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旅游地理

乡村旅游地理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去乡村旅游就是一种故乡情结,虽然政府认为那是扶贫,旅游者认为是实现自我,但旅游地理学认为去乡村为一种故里情结驱动的行为。六、乡村旅游地理研究热点解决问题为乡村旅游地理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因为乡村是一个弱势社会。
乡村旅游地理_旅游地理与温泉度假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理

一、构件的简单性

与城市旅游相比,乡村则具有空间开阔、聚落简单和旅游设施有限而清晰等特点。由于研究对象的简单和设施的单一功能突出,使得乡村旅游领域内集聚了大量的兴趣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推测乡村旅游适合短期旅游,或者适合心态平稳型旅游者度假,或适合自带事情诸如写作的休整性旅游。

乡村有什么?通过观察我们可知那里有村落、农田和处于最外围的大自然。如果要知道更为详细的内容,则可以与当地人交流和做滞留性深入观察。聚落空间可以做进一步划分:私有、共有、公有;农田则是以土地为载体的耕种文化,那是形成人类文明的根基活动空间;大自然里有山有水有天然植物。

二、故里情结与可新建空间

城市人来自于乡村,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让城市居民渐渐远离了那片土地,身心也逐步失去了与大自然对话及产生共鸣的机会。快节奏与富营养的对抗,扭曲了城市居民的天然人格。去乡村旅游就是一种故乡情结,虽然政府认为那是扶贫,旅游者认为是实现自我,但旅游地理学认为去乡村为一种故里情结驱动的行为。

经济角度来看,乡村不仅拥有城市居民喜欢的旅游资源,更难以被意识到的是那里提供了广阔的以用做建设的空间。不仅许多旅游企业去了乡村,很多工业也搬出了城市在乡村落户,乡村也是军事训练的场所。也即,无论是新老类型企业,只要是空间成为约束发展的第一瓶颈时,这也是现代性的一大特征,很多建设都会转向乡村发展。

三、农家乐、圈地后的堆砌奢侈

在乡村最容易起步的旅游开发便是农家乐,本真、生态而有乡土气息但却缺乏大气。随着城市资本或异地资本的进入,乡村地区大量的空间被圈地,而建设了高尔夫球场、各种自然公园、度假村、高级酒店等,旅游者可以通过消费独占并享受这些资源,当地居民的生存空间因此有所减少,居民原本对这些空间的利用就是小规模的,原本可持续的利用及保有权益受到了冲击。

旅游开展比较快的乡村,现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了,景观发生了改变,社区也出现了现代化现象,现代建设如同生物侵入一样迅速蔓延,经常是旅游活动发生于乡村地区,但活动内容却是城市化的,城市与乡村出现交集,可谓城乡变种已经出现。

四、乡村旅游典型特征

乡村的地形特征多保持着原本形态,即旅游者未到来之前,其包括聚落位置及周边环境、乡村功能(农业)、村镇规模(农村)和传统个性(农民)。基于怀旧心理和乡村在开发旅游之前的情形,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典型特征。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乡村旅游的典型特征也在发生变化,比如村民住进了洋房而旅游者住进了茅草屋,旅游者回归大自然并享受之以及为了健康等动机,已渐渐开始可以与怀旧心理比肩了。资源类型、设施性质与规模及社区交往深度等指标,可以作为新度量乡村旅游的考量内容。

五、乡村主体的演变

乡村当地居民原本的休闲活动在时间上受制于农事安排,农闲、节日、晚间是发生休闲活动的重要时间段,而在空间上主要发生于家庭、街头、村公所、村口、打谷场和田间地头。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及城市富裕阶层开始在乡村购买别墅,乡村中的富有者也会前往城里并购买房产,乡村中原本以乡绅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开始解体,主人群体还在但渐渐不见组织。随着中产阶级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前往乡下去欣赏自然风景,此时导致了乡村地区的一些地段被行政部门确定为接待专门地段和保护专门地段。人们奔往乡村,早年也偏爱于温泉,随后大规模走向海滨,随着社会富有程度的提高,第二住宅现象在欧洲已经非常普遍了。

虽然以农业生产为纽带的乡村社会结构正在解体,但多元职业背景的新乡村社会组成正在确立,工作上隔行如隔山,但职业不同的人们在休闲中却容易产生交流欲望,或许以交往与交流为核心的新构建,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应对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突破口。

六、乡村旅游地理研究热点

解决问题为乡村旅游地理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因为乡村是一个弱势社会。大自然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居民的权益也得到了异乎寻常速度的维护,在人与物分别为两个端点的轴线上,乡村位于其中而处于两不靠的境遇。关于乡村旅游的讨论热点,目前集中在空间规划、景区、第二住宅(房地产开发)、当地居民权益、耕地保护、乡村遗产、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和政策等方面。有关乡村旅游的关注重点多是与城市旅游对比显现出来的,我们会容易得出空间性、弱势群体性、土地性等概念。与传统相比显现出来的变化也是发现问题的一个途径,比如随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外来人口大量进入导致了社会治安下降、民风改变和女性就业等问题。居民权益是乡村旅游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学术界也因此写下了大量关于主客关系的文字,与其抱怨现代化带来的种种不公,不如研究双方兴趣中的交集,那样便可以让农业认养旅游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研究起步阶段,可以对乡村做整体的认识,随着兴趣的形成,乡村旅游研究迫切需要进入专题化阶段,除对既有的学术范畴内比如关于景区管理进行探讨外,还可以本着解决农村特有问题的原则,去发现诸如乡村温泉、观光果园等专题概念。

七、乡村温泉

乡村温泉即位于乡村环境中的温泉,典型的情境是洗天然温泉、体验民俗风情、看大自然之风景,也即要推崇入乡随俗的温泉旅游。第二种则是主随客便,也即位于乡村的温泉度假村形式,当涌入乡村的游客远远大于居民人数时,当乡村的旅游接待以挣钱为第一目的时,将不得不采取“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对策。如果考虑到乡村温泉之间的竞争,就要立足地域特色,创造品牌,比如找到目的地具有唯一性的存在,并且能够与客源地意识形成共鸣,从而建设诸如红酒温泉、苹果温泉、温泉野浴等感性场景,也可以用堆积资本的方式以规模取胜或创造各种模式。

也即与城市温泉对比以及考虑乡村温泉间的竞争,乡村温泉建设要以乡村性和差异性为基本参照准则。目前已经出现了与乡村温泉相关的一些概念,比如原汤、居民参与、温泉热炕、汤宿(有温泉的住户旅馆)、古温泉井、温泉农业和温泉渔业等。

八、非专业服务

非专业服务也即素人服务,其对我国温泉服务业而言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其相对于城市温泉或度假村温泉的标准服务,也即专业化服务虽然质量高但缺少纯朴和幼稚,而朴实正是乡村具有的优势性人格特征。这不是说乡村旅游不要培训,培训的内容应该是端正态度和如何掌握技能,但不应该包括如何偷工减料和巧取豪夺。素人是指非职业化的兼职者或完全新手的社会人,素人会不会逐渐也变成职业人?那样至少让服务与城市同质了,度假村虽然建设在乡村,但只是位于乡村环境而已,享受大自然、观察乡村的同时,在度假村内却不能体验乡情。

保持朴素风格的途径可谓通过兼业化,家庭主妇的第一职业为打理家务,在时间和精力上,主妇不可能让家事被淡忘到第二重要的位置,主妇进入乡村温泉领域,如果要将工作做好且不影响对家事的关心,那就是允许家事行为进入服务范畴,比如盛饭、打扫卫生、铺床叠被、洗涤、搓澡、做饭、聊天、购物等,这些内容在家里就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只要不存在卫生问题,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特色纳入乡村温泉建设中。素人服务概念的提出,不仅吻合了一种旅游需求,也开拓了一条新途径——让居民可以直接获得旅游利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