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人口的战略转移

农村人口的战略转移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水资源不足、生态脆弱、经济文化落后的宁夏来说,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相应的农村人口战略转移,是宁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宁夏农村人口转移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它涉及宁夏所有市县区的农村,但对于宁夏中南部地区的农村,则更具有特殊的紧迫性和典型性。

农村人口的战略转移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汪一鸣 岳晓燕 赵亚峰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我国人口规模对资源环境容量已经‘超载’……我国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拼资源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对于水资源不足、生态脆弱、经济文化落后的宁夏来说,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相应的农村人口战略转移,是宁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

1.宁夏农村人口转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宁夏农村人口转移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它涉及宁夏所有市县区的农村,但对于宁夏中南部地区的农村,则更具有特殊的紧迫性和典型性。

1.1 减轻超载区人口对资源、环境的过大压力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南部黄土丘陵区水资源不足,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清代以来,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日趋紧张,原先的森林、草场被垦殖为农田,草原超载过牧、滥采滥樵,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干旱、沙尘暴等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出现巨大“赤字”。近几年退耕还林、封草禁牧等工程对改善生态初见成效,同时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得把这些人口超载区的农村人口逐步降下来,“釜底抽薪”,因地制宜地实行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从根本上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过大压力,恢复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保障大西北和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作贡献。

1.2 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宁夏中南部又是全国出名的西海固贫困地区,农民生产门道少,文化技术低,观念落后,自然资本(水土资源)、生产资本(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均差,原始积累缓慢,投入产出率不高。青年农民走出大山,不仅较快增加自身收入和摆脱家乡贫困,也促进其思想观念解放、综合素质提高、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回流者转而成为建设当地新农村的有生力量。

1.3 加速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从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可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工业转移是一重要途径。东部沿海省市的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场运销等第三产业转移,向当地小城镇和异地城镇转移,形成农村人口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的战略转移,这种转移具有较低的转移成本和创业费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种重要机制。宁夏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实践,包括北部川区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以及宁夏中南部一些城镇发展马铃薯加工业、牛羊屠宰业、建筑业、运输商贸业的过程,也大体类似。由此,有人提出西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双低的转移模式。

1.4 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现实存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有其诸多形成因素,包括历史因素(历史遗留的生态破坏、经济基础薄弱、社会文化落后等)、地理因素(区位不利、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低等)、产业比较效益差异因素(农业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大于二三产业、比较效益低)、体制和政策因素(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在城乡间、地区间配置不平衡,政策障碍导致农村滞留大量剩余劳动力)等。因此,要较快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除了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竟争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以及更公平地分配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之外,促使人口由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向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流动,由农村向城镇流动,当是一条有效途径,即通常所说的在人均GDP的分母上做文章,要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

2.宁夏农村人口转移数值的理论计算

宁夏有多少农村人口需要转移?运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答案。我们以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理论为指导,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具体采用两种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宁夏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超载人口数量,亦即需转移的劳动力数和人口数。

2.1 宁夏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模型及其计算结果

我们构建了一组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模型如下:

img112

式中,Smin为最小劳均农地面积(公顷/人),B为区域平均农业劳动力收入标准(元/人),V/L反映农地现状生产力水平,其中V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元),L为区域经济农用地面积(公顷)。

img113

式中,K为规模农业压力指数,Ca为区域农业劳动力(人)。

img114

式中,C为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人),I为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指数。

计算结果见表1。由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指数可知,承载力富余区(I≥1.1)有吴忠市利通区、银川市区、石嘴山市区、青铜峡市、灵武市、平罗、永宁县,承载力临界区(0.9≤I<1.1)有贺兰县、中卫城区,承载力轻超载区(0.6≤I<0.9)有中宁、盐池县,其余为重超载区(I<0.6),其中西吉、泾源县超载最重,农业剩余劳动力占其农业劳动力数的70%以上,剩余劳动力量最大的为西吉、海原、同心、原州区,均在6万人以上。

表1 2004年宁夏各市县区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差异

img115

注:红寺堡开发区合并于同心县一并计算,表2同

由表1尚可知,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宁夏中南部各县区共有农业剩余劳动力51.2万人,相当于超载农村人口138.4万人需要逐步转移。而北部宁夏平原引黄灌区尚有增容农业剩余劳动力17.4万人的潜力,相当于可吸纳农村人口47万人。

2.2 宁夏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及其计算结果

所谓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一是把农地资源延伸到经济资源,二是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照区,计算出宁夏的相对资源承载力,以更准确地分析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包括以下四个模型的组合:

img116

式中,Crc为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Ic为耕地资源承载系数(Ic=Qpo/Qco,其中Qpo为参照区即全国人口数,Qco为参照区即全国耕地面积),为研究区即宁夏标准耕地面积(由耕地标准系数即宁夏耕地生产力/全国耕地生产力与宁夏实有耕地面积之积)。

img117

式中,Cra为相对农用地资源承载力,Ia为农用地承载系数(Ia=Qpo/Qao,其中Qao为参照区即全国农用地面积),Qa为研究区即宁夏标准农用地面积(算法类似于Qc)。

img118

式中,Cre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Ie为经济资源承载系数(Ie=Qpo/Qeo,其中Qeo为参照区即全国GDP),Qe为研究区即宁夏GDP。

img119

式中,Cs为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W1、W2、W3分别为三个指标各自的权重,专家估分法确定为W1=W2=0.25,W3=0.5。

计算结果见表2。由综合承载力指数可知,承载力富余区(>105%)有银川市各市县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利通区、平罗县,承载力临界区(95~105%)有中宁县、石嘴山市区,轻超载区(70~95%)有中卫城区,其余为重超载区(<70%),其中海原、泾源、同心、西吉最重,超载人口占其全县人口一半以上,超载人口量最大的为同心、西吉、海原、原州区,均在20万人以上。

表2 2004年宁夏各市县区相对资源承载力比较

img120

由表2尚可知,宁夏中南部各县区超载人口达118.8万人,而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具有吸纳48万人的潜力。

2.3 宁夏中南部农村超载人口的转移方向

笔者曾就固原市原州区如何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转移指出五个方向。比较前述两个承载力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宁夏中南部超载人口理论计算值前者为138.4万人,而后者为118.8万人,相差约20万人,这是因为后一模型考虑了当地城镇集聚人口的潜力,亦即宁夏中南部超载农村人口第一个流向是向当地中小城镇二三产业就近低成本转移,预计近期内转移潜力在20万人左右。

比较前述两个模型计算值,还可知北部宁夏平原引黄灌区具有再增容47~48万人的潜力,可见宁夏中南部超载农村人口第二个流向是北部宁夏平原绿洲,特别是宁夏沿黄城市群各城镇,包括属于重点开发区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我们在构建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时,还对大西北的内蒙古、宁、陕、甘、青、新6省区作了计算和比较分析,发现宁、陕、甘、青4省区的相对综合承载力指数均属超载,分别为89.5%,69.5%,65%和70%,而内蒙古、新疆则均为富余,分别为127%和134.7%,亦即分别有再吸纳643万人和681万人的潜力。由此可以认为,新疆、内蒙古是宁夏中南部超载农村人口的第三个流向。

最后,无庸计算,宁夏中南部资源贫乏区、生态脆弱区、经济落后区超载人口,当然还可以向东部经济发达省市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以至国外流动转移,这是范围更大的广阔天地。

前述两模型的共同缺点,是无法计算宁夏北部宁夏平原引黄灌区各城镇可能吸纳的农村人口数值。

3.宁夏农村人口转移实践及其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农村人口转移,除了传统的自发移民或自发劳务输出外,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或方式。

3.1 吊庄移民

1983年以来,在国家支持、自治区政府的组织实施下,采用异地开发(在宁夏中北部建设灌溉工程)、吊庄移民的办法,把贫困地区农户迁到新区,开拓脱贫致富新路。到1992年共建成吊庄20多处,搬迁安置20.9万人,之后通过建设扶贫扬黄工程,又在红寺堡、固海海扩灌区搬迁安置约10万人。

吊庄移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其中最突出的如宁夏华西村,采用东西合作方式,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智力开发先行,一二三产业协调配合,由移民社区快速发展为现代新型小城镇;以南部贫困移民为主体的红寺堡县级开发区,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均高居宁夏各市县区前列。

主要经验:①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根本出发点,把原来成为包袱的山区超载人口与灌区待开发土地合理结合,转化成新的生产力,同时推动了灌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尊重区域开发和人口迁移的客观规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发、迁移的具体政策,注重合理使用国家财力、物力和充分调动移民本身的主观能动性。③重视吊庄(定居点)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④政府部门抓好组织和服务是吊庄移民成功的保证。

3.2 生态移民

“十五”开始,中央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决定在宁夏、内蒙古、云南、贵州进行试点,对部分自然条件严酷、资源贫乏、生态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移民试点工程,使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这是新形势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2001~2005年,已从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迁出11.8万人,安置于彭阳县长城塬、盐池县城西滩、红寺堡新圈、中卫南山台子、中宁长山头农场等灌区,这是吊庄移民在新世纪的新发展。

生态移民的特点是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从缓解区域人口压力出发,更加重视提高移出区的生态恢复功能,移入区的高标准生态建设和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补偿标准、信贷支持、技能培训,强化对移民的劳务输出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从而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规划“十一五”期间从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实施生态移民11.3万余人。

3.3 向城镇集聚

“十五”期间,宁夏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由2000年底190万增至2005年250万,即净增60万人。估测其中一半以上由农村人口转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城镇建成区扩张,周边农民失地而转为城镇人口。2002~2004年3年中,全区涉及被征地农民3.5万户,计11.4万人,大多分布于银川市、吴忠市利通区、中卫市城区、固原市原州区等地,其中大部分转为城镇户,但其中稳定就业的只占劳动力数的48%。

二是通过上学(考入高校、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参军、军人复员转业等途径进入城镇,估测五年约5万人。

三是通过投亲靠友、投资购房、由打工转为定居等途径,估算五年有10余万人,一般就近向小城镇集聚为多。

四是由于县改市、乡改镇(如中卫县改市、永康乡改镇),市镇建成区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五是由于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邻近乡村人口投入运输、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工业园区带动周围宁东镇、临河镇、马家滩镇、梧桐树乡、白土岗乡的农业人口进入小城镇。

主要经验:①营造良好的城镇创业环境,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优先向附近农村招工,增强城镇拉力。②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包括职教、职业培训,重视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准备、知识、工作能力、生活能力,把劳动者能力置于拉力、推力同等重要的地位。③重视政府扶力建设,包括引导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农民进城的社会保障体系,扫除城乡人口流动的体制障碍。

3.4 劳务输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劳务输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通过劳务输出,可以逐步达到移民异地、进城定居的结果。2004、2005年,宁夏分别输出劳动力58万和72.5万,各占全区总人口的9.9%和12.1%,人均劳务收入分别为2600元和3039元,劳务收入总额分别为15.1亿元和22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0%和46%。尤其在中南部贫困地区,农户基本实现户均输出1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成为增收的主要来源。劳务人员遍布东部各省市及新疆、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还有少量出国务工经商。2004年统计,其中西部占86.7%(区内达71.4%),东部、中部各占6.8%和6.5%。

近年来,劳务输出出现以下趋势:①输往区外增加,由2004年占28.6%升至2005年占33.2%。②政府有组织输出比重提高,2005年达34.1%,比2004年提高5.3个百分点。③年轻化,2005年35岁以下比重占66.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比90年代明显提高。④民族以汉族为多,2004年占59.1%,但回族输出劳力占回族人口的比重大于汉族。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005年占73.9%,但女性较上年增长28.7%。⑥文化以初中为主,2004年占56.4%,其次为小学及以下,占32.2%。高中以上2005年占13%,高出2004年0.5个百分点。一般在本县打工者文化较低,到东部打工者文化较高。⑦从事行业以服务业为多,2004年占42.4%,其次建筑业32.5%,再次工业、农业。⑧输出地区以固原市最多,2004年16.2万,其中西吉达5.2万。近年来川区输出量增加较快。

关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人通过对固原市一区四县的流动人口(县区内流动,县区外流入人口、流出人口)的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得出3条结论:①固原市流入人口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极高关联性,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②县区内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县区间流动人口的贡献水平。③流出人口(即劳务经济)的贡献优于流入人口,可见劳务输出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极大。

主要经验:①从战略高度上认识与推进劳务经济大发展,目标是把它发展成宁南山区最大的产业,相当部分农村人口得到实惠最多的产业,通过从打工到创业,从候鸟型到部分定居,最后形成宁夏新的城乡人口分布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②通过人力资本开发,使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培育宁夏知名劳务品牌。2005年初至今已有近20万农村劳力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其中近4万人取得建筑、餐饮等四五十个工种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同心县阿拉伯语翻译、吴忠市利通区清真餐饮、平罗县电焊工、灵武市和固原市原州区建筑工、海原县汽车司机等,已成为区内外劳务市场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同心786名阿语翻译活跃在浙江义乌、广东深圳、福建石狮等市,人均年收入万余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