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用管理的现状

信用管理的现状

时间:2022-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2.3 信用管理的现状1.国外信用管理的现状在西方,信用评级制度的发育很早,古罗马时代就已形成了一些信用分析的基本原则,如在放债之前对债务人的借款用途、财产状况、偿还能力等进行充分调查,以便防范放贷风险的发生。近日,中国企业资信网又推出了网上信用调查“一条龙

6.2.3 信用管理的现状

1.国外信用管理的现状

在西方,信用评级制度的发育很早,古罗马时代就已形成了一些信用分析的基本原则,如在放债之前对债务人的借款用途、财产状况、偿还能力等进行充分调查,以便防范放贷风险的发生。当社会发展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基础面临崩溃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准确客观地评估相关经济实体的信用情况及信用风险的体制,于是现代化的信用评估制度产生了。1837年路易斯·塔班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商业性信用评级机构,1849年约翰·布拉斯特建立了自己的评级机构并于1857年出版了第一本信用评级指南。1909年,美国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发表了债券评级的观点,使信用评级首次进入证券市场。1916年,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开始从事信贷分析与评价,将信用评级应用到对信贷客户违约风险的评级上。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大量固定收益类债券因发行者无力偿债而使投资者损失惨重,之后在美国证券市场上信用评级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为使国家主要机构投资者不因信用风险而遭受大的损失,政府部门开始限制政府养老基金、储备银行和保险公司等购买一定级别以下的债券。

现代信用评估在西方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其业务领域不断扩大、种类日趋繁多、作用更加重要。从业务种类来看,现代西方信用评估的种类可分为六大体系:①主权评估;②企业评估;③金融机构评估;④保险公司评估;⑤基金评估,主要是对货币市场基金、共同债券基金的评估;⑥结构融资评估。

西方信用评估主要由各种独立设置的中介机构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按市场化规律进行运作,各种金融机构自己内部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内部评级系统。西方信用评估的中介机构按其业务类别可分为公司信用评估机构、中小型工商企业信用评估机构与消费信用评估机构三大类。为保证这些社会中介评估机构信用评估结果的公正性与权威性,西方各国都规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包括对获取准确资讯信息的保障机制,对信用评估结果公正性的监督机制,对评估信息正当使用的管理机制等。以美国为例,为保障中介机构获取、使用真实、准确的资信信息,《公正信用报告法》规定任何时候消费者由于信用报告的原因被拒绝提供贷款,签发信用报告的机构应将这一事实与报告者的名称、地址通知该消费者。消费者可以要求获得由某一信用报告机构发布的信息来源和任何报告者的身份;《诚实贷款法》则要求消费者与贷款者披露信用条件或贷款条件,以便购买者比较不同的条件,从而作出最好的资金安排。为保障中介机构合法、公正地履行评估职责,美国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政府部门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对这些中介机构评估结果的公正性进行监督;另外,行业自律组织也可依照行业规定对独立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估活动进行自律性监督。为保障信用评估结果的正当使用,美国还通过充分有效的市场化运作,形成了信用评估信息的公开发布、有偿使用机制与违规惩罚机制,任何违规发布与使用信用评估结果的机构与个人将面临来自管理层的惩罚与来自受害者的损害赔偿诉讼。

2.国内信用管理现状

我国信用评估制度建设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1995年3月由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1995年5月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商业银行法》与该年6月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通过的《担保法》构建了我国初步的银行信用制度,其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一系列信用管理办法以及各商业银行自行发布了一些信用评估办法。根据这些法律与办法,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前必须对借款人进行资信评估,这种评估行为作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为贯彻上述法律法规中规定的银行贷款信用评估原则,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8月16日发布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该试行办法规定以发放贷款卡与建立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为银行对借款人资信进行管理的手段。该办法比较详细地规定了贷款卡的发放、登记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使用程序与原则以及主管部门、配套措施等。根据该办法规定,各金融机构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应查验借款人的贷款卡并通过银行登记咨询系统查询借款人贷款卡的状态和借款人的资信情况,并将其所办理的信贷业务及时、完整地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内登录有关数据。

关于消费信用评估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2月发布了《关于开发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信用登记制度。该意见规定:在当前我国个人信用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各金融机构要先从银行信用记录做起,对每一位消费贷款客户建立个人档案,登记有关情况作为历史资料留存,同时要做好信用记录信息共享,为有效防范消费信贷中的金融风险创造一定的条件。根据该意见,我国已经开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广州等)试行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制度。2000年4月1日,中国开始实行储蓄实名制,这不仅是金融业的一次重大改革,同时为中国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简化今后的消费信贷手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开始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质量检查、统一公告登录”的原则组建社会中介信用评估机构,并取得较好成绩。但与国外先进经验相比,我国信用评估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信用法制不健全;信用评估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信用评估结果正当使用原则没有建立起来;信用评估法律的配套法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1)企业信用现状分析

一些专家学者呼吁,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尤其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状况已严重恶化,如不及早整治,金融业以及整个经济迟早要出大问题。这并非危言耸听。假商标、假烟、假酒、假药、假文凭、假身份证,以致冒名记者、冒名领导满天飞,制假贩假、不守信用、不践成约的现象已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不少企业敏锐地意识到经济信息与电子商务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巨大影响,在电子商务资信环境建设上有了重要进展,如“中国企业资信网”作为国内全面反映企业资信情况的专业网站顺应了建设电子商务宏观环境的要求而产生。近日,中国企业资信网又推出了网上信用调查“一条龙”服务,使企业信用调查更加方便、快捷,更贴近企业电子商务的需求,使网上交易有了更大的安全保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中国所特有的问题:

①企业之间信用意识淡薄。首先,表现在企业交易合同的履约率低,大部分合同没有得到认真履行。其次,表现为企业间“三角债”现象有增无减,甚至超过了“三角”,而形成“债务链”。中国企业没有守信按时清偿债务的动力,也缺乏按时清偿债务的压力。中国企业普遍存在拖欠银行贷款、企业“三角债”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顽疾,经济管理部门想尽了办法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好在许多企业是国有的,政府不断地支持,才使国有经济支撑下去。当然,中国的企业之所以是这样,也是政府计划管理造成的。

②企业对银行偿债意愿差,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中国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低下。由于我国企业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社会信用不受重视,目前社会信用体系仍不健全,正常的信用关系被扭曲,许多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致使银行系统积累了以万亿元计的不良资产。所谓“欠债有理”、“敢贷敢用敢不还”便是我国信贷关系中信用恶化的真实写照。有的理论界人甚至认为,我国目前已经或正在形成所谓的“赖账经济”。我们对150家有进出口权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行分析,有将近10%的企业资不抵债,和这样的企业谈信用交易是十分危险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当年的银行利率,说明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低,股东损失巨大。

③商品市场及证券市场信用恶化,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松懈。一是表现为假贷横行、屡禁不止,假广告、假合同、假招标、假统计、假发票充斥市场。另外,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进行虚假财务状况披露,包装上市圈钱等行为时常发生。二是在内部人控制下,轻率授信、有债不追的现象大量存在。另外,我国也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致使恶意贷款、买房不还款、手机欠费、恶意透支等个人失信现象时有发生。正因为上述信用风险的存在,致使B2B及B2C电子商务交易都难以顺利进行。

④反映出我国企业对信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在经营过程中不守信、不对外提供信用的情况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为: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合同违约;恶意偷税欠税;蓄意骗汇骗税;商业欺诈;在市场活动过程中拒绝对客户提供信用支持等。我国企业在普遍缺乏信用意识的同时,还缺乏信用风险意识。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同样是信用风险问题,但相对于政府、学术界和银行本身对银行不良资产的高度重视,我国的企业对信用风险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措施对信用风险加以控制和提防。相当比例的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风险不太关心,没有充分意识到大量应收账款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⑤对我国企业的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评价标准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收集企业的信用信息非常困难。一是中国企业信用信息收集难度大。对于企业而言,客户信用资料的收集是整个信用管理的基础,离开这些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企业就无从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信用额度计算,也就没有授信。对于全社会而言,基础数据的缺乏,使信用评估体系成为空中楼阁。信用评估中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流,缺乏信息的判断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二是在现行的体系下,由于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比较低,企业信用及其他经营行为的记录和监督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公安、法院、质量监督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评价标准和具有普遍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不利于信息获取和整体评价,难以形成完整的信用记录。由于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法规或制度规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结果是有的政府部门对外提供信息,有的不对外提供信息,使企业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⑥我国的信用监管体制还不完善,政府对从事企业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和某些负责企业有关认证、评定等的政府部门缺乏监管,即在信息生产环节管理不严格,造成虚假信息盛行。由于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交换、查询困难,我国的信用监管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企业融资、市场准入或退出等制度安排中,我国还没有鼓励守信、惩罚失信的制度。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是,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在股票和企业债券发行中能够给予优先安排,可以获得较高的信用额度和更为优惠的利率价格;企业如果数次不能如期偿还债务,就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⑦缺乏有效的信用保障机制,即不能通过市场化手段为企业提供信用增强服务,不能为信用的履行提供足够的保障措施,如缺乏商业担保、信用保理和保险、企业互助制度、应收账款追收、资产证券化和结构融资等。另外,也缺乏有关信用管理的立法。债权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债权保障制度是《民法》的范畴,是信用销售的法律保证,在授信过程中和授信后,债权保障制度有助于应收账款的回收。各种保障制度的应用,有助于信用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⑧信用管理体系运行的环境较差,即法制不健全,人治重于法制,这是建设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为:有的法律法规渊源复杂,缺乏系统性,且相互间也多有抵触;有的法律法规内容含糊不清,过于笼统、抽象,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甚至误解,也给法律的执行留下宽广的空间;执法水平落后,法制保障不可靠;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些政府部门不能依法行政,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等等。没有法制作保障,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

⑨信用管理教育落后。我国目前尚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学校从事信用管理专业教育。教育落后,人才匮乏,也是导致信用管理薄弱的重要原因。

○10在传统的信用评估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评估是基于评估者的一种直觉判断,与人的思维、背景密切相关,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基于团队工作模式的评估群体必然受到群体规范和行为的一些潜在影响,例如从众思维必然会导致结果的非客观性。信用评估不同于其他的风险预测,它的有效性的真实反映具有很长的滞后性、不可更改性。

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尽快解决,以保证信用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效率和效果)。

(2)信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是市场竞争的前提,也是所有商业活动的基本要素。电子商务以商业信用道德为基础,把互不谋面的交易双方联系在一起。没有信用,就没有电子商务的发展。商业信用在国内商场缺乏,源于许多因素。

①信用基础薄弱。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主体的往来主要是由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调节,经济资源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在自己所属各单位之间配置,信用在资源配置中其作用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政府以避免资源配置的自发性为由,严格禁止在各生产和商业单位之间发生商业信用关系。这种只有国家信用而无企业和个人信用思想的影响,使国民信用观念难于建立。

②产权界定不明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一方面经济活动中借贷行为开始大量发生,另一方面作为贷款主体的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它们不担心到期不能清偿债务导致破产的威胁。另外,许多国有企业仍然缺乏明晰的产权界定以及由此产生的强烈的维权意识,它们一方面并不关心自己的信誉记录,而把失信视同儿戏;另一方面也不那么关心企业的信用资产权益,有些人甚至以故意错误授信和放任逃废债务作为监守自盗的手段。

③企业信息评价标准不全面。在现行的体系下,由于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比较低,企业信用及其他经营行为的记录和监督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公安、法院、质量监督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评价标准及具有普遍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不利于信息获取和整体评价,难以形成完整的信用记录。而且由于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法规或制度规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结果是有的政府部门对外提供信息,有的不对外提供信息,因而使企业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④缺乏有效的信用保障机制。我国的信用监管体制不完善,政府对从事企业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部门缺乏监管,即在信息生产环节管理不严格,造成虚假信息盛行。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保障机制,即不能为信用的履行提供足够的保障措施,致使对失信赖账等行为惩处、打击不力,失信成本低,废约赖账甚至能得到实利。这就造成了极大的道德风险,等于在鼓励人们的失信行为。

⑤法制不健全。我国信用管理体系运行的环境较差,人治重于法制,这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为:其一,立法质量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几乎涉及各个领域的3000多部法律,800多部行政法规,30000多个规章,大致上形成了有法可依的法治格局。但由于缺乏经验,立法水平偏低,立法程序也存在丞需改进的地方。这些因素导致这些法律法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相当数量法律条文存在明显的漏洞,缺乏可操作性,重复、矛盾,对国家信用干预存在着滞后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淡化了法律的尊严。其二,司法腐败现象的增多,加重了人们对法律的漠视。积重难返的“执行难”问题一方面把一些企业推进破产的深渊,另一方面逐渐形成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因失信而引发的暴力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信用危机。

⑥计划经济思想的残留。许多国有企业、金融公司,长时期以国家计划为主要经营管理手段,企业缺乏自主权,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有国家政府的概念而无企业的概念,交易双方都是国家的财产,按计划经营,企业无忧患意识,因而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我国市场经济时间不长,市场成熟度还不高,经营者的信用观念还未完全树立,在资金周转、支付上,任意拖延,漫不经心,损害了企业的信誉。

⑦利益的驱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信用的丧失。信用是商业道德标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商业道德标准是什么?对于是否符合商业道德标准的评价往往不一致,其行为也会不完全一致。很多的商业行为处于边缘地带,如以强制的手段说服顾客购买,广告夸大其词误导顾客,以低于成本的价值行贿顾客等。企业为追求利益,过分强调利润增长和公司人员业绩,有的企业采取佣金制,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却忽略了有些公司员工利用顾客对技术的缺乏,采用提高修理费用、抬高价格等不道德的行为,导致公司商业信用的失缺。

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某些企业为了生存,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市场具有优胜劣汰的功能。在一个生死攸关的交易中,当面临是求生存,还是守信用的选择时,大多数企业往往选择生存,而放弃信用,虽然企业取得了暂时的生存和利益,但丧失了长久发展赖以保证的信用。

⑨短期经济行为,使部分经营者忽略企业信用问题。由于企业综合素质较低,资金有限,跟不上市场变化、发展的节拍,对企业的前景充满忧虑,对将来的发展没有信心,因而短期思想,一锤子买卖想法严重,这也是导致企业信用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信用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消费者、企业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信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相比,中国企业的信用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许多企业都面临应收账款危机。这使得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会处在面临信任危机的尴尬中,同时也给中国的企业施加了加强信用管理、提高自身信用的压力。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还未建立一个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企业伦理道德、信用保证还未有统一的规范,企业自身的道德约束和诚信成为交易风险性的保证,信用缺乏则成为商家、银行、保险、顾客之间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障碍。综上所述,信用的现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使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健全法律法规,减少企业交易中的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使信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国家也决定开展征信系统建设,由人民银行牵头、集合其他部委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根据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作为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工作小组的牵头单位,将根据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升级改造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发挥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有的作用,为金融系统乃至全社会提供征信服务。

(3)第三方信用评估分析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始通过第三方机构解决信用评估问题,在沈阳、上海、北京等地成立了信用评估公司。信用公司主要是针对企业进行信息收集,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信用评估及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各类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已超过500家,其中2/3属于信用担保机构。这些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大都是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特别是证券市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等发展自发形成的。其中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咨询等方面的知名中介机构有:华夏信用咨询公司、新华信公司、华安商业信用风险管理公司、中联信和红盾315网等;信用担保方面的知名中介机构有: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深圳市中科智担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及镇江、铜陵、长春、深圳、济南、河南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价方面的知名中介机构有: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公司、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资信评估公司。

第三方信用评估的优点:①可以客观评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态;②具有市场的驱动力、获得资金和市场支持;③可以从多方面获得信息,形成资源共享;④具有多方面的成果,便于形成优秀的评估方案。

第三方信用评估的缺点:①获得完整信息有极大困难;②成果推广困难;③其权威性有争议;④市场化倾向容易导致市场的混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