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空间布局的原理及理论基础

空间布局的原理及理论基础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地空间布局原理①可持续发展原理。系统科学给予旅游规划的启示可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以从关联性和过程化两个角度来研究空间布局。旅游地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①旅游区位理论。居民游憩活动空间在ReBAM内呈距离衰减式扩散,并沿交通干线延展。这一作用使ReBAM空间具同心圆状圈层结构,但沿资源及投资集中地段呈一定偏离趋势。ReBAM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特别是靠近主要城市的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理论意义。
空间布局的原理及理论基础_旅游规划方案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1)旅游地空间布局原理

①可持续发展原理。以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空间布局上首先要考虑的是节省空间,也就是要体现弹性原则;其次是节省材料消耗,即要因地制宜,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空间作为布局项目的选址;最后,还要注意布局的合理性,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参考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可以使布局具有发展性和前瞻性。

系统科学原理。系统科学给予旅游规划的启示可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以从关联性和过程化两个角度来研究空间布局。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的安排顺序,要在空间上通过旅游线路来体现;旅游系统与规划区内的生活、生产系统的关联,与区外旅游系统的竞争、合作关系,也可以通过布局来表达。

文化布局原理。任何一个规划地都有其自身的文脉和地脉,那是该地历史的遗存。根据地域文脉和历史典故进行布局,是一个重要的原理。例如,四川康定就依据 《康定情歌》中的内容,打造了跑马山,吸引游人前往;大连市旅顺口区龙王塘大坝下有一个樱花园,园内留有宽大的泄渠,本着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规划者们提出打造 “一衣带水”格局的口号。当然,在当前的规划实践中,难以找到文化渊源的布局实例也是存在的。在布局考虑上需要冥思苦想,需要有文化包装。面对目前的局势,在无力改变时可以进行微观调整,来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

(2)旅游地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

①旅游区位理论。所谓区位论,是指研究人类活动区位选择,分析其成因与条件,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5]。从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到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再到海港区位论以及后来的设施区位论等,区位论研究成为热点。目前,区位理论已运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等产业部门和城镇聚落规划,以及区域空间组织优化等。

旅游区位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出发,可划分为客源区位、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和认知区位4种。客源区位是从客源地断面看待周围几个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及可达性;资源区位是从旅游区断面看待旅游资源及景点对周围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及相对价值;交通区位是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区的空间距离及可达程度;认知区位是指客源地游客对旅游区景物的认同感及观赏心理[6]。区位理论对旅游开发的指导作用主要包括:确定旅游空间组织层次与规划层次;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寻求区位优势;集聚效益;旅游线路设计。

②旅游中心地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 (W.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的深入考察和理论研究,于1933年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这一理论是在西欧国家工业化和城市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主要内容是论述一定区域内 (国家)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克里斯泰勒将其归纳为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的六边形模型。其理论前提为:一是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而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亦均匀分布,人们的收入、对物资和服务的需求,以及消费方式相同;二是有统一的交通系统,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和距离成正比;三是消费利用最近的设施,减少费用;四是任何中心地提供的同样物质和服务价格相等,实际价格等于售价加运费。居民游憩活动空间在ReBAM内呈距离衰减式扩散,并沿交通干线延展。这一作用使ReBAM空间具同心圆状圈层结构,但沿资源及投资集中地段呈一定偏离趋势。ReBAM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特别是靠近主要城市的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理论意义。

③ “点—轴系统”理论。陆大道在其专著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一书中完整提出了 “点—轴系统”理论,阐述了“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  “发展轴”的结构和类型、“点—轴渐进式扩散”、点—轴系统与点—轴集聚区等,分析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这些内容构成了“点—轴系统”理论体系

陆大道认为,社会经济客体在区域或空间的范畴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存在着空间集聚和空间扩散两种倾向。在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 “点”上积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 “轴”。  “点—轴”开发,即“点—轴渐进扩散式”开发,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一条或几条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点进行重点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注意力将转向较低级别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与此同时,发展轴线将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或距离发展轴线较远地区延伸,将以前没有作为发展中心的地带确定为较低级的发展中心。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点—轴”必然发展到 “点—轴聚集区”。这里的 “聚集区”是规模和对外作用力更大的点,可以具有一定的圈层结构。这样,就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 “点—轴”空间结构。点—轴渐进扩散理论解释了经济发展的集聚过程,还提供了极化方向和时序控制的新手段。

对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程度不高、旅游空间结构开发有待深入的地区,特别是区内中心城市作用重大,又有交通干线与之相连并与外界相通的地区,“点—轴开发”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④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来源于弗里德曼 (J.Rfriedmann)于1966年发表的论著 《区域发展政策》,后来缪尔达尔和赫希曼也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区域发展政策》一书系统阐述了核心与外围发展模式。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弗里德曼将一定空间地域分为 “核心区”和 “边缘区”。弗里德曼提出,发展是通过一个不连续的,但又是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而实现的。而发展通常起源于区域内具有较高相互作用潜力的少量的 “变革中心”,创新由这些 “中心”向周边潜力较小的区域扩张,周边地区依附于 “变革中心”获得发展。这类创新变革中心,被弗里德曼称为 “核心区”,而一定空间地域内的其他地区则被称为 “边缘区”。但核心与边缘区的空间结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边界会发生变化,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

“核心—边缘”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的解释模型,并且把这种区域空间结构关系与经济发展的阶段相联系,与增长极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等区域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为区域规划学家提供了区域规划的系列理论工具。朗德格仁[7]、布里敦[8]等人直接建立了关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模型,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核心—边缘理论对旅游资源区域整合、旅游用地规划和城市旅游圈的构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