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银行业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银行业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 银行业起源及其发展历程银行业情景张然今年26岁,刚硕士毕业就在一所大学找到了一份教师工作。1587年,世界上第一家银行在威尼斯诞生,开创了商业银行的先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升昌。

1.1 银行业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银行业情景

张然今年26岁,刚硕士毕业就在一所大学找到了一份教师工作。她刚去单位报到,单位就给了她一张3万元的支票作为安家费。可是她从未接触过支票,以前读书时也很少到银行办理业务。这时,善于研究的她对银行产生了兴趣,很想知道银行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

商业银行的诞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13—14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到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形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成长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新式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贸易活动也逐渐增强。商业活动越繁盛,商品经济越发达,交易对象对信用的要求越高,商业银行由此产生。1587年,世界上第一家银行在威尼斯诞生,开创了商业银行的先河。

1.1.1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银行是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早期银行业的产生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而日渐成熟(如图1‐1所示)。

图1‐1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示意图

●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商业银行业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当时寺院比较富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了使财富发挥最大的效用,寺院开始对外放债。此时出现了类似本票的文书。

公元前400年的希腊,一些寺院、公共团体以及各种私人商号,开始从事金银珠宝的保管业务,并收取一定的保管费,但此时的这类机构不从事放贷业务。

公元前200年,在意大利罗马出现既经营货币兑换业务,又经营货币放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具有了现代商业银行的雏形,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13世纪,地中海沿岸国际贸易发达,特别是意大利威尼斯贸易发达,各国商人汇集于此。由于各国货币不一致造成交易困难,于是原来从事商品贸易的商人中分化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不同货币兑换业务。他们坐在闹市区,久而久之被人们称为“坐板凳的人”,意大利语为“Banca”,“银行”的英文名称“Bank”即由此衍生而来。

14世纪中叶,银行业由意大利扩展到整个欧洲。1580年,历史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早期银行——意大利威尼斯银行成立。相继还出现了米兰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汉堡银行、纽伦堡银行和斯德哥尔摩银行。

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现代银行业逐渐成熟。在英国,金匠和金商经常按客户要求代为保管金银,并签发代管收据,这种收据成为票据的雏形。

随着18、19世纪产业革命在英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在此背景下,商业的发达对资金的要求也加大。而早期银行的贷款利率过高,因而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样,早期银行不再能满足现代先进生产关系的需要,从而急需建立既能大量汇集闲置货币资本,又能以适度利率向资本家提供贷款的现代资本主义商业银行。

●中国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起源于南北朝的寺庙经营典当行业,这与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有着类似之处,即都是基于寺院是大量金银的汇集之地以及寺庙具有的高度信用而产生最原始的放贷业务。唐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极其发达,西域边境贸易以及我国沿海口岸的对外贸易,使得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远销国外,同时国外的商品也进入中国境内。贸易的发达,必然带动交易货币的发展,金银货币、唐朝的飞钱、宋朝的交子都记载了当时商业活动的发达以及银行业的萌芽。

明朝郑和下西洋拓展了泉州、广州的海港贸易,扩大了东南亚贸易航线。在“天朝大国”的封闭思想下,看似繁茂的海上贸易逐步走向衰落。此时,在中国内陆,山西票号的兴起却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可以说,明清时期发达的当铺、银庄(票号)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商业银行的诞生。

可是,在中国近代早期的商业银行不同于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中国的钱庄、票号发展的基础不是服务于社会化大生产,而是商品经济发达基础上形成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主义制度压迫下的一种变态的、非正常成长的银行发展模式。它们的经营对象主要是大地主阶级、王公贵族和朝廷官员,通过保管、放贷业务的官商勾结方式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和政治腐败的要求,甚至还要受到他们的盘剥压榨,这显然不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虽然由晋商凭着坚韧的毅力、开拓创新精神开创的票号取得了“汇通天下”的辉煌成绩,可是只要其还处于中国的封建制度环境下,那么从诞生之初其实就注定了这些钱庄、票号必然走向衰落和灭亡。

放眼看世界

晋商与“汇通天下”的山西票号

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如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的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经济实力,可以从这个事情反映出来。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晋商开始主要承揽汇兑业务,后来也进行存放款等业务。山西商帮除在国内设立票号外,还在国外如朝鲜新义州、韩国仁川和日本大阪、神户、横滨、东京等地设立了票号。随着山西票号业务的发展,在山西票号内部,还出现了山西平遥、祁县、太谷三大帮。这种帮是以总号的所在地来区别,即总号设在平遥县的为平帮,总号设在祁县的为祁帮,总号设在太谷县的为太帮或谷帮。平、祁、太三帮里面,以平遥帮最早,票庄的先锋日升昌、蔚泰厚总号都在平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升昌。日升昌票号成立后,营业繁荣,业务发展迅速,到道光三十年(1850)已在北京、苏州、扬州、重庆、三原、开封、广州、汉口、常德、南昌、西安、长沙、成都、清江浦(在江苏)、济南、张家口、天津、河口(在江西)等18个城镇建立了分号,到光绪十二年(1886)以后又陆续在沙市、上海、杭州、湘潭、桂林五城镇增设五个分号。据日升昌在北京等14个分号统计,仅光绪三十二年(1906)这个账期即获利583762银两。如道光初年(1821)平遥的日升昌,财东李正华,资本金32万两;渠家的百川通,资本金16万两;祁县乔家的大德通资本金24万两等。

(资料来源:黄鉴晖,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商业银行的发展及现状

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建立与资本主义生产和经营相一致的现代商业银行。一般来说,西方现代意义的商业银行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建立起来的。

※从旧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 早期的银行建立时贷款利率很高,大致在20%~30%,属于高利贷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在国家干预和银行间相互竞争下,一些高利贷银行主动降低利率,顺应新的生产关系和时代变化,经过改制,“脱胎换骨”转变为新的商业银行,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 这是现代商业银行建立的主要形式。按照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商业银行。1694年,在英国政府的特许下,历史上第一家按照资本主义股份制建立起来的商业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诞生,这也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业的诞生。

20世纪以来,金融全球化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金融系统迈向新的纪元。商业银行在推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银行业务越来越多样化,不仅不限于存款、贷款和货币兑换业务,还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以及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信息咨询、租赁等提供的金融服务。银行资本也越来越集中,20世纪90年代掀起了并购热潮,许多大的银行商业集团随之诞生,垄断加剧。跨国银行也因其巨无霸的金融地位,促使资本大量集中,成为全球货币和资本流动的主要承担者。此外,银行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多样化、风险管理功能化和业务经营电子化都成为现代银行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1.2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7世纪,商业银行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货币、信用和经济的联系,但当时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扩展促使其弊端暴露,如各自独立的发展模式,缺少统一协调的银行体系,资金在各个银行之间的清算和票据业务都开始不能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交易市场。因此,建立一个稳定的信用制度和银行体系势在必行,国家则充当了推动这一体系建立的主角。由于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赋予特权并要求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接受,当整个经济社会体系都开始适应这种特权赋予形式时,中央银行就诞生了。

●西方的中央银行

西方中央银行的产生和中央制度的形成迄今大致有300多年的历史,并以欧美为主。这些银行大多由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制或国家直接注资而形成,并由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巩固其中央银行的地位,形成“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对其他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影响力。

放眼看世界

英格兰银行——“银行的银行”的形成

自1694年英国银行法产生,英格兰银行开始运作,之后逐步转换职能,1694年至今作为英国的中央银行,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金融机构。1694年根据英王特许成立,股本120万镑,向社会募集。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过资本总额的钞票发行权,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垫款。

到1833年,英格兰银行取得钞票无限法偿的资格。1844年,英国国会通过《银行特许条例》(即《比尔条例》),规定英格兰银行分为发行部与银行部;发行部负责以1400万镑的证券及营业上不必要的金属贮藏的总和发行等额的银行券;其他已取得发行权的银行的发行定额也规定下来。

此后,英格兰银行逐渐垄断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至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凭其日益提高的地位承担商业银行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划拨冲销、票据交换的最后清偿等业务,在经济繁荣之时接受商业银行的票据再贴现,而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中则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由此而取得了商业银行的信任,并最终确立了“银行的银行”的地位。

(资料来源: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b71212896529647d27285218.html)

●中国的中央银行

清朝时期 中国的中央银行萌芽较晚,且与西方的股份制银行有着本质的区别。最早的中央银行是1905年由清政府注资20万两白银在北京成立的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随着成立的交通银行负责发行货币和经办铁路、轮船、电报、邮政等部门的一切收支,与大清银行共同分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1909年,清政府将纸币发行大权集中于大清银行。

※民国时期 1912年,袁世凯组建北京政府,对大清银行改组成立中央银行,负责纸币发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央银行条例》,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成立了中央银行,总部设在上海,负责统一币值、统一金库及调剂金融,发行兑换券、铸造和发行国币等特权。

苏维埃政府时期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湖南衡山成立了第一农民银行,发行白布印制的票币,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设立的人民银行。1931年,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1935年成立西北分行,总部设在延安,负责财政筹措经费、支持战争开支。

※新中国时期 1948年,在原解放区的华北银行、西北银行、北海银行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银行金融系统业也逐步成熟和完善。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发行权、筹措资金、稳定币值和宏观调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