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技术进步与苏联工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与苏联工业生产的发展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技术进步与苏联工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苏联工业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上述各种因素,都同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十五”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增长额的四分之三要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达到。苏联以科学院、高等院校以及工业部门

科学技术进步与苏联工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60年代以来,苏联借助于先进科学技术,迅速膨胀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成为同美国激烈争夺世界霸权的对手。

一、科学技术进步是苏联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近20年来,苏联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居世界第12位。(1)同美、日、联邦德国、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苏联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在1960年代仅次于日本,进入1970年代后则是最快的(表4-3)。

表4-3   单位:%

img26

资料来源:据《1980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63页资料计算。

苏联工业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据统计,“七五”计划时期(1961—1965年)工业产品增长额的62%,“八五”计划时期(1966—1970年)工业产品增长额的73%,(2)“九五”计划时期(1971—1975年)工业产品增长额的84%,(3)都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得的。根据规定,“十五”计划时期(1976—1980年)工业产品增长额的90%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达到。(4)

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5)

工人的熟练技能和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苏联的调查材料表明,工人所受普通中等教育的程度每提高一个年级,就可使劳动生产率在机器制造业中提高1.5%~2%,在黑色冶金工业中提高0.4%~0.7%,在轻工业中提高1.5%~2%。(6)

新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一经运用到生产中去,就会降低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耗费。例如,生产1吨聚乙烯材料(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代替锡)的劳动耗费只相当于生产1吨锡所耗劳动的1/90。(7)在重型机器制造业中运用塑料和合成材料,工艺作业可缩减4/5~9/10,产品的劳动消耗量可节省2/3~7/8。(8)原子能发电站的生产效率远远超过使用煤和石油的发电站,因为1磅(454克)铀的能量相当于250吨煤。现在一般用于动力的热中子堆,铀的利用率只有1%~2%,而采用快中子增殖堆,就可以把铀的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

创造和使用高效能的技术设备,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更合理地使用生产资料。如一台带程序控制的现代化机床可代替10台老式机床;单机能力年产40万吨的制造合成氨的装置,比通常使用的单机生产能力较小的装置,可以保证提高劳动生产率9倍或更多。(9)

合理地组织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据苏联对2 000家机器制造厂的调查表明,如果把专业化水平不超过50%的企业里的工人劳动生产率作为100,那么在专业化水平51%~70%的企业中,劳动生产率则为104;在专业化水平71%~90%的企业中则为116;在专业化水平91%~100%的企业中则为121。(10)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上述各种因素,都同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八五”计划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额的40%~44%,(11)“九五”计划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额的一半以上,(12)是靠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获得的。“十五”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增长额的四分之三要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达到。(13)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其余部分,则在于改善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完善产品制造和协作。而这些措施归根到底也是同技术进步分不开的。所以,苏联当局一再宣称,“现在,在我们这儿,没有比实现科学技术革命更重要的事情了”。(14)

二、苏联在工业生产领域推广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一些措施

苏联在近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特别强调生产集约化方针,并把“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实现这一方针的首要任务。他们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生产的集中和专业化,为实行生产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

现代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日益广泛地采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高效能的机器设备,尽力实行生产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相适应,要求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组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苏联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联合公司(联合企业)的形式,加强了生产的集中。据统计,1975年,只占企业数9%而固定生产基金额在1 000万卢布以上的大企业,集中着工业总产值的57.6%,工业生产人员的54.7%,工业生产固定基金总额的76.8%,电力消费量的88%。其中,只占企业数1.9%而固定生产基金额在5 000万卢布以上的特大企业,竟集中了工业总产值的30.6%,工业生产人员的25.3%,工业生产固定基金总额的53.3%,电力消费量的68.1%。(15)

苏联还尽量实行生产专业化。在机器制造业中,由于机械产品是用许多单个零件组装而成,而且品种规格繁多,使多数企业难于组织大批量生产,限制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苏联决定将“大而全”的工厂向装配厂加零部件厂、工具厂、机修厂厂群的方向过渡。为组织专业化生产,就比较注意抓产品的系列化、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即“三化”的设计原则。这样既可以减少品种,便于组织大批量生产,又有可能适应用户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近年来,在“三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积木化”,也是为了解决生产专业化和品种要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的一项重要办法。机床积木化就是按性能把机床划分成一个个可以相互组合的独立部件,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能够方便地组成多种变型机床。据苏联资料,机床积木化可以增大生产批量,并使产品设计工作量减少80%~85%,试制周期缩短75%~80%。(16)

生产集中和专业化,为推行生产过程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因而苏联工业生产中机械化流水作业线、自动化线以及实行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工段、车间、生产单位和企业都有大量增加。1977年与1965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35~2.73倍。(17)

(二)大力研制和鼓励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加速固定生产基金的更新

要在工业生产领域广泛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必须首先开展这方面的研制工作。苏联以科学院、高等院校以及工业部门的专业研究机构为主干,通过科学研究、技术设计和生产三结合的联合组织形式,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强调“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保证进一步完善科学同生产相联系的形式,加速把科学成果运用到国民经济中去”。(18)并实行了统一的科学技术政策,除每年由国家预算拨出大量科研经费外,还建立了发展科学技术统一基金,这个基金由部属企业和生产联合公司的计划利润提成。同时还设置了“发明奖”、“合理化建议奖”、“技术革新奖”等多种名目的奖励制度,借以刺激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制和使用。目前,苏联工业部门用于“鼓励研制和采用新技术设备”的提成标准,为工业生产人员工资基金的0.3%~1%。(19)

为了推广使用高效能的新式机器设备,尽快替换陈旧设备,苏联把工业生产固定基金的平均折旧率,从1965年的7.4%提高到1975年的7.7%,其中用于大修理的折旧率由1965年的3.4%降为1975年的3%,以便使提成的折旧基金能够更多地用于购置新的机器设备。(20)根据苏联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苏联要在最后10~15年内使设备的平均使用期限从现在的25年缩短为15年,以后进一步缩短为13年。每年的设备退役率相应地由现在的2.4%提高到5%~5.5%。(21)

与此同时,还扩大了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方面的权限。过去规定企业的折旧提成全部上缴国库或上级集中使用,企业无权自行支配。1965年10月起改为:用于更新固定资产的折旧提成30%~50%留归企业支配;用于大修理的折旧提成90%留归企业支配。过去规定修理时只能恢复原来的结构,不得改装,更不能把修理费转为他用。现在则允许企业将大修用的折旧提成“用于固定资产的现代化,购置大修所需的元件和部件,以及购置新设备以代替进行大修在经济上不合算的陈旧设备”。(22)同时,在企业建立生产发展基金,鼓励企业用自有资金发展生产(当自有资金不足时可向银行贷款),由此建立的生产设施3年内不收基金费。此外,还相应地扩大了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苏联还多次降低了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产品的企业批发价格(包括周转税),以促进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如以1955年的企业批发价格为100,则1965年为85,1970年为79,1975年为68,1977年为63。(23)

这样,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数量迅速增加,技术水平和劳动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例如: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产量在全部钢产量中所占比重,已由1960年的3.8%提高到1975年的23.8%。(24)原子能发电装机容量已从1970年的90万千瓦增加到1976年的630万千瓦。(25)自动化纺织机在全部纺织机中的比重:棉纺织业已由1965年的72.3%提高到1976年的92.4%,毛纺织业已由46.9%提高到75.6%,丝纺织业已由90.8%提高到99.8%,麻纺织业已由45.8%提高到81.6%。(26)在煤炭工业中,采煤机械化程度已由1965年的19%提高到1977年的88%,综合采煤机械化程度已由9%提高到67%(27)等等。苏联工业生产劳动的动力装配率和电力装配率都显著地提高了(表4-4,设1940年=1)。

表4-4   单位:%

img27

资料来源:《1980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104页。

(三)大量培训科学技术专家和熟练技工,增强生产现代化的技术力量

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制、使用,加速生产的现代化,要求日益增多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和熟练的技术工人。苏联通过发展全日制高等、中等教育和业余、函授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培训。1978年,在各类学校中学习的有9 500多万人,其中:在普通教育学校学习的有4 470万人,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有190万人,在技术学校和其他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有470万人,在高等学校学习的有510万人。(28)

近年来,苏联很强调普及十年制中等教育,并提出要在中学里加强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十年级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生产领域中去。因此学生不仅要有书本知识,获得普通中等教育的毕业文凭,而且要得到从事具体的专职劳动的实际训练,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职业技术教育也是苏联培训青年一代熟练技术工人的重要途径。它包括学制一、二年和三、四年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在大型企业、国营农场、建筑单位和其他机构里开办的技术训练班、专科学校等。苏共二十四大以来,着重发展学制三、四年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种学校拥有比较完善的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工场,学生既能学到专门技能,又能领到完全中学的毕业文凭。从这类学校毕业的青年,必须在指定企业劳动3年,然后才能报考大学。

通过培训,苏联国民经济在业人口所受教育的平均年级,从1950年代的6年级上升到了1975年的8.7年级。(29)每100名工人中受过高等、中等(包括不完全中等)教育的人数,从1959年的39.6人增加到1977年的73.2人。(30)在全部工业生产人员中,受过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由1960年的9%上升到1977年的13%。(31)全苏科学工作者从1960年的35.42万人增加到1977年的127.96万人。(32)

随着工业生产人员文化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革新以及研制和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就不断增强。据苏联的调查资料表明,受过十年制教育的工人与教育水平低的工人相比,掌握新技术的速度快一倍,利用设备的效果大一倍,参加生产合理化活动的积极性高一倍。(33)

(四)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加强工业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薄弱环节

苏联为了加速工业生产发展,增强争霸实力,弥补自身技术力量的不足,竭力从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最新科学技术成果。1970—1975年6年中,从美、英、法、联邦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进口的机器设备的总金额,累计达98.29亿美元,其中:联邦德国最多,为33.24亿美元;法、日次之,分别为16.09亿美元和15.95亿美元;意大利为13.60亿美元;美国为12.01亿美元;英国为7.40亿美元。(34)

苏联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主要用来装备和加强薄弱的然而是关键性的工业部门,因此,比较集中在以下几项技术设备上。

首先是电子计算机。苏联的电子计算技术落后美国约10年。1972年的电子计算机装置仅6 000台,只有美国93 865台的6.4%。(35)而电子计算机又是发展战略武器,推行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关键设备,苏联急于把它搞上去,又苦于力量不足,力图从美国进口,美则卡住不放,现大多从日本进口。据日方透露,苏从日先后进口了小型电子计算机的内部记忆装置成套设备、制造电子工业用的陶瓷部件的成套技术设备以及用于管理航运的电子技术设备。(36)

其次是增加能源供应的技术设备。苏联的发电量不能满足需要,要增发电,又受煤和石油供应量的限制,故力图依靠原子能发电。据日本三菱公司核电部总经理透露,苏联计划在它的欧洲地区建造10座发电量为100万千瓦的核电站,“十五”计划期间筹建4座。日本将为苏联制造4座高压水式原子反应堆的动力成套设备,并供应压力器、蒸气发生器及其他外围系统的设备。近年来,苏联的燃料生产和消费结构的趋势是煤炭下降,石油和天然气上升。由于巴库等老油田渐趋枯竭,亟待开发远东地区的新油田、新气井。对它的勘探、开采、输送、提炼等所需技术设备和资金,大多是就近从日本寻求援助解决的。

第三是用于生产运输工具及其原材料的技术设备。苏联运输是个薄弱环节。为解决日常运输特别是军运力量的不足,除从联邦德国进口汽车外,着重引进生产汽车技术设备。现在的重点是建造卡马汽车厂。它年产15~20万辆载重10吨的多轴卡车,由美国、西欧和日本的80家公司援建并提供成套技术设备。(37)另外,苏联力图增产飞机,而用以制造飞机外壳的重要原材料——铝的产量不足。为增产铝,苏联要求法、美几个工业集团援建一条包括5个工厂的完整的生产线。法国在苏联敖德萨援建的氧化铝工厂,年产100万吨,超过了法国的全部铝产量。(38)

另外,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同化学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有密切关系。加速发展农业生产也需大量化肥、农药。苏联的化学工业比较落后,要加速化工生产,增加化工生产能力和采用先进工艺规程是很重要的一环。为弥补自身力量之不足,苏联先后从日、英、美、意大利、比利时进口了分别生产化肥、磷酸、氨、聚乙烯、醋酸等化工产品的26座工厂成套设备。苏联还计划到1980年建成40座合成氨工厂,日本已接受了20座成套设备的订货。法国也将再援建两座石油化工联合工厂,主要生产聚酯纤维的原料。(39)

苏联除引进技术设备,还购买外国技术资料。在近10年里,就向西方买了130项技术特许证,这对苏联工业生产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据西方报道,1973年苏联复合肥料产量的74%,氨的50%,尿素的62%,都是由进口设备生产出来的。(40)

三、苏联科学技术进步的实质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苏联当局一再强调社会生产集约化方针,突出地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为了增强它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以实现其对外扩张,称霸世界的狂妄野心。

目前,苏联的生产技术水平还相对地落后于美国。据西方估计,苏联的电子技术和塑料工业技术比美国落后10年左右,化纤技术落后20年左右,其他如金属冶炼和加工技术、原子能发电技术等方面也都落后于美国。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成了苏联争霸世界的一大弱点。所以,苏联当局一再声称,加强科学技术进步是“苏联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问题”。

无数事实表明,苏联的科学技术进步是从属于对外扩张、争霸目的的。据西方估计,苏联国家科研经费的80%用于军事科研;整个工业产量的五分之一服务于军事用途,其中:机器制造和冶金部门服务于军事用途的占产量的三分之一,燃料动力和化工部门占产量的六分之一,电子工业中的集成电路占50%以上。在苏联,大量的国家投资、机械设备和科研人员,首先被用于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一般工业部门所分得的份额很少,且有所下降。详见表4-5。

表4-5 1965—1975年苏联工业基建投资、固定生产基金、生产人员和专家的部门构成  单位:%

img28

资料来源:据《1975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508、223、211、553页资料计算。

科研成果和新式机器设备的制造也大多集中在同军事目的有关的部门、项目上。例如:“九五”计划期间研制的新式仪表、自动化和计算技术装置有4 816种,电力技术设备2 645种,金属切削机床1 872种,而食品工业设备只有624种,轻工业设备只有577种,农业机器只有510种。(41)1976年与1965年相比,程序控制的金属切削机床增加121倍,计算技术装置增加23.4倍,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的自动和半自动线成套设备增加2.2倍,而纺纱机只增加56%,织布机只增加27%,拖拉机只增加58%,谷物联合收割机只增加20%。(42)

这就造成了苏联科学技术进步的畸形状态:军工生产技术水平相当先进,而一般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则较落后,手工劳动还占很大比重(1978年苏手工劳动工人占34.6%)。(43)在整个科学技术进步事业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科研机构各自为政,缺少通力协作的统一规划。苏联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分布在科学院、国家科委和各部所属的研究单位,它们各有各的预算、研究人员和设备,互不通气,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领导和科研规划,以致搞了很多重复劳动,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近年来虽然成立了科学生产联合公司,力图把科研工作同生产实际紧密挂钩,但并没有根本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不少研究机构同业务部门脱节,一些研究人员只顾研究,不考虑实际的应用,因而研究成果的应用率不高。

其次,缺乏灵活的适应现代化生产发展需要的技术政策,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也不利于科学技术进步。前已提到,苏联的军工生产是发达的、先进的,在军工部门有不少创造发明,但是拘泥于保密制度,很少推广使用到一般工业部门。特别是由于投资政策“重新建、轻改造”,管理体制又统得过死,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常常使一些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得不到及时的承认和推广。加上计划和奖励制度不够合理,以致一些企业往往只顾完成上面规定的产量计划,而忽视技术改进、成本核算和原材料节约。如目前苏联在钢铁工业中仍按产量,在机器制造业中仍按销售总额,来评定成绩,决定奖金。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刺激制度,使企业领导人的收入数额同企业所获利润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生产技术设施、工艺流程的改革以及新技术的推广使用,都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在一定时间内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从而影响奖金收入。因此,有些企业领导人往往墨守成规,甚至“像魔鬼害怕正神一样”“回避创新”。(44)据苏联报刊透露,1973年在工业中已经注册而实际采用的新技术,化学和石油化工机器部只有12%,建筑、筑路和公用工程机器制造部只有21%,机床制造和工具工业部只完成新技术计划的16%。(45)1976年,工业部门中已经注册而得到应用的新技术只有25%~30%。未被利用的创造发明的数量逐年增多。(46)

再次,对于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大多停留于成套引进,很少考虑在引进的基础上创新。因此,往往出现同类技术设备项目的一再重复引进,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外技术依赖。而且,从西方引进的一些技术先进的项目,常常因为基建拖拉,不能及时投产。例如,1967年苏联引进的浮法玻璃制造的一个项目,花了三年半时间才投产,而在西欧国家和日本只需一年多。又如运用西方技术所建造的卡马汽车厂,按原定计划应于1974年正式投产,结果推迟了3年,到1977年下半年才投产。而且投产后每年只能生产2万辆卡车,还不到原设计能力的七分之一。

另外,在生产技术构成与工人职业技能结构之间、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与所需熟练劳动力来源之间也不协调。据报道,工人的职业技能等级落后于他们所承担的工作等级0.2~1.5级;由于缺乏熟练技术力量,全苏有14%的新建企业不能及时投产,俄罗斯联邦有67%的新投产企业迟迟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47)

凡此种种,都严重地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给苏联工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苏联国家计委副主席佩尔采夫在1978年的一次讲话中就谈到,主要由于煤矿工作机械化和采用先进工艺流程的计划没有完成,焦煤供应不足,使许多冶金企业的高炉停产,钢铁产量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十五”计划付诸执行以来,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措施未能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达到预期目标(“十五”计划规定工业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5.3%~6.1%,1976—1980年实际增长只有3.2%),因而使原定工业产品增长额的90%靠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要求也随之落了空(1976—1980年工业产品增长额中只有近四分之三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同时,“十五”计划原定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要求也未能实现。因此,苏联当局一再吹嘘的依靠生产集约化来加速经济发展的方针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工业生产虽在增长,但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增刊)

【注释】

(1)1960年代按速度快慢顺序排列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新加坡、日本、伊朗、罗马尼亚、以色列、保加利亚、西班牙、希腊、墨西哥、苏联;1970年代为: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新加坡、波兰、马来西亚、保加利亚、塞内加尔、希腊、西班牙、南斯拉夫、苏联。参见《世界经济》1979年第5期,第79页。

(2)《苏联劳动与工资》,商务印书馆1977年中译本,第69页。

(3)勃列日涅夫在苏共25大上的报告。

(4)《真理报》1975年12月14日。

(5)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页。

(6)鲁缅采夫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中译本,第268页。

(7)鲁缅采夫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中译本,第268页。

(8)鲁米扬采夫等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217页。

(9)《苏联劳动与工资》,第76页。

(10)鲁缅采夫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上册),第268页。

(11)《苏联劳动与工资》,第74页。

(12)鲁缅采夫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上册),第269页。

(13)〔苏〕《经济问题》1977年第9期。

(14)《勃列日涅夫言论》第3卷,第113页;《经济问题》1977年第9期。

(15)《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第193页。

(16)《六国经济统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5年版,第82页。

(17)参见《1980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103—104页。

(18)苏联“十五”计划,转引自《经济译丛》1977年第5辑,第71页。

(19)〔苏〕《真理报》1975年7月26日。

(20)参见《1975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227页。

(21)《科学技术进步的今天和明天》,莫斯科1977年版。

(22)《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1965年10月4日。

(23)《1977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143、104页。

(24)《世界经济统计选编》,第71、76页。

(25)《世界经济统计选编》,第71、76页。

(26)《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第155页。

(27)《1977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143、104页。

(28)苏联《1978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公报》,《消息报》1979年1月20日。

(29)参见〔苏〕《经济问题》1977年第9期,第31、59页。

(30)《1977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21页。

(31)《1977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129页。

(32)《1977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93页。

(33)鲁米扬采夫等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223页。

(34)亚历山大·沃林斯基:《西方对苏联的经济援助》;〔英〕《冲突研究》1976年6月号。

(35)《六国经济统计》,第47页。

(36)《日本经济新闻》1975年1月18日,5月26日。

(37)参见《人民日报》1977年11月14日。

(38)〔法〕《费加罗报》1976年5月3日。

(39)〔法〕《世界报》1976年12月24日。

(40)汉森:《技术转让给苏联》;〔英〕《研究》1977/1978年度春季号。

(41)参见《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第148页。

(42)根据《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第222、224、229、230页资料计算。

(43)〔苏〕《经济问题》1979年第6期。

(44)《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第81页。

(45)〔苏〕《经济报》1975年第35期。

(46)〔苏〕《经济报》1977年第7期。

(47)〔苏〕《经济问题》1979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