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发展方向的演变

城市发展方向的演变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近代以来,南京的城市发展进程大大加速。其中明确提出了避免使城市发展呈“狭长之形”,避免“一部过于繁荣,一部过于零乱”的非均衡发展。其中,城市规划区即市域范围,总面积6 516平方公里;南京都市圈是以长江为依托,以主城为核心,以主城及外围城镇共同组成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总面积约2 753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4
城市发展方向的演变_科学发展观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一、城市发展方向的演变[8]

六朝时期,南京的都城规划以“君”为本。都城位于今秦淮河北鸡笼山(北极阁)、覆舟山(九华山)下,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了山丘环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南京的城市发展突破了六朝时期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体现了“造郭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正式定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城墙环套配置形制。都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影响的体现。皇城和宫城部分则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明南京城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一方面,保留了元的旧城区作为居民区和商业区;另一方面,在旧城外东侧富贵山南填燕雀湖新建皇城和宫城、衙署,同时,东临钟山麓,北沿玄武湖南岸、西岸,西循狮子山、马鞍山、清凉山西侧,南抵旧城南城一线,用了21年时间筑成一条全长35.26公里的砖城墙,把建康城、石头城、南唐江宁城旧址和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狮子山、清凉山等都包在城内。南京城的规划突破了方整对称的传统都城形制。城内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和驻军区,各区互不干扰。旧城区位于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宅第也都集中在此区;皇城区设在旧城东侧,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既有水运方便,又和旧城紧密相连;驻军区则位于城内西北地区,这里有大片营房、粮仓、库房和各种军匠工场,形成一个独特的军事区。南京的道路系统呈不规则布置,城墙的走向也沿旧城轮廓和山水地形屈曲缭绕,皇宫偏于一边,使全城无明显中轴线,一反唐、宋、元以来都城格局追求方整、对称、规则的传统,创造出山、水、城相融合的美丽城市景观。在都城之外,还有一座长达50余公里的外郭城,把钟山、玄武湖、幕府山等大片郊区都围入郭内,并辟有外郭门十六座,从而形成保卫明皇宫的四道防御线,即外郭、都城、皇城、宫城。

进入近代以来,南京的城市发展进程大大加速。自1919—2001年,共进行了大小深浅不同的城市总体规划14次,分别为1919年的《南京新建设计划》、1920年的《南京北城区发展计划》、1926年的《南京市政计划》、1928年10月的《首都大计划》、1929年12月的《首都计划》、1930—1937年的《首都计划的调整计划》、1947年的《南京市都市计划大纲》、1954年的《城市分区计划初步规划草案》、1957年的《南京城市初步规划草图(初稿)》、1960年的《南京地区区域规划》、1975年的《南京城市轮廓规划》、1980年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1992年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和2001年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1929年编制的《首都计划》和1980年、1992年编制的经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以及2001年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调整的城市总体规划。

《首都计划》是南京在民国时期编制的最完整的一部城市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避免使城市发展呈“狭长之形”,避免“一部过于繁荣,一部过于零乱”的非均衡发展。要求城市空间布局以“同心圆式四面平均开展,渐成圆形之势”。规划的国都界线,南起牛首山,北至常家营,西至和尚路,东至青龙山,界线全长117.2公里,总面积855平方公里。该规划体现了鲜明的功能分区思想,将全城分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六大片。其中,中央政治区在中山门外紫金山麓;市行政区在鼓楼以北的傅厚岗;两个工业区在长江两岸;住宅区分三个等级,除旧城区外,在城北另设高级别墅区;商业区在明故宫;文化区在鼓楼、五台山一带。而商业中心之所以安排在明故宫旧址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全城向东发展,以便使城市能够以同心圆式向四周均匀拓展,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将总客站设于明故宫、富贵山之间,以促进这一地区的商业繁荣等。

80版城市总体规划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编制的,是建国三十年南京制定的一部颇为全面、完整、深入的城市总体规划。它继承和发展了1975年《南京城市轮廓规划》的“大分散、小集中”的思想,结合南京当时的实际,提出在“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使大、中、小城镇和郊外广阔的“绿色海洋”有机结合,以圈层式城镇群体的布局构架进行规划建设。富有创意地提出了“市—郊—城—乡—镇”的圈层式布局模式,以市区为主体,围绕市区由内向外,把市域分为各具功能又相互有机联系的五个圈层:第一圈层为中心圈层——市区,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古都的遗址;科研文化国际活动的中心。第二圈层为蔬菜、副食品基地和风景游览区。此圈层是市区和主要卫星城的绿色隔断地带。第三圈层有沿江三个卫星城、三个县城和两浦地区。这些城镇和地区为南京外围相对独立的生产基地。第四圈层是市域内大片农田、山林。第五圈层是远郊小城镇。规划在市区功能布局中着重指出:市区用地应尽可能控制在122平方公里左右,并逐步向主城外有发展可能的沿江三个工业城镇(大厂区、西善桥—板桥与栖霞—龙潭)、三个县城(六城镇、东山镇和珠江镇)以及两浦地区疏散人口22万;将污染严重和威胁交通、安全的工厂、仓库逐步扩散到卫星城或相对集中于门类相近的工业、仓库地带,便于处治管理;运输量大的中转、外贸、储备及危险品仓库,则结合现状在建成区外独立布置。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宏观的社会经济背景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此,南京市组织编制了《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此轮规划的用地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都市圈—主城。其中,城市规划区即市域范围,总面积6 516平方公里;南京都市圈是以长江为依托,以主城为核心,以主城及外围城镇共同组成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总面积约2 753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42%;主城则是指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的地域,面积约243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3.7%。规划提出:市域城镇体系以长江两岸沿江束状交通走廊作为主发展轴,以宁溧公路、机场专用路为次发展轴,形成“干”字型城镇带;都市圈内城镇布局以长江为主轴,东进南延,南北响应,城市建设的重点应有计划地逐步向外围城镇(仙鹤门—西岗、浦口、板桥、西善桥、东山、沧波门、尧化门—栖霞、龙潭、大厂、珠江、六城、瓜埠等)转移;主城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应以金融、贸易、科技、信息、综合管理、服务职能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提高环境质量,保护好古都特色。规划进一步强调:要严格控制主城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优化其用地结构。

2000年,鉴于91版城市总体规划的近期目标已经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南京市政府批准同意南京市规划局开展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规划提出构建“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都市发展区空间格局”,除主城外,规划在三个新市区重点培育次区域中心,形成多核区域中心格局。同时,突出发展重点,将都市发展区内城镇结构调整为“主城—新市区—新城—重点城镇—一般城镇”的五级结构,确定了东山、仙西和江北三个新市区,将大厂、新尧、板桥、龙潭、雄州、永阳、淳溪规划为新城,并预留玉带、桥林为新城备用发展空间。

显而易见,进入近代以来,南京的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拉开,“有序疏散老城产业与人口,提高新区、郊县建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客观上有利于加快老城环境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以及城市特色的塑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