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形态与空间布局看城市发展

从形态与空间布局看城市发展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上海的城市形态布局和空间布局是以中心城区为主,郊区城镇的承载功能有限,经济社会资源配置不匹配。这是因为,在全市6000多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中心城区之外,郊区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很多城镇。以轨道交通作为形成郊区新城和节点城镇的主线,有助于全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匹配化。

目前,上海的城市形态布局和空间布局是以中心城区为主,郊区城镇的承载功能有限,经济社会资源配置不匹配。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中心城区形成了“圈与点”组合的结构。有内、中、外三个“圈”;有中央商务区、金桥、张江、虹桥、漕河泾等多个“点”。二是外环线以内开始以第三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征的中心城区产业体系,有一部分存量或增量产业产及相应的人口还会溢出中心城区。三是郊区形成了六大产业基地,并且呈现点状增大增强以及“东西以吸纳增量为主、南北以吸纳增量与存量并举”的发展格局。四是郊区散布着约130多个城镇和数十个各类经济开发区,以及具有一定区域分工但生产规模小、生产组织高度分散的农业体系。五是郊区与江苏、浙江省毗邻的一些乡镇以及岛屿乡镇,经济相对比较薄弱。

这样的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其结果是导致中心城区向心力而郊区离心力“两个太强”的现象呈现刚性态势,全市经济要素的流动存在着不匹配现象,经济活动与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制造业转移到了郊区,但并没有使相应的劳动力和人口溢至郊区城镇去居住和生活,于是,城里人仅仅是到郊区去上班,朝去暮来的态势未见有根本性的改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压力倍增,城市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在“十二五”时期,上海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城市形态创新和战略布局调整。

在城镇体系上,不能把上海看成为仅仅是“中心城区”的上海,即使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也有一个全市范围内城镇体系科学化、合理化的现实挑战。这是因为,在全市6000多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中心城区之外,郊区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很多城镇。这些城镇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依托的;不是相似的,而是各具功能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域范围内的各类大小城镇,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工体系。

在城镇规模上,最大的问题是中心城区“太大”而郊区城镇“太小”,造成了全市经济社会要素配置的不匹配。郊区城镇建设规模上,可集中形成3~5个50万人以上规模的中等城市和20~30个10万人规模的节点城镇。因此,可以集中建设几个中等城市,形成中心城区———中等城市———节点城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十二五”时期的新城建设,就应该是中等城市建设。

在城镇布局上,应该形成以轨道交通与高速公路为主线,以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以新城和节点城镇为载体的网络体系,变过去的城镇、开发区和交通建设“三张皮”为“一张皮”,使条条块块在空间结构上形成合力。以轨道交通作为形成郊区新城和节点城镇的主线,有助于全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匹配化。轨道交通、开发区和节点城镇“三位一体”布局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哑铃+葫芦”型的节点城镇体系。即以轨道交通为轴线,一端是中心城区,另一端是中等城市,中间再串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节点镇,并以此来形成全市的节点城镇体系。这种城镇发展模式,无疑能够使城镇化、工业化和交通设施建设形成相互依托、相互推动的格局,才能使人们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属地化”,从而对全市人口布局、商务成本控制和中心城区压力减缓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在城镇建设上,要充分借鉴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展示的先进的城市理念和城市智慧。当然,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为本”:一是要以人为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之一,就是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从一切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二是要以生态为本。如果经济发展了,代价是环境恶化了,那绝对不是城市建设和发展所要追求的,经济、社会、环境要和谐发展,就需要建设好环境友好型的城市。三是要以低碳为本。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发展也不是无限的,因此,城市一定要能够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的城市。

(原文刊于《解放日报》(专栏纵论“十二五”),2010年11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