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城镇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

的城镇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略布局——生态安全格局:“一湖一带”“抚仙湖生态区”“梁王山帽天山保护带”。——依托“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产业发展空间,把澄江建成“滇中”乃至中国西南互联网产业基地、互联网创新创意服务基地。慢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降压运动,有助于稳定血压。
的城镇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_纵论云南城镇化——理论思辨、实证观察与个案剖析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单个城市追求自身最优规模的做法,越来越不合时宜。城市竞争力日益取决于多主体的合作质量以及自身在城市网络中所形成的独特优势。因此,澄江县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其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在滇中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中,走差异化城市竞争战略。

(一)“五大”功能定位谋“跨越”发展之路

1.立足不可复制的生态优势,建成“滇中”生态发展的样板区,中心生态功能区(Central Ecological District,简称CED)

(1)总体构想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动力,推进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牢固树立“山更青、地更绿、水更碧、天更蓝”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子,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打造绿色经济强县建设的样板区。抓住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巨大机遇,致力于建成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格局和永续利用的资源为保障机制,构筑“经济发展高效、文化特色浓郁、和谐健康文明”的“滇中”生态县品牌形象。

(2)战略重点指引

——以建设高效的生态经济为中心任务,发展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全县的综合经济竞争力。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要内容,切实保护好抚仙湖生态环境和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建设好澄江县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力的环境支撑体系。

——以推动和发展生态文化为内在动力,极大地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打造“魅力澄江生态宜居·生命摇篮·养生天堂”品牌,培育生态文化载体,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3)战略布局

——生态安全格局:“一湖一带”“抚仙湖生态区”“梁王山帽天山保护带”。

——新型城镇发展格局:“打造一区两带多核,拓展三片区域、促进三功能区建设”:一区——平坝城镇发展协调区,两带——抚仙湖滨湖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带、梁王山帽天山生态保护带,多核——主城区、建制镇、旅游区及工业园区。拓展三片区域:强力拓展主城区(含龙街街道办事处、凤麓街道办事处)、九村镇、海口镇产业功能,努力打造澄江县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物流加工区、生态旅游区、休闲度假区等产业功能区。

——生态产业布局。生态农业:继续推进荷藕庄园、蓝莓庄园建设,强化品牌宣传,致力于打造“荷藕之乡、蓝莓家园”,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完美结合,打造一批集旅游观光、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和农业科技展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具有田园风光、环境优美的特色旅游镇村,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互补共赢。生态工业:其工业区分为三个片区,即提古片区、东溪哨片区和蛟龙潭片区。紧紧围绕“城(镇或中心村)—园区—产业(企业)—村组(基础设施和基层组织建设)—人(群众)”主线,通过政府引导,将园区(企业)、园区辖区基层组织和园区周边群众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实施园区村庄共建项目为抓手,以产业培育、企业集群、群众增收致富为重点,扎实推进园村共建工作,走出一条统筹城乡、以工扶农、开发扶贫、美丽乡村、功能完善的园村共建、成果共享新路子。最终实现“建设一个园区、创造一座新城(村)、培育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群众、振兴一县经济”。

2.挖掘大学城人才资源,争取“科技创业创新基地”落户澄江,推动智慧型城市建设,打造“滇中”创意跨界平台,发展总部经济(Headquarters Economy)

(1)总体构想

滇中一体化发展愿景下,澄江的未来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优势在区位,出路在产业,潜力在人才。澄江与呈贡大学城一山之隔,应充分考虑如何将大学城巨量的人才资源、创新资源为澄江发展所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争取省里的“大学生创业创意基地或孵化园”落户澄江。这将是牵动澄江,实现跨越发展的“多米诺骨牌”。

(2)战略重点指引

——依托提古工业园区建设,配套建设大学城创业园项目。

——依托优质的大学城人才资源,发展总部经济,推动高端产业来此集聚布局。积极探索“文化+科技”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利用高新技术推动澄江旅游文化产业由传统模式向以数字、创意为特征的现代模式转变。

——依托“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产业发展空间,把澄江建成“滇中”乃至中国西南互联网产业基地、互联网创新创意服务基地。

3.依托不可比较的生态养生资源,打造“滇中”乃至中国西南休闲养生的基地,中心养生区(Central Health District,简称CHD)

(1)总体构想

按照“差异化”的战略思路,充分利用与广西长寿村的地缘、气候等的相似性,开展相关医学研究,形成城市形象宣传热点,打造养生卖点,依托既有产业项目,打造“滇中”乃至中国西南健康养生疗养基地,致力于建成生命之城、高原湖滨生态旅游城市

(2)战略重点指引

——实施澄江国际高原训练基地建设,打造环湖体育产业圈等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训练休闲产业区。

——强化宣传,依托太阳山、湖畔圣水、樱花谷、抚仙湖国际养生园等9个重大旅游项目,打造大众化的休闲养生圣地。

——建设慢跑文化节,倡导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体验慢跑带来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慢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降压运动,有助于稳定血压

——休闲养生文化节,依托樱花谷、太阳山等高端旅游项目,推出养生旅游产品。

4.主动融入“昆—玉—红”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建成“出滇中、入滇西南”的文化旅游产业枢纽区、文化创意区(Creative Culture District,简称CCD)

(1)总体思路

依托昆明—玉溪拓展至红河州北部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打造“阳宗海—抚仙湖”高原湖泊文化旅游区,帽天山寒武纪古生物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旅游观光区。依托“两湖两山”(即抚仙湖、阳宗海、帽天山和梁王山)的自然资源和滇中古镇民俗(凤麓古镇、禄充渔村、阳宗关索戏等)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澄江县域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形成“一轴一带,四区六核心”的“倒Y型”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框架。

一轴:北起阳宗海,南至抚仙湖的南北向综合旅游发展轴。

一带:环抚仙湖旅游发展带。

四区:四大主题区域。

六核心:六个核心旅游节点。

(2)战略重点指引

①抚仙湖高原湖泊文化开发

——文化形象定位:“天赐水源,养生天堂。”

——开展生态水文化节,与境内独有的关索傩戏相联系,挖掘傩戏背后的古老文化底蕴,将抚仙湖的水文化融入其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文化形象。

——休闲农耕文化,把休闲农业纳入规划,作为产业聚集区的新业态,重点予以培育和推进,发展高原特色休闲农业。围绕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金融信贷支持、环境卫生整治、从业人员培训、财政资金引导和税费优惠等方面出台具体政策。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改进公共服务设施和条件,引导适宜地区发展休闲农业。

②帽天山化石资源开发

——文化形象定位:“秘境帽天山,生命摇篮。”

——开展地质遗迹信息库建设工作,将区域内的地质遗迹信息统一登录,并进行分级管理,构建线上化石资源旅游信息系统。

——推进公众科普基地建设,强化澄江动物化石群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将自然历史博物馆作为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打造公共教育和娱乐休闲的工具,起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挖掘澄江动物群化石美学价值,开发旅游产品。

——打造影视动漫基地,推进文化创意区建设,形成与主城区的联动发展之路。

总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旅游产业与文化互动融合发展,形成一批旅游精品,丰富旅游业态,提高旅游产业的品质。与农业互动发展,产生一批乡村旅游产品,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与生态融合发展,促进一系列湿地休闲观光等产品开发,丰富游客的游览内容。与林业互动发展助推一批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总之,通过融合发展形成了旅游与相关产业共生互赢的新格局。

5.利用“交通——地缘”优势,积极承接“新昆明”部分物流功能,构建“滇中”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中心物流区(Central Logistics District,简称CLD)

(1)总体构想

依托澄江县独具的生态农业资源与地处滇中城市群的通勤(交通)优势,打造滇中城市群的内环重要物流枢纽,形成辐射滇东南、西南片区的物流集散地。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具有仓储加工、物流集散、信息服务等功能、承接“昆明”,辐射“地州、县城、口岸”的物流中心节点,并按照“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部署,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挥其集散效应,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通、集聚,构建起现代物流体系。

(2)战略重点指引

——滇中“内环”生态农产品物流枢纽。

——滇中南部菜鸟物流集散地。

——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依托,面向滇中4州市重要产业基地、商品集散地、城市消费功能区的快速物流圈

(二)城镇体系“双向”职能定位促“转型”

澄江县主要乡镇职能定位(见表7-7),一方面是基于滇中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的考量,在经济地理的格局变动中,积极拓展城镇外向型功能,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承担相应的生产、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是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依托澄江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依托一园三片区建设,在“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富县”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明确其内部型功能定位,谋求区域内转型发展之路,走出一条符合澄江城镇化实际的发展之路。

表7-7 澄江县城镇主要职能定位一览表(2016—2020年)

(三)城镇形态:“一区、两廊、多核”;相对集中,多点布局

1.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一区、两廊、多核”;相对集中,多点布局。“一区”是指依托县城驻地,将凤麓街道、龙街街道、右所街道驻地及周边规划自然村落。“两廊”是指西岸、东岸沿湖城市走廊,梁王山—帽天山生态保护带。“多核”是指:九村镇依托东溪哨(磷化工)工业园区、蛟龙潭轻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园区小镇建设,打造成工业旅游小镇。海口镇依托仙湖古镇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的小集镇。提古工业园区:积极对接马金铺(呈贡高新区),实现城镇建设一体化发展。

2.规划构想

——三镇归并,走“集约式、紧凑型”县域城镇之路。基本理念就是:一改过去分散式、低密度的乡镇住宅建设方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凤麓主城区为核心,积极推动龙街街道办事处和右所镇辖区内的新建居民住宅向主城区靠拢,创新农户宅基地置换进城购房计划。在建筑上“向高度要空间”,提升主城区人口聚居密度。与此同时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启动农户土地“化零规整”“连块成片”计划,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二是加快传统农民职业的现代转型,培育与现代农业产业相适应的“农业工人”。

——着力推进沿湖绿色城市走廊建设。沿湖西岸依托禄充管委会景区,以发展旅游业为主,打造成湖滨旅游小镇。沿湖东岸依托太阳山、悦椿酒店、希尔顿酒店、帽天山、樱花谷等重大旅游项目,打造东岸沿湖城镇旅游带。

——稳步推进园区城镇化。工业园区由于前期产业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完备,通常所讲的“九通一平一厂一站”均已完成配套建设。因此,城镇发展应实现与园区既有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和共享。按照澄江县一园三片区,九村镇依托东溪哨(磷化工)工业园区、蛟龙潭轻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园区城镇化,打造成工业园区小镇。龙街街道的提古村,依托提古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对接马金铺(呈贡高新区),承担起马金铺产业园区的相关配套服务功能,打破行政区划概念,实现城镇建设一体化发展,将提古工业园区打造成融入滇中城市群(经济圈)的产业之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