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地管理数据的现状

土地管理数据的现状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技部下达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国土资源科学数据中心”通过对现有科学和基础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网络化改造,建立了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库在内的37个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库,建立了国土资源信息交换服务平台。

6.1.3 土地管理数据的现状

1.海量土地管理数据

1)土地资源调查积累的海量数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土地资源调查,积累了海量土地资源数据:

1958年进行了土壤普查,主要查清了耕地土壤状况。

1979年春,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查清了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状和障碍因素,同时在1 180个县(旗)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的大面积概查。

1982年在农区、牧区、城市郊区和丘陵山区分别选择了九个不同类型的县(旗、区),采用更大比例尺图件进行了详查试点。

1984年国土资源部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面查清了全国117万个基层土地权属单位及后备土地的土地面积、利用类型以及全国和地方各级行政辖区的土地总面积及分类面积,以村为单位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林、牧、渔场等国有土地使用权,查清了全国各地不同坡度和灌溉状况的耕地面积与分布,获得了全国按五级坡度划分的耕地和耕地灌溉状况的面积数据、图件,完成包括覆盖全国的原始调查比例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图、逐级缩编的系列标准分幅土地利用图、各级行政单元及全国土地利用系列挂图等,并建立了国家土地利用数据库;同时,开展城镇地籍调查任务,绘制了地籍图,有了权属、界址、面积和建筑物等信息。

1999年开展了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数字国土”。至2005年,实现了83个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的1∶1万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全覆盖,全面查清了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完成了13个试点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及潜力调查,完成了28个省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查清了12个试点省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状况等一批项目。

2)土地定级估价工作全面展开,积累了大量的专题数据

土地定级估价及更新工作全面展开。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工作以来,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工作,并实行两年到三年一次的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试点工作,并于2000年,国土资源部首次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至2005年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

另外,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建设用地分析、土地立法监察、地产市场和综合统计以及每年度的土地利用变更等工作中都产生大量土地管理数据。

2.土地管理“数据孤岛”大量存在

土地管理数据是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合体,具有空间参考体系多样性,属性信息的差异性、时效性、多尺度性,空间关系的复杂性,数据来源的多样性等特性,在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的情况下,造成了土地管理数据具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空间参考体系、不同的存储格式、不同的时空尺度;同时由于土地固有的分布性以及部门分割等原因,使各种数据分散在不同地点、不同部门,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数据孤岛”。

(1)空间数据参考体系的不一致。空间图形数据由于空间参考体系的不同而存在着平面坐标系和经纬度坐标系的差异。在平面坐标系中,由于投影的多样性而使之具有不同的投影类型。另外,在参考体系中也存在着度量单位的差异。

(2)空间数据模型的不一致。由于土地管理数据来源的多样性,使得数据中存在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两种类型。其中,来自于纸质地图扫描、遥感影像等数据采集方式的数据主要以栅格存储。

(3)空间数据组织方式及数据格式的不一致。早期采集的数据的载体主要是纸质地图,而土地管理数据的主要来源就是纸质地图,因此,由于数字化平台的不一致,造成了土地管理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及数据格式的差异。从数据组织方式上讲,早期的数据基本上以文件方式存储、混合存储等,近期的数据主要采用数据库方式存储;而且不同的文件由于其存储平台的不同又造成数据格式的孤立,如仅存储矢量图形的非GIS数据格式CoreDraw的*.cdr格式、AutoCAD的*.dxf格式,以及GIS数据格式的ArcView的*.shp、Coverage、Geodatabase、MapInfo的*.tab,国内SuperMap的*.sdb、MapGIS的*.mpi以及在地籍管理中应用较多的瑞得等。

(4)属性数据的不一致。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从而使不同的部门对同一个数据项的定义和含义没有统一的约定,造成了语义上的差异;而且,即使对相同语义的同一数据项,也存在结构的差异,如数据类型不一致、长度不一致等。

(5)空间、属性数据相分离。土地管理数据中大量的属性数据来自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以及政府办公业务中产生的政务数据,这些数据没有空间信息,造成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互分离。

(6)缺乏统一管理。空间上的分布性是土地管理数据的本质特征,使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更新等操作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也造成了各种数据分散在不同地点、不同部门。从横向看,各个单位也收集了很多数据,但这些数据均存放于不同的库中,甚至保存在文件中,部门间由于数据存储平台的孤立性以及部门利益的存在使得无法交换、共享数据。从纵向看,不同级别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难以共享。国家级、省级、地级、县级的数据构成一种数据金字塔,这些数据本应成为一个整体,各层间的数据应能进行无缝交换,但目前的情况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数据以磁盘文件形式甚至以纸质形式传送。

3.土地管理数据共享的现状

土地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要素和宝贵财富。在长期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研究、规划与管理工作中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些历史积累和正在产生的土地资源数据,涉及地球表面及其内部信息,获取难度大、成本高,有着巨大的科学利用价值,不仅对国家经济调控、宏观决策、国土资源管理和相关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而且为地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可持续关注信息共享示范”项目设立的宏观国土资源信息共享专题,选择了包括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库(1∶100万)、中国土地资源空间数据库(1∶100万)在内的9个基础较好的已有数据库,完成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以及部分属性数据的更新;编制了数据库的元数据,并通过数据库改造,利用工业数据库如Oracle等统一管理,统一格式上网共享。

科技部下达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国土资源科学数据中心”通过对现有科学和基础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网络化改造,建立了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库在内的37个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库,建立了国土资源信息交换服务平台。其中,提供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最大比例尺1∶1万)及其元数据;完成了《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共享规划》、《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共享建设总体方案》、《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分级分类方案》;制定了《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和《地质资料数字化制作规范》和《国土资源数据汇交管理办法》。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建成了1∶400万的全国土地利用数据(1996~1998年)、1∶100万的全国土地适宜类数据(1982~1985年)等数据集。

200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并成为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资源环境科学信息核心节点、国家科学数据库地学科学数据节点,提供了1∶10万全国土地利用图(20世纪80年代、1996年、2000年)、1∶400万全国农业土地利用区划数据库、1992年、1995年的土地利用属性数据库、1∶10万全国耕地坡度分布数据库等15个ArcGIS格式数据集。

2005年“金土工程”将“国土资源数据交换系统”列为工作重点,明确提出“建立顺畅的信息获取、传送与应用服务的渠道,使国家直接掌握准确、全面、翔实的土地资源数据;通过对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进行数据分析,为调控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提供依据;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化土地管理业务系统,规范管理行为,实现国家对各级土地管理过程的有效监管,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国土资源业务信息交换平台,把相对独立、分散、异构的业务数据库建立并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可管理的环境中,实现一体化国土资源业务信息管理和应用,并随着应用的深入和需求的变化而及时扩展和调整,以缩短信息采集周期、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增强信息的实时性,从而达到实现国土资源行业范围内业务数据信息交换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