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城市内部结构形态进一步发生演化。城市核心区突出;新城建设使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分布向城市外缘转移;居住空间呈现圈层扩张态势,并沿交通干线外延。至2004年,随着十多年的调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态逐渐清晰。然而,合肥市这种“圈层+扇形”的城市结构形态在客观上往往突出了现有的城市中心,容易导致经济容量和城市功能的过分集中,同时又造成新区开发的相对分散。

6.3.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

城市发展的历程表明,城市的各种经济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一定的空间形式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就形成了一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它是城市经济发展程度、阶段、内容的空间反应,是城市内部功能分化和各种活动所造成的土地利用的内在差异(武进,1990)。目前,圈层理论与扇形理论已经被公认为指导城市规划和进行地理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姜鲁光等,2003;高杨等,2005)。基于圈层理论与扇形理论,利用第5章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密度图,选取其中的高密度和较高密度类型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可以概括得到城市的功能区划;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抽象出不同时期合肥城市空间结构图(图6-21),反映出合肥城市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不同功能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动态变化和差异。

1978年,作为一个即将跨入特大城市行列的合肥市,是一个典型的单中心城市。城市核心区规模很小或者不显著,大型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南翼和城市中心区外围;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三翼边缘;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心及其边缘地区和城市东翼分布。1991年,城市内部结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核心区开始显著但规模仍然较小;工业用地由早期的相对集中走向分散,但仍然分布在城市三翼,一方面中圈层工业用地增加,另一方面,城市边缘区新增较多工业用地;公共设施布局仍然相对集中;而居住圈层扩大,特别是向西和向南方向增长明显。2000年,城市内部结构形态进一步发生演化。城市核心区突出;新城建设使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分布向城市外缘转移;居住空间呈现圈层扩张态势,并沿交通干线外延。至2004年,随着十多年的调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态逐渐清晰。城市中心突出,核心区明显;围绕城市中心,在其西南和东北方向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外圈层主要分布为工业用地,居住空间围绕城市中心呈圈层分布。

img100

图6-21 不同时期合肥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作为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合肥目前仍然是一个单中心城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的“圈层+扇形”结构特征。自内而外可分为3大圈层、4~5个子圈层,但与西方圈层模式相比,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内圈层功能以居住和商业金融服务为主,且居住用地比重偏大,城市CBD规模偏小;中间圈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比较均衡,三大功能并存,随时间变化较平稳;外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明显,工业用地比重较大,其次为公共服务设施。各圈层又可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城市功能的扇形地域。随着政务新区的建设和使用,目前正在向多中心方向发展。

然而,合肥市这种“圈层+扇形”的城市结构形态在客观上往往突出了现有的城市中心,容易导致经济容量和城市功能的过分集中,同时又造成新区开发的相对分散。这样的反差既不利于新城市中心的迅速形成,也影响了城市旧区的更新与改造(黄耿,2000)。与这种结构并存的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呈“二环九射”状,虽然有利于市中心和城市外围的联系,非直线系数也较小,但是容易将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而造成中心地区交通拥挤,同时交通灵活性较差,并容易促使城市呈同心圆式向外扩张,因而成为目前城市结构突破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