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源型城市建设概况与空间结构

资源型城市建设概况与空间结构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建筑有不同的情况,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几乎全部的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都为日本占领,日本对资源型城市建筑的影响极为深刻。二是城市建制的发展。之后,鞍山城市建设进入完全的“高峰期”。除了东北资源型城市外,中国其他地区的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建筑基本上都受着中外两种力量的影响。

一、资源型城市建筑业的发展

1840年以后,资源型城市建筑随着资源开发和城市经济发展而逐渐增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建设了一些符合日本需要的学校、居民住宅、工厂、商业店铺等。但是,这并不排除一些城市建筑业的落后状态,如萍乡市在1949年之前,煤矿职工居住的都是用竹木、稻草搭成的茅棚,生活设施极其简陋,更谈不上公共设施的建设。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建筑有不同的情况,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由日本一国单独占领的资源型城市建筑

日本占领区的资源型城市在建筑方面注重两点:一是修复或建设维持战争必需的道路、自来水厂、飞机场等设施;二是满足来华日本人的住宅需求,建筑成果多为侵略需要或专为日本人享用。几乎全部的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都为日本占领,日本对资源型城市建筑的影响极为深刻。下面以辽宁鞍山为例进行说明。

鞍山市的城市建筑,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资源开发。资源开发快,城市建筑事业也就随之发展;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钢铁市场萧条,资源开发缓慢,城市建筑也就随之停滞。二是城市建制的发展。1937年鞍山建市后,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城市建筑发展较快,包括医疗机构、居民住宅、旅社、学校、警署、办公楼、商业店铺等在内的各类建筑均有所发展。

鞍山城市建筑为日本人服务主要表现在居民住宅方面。在住宅规划中,铁路以东为满铁职工住宅与日本人住宅,铁路以西为中国人住宅与商业区。日本居住区的住宅,宽敞整齐,坚固耐用,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中国居住区的住宅,极其简陋,多以泥土做墙,油毡纸或草作顶,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生活设施极少,同日本人的居住区有天壤之别。

由日本单独占领的资源型城市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殖民色彩,仍以鞍山为例进行说明。鞍山城市建设,始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16年,日本在鞍山投资工矿业,强占大片土地建立工厂、开辟街区,并制定“满铁附属市街计划”,鞍山城市雏形逐渐形成。1917年,日本在鞍山进行市区建设,在鞍山驿车站东侧(日本人居住区)修建文化设施和风景区。1920年,受世界和日本国内经济危机影响,钢铁市场萧条,日本减少了对鞍山制铁所的控制,街区建设随之停滞。1933年,日本卷土重来,重新按照“满铁附属市街计划”进行建设。昭和制钢所成立后,日本加快了鞍山城市的市政建设。1934年,市政投资达320万日元,1935年达300万日元,为日伪时期市政建设的一个高峰。之后,为日本侵略服务的医院、学校和剧院相继出现,到1937年形成了以铁路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商业区,还建立了几个人口比较集中的居民区。[73]

1937年,鞍山建市。之后,鞍山城市建设进入完全的“高峰期”。到1943年,城市建设初具规模。1945年市区建成面积达28.2平方公里,市区共建各类房屋10622栋,面积32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79万平方米,厂房99万平方米,医疗机构15.1万平方米,其余则是办公室、学校和仓库等公共建筑。[74]这期间,鞍山建设了学校、医院,修建了道路,建设了给排水系统,供应了煤气,出现了现代化交通工具等。但是,这些建设成果多为日本人享用。如住房,日本人居住的多是高级住宅、单身公寓,居住环境整洁、优美;而中国人住房简陋,多是三代同睡一炕,居住环境恶劣。道路设施方面,日本人居住区多是柏油路面,中国人居住的贫民区,山路崎岖不平。煤气设施,只为日本人服务,中国人极少使用。1933年,使用煤气的中国人4户,只占供气户的2‰,1941年为57户,仅占0.62‰。[75]另外,现代化交通工具、环卫保护等均是如此。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鞍山市城市建设多为日本人服务,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

(二)中外混合力量作用下的资源型城市建筑

除了东北资源型城市外,中国其他地区的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建筑基本上都受着中外两种力量的影响。一方面,中国的官僚资本或民族资本在城市建筑业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各国列强也不停地植入西方建筑的因素。这类城市以河北唐山、河南焦作、湖南锡矿山等为代表,其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混乱和花哨。下面以河北唐山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因资源开发促进唐山城市交通的建设。开平煤矿创立后,城市工业、商业逐步发展,原有的交通方式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唐山市的近代交通开始兴起。航运方面,开平矿务局挖通了煤河,建立了运煤码头,通过自备和租用轮船向外运煤。铁路方面,1881年修建了唐胥铁路。公路方面,形成了联络各乡镇的公路运输网,置办了数辆汽车。这样,唐山形成了以铁路为中心,以航运为补充,公路运输畅通的城市交通网络。

其次,因资源开发促进唐山城市教育场地建设。唐山教育事业从创办职业教育起步。为了更有效地开采煤炭资源和进行煤质化验,1881年,开平矿务局创办了一所专门学校,开创了唐山市职业教育的先锋。之后,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和其他工业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通过资助办学的方式开设了一些学校,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其中,因煤炭资源开采而发展起来的铁路事业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905年,铁路局创办铁路学堂,1906年改名路矿学堂,培养铁路和采矿人才,当属中国最早设立的一批大学。1918年,京奉铁路创办扶轮小学。除此之外,其他厂矿企业也纷纷建立学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三,因资源开发促进唐山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建设。长期以来,开滦矿区卫生无人管理,为了改善环境卫生,杜绝细菌、瘟疫的流行,1935年,开滦医务部承担了矿区的卫生工作,对矿区卫生进行了清洁和维护,改善了矿区环境。1940年,医务部下设卫生处,直接负责管理矿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城市和矿区卫生开始走向正轨。

第四,因资源开发促进唐山城市文娱生活设施建设。随着煤矿经营的发展,唐山市建设了一批满足职工娱乐活动的设施。1900年,建设了一个跑马场。之后,在市区和东矿区陆续修建了一批游艺设施,包括游泳池、滑冰场、酒吧及各类球类场馆设施。

(三)受战争影响以内力促进的资源型城市建筑

1840—1949年间,资源型城市是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其原因之一就是列强的资本输出促成的。完全因内力而促成的城市为数不多,代表有甘肃玉门、四川自贡等。

受战争影响以内力促进的资源型城市兴起和发展,主要着眼点在于服务于战争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战时特征,其建筑业的发展是有限的,以甘肃玉门为例说明。首先,玉门油矿开采时,工厂建筑及居住建筑等均无计划,构成极不合理。一是厂房紧靠居住房屋,又全在上风地带,居住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二是工厂位置选择不合理,工厂建在河槽里,无防洪抗洪能力,以致1948年山洪暴发时,工厂里的机器设备被洪水冲走。其次,玉门石油开采规模不断扩大,职工人数随之增加,但宿舍修建远远不能满足资源开发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据统计,1939—1949年的10年中,玉门住宅建筑有31264平方米,职工宿舍仅有19546平方米。[76]大部分建筑为政府官僚使用,其居住区分为甲、乙、丙三种,总的来说居住条件较好。更多的职工居住地方为临时性草席房屋和窑洞,条件很差,为第四种居住区。第三,玉门在1949年前,公用设施数量少、规模小。据记载,市区内只有4个浴室,职工洗澡困难。食堂面积小,工人只能在露天吃饭。医院只有一家,面积仅801平方米,含30张病床。[77]

受战争影响以内力促进的资源型城市建筑,有一个突出特点,即是城市建筑与经济文化发展不同步。一般来说,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进步,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是,这一规律在自贡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并不适用。20世纪20年代以前,自贡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城市市政建设是基本停滞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盐业生产的行业特征相关的。盐业生产一般包括凿井、汲卤、煮盐、运销等环节,其中的高额利润虽然诱人,但风险也会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稍有不慎,便会倾家荡产。那些有幸成功获得财富的经营者,一般将财富用来置办土地。这一方面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有关,另一方面,置办的土地还可以用来扩大再生产,或生产粮食及副业产品,这既可以解决人的吃饭问题,又可以解决牲畜的饲料问题,风险性极低。因此,自贡城市建设一直得不到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自贡人才有意识地改变落后的市政建设。1929—1930年,一位叫朱理居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自流井街道进行了规划和建设。虽然他所设计的改造方案最终还是没有完全实施,但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如改造了道路,建设了商贸大街。1943—1944年,自贡市政府又对市政建设进行了改造,拆除了沿街的房屋,拓宽了道路,确定了市中心主要街道的规模。

二、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面貌

城市基础设施,涉及城市道路桥梁的修建、公共交通的发展、邮电通讯的建立、水热气等设施的安装等。

(一)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建设

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要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其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是必然建设的项目。即使是殖民城市,外国列强也要把掠夺的资源运输出去,而要运输出去,不维修或新建道路桥梁是不行的。而且,城市是资源开发的支撑,不建设城市公共交通也是不行的。

1.道路桥梁设施的建设

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的道路桥梁建设,多是为了适应资源开发的需要,在运输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多在日本人居住区,或者在资源开发区建设道路桥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日本掠取资源的需要,满足日本人的方便,日本人居住区和资源开发区多铺有宽阔、整齐的柏油路。对比之下,中国人居住区的道路桥梁设施仍然十分落后。如抚顺市,日本人在日伪机关驻地和日本人住宅区修建了整齐宽敞的道路,并在道路两侧安装了照明路灯。中国人居住区都是自然形成的狭窄而无铺装的道路。本溪市,1940年全市仅有路灯46盏,全部安装在日本人居住区。[78]鞍山市,1937年鞍山设市后,仅在日本人居住区两侧设有路灯,且路窄灯暗,到1949年,全市仅有路灯177盏。[79]1939年修建了纵贯铁东至立山的干道(今胜利路),铁东长甸铺、八挂沟的中国居民被迫迁往铁西地区和立山山嘴子等平民区,那里多是崎岖不平的土路。到1945年,鞍山市区有各种道路201条,总长181公里,面积62万平方米,道路平均宽15.7米,柏油路平均宽8.5米。[80]这些道路多在日本人居住的区域。

2.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

(1)公共交通设施——铁路的修建

这一时期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多是靠近铁路沿线,或依靠专门为其开设的支线沿线。当时铁路作为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多为列强把持,多与资源开发有关。所谓“铁路有多长,列强的势力就有多远”,因此,修建铁路或掠夺中国路权是列强攫取中国权益的主要手段,也是资源型城市建筑的重要内容。

有关铁路的信息和知识,从1840年以后就不断传入中国。1876年,中国有了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1881年,自办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铁路成为资本输出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早的铁路是英美强行修建的窄轨铁路——吴淞铁路。之后,列强通过擅自建筑、假借合办、贷款控制,在19世纪末修建了一万多公里的中国路权。在修建中,各列强国家按照自己的需要,分别设计和修建了一批标准不一、装备杂乱的铁路,出现了中国铁路混乱局面,这是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

袁世凯统治时期,解散了各省商办的铁路公司,而把新建铁路的权利交给了帝国主义国家,用以抵借外债,由此出现了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二次高潮。

到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过外交努力,中国有了一定的修建铁路的自主权,也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制订了统一的技术标准,还开始了机车车辆的制造。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的方式修建铁路,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这一时期,新建铁路的权利主要落到了日本的手里。据统计,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间,日本在东北共修建5700公里铁路;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在华北、华中和华南的日战区修建了900公里铁路。[81]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8年)在中国大陆上共修建铁路约13000公里比较,日本占了近一半。

1949年前,中国修建铁路的原因之一就是开发资源,这与资源型城市紧密相关。有些铁路就是专门为资源开发而建,为资源型城市所用。比如唐胥铁路的修建就是为了运输开平煤矿的煤,由洋务派建立的开平矿务局负责集资修建的。为了经营铁路业务,清政府于1886年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铁路公司。后来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不断延伸,逐步形成后来的京奉铁路,开滦煤炭的外运主要由这条铁路承担。[82]通过铁路,唐山的煤运到天津、塘沽烟台、营口、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码头。

有些铁路公司也经营资源开发,因此而影响着资源型城市的建筑。比如南满铁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满铁)经营的铁路为长春、大连、南开—旅顺铁路、大房身—柳树屯铁路、烟台—烟台煤矿铁路、苏家屯—抚顺铁路、奉天—安东铁路。其“附带事业”包括矿业,特别是抚顺及烟台煤矿的开采。事实上,煤矿是满铁投资的重中之重的事业。满铁一成立,就接手了抚顺、烟台、炸子窑煤矿。围绕日本军国主义的需要,满铁投入巨资新建扩建原有矿井,进行机械化改造。各煤矿产量急剧增长,营业收入也急剧增长。抚顺城市的建筑得以改变。首先,满铁对抚顺煤矿进行了大量的扩建,还兼并了抚顺境内和东北其他地方的一些煤矿。同时,日本人还修建了千金寨、阳柏堡、老虎台等原有各坑的开采设备,完成了发电厂、机械厂、水道、煤气、医院、新市街、住宅、学校等附属工程[83],但矿井的安全设施、矿工的住房建设投入却很有限。

(2)铁路之外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第一,东北资源型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东北资源型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多是在日本侵入以后逐渐修建的,以鞍山和抚顺为例。

鞍山城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主要在日本殖民者侵入之后。日本在侵略的过程中,带来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1926年,鞍山市出现了出租汽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现了客运汽车。之后,客运线路和汽车数量逐渐增多。客运线路开始是从鞍山发往其他地区,后来在市内也有了客运线路。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统治时期,市内交通陷于瘫痪,主要靠马车、人力车和少量自行车,广大劳动人民主要靠步行。

为了加速掠夺抚顺煤炭,日本于1913年改建了电气铁道,方便了煤矿工人上下班乘坐。但直到新中国成立,抚顺电铁设备标准不一,机车型杂,影响了使用。1925年后,市内先后出现了客车、小轿车、三轮车、自行车、马车等交通工具,但这些交通工具的乘客大部分是达官和洋人,中国普通劳动者无权乘坐。其中,客车多为日本人经营,人力车、四轮马车多为个体经营。抗战胜利后,只剩下人力三轮车、四轮马车等,公共汽车已经不见踪影。

第二,关内其他地区资源型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东北之外资源型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情况不一。唐山是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比较好的代表。1881年由英籍工程师金达设计,中国工人利用旧物料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牵引力100余吨,时速约5公里,这是交通系统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修建双桥里铁路桥,其为唐山市第一座铁路石拱桥,1882年唐山火车站建成;1892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津榆铁路滦河大桥,其为中国第一座大型铁路桥梁。1892年,设立滦州电报局,专为铁路行车使用。1884年人力车(俗称“黄包车”“东洋车”)由天津传入唐山,成为市区的交通工具,曾风行50余年,最盛时2000辆左右。1889年,开平矿务局购置“北平”“永平”“富平”“承平”4艘轮船,进行海上煤炭运输。不仅如此,还有市政公共交通运输的出现,1883年,开平矿务局从英国购进3辆二等客车和三等客车,一辆自制的官员乘坐的豪华客车,“龙号”机车每天在唐胥铁路往返六次运煤和载客。[84]

但更多的资源型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非常有限。比如白银,1949年前没有铁路。1924年,开始修建西宁—兰州公路,由于人烟稀少、经费紧张、施工困难等原因,此公路修建经历过改道等曲折,到1935年以土路通车。1925年,开始修建包头—兰州公路,最初是用草、柳条或木板搭成,勉强过路。1928年、1934年、1939年,三次按照通行汽车的标准进行整修,勉强可通行汽车,但缺乏养护,交通经常中断。在此期间,城市桥梁除了左宗棠在陕甘驿道上修建了履顺、平政、利济等桥外,基本上都是使用古代修建的土木结构桥,或砖石拱桥。

(二)邮电通讯和水热气的建设

1840—1949年邮电通讯业的发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也有表现,而且水、热、气也开始在城市中提供。

1.城市邮电通讯建设

随着资源开采、经济发展,城市的邮电通讯事业也逐渐发展。其中抚顺市在邮政通讯和有线电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邮电通讯建设也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多是为其侵略需要而修建的。一是邮政通信。从古代传下来的驿站,在清末逐渐被裁撤。1906年设立关东都督府邮便电信局千金寨支局,1907年改称千金寨邮便局。1911年,抚顺千金寨邮政支局成立。1931年,伪满洲国成立后,重组了邮政机构。二是有线电报。1908年,千金寨开始有市内电话。1909年,抚顺有了有线电报,开办了长途电报电话业务。1919年,地方民营电话始建于千金寨。

唐山市的邮政和电信也在逐渐发展。邮政方面,1897年,大清邮政在唐山设立分局。1901年,唐山—丰润—遵化邮路建成,之后唐山邮政通信网络逐步形成。电信方面,1883年,开平矿务局开办专用电报,并安装了电话,这是唐山最早出现的电报通讯和电话。1908年,官办唐山电报房成立。1925年,天津电话局在唐山开办电话分局,并设立市内公用电话。

2.城市开始建设和使用水热气等设施

城市水热电气等设施基本是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建设的,其使用范围多为日本人,后来少数中国人也开始使用,但绝大多数的中国劳动人民始终没有用上这些设施,直到1949年后,普通老百姓才慢慢使用上这些基本的生活设施。下面以抚顺为例。

城市供水方面,抚顺城市供水事业始于1908年,当时的供水能力有限,多供给炭矿和所属企业,部分供给生活用水,当时供应市民用水755户。[85]发展到1920年,除矿区工业用水外,市民生活用水也大大增加,这时,供给市民生活用水已增加到6860户,达4.06万人。[86]但这时只是供应日本人和少数中国权贵,普通劳动人民喝不到自来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抚顺市新建了净水厂,到1935年,城市用水人口已达24915户,约7.5万人。[87]之后,又新建了多眼水井供城市工业用水和市民生活用水,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自来水一直是日本人和少数中国人使用,广大劳动人民没能用上自来水。

城市排水方面,抚顺城市排水始于1909年,排水设施多集中于日本人居住区,中国人居住区只有少量排水设施。

城市供暖方面,抚顺城市供暖始于1907年,当时主要供部分日本人使用,而且使用范围有限。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恢复了少数地区的住宅供暖,供暖面积极少。

城市供气方面,抚顺煤气始于1909年,算是中国最早一批使用煤气的城市,在当时仅次于上海、大连,这主要得益于城市煤炭资源的丰富。之后,煤气的装置不断更新,煤气使用区域逐渐扩大,但一直没有惠及中国人,煤气用户绝大多数为日本人。战后,国民党接收城市,小部分煤气设施维持运作。新中国成立前夕,煤气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煤气供应停止。

(三)城市环境建设及面貌的改变

资源型城市,由于受资源开发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本就污染严重,加上旧社会经济基础落后,环境治理能力差,造成城市环境多受污染。但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中,日本人居住区,环境绿化较好,而在中国人居住区,无环境绿化可谈。如抚顺市,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少数日本人居住的地区,城市园林绿化较好,街道、庭院种植有树木。中国人居住区,无环境绿化,且居住区与工厂相连,废气污染严重,加上“鸡鸭猪狗满街跑,烟尘暴土不见路,屎尿满厕无人掏,垃圾如山不清扫”[88],环境十分恶劣。再如本溪市,日本人居住区和中国人居住区环境相差很大。日本人居住区,街面整洁,环境清幽,绿树芳草,林荫覆盖。中国人居住区,临近工业区,中间无防护林,噪音、烟尘等环境污染严重。

三、资源型城市规划和代表城市的空间结构

1840年后,中国开始近代城市规划,但受殖民影响深刻。资源型城市基本没有城市规划,局部殖民的资源型城市有短期的规划,其空间结构表现出来就是西方元素比较突出,且凌乱无章。

(一)具有殖民侵略色彩的城市规划

近代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基本没有城市规划,只有东北地区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在日本的侵略下制定了具有强烈殖民主义侵略色彩的城市规划。这些城市规划,没有考虑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只是为了日本掠夺资源的需要。城市建设受此影响也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日本人居住区,道路宽敞,住宅整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中国人居住区,房屋简陋,污染严重,道路崎岖不平。

鞍山城市规划始于20世纪初。1917年日本建立鞍山制铁所,开始在鞍山进行市区建设,制定了“满铁附属市街计划”,初步决定把鞍山建成有15万人口,年产百万吨钢铁的工业城市。[89]这说明原来的行政建制已经不能满足日本侵略中国的需要,他们以这一计划为蓝图,在鞍山建立了居民区、商业区、工厂区,修建了煤气、给排水、供电等市政设施,设立了文化设施。1937年,鞍山正式建立市制,日本又制定了“鞍山都邑计划图”,确定规划人口为50万,城市面积为124平方公里。以鞍山车站为中心,以“昭和制钢所”为重心,沈(阳)大(连)铁路贯穿城市南北。[90]在这一计划图的指导下,到1943年,鞍山城市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这两个城市规划,均是日本帝国主义按其侵略意图制定的,意在掠夺铁矿资源进而把鞍山建成殖民地城市。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日本居住区和国人居住区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居住区花园洋房、公寓整齐,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国人居住区,与厂矿相邻,污染严重,住房简陋,拥挤不堪,呈现出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

本溪城市规划也是在日本的侵略下制定的。1940年,为了掠夺煤矿资源,日本编制了“本溪湖都邑计划”,第一次进行城市建设计划,但这一规划没有顾及城市的长远发展。它规定的人口规模与城市用地规模不符,造成人多地狭,城市发展困难。同时,抚顺的新市街规划和新都邑规划也具有强烈的殖民色彩,这在后面会讲到。

(二)代表性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

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独特性,一般是城市沿矿区或铁路呈不同形式的发展,也有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自己的特色。下面以唐山、自贡、抚顺、本溪等为例。

1.唐山:“街市包围矿厂,铁路分割市区”的城市布局

与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不同,唐山没有受帝国主义的直接控制,但一些工业企业曾经也被帝国主义占有,有一些外国人居住在城市。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在唐山兴办了开平煤矿,并修建了唐(山)胥(各庄)铁路,一座近代新兴工业城市——唐山逐渐发展起来。城市空间布局明显地受煤矿开采的影响,城市围绕矿场扩展,最终形成“街市包围矿厂,铁路分割市区”的布局。

唐山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在1840—1949年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围绕矿区初见雏形。最初,矿区北部有一条广东街,建有高级住宅、商业建筑和服务性建筑,这条街成为当时的市中心,附近农村有一些矿工居住。

第二阶段:城市围绕矿区、铁路扩大规模。随着工矿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矿场西部形成了矿工住宅区,西北部形成了洋人住宅区。北部沿唐胥铁路线发展,并建成了多条胡同与街道。之前矿场附近供矿工居住的散落的自然村,逐渐扩大相连并形成城市。

第三阶段:城市格局基本形成。1910年车站南移为京奉铁路新站后,城市又沿原来工人居住区附近的道路向南扩展。最初唐山市区位于铁路与矿场之间,由于工矿业的发展,土地不够用,便越过铁路向东部自然村扩展,原来的自然村相连变成市区,形成了街市包围矿厂,铁路分割市区的城市格局。[91]

2.自贡: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

自贡因资源得以开发,因开发而聚集人口。城市发展的规模、格局都随井盐的兴衰而变化。

19世纪末,随着自贡盐区的开发,逐步形成了城市的骨架:自东向西排列的三个井盐生产中心——大安、自流井、贡井,分散而又相对集中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布局得以形成。自贡城市的发展过程,表现出鲜明的矿业城市特征。随着盐业的发展,城市东部、西部、南部分别发展起来,形成各自独立的生产、生活中心。伴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逐步改变,城市东面的鸿鹤地区因盐化工业生产而发达,南面的舒平地区因铁路的通达和制盐工业的建设而兴起;又在原来格局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中心;另外,城市西面的长土、艾叶滩,东北面的张家坝等组团,也都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独特的格局。[92]

3.抚顺:分散式带状城市格局

抚顺市的城市建设在日俄战争后,一直被日本控制,其空间发展带有鲜明的殖民地色彩。从“新市街”规划到大露天计划再到新都邑计划,抚顺市城市中心从浑河北岸移至浑河南岸,最终形成了以车站为中心、以铁路为中心线的分散式带状城市布局,其空间布局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新市街规划与千金寨的发展。1908年,日本在千金寨地区强行征地,作为抚顺炭矿日籍职工生产区。同时编制了千金寨建设规划,即新市街规划,这是1840—1949年抚顺第一个城市建设规划。“它以千金寨火车站为中心,市街的东部为探矿职员住宅,西部为一般居民住房租赁地,市区成矩形。”[93]日本在此修建了多条柏油马路,道路宽敞,建筑新颖。除了住宅,日本人还修建了学校、医院、俱乐部、邮电局、自来水厂、公园、机关单位等。随着资源开发和人口增加,抚顺煤矿北部得到扩展,但中国人居住区的城市设施极其落后。

第二阶段:大露天计划与永安台建设。为了扩大煤炭开采,1919年,抚顺探矿出台了“大露天计划”。这样,抚顺建设的重点就从千金寨旧市街搬到了永安台新市街。永安台的开发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三部分。住宅多分布在东部丘陵部位,是日本人专用的住宅区,以丘陵顶端为中心,呈放射状发展,住宅区内配套设施完善,道路宽敞整洁,环境优美。西部平坦地带,以火车站为中心,又分为南北两个地段。车站北部为粮栈集中地,南部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工业区在商业区的西面。

第三阶段:新都邑计划。1939年,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逐步扩大,日本制定了以抚顺火车站为中心的“新都邑计划”。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此计划没有完整的实施,在日本败退前,只实施了计划的第一步,即建设大瓢屯地区。

4.本溪:单中心城市结构

本溪城市的结构以本溪湖为中心。在1924—1929年期间,本溪城市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附近集镇的发展,逐渐形成以本溪湖为中心的城市雏形。交通的发展,带动了以本溪湖为中心的城市规模扩大。1937年5月,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宫原厂区开始建设。为了建设宫原厂区,公司建立了溪湖大桥,连接本溪湖与宫原两地区,这就扩展了本溪市区的规模。次年,为了向外运输煤炭和木材等资源,公司又修筑了溪田铁路。1904年彩屯大桥建成,连接了宫原和彩屯地区。1942年,修筑了溪辽铁路,直通辽阳。这样,在交通运输的发展下,本溪市以本溪湖为中心,逐渐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