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4]王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关系_现代社会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问题,成了影响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对这两者的关系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现代化进程有赖于传统文化的变革。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发展决定的,但是社会文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东西,它也会有力地反作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同本质上与农业经济相联系的传统文化发生矛盾和冲突。我国传统文化是喜一不喜多,喜静不喜动,喜闭不喜开,喜和不喜争,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正是要求开放、搞活、竞争、多样化,因此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要求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必然会发生的,是不可避免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来自各种旧观念和旧习惯势力的重重阻力。我们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勇于变革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切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东西,才能反过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第二,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不能与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对立。文化具有继承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都不可能中断自己文化发展的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千百年历史逐渐积淀的结果,它在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要想改变它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的变革本身也必定是一个历史过程。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必然会以各种形式顽强地证明它的存在,并对社会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既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勇于变革那些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旧传统、旧观念,又不能主观主义地完全脱离原有的文化基础搞改革。任何改革措施,如果与人民群众的原有观念和社会心理习惯严重对立,就很难取得成功。任何脱离中国现实状况的企图过激地变革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做法对于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只会是有害而无益的。

第三,我国的现代化一定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化。社会文化归根结底是受经济和社会发展制约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任何不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旧传统、旧观念,不管它多么顽固,终将成为历史的东西,终将被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所代替。然而,即使到那时,我国的现代化也一定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我国的文化也不会全盘西化,而一定会是既充满时代精神的、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光辉灿烂的新文化。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文化?它具有哪些特性?

2.可以从哪些角度对文化的构成作出分析?

3.阐述文化的社会功能。

4.文化具有哪些运行规律?

5.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释】

[1]《原始文化》,1871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3页。

[4]王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5]姜义华:《中国国民性问题析论》,《复旦学报》1980年第1期。

[6]参见王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7]参见《费正清有关中国文化的观点》,《社科信息》1993年第10期。

[8]《亚洲的繁荣与儒教资本主义》,《经理》(日)月刊1993年3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