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

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信用品德的资料主要通过有关机构的二手资料获得。3.企业和商业调查信用调查的第一步包括调查所有相关的企业记录。客户的交易付款记录,包括客户与本企业之间的付款记录,也包括客户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交易记录,由此可以充分看出客户是否及时付款、信用是否良好、客户的付款习惯等内容,这是极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企业不良警示记录有企业走私、

任务三 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

企业信用文化就是讲求以诚信来处理和对待企业内外各种层面的关系,包括企业与内部职工的关系、企业和股东的关系、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企业和社区的关系等。企业要诚实依法交税,逃税漏税不但侵犯政府的权益,而且败坏自己的声誉。产品服务的质量,交货和售后服务的准时程度等因素对于消费者群体来说,是最具有识别性的。消费者满意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对消费者诚信,消费者才能忠诚于企业,进而培养出企业的忠实顾客群。企业信用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组织信用,是一种组织追求,而这种组织追求是通过个体的努力去实现的。惠普公司是美国硅谷地区最早创业的高科技公司,它的成功不仅在于高科技,还在于其企业文化观念。惠普公司的文化不但强调“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完成的,而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完成的”这样的团队思想,更主张“相信并尊重员工个人,实行信任式管理,做事要非常正直,不可欺骗员工,也不可以欺骗客户”这样的诚信理念。

操作指南

一、企业信用动因的变量控制

企业信用的动因调查一般是通过与客户的访谈来深入了解客户申请信用动机与目的,再综合信用史调查,以准确把握客户的信用动因。

1.企业信用品德

企业信用的品德从企业的借贷历史、还款记录、供应商反应、荣誉记录以及银行往来记录等方面可以反映出来。企业信用品德的资料主要通过有关机构的二手资料获得。但要获取“付款记录”、“法院记录”却有一定的难度。法院记录包括原告和被告名称、受理法院、纠纷、标的、卷宗号等项数据。法院记录主要向法院查询获得相应资料。

2.财产抵押与担保调查

抵押记录包括抵押项目、抵押日期、估价额、受抵押方的数据。企业的抵押记录反映它的资产是否作了抵押,抵押给谁。了解这些情况可以帮助对方了解能否通过对其清盘追回欠款。财产抵押与担保的信息往往可见于政府档案室、法院的案卷保管室里。这些记录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所有权、抵押品以及动产和不动产的转让为确定税额而对不动产所作的估价;公司章程、营业执照和相关的资格证书;以及诉讼卷宗、判决书和其他司法文件。法院讼案卷宗都保存在法院。财产抵押与担保调查通过向房地产机关、车辆管理机关查询以了解企业的财产抵押与担保情况。

3.企业和商业调查

信用调查的第一步包括调查所有相关的企业记录。如果该企业以前曾经申请过信用,那么授信方应该保存有一份信用档案。信用调查还可以向别的企业以及客户企业的顾客查询与信用相关的事实;向商业银行、按揭信用提供者、商业金融公司以及其他开展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查询存款数额,未清偿信用的数额、种类和担保,借贷史,支付习惯,以及客户品德等方面的信息。

商业调查在确定一家公司依赖供应商来提供流动资产的程度以及该公司如何处理由此产生的应付账款等关键因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假设一家公司向企业申请信用来购买固定资产,但在给该公司的几位供应商打过电话之后发现该公司有大量未结清的除购账款,此时,他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位客户目前最紧迫的应该是需要一笔为长期性存货提供资金的信用,而这将增加其所需长期信用的数额。客户的交易付款记录,包括客户与本企业之间的付款记录,也包括客户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交易记录,由此可以充分看出客户是否及时付款、信用是否良好、客户的付款习惯等内容,这是极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客户同行对客户的评价,虽然有时缺乏公允,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仍可以帮助企业对客户的信誉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声望作出判断。

4.供应商调查

“付款记录”主要通过该企业的供应商获得,总有供应商会乐意提供特定合作企业对他们的货款拖欠情况。付款记录,从主要供应商处获得的一年以内的付款情况,包括付款方式、额度、拖欠情况,以及供应商的评语。

5.银行往来记录

稍具规模的企业,其经营活动都与银行和金融机构密切相关。与银行交往的疏密程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好坏。一个业绩出色的企业,银行会争相为其贷款,趋之若鹜,而劣迹斑斑的企业,却不论如何争取,也不会得到银行半点恩泽

(1)存款情况。我国实行存款实名制并不允许多头开户,为调查企业存款情况带来方便。一般而言,企业往来银行的数目,应适应营业规模大小,如果银行过多,则与每个银行往来也必过度,而且存款调度上也可能发生错误,因此应视为不正常状况。在调查时应了解企业所有存款银行名称、存款种类与金额,在每个银行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百分比,有无退票记录等相关资料。

(2)借款情况。企业对外借款应保持适当程度,过高的借款数额,必然导致举债经营,负担沉重,一旦遇到微小挫折,就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借款过高,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很多企业将难以为继。在调查时,首先应观察借款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比例,然后调查其往来银行名称、贷款种类、期限、担保品及与主要借款银行的往来关系,借款还本付息履约情况,等等,以明确借款内容和借款品质。此外,还应获取金融机构将其与借款人发生的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担保、授信等业务数据及资产质量情况,借款人的欠息、逃废债、经济纠纷和直接融资等大事。

6.不良行为记录

不良行为记录又分为警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不良行为记录主要是针对市场主体及其主要负责人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存在的记录,是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的违法违章行为记录为主,吸纳政府其他部门处理记录而形成的不良行为提示记录内容。其功能是为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和各类社会主体进行信用调查提供参考依据。不良信用提示系统记载的主要不良行为记录有:

(1)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规章,被立案查处的。

(2)登记注册弄虚作假骗取营业执照被工商部门限期改正的。

(3)损害投资人合法权益,且其行为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有关的。

(4)因不良商业行为受到法律制裁的。

(5)金融机构对其不予信用的。

(6)有必要记录的其他违法违章行为。

不良行为警示记录主要是指市场主体及其主要负责人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且需要限制其办理注册登记有关事项的,记入本系统,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关闭其登记通道。企业不良警示记录有企业走私、逃骗套汇、偷逃骗抗税、制假贩假、恶意逃废债务、利用合同诈骗等违法情况,以及违法被吊销企业营业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情况。以上不良记录通过已建立此数据库的工商部门即可以查询到。此外,不良记录还包括企业公用事业费欠费记录、企业职工养老费欠费记录、企业税费欠费记录等。这些记录从其对口的机构可以查询。

7.企业荣誉记录

企业荣誉记录包括重大奖励、驰名、著名和重点保护商标资料,法定代表人荣誉记录以及企业其他荣誉资料。这些记录一般在对口机构和企业信用网可以查询到。

8.信用史

二、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

(一)建立企业信用机制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视信用为生命。信用能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得到更多的合作伙伴,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逐步发展。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缺乏信用,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拖欠债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质量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也造成了自身的生存危机。同时在更大范围内败坏了整个社会风气。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也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障碍,建立企业的信用机制势在必行

(l)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利益机制。利益机制是建立企业诚信机制的基础。企业的利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产权利益。如果企业的产权不明晰,企业就不会去追求长期利益,不会去顾及企业的信誉,会不择手段追求眼前利益。二是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在企业产权明晰的基础上,要将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制约经营者权力,防止经营者损害企业的信誉谋取私利。三是职工的利益。只有充分关注职工的利益,将职工的利益同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职工才能产生维护企业信誉的积极性。

(2)制定企业品牌战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是由企业的信誉凝聚而成的。制定品牌战略,可促使企业树立信誉意识,精心打造品牌产品,并用信誉去精心维护品牌产品的生存和发展。

(3)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产品的质量是企业信誉的载体,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和生产。我国已加入WTO,为了加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竞争力,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尽快熟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要瞄准有竞争力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追赶。为了保证产品100%的合格,企业的内控标准应比公开声明的标准高一截。否则,在大批量的生产中肯定会有不合格的产品出现,尽管不合格产品的比例不大,但这个别不合格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则是100%的不合格,会影响和损害企业的信誉。企业还要建立产品售后质量跟踪与服务机制,这是企业创品牌、树信誉的重要措施。

(4)建立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机制。企业要建立内部的信用管理部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客户的信用资料,并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以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及其信用额度,以及采取何种可靠的交易方式,与客户签订严密的合约,负责合同的全面履行。企业还应建立信誉责任制度,对努力维护企业信誉者给予奖励,对损坏企业信誉者要追究责任。

(二)建设信用文化的制度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美德来倡导,还必须形成一种制度,因此需要加强信用文化的制度建设。

(1)加快信用法制建设,形成信用体系良好运行的法律环境

社会诚信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法治化,法治是诚信的制度化和普遍化的社会形式。国家颁布法律,对整个社会行为作出一种强制性的承诺。无论行为主体是谁,合法地行使法律权利,忠实地履行法律义务,必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反之,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处罚。“依法治国”是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是国家对整个社会的诚信。

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法治前提。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国家应加大与信用管理相关的立法与执行的工作力度。在立法方面,包括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以及在尚未有法律法规规范的信用领域,尽快颁布新的法律法规。立法应当涉及企业信用管理、银行信用管理、消费者个人信用管理、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管理等社会信用体系的各个方面。尤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明确失信的法律边界是什么,并根据失信的程度给以相应形式和程度的惩罚,以此加大公民个人和市场主体的失信成本,迫使其选择守信。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还必须做到严格执法,使法律法规真正起到规范信用体系的作用,为信用体系的良好运行创造法律环境。

(2)建立与完善信用制度

建立信用制度是构建社会化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相应的制度,难以保证信用经济的发展。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信用经济也比较发达,原因之一是他们有一整套与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例如,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管是个人还是中小企业申请信用额度时都被要求提供第三方资信评估,以减少银行对贷款人的评估产生偏差而带来的风险,一旦出现借款人无法还贷,评估公司要承担该贷款项目一定比例的损失,从而分散了银行的贷款风险,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我国信用制度建立起步较晚,目前已有的制度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但远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信贷制度,如企业贷款制度、个人贷款制度、信用卡贷款制度、大学助学信贷制度、留学信贷制度等。此外,还可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如上所述,企业因投资某项目向银行贷款,银行除了调查其资信情况外,可由第三方提供担保,以分散银行的风险。

(三)建立社会信用管理制度

第一,制定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告制度,向公众公布客观的信用记录。如按规定税务部门公布企业按章纳税或偷漏税情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布企业年检、被行政处罚或获得荣誉的记录;金融部门公布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或坏账、呆账等记录;卫生监督部门公布其检查企业产品的卫生许可、标签标识、说明书等是否符合要求;质量技术部门公布其检查的合格与不合格产品;等等。这些信息的公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应由政府部门制定。第二,建立社会信用信息的管理制度。如行业协会或信用中介机构可组织企业资信的评比,分别评出诚信企业和不诚信企业并向社会公示,形成有利的舆论监督,但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约束这些信息的公布。

总之,在当今日趋激烈的世界竞争中,企业要想百年不衰,唯有加强诚信建设。我国企业只有树立信用意识,加强信用管理,塑造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信誉,提高国际竞争力。企业现已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进入到了声誉竞争的阶段。信用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生产力,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一个高效的市场,必须是一个信用良好的市场。如果企业忽视信用,不讲信用,最受害的还是企业自身。“立信才能立业”,古往今来,企业信用文化建设是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