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原则

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原则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④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空间结构分析。概括起来,旅游线路具有如下作用。旅游流是通过旅游线路进行流动的,因此,一定要根据旅游流的流量来决定旅游线路的等级和密度。
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原则_旅游规划方案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1)旅游地空间布局条件分析

①旅游资源禀赋分析。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的重要依托,旅游资源在数量上的多少、等级上的高低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的地域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即旅游资源的类型,这种差异性在空间上的分布即形成了资源禀赋空间结构。资源禀赋空间结构是影响旅游地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多数情况下,资源禀赋空间结构决定了旅游流的空间运动形态,也因此决定了地域内游线和游道的空间布局等地域空间发展战略。资源禀赋空间结构是影响旅游地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规划前期做好资源的调查工作,对于进行适当的空间布局有很大的帮助。

②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研究即旅游者流的研究 (袁俊杰,2005)。旅游者流的流量、流向和区域空间分布,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市场导向的结果。通过客源市场的分析,可以了解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旅游客流的现状,进而了解空间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部分关系,这是空间布局前期调查中不可缺少的工作。

③旅游区和旅游圈层空间结构分析。旅游区内旅游景点的相互补充,其所产生的旅游吸引力远比由单个旅游景点的吸引力简单相加所产生的吸引力要大得多。由于旅游景点吸引力大小的不同,旅游景点在景区内的空间分布上呈明显的等级、层次结构,即主要景点、次要景点和边缘景点等。明确了旅游地属于哪个大旅游区域,以及属于哪一层级的旅游圈,即明确了其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对于该地的空间布局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实际出发,明确该地的旅游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空间布局模式。

④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空间结构分析。在旅游目的地系统网络中,“旅游线路”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微观层次 (或者说通俗层次)的提法,旅游线路是指在某一较低层次的旅游区内游人参观游览所经过的路线。它仅是某次旅游活动的轨迹,仅涉及旅游通道,在很大程度上与旅行社无关,而是旅游地规划的内容。第二种是中观或者宏观层次上 (专业层次)的提法,旅游线路是指旅游经营者或旅游管理机构向社会推销的旅游产品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它实际上包含了旅游产品所有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与衔接。概括起来,旅游线路具有如下作用。

第一,旅游线路是游客游览的通道。旅游流是通过旅游线路进行流动的,因此,一定要根据旅游流的流量来决定旅游线路的等级和密度。

第二,旅游线路是各旅游中心地、景点、景区、旅游区之间联系的桥梁、纽带,因此,旅游线路的走向及联系方式从空间层面直接影响到旅游产品的特色和质量。

第三,旅游线路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起着重要的结构性作用。

交通网络和体系对于旅游空间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规划中主要考察航空、铁路、公路以及水陆交通,了解旅游地主要客源市场距该地的交通状况及线路情况。要按照 “细分旅游市场,满足旅游者需求;合理安排景点顺序,美化旅游体验;突出区域特色,强化线路主题;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协调;旅游者和旅游企业利益共赢”的原则,合理优化空间布局。

(2)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原则

①网络系统开发。旅游者追求旅游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他们总是希望花最少的费用和时间观赏最多的旅游景观。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旅游产业只有提供多种多样的组合性、互补性的旅游产品,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如果各旅游地孤立、分散地开发,不但存在着单个景区资源单调薄弱、产品结构单一等致命的弱点,也会导致各旅游地将各自的主要精力放在客源的争夺上,形成恶性的价格竞争。面对此种不利的局面,旅游产业要获得大的发展,必须实现竞争性合作。各旅游地要在承认矛盾和对立的前提下,着眼于发展的共同点,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寻求矛盾双方的共存和共赢,共同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12]。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因此,未来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趋势是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产业和区域的整合,通过产业布局的区域化,来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旅游产业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空间布局的区域化,不但要使产业融入到所在的区域中去,从区域中获得生存的营养、依托,更要实现区域和区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互动。

②突出主体,以点带面。突出主体意味着布局首先要寻找或确定核心项目,也就是要先找到资源景点中的亮点,然后决定亮点应该表达什么样的内容,要以亮点带动周边空间旅游项目的开发。

③适度分散,均衡布局。布局要有视觉平衡感,不能头重脚轻,每个功能区要有一定的规模性,但也不能将所有的功能区连为一大片,这里可能出现心理学感知现象的背景与对象的选择困难 (孙喜林,2004)。

④依托已有的资源和设施项目进行布局。现实中,发展旅游业求大求新,迁出所在地的居民,拆除原有建筑,一切从头开始。如此完全重新布局看似有魄力,实际上丢失了文化内涵。有些设施可以利用,并有可能成为核心吸引物。拆迁时应该意识到其带来的后果,保留某些建筑,实则保存了原来的文化形态,有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⑤适度超前。在充分调查空间结构所有因素的基础上,空间布局要做到适度超前,把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影响旅游地发展的状况做出一定的预测,使空间布局更具前瞻性,有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李红玉.休闲经济时代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J].旅游学刊,2006(1).

[2]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说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3]赵荣,郑国.论区域旅游规划中的景观文脉整合 [J].人文地理,2002(4).

[4]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 [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97-99.

[6]毛笑文.黄河上游沿岸带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7]Lundgren,J.O.J.Tourist impact/isl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ariaaean.Conference paper quoted in Mathieson, A., and Wall G.1982.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 Social Impacts.Longman.

[8]Britton,S.G.The economy:A Fiji cas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ourism in a neocolonial economy:A Fiji case study.Pacific Viewpoint, 21 (2):44-65

[9]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常洁.安县旅游地空间结构及优化模式研究 [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9.

[11]马耀峰,王冠孝,等.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J].资源科学,2008,30(11):1747-1753.

[12]尹贻梅.对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的思考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1):58—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