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贝塔资产与贝塔权益的关系

贝塔资产与贝塔权益的关系

时间:2022-02-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会计确认与计量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是与会计对象密切相关的-个概念。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按照其经济特征进行归纳、划分和界定,从而形成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必要构成因素就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对象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故又称为会计对象要素。会计要素的确定,为合理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和设计会计报表提供了依据和基本框架。

第二章 会计确认与计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与会计对象密切相关的-个概念。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是对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按照其经济特征进行归纳、划分和界定,从而形成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必要构成因素就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对象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故又称为会计对象要素。会计要素又是主要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内容,因而又被称为会计报表要素。会计要素的确定,为合理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和设计会计报表提供了依据和基本框架。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会计工作应遵循的准则,其中包括会计要素准则。所谓会计要素准则,是指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准则将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一)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特点是:资产应当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预计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通常情况下,应当考虑对资产的所有权,但某项资产即使不由企业拥有,如果能被企业控制,也符合资产的定义;资产应当包含有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资产应当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予以确认:第一,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该项目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并以各种具体形态分布或占用在生产经营过程的不同方面。可以是货币的,也可以是非货币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资产按照其流动性质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凡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为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账款、短期投资待摊费用、存货等。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拥有的、以货币形态表现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是指企业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及不准备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应收及预付账款是指企业在结算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持有的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商品以及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

(1)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2)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

(4)其他资产。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目以外的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其特点是:负债应当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已承担的义务;对于将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作为负债加以确认;该义务的履行必须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不履行该义务将会导致相应的经济后果。如果企业能够在履行义务的同时避免经济利益的流出,该项目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负债。

负债应当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予以确认: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通常是按照其流动性,即偿还期分类,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2.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净资产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所有者权益是可供企业长期支配使用的、最基本的资金来源,是正常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保证。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要求进行核算和管理,保证其安全、完整和增值,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在持续经营期间内,投资者不能提前收回投资。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对企业的投资按投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投资、其他单位投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等。国家投资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的资本数额;其他单位投资是指企业法人或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数额;个人投资是指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数额;外商投资是指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外国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数额。对企业的投资按投资方式分类可以分为货币资金投资、实物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等。

资本公积包括资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和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资本公积可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

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主要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转增企业资本等方面。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它是上年末未分配利润,加上本年净利润,再扣除本年分配利润后的结余额。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即为企业留存收益。

(四)收入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只有在未来经济利益很有可能增加并且经济利益增加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企业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可根据企业营业执照上规定的主要业务范围确定,例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制造业销售材料收入、出租固定资产租金收入、提供非工业性劳务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中次要的交易收入。

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通常称为收益,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通常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会计上称之为营业外收入,如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的罚款、处理固定资产净损益、流动资产价值的变动等。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企业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无法对象化或者不符合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应当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在确认产品或劳务收入时,计入当期损益。

费用的确认通常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具体表现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损耗、存货的流出或者耗用等。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和非常损失等。

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净额,即为企业当期净利润。

企业的净利润应按有关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分配后的余额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即为年末未分配利润。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概念

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又称会计方程式。它是指各会计要素之间在总额上存在相等关系的一种表达式。它表明会计要素的基本平衡关系,是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进行复式记账、构建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依据。

二、会计等式的内容

(一)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平衡公式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基本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关系的会计恒等式。它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总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即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的,企业的资产价值总量等于企业的债务额和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额的总和;同时它还说明了所有者权益是一种留剩权益,在资产的要求权需要偿还时,负债一般具有优先偿还权。

(二)收入、费用及利润平衡公式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是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它表明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关系。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收入,实现盈利。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利润本身就揭示了收入与费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紧密联系。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平衡关系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权责发生制,它要求会计核算要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为标准来确定各期的经营收支;二是配比原则,它要求会计核算要将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与之相关的各项费用相配比,以正确确定各期的净损益。只有在遵循上述两原则的条件下,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平衡关系才具有现实意义。

(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是最基本的等式,也称为第一等式,它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静态状况。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平衡关系是第一等式运动的结果,也称为第二等式,它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变动状况。当把第一等式与第二等式结合起来考察时,即可看出第二等式是第一等式的动态状况及其结果。这是因为,企业一切资产的取得都是为了经营,当资产一旦用于经营并取得相应收入时,资产就转化成了费用,将费用从收入中扣除后的数额就是利润,即净收益。净收益往往在收回垫支资金的同时,又被用于新一轮的资金运动,企业的净收益归所有者所有,企业的亏损也由所有者负担。净收益成为第一等式与第二等式的连接点,第一等式与第二等式的这种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第二和第三个等式不但没有破坏第一个等式的平衡关系,而且把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联系起来了,是对第一个等式的补充。它表明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通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渠道取得资产,资产用于生产经营过程而逐渐转化为费用,收入扣除费用后为利润,利润通过其分配,一部分转化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会计要素,无论如何转化,最终都要回到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上来,所以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的基本恒等式,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这一平衡关系。

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平衡公式的影响

任何企业要实现会计目标,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其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这些资金的存在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等在会计上称之为资产。而这些资产又是从一定的来源取得的,有的来自于债权人,有的来自于所有者。对资金取得或形成的来源渠道,在会计上称之为权益,前者为债权人权益,后者为所有者权益。

会计平衡公式所表达的是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的平衡关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业务,凡是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增减变化的交易或事项,称之为经济业务。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资产和权益就会发生增减变动,但都不会破坏基本会计等式所表达的恒等关系。一个企业在经营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内容不一的,但从它们对资产、权益引起的变化来看,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内部有关项目发生增减变动,增减金额相等;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权益内部有关项目发生增减变动,增减金额相等;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时减少,双方减少的金额相等。

这四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均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

因为权益又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因而上述四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可扩展为九种类型。以下我们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实例,来进一步说明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资产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这一关系式。

1.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

【例2-1】企业从外地购入原材料一批,计1500元,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资产类项目“原材料”增加了15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负债类项目“应付账款”也增加了1500元,即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2.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

【例2-2】企业收到国家投入资金1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资产类项目“银行存款”增加了1000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实收资本”也增加了100000元,即企业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3.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例2-3】企业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500元备用。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资产类项目“现金”增加了5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资产类项目“银行存款”减少了500元,即企业的资产内部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资产总额没有变化,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4.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双方减少的金额相等。

【例2-4】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元偿还前欠外单位的应付账款。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资产类项目“银行存款”减少了20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负债类项目“应付账款”减少了2000元,即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双方减少的金额相等,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5.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例2-5】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抵付应付账款4000元。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负债项目“应付票据”增加了40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负债类项目“应付账款”减少了4000元,即企业的负债内部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负债总额没有变化,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6.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例2-6】企业的投资者某公司以5000元代企业偿付所欠外单位的货款。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实收资本”增加了50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负债类项目“应付账款”减少了5000元,即企业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7.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双方减少的金额相等。

【例2-7】企业的投资者某公司经批准抽回投资3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实收资本”减少了300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资产类项目“银行存款”减少了30000元,即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资产同时减少,双方减少的金额相等,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8.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例2-8】企业经计算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为25000元。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负债类项目“应付股利”增加了250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减少了25000元,即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9.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例2-9】企业将资本公积40000元转增资本。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实收资本”增加了400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所有者权益类项目“资本公积”减少了40000元,即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所有者权益总额没有变化,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根据以上九种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若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只影响资产类项目或只影响权益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则在同类项目间有增有减。

若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同时影响资产和负债或者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则异类项目间同增或同减。这样平衡关系就不会被经济业务的发生所破坏。以上九种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可用会计平衡公式表示(见表2-1)。

表2-1 经济业务对平衡公式的影响

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归纳、划分和明确界定,从而形成会计核算的必要构成因素。但是会计要素仍然无法直接用来记账,因为各种会计要素内仍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性质上的差异性,要进行会计核算必须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细分,使之成为会计核算的具体项目。所以,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分门别类地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核算资料,就必须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如为了反映和监督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设置了“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原材料”、“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会计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设置了“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长期借款”和“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会计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收入、费用及利润的增减变动,设置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其作用为:设置会计科目将会计要素具体构成内容进行分类,使其成为具体的会计核算项目;设置会计科目,使复杂的经济业务变成有规律、容易识别的会计信息资料,为进行会计分析、考核打下基础;设置会计科目还是设置账户、明确账户核算内容的依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必须符合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

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是预先通过会计制度规定的,企业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通过整理、分类和编制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来实现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种有用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之一是会计要素准则,由于会计要素实质上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因此,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

2.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会计对象的特点是由经济业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不同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设置会计科目首先应考虑不同部门、行业和单位的特点;其次,设置会计科目还要充分考虑一些特殊业务,如外币业务、社会保障业务及易货贸易等;最后,设置会计科目还必须依据企业的规模、经济业务的简繁程度而定。

3.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要的重要经济信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规范一致,并具有可比性,保证会计信息能在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汇总、分析和利用,设置会计科目时:首先,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如财政管理、税收征管和统计等方面的要求;其次,要满足投资者、信贷者等在投资、信贷决策等方面的要求;最后,还要满足企业内部进行经济管理的要求。

4.必须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设置会计科目应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及其资金运动的全貌。每一个会计科目都应有特定的概念范畴和核算内容,会计科目名称与其核算内容应一致。在讲求科学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不能将会计科目设置得太复杂、太烦琐,又要讲求其实用性。首先,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力求文字简洁、含义明确、通俗易懂;其次,在保持会计科目全面性、系统性的同时,应力求尽可能减少或简化会计科目的设置,以便简化会计核算工作;最后,还应讲求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同时,在保证统一核算指标的前提下,各单位还可以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以及管理上的要求,对统一会计科目作必要的增补或兼并,对于一些新兴行业、特殊行业等应及时设置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如期货会计等。

5.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对不同时期的会计核算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要尽可能地预见到未来企业的发展状况,一般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科目。保持会计科目的相对稳定性,还有利于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和运用会计科目;保持会计科目的相对稳定性,还能减少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更换。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1.会计科目按照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也就是按照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财政部2001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如表2-2所示。

根据企业需要和资金运动的特点,会计科目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资产类会计科目。根据资产的分类方法和资金的流动特征,将资产类会计科目分为流动资产类、长期投资类、固定资产类、无形资产类和其他资产类会计科目。

第二类,负债类会计科目。根据负债的期限长短和负债的构成,可将负债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会计科目,每类又包括若干个会计科目。

第三类,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可分为资本类、公积类和利润类。资本类会计科目有“实收资本”;公积类会计科目有“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利润类有“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

第四类,成本类会计科目。这类科目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就制造业的会计科目而言,它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会计科目。

第五类,损益类会计科目。它可以根据企业经营损益形成的内容来划分。

2.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为了满足经济管理上的要求,会计不仅要提供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成本等情况的总括核算指标,而且还要提供这些方面情况的明细核算指标。为此,还必须对会计科目按一定的级次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照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它提供总括的核算指标,对所属的明细科目起控制和统驭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是总分类科目的具体化,对总分类科目作详细的说明,它提供明细的核算指标。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明细分类科目又分为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等。二级科目是介于总分类科目与三级科目之间的科目,它所提供的核算指标比总分类科目具体,比三级科目概括。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中,一般只规定一级科目和少数几个二级科目,至于其他明细科目,各单位可以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设置原则,并根据具体情况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自行设置。

实际工作中,一个会计科目应设置几级,取决于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特点和管理上的需要。并不是所有的会计科目都要设立多级,有的只需要设立两级科目,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总分类科目下可按照对方单位或个人的名称设置明细科目。个别总分类科目也可不设置明细科目,如在无外币现金的情况下,“现金”就无需设置明细科目,而有的则需要设置多级科目进行核算。

表2-2 会计科目表

续表

二、账户及其结构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它是分类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反映各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化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科目仅仅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而核算指标的具体数据,则要通过账户记录取得。所以,设置会计科目以后,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一系列反映不同经济内容的账户,用来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总分类账,根据明细科目开设明细账。

(二)账户与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要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相同名称的会计科目与账户反映相同的经济内容。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基础和依据,会计科目明确规定了账户的核算内容及其账户的性质,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所以,没有账户,设置会计科目即失去了作用;同样,没有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也就缺少依据。

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

会计科目只是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只是说明某项经济内容,而账户既有名称,又有结构。作为账户必须有一定的结构,会计科目则不存在结构问题;会计科目是国家统一制定的,而账户是由企业单位根据会计科目的规定和单位管理的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另外,会计科目的内容决定了账户的内容。会计科目的性质与分类决定了账户的性质和分类。

(三)账户的结构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在资金运动过程中,每类资金都会发生增加和减少两个方向的运动,这种增减变动是在账户中进行记录的。因此,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增加,一部分记减少,用来核算和监督该账户各种增减变动的数额及其结果。账户的具体格式,是指账户栏次的构成。账户除了上述基本栏次外,还应包括账户的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登记账簿依据的凭证编号等。账户的具体格式如表2-3。

表2-3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在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如何登记,取决于账户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在会计教学中为了方便说明,可将账户的结构分为左右两方,采用简化的“T”字形账户格式,如图2-1所示。

图2-1

账户除了登记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外,还要登记余额,账户的余额包括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就是上期的期末余额,本期的期末余额转为下期时,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这四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第四节 会计计量

一、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尺度的度量单位。以长度、重量、体积等为尺度,称为实物计量;以工时、工作日为尺度,称为劳动计量;以货币为尺度,称为货币计量或货币计价。采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是会计的一个主要特点。

虽然中外会计都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但由于不同国家法定货币不同,会计就面临应采取何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问题。

记账本位币即记账货币,它是一个企业经济活动中大量使用的货币。在我国,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在我国境内具有广泛的流通性。因此,《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人民币进行记录和报告;若有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收支业务,则应按规定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核算。若企业的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这些企业的会计核算可以选定其中的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折合成人民币反映,即提供以人民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对于境外企业,其日常的会计核算若以当地的货币为主进行,为了便于国内有关部门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些企业在向国内报送会计报表时,应当折合成人民币反映。

当然,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也有局限性。一是一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如企业的经营战略、竞争力、信誉、产品质量等,并不能用货币计量,而此类信息与决策极为相关。为了弥补会计核算中货币计量的这一不足,企业对于重要的非货币信息,应在财务会计报表之外补充说明。二是货币计量以币值稳定为前提,而现实经济生活中币值变动时有发生,甚至在少数国家的某一时期,货币价值发生急剧变化,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这对币值不变的假设提出了挑战。一般来讲,某一时期货币价值发生变动,如果变动幅度较小,不会影响其计量功能;如果出现长期、持续的恶性通货膨胀,再假设币值不变就显得十分不妥。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会计,但这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对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标准。会计计量的核心是解决经济业务或会计要素的金额确定。就是说,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会计上应以什么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增加或减少的金额,这就涉及计量属性。对此,美国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最富有成效,对现行会计计量实务起着权威性的指导作用。FASB和IASC提出了五种可供实务选择的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其中,历史成本是传统财务会计采用的主要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也称实际成本,是指企业的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和核算;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在资产处置前保持其入账价值不变。历史成本原则虽是对资产计价的规定,由于其他会计要素均与资产相连,均可用资产定义,故它同样适用于对其他会计要素的计量。

历史成本一直是几个世纪以来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之所以受到普遍推崇和应用,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成本是实际发生数,它可能是实际交易时由买卖双方认可的交易价格,抑或企业在资产构建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一般有发票、合同、账单等作为依据,既客观又可靠;二是其数据容易取得,又有原始凭证作为依据,可随时进行验证和考查;三是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可避免由于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而引起的会计信息的差异,确保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因此,在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会计核算采用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是当前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

历史成本属性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尤其在物价明显变动的情况下。第一,基于各交易时点的历史成本代表着不同的价值量,物价明显变动时,其可比性是有限的。第二,物价变动时,按历史成本确定的资产的账面价值难以反映其实际价值。第三,物价变动时,以历史成本计量难以分清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和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资产持有损益。

为了克服历史成本属性的不足,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可比的会计信息,于是产生了其他的计量属性。

三、其他计量属性

从理论上讲,其他计量属性包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折现价值。实务中,常将历史成本与其他计量属性结合使用,于是产生了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计量方法。

(一)现行成本

现行成本是指本期重置持有资产的成本,又称重置成本。例如,上月购进的甲存货,单位成本为14元,本月末,甲存货的单位成本涨至16元,这就是单位甲存货的重置成本。前年购入的机器,实际成本为6万元,而本年末该机器的重置成本为8万元。现行成本的主要优点为:一是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二是能避免物价变动的虚计收益,确切反映生产经营耗费的补偿,有利于资本保全;三是提供的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强。问题是各项资产重置成本的确定比较困难,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现行市价

现行市价是按资产期末的市场交易价格确定其价值。现行市价法的主要优点是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决策相关性更强。其缺点为:一是有些资产的现行市价很难确定,评估测算的结果主观性很强,同样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二是它放弃了收入实现原则,不等销售发生就确认价值实现;三是当市价高于成本时,会计上要确认未实现的收益,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三)成本与市价孰低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将资产期末的账面价值与其市价比较,取两者中的低者计价。当市价低于成本时,资产的价值按市价确定,两者的差额作为损失提前入账;当市价高于成本时,资产的价值按成本确定,未实现的资产收益不能提前入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符合谨慎性原则,不会高估资产,使资产计量比较客观、明确。问题是资产价值有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有时采用市价计量,这种不一致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比。

可见,由于各种计量属性各有利弊,会计实务中,一般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其他计量属性作为补充,共同提供相关而可靠的会计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