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体土地证券化的经济含义

集体土地证券化的经济含义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前面所言,土地证券化引起地价上涨,从而使土地向着最出得起价、最富有效率的经营主体集中,进而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整体形成,加速了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进程,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产业化经营的行业,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一、集体土地证券化的经济含义

集体土地证券化,就是以劳动人民集体拥有的农村集中连片的土地为一组合,在地籍调查和土地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等级(优等、中等、劣等),以平价、溢价或折价发行土地证券或土地使用证。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原则上至少要以某个自然村所拥有的集中连片土地作为试点。这种土地证券类似于准股票,可以流通转让。这样,土地的流转,就变成了土地证券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交易关系(买卖、租赁、抵押、入股等),相应地,土地使用者的权利与义务伴随着证券持有人进行流动。由于土地已经成为一种证券,因而与“土地使用权”购买者面对面接洽交易的事宜,变成不必要的多余手续,因此证券化的制度安排将极大地降低集体土地的交易费用。这样,转让土地证券也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的各证券市场交易,即土地流转区域化、全国化,甚至实现国际化。集体土地证券化将土地资源的配置与资本市场的运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其制度收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1.有利于通过扩大土地的流转范围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地域广阔,由于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了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现有的流转方式因为手续繁杂且不规范,导致土地流转困难;同时由于空间限制和土地流转的高成本,导致跨省区、跨行业的投资者难以受让土地,不能形成合理的交易秩序。而土地证券化则能克服上述困难。交易者运用规范而严格的手续,根据土地证券供求态势、农产品市场情况和国家的农业政策对土地证券进行交易。投资者则能够根据其发展设想(或战略),通过购买土地证券的方式,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通过科技含量的提升、产业组织的优化、管理技巧的运用等方式在带动农业劳动力大范围流动的同时,又优化了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

2.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流入农业

近20年来,国际证券市场发展突飞猛进,证券融资额已大大超过通过银行信贷的融资额。这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资金需求者考虑到融资成本及手续简便等方面的原因热衷于通过证券来直接融资;另一方面是资金供给者出于流动性以及收益方面的考虑青睐于投资证券。由于土地是稀缺资源,土地证券的变现性又强,国家对农业始终保持倾斜政策,加之土地证券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因而土地证券在市场上将保持强势状态。

3.有利于提升土地价格的弹性,增强价格对土地供需的调控力度,进而推动农业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在农业内部,多年来不少地方把土地视作包袱,除了交足国家、集体并扣除成本费用外,基本上不盈利,因此,资本实力有限的个体农民中间大量存在着土地抛荒和免费出让土地的情况。这主要与农业的比较利益偏低、现有制度安排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以及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等因素有关。而土地证券化则使土地的交易主体有可能从一般农业经营者(农户)转向国内外企业。其较为雄厚的资本实力、信息优势以及对高新科技的认可及运用将在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并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还可能导致土地供给有可能出现卖方市场,进而导致地价上涨。土地涨价提高了土地经营的需求弹性,这必然使土地流向能出得起地价、经营最富有效率的经济主体。相应地,那些经营低效、本来种地积极性就不高的农民出让涨价的土地可以获得比旧有经营方式更高的报酬,从而强化了其内在的利益驱动力。在农业开发公司等农业经营组织和城镇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这一前提下,广大农民出让涨价土地获得的报酬越高,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刺激和引诱力就越强。

4.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

正如前面所言,土地证券化引起地价上涨,从而使土地向着最出得起价、最富有效率的经营主体集中,进而形成规模经济。他们有条件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薄膜、优良品种,并通过整治土地、兴修水利、兴办农业教育和科技,购置先进的农业机械,从而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率,获得一般农户所不能获得的超额利润。规模经济的整体形成,加速了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进程,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产业化经营的行业,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