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源型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

资源型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建立后,随着工业建设的展开,资源型城市也快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通过以上措施,“一五”计划期间,国营建筑业逐渐发展壮大,企业数量增加到649个,职工223.7万人,勘察设计单位职工达到15.2万人。“一五”计划时期,学习苏联住宅建设经验之后,我国许多新建或扩建资源型城市的居民住房得到改善。

一、资源型城市建筑事业的发展

中国建立后,随着工业建设的展开,资源型城市也快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人民日报》在1953年11月22日的社论中指出:“随着国家工业建设的逐步开展,我国的新兴的工业城市正在矿藏丰富的新工业基地建立起来或将要建立起来……如何改进和加强城市建设工作,有计划地建设新城市和改建旧城市的重大任务,现在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当前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96]而城市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资源型城市建筑思路与措施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城市建筑业中存在贪污浪费、偷工减料等普遍且严重的问题,建立与加强建筑事业的管理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成立,我国建筑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年下半年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提出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国防第一、工业第二、普通建筑第三、一般修缮第四。”[97]建筑设计的总方针为:“一适用,二坚固安全,三经济的原则为主要内容。建筑物又是一代文化的代表,必须不妨碍上面三个主要原则,要适当照顾外形的美观。这一提法,形成‘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98]在这些方针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城市的建筑造价大大降低,职工群众的住宅标准也一再下降。

同时,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对知识分子进行系统的思想改造中,建筑技术人员的思想改造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在思想改造中,建筑技术人员放弃了自己较熟悉的西欧现代建筑理念,学习和接受苏联建筑的理念。“一五”计划的建设项目由苏联援助建设完成,这一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冶金企业、石油加工厂、煤炭矿井、钢铁厂等一系列大型工矿企业均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因此,从苏联的建筑或规划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我国对苏联一些抽象口号的不当搬用和政治化也给城市建筑造成了一定损失。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投资首先用在了工业建设比重大的城市,包括工业城市必须加强的建筑,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建筑事业在不断发展。

首先是各种建筑公司相继建立,如1949年1月鞍山市政府和鞍钢联合组建鞍山市建设公司,建筑企业、职工人数逐渐增多。另外,还有一批大中型工业项目、职工住宅、公共建筑等逐渐兴建,如鞍山市传染病院、锦州造纸厂、鞍山交际处等。

其次是1952年后,中央人民政府着重整顿建筑市场,做出了建立政府的建筑部门和建立国营建筑企业的决定。当时从解放军拨11个师作为建筑工程师,分配到各大区,计华东、东北、中南各2个师,西南、西北、华北各1个师,中央直属2个师。[99]各大区在调整建筑工程公司时,也加强了建筑工程队伍的扩大和学习。

再次注意充实各种专业建筑公司。比如煤炭工程建设,1949年前主要控制在列强手里,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中煤炭工业部下设煤炭工业地质勘探、设计管理和基本建设三个总局,其队伍和规模逐渐形成。1953年,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筹建煤矿管理总局地质勘探局,从而形成了全国煤炭地勘管理机构和全国统一的煤炭地勘队伍。1954年,各大行政区煤管局先后建立煤田地质勘探局。到1957年底,完成了194处矿井的建设任务。

通过以上措施,“一五”计划期间,国营建筑业逐渐发展壮大,企业数量增加到649个,职工223.7万人,勘察设计单位职工达到15.2万人。[100]

(二)资源型城市各类建筑业发展

在1949—1956年这一时期,随着新建、改建和扩建,资源型城市快速发展,也使其成为建筑业发展最快的城市类型,下面重点从城市居民住宅、工业建筑、公共建筑三个方面来介绍这一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建筑概况。

1.资源型城市的居民住房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城市居民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城市贫民的住宅状况可以用恶劣二字形容,他们大多居住在没有城市基本生活设施的贫民窟里。为了改变居住条件,各地政府修建了一些单层平房、简易楼房,每户平均50平方米上下,设计指标为人均4平方米。鞍山工人住宅区、沈阳铁西工人住宅区是这类新建居住区的代表实例。“一五”计划时期,学习苏联住宅建设经验之后,我国许多新建或扩建资源型城市的居民住房得到改善。

鞍山市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人均居住面积5.3平方米,在1948年到1952年的恢复时期里,鞍山市修复旧房屋101万平方米,新建房屋49.5万平方米。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共建房屋35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77万平方米,占新建房屋总面积的50%以上。这个时期,鞍山城市人口增加到57万人,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住宅建设速度远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居住面积由5.3平方米下降到2.4平方米。[101]

本溪城市的住宅建设伴随着采煤、冶金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新中国建立后,本溪城市百废待兴。由于经济建设、生产发展的需要,城市人口骤增,人口增加又导致城市住房短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政府投资、企业集资在政府规划的地区修建了住宅楼房,其中本溪钢铁公司建造了本溪市第一个大型职工住宅区。在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政府和企业克服财政拮据的困难,修建了大批民用住宅,住宅面积大大增加,虽然住宅结构、造型较为单调,但仍蔚为壮观。

抚顺市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在维修、改造简陋住宅的同时,投资新建住宅。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职工人数不断增加,职工住房已严重不足,为解决厂矿企业职工住房紧张问题,抚顺矿务局等企业通过购买私房住宅安置了大批职工。同时,国家也投资建设了职工住宅,有效地解决了职工住宅严重短缺问题。“一五”计划期间,随着抚顺石油一厂、抚顺铝厂等部分重要厂矿的改造扩建,开发建成了一批住宅区。其他各厂矿企业结合自己的经济能力也为职工集资筹建了一批平房和少量楼房住宅。“一五”计划的五年间,抚顺城市住宅由1952年的267.9万平方米,发展到1957年的373.5万平方米,净增加105.6万平方米。[102]受经济实力的限制,这一时期的住宅建设主要以解决急需为主,多为简易平房,有少部分标准稍高的三层楼房。

2.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建筑

1949—1952年我国资源型城市主要以恢复生产为主,工业建筑的重点是改建、扩建一些厂房。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好且结束战争较早,所以这三年工业恢复的重点在东北。比如,鞍钢相继建成了有相当规模的煤矿、化工厂、发电站等,到“一五”计划开始的时候,鞍钢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7号高炉三大工程均快建成投产。而在“一五”计划期间,抚顺市先后建设了西露天煤矿、老虎台煤矿、龙风煤矿、胜利煤矿、东露天煤矿、抚顺发电厂、抚顺铝厂7项工程。

除了东北,我国中西部其他地区的工业项目也得到一定的发展。比如甘肃玉门市,在地质勘探方面,到1952年底,勘探力量比1949年扩大5倍,3年共完成地质测量600余公里,地质剖面100余平方公里,扩大了老君庙油田的面积;在钻井方面,开创了高寒地区冬季钻井的先例,3年共钻井18口,进尺1.68万米,并修复了一批新中国成立前已报废的矿井;在采油方面,增加生产井30口,1952年原油产量达到14.26万吨,3年共生产原油37.54万吨,为玉门油田新中国成立前11年原油总产量的73.5%;在炼油方面,先后建成新中国成立前长期未完工的真空蒸馏装置和溶剂油回收装置,建成叠合汽油装置、离心去蜡装置,改建了达布斯裂炼装置,1952年的原油加工量达13.77万吨,3年共炼油36.64万吨。[103]其他还有如太原重型机械厂、阜新发电厂、江苏南通天生港发电厂等城市工业建筑的发展。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筑的重点放在了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上,包括厂区的规划、厂房的设计、工厂的生活间、绿化及福利设施在内的项目,都得到了苏联专家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培养了自己的工业建筑人才,洛阳拖拉机厂、矿山机械厂、轴承厂等工程均是由我们自己设计建成。但由于缺乏对我国国情的了解,苏联援建的一些工业项目因缺乏灵活的工艺变化,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3.资源型城市的公共建筑

本部分主要介绍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等。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公共建筑中,鞍山市的公用建筑较多,是资源型城市公共建筑的典型代表,如黑色冶金设计大楼、鞍山火车站、鞍山宾馆、铁西联营商店、铁东青年街商店、鞍钢职工俱乐部、和平电影院以及第六、七、八、九中学和千山结核医院、市传染病院等工程相继落成,使城市面貌得以改观。[104]

中西部资源型城市公共建筑中,玉门市是一个代表。1952年,油田在南坪建立了第一个托儿所;1953年,在北坪建立托儿所1个;1955年在三台区建幼儿园、托儿所各1个;1956年,油建公司在十七区建幼儿园1个;1957年,钻井公司建幼儿园1个。同时在中坪、南坪各有1个招待所,后停用;1952年,油田在中坪新建了招待所;1956年,油田在南坪建成专家招待所。到1956年,市区已建立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0%以上。[105]1951年3月,成立石油工人学校,开设采油、修井、炼油专业。1955年8月,成立玉门矿务局钻探学校,开设有钻井、内燃机、汽修等专业。1956年初,组建玉门石油学校,在1957年8月,更名为石油工业部酒泉石油学校,设有钻井、采油、机械、内燃机专业。

公共建筑反映了城市发展水平,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发展状况受制于经济发展的程度。所以,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的公共建筑是有限且零散的。

二、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包括道路设施、公共交通、邮政、电讯、水、热、气、电等,这些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但新中国建立初期,以“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为指导,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是修建、扩建、新建工厂,对于居民生活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相对较少,因此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

(一)道路设施与公共交通建设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资源型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加强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的建设。

1.城市道路设施建设

城市道路设施是城市布局的基本骨架,是城市发展的血脉,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广场、步行街、公共停车场与道路照明等要素。

抚顺市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更好地恢复发展道路交通,于1951年底,矿区向市移交了重点道路和桥梁。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大力维修路面,新建、改建生产运输等主干道路,还在住宅区修建柏油路和土石路,既保证了厂矿生产运输又满足了职工通勤的需要。先后拓宽翻修了横贯市区的东西干道及市区中主要交通干道21条,其中,柏油路面积147890.8平方米,碎石路41426平方米,并恢复与维修桥梁9座。[106]初步改造了混乱的城市道路交通,使落后的城市面貌得到更新。在恢复和新建道路的同时,抚顺市还新建改建了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桥梁。从1950年开始修复了旧有桥梁,恢复了正常交通。1953年修建了横跨浑河的第一座木桥,1954年加固了新生桥,1956年维修了新抚大桥,1957年加宽改建了横跨浑河的永安桥。这些桥梁和道路的修建、新建,极大地方便了生产建设和人们日常通行。在道路照明方面,从50年代初的木杆明线400盏灯,经过逐年兴建改造,截至1957年,总计灯数发展为2000多盏[107],道路照明系统逐渐走向完善。

平顶山于1955年建立矿区时,没有市政设施,只有几条土质道路。1956年投资15万元,修建碎石路7条,长8000米,面积80490平方米,包括中兴路(原名中心路)、矿工路、开源路、西市场路、诸葛庙街、友谊街、临时车站路等。[108]但还没有路灯照明,桥梁建设也几乎没有进展。

自贡市在1950年4月按搬运行业共组建了58个基层工会,1951年4月,成立汽车、板车、畜力车和木船行业委员会,同年7月成立中国搬运工会自贡市委员会。1953年,对落后的运输工具进行技术改造,接收了内乐、井威、井宜公路的路段和盐区道路共67.56公里。管理釜溪河及威远河的船闸及通过自贡境内的河流航段。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由市搬运公司用货车改装了3辆公共汽车投入运业;1954年又陆续改装了3辆投入运业;1956年四川省交通厅调拨给自贡4辆汽车。为了集散火车运输的进出口物资,1956年修建了连接火车站的公路7.13公里。通过这些建设,1953—1957年间,仅市内专业交通运输部门就完成货运量660万吨,平均每年110万吨。[109]

本溪市在新中国建立后,为适应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对原有道路进行了维修、改造、拓宽和延伸,市内交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很快得到了恢复。“一五”计划期间,市政府对重点路段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并铺装了人行道,建设了区间联系通道,市区道路长度增加,面积扩大。[110]

总之,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的道路建设还处在发展极不平衡状态,城市与城市之间发展情况不一样,城市内部的道路建设项目也不完全一样。基于当时的国家经济总体实力和城市本身的经济能力,很多资源型城市的道路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更多的建设是应急的。

2.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下铁道、轮渡、索道和出租汽车。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影响极大,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鞍山市的交通事业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有较大的发展。1949年底,鞍山市只有烧木炭的客货汽车7辆,职工31人。1950年后,政府陆续拨给进口车辆,并从鞍钢调入10辆客车。到1954年底,城市实有营运客车50辆,营运线9条,全线长93.7公里,年客运量为885.5万人次。[111]50年代,有三大工程建设在鞍钢进行投产,因此,职工人数迅速增多。为解决职工上下班拥挤的问题,鞍钢投资250万元,于1955年底建成有轨车线路,并于1956年1月15日正式投入营运,到年底有电车27台,职工417人。[112]

本溪交通以铁路、公路、市区公共交通为主。在恢复经济时期,本溪地区的铁路各线承担着支援经济建设的重任,因此铁路交通运输也同时得到了恢复,并在朝鲜战争中承担了繁重的运输任务。“一五”计划期间,本溪市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线增长,运货量增加,使本溪站成为沈阳铁路局主要车站之一。在公路运输方面,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本溪市先抢修了原有公路,又在“一五”计划期间先后修建了新的国防公路。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1948年10月,本溪市政府为了恢复生产、安定生活,拼凑修复旧有客车4辆,购买了1辆新客车,开辟了客运路线,本溪城市公共交通正式起步。1951年,淘汰了以木炭作动力的汽车。1954年将公共汽车队改为汽车公司。到1955年,运营车辆增加到31辆,运营路线增加到6条,运营里程达到47.2公里,日承担客运量达4万余人次。[113]

焦作的公共交通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加强市场管理,缓解需求之间的矛盾。1949年,焦作运力严重不足,采取了统一安排、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的方法管理公路运输市场,对民间参与城市运输的,先后采取了“包”与“控”的两种办法。1951年成立了联运分公司,面向工农生产,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了时间、运费和人力。1951年制定了《劳动纪律》和《劳动公约》,加强了管理。1952年开始实行《中国搬运工会焦作矿区运价表》。1953年底,私营运输业逐步纳入计划运输的轨道。后来又将大部分散车包下来,吸收到运输公司。[114]

(二)邮电通讯及水热气电设施建设

新中国建立之前,邮电通讯多依赖技术落后、装备简陋的进口设备,水热气电设施不足,且多集中在少数城市。1949年以后,我国城市邮电通讯及水热气电设施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邮电通讯设施建设

本溪的邮政通信与电讯通信在1949年后得到较大发展。新中国接手本溪后,邮电部门职工迅速恢复了被破坏的通讯线路和邮政设施,恢复了通讯,拓宽了邮路。经过恢复发展,邮局数量增多、业务拓展,邮路长度增加,电报线路、电话线路增多。1955年,改造扩建了通信网络,1956年更新了电报设备,1957年,经过调整和新建,邮电支局、所增多,电话交换机容量增大,为本溪市邮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玉门邮电事业在1949—1956年这一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初期,在老君庙矿区有一个甘肃省老君庙邮政局。1950年,成立了电信营业所。1952年,甘肃省老君庙邮政局和电信营业所二者合并,成立了“甘肃省老君庙邮电局”。在玉门县,1949年有1处邮政局和1处电信局,1952年二者合并成立了“甘肃省玉门县邮电局”。这一时期,玉门通讯事业的发展主要包括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两个方面。无线通讯方面,主要是电台的发展。1938年甘肃油矿筹备处开始设置无线电台,之后电台设备有所增加。到1949年后,矿区无线电台由军代表接管。1950年,《人民油田》所在报社设接收新闻稿电台。1954年,可通过邮局有线发出油田对外电报。有线通讯方面,一是公用电话不断增多,各种电话交换机不断增多,电话适用范围逐步扩大;二是调度电话的使用,1957年,油田开始在调度系统设专用电话。

总体而言,新中国成立初期几年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邮电通信设施,但仍然十分落后。邮电通讯基本上都是人工接转,几个大城市只有少部分自动电话,长途通信以电报为主。

2.水热气电设施建设

(1)城市供水、排水、防洪的建设

城市供水系统包括上水道工程和自来水工程,通常由水源、输水管渠、水厂和配水管网组成。这一时期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供水系统有一定的发展。比如本溪,在1948年本溪解放后,市政府对供水设施进行了修复、改造,恢复和扩大了城市供水能力,基本上满足了老城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1956年之前,本溪市供水全部由本溪钢铁公司经营,1956年1月,本溪市自来水厂成立,次年改为本溪市自来水公司,从此,本溪市的城市供水事业自成体系,为城市供水。又如玉门市,1948年5月,玉门老君庙矿区首先铺设自来水管线,开始城市供水的建设。1949年,建设完成并开始供水。1955年各主要输水管线开始铺设,供水范围开始扩大,供水设施逐年增加,供水能力逐步提高。同时,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进行,玉门油田对供水进行了管理,即供水调度,主要是在供水紧张的情况下按轻重缓急的次序进行供水,并对生活用水实行限时供应,必要时进行北水南调,即将白杨河的水调往职工宿舍和厂矿。武汉市城市供水在新中国成立初只有2座老厂,在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市自来水公司一方面对旧有的2座老厂进行扩建,另一方面陆续新建了新水厂,供水能力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这时期资源型城市供水建设还很有限,更多的资源型城市的供水系统尚在建设中,或处于未启动建设阶段。

城市排水主要指排放城市污水和雨水,这一时期,部分资源型城市排水事业有一定的发展。比如抚顺,抚顺城市排水设施是随着抚顺煤矿的开采和生活区的形成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始于1909年。至1949年底,抚顺市城市排水设施大部分集中在日本人居住的地区,我国劳动人民居住的住宅区的排水绝大部分陷于瘫痪。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市政建设的开展,抚顺市的排水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首先是国家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为抚顺市的排水设施建设投资46.8万元,为恢复排水提供了资金支持。其次,为适应经济建设的步伐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抚顺市在1954年拟定的第一个城市建设方案中,确定了排水设施建设的计划。再次,“一五”计划期间抚顺市政府为排水设施建设投资216.5万元。在国家、市财政资金的支持以及排水设施建设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大力修建新的排水管道、清理原来被堵塞的下水道、对污水进行物理处理和合理安排等措施,抚顺市排水事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到“一五”末期改修和新修数十处明沟及排水、防洪工程,多处明沟暗渠得到疏通和消毒,市区环境得到改善。又如鞍山市,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作为国家环境保护治理三废的试点城市,鞍山市城市排水事业的主要任务是,清理国民党修建的城防工事,清理大街小巷、恢复遭受破坏的排水设施。制定法令保护排水设施,修建新的排水工程,初步改善鞍山市的环境卫生面貌。[115]在之后的“一五”计划期间,配合鞍钢职工住宅区的建设,鞍山市修建了新的排水工程,使鞍山市排水事业发展达到兴盛。总体而言,原来日战区的资源型城市,在日本占领期间为服务于日本侵略的需要,修建了一些建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其排水系统建设启动略快一些,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就缓慢很多。比如淮北市,到1963年,仅有市区内自西向东的11条由山洪冲刷而形成的自然水沟,雨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全依靠这些天然明沟。又如白银市,这一时期城区的雨水靠道牙排入市区外在滩沟,生活污水靠自然蒸发,工业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东西两大自然洪沟,注入黄河。

2.供暖、燃气、电力的建设

城市供暖,主要是针对北方的资源型城市。比如本溪市在这一时期主要利用工业余热连片集中供暖。由于位处北方,每年冬季的取暖期较长。1949年前,本溪市居民的取暖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取暖,每家各有一个取暖炉。1949年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住宅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取暖逐步从平房转换成楼房,城市供暖事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更多资源型城市的供暖设施建设非常有限。

城市燃气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之前,基本上只有抚顺等少许城市有少量煤气设施,这些煤气厂以水平炉为主,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量低,煤气价格高。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冶金、石油工业发展,城市燃气有了较大发展。比如新中国接管鞍山后,市政府高度重视燃气事业。1950年7月15日鞍山煤气正式恢复供气,使停止供气达5年之久的鞍山煤气事业得到新生。当时日供气3000立方米,供气户数2348户,接近日伪时期煤气供应最高户数的1/5,城市气化率只有7%。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1952年底,煤气管道长度达151.86公里,供气户数增加到8570户,气化率达到19.4%。“一五”时期,是鞍山煤气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兴盛时期。1957年末,供气管道长度为216.38公里,是1952年的1.4倍;供气户数达32317户,比1952年末增长了2.8倍,平均每年增加用户4749户;城市气化率为26.7%,比1952年增长了7.3%。[116]又如本溪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煤炭成为城市民用的基本燃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能源资源的开发建设逐步加快,本溪市利用工业富余煤气解决民用燃源,富余的煤气气源成为主要的民用燃源。

城市供电能力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1948年,全国劳动大会上提出:“解放军打到哪里电灯就亮到哪里。”[117]加之,接收各资源型城市后,要恢复生产,必须解决发电、送电问题。为此,新中国成立前后,积极保护发电机,迅速恢复发电,1952年,国营电力企业发电设备利用率从1949年的26%提高到53%。同时,在恢复和改建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少量基建工作。比如抚顺市,新中国成立后,其发电厂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经过1949—1952年的设备整顿和恢复生产工作,对发电厂进行了扩建。经过“一五”计划的发展,抚顺电厂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1956年还启动了辽宁电厂的建设。又如本溪市,其发电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电力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市供电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1%,电力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1.9%。[118]为满足生产、生活用电的需要,1956年扩建了本钢第三发电厂,新装发电机组一台。

三、资源型城市环境建设及市容管理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极差,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以工矿产业发展为主,有相当数量的又是新建城市,因此城市垃圾清理不及时、居民用水不安全等问题严重。为了给城市居民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新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环境建设工作。

(一)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

1949—1952年这一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在优先发展工业的同时,有的具备一定基础的资源型城市(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在城市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鞍山市,在城市绿化和风景区的建设方面最显著的成就就是植树造林。1949年,在着手清理战争残迹和恢复生产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当年植树5089株。1950年3月28日,市人民政府发出第一个《关于发动群众开展春季植树造林绿化鞍山的通知》,要求除政府有组织地植树540000株外,号召全市人民每人栽活一棵树,并规定每年4月为全市植树活动月。此后,鞍山年年造林,人人植树,绿化钢都,造福人民。从1953年开始,市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在街道两旁栽种行道树的同时,沿着厂区周围先后建立了13条林带,植树80万株,占地面积为219万平方米。在城市的东部山区营造风景林13平方公里,形成1处人工林区。[119]

本溪市绿化美化城市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城市绿化和植树造林两个方面。在1948年,本溪市的绿化、美化荒芜废置。1949年后,全市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同时,在城区开展了绿地建设和植树造林活动。经过恢复建设,本溪市城区绿化面积逐年增大,植树数量逐渐增多。1948年本溪解放后,在路旁、广场、住宅区等公共地区先后进行了绿化建设。1949年10月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万溪山修建公园,取名望溪公园。1955年建立了中心公园。1955年成立了本溪市园林管理所,组建了绿化队。在50年代,先后建了7处苗圃,不仅为本溪市区绿化提供了大量苗木,还支援了外省、市的绿化用苗。另外,还在山地、太子河进行了植树造林活动。

抚顺市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城市的发展,政府重视园林绿化工作,加强了对园林绿化工作的领导。据统计,从1951年起,先后在平顶山、阿金沟、演武沟等地,造林188000株;1953年初成立园林事务所;1955年开始,新建苗圃开始出圃大苗,防护林带和街路庭院绿化也开始有所发展;1955年栽植大苗47600株,1956年栽植12000株。到1957年,从发电厂到大官屯、从古城子到机修厂道口、从东岗南台道口到西露天矿大坑边,以及矸子山等4条速生防护林带,栽植各种树木150000株,山地造林1600000株。[120]

除了建设已有的风景名胜区外,煤炭城市唐山这一时期还在市中心新建、修建了一些文物名胜区。如1955年春发现了古代文物大城山遗址。1955年奠基近代文物冀东烈士陵园,并于1958年建成。1954年开始建设大钊公园,1956年建设了凤凰山公园。

总体来说,更多的资源型城市的园林绿化、风景和名胜区的建设才刚起步。比如白银市,因其自然环境风大多沙,缺水少土,自然植被稀少,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启动城市绿化工作。淮北市基本上是在60年代以后才逐步进行城市公园、风景和名胜区的建设工作。

(二)城市环境卫生与市容管理

1949年后,资源型城市相继建立了环境卫生局、处、所等市容管理机构,城市清洁队逐步成立。

唐山市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重点在建立卫生防疫机构,因为新中国成立前唐山市的垃圾污水遍地,导致苍蝇、蚊子、老鼠等危害严重。为了加强环境卫生的治理,1949年11月,成立了市卫生防疫委员会,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以改善环境卫生、防疫灾病为主要内容的卫生防疫运动,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1953年,市卫生防疫委员会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此后,爱国卫生运动就转为经常性的工作。[121]

鞍山市工厂、矿山较多,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三废”污染迅速增加,因此,这一时期鞍山市的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在防尘、防毒。50年代,鞍山市新建了千山结核医院,为治理相关疾病提供了保障。同时,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对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1956年周恩来总理针对鞍钢烧结厂的情况,提出了做好防尘工作的相关指示,这一指示推动了鞍钢防尘工作的开展。随之,防尘设备相继安装和设立,还配备了专职防尘人员,粉尘作业岗位上的劳动环境得到局部改善。

和鞍山一样,新中国接管本溪时,由于煤、铁的开采和生产导致城市“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相当严重。在20世纪50年代,又由于地方中小企业的增多,职工也相应增加,城市人口随之快速发展,加大了城市环境卫生清理工作的难度。为了重点解决城市的环境卫生问题,本溪市成立了市卫生大队,负责环境卫生的清理。随着市政建设事业的发展,新街道和新住宅区逐渐增多,全市清扫任务逐渐加重,垃圾运输的工具骡马车已逐渐被嘎斯车代替,垃圾运输逐渐走向机械化。

四、资源型城市空间规模与城市布局

1949—1952年资源型城市发展不仅表现在城市数量、基础设施、经济与生活变迁方面,还表现在空间规模随工业区的建设而扩大,并进而影响甚至改变着城市空间布局。

(一)资源型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

由于“一五”时期的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都是围绕重点工业项目而进行的,城市工业区的发展要求同步建设起完备的生产、生活和文教等设施,因此,城市工业新区的建立就等于在原有城市空间规模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座新城。重点建设的一些工业城市均建设了一个或多个大型的新工业区,这些在城市市区内或郊区开辟的新工业区导致城市建成区的成倍增长,可以说工业区的建设和建成是城市空间地域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

抚顺市的人造石油工业在新中国建立后得到新生。石油一厂的生产装置在1952年得到全部恢复,当年生产页岩原油22.61万吨。石油二厂在1950年就开始了恢复生产,但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恢复工作被迫中断,1952年重新开始了恢复生产,恢复成果显著。与一厂、二厂生产页岩油不同,石油三厂从1951年开始主要恢复生产汽油和灯用煤油,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国家成功生产了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一五”计划期间,石油二厂的建设速度迅猛,原油生产量不断迅速提高,并在“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东露天矿的开工兴建,石油二厂决定扩建。制油厂的恢复建设或扩建,扩大了抚顺的空间规模。

白银市在1954年9月28日成立了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当时从甘肃省内、陕西、宁夏等陆续抽调32名干部组成炼铜小组,后又抽调一批党政领导干部,接收从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分配来的毕业生146人,开发矿区资源。同时,对白银厂、小铁山矿、辉铜山矿、厂坝铅锌矿等4个矿山进行地质勘探等,再加上对煤矿、金矿等的开采,扩大了城市的空间规模。

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空间规模扩大,原因是很明显的,主要是当时中国社会“过渡”与“转型”的大背景下,资源开发的增加,已有的资源型城市扩大矿区,融入城市,使城市空间规模扩大。一些矿区随着资源开采的加大,聚集人口和各类资源,形成资源型城市,新建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迅速,城市空间规模也随之有一定的增加。

(二)城矿一体的空间分散布局

从整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的资源型城市空间布局的最大特征就是分散,紧凑度不高。由于资源型工矿城市多是因资源的开发和加工而兴起的,城市缘矿而建,因此,资源的开发、矿体的分布都直接影响着城镇的发展规模和布局形态。由于大多数矿产资源属分散状结构,这就决定了多数矿业城市的城镇分布必然呈现分散状组合形式。[122]同时。受成矿条件等的影响,除石油城市以外,矿业城市大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带,城市空间发展受地形地貌的制约较大,进一步强化了其分散布局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123]随着资源的开采城区建设逐渐向外延伸,这样,城市建设的范围、战线越来越大、越来越广,造成城市空间利用率低,使城市整体呈现分散布局的形态。这种分散性布局的最直观表现是城市中间夹着农田、菜地等乡村景观。

这一时期新建的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多为“城矿一体”,即城市以厂矿、企业为单位形成多个分散的矿区,每个矿区又是一个单独的社会单元,其内部生产、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齐备。由于各单元或矿区内部功能具有综合性,各自都具有学校、医院、住宅等工业、商业及其他企业办的社会部门,又加上行政隶属关系的影响,各单位在建设中很少考虑与其他城市空间单元的关系。各个矿区这种较强的独立性,从今天来看,严重影响了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这一时期交通条件较好、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改建或扩建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多为“城矿分离”,这类城市的明显特征是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相分离。城市用地中相当一部分是居住用地,聚居是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余城市用地构成主要是包括资源用地、资源加工业用地和其他制造业用地在内的工业用地。

资源型城市城矿一体的空间分散布局,导致城市空间利用率低,建设密度较低,这严重影响了城市多种功能的完善,更影响了城市集聚效益的产生。

(三)资源型城市空间规划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生产恢复期,国家十分重视城市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了城市建设管理机构,这使城市规划有一些进步。但由于经济能力所限,城市规划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上海、北京、天津这类大城市,资源型城市的规划几乎没有什么进步。

“一五”计划期间,由于工业城市的发展,国家加强了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1953年,中央指示:重要的工业城市规划工作必须加紧进行,迅速地拟订城市总体规划草案。1954年,全国城市建设会议要求完全新建的城市与工业建设项目较多的城市,应在1954年完成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这些政策对资源型城市的空间规划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很多资源型城市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城市的规划编制和修订。比如平顶山城市初步规划是在1956年编制的,是由平顶山矿区政府委托河南省城市设计院,会同平顶山煤矿筹备处编制的。这个规划以煤炭生产为主,以生活就地平衡为原则,将中心城规划在煤田以南(程平路以南)、湛河以北,东至藏庄,西至王庄,用地6.5平方公里。[124]这个规划经过平顶山煤田总体规划设计审查会议通过,使城市建设一开始就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又如白银市的城市规划是在1954年春开始着手制订,1955年提出初步方案,经过3次修改后,上报国家建委。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的空间规划比较缓慢,很多城市都还只是初步的规划,或者只有草案,或者根本就没有启动城市规划编制或城市规划修订,比如鹤壁市、淮北市等。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空间规划的编制受苏联影响较大,具体表现就是编制过程分为总体规划(分初步规划和总体规划两步)和详细规划两阶段。所以,城市规划编制中,资料收集比较全面,材料比较翔实,且注意采用定额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