社会的变动以技术进步带动资本扩张、商品流动为契机,而当代,更有高技术、互联网这样的翅膀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人员、信息乃至符号流动的速度和范围,以至形成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潮流。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身其外。显然,传统社会中所形成的文化理想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了。但是,浸润了中国两千年的传统文化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消失,它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情感态度、行为模式、审美趣味等等。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历史创造是这样,文化创造同样如此。传统文化或者狭义上说的国学,是我们创造21世纪中华文明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我们创造21世纪中华文明的宝贵资源。为此,我们要认清21世纪的特征和要求,认清21世纪的中华文明应该是什么样的文明,才有可能在承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毫无疑问,注重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以“文”“化”人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绵延不绝的基因。正是那些正心诚意、 自强不息、修身齐家的士君子传承文化、模范乡里,社会动乱时挺身而出,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或者说是注重人的“内在性”为特征的文化对固定传统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很好的维护作用,它与传统社会双向生成,互为条件。从另一角度看,这种文化是皇权等级制度下的“子民”文化,它维系的是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社会成员不是在一个规定的格局中和规定的角色中修炼完善自身,而是要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去确立自我,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既有内在性道德性,也有外在性或非道德性。非道德性不是不道德、反道德,而是不涉道德。人们工作首先是自己谋生的需要,而首先不是为社会做贡献的需要。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不偷窃、不欺诈、遵守公共秩序,只是对社会人的基本要求,而不涉道德问题。而偷窃、欺诈、坑蒙拐骗违反的不是道德而是法律。不计私利的道德要求是高一级的要求。

在当代,由于传统文化自身的缺陷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需求,“天下为公”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难予寻找到其生长的社会基础,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又没有树立,普遍性的道德沦丧、价值迷失、行为无据造成了文化的困境。这种困境迫切需要突破,要继承中华文明的精髓,重塑新的文化品格。要从传统的道德人(道德主体)走向新的责任人(责任主体),从“内在性”向“外在性”生成。新的责任之责,既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责,更是对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之责。这其中有内在性的道德修养,也有外在性的对法律的敬畏与遵从和基本行为规范的确立。法律界有句名言,法律如何得不到信仰,再好的法律也是没用的。

传统社会中,受教育是一种特权,国学也是少数士人的专利,传统道德由知识阶层向下渗透,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今天,受教育是一种义务,知识学问也是公共文化资源。国学不能随着传统社会的终结而终结,而应该在新文明的创造中发挥其蕴含的价值。一方面是根据时代的需要深入挖掘整理阐释,我们古人的很多智慧并没有被现代人所知晓,这些智慧在学理的层面也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的;一方面明白贴近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不需要树立多么高尚的道德楷模,只需要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节,待人处事的诚意。在中小学教育中,通过古代诗文的学习熏陶培养对古代文化的感知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国学教育既不能是高头讲章,也不能简单复制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之类在大、中、小学诵读就只能是有关教育机构的噱头。一定要立足于现实,开发出新的国学教育资源。

21世纪的中华文明是平等有礼、独立自强、包容和谐的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