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则2候鸟欲南迁,—冷暖当自知

法则2候鸟欲南迁,—冷暖当自知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候鸟不远万里,来回奔波,定时迁徙,这是它们多少年来的习性。毫无疑问,迁徙要消耗大量能量,不过一旦到了温暖的地带,候鸟就会节约下大量用来调节体温的能量。与之相较,定居北方的鸟类虽然不用消耗能量南飞,但它们必须替换一身更保暖羽毛。不少企业学习候鸟南迁,试图“走出去”,到国外求发展。建议打算“迁徙”过冬的企业,先认清自己,尽量少花冤枉钱,不要迁徙不成,反而动了根基、伤了元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候鸟不远万里,来回奔波,定时迁徙,这是它们多少年来的习性。它们在一个地方孵育幼鸟,然后跋山涉水到达远方,为的就是避寒。

鸥鸟是擅长远途迁徙的动物,它们每年秋天从北冰洋开始起飞,一直飞到遥远的阿根廷,路程达2万公里。这么长距离的迁徙,这么陌生的两地环境,难道没有更好的过冬办法吗?

毫无疑问,迁徙要消耗大量能量,不过一旦到了温暖的地带,候鸟就会节约下大量用来调节体温的能量。与之相较,定居北方的鸟类虽然不用消耗能量南飞,但它们必须替换一身更保暖羽毛。是准备过冬的羽毛和保暖措施,还是飞到温暖的地带过冬较好?在两者花费相等的情况下,该如何做出选择?

实际上,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候鸟不会长出浓密的羽毛,更缺乏过冬的粮食。没有粮食,再暖和的地方也无法生存。所以,让可爱的燕子在寒冷的北方过冬,是不可能的。

该如何过冬?鸟类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全球经济危机形势下,没有谁能做到独善其身,不受影响,先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也许更有意义。

不少企业学习候鸟南迁,试图“走出去”,到国外求发展。可是国外有没有热土?自己是否已经储备好了迁徙所需的能量呢?

【案例分析】

2000年,IBM派人找到联想总裁柳传志,提出收购计划,结果被柳传志一口回绝。原因很简单,他认为联想还没有强大到拥有驾驭IBM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联想认为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对行业有了充分把握,决定进军海外“抄底”。其后,以杨元庆为首的八人团队,包括中外双方各四人,经过多方磨合,在2005年5月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

对于这典型的“蛇吞象”收购案例,柳传志深有感触:“走出去是必然的,其过程中有流血也是必然的,关键是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对自己有没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少流血。”

每个企业都生存在一定环境中,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经济危机下,很多企业可能无法看清自己,无法理解全球性救市措施和政府刺激经济政策对自己的作用。企业在逆势而上与保存实力之间难以决断。究竟该逆势而上,险中取胜,还是保守务实,但求生存?

并购跨国企业为例,做出这样的大动作,企业必须先找准自己的定位,看清自己的实力,衡量一下自己是否已具备“走出去”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毕竟文化的交融、管理的磨合,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成本,这个路费交得起吗?

建议打算“迁徙”过冬的企业,先认清自己,尽量少花冤枉钱,不要迁徙不成,反而动了根基、伤了元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企业不同,过冬的策略也有所不同,有的可以跨地域发展,有的可以通过整合上、下游的渠道空间取得链接式发展,还有的采取冬眠策略也许会更有用。“抬头看天”,多去关注经济形势,了解风云变幻,那么在危机临近时,才能做出必要决断,不至于让企业措手不及。

多数情况下,一家企业如果缺乏跳到圈外观天下的本事,只会坐井观天,恐怕出问题是早晚的事。

另外,不管是战略转移还是财务投资,“走出去”都需要消耗能量,保证能量供给是第一位的。

【怎么办】

如果你是一家规模较小的企业,没有精力去考察行业规律、企业方向等,最好先“做事”;如果你是一家具备一定规模、储备了一定能量的企业,那么适合“做市”;如果你是一家大企业,规模雄厚,能量充足,是该考虑“做势”了。

一语珠玑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列夫·托尔斯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